落叶松八齿小蠹虫驱避剂和诱芯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7240736 上传时间:2019-10-01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134128.1

申请日:

20150325

公开号:

CN104814009A

公开日:

20150805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N31/06,A01N31/02,A01P17/00,A01M1/02,A01N27/00

主分类号:

A01N31/06,A01N31/02,A01P17/00,A01M1/02,A01N27/00

申请人: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发明人:

孔祥波,张真,李叶静,张苏芳

地址:

100091 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后东小府2号

优先权:

CN201510134128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刘徐红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落叶松八齿小蠹虫驱避剂和诱芯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落叶松八齿小蠹虫防治技术领域。该驱避剂包含反式马鞭草烯醇、顺-3-己烯-1-醇、里哪醇和R-alpha-蒎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该驱避剂具有良好的释放性能、驱避活性和稳定性,具有广阔的产业化前景,由于其制备方法简单,特别适合生产上大面积推广,达到针对落叶松八齿小蠹虫危害群防群治的效果。驱避剂与引诱剂结合使用,适用于发生面积大、地形和地势复杂的落叶松八齿小蠹虫的综合防控,从而使落叶松八齿小蠹虫推拉技术防控其危害,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落叶松八齿小蠹虫驱避剂,其特征在于:包含反式马鞭草烯醇、顺-3-己烯-1-醇、里哪醇和R-alpha-蒎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叶松八齿小蠹虫驱避剂,其特征在于:反式马鞭草烯醇的纯度为98w%,顺-3-己烯-1-醇的纯度为99w%,里哪醇的纯度为96w%,R-alpha-蒎烯的纯度为98w%。 3.一种落叶松八齿小蠹虫驱避剂诱芯,其特征在于:包括落叶松八齿小蠹虫驱避剂、脱脂棉和聚乙烯塑料袋载体,所述的落叶松八齿小蠹虫驱避剂包含反式马鞭草烯醇、顺-3-己烯-1-醇、里哪醇和R-alpha-蒎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落叶松八齿小蠹虫驱避剂诱芯,其特征在于:每个诱芯中包含40毫克反式马鞭草烯醇,2克顺-3-己烯-1-醇,2克里哪醇,和/或2克R-alpha-蒎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落叶松八齿小蠹虫驱避剂诱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式马鞭草烯醇溶解在无水乙醇中,浓度为40毫克/毫升。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落叶松八齿小蠹虫驱避剂诱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顺-3-己烯-1-醇、里哪醇或者R-alpha-蒎烯,分别直接滴加到聚乙烯塑料袋载体内的脱脂棉中。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落叶松八齿小蠹虫驱避剂诱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乙烯塑料袋载体为12s黑色聚乙烯塑料袋载体,含有0.4w%的抗氧剂168,0.6w%的联苯二甲酸二辛酯和99w%的低密度聚乙烯。 8.根据权利要求3-7中任一项所述的落叶松八齿小蠹虫驱避剂诱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落叶松八齿小蠹虫驱避剂溶解在溶剂中或者直接使用,用移液器滴加到12s黑色聚乙烯塑料袋载体内的脱脂棉中;用封口机封口,然后密封于铝箔制成的样品袋中,低温保存,备用。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落叶松八齿小蠹虫驱避剂在防控落叶松八齿小蠹虫的林间危害方面的应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落叶松八齿小蠹虫驱避剂在防控落叶松八齿小蠹虫的林间危害方面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落叶松八齿小蠹虫驱避剂与落叶松八齿小蠹虫聚集引诱剂配合使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落叶松八齿小蠹虫驱避剂和诱芯及其制备方法,用于驱避落叶 松八齿小蠹虫种群聚集,属于落叶松八齿小蠹虫防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落叶松八齿小蠹虫(Ips subelongatus Motschulsky)属鞘翅目(Coleoptera)象 甲科(Curculionidae)小蠹亚科(Scolytinae)齿小蠹属(Ips)。主要危害落叶松(Larix  spp.),在红松和云杉上也有发现。该虫种作为北方落叶松人工用材林蛀干害虫的先 锋种,经常猖獗成灾,侵害健康或半健康活立木,已构成当前落叶松人工林经营中 的重大威胁。在我国东北地区,落叶松八齿小蠹虫寄主主要有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 Kuzen.)、长白落叶松(L.olgensis Henry)、华北落叶松(L.principis-rupprechtii  Mayr.)和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 Carr.)等。落叶松八齿小蠹虫与欧洲落叶松 齿小蠹虫(I.cembrae Heer)是近缘种。

