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锁的完全凹进的门把手.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722842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1.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80049315.9

申请日:

2013.09.23

公开号:

CN104662241A

公开日:

2015.05.2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5B 5/00申请日:20130923|||公开

IPC分类号:

E05B5/00; E05B63/04; E05C1/06; E05C19/16

主分类号:

E05B5/00

申请人:

GI.GAR股份责任有限公司

发明人:

F·加洛弗利

地址:

意大利安科纳省

优先权:

AN2012A000119 2012.09.24 IT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三幸商标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1216

代理人:

刘淼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门把手,包括基本上为平行六面体形状的箱形主体(1),具有适当的尺寸以凹进门(P)的厚度,使得所述主体(1)的两个相对向的纵向侧边(FL)与所述门的相对向侧边齐平;所述主体(1)容纳围绕具有垂直轴的枢转销(3)旋转的一对具有L-形结构的相同的保持杆(2),所述保持杆均与滑块(6)配合,所述滑块(6)由在水平方向滑动的板形成,且具有窗口(7、70),用于与所述两个保持杆(2)连接,不从所述箱形主体(1)突出。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门把手,包括:
-箱形主体(1),其具有基本上为平行六面体形状并具有两个相对向的、平的、垂直纵向侧边(FL);
-一对相对向的相同的保持杆(2),当不被致动时,所述保持杆在与所述主体(1)的所述纵向侧边(FL)齐平的平行位置上延伸,其支持能从门(P)的内侧(FI)保持的内侧保持杆(2i)和能从门(P)的外侧(FE)保持的外侧保持杆(2e);所述保持杆(2)枢接于具有垂直轴的枢转销(3)上且经受复位弹簧(4)的回复力;
-沿水平轴滑动地容纳在所述主体(1)内的滑块(6、60),由位于垂直平面的矩形板组成且具有大的矩形窗口(7、70),所述保持杆(2i、2e)均固定于所述窗口内,以此方式任意保持杆(2i、2e)的致动决定了所述滑块(6、60)的向后行程,将门(P)打开;
-棘爪(8),其容纳在所述主体(1)内部且在导向通道(9)内沿与所述滑块(6、60)的滑动方向相垂直的水平方向滑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棘爪(8)具有一个空的结构,并且外设有锁扣(8a)并且持续经受所述棘爪的空的结构内所包含的复位弹簧(10)的反弹作用,适于向外弹出棘爪(8),将其保持在对应于所述锁扣(8a)的非工作位置的第一行程终端位置。

3.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保持杆(2)都具有L-形结构,并由第一长臂(2a)和垂直于第一长臂(2a)的第二短臂(2b)形成,其中,当所述保持杆(2)没有致动时,所述第一长臂(2a)在与所述主体(1)的相对向的纵向侧边(FL)之一齐平的平行位置上延伸。

4.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保持杆(2)的所述短臂(2b)都具有保持齿(2b’),所述保持齿(2b’)适于在将所述棘爪(8)从行程终端位置向所述主体(1)内部按压时,固定至所述锁扣(8a)。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通道(9)具有背面元件(9a),在所述弹簧(10)的推力下在弹出行程结束时所述锁扣(8a)抵靠于所述背面元件(9a)。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4)在点(P1)处固定于所述长臂(2a),在点(P2)处固定于所述主体(1)。

7.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臂(2b)插入于所述窗口(7、70)内。

8.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体(1)的两个相对向的纵向侧边(FL)上存在两个窗口(1a),由所述长臂(2a)不完全覆盖。

9.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包括作为止挡件的一对相对向的隔板(5),两个所述保持杆(2)各自抵靠并连接于该隔板(5),直到该保持杆不被致动为止。

10.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6)在前侧(6a)与磁体(11)结合,当所述门(P)被关闭时,所述磁体(11)和一个类似的磁体(12)对接,所述类似的磁体(12)与安装在所述门(P)的框架(T)内的背板(13)结合。

11.
  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6)通过小的连接杆(61)与紧固件(62)连接,所述紧固件(62)的一端具有钩(62a),而在另一端具有孔,用于接收枢转销(63),所述紧固件(62)通过所述枢转销(63)铰接到板(64),所述板(64)具有 中心狭槽(64a)以使所述钩(62a)露出,并具有一对相对向的孔(64b)用于固定在所述门(P)的肋部(B)上。

