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矢量高速解码电路.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703585 上传时间:2018-03-06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698.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7103346.3

申请日:

1997.03.21

公开号:

CN1164800A

公开日:

1997.11.12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H04N 7/015申请日:19970321授权公告日:20021030|||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H04N 7/015申请日:19970321授权公告日:20021030|||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H04N7/015

主分类号:

H04N7/015

申请人: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发明人:

金济翊

地址:

韩国京畿道

优先权:

1996.03.26 KR 8373/96

专利代理机构:

柳沈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马莹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适用于HDTV等高速系统的运动矢量高速解码电路,以专用硬件管线实现运动矢量的高速解码,包括:存储运动矢量范围决定码、运动矢量码、运动矢量残余码的参数存储部;从存储于前述参数存储部的参数和以前运动矢量中进行运动矢量解码的运动矢量解码装置;输入以前运动矢量,形成并输出双重的运动矢量的双重触发部;控制从前述运动矢量和前述双重运动矢量中选择一个作为最终被解码的运动矢量输出的运动矢量控制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运动矢量高速解码电路,包括:输入运动矢量解码所必须的参数 的输入端;存储前述被输入的参数的存储部;将解码的运动矢量存储于以前 运动矢量中,并从存储于前述参数存储部的参数和以前运动矢量中进行运动 矢量解码的运动矢量解码装置;以存储于前述运动矢量解码装置里的以前运 动矢量为输入,形成并输出所需数量的双重运动矢量的双重触发装置;通过 前述的输入参数控制前述各构成部分的运动,从前述以前运动矢量和前述双 重运动矢量中选择一个作为最终被解码的运动矢量输出的运动矢量控制部。
2: 如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运动矢量高速解码电路,其特征在于:存储于 前述参数存储部的参数是运动矢量范围决定码、运动矢量码、运动矢量残余 码,运动矢量范围决定码是为决定运动矢量范围的码;运动矢量码和运动矢 量残余码是在将多个运动矢量间的差值数据分成一定数目的组时,为区别对 应各组的码和属于同样组的多个差值数据而按各差值数据分配的码。
3: 如权利要求2中记载的运动矢量高速解码电路,其特征在于前述运动 矢量解码装置具备:从前述参数存储部读取运动矢量码并顺序地延时输出的 管线装置;从前述参数存储部读取运动矢量码、运动矢量残余码以及运动矢 量范围决定码并算出运动差矢量的δ值的δ算出装置;从前述δ算出装置算 出的δ值和由前述管线装置输出的运动矢量码中选择一个决定为最后δ值的 决定部;将前述被存储的以前运动矢量按照前述运动矢量控制部的控制保持 不变或用“2”除,把其结果和前述被决定的δ值以及前述管线装置输出的 运动矢量码的编码位决定为现在运动矢量的运动矢量决定部;将在前述运动 矢量决定部确定的现在运动矢量与基于以前运动矢量范围决定码的运动矢量 范围相比较,基于比较结果调整运动矢量范围,并将调整了范围的运动矢量 通过前述运动矢量控制部的控制保持原样输出或乘“2”输出的范围调整 部。