欧洲落叶松齿小蠹虫聚集信息素成分是(-)-小蠹烯醇、(+)-小蠹二烯醇和3-甲基 -3-丁烯-1-醇(Francke et al.,1983);另外单萜醇(amitinol)对三组分的聚集信息素 有显著的增效作用(Kohnle et al.,1988)。在2000年,张庆贺等鉴定了辽宁抚顺大 伙房林场落叶松八齿小蠹虫后肠提取物中可能的聚集信息素成分,发现后肠中含有 100%-(-)-小蠹烯醇、96%-(+)-小蠹二烯醇和3-甲基-3-丁烯-1-醇及其他6种微量腺体 成分(2-苯基乙醇、香叶醇、小蠹烯酮、小蠹二烯酮、桃金娘烯醇和马鞭草烯酮) (Zhang et al.,2000)。在2007年,张庆贺等进一步研究了内蒙古克什克腾旗桦木沟 林场落叶松八齿小蠹虫对来自寄主、非寄主和成虫释放的信息化学物质的电生理和 行为活性,结果表明:落叶松八齿小蠹虫雌雄成虫对腺体提取物小蠹烯醇和小蠹二 烯醇有触角电位活性反应(未鉴定4种异构体中哪种成分有电生理活性);对寄主 成分α-蒎烯(未区分是S还是R构型),β-蒎烯和对伞花烃有触角电位活性反应; 对非寄主成分如正己醇、顺-3-己烯-1-醇、反-3-己烯-1-醇、3-辛醇、反-2-己烯-1-醇、 1-辛烯-3-醇、里哪醇、香叶基丙酮和苯乙醇有电生理活性反应。野外诱捕试验表明: 内消旋小蠹烯醇((S)-(-)-和(R)-(+)-2种小蠹烯醇异构体的混合物)对落叶松八齿小 蠹虫雌雄成虫均有强烈的引诱聚集能力;小蠹二烯醇与3-甲基-3-丁烯-1-醇对小蠹烯 醇没有增效和抑制作用;α-蒎烯,β-蒎烯和对伞花烃对落叶松八齿小蠹虫没有引诱 作用,但是3者的混合物对小蠹烯醇的引诱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Zhang et al., 2007)。2010年,宋丽文进行落叶松八齿小蠹虫林间生物活性试验时发现:1)97%- (S)-(-)-小蠹烯醇和97%-(S)-(+)-小蠹二烯醇混合物在吉林省净月潭公园表现出强烈 的引诱活性;这2个成分单用无引诱活性;3-甲基-3-丁烯-1-醇对这2种成分无增效 或抑制活性。2)在内蒙古克什克腾旗黄冈梁林场进行落叶松八齿小蠹虫聚集信息 素成分活性筛选试验,发现97%-(S)-(-)-小蠹烯醇或者内消旋小蠹烯醇的引诱效果与 97%-(S)-(-)-小蠹烯醇和97%-(S)-(+)-小蠹二烯醇混合物或者内消旋的小蠹烯醇和内 消旋小蠹二烯醇混合物的引诱效果相当(Song et al.,2010)。

