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吸声屏障.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717956 上传时间:2018-03-0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196249.4

申请日:

2014.05.09

公开号:

CN103938560A

公开日:

2014.07.23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E01F 8/00申请公布日:20140723|||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1F 8/00申请日:20140509|||公开

IPC分类号:

E01F8/00

主分类号:

E01F8/00

申请人:

佛山市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陶瓷研发中心; 于伟东; 蔡晓峰; 席红安

发明人:

蔡晓峰; 席红安; 于伟东

地址: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华宝南路13号佛山国家火炬创新创业园C座5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代理人:

胡彬;张海英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陶瓷吸声屏障,包括框体、陶瓷块以及吸声部;所述陶瓷块嵌于所述框体内,所述陶瓷块为具有气孔的多孔陶瓷,且所述陶瓷块具有蜂窝状的贯穿表面与底面的通孔,所述吸声部设于所述陶瓷块的底面与所述框体的内底面之间。该吸声屏障使得大部分噪音能够通过陶瓷块上蜂窝状的通孔进入吸声部而被吸收,加之通孔的孔壁分布有气孔,进入通孔内的噪音被孔壁多次反射、吸收,最终能量完全消耗,因此该吸声屏障的吸声效果优异;陶瓷材质本身强度高、户外耐候性好,而蜂窝状结构更使得其质量较轻;该吸声屏障通过框体而被设计成单元模组形式,施工简易且成本低。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陶瓷吸声屏障,其特征在于:包括框体、陶瓷块以及吸声部;所述陶瓷块嵌于所述框体内,所述陶瓷块为具有气孔的多孔陶瓷,且所述陶瓷块具有蜂窝状的贯穿表面与底面的通孔,所述吸声部设于所述陶瓷块的底面与所述框体的内底面之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吸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块的所述通孔的密度为10-300cpsi。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吸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块的气孔以开口气孔为主。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陶瓷吸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块的气孔孔径为0.01-2000μm。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陶瓷吸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块的气孔孔径为0.1-1000μm。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吸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块的吸水率为10%-80%。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吸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声部为所述陶瓷块的底面与所述框体的内底面形成的空腔。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吸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声部为设于所述陶瓷块的底面与所述框体的内底面之间的吸声材料。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吸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为矩形框,所述框体的侧壁高于所述陶瓷块的表面,所述框体的上沿的侧壁为向下的倾斜面。

