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校验热拌沥青混凝土生产级配的方法.pdf

上传人:r5 文档编号:717138 上传时间:2018-03-07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038027.X

申请日:

2014.01.26

公开号:

CN103726429A

公开日:

2014.04.1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1C 19/02申请日:20140126|||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E01C 19/02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徐慧宁 谭忆秋 王潇婷 李晓民变更后:徐慧宁 袁航 王潇婷 谭忆秋 李晓民|||公开

IPC分类号:

E01C19/02; E01C7/22

主分类号:

E01C19/02

申请人:

哈尔滨工业大学

发明人:

徐慧宁; 谭忆秋; 王潇婷; 李晓民

地址: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西大直街9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代理人:

杨立超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快速校验热拌沥青混凝土生产级配的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沥青混凝土生产级配的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从“热料仓取料筛分”到“调整生产配合比”这一过程费时、费力,极大地影响了工作效率,及要寻找一种既能快速校验生产配合比,以供快速及时调整生产配合比,又能预测生产中出现的等料、溢料情况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快速校验热拌沥青混凝土生产级配的方法。该方法是通过步骤一、计算预估生产配合比;步骤二、得到实际配合比;步骤三、作生产配合比稳定性检验;步骤四、作等料溢料的预测等步骤实现的。本发明应用于沥青混凝土生产级配领域。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快速校验热拌沥青混凝土生产级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一种快速校验热拌沥青混凝土生产级配的方法是按照以下步骤实现的:
步骤一、记录经过冷料仓和热料仓走料的质量,根据记录的质量计算预估生产配合比;其中走料先经过冷料仓再经过热料仓;
步骤二、对每次经过热料仓走料进行取样筛分得到实际配合比;
步骤三、通过筛分得到的生产配合比与预估生产配合比作比较,根据比较结果作稳定性检验;
步骤四、根据步骤二和步骤三的比较结果作等料溢料的预测;即完成了一种快速校验热拌沥青混凝土生产级配的方法。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快速校验热拌沥青混凝土生产级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所述记录经过冷料仓和热料仓走料的质量,根据记录的质量计算预估生产配合比是通过以下过程完成的:
1)冷料仓按转速走料3~10分钟,关闭冷料仓;开启、关闭冷料仓时应保持顺序一致;
2)关闭冷料仓,15分钟后开始进行各热料仓矿料的称量,称量的顺序以大小粒径间隔为顺序,按固定的顺序逐一称量每个热料仓矿料的质量,并进行记录;
3)根据记录的质量计算预估生产配合比;
4)假设有i个热料仓,进行了n次走料,则热拌沥青混凝土预估生产配合比可按下式计算得到:
M1=m11+m12+…+m1i        (1)
A‾11=m11/M1*100,A‾12=m12/M1*100,A‾1i=m1i/M1*100---(2)]]>
M2=m21+m22+…+m2i         (3)
