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相多层及厚层油藏精细建模方法.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722200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3.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567113.5

申请日:

2013.11.14

公开号:

CN104632200A

公开日:

2015.05.2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E21B 49/00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变更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100728 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22号变更后:100728 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22号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变更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E21B 49/00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王宁 柳世成 任侨 李响 陈宁宁 杨仁金 赵培坤 郭士博 张林 张娣 房士然 宋海渤 郭长春 孙永杰 赖书敏变更后:王宁 柳世成 黄迎松 任侨 李响 陈德坡 陈宁宁 杨仁金 赵培坤 郭士博 张林 张娣 房士然 郭长春 孙永杰 赖书敏 陶丽 刘洋 吕远|||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21B 49/00申请日:20131114|||公开

IPC分类号:

E21B49/00; E21B47/00(2012.01)I

主分类号:

E21B49/00

申请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发明人:

王宁; 柳世成; 任侨; 李响; 陈宁宁; 杨仁金; 赵培坤; 郭士博; 张林; 张娣; 房士然; 宋海渤; 郭长春; 孙永杰; 赖书敏

地址:

100728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2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37224

代理人:

崔晓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河流相多层及厚层油藏精细建模方法,该河流相多层及厚层油藏精细建模方法包括:步骤1、根据井点储层精细对比划分结果,形成井点韵律段分层数据库,采用储层界面控制法建立储层韵律段的精细格架模型;步骤2、根据测井微相模式,形成井点微相数据库,采用平面微相展布模式控制法建立沉积相模型;以及步骤3、根据测井精细解释模型,形成测井精细解释井点参数数据库,采用相模型控制法建立储层的属性模型。储层精细模型的建立能够准确描述出油藏的平面、纵向非均质性特征,从而达到指导平面、纵向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的目的。

权利要求书

1.  河流相多层及厚层油藏精细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河流相多层及厚层油藏精细建模方法包括:
步骤1、根据井点储层精细对比划分结果,形成井点韵律段分层数据库,采用储层界面控制法建立储层韵律段的精细格架模型;
步骤2、根据测井微相模式,形成井点微相数据库,采用平面微相展布模式控制法建立沉积相模型;以及
步骤3、根据测井精细解释模型,形成测井精细解释井点参数数据库,采用相模型控制法建立储层的属性模型。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流相多层及厚层油藏精细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沉积模式控制下建立砂体对比模式,以指导井点储层韵律段精细划分与对比,将多层划分到每个独立砂体,厚层划分到韵律段,得到井点储层精细对比划分结果。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河流相多层及厚层油藏精细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砂体对比模式包括等高程对比模式、平面相变对比模式、砂体叠加夹层对比模式和砂体下切对比模式。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流相多层及厚层油藏精细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在得到井点储层精细对比划分结果的基础上,对韵律段间有夹层的情况,正常描述每个韵律段的顶底深;对韵律段间无夹层的情况,韵律段1底深=韵律段2顶深;对韵律段不发育情况,虚拟对应韵律段的深度,且顶底深相同,从而形成井点韵律段分层数据库。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流相多层及厚层油藏精细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在建立井点韵律段分层数据库的基础上,纵向上以井点韵律段分层数据为资料点,建立韵律段顶部界面,采用厚度面累加的方式确定韵律段的底界面;平面上,通过研究储层的平面展布规律,确定储层韵律段的尖灭线,平面上以储层韵律段的尖灭线、纵向上以韵律段顶底界面为控制,采用确定性方法建立储层韵律段的精细格架模型。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流相多层及厚层油藏精细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根据各沉积微相的岩性、电性特征,确定河道砂坝、河道充填、河道边缘、河漫滩微相的测井微相模式。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流相多层及厚层油藏精细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根据测井微相模式,划分每个井层的沉积微相,形成井点微相数据库。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流相多层及厚层油藏精细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在建立井点微相数据库的基础上,以井点微相划分为基础,以平面微相展布模式为趋势控制,采用确定性的建模方法建立沉积微相模型。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流相多层及厚层油藏精细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测井精细解释模型包括泥质含量、孔隙度、渗透率、原始含油饱和度的测井解释模型。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流相多层及厚层油藏精细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根据测井精细解释模型,精细解释每个井点的属性参数值,形成8point/m的测井精细解释井点参数数据库。