说明书

一种陶瓷吸声屏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吸声屏障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陶瓷的吸声屏障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城市地铁交通的发展,车辆的行进速度越来越快,由此产生的噪音对道路两旁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越来越严重的影响,因此,道路的吸声降噪具有迫切的市场需求以及巨大的市场前景。目前,道路吸声降噪的主要技术措施是在道路两边安装吸声屏障,吸声屏障使用的材料有玻璃、塑胶、金属、岩棉板、珍珠岩板等等,但实际使用中都存在着较大的不足;对玻璃、金属、塑胶材料来说,由于它们材质致密,表面光滑,因而对声音的吸收很少,只是对噪声起一个遮挡作用,大量的噪声还是向空中扩散了,吸声降噪的效果并不理想,而且金属和塑胶在露天下存在被腐蚀和老化的问题,使用寿命较短;而对岩棉板、珍珠岩板而言,虽然它们的孔隙率较高,吸声效果比致密材料要好,但存在强度不高,易破损的问题,而且岩棉板风化后会飘散有毒的纤维粉尘,破坏周围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强度高、吸声降噪效果好且易于施工的陶瓷吸声屏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陶瓷吸声屏障,包括框体、陶瓷块以及吸声部;所述陶瓷块嵌于所述框体内,所述陶瓷块为具有气孔的多孔陶瓷,且所述陶瓷块具有蜂窝状的贯穿表面与底面的通孔,所述吸声部设于所述陶瓷块的底面与所述框体的内底面之 间。
进一步,所述陶瓷块的所述通孔的密度为10-300cpsi。
进一步,所述陶瓷块的气孔以开口气孔为主。
进一步,所述陶瓷块的气孔孔径为0.01-2000μm。
进一步,所述陶瓷块的气孔孔径为0.1-1000μm。
进一步,所述陶瓷块的吸水率为10%-80%。
进一步,所述吸声部为所述陶瓷块的底面与所述框体的内底面形成的空腔。
进一步,所述吸声部为设于所述陶瓷块的底面与所述框体的内底面之间的吸声材料。
进一步,所述框体为矩形,所述框体的侧壁高于所述陶瓷块的表面,所述框体的上沿的侧壁为向下的倾斜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当所述吸声屏障的陶瓷块表面面向噪声源安装时,大部分噪音能够通过陶瓷块上蜂窝状的通孔进入吸声部而被吸收,加之陶瓷块为多孔陶瓷,使得通孔的孔壁分布有气孔,进入通孔内的噪音被孔壁多次反射、吸收,最终能量完全消耗,因此该吸声屏障的吸声效果优异;陶瓷材质本身强度高、户外耐候性好,而蜂窝状结构更使得其质量较轻;该吸声屏障通过框体而被设计成单元模组形式,施工简易且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中吸声屏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二中吸声屏障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三中吸声屏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陶瓷吸声屏障,包括框体1、陶瓷块2以及吸声部3。框体1可以为具有底面和侧壁的盒体,陶瓷块2嵌于框体1内,盒体可以是矩形或其他便于拼接的形状,而陶瓷块2可以是整块嵌于框体1内或者由多块拼接嵌于框体1内;陶瓷块2为内部具有气孔的多孔陶瓷,而气孔以开口气孔为主,气孔的孔径为0.01-2000μm,更优的孔径为0.1-1000μm;陶瓷块2的吸水率为10%-80%;陶瓷块2具有蜂窝状的贯穿表面与底面的通孔21,该通孔21可以是垂直贯穿或倾斜贯穿陶瓷块2,该通孔21还可以呈曲线状,通孔21的密度为10-300cpsi(channels per square inch,每平方英寸横截面上的孔道数);吸声部3设于陶瓷块2的底面与框体1的内底面之间,吸声部3可以是空腔,也可以是吸声材料,比如吸音棉、海绵泡沫或者多孔的粘结剂;框体1的侧壁可以与陶瓷块2的表面平齐,也可以高于陶瓷块2的表面,且当框体1的上沿的侧壁11为向下的倾斜面时,既可以遮挡雨水和灰尘,还可以提高吸声效果,而框体1的下沿的侧壁11也为向下的倾斜面时,还可以防止雨水倒流入通孔内,同时还能提高吸声效果。
实施例一:
参考图1,所述框体1采用水泥钢筋混凝土制成,框体1呈矩形,框体1长5.0米,高2.5米,厚0.3米;陶瓷块2由若干块拼装而成,每块长200毫米,高200毫米,厚200毫米,陶瓷块2的吸水率为70%,所述通孔21的密度为90cpsi,孔径为0.3~3.0毫米;陶瓷块2的底面与框体1的内底面之间为空腔,该空腔构成吸声部3。
实施例二:
参考图2,所述框体1采用铝合金制成,框体1呈矩形,框体1长2.0米,高2.0米,厚0.4米,框体1内部被分割成180毫米×180毫米的方格,框体1 的侧壁11高于所述陶瓷块2的表面100毫米,所述框体1的上下沿的两个侧壁11均为向下的倾斜面,倾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0°,所述陶瓷块2由若干块组成,每块长180毫米,高180毫米,厚150毫米,陶瓷块2的吸水率为75%,所述通孔21的密度为200cpsi,孔径为0.1~2.0毫米;陶瓷块2的底面与框体1的内底面之间为空腔,空腔内填充有海绵或泡沫。
实施例三:
参考图3,所述框体1采用混凝土制成,框体1呈矩形,框体1长100.0米,高3.0米,底边宽0.25米;陶瓷块2每块长500毫米,高300毫米,厚250毫米,陶瓷块2的吸水率为85%,陶瓷块2的通孔21密度为120cpsi,孔径为0.5~3.0毫米。将陶瓷块2用多孔混凝土粘贴在框体1的内表面;陶瓷块2的表面拼接成曲面,而多孔混凝土则作为吸声材料构成吸声部3。该吸声屏障施工简单,适合于隧道、地铁等非露天的场合应用。
以上的实施例只是在于说明而不是限制本发明,故凡依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方法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内。