4: 如权利要求3中记载的运动矢量高速解码电路,其特征在于前述管线 装置由多个延时器组成,各延时器具有1个时钟的时间延迟。
5: 如权利要求3中记载的运动矢量高速解码电路,其特征在于前述δ算 出装置具备:求出由前述参数存储部读取的运动矢量码的绝对值后减去 “1”输出的绝对值计算部;从前述参数存储部读取运动矢量范围决定码和 运动矢量残余码,从运动矢量范围决定码中减去“1”并左移1位后与前述 绝对值计算部的输出相乘作为输出,同时将运动矢量残余码的有效位以外的 位屏蔽后输出的第1δ算出部;以前述第1δ算出部的输出为输入相加,然 后将加法结果进位加“1”算出δ值的第2δ值算出部。
6: 如权利要求4或5中记载的运动矢量高速解码电路,其特征在于前述 绝对值换算部、第1δ算出部,第2δ算出部、δ决定部、运动矢量决定部、 范围调整部的各个运动由1个时钟单位完成。
7: 如权利要求6中记载的运动矢量高速解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 矢量解码装置,完成一个运动矢量的解码需要6个时钟周期,n个运动矢量 的解码需要6+(n-1)个时钟周期完成。
8: 如权利要求5中记载的运动矢量高速解码电路,其特征在于:前述第 1δ算出部,从前述运动矢量范围决定码中减去“1”求出前述运动矢量残 余码的有效位数,将前述运动矢量残余码中和有效位的相对应的部分以外的 残余的位用“0”屏蔽。
9: 如权利要求7中记载的运动矢量高速解码电路,其特征在于:前述第 1δ算出部,以前述管线的第一个延时器输出的运动矢量码和来自前述参数 存储部的运动矢量范围码为输入,进行运动矢量码为“0”或运动矢量决定 码为“1”的逻辑运算,并将其结果作为前述δ决定部的为确定δ值用的选 择信号来输出。
10: 如权利要求9中记载的运动矢量高速解码电路,其特征在于:在第 1δ算出部和前述δ决定部之间,具备将由第1δ值算出部输出的选择信号 延迟在第2δ算出部算出δ值的1个时钟周期后输出的延时器。
11: 如权利要求10记载的运动矢量高速解码电路,其特征在于:前述δ 决定部,以前述第2δ算出部输出的算出的δ值和前述管线的第3个延时器 输出的运动矢量码为输入,通过前述的延时器,如果输入满足逻辑运算条件 的选择信号则确定以前述运动矢量码为最终δ值,若输入不满足条件的选择 信号则决定以前述算出的δ值为最终δ值。
12: 如权利要求11记载的运动矢量高速解码电路,其特征在于:前述δ 决定部在决定以前述算出的δ值为最终δ值的情况下,如果前述运动矢量码 比“0”小,为使最终决定的δ值的编码反转则使构成最终决定的δ值的个 别位反转。
13: 如权利要求12中记载的运动矢量高速解码电路,其特征在于前述管 线的最后的延时器以运动矢量码的编码为前述运动矢量决定部的移位输入。
14: 如权利要求13中记载的运动矢量高速解码电路,其特征在于前述运 动矢量决定部具备:将前述存储的以前运动矢量通过运动矢量控制部的控 制,保持不变或被“2”除后输出的除法器;将由前述除法器输出的以前运 动矢量和在前述δ1决定部决定了的δ值作为输入并相加,在加法结果上加 上移位输入的运动矢量码的编码从而算出现在运动矢量的加法器;算出的运 动矢量延迟输出的延时器。
15: 如权利要求14中记载的运动矢量高速解码电路,其特征在于前述范 围调整器具备:以通过前述延时器算出的现在运动矢量为输入,与在前述参 数存储部读取的运动矢量范围决定码所得运动矢量范围相比较,比较的结 果,如果现在运动矢量比运动矢量范围的最小值小则加上运动矢量范围,如 果比运动矢量范围的最大值大则减去运动矢量范围,以此来调整范围的范围 调整器; 将通过前述运动矢量控制器的控制而调整过范围的运动矢量保持不变 或乘“2”输出的乘法器;使乘法器的输出延迟的延时器。
16: 如权利要求15中记载的运动矢量高速解码电路,其特征在于前述运 动矢量控制部,由前述输入的参数来进行如下控制:现在运动矢量为帧图像 场构造中,在垂直成分的情形下,在前述运动矢量决定部的除法器将以前运 动矢量用“2”除、在前述范围调整部的乘法器将调整了范围的现在运动矢 量乘以“2”来控制。
17: 如权利要求16中记载的运动矢量高速解码电路,其特征在于:前述 的运动矢量控制部,在运动矢量的种类为P-图形的情况下选择从前述双重 触发部施加的双重运动矢量,其它的情况下则选择从前述运动矢量解码装置 施加的以前运动矢量作为最终解码的运动矢量而输出。