寄主植物挥发物在小蠹虫寄主定位和产卵繁殖等行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利用 健康木和衰弱木挥发性化学成分的差异,小蠹虫能从寄主树种中识别抗性较弱,易 于攻击和定殖的衰弱木作为繁殖材料。另外,发明人也研究了其他小蠹虫聚集信息 素成分对落叶松八齿小蠹虫聚集行为的影响。本发明在落叶松八齿小蠹虫聚集信息 素研究的基础上,根据2年的落叶松八齿小蠹虫对寄主成分、非寄主成分或近缘种 小蠹虫聚集信息素成分的林间行为趋性试验,开发出落叶松八齿小蠹虫聚集行为的 驱避剂,这为落叶松八齿小蠹虫科学防治又提供了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聚集信息素抑制剂制成的落叶松八齿小蠹 虫驱避剂,用于林间驱避落叶松八齿小蠹虫种群聚集。该类抑制剂可以与聚集信息 素结合使用,林间采用抑制剂的驱避作用和聚集信息素的诱集功能(推拉技术), 综合防控落叶松八齿小蠹虫的林间危害,达到有效防控落叶松八齿小蠹虫的大爆 发。落叶松八齿小蠹虫聚集引诱剂具有专一性强,引诱效果极佳的功能;驱避剂具 有降低害虫防控成本和持效期长等优点;驱避剂与引诱剂结合使用,适用于发生面 积大、地形和地势复杂的落叶松八齿小蠹虫的综合防控。

一种落叶松八齿小蠹虫驱避剂,包含选自反式马鞭草烯醇、顺-3-己烯-1-醇、里 哪醇和R-alpha-蒎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优选的,上述4种成分来源及纯度(质量%):反式马鞭草烯醇(Alpha Scents,Inc, 98%)、顺-3-己烯-1-醇(TCI,99%)、里哪醇(Acros Organics,96%)和R-alpha- 蒎烯(Acros Organics,98%)。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落叶松八齿小蠹虫的驱避剂诱芯。本发明提供 的一种落叶松八齿小蠹虫驱避剂诱芯,包括落叶松八齿小蠹虫驱避剂、无水乙醇(仅 用于反式-马鞭草烯醇中)、脱脂棉和聚乙烯塑料袋载体,所述的落叶松八齿小蠹虫 驱避剂包含选自反式马鞭草烯醇、顺-3-己烯-1-醇、里哪醇和R-alpha-蒎烯中的一种 或两种以上的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其中,所述的落叶松八齿小蠹虫驱避剂包括下列组分和重量:

1)反式马鞭草烯醇(40毫克/每个诱芯),

2)顺-3-己烯-1-醇(2克/每个诱芯),

3)里哪醇(2克/每个诱芯),和/或

4)R-alpha-蒎烯(2克/每个诱芯)

本发明的落叶松八齿小蠹虫驱避剂诱芯中,将落叶松八齿小蠹虫驱避剂用无水 乙醇溶解或者直接将原样用移液器滴加到聚乙烯塑料袋载体内的脱脂棉中。

对于反式马鞭草烯醇,需要采用溶剂,可优选无水乙醇;反式马鞭草烯醇溶解 在无水乙醇中,其浓度可优选为40毫克/毫升。对于顺-3-己烯-1-醇、里哪醇或者 R-alpha-蒎烯,分别以纯物质2克的量直接滴加到聚乙烯塑料袋载体内的脱脂棉中。

本发明的落叶松八齿小蠹虫聚集信息素的驱避剂诱芯中,所述的聚乙烯塑料袋 载体为12s黑色聚乙烯塑料袋载体,含有抗氧剂168计0.4%(W%),联苯二甲酸 二辛酯计0.6%(W%),低密度聚乙烯99%(W%)。

优选的,所述的12s黑色聚乙烯塑料袋载体长130mm,宽70mm。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落叶松八齿小蠹虫驱避剂诱芯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落叶松八齿小蠹虫驱避剂按照上述的成分和量分别溶解在溶剂中或者直接使用, 然后用移液器滴加到12s黑色聚乙烯塑料袋载体中。

具体步骤包括:

(1)将上述所得的落叶松八齿小蠹虫驱避剂1)溶解在溶剂中;2)、3)或者 4)原样称量好,备用。

(2)用移液器将步骤(1)配制的驱避剂滴加到12s黑色聚乙烯塑料袋载体内 的脱脂棉中。

步骤(2)制成的诱芯用封口机封口,然后可密封于铝箔制成的样品袋中,低 温保存,备用。

所述的溶剂优选为无水乙醇,所述的落叶松八齿小蠹虫驱避剂1)溶解在溶剂 中的浓度为40毫克/毫升。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落叶松八齿小蠹虫驱避剂在防控落叶松八齿小蠹虫的林 间危害方面的应用,尤其是与落叶松八齿小蠹虫聚集引诱剂配合使用,能够有效防 控落叶松八齿小蠹虫的大爆发。所采用的落叶松八齿小蠹虫聚集引诱剂,包括下列 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为:1)(S)-(–)-小蠹烯醇:50%;2)(S)-(+)-小蠹二烯醇:50%。 本发明提供的落叶松八齿小蠹虫驱避剂可作下列用途:

(1)生产上用于驱避落叶松八齿小蠹虫聚集对林木造成危害。本发明的驱避 剂诱芯具有高效的驱避活性,防止落叶松八齿小蠹虫聚集危害。能够满足生产上针 对重点林区的驱避保护。该技术经济实用,极大的降低人力成本。

(2)用于推拉技术防治落叶松八齿小蠹虫的危害:由于本发明的落叶松八齿 小蠹虫驱避剂诱芯具有很高的驱避生物活性,在健康林内使用,驱避树林内部的低 密度落叶松八齿小蠹虫,防止在树木上聚集危害;在危害的林缘使用聚集引诱剂诱 杀,通过这种推拉技术综合防控落叶松八齿小蠹虫,以降低林间的虫口密度,达到 防控落叶松八齿小蠹虫危害的目的。

本发明提供的落叶松八齿小蠹虫驱避剂诱芯采用了12s黑色聚乙烯塑料袋为载 体,容易加工生产,成本低廉,4种成分分别在该载体上释放稳定,持效期能维持 在50-60天,能满足生产上的需要。本发明的驱避剂是一种高效、持效的落叶松八 齿小蠹虫驱避剂,无毒、无污染、无残留,其应用于落叶松八齿小蠹虫推拉技术防 控中,成效显著。此种类型的驱避剂诱芯经在内蒙古广兴林场试验,证明它良好的 释放性能、驱避活性和稳定性。本发明的落叶松八齿小蠹虫驱避剂具有广阔的产业 化前景。另外,其制备方法简单,特别适合生产上大面积推广,达到针对落叶松八 齿小蠹虫危害群防群治的效果。总之,本发明的驱避剂具有灵敏、高效、持效期长 和价格低廉等方面的优点,可用于落叶松八齿小蠹虫推拉技术防控其危害,具有很 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本发明的驱避剂与引诱剂结合使用,适用于发生面积大、地形和地势复杂的落 叶松八齿小蠹虫的综合防控,从而使落叶松八齿小蠹虫推拉技术防控其危害,具有 很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聚集信息素诱芯(白色)和驱避剂诱芯(黑色)。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林间生物活性试验,对本发明的落叶松八齿小蠹虫驱避剂的使用进行 详细地说明,并不意味着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发明的落叶松八齿小蠹虫驱避剂,包括下列组分:

1)反式马鞭草烯醇,

2)顺-3-己烯-1-醇,

3)里哪醇,和/或

4)R-alpha-蒎烯

以上各成分单独或者混合使用,都构成落叶松八齿小蠹虫的驱避剂。上述4种 成分的化学纯度和异构纯度均大于96%(重量)。

本发明提供的落叶松八齿小蠹虫驱避剂诱芯,包括落叶松八齿小蠹虫驱避剂、 无水乙醇(仅用于反式-马鞭草烯醇中)、脱脂棉和12s黑色聚乙烯塑料袋载体。

本发明的落叶松八齿小蠹虫驱避剂诱芯中,所述的溶剂为无水乙醇;所述的落 叶松八齿小蠹虫驱避剂反式马鞭草烯醇按要求的量溶解在无水乙醇中,其浓度可优 选为40毫克/毫升。所述的落叶松八齿小蠹虫的驱避剂顺-3-己烯-1-醇、里哪醇或者 R-alpha-蒎烯以纯物质2克的量直接滴加到12s黑色聚乙烯塑料袋载体内的脱脂棉 中。所述的12s黑色聚乙烯塑料袋载体中含有低密度聚乙烯99%(W/W),抗氧剂 168计0.4%(W/W),联苯二甲酸二辛酯计0.6%(W/W)。

