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食品.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7176807 上传时间:2019-09-2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19.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3820020.1

申请日:

20030821

公开号:

CN1678200A

公开日:

20051005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23L1/052,A23L1/20

主分类号:

A23L1/052,A23L1/20

申请人:

不二制油株式会社

发明人:

古田均,佐藤阳子,富尾毅,浅野广和,铃木清仁

地址:

日本大阪

优先权:

242977/2002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陈昕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的方便食品中附有的含增粘剂的粉末,通过配合由来于豆类、特别是由来于大豆的水溶性多糖类,可以在加热水成汤时,防止粉末的块状化,得到均匀的加汤而成的液体。方便面等的方便食品中附有的打卤风味汤料或咖喱风味汤料的粉末调味材料中,为了保湿效果、赋予粘稠感,配合了淀粉、胶质等的增粘剂,但在静置状态加热水成汤时,增粘剂发生膨润,不能充分地分散,在汤中存在粉末的块,或粘在容器底面,存在有损风味的问题。本发明改善了所述的各种问题。

权利要求书

1.方便食品,其为含有混合增粘剂和由来于豆类的水溶性多糖类两者的粉末存在的方便食品。 2.权利要求1记载的方便食品,其中,增粘剂为淀粉。 3.权利要求1记载的方便食品,其中,豆类为大豆。 4.权利要求1记载的方便食品,其中,所述方便食品带有加汤和食器兼备的容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增粘剂的粉末存在的方便食品(instant food)。

背景技术

方便面等的方便食品附有所谓的打卤风味汤料或咖喱风味汤料的 粉末调味材料。还有,粉末方便汤料或杯中附有的汤料等也存在将粉末 转移到的杯中或以商品形式的杯中仅注入热水、或加水仅用微波炉加热 就可以完成调制的商品。

在这些粉末中,为了赋予保温效果或粘稠感,多配合淀粉、胶质等 的各种增粘剂。所述的方便食品,特别是加汤与食器同时兼备的装入容 器内的情形居多,但即使注入热水不适当搅拌、或微波炉加热几分钟而 不搅拌的话,就需要进行放置等,若以静置状态直到食用还多是不能溶 入汤中。但是,以静置状态调制时,调味料中所含的增粘剂发生膨润, 不能充分地分散,在汤中存在粉末的块,或粘在容器底面,存在有损风 味的问题。

关于含淀粉的粉末食品的分散,在特开平11-290000已经公开, 但这些效果不够充分,也没有解决多数的方便面或带杯汤料等在静置时 溶入汤中的问题。

还有,大豆多糖类与淀粉食品发生反应,含淀粉的食品的糊化导致 淀粉的粘度降低,为防止将其冷却后产生的凝胶化,这在特开平9- 289880已有公开,但仅对加热、冷却淀粉溶液的各种效果进行了论述, 并没有解决上述方便食品中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尝试防止附有含增粘剂的粉末的方便食品在溶入汤时成 为问题的块状化,以使粉末能够均匀地溶入汤中。

根据这个课题,本发明人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在方便食品 所附的粉末中加配由来于大豆的水溶性多糖类是有效的,从而完成了本 发明。

即,本发明是含有混合增粘剂和由来于豆类的水溶性多糖类两者的 粉末存在的方便食品。增粘剂可以是淀粉,水溶性多糖类优选使用由来 于大豆的水溶性多糖类。本发明适用于方便食品、特别是适用于加汤和 食器同时兼备的带容器的方便食品。

具体实施方式

增粘剂可以使用含小麦粉、粳米粉、薯类、小豆、豌豆、葛粉等淀 粉的食用材料,或所谓的小麦淀粉、土豆淀粉的淀粉,将这些加工的加 工淀粉以及糊精、苦木胶、黄原胶等的胶质。增粘剂的量根据方便食品 的种类、容器容量、调味料的种类或量而有所不同,不是一常不变的。

本发明中的水溶性多糖类由来于豆类,豆类中可以使用大豆、小豆、 豌豆、蚕豆、菜豆等多种豆类作为本发明多糖类的原料,特别是大豆作 为原料时,具有大豆的产量高以及副产的渣容易得到的优点。在大豆中 优选来自子叶(cotyledon)的部分。

水溶性多糖类无论分子量是何值都可以使用,但优选平均分子量为 数千~数百万,具体地优选5千~100万。分子量过高时,粘度上升过 高,在方便食品中注入热水、或用微波炉加热时,由于水溶性多糖类的 影响使粘度上升,得不到充分的效果。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水溶性多 糖类的平均分子量是使用标准ブルラン(昭和电工株式会社销售)作为 标准物质测定在0.1M的NaNO3溶液中的粘度的特性粘度法求得的值, 糖醛酸由Blumenkrantz法测定。

水溶性多糖类可以是由含多糖类的原料进行水提取、或根据情况, 在酸、碱条件下加热提取、由酶分解提取。由来于豆类的水溶性多糖类 的制造方法可以采用公知的方法,举以下的例子。