说明书

河流相多层及厚层油藏精细建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开发中的储层精细描述领域,特别是涉及到河流相多 层及厚层油藏精细建模方法。
背景技术
河流相多层及厚层油藏,纵向油层层数多,油藏开发进入特高含水后, 储层非均质更加严重,剩余油分布及影响因素更加复杂,砂体内部的剩余 油挖潜逐渐成为油田开发的主要目标,河流相多层及厚层油藏精细模型的 建立决定了砂体内部的非均质性,进而控制着剩余油的分布。因此开展河 流相多层及厚层油藏精细建模方法研究,为剩余油分布研究奠定基础,对 高含水油藏进一步挖潜、提高采收率至关重要。
目前,常用的地质建模软件Petrel、RMS等软件其核心是基于象元随 机建模算法的建模软件。储层井间预测主要包括平面非均质性和垂向非均 质性表征两个方面的内容。储层格架模型及属性模型的建立是难点,主要 是因为已知资料的不完备、已知资料的精度不够、人们对储层的认识程度 不够、建模算法不够完备等多方面原因,储层井间预测结果往往包含许多 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给诸如井位、井轨、措施、调整方案设计、剩余 油分布规律研究带来了一定的风险。随机模拟算法可以用于表征储层井间 预测的不确定性,对优化各种方案设计、降低风险提供具有重要的参考价 值,但是对于整装油田河流相多层及厚层油藏,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平面 砂体分布零散、平面砂体连通性差;纵向厚层发育,厚层内韵律性明显, 厚层、薄层均发育。在这种情况下,随机模拟算法虽然可以表征储层井间 预测的不确定性,但是对于建立多层及厚层油藏的精细地质模型的目 的――获得最大程度逼近地下实际的确定性的三维地质模型相去甚远,人 们很难从随机建模给出的多个等概率的地质模型中优选出最优的建模结 果。同时,在密井网条件下,储层精细描述成果(包括精细地质研究成果 数据库和沉积微相平面分布图库)丰富,这些精细的地质认识更为采用确 定性建模方法储层精细建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此我们发明了河流相多 层及厚层油藏精细建模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河流相多层及厚层油藏精细建模精度, 为储层非均质性控制剩余油分布的研究奠定基础的河流相多层及厚层油 藏精细建模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河流相多层及厚层油藏精 细建模方法,该河流相多层及厚层油藏精细建模方法包括:步骤1、根据 井点储层精细对比划分结果,形成井点韵律段分层数据库,采用储层界面 控制法建立储层韵律段的精细格架模型;步骤2、根据测井微相模式,形 成井点微相数据库,采用平面微相展布模式控制法建立沉积相模型;以及 步骤3、根据测井精细解释模型,形成测井精细解释井点参数数据库,采 用相模型控制法建立储层的属性模型。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在步骤1中,沉积模式控制下建立砂体对比模式,以指导井点储层韵 律段精细划分与对比,将多层划分到每个独立砂体,厚层划分到韵律段, 得到井点储层精细对比划分结果。
该砂体对比模式包括等高程对比模式、平面相变对比模式、砂体叠加 夹层对比模式和砂体下切对比模式。
在步骤1中,在得到井点储层精细对比划分结果的基础上,对韵律段 间有夹层的情况,正常描述每个韵律段的顶底深;对韵律段间无夹层的情 况,韵律段1底深=韵律段2顶深;对韵律段不发育情况,虚拟对应韵律段 的深度,且顶底深相同,从而形成井点韵律段分层数据库。
在步骤1中,在建立井点韵律段分层数据库的基础上,纵向上以井点 韵律段分层数据为资料点,建立韵律段顶部界面,采用厚度面累加的方式 确定韵律段的底界面;平面上,通过研究储层的平面展布规律,确定储层 韵律段的尖灭线,平面上以储层韵律段的尖灭线、纵向上以韵律段顶底界 面为控制,采用确定性方法建立储层韵律段的精细格架模型。
在步骤2中,根据各沉积微相的岩性、电性特征,确定河道砂坝(边 滩、心滩)、河道充填、河道边缘、河漫滩微相的测井微相模式。
在步骤2中,根据测井微相模式,划分每个井层的沉积微相,形成井 点微相数据库。
在步骤2中,在建立井点微相数据库的基础上,以井点微相划分为基 础,以平面微相展布模式为趋势控制,采用确定性的建模方法建立沉积微 相模型。
该测井精细解释模型包括泥质含量、孔隙度、渗透率、原始含油饱和 度的测井解释模型。
在步骤3中,根据测井精细解释模型,精细解释每个井点的属性参数 值,形成8point/m的测井精细解释井点参数数据库。
在步骤3中,在建立测井精细解释井点参数数据库的基础上,以相模 型为控制,设置不同微相变差函数和截断值,采用确定性的建模方法,建 立储层的属性模型。
该储层的属性模型包括孔隙度、渗透率、原始含油饱和度、净毛比储 层属性模型。
