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桥系统及浮桥施工方法.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718627 上传时间:2018-03-07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900.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172999.8

申请日:

2014.04.25

公开号:

CN103981800A

公开日:

2014.08.1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1D 15/14申请日:20140425|||公开

IPC分类号:

E01D15/14; E01D21/00

主分类号:

E01D15/14

申请人:

浙江省隧道工程公司

发明人:

刘刚; 邢洪春; 林道烛; 申会; 涂芝恩; 陈春和; 王亦楠

地址:

310030 浙江省杭州市古墩路673号瑞博国际科技大厦A座12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代理人:

王梨华;陈丽霞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浮桥,公开了一种浮桥系统及浮桥施工方法,浮桥系统包括两个以上的浮箱、在浮箱之间铺设的桥面板、牵引索、承重索和锚绳,浮箱与承重索之间连接有扣挂索,桥面板与浮箱固定连接,两个相邻的浮箱之间由铁链相连接。基于浮桥系统的浮桥施工方法,包括:埋设砼锚和安装钢管;设置浮箱组,架设栏杆,铺设桥面板,搭建浮桥;拉绳索并固定绳索;定位浮箱及浮桥。本发明提供一种浮桥系统及浮桥施工方法,采用浮箱搭建带桥面板和栏杆的浮桥,通过绳索式牵拉浮箱构成的浮桥系统,能很好的满足为小型江河及水库施工、特别是时间急迫时的抢灾运送人员和物资的要求,施工方法相对较简单,且便于装拆,成本也较低。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浮桥系统,包括两个以上的浮箱(2)和在浮箱(2)之间铺设的桥面板(17),桥面板(17)与浮箱(2)连接,两个相邻的浮箱(2)之间由铁链(3)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端与浮箱(2)固定连接的牵引索(8)、与浮箱(2)连接的承重索(12)和与承重索(12)连接的锚绳(13),浮箱(2)与承重索(12)之间连接有扣挂索(9)。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桥系统,其特征在于:在露出水面上固定设有第一支撑台(1)和位于第一支撑台(1)下游的第二支撑台(4),在第一支撑台(1)和第二支撑台(4)上均固定第一钢管(6);在靠近第一支撑台(1)和第二支撑台(4)的岸侧分别设有第一砼锚(15)和第二砼锚(10),在第一砼锚(15)和第二砼锚(10)上分别固定设有第二钢管(14)和第三钢管(11);承重索(12)一端固定设在第一钢管(6)上,另一端固定设在第三钢管(11)上。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浮桥系统,其特征在于:锚绳(13)为三根,三根锚绳(13)一端均固定设在第二钢管(14)上,另一端均固定连接在承重索(12)上,三根锚绳(13)与承重索(12)形成三角形拉索。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浮桥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第二支撑台(4)下游设有定位船(7),牵引索(8)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定位船(7)上。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桥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浮箱(2)两侧均设有砼管(18),砼管(18)固定连接在浮箱(2)上,在砼管(18)上固定设有栏杆(16);在浮箱(2)之间铺设有与浮箱(2)固定连接的管网(20),桥面板(17)铺设在管网(20)上。

