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压介质组件.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721040 上传时间:2018-03-07 格式:PDF 页数:28 大小:1.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80077191.0

申请日:

2012.11.20

公开号:

CN104797827A

公开日:

2015.07.22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15B 21/00申请日:20121120|||公开

IPC分类号:

F15B21/00; B62D12/00; E02F9/22

主分类号:

F15B21/00

申请人:

沃尔沃建筑设备公司

发明人:

罗兰德·维克托; 基姆·海布勒克

地址:

瑞典埃斯基尔斯蒂纳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19

代理人:

陆弋; 金洁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压介质组件(10),该加压介质组件(10)包括第一工作室(14)和第二工作室(16)。第一和第二工作室(14,16)适于一起产生负荷。加压介质组件(10)包括第一控制装置,该第一控制装置适于以开/关方式提供第一工作室(14)与压力管线之间的流体连通。加压介质组件(10)还包括第二控制装置,该第二控制装置适于提供第二工作室(16)与压力管线之间的流体连通。第二控制装置适于按比例调节第二工作室(16)中的压力。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加压介质组件(10),所述加压介质组件(10)包括第一工作室(14)和第二工作室(16),所述第一工作室(14)和所述第二工作室(16)适于一起产生负荷,
所述加压介质组件(10)包括第一控制装置(22),所述第一控制装置(22)适于以开/关方式提供所述第一工作室(14)与压力管线之间的流体连通,
所述加压介质组件(10)还包括第二控制装置(24),所述第二控制装置(24)适于提供所述第二工作室(16)与压力管线之间的流体连通,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控制装置适于按比例调节所述第二工作室(16)中的压力。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压介质组件(10),其中,所述第一工作室(14)的有效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工作室(16)的有效面积。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压介质组件(10),其中,所述第二工作室(16)是回缩室。

4.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加压介质组件(10),其中,所述第二控制装置(24)包括两位两通比例阀。

5.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加压介质组件(10),其中,所述第二控制装置(24)包括比例压力控制阀。

6.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加压介质组件(10),其中,除了所述第一工作室(14)之外,所述加压介质组件(10)还包括至少一个另外的工作室(36、38),所述至少一个另外的工作室(36、 38)适于以开/关方式与压力管线流体连通。

7.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加压介质组件(10),其中,所述加压介质组件(10)包括致动器(12),所述致动器(12)包括所述工作室中的至少两个(14、16;34、36)。

8.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加压介质组件(10),其中,所述加压介质组件(10)还包括第三工作室(34),所述加压介质组件(10)还包括第三控制装置(40),所述第三控制装置(40)适于提供所述第三工作室(34)与压力管线之间的流体连通,所述第三控制装置(40)适于按比例调节所述第三工作室(34)中的压力。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压介质组件(10),其中,所述加压介质组件(10)包括单个滑阀,所述单个滑阀适于形成所述第二控制装置(24)和所述第三控制装置(40)的一部分。

10.
  一种用于铰接式车辆的加压介质转向系统(52),所述加压介质转向系统包括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加压介质组件(10)。

11.
  一种车辆(1),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加压介质组件(10)和/或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加压介质转向系统(52)。

12.
  一种用于控制加压介质组件(10)以产生负荷的方法,所述加压介质组件(10)包括第一工作室(14)和第二工作室(16),所述方法包括:
-以开/关方式控制所述第一工作室(14)与压力管线之间的流体连通;
-提供所述第二工作室(16)与压力管线之间的流体连通,
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按比例调节所述第二工作室(16)中的压力。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加压介质组件(10)还包括第三工作室(34),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提供所述第三工作室与压力管线之间的流体连通;以及
-按比例调节所述第三第二工作室(16)中的压力。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工作室(16)是外伸室且所述第三室(34)是回缩室,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按比例调节所述第二室(16)与按比例调节所述第三室(34)之间交替。

15.
  一种加压介质组件,所述加压介质组件包括第一工作室和第二工作室,所述第一工作室和所述第二工作室适于一起产生负荷,
所述加压介质组件包括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器适于以开/关方式提供所述第一工作室与压力管线之间的流体连通,
所述加压介质组件还包括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二控制器适于提供所述第二工作室与压力管线之间的流体连通,其中
所述第二控制器适于按比例调节所述第二工作室中的压力。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加压介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工作室的有效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工作室的有效面积。