A‾21=m21/M2*100,A‾22=m22/M2*100,...A‾2i=m2i/M2*100---(4)]]>
Mn=mn1+mn2+…+mni           (5)
A‾n1=mn1/Mn*100,A‾n2=mn2/Mn*100,A‾ni=mni/Mn*100---(6)]]>
A‾1=(Σi=1...nA‾i1)/n,A‾2=(Σi=1...nA‾i2)/n,A‾i=(Σi=1...nA‾in)/n---(7)]]>
A1=A‾1*(100-P)100,A2=A‾2*(100-P)100,,Ai=A‾i*(100-P)100---(8)]]>
1#热料仓热拌沥青混凝土预估的生产配合比:2#热料仓热拌沥青混凝土预估的生产配合 比:……i#热料仓热拌沥青混凝土预估的生产配合比:
矿粉预估的生产配合比=A1:A2:…:Ai:P;其中Mn_第n次走料时各热料仓热拌沥青混凝土的质量总和,n=1,2,......n;mni_第n次走料时第i#热料仓热拌沥青混凝土的质量,n=1,2,,...n,i=1,2....i,i#表示i号;Ai_第i#热料仓热拌沥青混凝土预估生产配合比,i=1,2,...i;第i#热料仓热拌沥青混凝土走料平均分计占有率,i=1,2......i;第i#热料仓热拌沥青混凝土第n次走料的平均分计占有率,n=1,2,.....n,i=1,2,.....i;P-矿粉含量。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快速校验热拌沥青混凝土生产级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所述对每次经过热料仓走料进行取样筛分得到实际配合比的具体过程为:
1)每次经过热料仓走料进行取样筛分,记录各种尺寸集料质量;
2)假设有i个集料粒径种类,则热拌沥青混凝土实际生产配合比可按下式计算得到:
M=m1+m2+L+mi   (9)
A1=m1M*(100-P)100,A2=m2M*(100-P)100,Ai=miM*(100-P)100---(10)]]>
其中,M是取样沥青混凝土的质量总和;
mi-筛分得到的第i#粒径集料的质量i=1,2....i,i#表示i号;
Ai’-第i#粒径集料生产配合比,即第i#粒径集料实际生产占有率,i=1,2,...i;
P-矿粉含量(计算时将石料与矿粉视为100)。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快速校验热拌沥青混凝土生产级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所述通过筛分得到的生产配合比与预估生产配合比作比较,根据比较结果作稳定性检验的具体过程为:
比较第k#热料仓热拌沥青混凝土n次走料的平均分计占有率
①若分计占有率极差Rk#≤2%,则认为该仓热拌沥青混凝土原材料稳定;
②若分计占有率极差Rk#>2%,则认为该仓热拌沥青混凝土原材料不稳定,需要进一步查找原因,并在实际生产中加以严格控制。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快速校验热拌沥青混凝土生产级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所述根据步骤二和步骤三的比较结果作等料溢料的预测的具体过程为:将通过筛分得到沥青混凝土中的某一粒径集料的配合比的比值A'1:A'2:L:P与预估的热拌沥青混凝土生产配合比的比值A1:A2:…:P分别进行比较;
其中A'1+A'2+L+Ai′=100%,A1+A2+L+Ai=100%,第k#热料仓沥青混凝土中被筛分得到某一粒径的集料的配合比A'k与第k#热料仓热拌沥青混凝土预估生产配合比Ak进行比较:
①若Ak-A'k≤±1%,认为在生产过程中第k#热料仓不会出现等料、溢料的现象;
②若Ak-A'k>1%,认为在生产过程中第k#热料仓极有可能出现溢料情况;
③若Ak-A'k<-1%,认为在生产过程中第k#热料仓极有可能出现等料情况;
其中,k=1,2,…,i,L表示省略号,第k#热料仓沥青混凝土中被筛分得到某一粒径的集料的
配合比A′k为第k#热料仓沥青混凝土中被筛分得到某一粒径的集料的质量m’k与沥青混凝土中各种粒径的集料总质量M’之比。