6.
  一种基于浮桥系统的浮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埋设砼锚和安装钢管:①在水中固定设置第一支撑台(1)和第二支撑台(4), 第一支撑台(1)和第二支撑台(4)露出在水面上,在第一支撑台(1)和第二支撑台(4)上预先埋设钢板(5),再将第一钢管(6)焊接在钢板(5)上;②在靠近第一支撑台(1)的岸侧预先固定设置第一砼锚(15),再将第二钢管(14)固定连接在第一砼锚(15)上;③在靠近第二支撑台(4)的岸侧预先固定设置第二砼锚(10),再将第三钢管(11)固定连接在第二砼锚(10)上;
设置浮箱组,架设栏杆,铺设桥面板,搭建浮桥:①用铁链(3)将并排排列的浮箱(2)逐一连接成一排并沿岸侧摆放;②在并排排列的浮箱(2)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砼管(18),在砼管(18)上通过约束卡(19)各固定安装一排栏杆(16);③在浮箱(2)之间铺设有与浮箱(2)固定连接的管网(20),桥面板(17)铺设在管网(20)上,浮箱(2)、桥面板(17)、栏杆(16)、管网(20)和铁链(3)形成可用于施工人员过往和运送施工设施的浮桥;
拉绳索并固定绳索:①将承重索(12)两端分别紧固在第一钢管(6)和第三钢管(11)上,并将承重索(12)拉紧;②将三根锚绳(13)一端紧固在第二钢管(14)上,三根锚绳(13)另一端分别紧固在承重索(12)的左部、中部和右部,并分别将三根锚绳(13)拉紧,三根锚绳(13)与承重索(12)形成拉力动态平衡的三角形拉索;③将每个浮箱(2)通过扣挂索(9)与承重索(12)固定连接,扣挂索(9)一端紧固在承重索(12)上,扣挂索(9)另一端通过挂扣式紧固在浮箱(2)上,通过伸长或缩短挂扣在浮箱(2)上的扣挂索(9)来改变扣挂索(9)的长度;④先将牵引索(8)一端挂扣在定位船(7)上,再将牵引索(8)另一端固定在浮箱(2)上;
定位浮箱及浮桥:移动定位船(7),定位船(7)带动牵引索(8)移动,牵引索(8)拉动浮箱(2)移动,将浮箱(2)逐个牵引至水面,每个浮箱(2)出露水面的高度均不低于0.2m;在牵引索(8)牵引浮箱(2)移动过程中,通 过调节扣挂索(9)的长度来调整浮箱(2)及浮桥的顺直度。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浮桥系统的浮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单个浮箱(2)为4.58m×1.95m×0.85m的密闭长方体箱体,两个相邻浮箱(2)之间的间距均相等。

8.
  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基于浮桥系统的浮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单个浮箱(2)所受的水流冲击力按下列公式计算:其中R为所述的单个浮箱(2)所受的水流冲击力,K为水流阻力系数,γ为水的容重,g为重力加速度,V为施工时的最大水流速度,A为浮箱(2)入水部分在垂直水流方向的投影面积。

9.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浮桥系统的浮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桥面板(17)采用竹板或木板。

