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数据传送的方法和装置.pdf

上传人:a3 文档编号:716200 上传时间:2018-03-07 格式:PDF 页数:31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6118984.3

申请日:

1996.11.30

公开号:

CN1180198A

公开日:

1998.04.29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G06F 13/38申请日:19961130授权公告日:20030101终止日期:20091230|||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G06F13/38

主分类号:

G06F13/38

申请人: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发明人:

小野浩嗣; 藤井正弘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1995.11.30 JP 312393/95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王忠忠;王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控制呼叫设备和被呼设备之间的数据传送的方法和数据传送控制装置,包括从呼叫设备向被呼设备发送通知被呼设备数据传送格式的控制信号的第一设备。第二设备把定义由控制信号定义的数据传送格式是否具有预定状态的响应信号从被呼设备发送至呼叫设备。

权利要求书

1: 控制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数据传送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 包括: 从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通知所述第二设备数据传送 格式的控制信号的装置; 从所述第二设备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定义由所述控制信号定义的 所述数据传送格式是否具有预定状态的响应信号的装置。
2: 如权利要求1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状态 包括所述数据传送格式是否是所述第二设备可接受的, 其中所述控制信号发送装置包括发送以下代码至少其中之一的装 置: 定义数据传送方向的传送方向代码; 定义被传送数据的项目的项目代码; 定义所述被传送数据的一组项目的功能代码; 定义所述被传送数据的范围的传送范围代码; 定义所述第二设备对所述被传送数据的处理的接收处理代码;以 及 定义所述被传送数据的文件名是否已预先被传送的PRE规定代 码。
3: 如权利要求2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信号 发送装置包括发送以下信号至少其中之一的装置: 表示由所述传送范围代码定义的数据范围是不可接受的发送数据 抑制信号部分; 表示由所述接收处理代码定义的接收处理是不可接受的接收处理 代码抑制信号部分; 表示由所述功能代码定义的所述一组数据项目是不可接受的功能 代码抑制信号部分;以及 表示由所述传送方向代码定义的传送方向是不可接受的传送方向 代码抑制信号部分。
4: 如权利要求3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所述 第一设备执行的处理进行控制的装置,当所述响应信号包括多个信号 部分时,所述控制装置对所述第一设备执行的处理这样地进行控制, 使所述第一设备按照所述传送方向代码抑制信号部分、所述功能代码 抑制信号部分和所述发送数据/接收处理代码抑制信号部分的顺序进 行处理来确定所述传送格式。
5: 如权利要求1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设备是否已接收到所述响应信号的第一判断装置; 以及 判断从所述控制信号发送装置发送所述控制信号的时刻起过去了 的时间的第二判断装置。
6: 如权利要求5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 判断装置确认所述第一设备在由所述第二判断装置所确定的预定时间 内设有接收到所述响应信号时,就利用所述控制信号发送装置重发所 述控制信号。
7: 如权利要求6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号 被重发预定的次数,如果所述第一判断装置确认响应信号没有被所述 第一设备接收到,就终止所述数据传送。
8: 如权利要求1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号 发送装置包括发送包括用于定义要被传送的所述数据的文件名是否被 发送的代码的控制信号的装置。
9: 利用媒介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传送数据的数据传送控制 装置,包括: 在数据传送之前,从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通知所述 第二设备数据传送格式的控制信号的装置; 从所述第二设备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表示由所述控制信号定义的 所述数据传送格式的接收是否具有预定状态的响应信号的装置, 其中所述控制信号包括定义要被传送的数据的代码。
10: 如权利要求9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媒介包括 红外、无线电和有线通信手段之一。
11: 如权利要求9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状态 包括所述数据传送格式是否是所述第二设备可接受的, 其中所述控制信号发送装置包括发送具有包括以下代码至少其中 之一的所述代码的控制信号的装置: 定义数据传送方向的传送方向代码; 定义被传送数据的项目的项目代码; 定义所述被传送数据的一组项目的功能代码; 定义所述被传送数据的范围的传送范围代码; 定义所述第二设备对所述被传送数据的处理的接收处理代码;以 及 定义所述被传送数据的文件名是否已预先被传送的PRE规定代 码。