说明书


运动矢量高速解码电路

    本发明涉及运动矢量解码电路,特别是适用于HDTV(高清晰度电视)等高速系统的运动矢量高速解码电路。

    一般地,如HDTV、数字VTR以及多媒体等使用连续的数字图像信号的图像信号处理装置,为得到高效的数据压缩而使用多种多样的编码方法。其中DPCM方式采用图像相邻帧之间存在的数据相关性进行数字图像信号的编码。

    采用DPCM方式对时间上相邻的帧之间的差信号编码的情况下,帧之间变化多的区域比变化少的区域产生更多的数据。然而,如果采用找出当前帧的特定部分的图像与相邻帧中最类似部分而对二部分的图像差进行编码地方法就可减少数据量。此种方式称为运动补偿DPCM方式。运动补偿DPCM方式由于对当前帧的各图像部分与相邻帧的对应图像部分的差值数据进行编码,所以使传输效率得以提高。为运动补偿DPCM方式使用的运动矢量表示当前帧的图像部分和差信号最小的相邻帧的图像部分和当前图像部分之间的运动方向以及运动的大小。此运动矢量在传送之前被编码。对运动矢量编码的一个例子如下所述。

    运动矢量为“3、10、30、30、-14、-16、27、24”的场合,二个运动矢量间的差(此处称为δ)为“3、7、20、0、-44、-2、43、-3”。运动矢量用6位来表示,运动矢量范围为“-32~31”的情况下,为表示8个运动矢量则需要48位。因此,对于超过运动矢量范围“-32~31”的差值数据“-44,43”,比运动矢量范围最小值“-32”小的数据“-44”加上运动矢量范围值64,(-44+64=20)。对于比运动矢量范围最大值“31”大的数据“43”,则减去运动矢量范围值64,(43-64=-21)。将如此求得的多个差值数据分成一定个数的组,为了区别属于同一组的多数的差值数据,给各差值数据分配残余码。由此,因为差值数据为“0”的概率最高,故不付于残余码。为将如此编码传送的运动矢量解码,现在用RISC(Reduced Instruction-set computer)乃至微控制器进行软件意义上的运动矢量解码。

    然而,在适合于MPEG-2提出的HDTV标准的图像解码系统中,由于图像尺寸大故需要更高速的处理。于是,对现有的软件概念,存在增加处理器负担的问题。因此,要求有减小处理器的负担而专门进行运动矢量解码的硬件装置。

    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由通过如MPEG-2规格的HDTV高速系统使用的、具备延时器的管线,使运动矢量解码所必须的参数顺序延时输出而进行并列处理的专用硬件构成的使运动矢量高速地解码的运动矢量高速解码电路。

    为完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运动矢量高速解码电路,在运动矢量解码电路中包括:输入运动矢量解码所必须的参数的输入端;存储前述输入的的参数的参数存储部;将被解码的运动矢量存储于以前运动矢量中,从存储于前述参数存储部的参数和以前运动矢量中进行运动矢量解码的运动矢量解码装置;输入存储于前述运动矢量解码装置里的以前运动矢量,形成并输出双重运动矢量的双重触发装置(デュァルプラィム);通过前述的输入参数控制前述各结松成部分的运动,同时从前述以前运动矢量和前述双重运动矢量中选择一个作为最终被解码了的运动矢量输出的运动矢量控制部。

    图1表示本发明所采用的图像解码系统的方框图。

    图2A、2B表示图1中的运动矢量解码部分的详细图。

    下面,依据附图对本发明所希望的一个实施例加以详细说明。

    图1表示采用本发明的运动矢量高速解码电路的图像解码系统。图1所示的图像解码系统配备有依据本发明的运动矢量解码电路2。运动矢量解码电路2被输入运动矢量解码所必须的参数并使运动矢量解码。图像解码系统具备将接收的可变长编码的数据进行可变长解码的可变长解码器(VLD)1、存储由运动矢量解码电路2输出的解码的运动矢量的FIFO存储器3以及存储1帧恢复后的图像数据的存储器4。运动补偿器依据图中未表示的逆量化器和逆离散余弦变换器(IDCT)的输出以及存储器4中存储的图像数据,采用运动矢量来进行运动补偿。IDCT输出将可变长解码的数据进行了逆量化及逆离散余弦变化的数据。

    运动矢量解码电路2具备有存储从可变长解码器1施加的参数的参数存储部10,以及被输入参数和以前运动矢量而进行现在运动矢量解码的运动矢量解码部20。对于运动矢量解码部20的具体的构成如图2所示。运动矢量解码电路2具备:将被解码的运动矢量作为以前运动矢量存储的以前运动矢量存储部40;输入以前运动矢量,形成必要的双重运动矢量并输出的双重触发部50;以及全面控制各构成运动的运动矢量控制部30。

    图2是表示图1中运动矢量解码部20的详细图。图2的运动矢量解码部20用“ITU-TH。262 ISO/IEC 13818-2 internation standard(March 1995,Lansan)”的文章中7、6、3、1节中记述的如下的运动矢量解码方法用专用硬件实现。