17.
  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加压介质组件,其中,所述第二工作室是回缩室。

18.
  根据权利要求15至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加压介质组件,其中,所述第二控制器包括两位两通比例阀。

19.
  根据权利要求15至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加压介质组件,其中,所述第二控制器包括比例压力控制阀。

20.
  根据权利要求15至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加压介质组件,其中,除了所述第一工作室之外,所述加压介质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另外的工作室,所述至少一个另外的工作室适于以开/关方式与压力管线流体连通。

21.
  根据权利要求15至2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加压介质组件,其中,所述加压介质组件包括致动器,所述致动器包括所述工作室中的至少两个。

22.
  根据权利要求15至2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加压介质组件,其中,所述加压介质组件还包括第三工作室,所述加压介质组件还包括第三控制器,所述第三控制器适于提供所述第三工作室与压力管线之间的流体连通,所述第三控制器适于按比例调节所述第三工作室中的压力。

23.
  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加压介质组件,其中,所述加压介质组件包括单个滑阀,所述单个滑阀适于形成所述第二控制器和所述第三控制器的一部分。

24.
  一种用于铰接式车辆的加压介质转向系统,所述加压介质转向系统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5至2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加压介质组件。

25.
  一种车辆,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5至2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加压介质组件和/或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加压介质转向系统。

26.
  一种用于控制加压介质组件以产生负荷的方法,所述加压介质组件包括第一工作室和第二工作室,所述方法包括:
-以开/关方式控制所述第一工作室与压力管线之间的流体连通;
-提供所述第二工作室与压力管线之间的流体连通;
-按比例调节所述第二工作室中的压力。

27.
  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加压介质组件还包括第三工作室,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提供所述第三工作室与压力管线之间的流体连通;以及
-按比例调节所述第三第二工作室中的压力。

28.
  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工作室是外伸室且所述第三室是回缩室,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按比例调节所述第二室与按比例调节所述第三室之间交替。