12: 如权利要求11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信 号发送装置包括发送以下信号至少其中之一的装置: 表示由所述传送范围代码定义的数据范围是不可接受的发送数据 抑制信号部分; 表示由所述接收处理代码定义的接收处理是不可接受的接收处理 代码抑制信号部分; 表示由所述功能代码定义的所述一组数据项目是不可接受的功能 代码抑制信号部分;以及 表示由所述传送方向代码定义的传送方向是不可接受的传送方向 代码抑制信号部分。
13: 如权利要求12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所 述第一设备执行的处理进行控制的装置,当所述响应信号包括多个信 号部分时,所述控制装置对所述第一设备执行的处理这样地进行控 制,使所述第一设备按照所述传送方向代码抑制信号部分、所述功能 代码抑制信号部分和所述发送数据/接收处理代码抑制信号部分的顺 序进行处理来确定所述传送格式。
14: 如权利要求9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设备是否已接收到所述响应信号的第一判断装置; 以及 判断从所述控制信号发送装置发送所述控制信号的时刻起过去了 的时间的第二判断装置; 当所述第一判断装置确认所述第一设备在由所述第二判断装置所 确定的预定时间内没有接收到所述响应信号时,就利用所述控制信号 发送装置重发所述控制信号。
15: 如权利要求9的数据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定义被传送数 据的所述项目代码在所述数据被传送之前被传送。
16: 如权利要求9的数据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号发送 装置包括发送包括用于定义要被传送的所述数据的文件名是否被发送 的代码的控制信号的装置。
17: 利用媒介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传送包括至少一个文件 的数据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包括: 在数据传送之前,从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之一向所述第 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的另一个发送被包括在所述数据内的文件标识 符的装置。
18: 控制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数据传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 骤: 从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通知所述第二设备数据传送 格式的控制信号; 从所述第二设备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定义由所述控制信号定义的 所述数据传送格式是否具有预定状态的响应信号。
19: 如权利要求1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状态包括所述数 据传送格式是否是所述第二设备可接受的, 其中发送控制信号的步骤包括发送以下代码至少其中之一的步 骤: 定义数据传送方向的传送方向代码; 定义被传送数据的项目的项目代码; 定义所述被传送数据的一组项目的功能代码; 定义所述被传送数据的范围的传送范围代码; 定义所述被呼设备对所述被传送数据的处理的接收处理代码;以 及 定义所述被传送数据的文件名是否已预先被传送的PRE规定代 码。
20: 如权利要求19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响应信号的步骤 包括发送以下信号至少其中之一的步骤: 表示由所述传送范围代码定义的数据范围是不可接受的发送数据 抑制信号部分; 表示由所述接收处理代码定义的接收处理是不可接受的接收处理 代码抑制信号部分; 表示由所述功能代码定义的所述一组数据项目是不可接受的功能 代码抑制信号部分;以及 表示由所述传送方向代码定义的传送方向是不可接受的传送方向 代码抑制信号部分。
21: 如权利要求20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接收到所述响应 信号后利用所述第一设备进行处理的步骤,当所述响应信号包括多个 信号部分时,所述第一设备进行处理的步骤包括按照所述传送方向代 码抑制信号部分、所述功能代码抑制信号部分和所述发送数据/接收处 理代码抑制信号部分的顺序的处理。
22: 如权利要求1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测量在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控制信号步骤之后的时间。
23: 如权利要求2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所述第一设备是否已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到响应信号。
24: 如权利要求2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当检测所述第一设备在预定时间内没有接收到所述响应信号时, 就利用所述第一设备重发所述控制信号预定的次数。
25: 控制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数据传送的数据传送控制装 置,包括: 从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通知所述第二设备数据传送 格式的控制信号的装置; 从所述第二设备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定义由所述控制信号定义的 所述数据传送格式是否具有预定状态的响应信号的装置; 其中所述预定状态包括所述数据传送格式是否是所述第二设备可 接受的。
26: 利用媒介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传送数据的数据传送控 制装置,包括: 在数据传送之前,从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通知所述 第二设备数据传送格式的控制信号的装置; 从所述第二设备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表示由所述控制信号定义的 所述数据传送格式的接收是否具有预定状态的响应信号的装置, 其中所述预定状态包括所述数据传送格式是否是所述第二设备可 接受的, 其中所述控制信号包括定义要被传送的数据的代码。