    在此,算符<<为左移、*为乘积、‖为逻辑和、&&为逻辑积、==为等号。

    在图1中,可变长解码器(VLD)1输入编码的数据进行可变长解码,产生可变长解码的图像数据及附加数据亦即运动矢量解码所必须的参数。从可变长解码器1输出的图像数据经图中未显示的逆量化器及逆离散余弦变换器(IDCT)提供给运动补偿器5。然后,参数施加于运动矢量解码电路2中的参数存储部10和运动矢量控制部30。参数存储部10存储被施加的参数、亦即确定运动矢量范围用的码f_code、运动矢量码motion_code;m_code、运动矢量残余码motion_residual;m_resi。运动矢量解码部20通过运动矢量控制部30的控制读取存储于参数存储部10的参数,进行运动矢量的解码。通过图2对运动矢量解码部20进行说明。

    图2中,运动矢量解码部20从存储于参数存储部10的参数中首先读取运动矢量码m_code。构成管线的延时器213、225、233、243将输入的各运动矢量码m_code各延时1个时钟后输出。延时器213使输入的运动矢量码m_code延时1个时钟,绝对值计算器211将运动矢量码m_code的绝对值求出后减去“1”,延时器212将此延时输出到第1δ算出部。此时,通过延时器213,延时了1个时钟的运动矢量码m_code_1d也被输出到第1δ算出部22。

    其后,运动矢量解码部20从参数存储部10中读取运动矢量残余码m-resi和运动矢量范围决定码f_code,施加到第1δ算出部22。运动矢量范围决定码f_code也被施加到范围调整部26。在第1δ算出部22,延时器225在被输入已延时1个时钟的运动矢量码m_code_1d并再延时1个时钟的期间,移位部211从被施加的运动矢量范围决定码f_code中减去“1”求出运动矢量残余码m_resi的有效位数r_size,将此左移1位变成2倍的位数f后,与从延时器212中被施加的绝对值换算过的运动矢量码相乘,同时,延时器224将此延时输出到第2δ算出部23。移位部221也按被施加的一定位的运动矢量残余码m_resi将有效位部分以外的残余部分以“0”屏蔽,同时,延时器223将此延时输出到第2δ算出部23。条件逻辑器222被输入延时了1个时钟的运动矢量码m_code_1d和运动矢量范围决定码f_code进行逻辑运算,运动矢量码为“0”或无运动矢量残余码时,将“1”否则将“0”的二进制信号通过延时器226输出到为2δ算出部23。

    第2δ算出部23的加法器231将延时器223、224的各自输出作输入相加,相加结果在加上施加于进位输入端Cin“1”后算出δ值delta。算出的δ值在延时器232被延时后,输出到δ决定部24。延时器233通过延时器213、225,将被延迟了2个时钟的运动矢量码m_code_2d再延迟1个时钟输出到δ决定部24。延时器234从延时器226输入二进制信号,延迟1个时钟后输出到δ决定部24。

    在δ决定部24,δ决定器241输入算出的δ值和经过延时器213、225、233并被延迟了3个时钟的运动矢量码m_code_3d,对应于从延时器234中被输入的二进制信号从中选择出一个决定最终δ值。亦即,δ决定器241,如果二进制信号为“0”则决定算出的δ值delta为最终δ值,如果为“1”则决定被延迟3个时钟的运动矢量码m_code_3d为最终δ值。以算出的δ值为最终δ值的情况下,如果被延迟了3个时钟的运动矢量码m_code_3d比“0”小,δ决定器241将最终决定的δ值的编码Sign反转。为此,使构成最终δ值的个别位反转。此时,将反转的δ值加“1”的过程是必要的,这由运动矢量决定部25配备的加法器252进行。在δ决定器241,最终决定的δ值通过延时器242被输出到运动矢量决定部25。被输入从延时器233中延时3个时钟的运动矢量码m_code_3d的延时器243,将运动矢量码m_code_3d的最上位MSB的编码Sign位延迟1个时钟输出到运动矢量决定部25。运动矢量决定部25将最终决定的δ值输入到加法器241并将延时了1个时钟的编码Sign位输入到加法器241的移位输入端Cin。除法器251将按照图1中的运动矢量控制器30施加的控制信号PMV_DIV从以前运动矢量存储部40中读取的以前运动矢量PMV除以“2”并输出到加法器252。