说明书

一种快速校验热拌沥青混凝土生产级配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沥青混凝土生产级配的方法。
背景技术
依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分三步。
第一,目标配合比设计:确定已有各种规格矿料的配合比,使矿质混合料的颗粒组成接近规定级配范围的中值;按选定的矿料配合比用不同沥青用量制备马歇尔试件并通过马歇尔试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
第二,生产配合比设计:各冷料仓的矿料按目标配合比确定的比例进入烘干筒烘干后,重新进行矿料配合比计算,确保各个热料仓进入拌合室的比例,并进行检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
第三,生产配合比验证:在沥青混合料结构层正式施工前铺筑试验段阶段,通过实际生产情况对配合比设计进行验证。通过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和验证,可以得到既满足施工图设计和规范要求,又满足生产和使用需要的生产配合比。
在沥青混合料的生产配合比设计步骤中,生产配合比设计是铺筑路面前的重要工序,而沥青混合料实际生产配合比的校验是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关键环节,实际生产配合比与设计生产配合比的吻合程度不仅关系到生产的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好坏,而且直接影响着施工进度和生产效益。目前我国校验调整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主要采取的步骤为:一、调整冷料仓转速;二、依据确定的冷料仓转速走料;三、热料仓取料筛分;四、调整生产配合比。此流程耗时最多、最复杂的环节是从“热料仓取料筛分”到“调整生产配合比”这一过程,它费时、费力,极大地影响了工作效率,故要寻找方法能快速校验生产配合比以供快速及时调整生产配合比。
此外,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等料、溢料的情况,这不仅会影响生产效率,而且会造成大量原材料的浪费。如何在生产前及时发现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等料、溢料的情况,找出其中的原因,寻找一种既能快速校验生产配合比,又能预测生产中出现的等料、溢料情况的方法是目前施工单位面临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从“热料仓取料筛分”到“调整生产配合比”这一过程费时费力,极大地影响了工作效率的问题,要寻找一种既能快速校验生产配合比,以便及时 调整生产配合比,又能及时预测生产中出现的等料、溢料情况的方法,从而提出了一种快速校验热拌沥青混凝土生产级配的方法。
上述的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步骤一、记录经过冷料仓和热料仓走料的质量,根据记录的质量计算预估生产配合比;其中走料先经过冷料仓再经过热料仓;
步骤二、对每次经过热料仓走料进行取样筛分得到实际配合比;
步骤三、通过筛分得到的生产配合比与预估生产配合比作比较,根据比较结果作稳定性检验;
步骤四、根据步骤二和步骤三的比较结果作等料溢料的预测;即完成了一种快速校验热拌沥青混凝土生产级配的方法。
发明效果: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快速、准确地校验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功能作了进一步的拓展。由于原材料经过振动筛后,按照筛孔的大小分别进入不同的热料仓,并且各档原材料本身存在着一个相对稳定的级配,因此,进入各热料仓的原材料也相应的存在一个大致稳定的比例关系,并且各热料仓的出料比例应与此进料比例一致,使各热料仓始终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因此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快速校验热拌沥青混凝土生产级配的方法就是校验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方法,而校验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方法实质是校验热料仓的原材料的进-出关系,合理的生产配合比使这种关系达到平衡,它不仅要求单位时间热料仓的出料量与单位时间通过振动筛的进料量平衡,而且要求各热料仓满足各自的进-出平衡,从而有效的预测生产中出现的等料、溢料情况,提高了从“热料仓取料筛分”到“调整生产配合比”这一过程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具体实施方式一中提出的一种快速校验热拌沥青混凝土生产级配的方法流程图;
图2实施例一提出的沥青路面上面层生产配合比示意图;为集料通过百分率的上限,也就是生产级配波动上限,为集料通过百分率的下限,也就是生产级配波动下限,为目标级配配合比,生产级配配合比;
图3实施例二提出的沥青路面上面层生产配合比示意图;为集料通过百分率的上限,也就是生产级配波动上限,为集料通过百分率的下限,也就是生产级配波动下限,为目标级配配合比,生产级配配合比。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的一种快速校验热拌沥青混凝土生产级配的方法,具体是按照以下步骤制备的:
步骤一、记录经过冷料仓和热料仓走料的质量,根据记录的质量计算预估生产配合比;其中走料先经过冷料仓再经过热料仓;
步骤二、对每次经过热料仓走料进行取样筛分得到实际配合比;
步骤三、通过筛分得到的生产配合比与预估生产配合比作比较,根据比较结果作稳定性检验;
步骤四、根据步骤二和步骤三的比较结果作等料溢料的预测;即完成了一种快速校验热拌沥青混凝土生产级配的方法,如图1所示。