说明书

加压介质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加压介质组件。此外,本发明还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2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控制加压介质组件的方法。
背景技术
加压介质组件通常包含至少两个工作室,所述至少两个工作室中的每一个都适于被加压以便产生负荷。所产生的负荷例如可以是公共点处的合力和/或合力矩。
由加压介质组件产生的负荷的大小尤其取决于工作室中的压力水平。为此,该加压介质组件通常包括控制装置,例如阀组件,该控制装置适于控制每一个工作室中的压力水平。
为了减小压力水平控制中的可能的动力损失,WO 2010/040890提出了利用切断阀(例如,电控制和/或液压控制的开/关阀)来控制每一个工作室中的压力水平。这样,WO 2010/040890提出了一种加压介质系统,其中,每个工作室都可被加压到有限个压力水平。每个工作室中的有限个压力水平能够相互组合,以便该加压介质系统产生有限个负荷水平。加压介质系统(例如WO 2010/040890中陈述的加压介质系统)可被称为数字加压介质系统。
虽然数字加压介质系统可具有如下优点:即,在其压力水平控制部分中具有相对低的动力损失,但数字加压系统也可能具有并非始终能够产生所请求的负荷的缺点。举例来说,如果请求位于该数字加压系统所能产生的有限个负荷水平中的较低负荷与较高负荷(相对于所 请求的负荷而言)之间的负荷,则存在该数字加压介质系统将在较低负荷水平与较高负荷水平之间振荡的风险。因此,这种振荡可损害该数字加压介质系统,并且还可能对适于接收由该系统产生的负荷的构件有负面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压介质组件,该加压介质组件具有合理的动力损失,但其中获得振荡负荷的风险相当低。
该目的是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压介质组件实现的。
这样,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压介质组件,该加压介质组件包括第一工作室和第二工作室。第一工作室和第二工作室适于一起产生负荷。所述加压介质组件包括第一控制装置,该第一控制装置适于以开/关方式提供第一工作室与压力管线之间的流体连通。所述加压介质组件还包括第二控制装置,该第二控制装置适于提供第二工作室与压力管线之间的流体连通。
此外,该第二控制装置适于按比例调节第二工作室中的压力。
如本文所使用的,此表述“负荷”旨在涵盖公共点处的合力和/或合力矩。
上文所述的加压介质组件将通过对第一工作室的开/关控制来获得减小的动力损失的可能性与通过对第二工作室中的压力的比例调节来至少提供负荷子范围的可能性相结合,在该负荷子范围内,由所述加压介质组件产生的负荷可无限地变化。该负荷范围内的无限变化又意味着能够减小产生振荡负荷的风险。
可选地,第一工作室的有效面积大于第二工作室的有效面积。换 句话说,第二工作室的有效面积小于第一工作室的有效面积。这意味着:与其中具有最大有效面积的工作室被按比例调节的加压介质组件相比,可减小由于第二工作室中的压力的比例调节而引起的可能的动力损失。
如本文所使用的,此表述“有效面积”与工作室的受到流体压力作用以提供机械力的面积有关。
可选地,第二控制装置包括比例压力控制阀。该比例压力控制阀的使用可以获得对第二工作室中的压力的比例控制的、提高的精确性。
可选地,除了第一工作室之外,所述加压介质组件还包括适于以开/关方式与压力管线流体连通的至少一个另外的工作室。可选地,除了第一工作室之外,所述加压介质组件还包括多个另外的工作室,所述多个另外的工作室中的每一个都适于以开/关方式与压力管线流体连通。为此,所述加压介质组件可选地包括另外的控制装置,该另外的控制装置适于以开/关方式提供所述至少一个另外的工作室与压力管线之间的流体连通或者所述多个另外的工作室中的每一个与压力管线之间的流体连通。这样,可在动力损失低的情况下获得多个离散的负荷水平,这是因为以开/关方式来控制多个工作室,且可通过调节第二工作室来获得对所述多个离散的负荷水平中的至少两个之间的至少子范围的比例控制。
可选地,所述加压介质组件还包括第三工作室。所述加压介质组件还包括第三控制装置,该第三控制装置适于提供第三工作室与压力管线之间的流体连通。该第三控制装置适于按比例调节第三工作室中的压力。
可选地,所述加压介质组件包括单个滑阀,该单个滑阀适于形成第二控制装置和第三控制装置的一部分。该组件可包括用于调节第二 工作室和第三工作室中的压力的单个滑阀的事实意味着可获得这两个室的相对紧凑性以及对这两个室的成本有效的控制。
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涉及一种用于铰接式车辆的加压介质转向系统,该加压介质转向系统包括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加压介质组件。
