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地下滴灌的边缝式滴灌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地下滴灌的边缝式滴灌带.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638683.2 (22)申请日 2016.08.04 (71)申请人 大禹节水 (天津) 有限公司 地址 301712 天津市武清区京滨工业园民 旺道10号 (72)发明人 王栋 张超奇 纪学伟 赵丽娜 (74)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2211 代理人 李莉华 (51)Int.Cl. A01G 25/06(2006.01) (54)发明名称 用于地下滴灌的边缝式滴灌带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地下滴灌的边缝式滴灌 带, 包括滴灌管、。
2、 迷宫流道、 毛管和盲管; 所述滴 灌管为中空设置; 所述滴灌管由大管径部位和小 管径部位连通而成; 大管径部位处于滴灌管两 端, 小管径部位位于滴灌管中间; 所述毛管的一 端与滴灌管小管径部位连通, 滴灌管小管径部位 包括通路和压合部, 毛管另一端与盲管连通; 所 述滴灌管外侧设有若干迷宫流道; 迷宫流道具有 进水口和出水口, 所述进水口与滴灌管的管道连 通; 所述出水口与外界连通。 本发明所述的用于 地下滴灌的边缝式滴灌带具有内径小的通路, 通 路处与毛管连通, 可有效注肥, 实现水肥一体化; 滴灌管壁厚为0.3-0.6mm, 可用于地埋式滴灌, 增 加其使用寿命; 水孔性状为U型, 可有。
3、效防止负压 吸泥现象。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CN 106069620 A 2016.11.09 CN 106069620 A 1.用于地下滴灌的边缝式滴灌带, 其特征在于: 包括滴灌管(1)、 迷宫流道(2)、 毛管(4) 和盲管(5); 所述滴灌管(1)为中空设置; 所述滴灌管(1)由大管径部位(7)和小管径部位(8) 连通而成; 大管径部位(7)处于滴灌管(1)两端, 小管径部位(8)位于滴灌管(1)中间; 所述毛 管(4)的一端与滴灌管(1)小管径部位(8)连通, 另一端与盲管(5)连通; 所述滴灌管(1)外侧 设有若干迷宫流道(2); 迷宫流道(2)具有进水口(21)。
4、和出水口(22), 所述进水口(21)与滴 灌管(1)的管道连通; 所述出水口(22)与外界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地下滴灌的边缝式滴灌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滴灌管(1) 小管径部位(8)包括通路(6)和压合部(3), 通路(7)两端与大管径部位(7)连通, 所述毛管 (4)与通路(7)连通, 且通路(6)与压合部(3)平滑过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地下滴灌的边缝式滴灌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滴灌管(1) 壁厚为0.3mm-0.6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地下滴灌的边缝式滴灌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水孔(22) 的方向向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用于。
5、地下滴灌的边缝式滴灌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水孔 (22)的横截面形状为U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地下滴灌的边缝式滴灌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迷宫流道 (2)沿滴灌管(1)的轴线方向排成一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地下滴灌的边缝式滴灌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迷宫流道 (2)为” 凹凸 “状的连续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地下滴灌的边缝式滴灌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水口(21) 共有三个, 三个所述进水孔(21)并行设置, 分别与所述滴灌管(1)管壁上相邻的三个孔洞连 通。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6069620 A 2 用于地下滴灌的边缝式。
6、滴灌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创造属于农业技术领域, 尤其是涉及用于地下滴灌的边缝式滴灌带。 背景技术 0002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 这项技术的优点是灌溉 施肥的肥效快, 养分利用率提高。 可以避免肥料施在较干的表土层易引起的挥发损失、 溶解 慢, 最终肥效发挥慢的问题; 尤其避免了铵态和尿素态氮肥施在地表挥发损失的问题, 既节 约氮肥又有利于环境保护。 所以水肥一体化技术使肥料的利用率大幅度提高。 发明内容 0003 有鉴于此, 本发明创造旨在提出用于地下滴灌的边缝式滴灌带, 以实现水肥一体 化, 减少因过量施肥而造成的水体污染问题。 0004 为达到上述。