说明书

一种浮桥系统及浮桥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浮桥,尤其涉及一种浮桥系统及浮桥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广泛推进,跨海大桥、内陆跨江、跨河、跨水库的桥梁建设不断增多,在江河、水库上进行桥梁建设中,为解决深水地区桥桩施工时人员的通行和运送施工设施等问题,普遍采用在施工现场搭建浮桥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此外,频发的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洪涝等)导致的堰塞湖、洪涝区等受灾区域,由于形成时间短且危害大,需要相关单位迅速作出救灾反映并及时排除受灾区域的险情,往往需要在很短时间内在受灾区域搭设短期用于人员通行和运送抢灾物资、机具及设备的浮桥。
目前,在江河、水库上进行的桥梁建设中,在抢救堰塞湖、洪涝区等受灾区时,大都采用起重机、吊机等重型机械来施工搭建浮桥系统,一是在江河、水库上进行的桥梁建设中,特别是一些小型江河和水库,采用起重机、吊机等重型机械来施工搭建浮桥系统,费用都非常高,尤其在中西部地区地势复杂且道路不畅情况下,起重机、吊机很难达到高效施工的效果,不利于广泛推广使用。二是在抢救堰塞湖、洪涝区等受灾区时,由于受灾区域本就混乱不堪、地形复杂且时间急迫,采用起重机、吊机等重型机械来施工搭建浮桥系统很可能延误抢灾时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采用起重机、吊机等重型机械来施工搭建浮桥系统存在费用较高、施工不便利且在时间急迫情况下容易延误施工时机等的缺点, 提供了一种便于装拆、成本较低且结构较简单的中短期间内使用的浮桥系统及浮桥施工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浮桥系统,包括两个以上的浮箱、在浮箱之间铺设的桥面板、一端与浮箱固定连接的牵引索、与浮箱连接的承重索和与承重索连接的锚绳,浮箱与承重索之间连接有扣挂索,桥面板与浮箱连接,两个相邻的浮箱之间由铁链相连接。
作为优选,在露出水面上设有第一支撑台和位于第一支撑台下游的第二支撑台,在第一支撑台和第二支撑台上均固定设有第一钢管;在靠近第一支撑台和第二支撑台的岸侧分别设有第一砼锚和第二砼锚,在第一砼锚和第二砼锚上分别固定设有第二钢管和第三钢管;承重索一端固定设在第一钢管上,另一端固定设在第三钢管上。
作为优选,锚绳为三根,三根锚绳一端均固定设在第二钢管上,另一端均固定连接在承重索上,三根锚绳与承重索形成三角形拉索。
作为优选,在第二支撑台下游设有定位船,牵引索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定位船上。
作为优选,在浮箱两侧均设有砼管,砼管固定连接在浮箱上,在砼管上固定设有栏杆;在浮箱之间铺设有与浮箱固定连接的管网,桥面板铺设在管网上。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基于浮桥系统的浮桥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
埋设砼锚和安装钢管:①在水中固定设置第一支撑台和第二支撑台,第一支撑台和第二支撑台露出在水面上,在第一支撑台和第二支撑台上预先埋设钢板,再将Φ720×50mm第一钢管焊接在钢板上;②在靠近第一支撑台的岸侧预先固定设置一个2m×2m×2m第一砼锚,再将第二钢管固定连接在第一砼锚上;③ 在靠近第二支撑台的岸侧预先固定设置一个2m×2m×2.5m第二砼锚,再将Φ720×50mm第三钢管固定连接在第二砼锚上;
设置浮箱组,架设栏杆,铺设桥面板,搭建浮桥:①用铁链将并排排列的浮箱逐一连接成一排并沿岸侧摆放;②在并排排列的浮箱两侧均固定安装有Φ150mm砼管,在砼管上通过约束卡各固定安装一排栏杆;③在浮箱之间铺设有与浮箱固定连接的管网,桥面板铺设在管网上,浮箱、桥面板、栏杆、管网和铁链形成可用于施工人员过往和运送施工设施的浮桥;
拉绳索并固定绳索:①将Φ26mm承重索两端分别紧固在第一钢管和第三钢管上,并将承重索拉紧,三根锚绳与承重索形成拉力动态平衡的三角形拉索;②将三根Φ12.5mm锚绳一端紧固在第二钢管上,三根锚绳另一端分别紧固在承重索的左部、中部和右部,并分别将三根锚绳拉紧;③将每个浮箱通过Φ12.5mm扣挂索与承重索固定连接,扣挂索一端紧固在承重索上,扣挂索另一端通过挂扣式紧固在浮箱上,通过伸长或缩短挂扣在浮箱上的扣挂索来改变扣挂索的长度;④先将牵引索一端挂扣在定位船上,再将牵引索另一端固定在浮箱上;
定位浮箱及浮桥:移动定位船,定位船带动牵引索移动,牵引索拉动浮箱移动,将浮箱逐个牵引至水面,每个浮箱出露水面的高度均不低于0.2m;在牵引索牵引浮箱移动过程中,通过调节扣挂索的长度来调整浮箱及浮桥的顺直度。
作为优选,单个浮箱为4.58m×1.95m×0.85m密闭长方体箱体,两个相邻浮箱之间的间距均相等,浮箱个数和两个相邻浮箱之间的间距大小视第一支撑台和第二支撑台之间的距离而定。