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涉及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加压介质组件和/或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的加压介质转向系统。
本公开的第四方面涉及一种用于控制加压介质组件以产生负荷的方法,该加压介质组件包括第一工作室和第二工作室,所述方法包括:
-以开/关方式控制第一工作室与压力管线之间的流体连通;
-提供第二工作室与压力管线之间的流体连通;以及
-按比例调节第二工作室中的压力。
可选地,该加压介质组件还包括第三工作室,且所述方法还包括:
-提供第三工作室与压力管线之间的流体连通;以及
-按比例调节第三第二工作室中的压力。
可选地,该第二工作室是外伸室且第三工作室是回缩室,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按比例调节所述第二室与按比例调节所述第三室之间交替。
上述“交替”可意味着能够获得相对平滑的负荷控制。
附图说明
参见附图,下文是作为示例引述的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的更详细描述。
在这些附图中:
图1示出了一个车辆;
图2示出了数字加压介质组件;
图3示出了可由图2的组件获得的负荷水平;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加压介质组件;
图5示出了可由图4的组件获得的负荷水平;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加压介质组件;
图7示出了可由图6的组件获得的负荷水平;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加压介质组件;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加压介质组件;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加压介质组件;
图11示出了比例控制装置的实施方案;
图12示出了比例控制装置的另一实施方案;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加压介质组件;
图14示出了加压介质组件的压力控制序列;
图1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加压介质组件;
图16示出了加压介质转向系统。
应当注意,这些附图未必按比例绘制,而且,为了清楚起见,本发明的某些特征的尺寸可能被放大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针对轮式装载机1(例如图1所示的装载机)形式的车辆来描述本发明。轮式装载机1应被视为可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加压介质组件的车辆的一个实例。然而,本发明的加压介质组件可实施在多种不同类型的车辆中。仅举例来说,该加压介质组件可实施在卡车、货车、拖拉机、小汽车、大客车或任何类型的工程机械中。
图2示出了数字加压介质组件10的一个实例。图2的数字加压介质组件10包括致动器12,在图2中,致动器12被示例为具有第一工 作室14和第二工作室16的双作用缸。第一工作室14是外伸工作室(extracting working chamber),且第二工作室16是回缩室。此外,数字加压介质组件10适于在第一方向X上产生负荷。
此外,图2所示的数字加压介质组件10包括第一流体管线18,第一流体管线18与适于以预定的非零正压P提供流体的泵20流体连通。此外,数字加压介质组件10包括第一控制装置22或第一控制器,该第一控制装置22或第一控制器适于以开/关方式提供第一工作室14与第一流体管线18之间的流体连通。为此,第一控制装置22可包括位于第一工作室14与第一流体管线18之间的第一切断阀22',例如,电控制和/或液压控制的开/关阀。
类似地,数字加压介质组件10包括第二控制装置24或第二控制器,该第二控制装置24或第二控制器适于以开/关方式提供第二工作室16与第一流体管线18之间的流体连通。为此,第二控制装置24可包括位于第二室16与第一流体管线18之间的第一切断阀24',例如,电控制和/或液压控制的开/关阀。
图2还示出了该数字加压介质组件10包括与储箱28流体连通的第二流体管线26。第一控制装置22和第二控制装置24中的每一个均适于提供第一室14和第二室16中的每一个与第二流体管线26之间的开/关式流体连通。为此,第一控制装置22可包括位于第一工作室14与第二流体管线26之间的第二切断阀22",例如,电控制和/或液压控制的开/关阀。此外,第二控制装置24可包括位于第二工作室16与第二流体管线26之间的第二切断阀24",例如,电控制和/或液压控制的开/关阀。
当建立了所述工作室14、16中的一个与第二流体管线26之间的流体连通时,该工作室呈大气压状态,即,零正压状态。
数字加压介质组件10的上述控制装置能够被控制成使得这些工作室中的每一个呈零正压状态(下文用“0”表示)或预定的非零正压P状态(下文用“1”表示)。这样,改数字加压介质组件10能够呈现表1所示的四种负荷状态。
表1 图2的数字加压介质组件10的负荷状态