一种陶瓷吸声屏障.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陶瓷吸声屏障.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陶瓷吸声屏障.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陶瓷吸声屏障.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陶瓷吸声屏障.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938560A43申请公布日20140723CN103938560A21申请号201410196249422申请日20140509E01F8/0020060171申请人佛山市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陶瓷研发中心地址528000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华宝南路13号佛山国家火炬创新创业园C座5楼申请人于伟东蔡晓峰席红安72发明人蔡晓峰席红安于伟东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代理人胡彬张海英54发明名称一种陶瓷吸声屏障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陶瓷吸声屏障,包括框体、陶瓷块以及吸声部;所述陶瓷块嵌于所述框体内,所述陶瓷块为具有气孔的多孔陶瓷,且所述陶瓷块具有。

2、蜂窝状的贯穿表面与底面的通孔,所述吸声部设于所述陶瓷块的底面与所述框体的内底面之间。该吸声屏障使得大部分噪音能够通过陶瓷块上蜂窝状的通孔进入吸声部而被吸收,加之通孔的孔壁分布有气孔,进入通孔内的噪音被孔壁多次反射、吸收,最终能量完全消耗,因此该吸声屏障的吸声效果优异;陶瓷材质本身强度高、户外耐候性好,而蜂窝状结构更使得其质量较轻;该吸声屏障通过框体而被设计成单元模组形式,施工简易且成本低。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938560ACN103938560A1/1页21一种陶瓷。

3、吸声屏障,其特征在于包括框体、陶瓷块以及吸声部;所述陶瓷块嵌于所述框体内,所述陶瓷块为具有气孔的多孔陶瓷,且所述陶瓷块具有蜂窝状的贯穿表面与底面的通孔,所述吸声部设于所述陶瓷块的底面与所述框体的内底面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吸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块的所述通孔的密度为10300CPSI。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吸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块的气孔以开口气孔为主。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陶瓷吸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块的气孔孔径为0012000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陶瓷吸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块的气孔孔径为011000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吸。

4、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块的吸水率为1080。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吸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声部为所述陶瓷块的底面与所述框体的内底面形成的空腔。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吸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声部为设于所述陶瓷块的底面与所述框体的内底面之间的吸声材料。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吸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为矩形框,所述框体的侧壁高于所述陶瓷块的表面,所述框体的上沿的侧壁为向下的倾斜面。权利要求书CN103938560A1/2页3一种陶瓷吸声屏障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吸声屏障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陶瓷的吸声屏障结构。背景技术0002随着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城市地铁交通。

5、的发展,车辆的行进速度越来越快,由此产生的噪音对道路两旁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越来越严重的影响,因此,道路的吸声降噪具有迫切的市场需求以及巨大的市场前景。目前,道路吸声降噪的主要技术措施是在道路两边安装吸声屏障,吸声屏障使用的材料有玻璃、塑胶、金属、岩棉板、珍珠岩板等等,但实际使用中都存在着较大的不足;对玻璃、金属、塑胶材料来说,由于它们材质致密,表面光滑,因而对声音的吸收很少,只是对噪声起一个遮挡作用,大量的噪声还是向空中扩散了,吸声降噪的效果并不理想,而且金属和塑胶在露天下存在被腐蚀和老化的问题,使用寿命较短;而对岩棉板、珍珠岩板而言,虽然它们的孔隙率较高,吸声效果比致密材料要好,但存在强度不。

6、高,易破损的问题,而且岩棉板风化后会飘散有毒的纤维粉尘,破坏周围环境。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强度高、吸声降噪效果好且易于施工的陶瓷吸声屏障。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0005一种陶瓷吸声屏障,包括框体、陶瓷块以及吸声部;所述陶瓷块嵌于所述框体内,所述陶瓷块为具有气孔的多孔陶瓷,且所述陶瓷块具有蜂窝状的贯穿表面与底面的通孔,所述吸声部设于所述陶瓷块的底面与所述框体的内底面之间。0006进一步,所述陶瓷块的所述通孔的密度为10300CPSI。0007进一步,所述陶瓷块的气孔以开口气孔为主。0008进一步,所述陶瓷块的气孔孔径为0012000M。0009进一步,。

