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桃树的栽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桃树扇形一边倒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桃树是我国重要经济林果树种,在我国温带、亚热带地区栽培广泛,为了提高桃树栽培的经济效益,人们逐渐实践总结了多种整形修剪方法。目前桃树普遍应用树形包括:无主干的二主枝自然开心形、三主枝的自然开心形,多主枝的杯状形,有主干的圆柱形或纺锤形等。
CN101341839B公开了一种桃树盘状整形修剪方法,其通过低定干,顶端新梢培养中心杆直立向上生长,基部新梢形成车轮状枝,并经4-5年的培养形成该以3-4主枝为骨干的盘状树形。该方法可以降低树冠高度,改善内膛光照使基部不光秃;但该方法树体成形慢,成本较高,不能密植,并不适合种植户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桃树扇形一边倒的栽培方法,其具有密植、矮化、早熟,高产,高品质的特点,非常适合种植户推广应用。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桃树扇形一边倒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苗木定植后,在嫁接口以上30~40cm处定干,留下下芽作为延长头,使其直立生长形成主杆;主杆上的一级侧枝长到28~32cm时,剪掉8~10cm,修剪后的一级侧枝生长出二级侧枝;
延长头长至1.8m~2.2m时,摘心;
2)将主杆拉斜至与地面的夹角为45°~50°,形成主枝;如主枝两侧的一级侧枝密集,剪去背上枝;如主枝两侧的一级侧枝稀疏,将背上枝拉至主枝两侧使其侧向生长成为结果枝;即得桃树扇形一边倒树形。
步骤1)中,定干的高度为50cm~80cm。成苗根系细小的可定干50cm,根系大的可定高干,但应除去全部枝桠。
步骤2)主枝生长过程中,可直接剪掉背下枝;也可选择背下枝在第二年摘完果子后剪掉。修剪后的一级侧枝在一周后会生长出3~4条二级侧枝,所述二级侧枝即形成了一个结果枝组。
侧枝的上下两枝的距离应为18-23cm,超过视为稀疏,不够视为密集。
本发明提供的桃树扇形一边倒的栽培方法,通过对主枝、侧枝的有序处理,容易获得基本一致的桃树扇形一边倒树形。以该树形进行栽培的桃树,统一向一侧歪倒,全树只有1个主枝,无主杆,无背上枝和背下枝,只留边枝,像扇子形状。桃树扇形一边倒的栽培方法消弱了桃树的将该生长势变为结果势,使桃树更容易开花结果;该树形可使叶子均匀受光且全树不挡光,使光能的利用率达到80%以上,光合作用制造的营养更多;由于骨干枝少,无效生长消耗的营养少;主枝上直接着生结果枝组,树体拉到恰当位置即成形,容易实现密植,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步骤1)苗木定植时,株距为1~1.5米,行距为2~2.5米。留芽时留下芽是由于越往下的芽生长越旺盛。延长头向上直直生长,如若不直可采用竹竿标直,使延长头直立生长。
栽植前,全面深挖20cm左右,并施足肥及适量杀虫杀菌剂,然后沿行起垄,垄高20cm左右。
苗木栽前用植物生长促进剂泡根16~24h。栽植时,将苗木先栽至垄的一侧,南北行嫁接口向东(枝条向西生长),东西行嫁接口向北;一边填土一边上下颤动如捣蒜状,使根际充满细土,继续上提,使苗木阴阳线超出地平面5~10厘米。栽植后,大水一次浇透,水渗后继续填土至超过阴阳线25厘米左右,此时苗木即栽于垄上。垄上栽培有利于根系保暖;最有效的吸收水肥;加大树下操作空间,人可以树下直立行走,生产管理更为方便。
苗木栽植后,每周浇水1次至树苗成活,叶片不再萎蔫;新梢长至20~40cm时,每20天施肥、浇水一次,每次施肥后再用大水浇透。施肥时,在垄的一侧距树干50cm左右处开浅沟施入营养肥,然后浇水。浇水时可采用滴灌带,浇透即可,避免存水。
树苗生长过程中,施叶面肥以进一步补充营养。叶片较小时,喷布2~3次质量浓度为0.2%的硫酸锌溶液;发现黄叶病时,喷布2~3次质量浓度为0.3%的硫酸亚铁溶液;叶片成熟后,每13~16天向叶面喷布0.3%的尿素溶液。
每年采果后一个月,对栽培地进行施肥、深翻。深翻可疏松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微生物活动,分解释放矿质元素;切断外围根系,即对根系修剪更新,促发新根,复壮树势,延缓衰老。
可采用如下方法进行深翻:
采果后向地面撒施生石灰,翻耕后浇水;生石灰的用量为100~150Kg/亩,盐碱地可用硅钙肥代替生石灰。翻耕后在行间隔行开沟,沟内施入肥料、杂草后填平。所开沟的深、宽均为30~45cm。每亩施入的肥料量为有机肥3~5方、尿素20~40kg、硫酸铜1~3kg。