状态#第一工作室14第二工作室16A101A200A311A410

由于第二工作室16是回缩室,所以A1负荷状态导致数字加压介质组件10在第一方向X上产生负负荷L1。A2负荷状态导致零负荷L2,而A3和A4负荷状态导致正负荷L3、L4
图3示出了工作室14、16中各自针对负荷状态A1-A4中的每一个而言的压力状态(0或1)。此外,图3中示出了从四个负荷状态A1、A2、A3、A4获得的负荷L1、L2、L3、L4。如图3中可见,数字加压介质组件10适于产生多个离散的负荷水平。这样,如果向数字加压介质组件10请求负荷LR且所请求的负荷LR在图3所示的实例中位于可从数字加压介质组件10获得的多个离散负荷中的两个(例如,L3和L4)之间,则存在如下风险:即,数字加压介质组件10将在这两个负荷状态A3、A4之间振荡。
在下文中,将通过实施例来举例说明本发明。然而,应当理解,所包括的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并非限制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
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这样,图4示出了加压介质组 件10,改加压介质组件10包括第一工作室14和第二工作室16。第一工作室14和第二工作室16适于一起产生负荷。图4的组件10包括双作用缸12,该双作用缸12则包括第一工作室14和第二工作室16。在图4所示的实施方案中,第一工作室14是外伸工作室,而第二工作室16是回缩室。此外,数字加压介质组件10适于在第一方向X上产生负荷L。优选地,第一工作室14的有效面积EA1大于第二工作室16的有效面积EA2
此外,图4所示的加压介质组件10包括第一流体管线18,该第一流体管线18适于含有处于第一压力水平Ρ1的流体。为此,第一流体管线18可优选地适于与第一压力源20流体连通。在图4的实施方案中,第一压力源是泵20。第一压力源20适于将至少处于第一压力水平Ρ1的流体提供到第一流体管线18。
仅举例来说,第一流体管线18中使用的流体可以是气体(例如空气)或液体(例如油)。
此外,加压介质组件10包括第一控制装置22或第一控制器,该第一控制装置22或第一控制器适于以开/关方式提供第一工作室14与第一流体管线18之间的流体连通。为此,虽然仅作为示例,但第一控制装置22可包括位于第一工作室14与第一流体管线18之间的第一切断阀22',例如,电控制和/或液压控制的开/关阀。类似地,数字加压介质组件10包括第二控制装置24或第二控制器,该第二控制装置24或第二控制器适于提供第二工作室16与第一流体管线18之间的流体连通。然而,与图2的加压介质组件10相比,该第二控制装置24适于按比例调节第二工作室16中的压力。因此,虽然仅作为示例,但第二控制装置24可包括位于第二工作室16与第一流体管线18之间的第一比例调节阀24'。
图4还示出了该加压介质组件10包括第二流体管线26,该第二 流体管线26适于含有处于第二压力水平P2的流体。第二压力水平P2不同于第一压力水平P1。优选地,第二压力水平P2低于第一压力水平P1。为此,虽然仅作为示例,但第二流体管线26可与第二压力源28流体连通。第二压力源28适于将至少处于第二压力Ρ2的流体提供到第二流体管线26。作为与第二压力源28流体连通的替代,或者除了与第二压力源28流体连通之外,第二流体管线26可与储箱(图4中未示出)流体连通。在此实例中,第二流体管线26中的第二压力水平P2是大气压状态,即,零正压状态。
优选地,第二流体管线26中使用的流体可与第一流体管线中使用的流体相同。
第一控制装置22和第二控制装置24中的每一个均适于提供第一和第二室14、16中的每一个与第二流体管线26之间的开/关式流体连通。为此,第一控制装置22可包括位于第一工作室14与第二流体管线26之间的第二切断阀22",例如,电控制和/或液压控制的开/关阀。此外,第二控制装置24可包括位于第二工作室16与第二流体管线26之间的第二切断阀24",例如,电控制和/或液压控制的开/关阀。
图4所示的加压介质组件10的第一控制装置22能够被控制成使得第一工作室14呈现第二流体管线26的第二压力水平P2或第一流体管线18的第一压力水平P1
此外,图4所示的加压介质组件10的第二控制装置24适于将第二工作室16中的压力从第二流体管线26的第二压力水平P2按比例增大到第一流体管线18的第一压力水平P1
这样,图4所示的加压介质组件10的该实施例可呈现表2所示的负荷状态。
表2 图4的数字加压介质组件10的负荷状态
状态#第一工作室14第二工作室16A1P2从P2无级增大到P1A2P2P2A3P1从P2无级增大到P1A4P1P2

图5中示出了工作室14、16中各自针对表2的四个负荷状态A1、A2、A3、A4中的每一个而言的压力以及可从所述负荷状态获得的负荷L。此外,在图5中还用虚线指示了可从图2的系统的负荷状态获得的多个离散的负荷。
如图5可见,由于可在第二工作室16中获得从第二流体管线26的第二压力P2到第一流体管线18的第一压力P1的无级压力增大,能够获得从第四负荷水平L4下降到第三负荷水平L3的无级负荷减小。此外,能够获得从第二负荷水平L2下降到第一负荷水平L1的无级负荷减小。
这样,与图2的系统相比,如图4所示的加压介质组件10的实施例减小了对于所请求的负荷LD而在两个负荷状态之间产生振荡的风险。
加压介质组件10的另一实施例可通过以下方式来获得:布置第二控制装置24,使得第二控制装置24适于将第二工作室16中的压力从第一流体管线18的第一压力水平P1按比例减小到第二流体管线26的第二压力水平P2。此外,本实施例的第二控制装置24可包括位于第二工作室16与第一流体管线18之间的第二切断阀24",例如,电控制和/或液压控制的开/关阀。本实施例可用于获得例如从第三负荷水平L3到第四负荷水平L4的无级负荷增大。
图6示出了加压介质组件10的又一实施例。与图4的实施例相比,图6的实施例的第二控制装置24还适于按比例(即,不是以开/关方式)控制第二工作室16与第二流体管线26之间的流体连通。
这样,图6所示的加压介质组件10的实施例可呈现表3所示的负荷状态。
表3 图6的数字加压介质组件10的负荷状态
状态#第一工作室14第二工作室16A1P2从P2无级增大到P1A2P2从P1无级减小到P2A3P1从P2无级增大到P1A4P1从P1无级减小到P2