例如,为大豆时,可以利用在制造豆腐或豆乳、分离大豆蛋白时副 产出的渣。

将这些原料在酸性乃至碱性条件下,优选在各自的蛋白质的等电点 附近的pH,优选在80℃以上,更优选在130℃以下100℃以上进行加热 提取,分离出水溶性部分后,直接进行干燥、或例如通过活性炭处理或 树脂吸附处理或乙醇沉淀处理以除去疏水性物质或低分子物质,干燥, 可以得到水溶性半纤维素。如此提取的水溶性多糖类中的糖醛酸含量为 5~50%、优选含5~40%的多糖类。

水溶性多糖类的使用量没有特别的限定,为方便食品中存在的粉末 所含的增粘剂的0.01~10.0%、优选0.05~5.0%、更优选0.1~2.0%。 过多配合时,调理的粉末在加热水成汤的粘度上升,得不到充分的效果, 而过少时,在静置状态的均匀加热水成汤的效果不能保证。

还有,在方便食品的粉末中,可以含有方便食品所用的各种公知的 粉末乳化剂、氧化硅等无机物、稳定剂等,也可以含有粉末的各种提取 物、香辛料、香草、油脂、提味料、调味料、着色料。

方便食品本身的典型例就是干燥面或方便汤料,但也可以是其它各 种农产品、畜产品、水产品的干燥品,为粉末状或粒状都可以。还有, 这些方便食品、特别是可以制成带加汤和食器具备的容器,粉末部分可 以以装入袋中的形式附在所述的容器中。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这些例示并不形 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另外,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文中的“份”以 及“%”都是以重量为基准。

(实施例1)水溶性多糖类的制备

在使用脱脂大豆分离大豆蛋白质的制备过程中副产的渣(固体成分 20%)中加入3倍量的蒸馏水,用盐酸调整pH为4.5后,在120℃进行 90分钟加热,提取水溶性多糖类。提取后,用离心分离(1000G×20分 钟)分离出含水溶性多糖类的上清夜。对分离的上清夜进行粒状活性炭 柱处理,精制后进行喷雾干燥。如此得到的水溶性多糖类的分析结果为 粘度平均分子量约15万、糖醛酸含量为18%。

(实施例2)

购买市场销售的另附汤料的装入容器中的方便面,用下表中的2种 粉末咖喱调味料混合调整的汤料替换这些另附的汤料,以相对于方便面 100g的13g粉末调味料放在方便碗面的上部作为方便食品(表中的大豆 水溶性多糖类是使用实施例1制备的水溶性多糖类)。在该食品中,加 入热水300g,静置3分钟后,进行调味液的状态比较,明显可见在块状 物的生成以及粘稠的均匀性的差异。

表1 配合(重量份) 实施例2 比较例1 土豆淀粉 食盐 咖喱粉 牛肉提取物粉末 粉末蔬菜 色素 大豆水溶性大豆多糖类  20.0  17.0  5.0  12.0  4.0  0.4  0.2  20.0  17.0  5.0  12.0  4.0  0.4  -

加汤后的状态 粉末的块 粘度 几乎没有 均匀的粘稠 明显有 不均匀的粘稠

(实施例3)

在250ml体积的容器中,加入冷冻干燥品的玉米粒3g和表2所示 配合的粉末玉米羹汤料20g,得到方便食品。该食品中加入热水150g, 用勺子进行5回搅拌后,比较静置2分钟后的状态。明确可知本实施例 制品的块状物的生成以及粘稠的均匀性明显优于比较制品。

表2 配合(重量份) 实施例2 比较例1 玉米粉 土豆淀粉 脱脂乳粉 乳糖 食盐 糊精 谷氨酸钠 粉末食用油脂 香辛料 着色料 食用植物油脂 水溶性大豆多糖类  10.0  21.0  5.0  25.0  4.0  9.0  2.5  2.0  少量  少量  10.0  10.0  22.0  5.0  25.0  4.0  9.0  2.5  2.0  少量  少量  10.0  0.2

调制后的状态 粉末的块 粘度 几乎没有 均匀的粘稠 明显有 不均匀的粘稠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通过上述结果可知,在含增粘剂的粉末中加配水溶性多糖类,即使 是缺少搅拌的静置调制也可以得到良好复原的方便食品。

方便食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方便食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方便食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方便食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方便食品.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的方便食品中附有的含增粘剂的粉末,通过配合由来于豆类、特别是由来于大豆的水溶性多糖类,可以在加热水成汤时,防止粉末的块状化,得到均匀的加汤而成的液体。方便面等的方便食品中附有的打卤风味汤料或咖喱风味汤料的粉末调味材料中,为了保湿效果、赋予粘稠感,配合了淀粉、胶质等的增粘剂,但在静置状态加热水成汤时,增粘剂发生膨润,不能充分地分散,在汤中存在粉末的块,或粘在容器底面,存在有损风味的问题。本发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