本实施方式效果:
本实施方式提出了一种快速、准确地校验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功能作了进一步的拓展。由于原材料经过振动筛后,按照筛孔的大小分别进入不同的热料仓,并且各档原材料本身存在着一个相对稳定的级配,因此,进入各热料仓的原材料也相应的存在一个大致稳定的比例关系,并且各热料仓的出料比例应与此进料比例一致,使各热料仓始终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因此本实施方式提出的一种快速校验热拌沥青混凝土生产级配的方法就是校验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方法,而校验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方法实质是校验热料仓的原材料的进-出关系,合理的生产配合比使这种关系达到平衡,它不仅要求单位时间热料仓的出料量与单位时间通过振动筛的进料量平衡,而且要求各热料仓满足各自的进-出平衡,从而有效的预测生产中出现的等料、溢料情况,提高了从“热料仓取料筛分”到“调整生产配合比”这一过程的工作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步骤一所述记录经过冷料仓和热料仓走料的质量,根据记录的质量计算预估生产配合比是通过以下过程完成的:
1)冷料仓按转速走料3~10分钟(每次时间越长,越有代表性),关闭冷料仓;注意:开启、关闭冷料仓时应保持顺序一致;例如:开启冷料仓时,顺序为5#、4#、3#、2#、1#,则关闭时也应该为5#、4#、3#、2#、1#;
2)关闭冷料仓,大约15分钟后开始进行各热料仓矿料的称量(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各仓能够得到充分的筛分,结果更具代表性);称量的顺序以大小粒径间隔为顺序(例如:3#、5#、1#、4#、2#),防止串料,同时,通过此种放料顺序还可检验各料仓是否有串料的现象;按固定的顺序逐一称量每个热料仓矿料的质量,并进行记录;
3)根据记录的质量计算预估生产配合比;
4)假设有i个热料仓,进行了n次走料,则热拌沥青混凝土预估生产配合比可按下式计算得到:
M1=m11+m12+L+m1i   (1)
A&OverBar;11=m11/M1*100,A&OverBar;12=m12/M1*100,A&OverBar;1i=m1i/M1*100---(2)]]>
M2=m21+m22+…+m2i   (3)
A&OverBar;21=m21/M2*100,A&OverBar;22=m22/M2*100,...A&OverBar;2i=m2i/M2*100---(4)]]>
Mn=mn1+mn2+…+mni   (5)
A&OverBar;n1=mn1/Mn*100,A&OverBar;n2=mn2/Mn*100,A&OverBar;ni=mni/Mn*100---(6)]]>
A&OverBar;1=(Σi=1...nA&OverBar;i1)/n,A&OverBar;2=(Σi=1...nA&OverBar;i2)/n,A&OverBar;i=(Σi=1...nA&OverBar;in)/n---(7)]]>
A1=A&OverBar;1*(100-P)100,A2=A&OverBar;2*(100-P)100,,Ai=A&OverBar;i*(100-P)100---(8)]]>
1#热料仓热拌沥青混凝土的预估生产配合比:2#热料仓热拌沥青混凝土的预估生产配合比:……i#热料仓热拌沥青混凝土的预估生产配合比:矿粉的预估生产配合比=A1:A2:…:Ai:P;
其中Mn_第n次走料时各热料仓热拌沥青混凝土的质量总和,n=1,2,......n;
mni_第n次走料时第i#热料仓热拌沥青混凝土的质量,n=1,2,,...n,i=1,2....i,i#表示i号;
Ai_第i#热料仓热拌沥青混凝土预估生产配合比,即第i#热料仓热拌沥青混凝土预估生产占有率,i=1,2,...i;
第i#热料仓热拌沥青混凝土走料平均分计占有率,即i=1,2......i;
第i#热料仓热拌沥青混凝土第n次走料的平均分计占有率,即第n次走料时第i#热料仓热拌沥青混凝土的质量占第n次走料时各热料仓热拌沥青混凝土的总质量的百分数n=1,2,.....n,i=1,2,.....i;
P-矿粉含量(计算时将石料与矿粉视为100);即完成了校验热拌沥青混凝土预估生产配合比的计算。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不同的是:步骤二所述对每次经过热料仓走料进行取样筛分得到实际配合比的具体过程为:
1)每次经过热料仓走料进行取样筛分,记录各种尺寸集料质量;
2)假设有i个集料粒径种类,则热拌沥青混凝土实际生产配合比可按下式计算得到:
M=m1+m2+L+mi   (9)
A1=m1M*(100-P)100,A2=m2M*(100-P)100,Ai=miM*(100-P)100---(10)]]>
其中M是取样沥青混凝土的质量总和;
mi-筛分得到的第i#粒径集料的质量i=1,2....i,i#表示i号;
Ai’-第i#粒径集料生产配合比,即第i#粒径集料实际生产占有率,i=1,2,...i;
P-矿粉含量(计算时将石料与矿粉视为100),即完成了热拌沥青混凝土实际生产配合比的计算。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不同的是:步骤三所述通过筛分得到的生产配合比与预估生产配合比作比较,根据比较结果作稳定性检验的具体过程为:
比较第k#热料仓热拌沥青混凝土n次走料的平均分计占有率
①若分计占有率极差Rk#≤2%,则认为该仓热拌沥青混凝土原材料稳定;
②若分计占有率极差Rk#>2%,则认为该仓热拌沥青混凝土原材料不稳定,需要进一步查找原因,并在实际生产中加以严格控制。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三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不同的是:步骤四所述根据步骤二和步骤三的比较结果作等料溢料的预测的具体过程为:将通过筛分得到沥青混凝土中的某一粒径集料的配合比的比值A'1:A'2:L:P与预估的热拌沥青混凝土生产配合比的比值A1:A2:…:P分别进行比较,其中A'1+A'2+L+Ai′=100%,A1+A2+L+Ai=100%,第k#热料仓沥青混凝土中被筛分得到某一粒径的集料的配合比A'k与第k#热料仓热拌沥青混凝土预估生产配合比Ak进行比较:
①若Ak-A'k≤±1%,认为在生产过程中第k#热料仓不会出现等料、溢料的现象;
②若Ak-A'k>1%,认为在生产过程中第k#热料仓极有可能出现溢料情况;
③若Ak-A'k<-1%,认为在生产过程中第k#热料仓极有可能出现等料情况;
其中,k=1,2,…,i,L表示省略号,第k#热料仓沥青混凝土中被筛分得到某一粒径的集料的配合比A′k为第k#热料仓沥青混凝土中被筛分得到某一粒径的集料的质量m’k与沥青混 凝土中各种粒径的集料总质量M’之比。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相同。
采用以下实施例验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一种快速校验热拌沥青混凝土生产级配的方法,具体是按照以下步骤制备的:
步骤一、记录经过冷料仓和热料仓走料的质量,根据记录的质量计算预估生产配合比;其中走料先经过冷料仓再经过热料仓;
冷料仓按转速走料3~10分钟(每次时间越长,越有代表性),关闭冷料仓;注意:开启、关闭冷料仓时应保持顺序一致;例如:开启冷料仓时,顺序为5#、4#、3#、2#、1#,则关闭时也应该为5#、4#、3#、2#、1#;关闭冷料仓,大约15分钟后开始进行各热料仓矿料的称量(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各仓能够得到充分的筛分,结果更具代表性);称量的顺序大小粒径间隔(例如:3#、5#、1#、4#、2#),防止串料,同时,通过此种放料顺序还可检验各料仓是否有串料的现象;按固定的顺序逐一称量每个热料仓矿料的质量,并进行记录;
根据记录的质量计算预估生产配合比;
沥青路面上面层生产配合比校验该拌合站共设4个热料仓,进行了3次走料,则热拌沥青混凝土预估生产配合比可按下式计算得到:
M1=m11+m12+…+m1i   (1)
A&OverBar;11=m11/M1*100,A&OverBar;12=m12/M1*100,A&OverBar;1i=m1i/M1*100---(2)]]>
M2=m21+m22+…+m2i   (3)
A&OverBar;21=m21/M2*100,A&OverBar;22=m22/M2*100,...A&OverBar;2i=m2i/M2*100---(4)]]>
Mn=mn1+mn2+…+mni   (5)
A&OverBar;n1=mn1/Mn*100,A&OverBar;n2=mn2/Mn*100,A&OverBar;ni=mni/Mn*100---(6)]]>
A&OverBar;1=(Σi=1...nA&OverBar;i1)/n,A&OverBar;2=(Σi=1...nA&OverBar;i2)/n,A&OverBar;i=(Σi=1...nA&OverBar;in)/n---(7)]]>
A1=A&OverBar;1*(100-P)100,A2=A&OverBar;2*(100-P)100,,Ai=A&OverBar;i*(100-P)100---(8)]]>
1#热料仓热拌沥青混凝土预估的生产配合比:2#热料仓热拌沥青混凝土预估的生产配合比:……i#热料仓热拌沥青混凝土预估的生产配合比:矿粉预估的生产配合比=A1:A2:…:Ai:P;
其中Mn_第n次走料时各热料仓热拌沥青混凝土的质量总和,n=1,2,3;
mni_第n次走料时第i#热料仓热拌沥青混凝土的质量,n=1,2,3;i=1,2,3,4,i#表示i号;
Ai_第i#热料仓热拌沥青混凝土预估生产配合比,i=1,2,.3,4;
第i#热料仓热拌沥青混凝土走料平均分计占有率,i=1,2,3,4;
第i#热料仓热拌沥青混凝土第n次走料的平均分计占有率,n=1,2,3,i=1,2,3,4;
P-矿粉含量;即完成了校验热拌沥青混凝土生产配合比计算;
步骤二、对每次经过热料仓走料进行取样筛分得到实际配合比;
1)每次经过热料仓走料进行取样筛分,并记录各尺寸集料的质量;
2)假设有i个集料粒径种类,则热拌沥青混凝土实际生产配合比可按下式计算得到:
M=m1+m2+L+mi   (9)
A1=m1M*(100-P)100,A2=m2M*(100-P)100,Ai=miM*(100-P)100---(10)]]>
其中M是取样沥青混凝土的质量总和;
mi-筛分得到的第i#粒径集料的质量i=1,2....i,i#表示i号;
Ai’-第i#粒径集料生产配合比,即第i#粒径集料实际生产占有率,i=1,2,...i;
P-矿粉含量(计算时将石料与矿粉视为100),即完成了热拌沥青混凝土实际生产配合比的计算;
步骤三、通过筛分得到的生产配合比与预估生产配合比作比较,根据比较结果作稳定性检验;
比较第k#热料仓热拌沥青混凝土3次走料的平均分计占有率
①若极差Rk#≤2%,则认为该仓热拌沥青混凝土原材料稳定;
②若极差Rk#>2%,则认为该仓热拌沥青混凝土原材料不稳定,需要进一步查找原因,并在实际生产中加以严格控制;其中,k=1,2,3,4;
步骤四、根据步骤二和步骤三的比较结果作等料溢料的预测;
将通过筛分得到沥青混凝土中的某一粒径集料的配合比的比值A'1:A'2:…:P与预估的热拌沥青混凝土生产配合比的比值A1:A2:…:P,其中A'1+A'2+…+P=100%,A1+A2+…+P=100%,第k#热料仓沥青混凝土中被筛分得到某一粒径的集料的配合比A'k与的第k#热料仓热拌沥青混凝土预估生产配合比Ak进行比较:
①若Ak-A'k≤±1%,认为在生产过程中第k#热料仓不会出现等料、溢料的现象;
②若Ak-A'k>1%,认为在生产过程中第k#热料仓极有可能出现溢料情况;
③若Ak-A'k<-1%,认为在生产过程中第k#热料仓极有可能出现等料情况;其中,k=1,2,3,4;A′k为第k#热料仓沥青混凝土中被筛分得到某一粒径的集料的配合比是第k#热料仓沥青混凝土中被筛分得到某一粒径的集料的质量m’k与沥青混凝土中各种粒径的集料总质量M’之比;
实施例一的上面层生产配合比校验该拌合站共设4个热料仓,进行了3次走料,具体称量结果见表1,生产配合比计算过程见表2:
表1沥青路面上面层生产走料用量汇总表