作为优选,单个浮箱所受的水流冲击力按下列公式计算:其中R为所述的单个浮箱所受的水流冲击力,K为水流阻力系数,γ为水的容重,g为重力加速度,V为施工时的最大水流速度,A为浮箱入水部分在垂直水流方 向的投影面积。
作为优选,桥面板采用竹板或木板。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采用浮箱搭建带桥面板和栏杆的浮桥,通过绳索式牵拉浮箱构成的浮桥系统,能很好的满足为小型江河及水库施工、特别是时间急迫时的抢灾运送人员和物资的要求,施工方法相对较简单,且便于装拆,成本也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浮桥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浮箱、栏杆与桥面板构成浮桥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第一支撑台、2—浮箱、3—铁链、4—第二支撑台、5—钢板、6—第一钢管、7—定位船、8—牵引索、9—扣挂索、10—第二砼锚、11—第三钢管、12—承重索、13—锚绳、14—第二钢管、15—第一砼锚、16—栏杆、17—桥面板、18—砼管、19—约束卡、20—管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浮桥系统,如图1-3所示,包括十一个浮箱2、在浮箱2之间铺设的桥面板17、一端与浮箱2固定连接的牵引索8、与浮箱2连接的承重索12和与承重索12连接的锚绳13,浮箱2与承重索12之间连接有扣挂索9,桥面板17与浮箱2连接,两个相邻的浮箱2之间由铁链3相连接。在露出水面上设有第一支撑台1和位于第一支撑台1下游的第二支撑台4,在第一支撑台1和第二支撑 台4上均固定设有第一钢管6;在靠近第一支撑台1和第二支撑台4的岸侧分别设有第一砼锚15和第二砼锚10,在第一砼锚15和第二砼锚10上分别固定设有第二钢管14和第三钢管11;承重索12一端固定设在第一钢管6上,另一端固定设在第三钢管11上。锚绳13为三根,三根锚绳13一端均固定设在第二钢管14上,另一端均固定连接在承重索12上,三根锚绳13与承重索12形成三角形拉索。在第二支撑台下游设有定位船7,牵引索8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定位船7上。在浮箱2两侧均设有砼管18,砼管18固定连接在浮箱2上,在砼管18上各固定设有栏杆16;在浮箱2之间铺设有与浮箱2固定连接的管网20,桥面板17铺设在管网20上。
具体浮桥施工方法如下:
埋设砼锚和安装钢管:①在水中固定设置第一支撑台1和第二支撑台4,第一支撑台1和第二支撑台4露出在水面上,在第一支撑台1和第二支撑台4上预先埋设钢板5,再将Φ720×50mm第一钢管6焊接在钢板5上;②在靠近第一支撑台1的岸侧预先固定设置一个2m×2m×2m第一砼锚15,再将第二钢管14固定连接在第一砼锚15上;③在靠近第二支撑台4的岸侧预先固定设置一个2m×2m×2.5m第二砼锚10,再将Φ720×50mm第三钢管11固定连接在第二砼锚10上;
设置浮箱组,架设栏杆,铺设桥面板,搭建浮桥:①单个浮箱2为4.58m×1.95m×0.85m密闭长方体箱体,用铁链3将并排排列的十一个浮箱2逐一连接成一排并沿岸侧摆放,两个相邻浮箱2之间的间距均相等,两个相邻浮箱2之间的间距大小为6m,第一支撑台1和第二支撑台4之间的距离约为100m,单个浮箱2所受的水流冲击力按下列公式计算:其中R为所述的单个浮箱2所受的水流冲击力,K为水流阻力系数,γ为水的容重,g为重力 加速度,V为施工时的最大水流速度,A为浮箱2入水部分在垂直水流方向的投影面积;②在并排排列的浮箱2两侧均固定安装有Φ150mm砼管18,在砼管18上通过约束卡19各固定安装一排栏杆16;③在浮箱2之间铺设有与浮箱2固定连接的管网20,桥面板17铺设在管网20上,浮箱2、桥面板17、栏杆16、管网20和铁链3形成可用于施工人员过往和运送施工设施的浮桥;
拉绳索并固定绳索:①将Φ26mm承重索12两端分别紧固在第一钢管6和第三钢管11上,并将承重索12拉紧;②将三根Φ12.5mm锚绳13一端紧固在第二钢管14上,三根锚绳13另一端分别紧固在承重索12的左部、中部和右部,并分别将三根锚绳13拉紧,三根锚绳13与承重索12形成拉力动态平衡的三角形拉索;③将每个浮箱2通过Φ12.5mm扣挂索9与承重索12固定连接,扣挂索9一端紧固在承重索12上,扣挂索9另一端通过挂扣式紧固在浮箱2上,通过伸长或缩短挂扣在浮箱2上的扣挂索9来改变扣挂索9的长度;④先将牵引索8一端挂扣在定位船7上,再将牵引索8另一端固定在浮箱2上;
定位浮箱及浮桥:移动定位船7,定位船7带动牵引索8移动,牵引索8拉动浮箱2移动,将十一个浮箱2逐个牵引至水面,每个浮箱2出露水面的高度均不低于0.2m;在牵引索8牵引浮箱2移动过程中,通过调节扣挂索9的长度来调整浮箱2及浮桥的顺直度。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专利的涵盖范围。