所述的落叶松八齿小蠹虫驱避剂诱芯的制备方法,包括:将落叶松八齿小蠹虫 驱避剂按照上述成分分别溶解在溶剂中或者直接使用,然后用移液器滴加到12s黑 色聚乙烯塑料袋载体中。

具体步骤包括:

(1)将上述所得的落叶松八齿小蠹虫驱避剂1)溶解在溶剂中;2)、3)或者 4)原样称量好,备用。

(2)用移液器将步骤(1)配制的驱避剂滴加到12s黑色聚乙烯塑料袋载体内 的脱脂棉中。

步骤(2)制成的诱芯用封口机封口,然后可密封于铝箔制成的样品袋中,低 温保存备用。

优选的,所述的落叶松八齿小蠹虫驱避剂成分在每个诱芯中以下面的绝对量体 现:

1)反式马鞭草烯醇(40毫克/每个诱芯),或者

2)顺-3-己烯-1-醇(2克/每个诱芯),或者

3)里哪醇(2克/每个诱芯),或者

4)R-alpha-蒎烯(2克/每个诱芯)

上述4种成分的化学纯度和异构纯度均大于96%(重量)。

所述的溶剂优选为无水乙醇,所述的落叶松八齿小蠹虫驱避剂1)溶解在溶剂 中的浓度为40毫克/毫升。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12s黑色聚乙烯塑料袋载体长130mm,宽70mm。聚乙烯 塑料袋中含有低密度聚乙烯99%(W/W),抗氧剂168计0.4%(W/W),联苯二甲 酸二辛酯计0.5%(W/W)。

本发明的落叶松八齿小蠹虫驱避剂在防控落叶松八齿小蠹虫的林间危害方面 的应用,尤其是与落叶松八齿小蠹虫聚集引诱剂结合使用,有效防控落叶松八齿小 蠹虫的大爆发。

所采用的落叶松八齿小蠹虫聚集引诱剂,包括下列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为:

1)(S)-(–)-小蠹烯醇   50%;

2)(S)-(+)-小蠹二烯醇  50%;

优选的,上述2种成分的化学纯度均大于95%(重量),立体异构体的纯度均大 于97%(重量)。

将以上百分数的2种化合物(占引诱剂的重量百分比)按上述比例均匀混合, 得到落叶松八齿小蠹虫聚集引诱剂。

上述落叶松八齿小蠹虫聚集引诱剂的诱芯,包括落叶松八齿小蠹虫聚集引诱剂、 抗氧剂、稀释剂和聚氯乙烯塑料布载体等。

优选的,在落叶松八齿小蠹虫聚集引诱剂诱芯中,包括下列组分和重量配比:

1)(S)-(–)-小蠹烯醇   50毫克/每个诱芯;

2)(S)-(+)-小蠹二烯醇  50毫克/每个诱芯;

上述落叶松八齿小蠹虫聚集引诱剂诱芯中,稀释剂为1,3-丁二醇,纯度为99%; 落叶松八齿小蠹虫聚集引诱剂按要求的比例溶解在1,3-丁二正中,其浓度可优选为 50毫克/毫升。

上述落叶松八齿小蠹虫聚集引诱剂诱芯中,聚氯乙烯塑料布载体中含有60%的 聚氯乙烯和26%的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优选的,聚氯乙烯塑料布载体长90mm,宽 40mm。