表2沥青路面上面层生产配合比预估计算表(%)

由表2知:①预估生产配合比与筛分生产配合比吻合的较好,证明了本方法的可行性;②Ak-A'k≤±1%,其中:A1-A'1=+1%,A2-A'2=0%,A3-A'3=-1%,A4-A'4=0%;在 生产过程中不会出现大规模的等料、溢料;③各热料仓三次走料的结果均比较接近,极差分别为R1#=1.16%,R2#=0.58%,R3#=0.16%,R4#=1.26%,Rk#≤2%,说明原材料的稳定性较好如图2所示
按此配合比,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没有出现等料、溢料的情况;经检测各项指标均满足规范及设计文件的要求。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快速校验热拌沥青混凝土生产级配的方法,具体是按照以下步骤制备的:
步骤一、记录经过冷料仓和热料仓走料的质量,根据记录的质量计算预估生产配合比;其中走料先经过冷料仓再经过热料仓;
冷料仓按转速走料3~10分钟(每次时间越长,越有代表性),关闭冷料仓;注意:开启、关闭冷料仓时应保持顺序一致;例如:开启冷料仓时,顺序为5#、4#、3#、2#、1#,则关闭时也应该为5#、4#、3#、2#、1#;关闭冷料仓,大约15分钟后开始进行各热料仓矿料的称量(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各仓能够得到充分的筛分,结果更具代表性);称量的顺序大小粒径间隔(例如:3#、5#、1#、4#、2#),防止串料,同时,通过此种放料顺序还可检验各料仓是否有串料的现象;按固定的顺序逐一称量每个热料仓矿料的质量,并进行记录;根据记录的质量计算预估生产配合比;
实施例二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上面层生产配合比校验该拌合站共设4个热料仓,进行了5次走料,则热拌沥青混凝土预估生产配合比可按下式计算得到:
M1=m11+m12+…+m1i   (1)
A&OverBar;11=m11/M1*100,A&OverBar;12=m12/M1*100,A&OverBar;1i=m1i/M1*100---(2)]]>
M2=m21+m22+…+m2i   (3)
A&OverBar;21=m21/M2*100,A&OverBar;22=m22/M2*100,...A&OverBar;2i=m2i/M2*100---(4)]]>
Mn=mn1+mn2+…+mni   (5)
A&OverBar;n1=mn1/Mn*100,A&OverBar;n2=mn2/Mn*100,A&OverBar;ni=mni/Mn*100---(6)]]>
A&OverBar;1=(Σi=1...nA&OverBar;i1)/n,A&OverBar;2=(Σi=1...nA&OverBar;i2)/n,A&OverBar;i=(Σi=1...nA&OverBar;in)/n---(7)]]>
A1=A&OverBar;1*(100-P)100,A2=A&OverBar;2*(100-P)100,,Ai=A&OverBar;i*(100-P)100---(8)]]>
1#热料仓热拌沥青混凝土预估的生产配合比:2#热料仓热拌沥青混凝土预估的生产配合 比:……i#热料仓热拌沥青混凝土预估的生产配合比:矿粉预估的生产配合比=A1:A2:…:Ai:P;
其中Mn_第5次走料时各热料仓热拌沥青混凝土的质量总和,n=1,2,3,4,5;
mni_第5次走料时第i#热料仓热拌沥青混凝土的质量,n=1,2,3,4,5;i=1,2,3,4,i#表示i号;
Ai_第i#热料仓热拌沥青混凝土预估生产配合比,i=1,2,.3,4;
第i#热料仓热拌沥青混凝土走料平均分计占有率,i=1,2,3,4;
第i#热料仓热拌沥青混凝土第n次走料的平均分计占有率,n=1,2,3,4,5;i=1,2,3,4;
P-矿粉含量(计算时将石料与矿粉视为100);即完成了校验热拌沥青混凝土生产配合比;
步骤二、对每次经过热料仓走料进行取样筛分得到实际配合比(具体过程);
1)每次经过热料仓走料进行取样筛分;
2)假设有i个集料粒径种类,则热拌沥青混凝土实际生产配合比可按下式计算得到:
M=m1+m2+L+mi(9)
A1=m1M*(100-P)100,A2=m2M*(100-P)100,Ai=miM*(100-P)100---(10)]]>
其中M是取样沥青混凝土的质量总和;
mi-筛分得到的第i#粒径集料的质量i=1,2....i,i#表示i号;
Ai’-第i#粒径集料生产配合比,即第i#粒径集料实际生产占有率,i=1,2,...i;
P-矿粉含量(计算时将石料与矿粉视为100),即完成了热拌沥青混凝土实际生产配合比的计算;
步骤三、通过筛分得到的生产配合比与预估生产配合比作比较,根据比较结果作稳定性检验;
①若极差Rk#≤2%,则认为该仓热拌沥青混凝土原材料稳定;
②若极差Rk#>2%,则认为该仓热拌沥青混凝土原材料不稳定,需要进一步查找原因,并在实际生产中加以严格控制;其中,k=1,2,3,4;
步骤四、根据步骤二和步骤三的比较结果作等料溢料的预测;
将通过筛分得到沥青混凝土中的某一粒径集料的配合比的比值A'1:A'2:…:P与预估的 热拌沥青混凝土生产配合比的比值A1:A2:…:P,其中A'1+A'2+…+P=100%,A1+A2+…+P=100%,第k#热料仓沥青混凝土中被筛分得到某一粒径的集料的配合比A'k与的第k#热料仓热拌沥青混凝土预估生产配合比Ak进行比较:
①若Ak-A'k≤±1%,认为在生产过程中第k#热料仓不会出现等料、溢料的现象;
②若Ak-A'k>1%,认为在生产过程中第k#热料仓极有可能出现溢料情况;
③若Ak-A'k<-1%,认为在生产过程中第k#热料仓极有可能出现等料情况;
其中,k=1,2,3,4;A′k为第k#热料仓沥青混凝土中被筛分得到某一粒径的集料的配合比是第k#热料仓沥青混凝土中被筛分得到某一粒径的集料的质量m’k与沥青混凝土中各种粒径的集料总质量M’之比;
实施例二沥青路面上面层生产配合比校验;该拌合站共设4个热料仓,第一次试验段进行了5次走料,具体称量结果见表3,生产配合比计算过程见表4;
表3沥青路面上面层生产走料用量汇总表