一种浮桥系统及浮桥施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浮桥系统及浮桥施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浮桥系统及浮桥施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浮桥系统及浮桥施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浮桥系统及浮桥施工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981800A43申请公布日20140813CN103981800A21申请号201410172999822申请日20140425E01D15/14200601E01D21/0020060171申请人浙江省隧道工程公司地址310030浙江省杭州市古墩路673号瑞博国际科技大厦A座12楼72发明人刘刚邢洪春林道烛申会涂芝恩陈春和王亦楠74专利代理机构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33233代理人王梨华陈丽霞54发明名称一种浮桥系统及浮桥施工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浮桥,公开了一种浮桥系统及浮桥施工方法,浮桥系统包括两个以上的浮箱、在浮箱之间铺设的桥面板、牵引索、承重索和锚绳,浮箱与。

2、承重索之间连接有扣挂索,桥面板与浮箱固定连接,两个相邻的浮箱之间由铁链相连接。基于浮桥系统的浮桥施工方法,包括埋设砼锚和安装钢管;设置浮箱组,架设栏杆,铺设桥面板,搭建浮桥;拉绳索并固定绳索;定位浮箱及浮桥。本发明提供一种浮桥系统及浮桥施工方法,采用浮箱搭建带桥面板和栏杆的浮桥,通过绳索式牵拉浮箱构成的浮桥系统,能很好的满足为小型江河及水库施工、特别是时间急迫时的抢灾运送人员和物资的要求,施工方法相对较简单,且便于装拆,成本也较低。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4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4页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981800A。

3、CN103981800A1/2页21一种浮桥系统,包括两个以上的浮箱2和在浮箱2之间铺设的桥面板17,桥面板17与浮箱2连接,两个相邻的浮箱2之间由铁链3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端与浮箱2固定连接的牵引索8、与浮箱2连接的承重索12和与承重索12连接的锚绳13,浮箱2与承重索12之间连接有扣挂索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桥系统,其特征在于在露出水面上固定设有第一支撑台1和位于第一支撑台1下游的第二支撑台4,在第一支撑台1和第二支撑台4上均固定第一钢管6;在靠近第一支撑台1和第二支撑台4的岸侧分别设有第一砼锚15和第二砼锚10,在第一砼锚15和第二砼锚10上分别固定设有第二钢管14和第三。

4、钢管11;承重索12一端固定设在第一钢管6上,另一端固定设在第三钢管11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浮桥系统,其特征在于锚绳13为三根,三根锚绳13一端均固定设在第二钢管14上,另一端均固定连接在承重索12上,三根锚绳13与承重索12形成三角形拉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浮桥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第二支撑台4下游设有定位船7,牵引索8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定位船7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桥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浮箱2两侧均设有砼管18,砼管18固定连接在浮箱2上,在砼管18上固定设有栏杆16;在浮箱2之间铺设有与浮箱2固定连接的管网20,桥面板17铺设在管网20上。6一种基于浮桥系统的浮桥施工。

5、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埋设砼锚和安装钢管在水中固定设置第一支撑台1和第二支撑台4,第一支撑台1和第二支撑台4露出在水面上,在第一支撑台1和第二支撑台4上预先埋设钢板5,再将第一钢管6焊接在钢板5上;在靠近第一支撑台1的岸侧预先固定设置第一砼锚15,再将第二钢管14固定连接在第一砼锚15上;在靠近第二支撑台4的岸侧预先固定设置第二砼锚10,再将第三钢管11固定连接在第二砼锚10上;设置浮箱组,架设栏杆,铺设桥面板,搭建浮桥用铁链3将并排排列的浮箱2逐一连接成一排并沿岸侧摆放;在并排排列的浮箱2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砼管18,在砼管18上通过约束卡19各固定安装一排栏杆16;在浮箱2之间铺设有与浮箱2固定。