在上述的落叶松八齿小蠹虫聚集引诱剂诱芯中,还可以添加抗氧化剂和/或紫外 光吸附剂,抗氧化剂为丁基羟基苯甲醚或2,6-二叔丁基对甲酚,其添加量为5~10 mg/每个诱芯;紫外光吸附剂为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其添加量为5~10mg/ 每个诱芯。

上述落叶松八齿小蠹虫聚集引诱剂诱芯的制备方法,包括将落叶松八齿小蠹虫 聚集引诱剂按照上述的成分和比例溶解在稀释剂中,然后用移液器滴加到聚氯乙烯 塑料布小袋中,封口机封口。

具体步骤包括:

(1)按所述的组成与比例配制落叶松八齿小蠹虫聚集引诱剂,均匀混合,备 用;

(2)将上述所得的落叶松八齿小蠹虫聚集引诱剂溶解在1,3-丁二醇稀释剂中;

(3)然后用移液器将步骤(2)配制的聚集引诱剂溶液滴加到聚氯乙烯塑料布 制成的小袋中,封口机封口。

步骤(3)制成的诱芯可密封于铝箔制成的样品袋中,低温保存备用。

上述落叶松八齿小蠹虫聚集引诱剂可作下列用途:

(1)生产上用于落叶松八齿小蠹虫种群监测和预报工作。该聚集引诱剂诱芯 具有高效的诱虫活性。即使在林间虫口密度很低的情况下,也具有很高的灵敏度, 能够满足生产上针对落叶松八齿小蠹虫危害的早期预警,以便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 防控措施,防止其爆发成灾。该预报技术经济实用,大大降低人力成本。

(2)用于大量诱杀,生物防控落叶松八齿小蠹虫的危害:由于该落叶松八齿 小蠹虫聚集引诱剂诱芯具有很高的生物活性,在不适宜于使用化学农药的林地进行 大量诱杀,可以降低林间的虫口密度,达到防控落叶松八齿小蠹虫危害的目的。

上述方法制备的落叶松八齿小蠹虫聚集引诱剂的诱芯采用了聚氯乙烯载体,能 够保证聚集信息素成分在这种载体中缓慢均匀地释放出来,使得诱芯的持效期达到 50-60天。此种类型的诱芯经在东北多地大量的林间试验,证明它良好的释放性能 和稳定性。所以该聚集引诱剂是一种高效、持效的落叶松八齿小蠹虫聚集引诱剂。 其应用于落叶松八齿小蠹虫种群监测中,具有非常好的引诱监测效果;应用于林间 防控落叶松八齿小蠹虫的危害,具有灵敏度高、诱虫量大的特点,能达到理想的防 控效果。因而能有效地预防落叶松八齿小蠹虫的大爆发。该落叶松八齿小蠹虫聚集 引诱剂具有广阔的产业化前景。另外,其制备方法简单,特别适合生产上大面积推 广,达到针对落叶松八齿小蠹虫危害群防群治的效果。总之,该聚集引诱剂具有灵 敏、高效、持效期长和价格低廉等方面的优点,可用于落叶松八齿小蠹虫种群监测 和大量诱杀防治,将落叶松八齿小蠹虫危害的损失率降低,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施例1

制作的落叶松八齿小蠹虫驱避剂诱芯,采用市场上购买的反式马鞭草烯醇,其 化学纯度为和立体异构体纯度均大于97%。称量反式马鞭草烯醇40毫克/每个诱芯、 将该种成分配制成驱避剂。然后取市场上购买的黑色聚乙烯塑料袋做载体,用制作 好的驱避剂,取1000μL滴加到黑色聚乙烯塑料袋载体内的脱脂棉中(每个聚乙烯 载体中单个成分的量为40mg),制成落叶松八齿小蠹虫驱避剂。与此同时,在林间 同时做了顺式马鞭草烯醇和马鞭草烯酮对落叶松八齿小蠹虫聚集引诱剂的抑制效 果。这2种成分配制成驱避剂诱芯的方法同上述配制反式马鞭草烯醇的方法,且每 个驱避剂诱芯的装载量均为40毫克。

