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菌组合物,有效成分包括吡唑萘菌胺和四氟醚唑, 适用于防治草莓灰霉病。
背景技术
吡唑萘菌胺属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为新型广谱杀菌剂,作用 机理为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即通过在细胞色素合成中阻止电子转移,具有 保护、治疗、叶片渗透传导作用,吡唑萘菌胺经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对 黄瓜灰霉病、霜霉病和香蕉黑星病、叶斑病、菌核病等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四氟醚唑属于第二代三唑类杀菌剂,分子结构中含氟,杀菌活性比是 第一代的2-3倍,杀菌谱广、高效、持效期长达4-6周,具有保护和治疗 作用,并有很好的内吸传导性能。适宜作物禾谷类作物如小麦、大麦、燕 麦、黑麦等,果树如香蕉、葡萄、梨、苹果等,蔬菜如瓜类,甜菜,观赏 植物等。可以防治白粉菌属、柄锈菌属、喙孢属、核腔菌属和壳针孢属菌 引起的病害如小麦灰霉病、小麦散黑穗病、小麦锈病、小麦腥黑穗病、小 麦颖祜病、大麦云纹病、大麦散黑穗病、大麦纹枯病、玉米丝黑穗病、高 粱丝黑穗病、瓜果灰霉病、香蕉叶斑病、苹果斑点落叶病、梨黑星病和葡 萄灰霉病等,既可茎叶处理,也可作种子处理使用。
草莓灰霉病是草莓种植过程中常见的病害,该病主要侵染植物叶片, 破坏植物组织,影响光合作用,具有易侵染、传病迅速等特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将作用机理不同的吡唑萘菌胺和四氟醚唑进行复配, 提供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用杀菌组合物,用于防治草莓灰霉病。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含有吡唑萘菌胺 和四氟醚唑的杀菌组合物,有效成分由吡唑萘菌胺和四氟醚唑组成,吡唑 萘菌胺和四氟醚唑的质量份数比为1:10~10:1。
本发明杀菌组合物可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方法,选用适宜的农 药制剂辅助成分,加工成悬浮剂、水分散粒剂等适合农业生产上使用的应 用剂型。
本发明杀菌组合物中使用的辅助成分包括润湿剂、稳定剂、分散剂、 崩解剂、增稠剂、pH调节剂、消泡剂、防冻剂、填料等,都是农药制剂加 工中常用的助剂,具体成分和用量根据配方要求通过试验进行确定。
本发明提供的杀菌组合物,通常采用兑水喷雾方法使用,也可以根据 需要采用农业上应用的其他使用技术。
本发明所描述的产物可以成品制剂的形式提供,即组合物中各物质已 经混合,组合物的成分也可以单剂的形式提供,使用前直接在罐或桶中混 合,然后稀释至所需要的浓度。本发明组合物的施用频率和施用量随天气 情况和作物状态变化而变化,可以通过使用适当的剂型达到防治的目的。
本发明提供的杀菌组合物有如下特点:
1、本发明提供的杀菌组合物,在一定配比范围内对香蕉叶斑病表现出 明显的增效作用,组合物的防治效果比单剂有了明显提高,降低了农药的 使用剂量,降低了用药成本,减少了农药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2、本发明提供的杀菌组合物的两种有效成分作用机制各不相同,可以 克服长期单一使用药剂容易产生抗性的缺点,延长药剂的使用寿命,对病 害的综合治理有着重要意义。
3、本发明的提供的杀菌组合物对作物安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简洁明了,本发明用以下 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绝非仅限于这些实施例。以下所述仅为本 发明较好的实施例,仅仅用于描述本发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范围的 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 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专利 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实施例中所述的含量均为重量百分比。
制剂实施例1:42%吡唑萘菌胺·四氟醚唑水分散粒剂
将上述配方按比例干法粉碎、挤压造粒、干燥、筛分制备制得42%吡唑 萘菌胺·四氟醚唑水分散粒剂。
制剂实施例2:24%吡唑萘菌胺·四氟醚唑悬浮剂
将上述各组分按比例粗粉碎后,进入混合器中混合均匀,再经砂磨机 研磨后即制得24%吡唑萘菌胺·四氟醚唑悬浮剂。
生物测定实施例1:灰霉病菌落生长抑制试验
试验方法参照吴文君《植物化学保护实验技术导论》(1993)进行。 将95.4%吡唑萘菌胺、95.5%四氟醚唑原药折百后分别用丙酮、吐温-80制 成1.6μg/mL母液,利用母液配制成吡唑萘菌胺、四氟醚唑质量比例分别 为1:10-10:1,梯度分别为1.2μg/mL、2.4μg/mL、4.8μg/mL、9.6μg/mL 的PDA平板。试验结果具体数据如表1
表1、吡唑萘菌胺、四氟醚唑室内抑菌试验数据
根据孙云沛方法计算各药剂的毒力指数及混剂的共毒系数(CTC值), 当CTC≤80为拮抗作用,80﹤CTC﹤120为相加作用,CTC≥120为增效作用。
通过室内菌落抑制生长试验发现,吡唑萘菌胺、四氟醚唑按照 1:10-10:1的比例复配后对草莓灰霉病菌落生长均具有增效抑制作用,其中 以1:5增效最为明显,二者复配增效性显著,能够更加有效的抑制菌落的 扩展。
生物测定实施例2。
采用上述42%吡唑萘菌胺·四氟醚唑水分散粒剂药剂防治草莓灰霉病, 试验验地点为广西南宁市,试验时间为2014年6月,选择发病较为严重的 田块,采用机械喷雾的方式。以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1000倍液为 对照药剂,以上述42%吡唑萘菌胺·四氟醚唑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进行试 验处理。分别于药后1d、3d、7d、20d调查防效,药后3d防效严格按照中 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农药药效田间试验准则》中规定的计算方法进行 计算。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42%吡唑萘菌胺·四氟醚唑水分散粒 剂7d后校正防效分别为78.1%、83.6%。试验表明42%吡唑萘菌胺·四氟醚 唑水分散粒剂对草莓灰霉病有很好的防治治疗作用。
生物测定实施例3。
采用上述24%吡唑萘菌胺·四氟醚唑悬浮剂进行田间试验,防治草莓 灰霉病,试验地点为湖南岳阳市,试验时间为2014年8月,选择发病较为 严重的田块,采用机械喷雾的方式。以240克/升吡唑萘菌胺悬浮剂(美国 陶氏益农公司)2000倍液为对照药剂,以上述24%吡唑萘菌胺·四氟醚唑 悬浮剂2000倍液进行试验处理。分别于药后1d、3d、7d、20d调查防效, 药后3d防效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农药药效田间试验准则》 中规定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240克/升吡唑萘菌胺悬浮剂、24%吡唑萘菌 胺·四氟醚唑悬浮剂7d后校正防效分别为85.2%、83.6%。试验表明24% 吡唑萘菌胺·四氟醚唑悬浮剂对草莓灰霉病有很好的防治疗作用。
通过室内生测试验和大量室外田间对比试验表明,42%吡唑萘菌胺·四 氟醚唑水分散粒剂、24%吡唑萘菌胺·四氟醚唑悬浮剂对草莓灰霉病均具有 很好的防治效果,是一种值得推广使用农药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