图7中示出了工作室14、16中各自针对表3的四个负荷状态A1、A2、A3、A4中的每一个而言的压力以及可从所述负荷状态获得的负荷L。此外,图7中还用虚线指示了可从图2的系统的负荷状态获得的多个离散负荷。
如图7可见,第二控制装置24适于按比例控制第二工作室16与第二流体管线26之间的流体连通的事实意味着能够获得如下的负荷范围:该负荷范围至少包括其中负荷L可被无级增大和无级减小的多个子范围。
图8示出了加压介质组件10的另一实施例。图8的组件10包括致动器12,该致动器12则包括第一工作室14、第二工作室16、第三工作室34、第四工作室36和第五工作室38。此外,图8的实施例包括第一流体管线18、第二流体管线26以及第一压力源20(或储箱) 和第二压力源28(或储箱)。当在上文中讨论本发明的图4和图6的实施例时,已陈述了流体管线18、26以及压力源20、28的细节,因此,在此将不再重复。
图8还示出了第一工作室14、第三工作室34、第四工作室36和第五工作室38中的每一个均能以开/关方式连接到第一流体管线18和第二流体管线26中的每一个。
此外,图8的实施例包括第二控制装置24,该第二控制装置24适于按比例控制第二工作室16与第一流体管线18之间的流体连通。此外,图8的第二控制装置24的实施方案适于按比例控制第二工作室16与第二流体管线26之间的流体连通。
图8的加压介质组件10的第二工作室16具有所述五个工作室中的最大有效面积。这意味着能够以直接方式获得无级可变负荷L。
然而,为了减小可能由于对第二工作室16的比例调节而产生的动力损失的量,可能优选的是,使第二工作室16不是加压介质组件10的工作室中的最大的一个。换句话说,可能优选的是,至少第一工作室14的有效面积大于第二工作室16的有效面积。
图9中示出了这种实施例的一个示例。如图9可见,第二工作室16(如上文所述,该第二室16被按比例控制)具有第二有效面积EA2,该第二有效面积EA2小于第一室14的第一有效面积EA1。在图9的实施例中,第二室16反而是图9的加压介质组件10的最大的回缩室。
仅举例来说,图9的组件10的工作室14、16、34、36、38可具有不同的有效面积。作为非限制性实例,第一工作室14的有效面积可至少约为第二工作室16的有效面积的两倍大。此外,第二工作室14的有效面积可至少约为第三工作室34的有效面积的两倍大。此外,第 三工作室34的有效面积可至少约为第四工作室36的有效面积的两倍大。此外,第四工作室36的有效面积可至少约第五工作室38的有效面积的两倍大。
这样,根据上述非限制性实例,工作室14、16、34、36、38可具有根据以下比例的有效面积:1:2:4:8:16。
此外,加压介质组件可优选包括第三工作室和第三控制装置,该第三控制装置适于按比例调节第三工作室中的压力。
图10中示出了如下实施例的示例,该实施例包括两个工作室,其中,每一个工作室中的压力被按比例调节。
这样,图10示出了包括五个工作室的加压介质组件10。在图10的实施例中,两个最小的工作室16、34中的每一个分别具有适于按比例调节第二工作室16和第三工作室34中的压力的控制装置,即,第二控制装置24和第三控制装置40。
在加压介质组件10的上述实施例中,已将该比例控制装置示范为两位两通(2/2-way)比例阀。
然而,图11和图12示出了该比例控制装置的替代实施方案。例如,图11示出了适于按比例调节两个室14、34中的压力的单个滑阀44。
此外,图12示出了比例压力控制阀46。比例压力控制阀的一个优点是它意味着简化的控制,因为该阀的输出是被控制的压力。此外,比例压力控制阀可由一个单致动器(例如,螺线管)、液压信号等控制。
图13示出了与图10的实施例类似的加压介质组件10的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图13的实施例包括比例压力控制阀,即,第二控制装置24和第三控制装置40。
图14示出了一种优选的控制加压介质组件10的方法,该加压介质组件10包括比例控制的外伸工作室和比例控制的回缩工作室。图14所示的控制方法例如可用于上文论述的图10和/或图13的实施例。
如图14可见,当从组件10可产生的最低负荷转变到组件10可产生的最高负荷时,所述优选的控制方法交替地分别按比例控制外伸工作室16中的压力和回缩工作室34中的压力。
优选地,被按比例控制的所述工作室中的一个首先在其整个压力范围(即,在P1与P2之间)上被按比例控制,然后,另一个被按比例控制的工作室优选也是在其整个压力范围上被按比例控制,接着,第一个被按比例控制的室再次被按比例控制。