6、连接的管网20,桥面板17铺设在管网20上,浮箱2、桥面板17、栏杆16、管网20和铁链3形成可用于施工人员过往和运送施工设施的浮桥;拉绳索并固定绳索将承重索12两端分别紧固在第一钢管6和第三钢管11上,并将承重索12拉紧;将三根锚绳13一端紧固在第二钢管14上,三根锚绳13另一端分别紧固在承重索12的左部、中部和右部,并分别将三根锚绳13拉紧,三根锚绳13与承重索12形成拉力动态平衡的三角形拉索;将每个浮箱2通过扣挂索9与承重索12固定连接,扣挂索9一端紧固在承重索12上,扣挂索9另一端通过挂扣式紧固在浮箱2上,通过伸长或缩短挂扣在浮箱2上的扣挂索9来改变扣挂索9的长度;先将牵引索8一端挂扣。

7、在定位船7上,再将牵引索8另一端固定在浮箱2上;定位浮箱及浮桥移动定位船7,定位船7带动牵引索8移动,牵引索8拉动权利要求书CN103981800A2/2页3浮箱2移动,将浮箱2逐个牵引至水面,每个浮箱2出露水面的高度均不低于02M;在牵引索8牵引浮箱2移动过程中,通过调节扣挂索9的长度来调整浮箱2及浮桥的顺直度。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浮桥系统的浮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单个浮箱2为458M195M085M的密闭长方体箱体,两个相邻浮箱2之间的间距均相等。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基于浮桥系统的浮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单个浮箱2所受的水流冲击力按下列公式计算其中R为所述的单个浮箱2所。

8、受的水流冲击力,K为水流阻力系数,为水的容重,G为重力加速度,V为施工时的最大水流速度,A为浮箱2入水部分在垂直水流方向的投影面积。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浮桥系统的浮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桥面板17采用竹板或木板。权利要求书CN103981800A1/4页4一种浮桥系统及浮桥施工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浮桥,尤其涉及一种浮桥系统及浮桥施工方法。背景技术0002随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广泛推进,跨海大桥、内陆跨江、跨河、跨水库的桥梁建设不断增多,在江河、水库上进行桥梁建设中,为解决深水地区桥桩施工时人员的通行和运送施工设施等问题,普遍采用在施工现场搭建浮桥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9、此外,频发的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洪涝等导致的堰塞湖、洪涝区等受灾区域,由于形成时间短且危害大,需要相关单位迅速作出救灾反映并及时排除受灾区域的险情,往往需要在很短时间内在受灾区域搭设短期用于人员通行和运送抢灾物资、机具及设备的浮桥。0003目前,在江河、水库上进行的桥梁建设中,在抢救堰塞湖、洪涝区等受灾区时,大都采用起重机、吊机等重型机械来施工搭建浮桥系统,一是在江河、水库上进行的桥梁建设中,特别是一些小型江河和水库,采用起重机、吊机等重型机械来施工搭建浮桥系统,费用都非常高,尤其在中西部地区地势复杂且道路不畅情况下,起重机、吊机很难达到高效施工的效果,不利于广泛推广使用。二是在抢救堰塞湖、。

10、洪涝区等受灾区时,由于受灾区域本就混乱不堪、地形复杂且时间急迫,采用起重机、吊机等重型机械来施工搭建浮桥系统很可能延误抢灾时机。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采用起重机、吊机等重型机械来施工搭建浮桥系统存在费用较高、施工不便利且在时间急迫情况下容易延误施工时机等的缺点,提供了一种便于装拆、成本较低且结构较简单的中短期间内使用的浮桥系统及浮桥施工方法。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0006一种浮桥系统,包括两个以上的浮箱、在浮箱之间铺设的桥面板、一端与浮箱固定连接的牵引索、与浮箱连接的承重索和与承重索连接的锚绳,浮箱与承重索之间连接有扣挂索,桥面板与浮箱连接,。

11、两个相邻的浮箱之间由铁链相连接。0007作为优选,在露出水面上设有第一支撑台和位于第一支撑台下游的第二支撑台,在第一支撑台和第二支撑台上均固定设有第一钢管;在靠近第一支撑台和第二支撑台的岸侧分别设有第一砼锚和第二砼锚,在第一砼锚和第二砼锚上分别固定设有第二钢管和第三钢管;承重索一端固定设在第一钢管上,另一端固定设在第三钢管上。0008作为优选,锚绳为三根,三根锚绳一端均固定设在第二钢管上,另一端均固定连接在承重索上,三根锚绳与承重索形成三角形拉索。0009作为优选,在第二支撑台下游设有定位船,牵引索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定位船上。0010作为优选,在浮箱两侧均设有砼管,砼管固定连接在浮箱上,在砼管上。