7、所述陶瓷块的气孔孔径为011000M。0010进一步,所述陶瓷块的吸水率为1080。0011进一步,所述吸声部为所述陶瓷块的底面与所述框体的内底面形成的空腔。0012进一步,所述吸声部为设于所述陶瓷块的底面与所述框体的内底面之间的吸声材料。0013进一步,所述框体为矩形,所述框体的侧壁高于所述陶瓷块的表面,所述框体的上沿的侧壁为向下的倾斜面。00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当所述吸声屏障的陶瓷块表面面向噪声源安装时,大部分噪音能够通过陶瓷块上蜂窝状的通孔进入吸声部而被吸收,加之陶瓷块为多孔陶瓷,使得通孔的孔壁分布有气孔,进入通孔内的噪音被孔壁多次反射、吸收,最终能量完全消耗,因此该吸声屏障的吸声效。

8、果优异;陶瓷材质本身强度高、户外耐候性好,而蜂窝状结构更使得其质量较轻;该吸声屏障通过框体而被设计成单元模组形式,施工简易且成本低。说明书CN103938560A2/2页4附图说明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0016图1为实施例一中吸声屏障的结构示意图;0017图2为实施例二中吸声屏障的结构示意图;0018图3为实施例三中吸声屏障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9参考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陶瓷吸声屏障,包括框体1、陶瓷块2以及吸声部3。框体1可以为具有底面和侧壁的盒体,陶瓷块2嵌于框体1内,盒体可以是矩形或其他便于拼接的形状,而陶瓷块2可以是整块嵌于框体1内或者由多块拼接嵌于框体1内。

9、;陶瓷块2为内部具有气孔的多孔陶瓷,而气孔以开口气孔为主,气孔的孔径为0012000M,更优的孔径为011000M;陶瓷块2的吸水率为1080;陶瓷块2具有蜂窝状的贯穿表面与底面的通孔21,该通孔21可以是垂直贯穿或倾斜贯穿陶瓷块2,该通孔21还可以呈曲线状,通孔21的密度为10300CPSICHANNELSPERSQUAREINCH,每平方英寸横截面上的孔道数;吸声部3设于陶瓷块2的底面与框体1的内底面之间,吸声部3可以是空腔,也可以是吸声材料,比如吸音棉、海绵泡沫或者多孔的粘结剂;框体1的侧壁可以与陶瓷块2的表面平齐,也可以高于陶瓷块2的表面,且当框体1的上沿的侧壁11为向下的倾斜面时,既。

10、可以遮挡雨水和灰尘,还可以提高吸声效果,而框体1的下沿的侧壁11也为向下的倾斜面时,还可以防止雨水倒流入通孔内,同时还能提高吸声效果。0020实施例一0021参考图1,所述框体1采用水泥钢筋混凝土制成,框体1呈矩形,框体1长50米,高25米,厚03米;陶瓷块2由若干块拼装而成,每块长200毫米,高200毫米,厚200毫米,陶瓷块2的吸水率为70,所述通孔21的密度为90CPSI,孔径为0330毫米;陶瓷块2的底面与框体1的内底面之间为空腔,该空腔构成吸声部3。0022实施例二0023参考图2,所述框体1采用铝合金制成,框体1呈矩形,框体1长20米,高20米,厚04米,框体1内部被分割成180毫。

11、米180毫米的方格,框体1的侧壁11高于所述陶瓷块2的表面100毫米,所述框体1的上下沿的两个侧壁11均为向下的倾斜面,倾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0,所述陶瓷块2由若干块组成,每块长180毫米,高180毫米,厚150毫米,陶瓷块2的吸水率为75,所述通孔21的密度为200CPSI,孔径为0120毫米;陶瓷块2的底面与框体1的内底面之间为空腔,空腔内填充有海绵或泡沫。0024实施例三0025参考图3,所述框体1采用混凝土制成,框体1呈矩形,框体1长1000米,高30米,底边宽025米;陶瓷块2每块长500毫米,高300毫米,厚250毫米,陶瓷块2的吸水率为85,陶瓷块2的通孔21密度为120CPSI,孔径为0530毫米。将陶瓷块2用多孔混凝土粘贴在框体1的内表面;陶瓷块2的表面拼接成曲面,而多孔混凝土则作为吸声材料构成吸声部3。该吸声屏障施工简单,适合于隧道、地铁等非露天的场合应用。0026以上的实施例只是在于说明而不是限制本发明,故凡依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方法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内。说明书CN103938560A1/1页5图1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3938560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