落叶后每亩施入尿素20~40kg、硫酸亚铁20~50kg、硫酸锌1~3kg、硼砂1~3kg、钙肥50~100kg、黄腐酸肥4~8kg、生物菌肥适量;将上述肥料撒施后翻耕并用大水浇透。同时,再以开浅沟(在垄的一侧距树干50cm左右)的方式施入磷酸二铵;磷酸二铵的施入量为30~50kg/亩。
坐果后每亩施入硫酸钾60~75kg。将硫酸钾撒施后翻耕并浇水。
桃树花期可采用自花授粉,个别的品种也可选择异花授粉。可采用花期相遇的不同品种隔行相间栽植或隔株相间栽植实现异花授粉。
由于扇形一边倒桃树的密植、结果势好,病虫害的防治尤为重要,否则较其他树形扩散更为迅速。
桃树萌芽后开花前,向桃树喷洒5%氯氰菊酯的2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的5000倍液、3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的500倍液。
桃树花芽膨大时,向花芽喷洒30%石硫合剂的150倍液。
在桃树的初花期和盛花期,向花芽喷洒磷酸二氢钾的300倍液和0.5wt%的硼肥。
桃树落花后,针对蚜虫害,向桃树喷洒25wt%的吡蚜酮、5%氯氰菊酯的20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的600倍液;
针对卷夜蛾、穿孔病、炭疽病,向桃树喷洒5%氯氰菊酯的2000倍液、25%灭幼脲的2000倍液、70%甲托的1000倍液,每亩施活力钙、活力钾各10kg;
针对红蜘蛛、白粉病,向桃树喷洒质量浓度为5%氯氰菊酯的2000倍液、20%哒螨灵可湿性粉剂的2500倍液、1.8%阿维菌素的4000倍液,每亩施活力钾10kg。
花前、采果后,向地面喷洒20%的百草枯水剂150毫升/亩、80%的乙草胺乳油70毫升,其作用为除草。
本发明提供的桃树扇形一边倒的栽培方法,具有密植、早熟的特点,保护地栽后1年内枝叶满园,露地栽后2年内枝叶满园,易达到形成常规产量的亩枝量。该方法所得一边倒树形注重的是群体而不是个体,遵循的是下垂果实大而端正的结果习性,充分利用了一边倒树形主枝背后的优良光照,具备了早果高产优质的树形结构基础。与常规主枝自然开心形的栽培方法相比,该方法所结果实光照时间更长,色泽、口感好,坐果稳定,果实大,品质好,可使亩产增加20%以上,效益增加25%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下实施例中,5%氯氰菊酯、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石硫合剂、硼肥、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25%灭幼脲、70%甲托、活力钙、活力钾、20%哒螨灵可湿性粉剂、1.8%阿维菌素均为市售常规商品;“5%氯氰菊酯”中,5%代表有效物质含量,其他产品类同。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桃树扇形一边倒的栽培方法,以露地为栽培地,包括以下步骤:
1)将苗木进行栽植,栽植地为南北行,沿行起垄,苗木的嫁接口向东,株距为1.2m,行距为2.2m,垄高为20cm;苗木定植后,在嫁接口以上30cm芽饱满处定干(定干的高度为50cm),留下下芽作为延长头,使其直立生长形成主杆;主杆上的一级侧枝长到30cm时,剪掉10cm,留下20cm,修剪后的一级侧枝在一周后会生长出3~4条二级侧枝;
延长头长至2m高时,摘心,抑制其继续长高;
2)将主杆拉斜至与地面的夹角为45°,形成主枝;如主枝两侧的一级侧枝密集,剪去背上枝和背下枝;如主枝两侧的一级侧枝稀疏,将背上枝拉至两侧使其侧向生长成为结果枝;侧枝生长至50~70cm时,即得桃树扇形一边倒树形。
期间,水肥管理的情况具体为:
在苗木栽植后,每周浇水1次至树苗成活,叶片不再萎蔫;新梢长至20~40cm时,每20天施肥、浇水一次,每次施肥后再用大水浇透;施肥浇水持续至9月上旬;
施叶面肥以进一步补充营养。叶片较小时,喷布2~3次质量浓度为0.2%的硫酸锌溶液;发现黄叶病时,喷布2~3次质量浓度为0.3%的硫酸亚铁溶液;叶片成熟后,每13~16天向叶面喷布0.3%的尿素溶液;
栽培地每年采果后一个月隔行深翻、施肥;采果后向地面撒施生石灰,犁锄后浇水;生石灰的用量为100~150Kg/亩,盐碱地可用硅钙肥代替生石灰;隔行开沟,沟内施入肥料与杂草后填平,大水浇透,连年交替进行;所开沟的深、宽均为30~45cm,每亩施入有机肥3~5方、尿素20~40kg、硫酸铜1~3kg;