12.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钩(62a)与磁体(11)结合,在所述门(P)关闭时,所述磁体(11)与一个类似的磁体(12)对接,所述类似的磁体(12)与安装在所述门(P)的框架(T)内的背板(13)结合,且所述背板(13)具有用于所述钩(62a)的钩接的弯曲底板(13a)。

说明书

具有锁的完全凹进的门把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锁的完全凹进的门把手。
背景技术
完全凹进的门把手是这样一种把手,其内的保持杆和所述保持杆的支撑体不会从具有前所未有的完全的直线美学的门的垂直表面突出。
公知类型的门把手的模型包括轴承体,锁紧螺栓滑动地容纳在其内,且在其上把手的两个相同的保持杆从相反两侧插入,一个保持杆在所述门的内侧上,另一个保持杆在所述门的外侧上。
对于具有门锁的把手,所述主体还容纳一个通常由通过钥匙致动的闩组成的机构。
在任何情况下,在具有或不具有锁的所有型号的门把手中,保持杆或旋钮从所述轴承体突出并且在任何情况下从门的相反两垂直侧面突出,由此导致一系列缺陷。
首先,在将门完全打开时,所述凸出的杆或旋钮抵靠在安装了门的墙壁上,具有由于外力接触而使部分损坏的危险。
其次,所述保持杆或旋钮会意外地撞击经过门附近的人的身体或钩住经过门附近的人的衣服,可能使人遭受意外伤害或撕坏他们的衣服。
此外,必须注意的是,由于从所述门突出的上述保持杆或旋钮的存在,所述公知类型的门把手的设计从未达到整齐的美学效 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设计具有锁的完全凹进的门把手以克服上述缺点,其中,所述保持杆并不从门的相反两侧突出。
上述目的已经通过本发明的把手实现,其中主要的创新特征在随附的权利要求1中进行描述。
本发明的门把手包括基本上为平行六面体形状的箱形主体,具有适当的尺寸以凹进门的厚度,使得所述主体的两个相对向的纵向侧边与所述门的相对向侧边齐平。所述主体容纳围绕具有垂直轴的枢转销旋转的一对相同的L形保持杆,所述保持杆均与相同的滑块或闩配合,所述滑块或闩由在水平方向上滑动的板组成,且具有用于连接所述两个L形保持杆的窗口。
所述保持杆至少在它们没有被向外推以打开门以前不会从所述箱形主体突出。
所述主体内还容纳有在导向通道内侧沿与所述滑块或闩的滑动方向相垂直的水平方向滑动的棘爪;所述棘爪外设锁扣且其持续经受复位弹簧趋向于向外弹出棘爪的反弹作用,将其保持在对应于所述锁扣的非工作位置的第一行程终端位置,所述锁扣适于在第二行程终端位置与存在于所述保持杆上的反转锁扣连接,由此来确定当内部杆配合于所述棘爪时,阻碍门的外侧杆打开的干扰条件,所述棘爪先前已经按下直至它到达所述第二行程终端位置,克服所述复位弹簧的对抗力。
附图说明
出于解释的原因,继续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门把手进行描述, 其仅为说明而非限制,其中:
-图1A和图1B是从两个不同角度观察的本发明的门把手的两个保持杆之一的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把手的轴测图;
图3A和图3B表示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观察的用于阻挡本发明的门把手的两个保持杆之一的棘爪;
图4是本发明的门把手的闩的视图;
图5是从门的内侧看,安装于铰链门上的本发明的门把手的视图,闩处于最大向前行程条件;在该图中仅示出整个门的一部分;
图6A~6F是当门处于打开,关闭或闭合和锁定时,本发明的门把手在所采取的不同位置的各部分的视图。
图7是安装于门上、且沿着既切断门又切断门框的平面所切开的门把手的分解轴测图,其中所述闩的板被固定。
图8A是根据本发明的形成把手的箱形主体的两个半体的第一半体的视图。
图8B是图8A的第一半体沿其对称的纵向平面切开的视图。
图9A是根据本发明的形成把手的箱形主体的两个半体的第二半体的视图。
图9B是图9A的第二半体沿其对称的纵向平面切开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2和图5,本发明的把手包括基本为平行六面体形状的箱形主体(1),具有适当的尺寸以凹进门(P)的厚度(S),使得所述主体(1)的相对向的一对平行的纵向侧边(FL)分别与所述门(P)的内部侧面(FI)和外部侧面(FE)齐平。