本发明中的河流相多层及厚层油藏精细建模方法,是在充分分析目标 区的各种资料,针对河流相多层及厚层油藏的实际特点,综合多学科的信 息深入开展油藏精细描述,在对储层的沉积相、非均质性取得尽可能深入 认识的基础上,建立精细地质模型。在密井网条件下,最有效、合理的方 法应该是确定性建模,该发明采用储层界面控制法建立储层韵律段的精细 格架模型;采用平面微相展布模式控制法建立沉积相模型;采用相模型控 制法建立储层的属性模型。平面、纵向上多种有效条件的约束,为通过相 控和井控建立起精细表征储层内部各种属性的非均质性的精细地质模型 提供了保证。精细模型的建立,准确表征了河流相多层及厚层油藏的非均 质性及与剩余油分布特征的关系,从而指导剩余油挖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河流相多层及厚层油藏精细建模方法的一具体实施例 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等高程对比模式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相变对比模式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叠置砂体对比模式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下切砂体对比模式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韵律段顶底界限划分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井点韵律段分层数据库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韵律段Ng51顶面构造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韵律段Ng51厚度图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厚度累加法确定韵律段Ng51底面构 造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确定储层尖灭线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储层韵律段精细格架模型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测井微相模式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沉积微相平面展布图;
图15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沉积微相模型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河道充填微相主变程方向上变差函 数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河道充填微相次变程方向上变差函 数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河道充填微相孔隙度截断值设置的 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河道边缘微相孔隙度截断值设置的 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孔隙度模型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渗透率模型的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原始含油饱和度模型的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净毛比模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 出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河流相多层及厚层油藏精细建模方法的一具体 实施例的流程图。
在步骤101.沉积模式控制下建立四种砂体对比模式,分别是等高程 对比模式、平面相变对比模式、砂体叠加夹层对比模式、砂体下切对比模 式,在四种模式的指导下,进行储层韵律段的精细对比与划分。流程进入 到步骤102。
在步骤102,在得到井点储层精细划分结果的基础上,对韵律段间有 夹层的情况,正常描述每个韵律段的顶底深;对韵律段间无夹层的情况, 韵律段1底深=韵律段2顶深;对韵律段不发育情况,虚拟对应韵律段的深 度,且顶底深相同,从而形成井点韵律段分层数据库。流程进入到步骤103。
在步骤103,纵向上以井点韵律段分层数据为资料点,建立韵律段顶 部界面,采用厚度面累加的方式确定韵律段的底界面;平面上,通过研究 储层的平面展布规律,确定储层(韵律段)的尖灭线。流程进入到步骤104。
在步骤104,平面上以储层(韵律段)尖灭线、纵向上以韵律段顶底 界面为控制,采用确定性方法建立储层(韵律段)精细格架模型。流程进 入到步骤105。
在步骤105,根据各沉积微相的岩性、电性特征,确定河道砂坝(边 滩、心滩)、河道充填、河道边缘、河漫滩微相的测井微相模式。流程进 入到步骤106。
在步骤106,根据测井微相模式,准确划分每个井层的沉积微相,形 成井点微相数据库。流程进入到步骤107。
在步骤107,以井点微相划分为基础,以平面微相展布模式为趋势控 制,采用确定性的建模方法建立沉积微相模型。流程进入到步骤108。
在步骤108,建立测井精细解释模型,包括建立泥质含量、孔隙度、 渗透率、原始含油饱和度的测井解释模型。流程进入到步骤109。
在步骤109,根据建立的测井精细解释模型,精细解释每个井点的属 性参数值,形成8point/m的测井精细解释井点参数数据库。流程进入到步 骤110。
在步骤110,在建立测井精细解释井点参数数据库的基础上,以相模 型为控制,设置不同微相变差函数和截断值,采用确定性的建模方法,建 立储层(韵律段)的属性模型,包括孔隙度、渗透率、原始含油饱和度、 净毛比等储层属性模型。流程结束。