说明书


控制数据传送的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总的来说涉及数据传送控制装置和数据传送控制方法,特别涉及利用红外(IR)线等传送数据的方法和数据传送控制装置。

    在本发明之前,已在小型电子设备,例如在电子笔记本、袖珍计算机、无线电选呼接收机等内采用利用IR线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一般来说,与设备的主底盘/壳体相比,这种小型电子设备的输入按钮和显示屏幕都比较小,向这种小型电子设备输入大量数据很不方便,尤其是如果用户的手指与输入按钮相比较大的话就更是如此。

    因此,用户一般把数据输入到其它电子设备,例如输入到个人计算机等,然后利用红外线把数据从个人计算机传送至小型电子设备。

    具体来说,个人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单元(CPU)从计算机存储器读出计算机用户输入的数据。在该读出数据被变换成为预定通信格式之后,它被装在个人计算机内的IR发射器变换成为红外信号输出并被传送小型电子设备。

    小型电子设备把IR信号变换成为具有可被小型电子设备的接收器存储在存储器内的数据格式的电子信号。然后,被变换的数据被小型电子设备的CPU存储在存储器内。

    这种数据传送控制装置不限于小型电子设备,还可被例如应用于个人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送。例如,启动通信的第一设备(“呼叫设备”或“主设备”)即发出请求数据传送地控制信号的计算机进行呼叫。被进行通信的第二设备(“被呼设备”或“从设备”)在接收到该控制信号之后等待来自该呼叫设备的数据传送。

    但是,如果红外信号被周围障碍物遮断(例如,IR发射器的视线被遮断,使接收器接收不到IR信号,或者如果发射器处于“嘈杂的”环境中),或者红外信号的信道是“不均匀的”,尤其是如果IR设备之间的距离比可允许距离(例如通常为1米或甚至可能短到一英尺)长或者到达接收器侧的IR装置的角度比可允许值大(例如离中线大于15度),则因为小型装置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被用手握住的,所以IR路径是不均匀的,于是不能够保持在其参数之内,就是说,普通数据传送控制装置不能够这样地执行其控制操作,即使到接收器以固定强度接收红外信号。因此,接收信号的通信质量不是固定的(稳定的),接收器不能够正确地接收数据。

    还有,由于接收器不能够检测被恶化的(即不良的)数据传送通信质量(尽管数据已被错误地传送),所以会把错误数据错误地作为正确数据进行处理。

    普通系统的另一个问题是某些数据传送设备是预定的(例如,普通系统应当预先确定数据元素的内容表或接收器和发射器侧之间的顺序,以便成功地传送数据),数据不能被传送给其它自由地选定的设备。

    还有,由于用来确定接收数据的电子设备的数据处理的发送数据的顺序(或被发送数据的内容)必需被预先确定,所以普通系统缺乏通用性。

    还有,即使接收器只需要一部分数据,发送设备也必需发送全部数据,于是数据传送冗长,并且有时发送了不必要的数据。

    与电子设备通过发送控制信号请求数据传送类似,当呼叫设备没有(或不能)接收到对预先发送的控制信号作出响应的响应信号时,数据传送就不能够开始。因此,在不良的通信环境中,为了进行数据传送,需要重复地发送控制信号。

    还有,当一部分数据应当在接收器和发射器两侧之间被同步时,如果该部分数据用在每一侧分配的特定的ID来标识,则可能因ID分配的偶然重复而被错误地匹配。结果是在同步过程期间必需删除。因此,当数据发生变化,就应当改变特定的ID,否则会出现问题。

    考虑到普通系统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克服普通数据传送控制装置的问题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当数据接收设备(例如接收机)因通信线路故障而不能正确地接收数据时,就发送信号通知数据发送设备(例如发射机)不能进行接收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通过在数据传送之前发送定义数据传送格式的控制信号来确立传送格式和响应呼叫(主)设备发送的控制信号接收响应信号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还一个目的是提供只传送接收器所需的数据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当数据接收器因数据传送期间通信线路的故障而接收了预定次数的错误数据(或没有接收到数据)时,就使数据发射器停止数据传送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例如,当在预定的时间帧中仅数据传送的开头(例如前10个字节)可被接收而随后的数据(例如随后的50个字节)没有被接收时,接收器侧就认为没有数据传送。