应注意,虽然上文已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包括两个流体管线18、26,但可以想到的是,该加压介质组件10的实施例可包括不止两个流体管线。
例如,图15示出了如下加压介质组件10的实施例,其中该加压介质组件10包括三个流体管线,即,第一流体管线18、第二流体管线26和第三流体管线48。第一流体管线18适于与第一压力源20流体连通,第二流体管线26适于与第二压力源28流体连通,且第三流体管线48适于与第三压力源50连通。第一压力源20、第二压力源28和第三压力源50可优选适于提供独立的压力水平P1、P2、P3
此外,与上文所述类似地,图15所示的加压介质组件10包括用于以开-关方式在第一流体管线18、第二流体管线26和第三流体管线 48中的一个与工作室14、36、38中的至少一个之间选择性地提供流体连通的控制装置。
此外,图15的加压介质组件10包括用于按比例调节其它工作室16、34中的至少一个内的压力的控制装置24、40。作为非限制性实例,比例调节控制装置24、40可以仅连接到第一流体管线18、第二流体管线26和第三流体管线48中的两个。例如,所述比例调节控制装置可连接到具有最高压力的流体管线和具有最低压力的流体管线。
此外,加压介质组件10的上述实施例包括致动器,该致动器则包括所述工作室。然而,应当注意,作为替代或另外地,加压介质组件10可包括至少两个致动器52、54,这两个致动器52、54中的每一个都包括至少一个工作室,但优选包括至少两个工作室。
举例来说,图16示出了用于铰接式车辆(图16中未示出)的加压介质转向系统56。介质转向系统56包括第一致动器52或第一缸,而第一致动器52或第一缸则包括第一工作室14和第二工作室16。此外,介质转向系统56包括第二致动器54或第二缸,该第二致动器54或第二缸具有第三工作室34和第四工作室36。第一致动器52和第二致动器54优选彼此连接,例如经由连接构件58而彼此连接,以便在公共点60处提供合力矩。
仅作为示例,图8的加压介质转向系统56的工作室14、16、34、36、38可具有不同的有效面积。作为非限制性实例,第一工作室14的有效面积可至少约为第二工作室16的有效面积的两倍大。此外,第二工作室16的有效面积可至少约为第三工作室34的有效面积的两倍大。此外,第三工作室34的有效面积可至少约为第四工作室36的有效面积的两倍大。这样,根据上述非限制性实例,工作室14、16、34、36可具有根据以下比例的有效面积:1:2:4:8。
此外,加压介质转向系统56包括第一控制组件62,该第一控制组件62用于以开-关方式在第一流体管线18和第二流体管线26中的一个与第一工作室14、第三工作室36和第四工作室38中的至少一个之间选择性地提供流体连通。此外,图16的加压介质转向系统56包括第二控制装置24,该第二控制装置24用于按比例调节第二工作室16中的压力。
最后,应当理解,结合本发明的任何所公开的形式或实施例而示出和/或描述的结构和/或元件和/或方法步骤可作为设计选择的一般情况而并入任何其它所公开或描述或提议的形式或实施例中。因此,旨在仅如本文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所指示地一样限制本发明。

加压介质组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加压介质组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加压介质组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压介质组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压介质组件.pdf(2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压介质组件(10),该加压介质组件(10)包括第一工作室(14)和第二工作室(16)。第一和第二工作室(14,16)适于一起产生负荷。加压介质组件(10)包括第一控制装置,该第一控制装置适于以开/关方式提供第一工作室(14)与压力管线之间的流体连通。加压介质组件(10)还包括第二控制装置,该第二控制装置适于提供第二工作室(16)与压力管线之间的流体连通。第二控制装置适于按比例调节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流体压力执行机构;一般液压技术和气动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