    与控制信号PMV_DIV的产生相关连,运动矢量控制器30,在从可变长解码器1施加的与运动矢量解码相关的数据中,检查图像类型是帧构造、运动矢量是场用、垂直成分时的条件,将如果满足则为“1”否则为“0”的控制信号PMV_DIV输出到运动矢量解码部20。此时,运动矢量控制器30将与控制信号PMV_DIV相应的其它的控制信号DBL_PMV也输出到运动矢量解码部。

    接收控制信号PMV_DIV的除法器251,如果外加的二进制信号PMV_DIV为“0”,则将以前运动矢量PMV按原样输出到加法器252,若为“1”则将以前运动矢量PMV用“2”除后输出到加法器252。加法器252,将由除法器251施加的以前运动矢量PMV和在δ决定部24最终决定的δ值相加,在加法结果中加上由移位输入端Cin施加的运动矢量码的编码位Sign,求出运动矢量Vector。此运动矢量通过延时器253输出到范围调整部26,范围调整部26在由运动矢量范围决定码f_code确定的范围内调整其范围。为此目的,范围调整器261,将从延时器253输入的运动矢量Vector和由运动矢量范围决定码f_code决定的运动矢量相比较。范围调整器261,根据比较结果,如果运动矢量比运动矢量范围的最小值小,则在运动矢量上加上运动矢量范围,如果运动矢量比运动矢量范围的最大值大,则减去运动矢量范围,如此调整运动矢量。被调整过的运动矢量输入到乘法器262,乘法器262按照图1的从运动矢量控制部30施加的控制信号DBL_PMV,在除法器251将以前运动矢量PMV除“2”的情况下乘以“2”,在原样输出的情况下通过延时器263按原样,将被解码过的运动矢量输出。被解码的运动矢量存储于以前运动矢量存储部40。如此,各部分的运动在1个时钟内进行,通过管线处理高速地进行运动矢量解码。因此,一个运动矢量解码需要6个时钟周期,通过管线处理,8个运动矢量的解码只需要13个时钟周期(6+7)。

    回到图1的说明,由从运动矢量解码部20输出的运动矢量被存储于以前运动矢量存储部40,为求出下一个运动矢量而被作为以前运动矢量使用。存储于以前运动矢量部40的以前运动矢量PMV通过运动矢量控制部30的控制,被输出到运动矢量解码部20、运动矢量控制部30以及双重触发部50。双重触发部50,在现在被解码的运动矢量为P-图像的情况下,按照运动矢量控制部30的控制,用以前运动矢量PMV形成多个运动矢量DP并输出到运动矢量控制部30。因为在双重触发部50形成多个运动矢量DP的技术已经是众所共知的技术故不言及。

    运动矢量控制部30,通过由可变长编码器1施加的参数判断运动矢量的种类为P-图像的话,选择由双重触发部50施加的双重运动矢量DP,其他情况则选择由以前运动矢量存储部40施加的以前运动矢量PMV,存储到FIFO存储器3。FIFO存储器3,按照运动矢量控制部30的写入控制FIFO_Wr存储被选择的运动矢量,并将存储的运动矢量顺序地输出到运动补偿器5。运动补偿器5输入,按照被存储于存储器4的1帧复原的图像数据中的运动矢量指定的图像数据,与逆离散余弦变换过的图像数据相加,在将复元后的图像输出到显示器的同时存储于存储器4中。

    如上所述,基于本发明的运动矢量高速解码电路,使用经过由延时器构成的管线的专用的硬件,使运动矢量解码可以高速地处理,能够使用于HDTV等高速系统。

运动矢量高速解码电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运动矢量高速解码电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运动矢量高速解码电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运动矢量高速解码电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矢量高速解码电路.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适用于HDTV等高速系统的运动矢量高速解码电路,以专用硬件管线实现运动矢量的高速解码,包括:存储运动矢量范围决定码、运动矢量码、运动矢量残余码的参数存储部;从存储于前述参数存储部的参数和以前运动矢量中进行运动矢量解码的运动矢量解码装置;输入以前运动矢量,形成并输出双重的运动矢量的双重触发部;控制从前述运动矢量和前述双重运动矢量中选择一个作为最终被解码的运动矢量输出的运动矢量控制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电通信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