表4沥青路面上面层生产配合比预估汇总表(%)


由表4知:①预估生产配合比与筛分配合比有较大差异:A1-A'1=-1%,A2-A'2=-2%,A3-A'3=+4%,A4-A'4=-1%,其中3#、2#的差异值大于规定值Ak-A'k≤±1%,说明2#存在等料的可能、3#极有可能发生比较严重的溢料;②3#、2#、1#的极差Rk#〉2%,其中R1#=2.22%,R2#=2.76%,R3#=4.61%,说明原材料不稳定,因此,需要查明原因,在生产中加以控制;
按筛分生产配合比进行试验段的铺筑,在生产过程中发现3#溢料严重,相应的2#、4#出现了部分等料;这种情况再次证实了本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
经调查发现,施工单位用于上面层的石屑有两种,此两种石屑在级配组成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其堆放地点相邻;在进行生产配合比走料时,由于没有交代清楚,导致了机械手取料时两堆交替上料,造成了级配的差异;
随后,按照目标配合比采用的原材料进行了第二次试验段的走料,此次走料共进行了4次,具体称量结果见表5,生产配合比计算过程见表6:
表5沥青路面上面层生产走料用量汇总表

表6沥青路面上面层生产配合比预估汇总表(%)


由表6可以看出:①预估生产配合比与实际生产配合比较为接近,Ak-A'k≤±1%,其中:A1-A'1=0%,A2-A'2=+1%,A3-A'3=-1%,A4-A'4=0%;说明在生产过程中不会发生大规模的等料、溢料;②各热料仓的极差均小于规定的2%,其中R1#=1.98%,R2#=0.81%,R3#=1.70%,R4#=1.02%,说明各仓原材料比较稳定如图3所示;
按此配合比再次进行试验段铺筑,未发生等料、溢料情况,经检验试验段各项指标满足规范及设计文件的要求。

一种快速校验热拌沥青混凝土生产级配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一种快速校验热拌沥青混凝土生产级配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一种快速校验热拌沥青混凝土生产级配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快速校验热拌沥青混凝土生产级配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快速校验热拌沥青混凝土生产级配的方法.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726429A43申请公布日20140416CN103726429A21申请号201410038027X22申请日20140126E01C19/02200601E01C7/2220060171申请人哈尔滨工业大学地址15000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西大直街92号72发明人徐慧宁谭忆秋王潇婷李晓民74专利代理机构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23109代理人杨立超54发明名称一种快速校验热拌沥青混凝土生产级配的方法57摘要一种快速校验热拌沥青混凝土生产级配的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沥青混凝土生产级配的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从“热料仓取料筛分”到“调整生产配合比”这一过程费。

2、时、费力,极大地影响了工作效率,及要寻找一种既能快速校验生产配合比,以供快速及时调整生产配合比,又能预测生产中出现的等料、溢料情况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快速校验热拌沥青混凝土生产级配的方法。该方法是通过步骤一、计算预估生产配合比;步骤二、得到实际配合比;步骤三、作生产配合比稳定性检验;步骤四、作等料溢料的预测等步骤实现的。本发明应用于沥青混凝土生产级配领域。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11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11页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726429ACN103726429A1/2页21一种快速校验热拌沥青混凝土生产级配的方。

3、法,其特征在于一种快速校验热拌沥青混凝土生产级配的方法是按照以下步骤实现的步骤一、记录经过冷料仓和热料仓走料的质量,根据记录的质量计算预估生产配合比;其中走料先经过冷料仓再经过热料仓;步骤二、对每次经过热料仓走料进行取样筛分得到实际配合比;步骤三、通过筛分得到的生产配合比与预估生产配合比作比较,根据比较结果作稳定性检验;步骤四、根据步骤二和步骤三的比较结果作等料溢料的预测;即完成了一种快速校验热拌沥青混凝土生产级配的方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快速校验热拌沥青混凝土生产级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所述记录经过冷料仓和热料仓走料的质量,根据记录的质量计算预估生产配合比是通过以下过程完成的1)冷。

4、料仓按转速走料310分钟,关闭冷料仓;开启、关闭冷料仓时应保持顺序一致;2)关闭冷料仓,15分钟后开始进行各热料仓矿料的称量,称量的顺序以大小粒径间隔为顺序,按固定的顺序逐一称量每个热料仓矿料的质量,并进行记录;3)根据记录的质量计算预估生产配合比;4)假设有I个热料仓,进行了N次走料,则热拌沥青混凝土预估生产配合比可按下式计算得到M1M11M12M1I(1)M2M21M22M2I(3)MNMN1MN2MNI(5)1热料仓热拌沥青混凝土预估的生产配合比2热料仓热拌沥青混凝土预估的生产配合比I热料仓热拌沥青混凝土预估的生产配合比矿粉预估的生产配合比A1A2AIP;其中MN_第N次走料时各热料仓热。

5、拌沥青混凝土的质量总和,N1,2,N;MNI_第N次走料时第I热料仓热拌沥青混凝土的质量,N1,2,,N,I1,2I,I表示I号;AI_第I热料仓热拌沥青混凝土预估生产配合比,I1,2,I;第I热料仓热拌沥青混凝土走料平均分计占有率,I1,2I;第I热料仓热拌沥青混凝土第N次走料的平均分计占有率,N1,2,N,I1,2,I;P矿粉含量。权利要求书CN103726429A2/2页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快速校验热拌沥青混凝土生产级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所述对每次经过热料仓走料进行取样筛分得到实际配合比的具体过程为1)每次经过热料仓走料进行取样筛分,记录各种尺寸集料质量;2)假设有I个集料粒。

6、径种类,则热拌沥青混凝土实际生产配合比可按下式计算得到MM1M2LMI(9)其中,M是取样沥青混凝土的质量总和;MI筛分得到的第I粒径集料的质量I1,2I,I表示I号;AI第I粒径集料生产配合比,即第I粒径集料实际生产占有率,I1,2,I;P矿粉含量(计算时将石料与矿粉视为10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快速校验热拌沥青混凝土生产级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所述通过筛分得到的生产配合比与预估生产配合比作比较,根据比较结果作稳定性检验的具体过程为比较第K热料仓热拌沥青混凝土N次走料的平均分计占有率若分计占有率极差RK2,则认为该仓热拌沥青混凝土原材料稳定;若分计占有率极差RK2,则认为该仓热拌。