12、固定设有栏杆;在浮箱之间铺设有与浮箱固定连接的管网,桥面板铺设在管网上。0011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基于浮桥系统的浮桥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说明书CN103981800A2/4页50012埋设砼锚和安装钢管在水中固定设置第一支撑台和第二支撑台,第一支撑台和第二支撑台露出在水面上,在第一支撑台和第二支撑台上预先埋设钢板,再将72050MM第一钢管焊接在钢板上;在靠近第一支撑台的岸侧预先固定设置一个2M2M2M第一砼锚,再将第二钢管固定连接在第一砼锚上;在靠近第二支撑台的岸侧预先固定设置一个2M2M25M第二砼锚,再将72050MM第三钢管固定连接在第二砼锚上;0013设置浮箱组,架设栏杆,铺设桥面板。

13、,搭建浮桥用铁链将并排排列的浮箱逐一连接成一排并沿岸侧摆放;在并排排列的浮箱两侧均固定安装有150MM砼管,在砼管上通过约束卡各固定安装一排栏杆;在浮箱之间铺设有与浮箱固定连接的管网,桥面板铺设在管网上,浮箱、桥面板、栏杆、管网和铁链形成可用于施工人员过往和运送施工设施的浮桥;0014拉绳索并固定绳索将26MM承重索两端分别紧固在第一钢管和第三钢管上,并将承重索拉紧,三根锚绳与承重索形成拉力动态平衡的三角形拉索;将三根125MM锚绳一端紧固在第二钢管上,三根锚绳另一端分别紧固在承重索的左部、中部和右部,并分别将三根锚绳拉紧;将每个浮箱通过125MM扣挂索与承重索固定连接,扣挂索一端紧固在承重索。

14、上,扣挂索另一端通过挂扣式紧固在浮箱上,通过伸长或缩短挂扣在浮箱上的扣挂索来改变扣挂索的长度;先将牵引索一端挂扣在定位船上,再将牵引索另一端固定在浮箱上;0015定位浮箱及浮桥移动定位船,定位船带动牵引索移动,牵引索拉动浮箱移动,将浮箱逐个牵引至水面,每个浮箱出露水面的高度均不低于02M;在牵引索牵引浮箱移动过程中,通过调节扣挂索的长度来调整浮箱及浮桥的顺直度。0016作为优选,单个浮箱为458M195M085M密闭长方体箱体,两个相邻浮箱之间的间距均相等,浮箱个数和两个相邻浮箱之间的间距大小视第一支撑台和第二支撑台之间的距离而定。0017作为优选,单个浮箱所受的水流冲击力按下列公式计算其中R。

15、为所述的单个浮箱所受的水流冲击力,K为水流阻力系数,为水的容重,G为重力加速度,V为施工时的最大水流速度,A为浮箱入水部分在垂直水流方向的投影面积。0018作为优选,桥面板采用竹板或木板。0019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采用浮箱搭建带桥面板和栏杆的浮桥,通过绳索式牵拉浮箱构成的浮桥系统,能很好的满足为小型江河及水库施工、特别是时间急迫时的抢灾运送人员和物资的要求,施工方法相对较简单,且便于装拆,成本也较低。附图说明0020图1为本发明浮桥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0021图2为本发明浮箱、栏杆与桥面板构成浮桥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0022图3为图2的截面结构示意图。0023。

16、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第一支撑台、2浮箱、3铁链、说明书CN103981800A3/4页64第二支撑台、5钢板、6第一钢管、7定位船、8牵引索、9扣挂索、10第二砼锚、11第三钢管、12承重索、13锚绳、14第二钢管、15第一砼锚、16栏杆、17桥面板、18砼管、19约束卡、20管网。具体实施方式0024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0025实施例10026一种浮桥系统,如图13所示,包括十一个浮箱2、在浮箱2之间铺设的桥面板17、一端与浮箱2固定连接的牵引索8、与浮箱2连接的承重索12和与承重索12连接的锚绳13,浮箱2与承重索12之间连接有扣挂索9,桥面板1。