本发明的河流相多层及厚层油藏精细建模方法以储层精细对比划分 为基础,形成井点韵律段分层数据库,采用储层界面控制法建立储层韵律 段的精细格架模型,精细储层模型的建立可以实现对平面上砂体分布零 散、连通性差,纵向上油层层数多,厚层和薄层均发育的强非均质性储层 的精细刻画;建立测井微相模式,形成井点微相数据库,采用平面微相展 布模式控制法建立沉积相模型;以扎实的测井精细解释为基础,建立测井 精细解释井点参数数据库,采用相模型控制法建立储层的属性模型。通过 以上步骤达到建立河流相多层及厚层储层精细地质模型的目的,实现储层 非均质性控制下的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的目标。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面以胜利油区孤东油田七区 中为例,作详细说明如下:
孤东七区中位于孤东构造东翼。Ng4~6含油面积8.7km2,地质储量 2661×104t。主要发育河流相沉积,纵向小层多,储层高孔、高渗,非均 质性强。
1、河流相储层(韵律段)精细划分与对比
如图2到图5所示,是利用区块的取心井资料及测井资料,在研究河 流相储层沉积模式的基础上,建立的四种砂体对比模式,分别是等高程对 比模式、平面相变对比模式、砂体叠加夹层对比模式、砂体下切对比模式, 以四种模式为指导,进行储层韵律段的精细对比与划分。
2、建立井点韵律段分层数据库
如图6所示,图6在得到井点储层精细划分结果的基础上,对韵律段 间有夹层的情况,正常描述每个韵律段的顶底深;对韵律段间无夹层的情 况,韵律段1底深=韵律段2顶深;对韵律段不发育情况,虚拟对应韵律 段的深度,且顶底深相同,从而形成井点韵律段分层数据库如图7所示。
3、纵向储层顶底界面、平面储层尖灭线的确定
如图8到10所示,为纵向上以井点韵律段分层数据为资料点,建立 韵律段顶部界面,采用厚度面累加的方式确定韵律段的底界面;如图11 所示,平面上,通过研究储层的平面展布规律,确定储层(韵律段)的尖 灭线。
4、建立储层(韵律段)精细格架模型
如图12所示,在建立井点韵律段分层数据库的基础上,平面上以储 层(韵律段)尖灭线、纵向上以韵律段顶底界面为控制,采用确定性方法 建立储层(韵律段)精细格架模型。
5、建立测井微相模式
如图13所示,图13根据各沉积微相的岩性、电性特征,确定河道砂 坝、河道充填、河道边缘、泛滥平原、废弃河道等微相的测井微相模式。
6、建立井点微相数据库
根据测井微相模式,准确划分每个井层的沉积微相,形成井点微相数 据库。
7、建立沉积相模型
如图14和15所示,以井点微相划分为基础,以平面微相展布模式为 趋势控制,采用确定性的建模方法建立沉积微相模型。
8、建立测井精细解释模型
建立测井精细解释模型,包括建立泥质含量、孔隙度、渗透率、原始 含油饱和度的测井解释模型。
泥质含量:
SH i = SHLG i - GMIN i GMAX i - GMIN i V sh = 2 GCUR · SH I - 1 2 GCUR - 1 ]]>
式中:Vsh—泥质含量;
SHLGi—解释层段内第i条曲线测井响应值;
GMAXi—第i条曲线在纯砂岩处的测井响应值;
GMINi—第i条曲线在纯泥岩处的测井响应值;
SHi—第i条曲线测井相对值;
i—计算泥质含量曲线指示标志,分别取1~2;
1:为自然伽玛;2:为自然电位;
GCUR—地区经验系数,新地层取3.7,老地层取2。
孔隙度:
Φ = Δt - Δt ma ( Δt f - Δt ma ) × C p - V sh × ( Δt sh - Δt ma ) Δt f - Δt ma ]]>
式中:Φ—孔隙度;
△tma、△tf—分别为岩石骨架声波时差、地层流体声波时差;取 620us/ft、180us/ft;
Vsh—泥质含量;
Cp—声波压实校正系数;
△t—目的层声波时差测井值。
渗透率:
Lgk=12.7447Φ‐7.5382Vsh‐0.58332
式中:K—渗透率;
Φ—孔隙度;
Vsh—泥质含量。
原始含油饱和度:
So=1‐Sw
lgSw=‐0.7116‐1.1488*lgΦ‐0.3299*lgRt+0.0273*lgRw
式中:So—原始含油饱和度;
Sw—原始含水饱和度;
Φ—孔隙度;
Rt—地层电阻率;
Rw—地层水电阻率。
9、建立测井精细解释井点参数数据库
根据建立的测井精细解释模型,精细解释每个井点的属性参数值,形 成8point/m的测井精细解释井点参数数据库。
10、建立储层属性模型
如图16-23所示,在建立测井精细解释井点参数数据库的基础上,以相模 型为控制,设置不同微相变差函数和截断值,采用确定性的克里金建模方 法,建立储层(韵律段)的属性模型,包括孔隙度、渗透率、原始含油饱 和度、净毛比等储层属性模型。

河流相多层及厚层油藏精细建模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河流相多层及厚层油藏精细建模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河流相多层及厚层油藏精细建模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流相多层及厚层油藏精细建模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流相多层及厚层油藏精细建模方法.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河流相多层及厚层油藏精细建模方法,该河流相多层及厚层油藏精细建模方法包括:步骤1、根据井点储层精细对比划分结果,形成井点韵律段分层数据库,采用储层界面控制法建立储层韵律段的精细格架模型;步骤2、根据测井微相模式,形成井点微相数据库,采用平面微相展布模式控制法建立沉积相模型;以及步骤3、根据测井精细解释模型,形成测井精细解释井点参数数据库,采用相模型控制法建立储层的属性模型。储层精细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