7、沥青混凝土原材料不稳定,需要进一步查找原因,并在实际生产中加以严格控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快速校验热拌沥青混凝土生产级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所述根据步骤二和步骤三的比较结果作等料溢料的预测的具体过程为将通过筛分得到沥青混凝土中的某一粒径集料的配合比的比值A1A2LP与预估的热拌沥青混凝土生产配合比的比值A1A2P分别进行比较;其中A1A2LAI100,A1A2LAI100,第K热料仓沥青混凝土中被筛分得到某一粒径的集料的配合比AK与第K热料仓热拌沥青混凝土预估生产配合比AK进行比较若AKAK1,认为在生产过程中第K热料仓不会出现等料、溢料的现象;若AKAK1,认为在生产过程中第K热料。

8、仓极有可能出现溢料情况;若AKAK2,则认为该仓热拌沥青混凝土原材料不稳定,需要进一步查找原因,并在实际生产中加以严格控制。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三相同。0059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不同的是步骤四所述根据步骤二和步骤三的比较结果作等料溢料的预测的具体过程为将通过筛分得到沥青混凝土中的某一粒径集料的配合比的比值A1A2LP与预估的热拌沥青混凝土生产配合比的比值A1A2P分别进行比较,其中A1A2LAI100,A1A2LAI100,第K热料仓沥青混凝土中被筛分得到某一粒径的集料的配合比AK与第K热料仓热拌沥青混凝土预估生产配合比AK进行比较0060若AKAK1。

9、,认为在生产过程中第K热料仓不会出现等料、溢料的现象;0061若AKAK1,认为在生产过程中第K热料仓极有可能出现溢料情况;0062若AKAK2,则认为该仓热拌沥青混凝土原材料不稳定,需要进一步查找原因,并在实际生产中加以严格控制;其中,K1,2,3,4;0099步骤四、根据步骤二和步骤三的比较结果作等料溢料的预测;0100将通过筛分得到沥青混凝土中的某一粒径集料的配合比的比值A1A2P与预估的热拌沥青混凝土生产配合比的比值A1A2P,其中A1A2P100,A1A2P100,第K热料仓沥青混凝土中被筛分得到某一粒径的集料的配合比AK与的第K热料仓热拌沥青混凝土预估生产配合比AK进行比较0101。

10、若AKAK1,认为在生产过程中第K热料仓不会出现等料、溢料的现象;0102若AKAK1,认为在生产过程中第K热料仓极有可能出现溢料情况;0103若AKAK2,则认为该仓热拌沥青混凝土原材料不稳定,需要进一步查找原因,并在实际生产中加以严格控制;其中,K1,2,3,4;0143步骤四、根据步骤二和步骤三的比较结果作等料溢料的预测;0144将通过筛分得到沥青混凝土中的某一粒径集料的配合比的比值A1A2P与预估的热拌沥青混凝土生产配合比的比值A1A2P,其中A1A2P100,A1A2P100,第K热料仓沥青混凝土中被筛分得到某一粒径的集料的配合比AK与的第K热料仓热拌沥青混凝土预估生产配合比AK进行。

11、比较0145若AKAK1,认为在生产过程中第K热料仓不会出现等料、溢料的现象;0146若AKAK1,认为在生产过程中第K热料仓极有可能出现溢料情况;0147若AKAK1,认为在生产过程中第K热料仓极有可能出现等料情况;0148其中,K1,2,3,4;AK为第K热料仓沥青混凝土中被筛分得到某一粒径的集料的配合比是第K热料仓沥青混凝土中被筛分得到某一粒径的集料的质量MK与沥青混凝土中各种粒径的集料总质量M之比;0149实施例二沥青路面上面层生产配合比校验;该拌合站共设4个热料仓,第一次试验段进行了5次走料,具体称量结果见表3,生产配合比计算过程见表4;0150表3沥青路面上面层生产走料用量汇总表0。

12、1510152表4沥青路面上面层生产配合比预估汇总表0153说明书CN103726429A1210/11页1301540155由表4知预估生产配合比与筛分配合比有较大差异A1A11,A2A22,A3A34,A4A41,其中3、2的差异值大于规定值AKAK1,说明2存在等料的可能、3极有可能发生比较严重的溢料;3、2、1的极差RK2,其中R1222,R2276,R3461,说明原材料不稳定,因此,需要查明原因,在生产中加以控制;0156按筛分生产配合比进行试验段的铺筑,在生产过程中发现3溢料严重,相应的2、4出现了部分等料;这种情况再次证实了本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0157经调查发现,施工单。

13、位用于上面层的石屑有两种,此两种石屑在级配组成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其堆放地点相邻;在进行生产配合比走料时,由于没有交代清楚,导致了机械手取料时两堆交替上料,造成了级配的差异;0158随后,按照目标配合比采用的原材料进行了第二次试验段的走料,此次走料共进行了4次,具体称量结果见表5,生产配合比计算过程见表60159表5沥青路面上面层生产走料用量汇总表0160说明书CN103726429A1311/11页140161表6沥青路面上面层生产配合比预估汇总表()016201630164由表6可以看出预估生产配合比与实际生产配合比较为接近,AKAK1,其中A1A10,A2A21,A3A31,A4A40;说明在生产过程中不会发生大规模的等料、溢料;各热料仓的极差均小于规定的2,其中R1198,R2081,R3170,R4102,说明各仓原材料比较稳定如图3所示;0165按此配合比再次进行试验段铺筑,未发生等料、溢料情况,经检验试验段各项指标满足规范及设计文件的要求。说明书CN103726429A141/2页15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3726429A152/2页16图3说明书附图CN103726429A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