制成的诱芯铝箔纸密封包装,4℃冷藏。如果异地野外使用时,最好保存在低 温条件下运输。

同时制作落叶松八齿小蠹虫聚集引诱剂诱芯,含有(S)-(–)-小蠹烯醇和(S)-(+)-小 蠹二烯醇,每个成分50毫克/每个诱芯。如图1所示,白色的是聚集信息素诱芯, 黑色的是驱避剂诱芯。

应用试验1

应用实施例1制作的落叶松八齿小蠹聚集引诱剂诱芯和驱避剂诱芯,用于驱避 落叶松八齿小蠹虫的应用,具体步骤如下:

诱捕器的制作:诱捕器主要是十字板型小蠹虫诱捕器,购自北京中捷四方生物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大板与小板交叉形成十字型(高500mm,宽300mm),通过 顶部的挂钩与上盖连接,通过底部的挂钩与漏斗连接。将连接集虫瓶的喇叭口套在 漏斗的下部并连接集虫瓶。

1)诱芯的悬置:十字板型小蠹虫诱捕器距顶端20厘米处中间位置悬挂诱芯1 枚,诱芯可用细铁丝悬挂。

2)诱捕器的野外设置:每个试验处理设置3个重复,诱捕器在林间呈随机区 组设计,区组内诱捕器间距大约是30米,区组间诱捕器间距是60米,诱捕器用铁 丝挂在2棵树之间,集虫瓶离地高50厘米左右。

3)数据调查和诱捕器清空:在落叶松八齿小蠹虫杨飞期开使时按要求正确悬 挂诱捕器,调查人员每2-3天调查记录集虫瓶内的小蠹虫数量和当天的天气情况, 同时将引诱到的小蠹虫放到塑料盒中带走。

根据上述的具体使用步骤,用于驱避落叶松八齿小蠹虫聚集的应用,具体结果 如表1。2014年7~8月,将落叶松八齿小蠹虫聚集引诱剂单用做正对照,再将落叶 松八齿小蠹虫聚集引诱剂分别与顺式马鞭草烯醇、反式马鞭草烯醇或马鞭草烯酮混 用,观察其对落叶松八齿小蠹虫聚集引诱剂的抑制效果。诱捕器间距30m,挂在2 棵树之间、集虫瓶离地50厘米左右。本次试验每个处理设置3次重复,每个处理 诱捕到的小蠹虫数是3个诱捕器的平均数。依据天气情况,每2-3天观察一次集虫 瓶中的小蠹虫数,计数后将诱集到的小蠹虫放到塑料盒中带到实验室。从诱虫效果 分析,落叶松八齿小蠹虫聚集引诱剂具有非常好的诱集效果。单用顺式马鞭草烯醇、 反式马鞭草烯醇或马鞭草烯酮均没有诱集活性。这3种成分分别与聚集引诱剂混用, 顺式马鞭草烯醇和反式马鞭草烯醇对聚集引诱剂具有非常强烈的抑制效果,而马鞭 草烯酮没有表现出对聚集引诱剂的抑制活性。这说明顺式马鞭草烯醇和反式马鞭草 烯醇2种成分可以作为落叶松八齿小蠹虫的驱避剂在林间单独应用或者与聚集信息 素结合使用,综合防控落叶松八齿小蠹虫的危害。

该实验结论确认了顺式马鞭草烯醇的抑制活性,否定了马鞭草烯酮具有抑制活 性的结论,进一步发现了反式马鞭草烯醇也具有非常强烈的抑制活性。

表1.顺式马鞭草烯醇、反式马鞭草烯醇或马鞭草烯酮对落叶松八齿小蠹聚集信息素 (97%-(-)-小蠹烯醇和97%-(+)-小蠹二烯醇)林间诱集效果的影响(内蒙古,克什克 腾旗,广兴林场,2014年7月3日-8月12日)