必须注意的是,所述两个相对向的纵向侧边(FL)是平的且位于一个垂直平面内。
如图2所示,所述箱形主体(1)由两个几乎相同的半体以镜像方式连接而成,一个半体(1i)面向门的内侧(FI),而另一个半体(1e)面向门的外侧(FE)。
所述半体(1i、1e)的每一个作为保持杆(2)的支撑,能够区分位于门的内侧(FI)的内侧保持杆(2i)和位于门(P)外侧(FE)的外侧保持杆(2e)。
参考图1A和图1B,每个保持杆(2)都具有L形结构,并由第一长臂(2a)和垂直于所述第一长臂(2a)的第二短臂(2b)形成,其中,当保持杆不被致动和牵拉时,所述第一长臂(2a)在与所述主体(1)的相对向纵向侧边(FL)齐平的平行位置上延伸。
必须注意的是,所述主体(1)的两个相对向的纵向侧边(FL)具有两个未被所述长臂(2a)完全覆盖的窗口(1a),从而留下足够的空间(SP)以插入手指的尖端并抓住保持杆(2),使其向外旋转,如图5所示。
每个保持杆(2)都围绕具有垂直轴的枢转销(3)旋转,并经受复位弹簧(4)的回复力,所述复位弹簧在点(P1)处固定于所述长臂(2a),在点(P2)处固定于所述主体(1),其还具有隔板(5),适于作为保持杆(2)的止挡件,所述保持杆(2)抵靠并保持抵靠在所述隔板(5)上,直到其不被抓住并拉动为止,如图6A和图7所示。
所述主体(1)容纳有沿水平轴滑动的滑块(6),其作为停止闩,由位于垂直平面的矩形的板组成,且具有大的矩形窗口(7),在其内部两个保持杆(2)的短臂(2b)连接。
参考图4,更精确地说,所述滑块(6)包括:
-前侧(6a),可以有两个位置:一个最大向前行程位置,其中 它从所述门(P)的肋部(B)露出,和一个最大向后行程位置,其中,它并未从所述门(P)的肋部(B)露出,使得门可自由地打开;
-后侧(6b),接近所存在的所述矩形窗口(7),总是保持在主体(1)的内部,包括当滑块(6)的前侧(6a)达到其最大向前行程位置时。
更精确地说,所述窗口(7)包括:
-前侧(7a),在平行的位置面向所述滑块(6)的所述前侧(6a);
-后侧(7b),在平行的位置面向所述滑块(6)的所述后侧(6b)。
窗口(7)的长度“L”是这样的:当滑块(6)处于最大向前行程状态时,窗口(7)的后侧(7b)极其接近两个保持杆(2)的短臂(2b)。
主体(1)还容纳有棘爪(8),其在导向通道(9)内沿与所述滑块(6)的滑动方向相垂直的水平方向滑动。
图3A和图3B所示,所述棘爪(8)具有一个空的结构,并且外设楔形锁扣(8a)并且持续经受所述棘爪的空的结构内所包含的复位弹簧(10)的反弹作用。
如图1A和图1B所示,每个保持杆(2)的短臂(2b)具有保持齿(2b’),其适于在一定条件下固定于所述锁扣(8a)。
弹簧(10)倾向于向外弹出棘爪(8),将其保持在对应于所述锁扣(8a)的非工作位置的第一行程终端位置(参照图6F),所述锁扣(8a)适于在第二行程终端位置与所述保持齿(2b’)连接,由此来确定当内侧杆(2i)固定于所述棘爪(8)时,阻碍所述门的外侧杆(2e)的打开旋转(R)的干扰条件(参照图6C),所述棘爪(8)先前已经按下直至它到达所述第二行程终端位置,克服所述复位弹簧(10)的抵抗力,如图6B所示。
必须注意的是,在所述第二行程终端位置,所述棘爪(8)穿入所述窗口(7)内,该窗口(7)具有合适长度“L”,以永久地接收两个保持杆(2)的两个短臂(2b),以及偶尔地接收所述棘爪(8)。
如图6D和图6E依次所示,由于弹簧(10)的推力,当拉动内侧保持杆(2i)以及随后棘爪(8)弹出时,锁扣(8a)和保持齿(2b’)之间的配合被自动解除。
弹簧(10)位于棘爪(8)的内部空腔的底部和存在于内侧半体(1i)上的固定销(10a)之间,如图9B所示。
锁扣(8a)也作为在弹簧(10)的推力下在最大弹出条件下的棘爪(8)的止挡件。
所述棘爪(8)的容纳导向通道(9)具有背面元件(9a),在弹簧(10)的推力下在弹出行程结束时锁扣(8a)抵靠于该背面元件。
参考图5和图7,最后必须指出的是,滑块(6)在前侧(6a)与磁体(11)结合,当所述门(P)被关闭时,所述磁体(11)和一个类似的磁体(12)对接,所述类似的磁体(12)与安装在所述门(P)的框架(T)内的背板(13)结合。
成对的磁体(11、12)的存在决定了每次所述门(P)关闭时,所述滑块(6)的自动向前行程,而所述滑块(6)的向后行程——其不可避免地会打开门(P)——要求所述保持杆(2i、2e)之一的手动操作。
