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310639156.X
2013.11.30
CN104675342A
2015.06.03
撤回
无权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 IPC(主分类):E21B 19/16申请公布日:20150603|||公开
E21B19/16
天津市鼎瞻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赵荐轩
300300天津市北辰区小淀镇津围公路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2211
孙春玲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微痕修井动力钳,包括钳头、马达,手动换向组件,所述钳头具有内芯,所述内芯与所述钳头外壳滑配,其接触部下侧面具有加强丝绵帛,其接触部下方具有多排锯齿痕,还包括斜向分压弹簧,所述斜向分压弹簧一端与锯齿痕面抵触,另一端与钳头外壳比抵触,其倾斜角度为30-60度。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达到无创面修复,其维修精度高,效果好。
1. 高效微痕修井动力钳,其特征在于:包括钳头、马达,手动换向组 件,所述钳头具有内芯,所述内芯与所述钳头外壳滑配,其接触部下侧面具 有加强丝绵帛,其接触部下方具有多排锯齿痕,还包括斜向分压弹簧,所述 斜向分压弹簧一端与锯齿痕面抵触,另一端与钳头外壳比抵触,其倾斜角度 为30-60度。
高效微痕修井动力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微痕修井动力钳。 背景技术 在油田修井作业过程中,依据新型修井作业油管钳系统的功能要求,提 出新型修井作业油管钳主钳的设计方案及工作机构的改进设计。采用主钳、 背钳安装在移动机构上,移动机构安装在井口上,主钳位于背钳之上,通过导 杆总成连接,钳体沿移动机构导轨实现进给运动。采用坡板凸轮夹紧机构, 钳头在正反方向连续卡紧管径为Φ60~89mm的管柱,卡紧性能好,结构紧 凑。为了提高修井效率,减轻修井工人的劳动强度,使工人尽量远离恶劣的 工作环境,将目前的手动大钳改进为自动作业修井钳。主钳在对缺口和换上 实现了自动化控制,设计方案结构简单、紧凑,性能可靠。作为石油修井作 业过程中的重要设备,实现系统自动化控制是未来发展方向。在目前的石油 钻修井作业中,上卸扣装置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其主要用来上卸扣各种石油 管柱(如油管、套管等)。在我国70年代中期以前,钻修井工人对油管等 管柱的上卸扣普遍采用的是手动上卸扣装置,费力又费时,为加快钻井速度, 从60年代末期各石油机械研究所掀起对液压大钳研究的热潮,在参照前苏 联、美国等西方国家液压大钳的基础上,设计并制造出适用于不同管径和井 深的液压大钳,最初主要应用于钻井上,经过改造后推广到了修井作业中。 现在液压大钳已经发展成熟,已经代替了手动上卸扣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微痕修井动力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高效微痕修井动力钳, 其特征在于:包括钳头、马达,手动换向组件,所述钳头具有内芯,所述内 芯与所述钳头外壳滑配,其接触部下侧面具有加强丝绵帛,其接触部下方具 有多排锯齿痕,还包括斜向分压弹簧,所述斜向分压弹簧一端与锯齿痕面抵 触,另一端与钳头外壳比抵触,其倾斜角度为30-60度。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更加方 便;具有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加工成本低、生产效率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内层加强丝绵帛;2-摩擦接触部;3-齿痕端;4-斜向分压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微痕修井动力钳,其特征在于:包括钳 头、马达,手动换向组件,所述钳头具有内芯,所述内芯与所述钳头外壳滑 配,其接触部下侧面具有加强丝绵帛1,其接触部下方具有多排锯齿痕3, 还包括斜向分压弹簧4,所述斜向分压弹簧4一端与锯齿痕面抵触,另一端 与钳头外壳比抵触,其倾斜角度为30-60度。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 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 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高效微痕修井动力钳.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效微痕修井动力钳.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微痕修井动力钳,包括钳头、马达,手动换向组件,所述钳头具有内芯,所述内芯与所述钳头外壳滑配,其接触部下侧面具有加强丝绵帛,其接触部下方具有多排锯齿痕,还包括斜向分压弹簧,所述斜向分压弹簧一端与锯齿痕面抵触,另一端与钳头外壳比抵触,其倾斜角度为30-60度。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达到无创面修复,其维修精度高,效果好。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