诱捕数据后不同小写字母表示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在α=0.05水平差异显著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制作的落叶松八齿小蠹虫驱避剂诱芯,采用市场上购买的顺-3-己烯-1- 醇、里哪醇或者R-alpha-蒎烯,其化学纯度和立体异构体纯度均大于96%。称量顺 -3-己烯-1-醇2克/每个诱芯、里哪醇2克/每个诱芯、R-alpha-蒎烯2克/每个诱芯, 将3种成分分别取一种或几种配制成驱避剂。然后取市场上购买的聚乙烯塑料袋载 体,用制作好的驱避剂,取2200μL滴加到聚乙烯塑料袋载体的脱脂棉中,分别制 成落叶松八齿小蠹虫驱避剂。

制成的诱芯铝箔纸密封包装,4℃冷藏。如果异地野外使用时,最好保存在低 温条件下运输。

同时制作落叶松八齿小蠹虫聚集引诱剂诱芯,含有(S)-(–)-小蠹烯醇和(S)-(+)-小 蠹二烯醇,每个成分50毫克/每个诱芯。

应用试验2

应用实施例2制作的落叶松八齿小蠹虫聚集引诱剂诱芯和驱避剂诱芯,用于驱 避落叶松八齿小蠹虫的应用,具体步骤如下:

根据应用试验1中1)~3)的具体使用步骤,用于驱避落叶松八齿小蠹虫聚集 的应用,具体结果如表2。2014年7月,将落叶松八齿小蠹虫聚集引诱剂单用做正 对照,再将落叶松八齿小蠹虫聚集引诱剂分别与顺-3-己烯-1-醇、里哪醇或R-alpha- 蒎烯混用,观察其对落叶松八齿小蠹虫聚集引诱剂的抑制效果。诱捕器间距30m, 挂在2棵树之间、离地50厘米左右。本次试验每个处理设置3次重复,每个处理 诱捕到的小蠹虫数是3个诱捕器的平均数。依据天气情况,每2-3天观察一次集虫 瓶中的小蠹虫数,计数后将诱集到的小蠹虫放到塑料盒中带到实验室。从诱虫效果 分析,落叶松八齿小蠹虫聚集引诱剂具有非常好的诱集效果。单用顺-3-己烯-1-醇、 里哪醇或R-alpha-蒎烯均没有诱集活性。这3种成分分别与聚集引诱剂混用或者两 两与聚集信息素混用或者三个成分同时与聚集信息素混用,其对落叶松八齿小蠹虫 聚集引诱剂均具有3-4倍的抑制效果,这3种成分可以作为落叶松八齿小蠹虫的驱 避剂在林间单独应用或者与聚集信息素结合使用,综合防控落叶松八齿小蠹虫的危 害。

该实验结论首次确认了顺-3-己烯-1-醇、里哪醇和R-alpha-蒎烯3种成分对落叶松 八齿小蠹虫具有驱避活性。

表2.顺-3-己烯-1-醇、里哪醇或R-alpha-蒎烯对落叶松八齿小蠹聚集信息素(97%-(-)- 小蠹烯醇和97%-(+)-小蠹二烯醇)林间诱集效果的影响(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广 兴林场,2014年7月1-17日)

诱捕数据后不同小写字母表示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在α=0.05水平差异显著。

落叶松八齿小蠹虫驱避剂和诱芯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落叶松八齿小蠹虫驱避剂和诱芯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落叶松八齿小蠹虫驱避剂和诱芯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落叶松八齿小蠹虫驱避剂和诱芯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落叶松八齿小蠹虫驱避剂和诱芯及其制备方法.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落叶松八齿小蠹虫驱避剂和诱芯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落叶松八齿小蠹虫防治技术领域。该驱避剂包含反式马鞭草烯醇、顺-3-己烯-1-醇、里哪醇和R-alpha-蒎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该驱避剂具有良好的释放性能、驱避活性和稳定性,具有广阔的产业化前景,由于其制备方法简单,特别适合生产上大面积推广,达到针对落叶松八齿小蠹虫危害群防群治的效果。驱避剂与引诱剂结合使用,适用于发生面积大、地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