落叶后每亩施入尿素20~40kg、硫酸亚铁20~50kg、硫酸锌1~3kg、硼砂1~3kg、钙肥50~100kg、黄腐酸肥4~8kg、生物菌肥适量;将上述肥料撒施后翻耕并用大水浇透。同时,再以开浅沟(在垄的一侧距树干50cm左右)的方式施入磷酸二铵;磷酸二铵的施入量为30~50kg/亩;
坐果后每亩施入硫酸钾60~75kg,将硫酸钾撒施后犁锄并浇水。
病虫害防治的情况具体为:
3月份,桃树萌芽后开花前,向桃树喷洒5%氯氰菊酯的2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的5000倍液、3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的500倍液,其作用为预防蚜虫,杀菌保花;
采用自花授粉,桃树花芽膨大时,向花芽喷洒质量浓度为30%石硫合剂150倍液,其作用为杀菌杀虫卵;
3月底,进入桃树的初花期和盛花期,向花芽喷洒质量浓度为磷酸二氢钾的300倍液和0.5wt%的硼肥,其作用为补充桃树中的微量元素,提高坐果率;
4月底,桃树落花后,针对蚜虫害,向桃树喷洒25wt%的吡蚜酮、5%氯氰菊酯的20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的600倍液;其作用为杀除各种病菌与蚜虫,补充微量元素;
5月份,针对卷夜蛾、穿孔病、炭疽病,向桃树喷洒5%氯氰菊酯的2000倍液、25%灭幼脲的2000倍液、70%甲托的1000倍液,每亩施活力钙、活力钾各10kg;其作用为杀卷夜蛾、预防穿孔病、炭疽病等;
6月份,针对红蜘蛛、白粉病,向桃树喷洒质量浓度为5%氯氰菊酯的2000倍液、20%哒螨灵可湿性粉剂的2500倍液、1.8%阿维菌素的4000倍液,每亩施活力钾10kg;其作用为杀红蜘蛛等害虫、针对预防白粉病;
花前、采果后,向地面喷洒20%的百草枯水剂150毫升/亩、80%的乙草胺乳油70毫升,其作用为除草。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桃树扇形一边倒的栽培方法,以保护地为栽培地,树种为映霜红,包括以下步骤:
1)12月份,将苗木进行栽植,栽植地为南北行,沿行起垄,苗木的嫁接口向东,株距为1.5m,行距为2.5m,垄高为20cm;苗木定植后,在嫁接口以上40cm芽饱满处定干(定干的高度为80cm),只留下下芽作为延长头,使其直立生长形成主杆;主杆上的一级侧枝长到30cm时,剪掉10cm,留下20cm,修剪后的一级侧枝在一周后会生长出3~4条二级侧枝;
8月份,延长头长至2.2m高时,摘心,抑制其继续长高;
2)将主杆拉斜至与地面的夹角为45°,形成主枝;如主枝两侧的一级侧枝密集,剪去背上枝;如主枝两侧的一级侧枝稀疏,将背上枝拉至两侧使其侧向生长成为结果枝,背下枝在第二年摘完果子后剪掉;侧枝生长至50~70cm时,即得桃树扇形一边倒树形。
期间,水肥管理的情况具体为:施肥后浇水;冬季桃根系处于休眠状态时,采用漫灌;生长季节根据土壤墒情,隔行灌水,可防冒大条;果实膨大期隔行灌水;
12月份,在苗木栽植后,每周浇水1次至树苗成活,叶片不再萎蔫;新梢长至20~40cm时,每20天浇水一次,每次浇水前施营养肥促进生长;施肥浇水直至9月上旬;
5月份,施叶面肥以进一步补充营养。叶片较小时,喷布2~3次质量浓度为0.2%的硫酸锌溶液;发现黄叶病时,喷布2~3次质量浓度为0.3%的硫酸亚铁溶液;叶片成熟后,每13~16天向叶面喷布0.3%的尿素溶液;
每年采果后一个月隔行深翻、施肥,具体方法同实施例1。
病虫害防治的情况具体为:
3月份,桃树萌芽后开花前,向桃树喷洒5%氯氰菊酯的2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的5000倍液、3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的500倍液;
采用异花授粉,桃树花芽膨大时,向花芽喷洒质量浓度为30%石硫合剂150倍液;
4月份,进入桃树的初花期和盛花期,向花芽喷洒质量浓度为磷酸二氢钾的300倍液和0.5wt%的硼肥;
4月底,桃树落花后,向桃树喷洒25wt%的吡蚜酮、5%氯氰菊酯的20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的600倍液;
5月份,针对卷夜蛾、穿孔病、炭疽病,向桃树喷洒5%氯氰菊酯的2000倍液、25%灭幼脲的2000倍液、70%甲托的1000倍液,每亩施活力钙、活力钾各10kg;
6月份,针对红蜘蛛、白粉病,向桃树喷洒质量浓度为5%氯氰菊酯的2000倍液、20%哒螨灵可湿性粉剂的2500倍液、1.8%阿维菌素的4000倍液,每亩施活力钾10kg;
花前、采果后,向地面喷洒20%的百草枯水剂150毫升/亩、80%的乙草胺乳油70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