17、7与浮箱2连接,两个相邻的浮箱2之间由铁链3相连接。在露出水面上设有第一支撑台1和位于第一支撑台1下游的第二支撑台4,在第一支撑台1和第二支撑台4上均固定设有第一钢管6;在靠近第一支撑台1和第二支撑台4的岸侧分别设有第一砼锚15和第二砼锚10,在第一砼锚15和第二砼锚10上分别固定设有第二钢管14和第三钢管11;承重索12一端固定设在第一钢管6上,另一端固定设在第三钢管11上。锚绳13为三根,三根锚绳13一端均固定设在第二钢管14上,另一端均固定连接在承重索12上,三根锚绳13与承重索12形成三角形拉索。在第二支撑台下游设有定位船7,牵引索8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定位船7上。在浮箱2两侧均设有砼管1。

18、8,砼管18固定连接在浮箱2上,在砼管18上各固定设有栏杆16;在浮箱2之间铺设有与浮箱2固定连接的管网20,桥面板17铺设在管网20上。0027具体浮桥施工方法如下0028埋设砼锚和安装钢管在水中固定设置第一支撑台1和第二支撑台4,第一支撑台1和第二支撑台4露出在水面上,在第一支撑台1和第二支撑台4上预先埋设钢板5,再将72050MM第一钢管6焊接在钢板5上;在靠近第一支撑台1的岸侧预先固定设置一个2M2M2M第一砼锚15,再将第二钢管14固定连接在第一砼锚15上;在靠近第二支撑台4的岸侧预先固定设置一个2M2M25M第二砼锚10,再将72050MM第三钢管11固定连接在第二砼锚10上;00。

19、29设置浮箱组,架设栏杆,铺设桥面板,搭建浮桥单个浮箱2为458M195M085M密闭长方体箱体,用铁链3将并排排列的十一个浮箱2逐一连接成一排并沿岸侧摆放,两个相邻浮箱2之间的间距均相等,两个相邻浮箱2之间的间距大小为6M,第一支撑台1和第二支撑台4之间的距离约为100M,单个浮箱2所受的水流冲击力按下列公式计算其中R为所述的单个浮箱2所受的水流冲击力,K为水流阻力系数,为水的容重,G为重力加速度,V为施工时的最大水流速度,A为浮箱2入水部分在垂直水流方向的投影面积;在并排排列的浮箱2两侧均固定安装有150MM砼管18,在砼管18上通过约束卡19各固定安装一排栏杆16;在浮箱2之间铺设有与浮。

20、箱2固定连接的管网20,桥面板17铺设在管网20上,浮箱2、桥面板17、栏杆16、管网20和铁链3形成可用于施工人员过往和运送施工设施的浮桥;0030拉绳索并固定绳索将26MM承重索12两端分别紧固在第一钢管6和第三钢管11上,并将承重索12拉紧;将三根125MM锚绳13一端紧固在第二钢管14上,三根说明书CN103981800A4/4页7锚绳13另一端分别紧固在承重索12的左部、中部和右部,并分别将三根锚绳13拉紧,三根锚绳13与承重索12形成拉力动态平衡的三角形拉索;将每个浮箱2通过125MM扣挂索9与承重索12固定连接,扣挂索9一端紧固在承重索12上,扣挂索9另一端通过挂扣式紧固在浮箱2。

21、上,通过伸长或缩短挂扣在浮箱2上的扣挂索9来改变扣挂索9的长度;先将牵引索8一端挂扣在定位船7上,再将牵引索8另一端固定在浮箱2上;0031定位浮箱及浮桥移动定位船7,定位船7带动牵引索8移动,牵引索8拉动浮箱2移动,将十一个浮箱2逐个牵引至水面,每个浮箱2出露水面的高度均不低于02M;在牵引索8牵引浮箱2移动过程中,通过调节扣挂索9的长度来调整浮箱2及浮桥的顺直度。0032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专利的涵盖范围。说明书CN103981800A1/2页8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3981800A2/2页9图3说明书附图CN103981800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