如上所述,必须将棘爪(8)压入以防止通过手动致动所述两个保持杆(2i、2e)之一而使门自由打开。
最后,必须指出的是,为了使滑块(6)稳定于其最大向后行程位置(即门打开),设置一个弹簧(14),所述弹簧的回复力必须明显低于磁体(11、12)之间的吸引力。
特别地,所述复位弹簧(14)被容纳于邻近所述第一窗口(7)并存在于滑块(6)上的第二窗口(15)内,如图4和图7所示。
弹簧(14)位于窗口(15)的横向两侧中的一侧和与主体(1)连接的固定销(16)之间,如图7所示。
必须注意的是,滑块(6)被容纳于存在于所述内侧半体(1i)的隔 室(V)内且在其内部滑动;所述隔室(V)由矩形板(17)将其内部封闭,如图2清楚所示。而其正面由具有中央狭槽以使滑块(6)能露出的板(18)封闭。
最后,必须指出的是,本发明的门把手可以两种不同的形式实现,一种用于铰链门,另一种用于滑动门。
前面的描述以及前述的附图是指用于铰链门的型式,而下面的描述涉及滑动门。
必须立即注意的是,这两种型式在几处构造细节方面存在不同,下面参照以下附图对其进行描述,其中: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门把手的所述替代形式的视图,其安装在一个滑动门上且从门的内侧观察,在钩接位置具有紧固件。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门把手的所述替代形式的放大轴测图,其安装于滑动门上且将门和门框沿平面切开,其中所述紧固件的板被固定;
图12是所述紧固件的致动机构以及所述紧固件的枢转板的视图;
图13是所述紧固件的所述枢转板的视图;
图14A~14F是当门处于打开、关闭、或者关闭并锁定时,本发明的门把手(以滑动门形式)的各部分所采取的不同的位置的视图。
在以下描述中,没有修改的门把手的部件使用与铰接门形式的之前9个图相同的附图标号。
所述保持杆(2)或棘爪(8)或门把手的主体没有进行修改,而闩进行了轻微修改,以便可以用作简单滑块以致动紧固件的倾覆机构。
参照图11和图12,保持杆(2)与具有窗口(70)的滑块(60)连接, 两个保持杆(2)的短臂(2b)均插入到所述窗口(70)中。
滑块(60)通过小的连接杆(61)与紧固件(62)连接,紧固件(62)的一端具有钩(62a),而在另一端则具有孔,用于接收枢转销(63),所述紧固件(62)通过所述枢转销(63)铰接到板(64),所述板(64)具有中心狭槽(64a)以使所述钩(62a)露出,并具有一对相对向的孔(64b)用于固定在所述门(P)的肋部(B)上。
最后,必须指出的是,所述钩(62a)与磁体(11)结合,当所述门(P)关闭时,所述磁体(11)与一个类似的磁体(12)对接,所述类似的磁体(12)与安装在所述门(P)的框架(T)内的背板(13)结合,且所述背板(13)具有用于所述钩(62a)的钩接的弯曲底板(13a)。

具有锁的完全凹进的门把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具有锁的完全凹进的门把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具有锁的完全凹进的门把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具有锁的完全凹进的门把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具有锁的完全凹进的门把手.pdf(2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门把手,包括基本上为平行六面体形状的箱形主体(1),具有适当的尺寸以凹进门(P)的厚度,使得所述主体(1)的两个相对向的纵向侧边(FL)与所述门的相对向侧边齐平;所述主体(1)容纳围绕具有垂直轴的枢转销(3)旋转的一对具有L-形结构的相同的保持杆(2),所述保持杆均与滑块(6)配合,所述滑块(6)由在水平方向滑动的板形成,且具有窗口(7、70),用于与所述两个保持杆(2)连接,不从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锁;钥匙;门窗零件;保险箱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