7、目的, 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 用于地下滴灌的边缝式滴灌带, 包括滴灌管、 迷宫流道、 毛管和盲管; 所述滴灌管 为中空设置; 所述滴灌管由大管径部位和小管径部位连通而成; 大管径部位处于滴灌管两 端, 小管径部位位于滴灌管中间; 所述毛管的一端与滴灌管小管径部位连通, 另一端与盲管 连通; 所述滴灌管外侧设有若干迷宫流道; 迷宫流道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所述进水口与滴 灌管的管道连通; 所述出水口与外界连通。 0006 进一步的, 所述滴灌管小管径部位包括通路和压合部, 通路两端与大管径部位连 通, 所述盲管与通路连通, 且通路与压合部平滑过渡。 0007 进一步的, 。
8、所述滴灌管壁厚为0.3mm-0.6mm。 0008 进一步的, 所述出水孔的方向向上。 0009 进一步的, 所述出水孔的横截面形状为U型。 0010 进一步的, 迷宫流道沿滴灌管的轴线方向排成一排。 0011 进一步的, 所述迷宫流道为” 凹凸 “状的连续设置结构。 0012 进一步的, 所述进水口共有三个。 0013 进一步的, 三个所述进水孔并行设置, 分别与所述滴灌管连通。 0014 相对于现有技术, 本发明创造所述的用于地下滴灌的边缝式滴灌带具有以下优 势: 0015 1、 此迷宫式滴灌带, 滴灌管处带有具有内经小的通路, 通路处与毛管 0016 连通, 可有效注肥, 实现水肥一体化。
9、。 0017 2、 此迷宫式滴灌管壁厚为0.3-0.6mm, 可用于地埋式滴灌, 增加其使用 0018 寿命。 0019 3、 此迷宫式滴灌出水孔性状为U型, 可有效防止负压吸泥现象。 附图说明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106069620 A 3 0020 构成本发明创造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创造的进一步理解, 本发明创 造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创造, 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创造的不当限定。 在 附图中: 0021 图1为本发明创造实施例所述的用于地下滴灌的边缝式滴灌带结构示意图。 0022 附图标记说明: 0023 1滴灌管, 2迷宫流道, 21进水口, 22出水口。
10、, 3压合部, 4毛管, 5-盲管, 6通路, 7-大管径部位, 8-小管径部位。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需要说明的是,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 本发明创造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 以相互组合。 0025 如图1所示, 用于地下滴灌的边缝式滴灌带, 包括滴灌管1、 迷宫流道2、 毛管4和盲 管5; 所述滴灌管1为中空设置; 所述滴灌管1由大管径部位7和小管径部位8连通而成; 大管 径部位7处于滴灌管1两端, 小管径部位8位于滴灌管1中间; 所述毛管4的一端与滴灌管1小 管径部位8连通, 另一端与盲管5连通; 所述滴灌管1外侧设有若干迷宫流道2; 迷宫流道2具 有进水口21和出水口22, 所述。
11、进水口21与滴灌管1的管道连通; 所述出水口22与外界连通。 0026 上述滴灌管1小管径部位8包括通路6和压合部3, 通路7两端与大管径部位7连通, 所述毛管4与通路7连通, 且通路6与压合部3平滑过渡。 0027 上述滴灌管1壁厚为0.3mm-0.6mm。 0028 上述出水孔22的方向向上。 0029 上述出水孔22的横截面形状为U型。 0030 上述若干个所述迷宫流道2分别设在所述滴灌管1的一侧, 且迷宫流道2沿滴灌管1 的轴线方向排成一排。 0031 上述迷宫流道2为” 凹凸 “状的连续设置结构, 上述进水口21共有三个。 0032 三个上述进水孔21并行设置, 分别与上述滴灌管1连。
12、通。 0033 具体使用方法: 0034 将滴灌管1在耕种期间埋于地表以下100mm至400mm之间, 出水口22方向向上。 毛管 4的一端与滴灌管1内径小的位置连通, 毛管4的另一端与盲管5相连, 盲管5位于地表。 0035 在滴灌供水期间, 滴灌管1与盲管5同时开启, 且压力相同, 或盲管5内压力大于滴 灌管1内压力, 受滴灌管1内部水压的作用, U型出水孔4打开, 滴灌水流出, 直接浇灌植物根 部, 同时盲管5内流经的是肥料溶液, 根据文丘里效应, 由于滴灌管1内通路6的内径减小, 滴 灌管1内的液体流过时会出现流速增大的现象, 而高速流动的液体附近会产生低压, 从而对 毛管4内的肥料液体产生吸附作用, 使盲管5内的肥料液体通过毛管4进入到滴灌管1内, 从 而起到注肥的作用。 0036 停止供水时, 滴灌管1管道内部形成负压, 受大气压作用, U型出水孔22关闭, 防止 泥沙及植物根系侵入出水孔, 造成堵塞。 0037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创造, 凡在本 发明创造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创造 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106069620 A 4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5 CN 106069620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