    为了实现上述及其它目的,本发明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执行使启动通信的设备(例如“呼叫设备”或“主设备”)向被进行通信的设备(“被叫设备”或“从设备”)发送通知数据传送格式的控制信号的控制操作。被呼设备输出定义由控制信号定义的传送格式是否是呼叫设备可接受的响应信号。

    此外,根据本发明,如果呼叫设备在预定时间内没有接收到响应信号,呼叫设备就向被呼设备重发预定次数的控制信号。

    还有,根据本发明,在数据传送之前发送定义被传送数据的意义的项目代码。

    在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中,提供了控制呼叫设备和被呼设备之间数据传送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和方法,该数据传送控制装置包括把通知被呼设备数据传送格式的控制信号从呼叫设备传送给被呼设备的第一装置,以及把确定由控制信号定义的数据传送格式是否具有预定状态的响应信号从被呼设备传送给呼叫设备的第二装置。

    利用本发明的独特的及非显而易见的结构和方法,数据传送控制装置在文件传送结束之前通过中断数据传送期间的通信(或出故障的通信)防止了传送错误数据。

    呼叫设备把通知数据传送格式的控制信号发送给被呼设备,被呼设备把确定由控制信号定义的传送格式是否是可接受的响应信号发送给呼叫设备。因此,数据发射器被及时告知由于数据接收器因通信线路故障没有正确的接收到(或不能够接收)数据,所以不能进行接收。

    此外,数据传送控制装置只传送电子设备所需的数据,如果数据接收器因通信线路故障接收了预定次数的错误数据,数据传送控制装置就控制数据发射器停止其数据传送。

    根据以下参看附图对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将会更好地理解上述及其它目的、特点和优点,其中:

    图1表示最好应用本发明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的电子设备的一个例子;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的功能方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数据传送的通信过程的图示;

    图4(A)表示控制设备发出的示范性控制信号的格式;

    图4(B)表示本发明的示范性控制信号的示范性参数(代码)部分;

    图5表示在本发明的功能和功能代码之间的示范性对应;

    图6(A)表示在本发明的项目和项目代码之间的示范性对应;

    图6(B)表示本发明的示范性响应信号的示范性传输范围代码部分;

    图6(C)表示本发明的示范性响应信号的示范性接收处理代码部分;

    图7(A)表示被呼设备发出的示范性响应信号的格式;

    图7(B)表示本发明的示范性响应信号的示范性参数(代码)部分;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再发送控制信号的过程的时序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在呼叫设备和被呼设备之间发送/接收控制信号和响应信号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在呼叫设备和被呼设备之间发送/接收控制信号和响应信号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11表示本发明的基于项目的传送;以及

    图12表示本发明的基于数据文件名的传送。

    现在参看附图,尤其参看图1,它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和方法的示范性电子设备,在第一和第二电子设备1、2上设置了红外(IR)线发送/接收窗口3。应当指出,虽然使用了IR线作为数据传送媒介,但还可以(替换地或附加地)使用电磁波(例如无线电波)和有线通信。在每个电子设备1、2的红外线发送/接收窗口3内设置了红外线发射器(未示出)和红外线接收器(未示出),红外线发射器和接收器的电路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在图1中,第一电子设备1和第二电子设备2例如分别是无线电选呼接收机和移动电话。

    第一电子设备1的发射器产生的红外信号被第二电子设备2的接收器接收。反过来,第二电子设备2的发射器产生的红外信号被第一电子设备1的接收器接收。于是就在它们之间实现了通信。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的功能方框图,它最好被设置在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内,否则不能使本发明的优点充分发挥。因此,两侧应具有相同的方框,IR协议是双向的。

    本发明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包括例如一发射元件31(例如“发射器”)。发射器31最好包括例如红外二极管和进行聚焦的透镜,通信接口6按照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道的方式把串行数字信号调制成为脉冲并把脉冲输出给驱动电路4。发射元件31根据驱动电路4的驱动电压发出红外信号。红外信号被输出给另一电子设备。接口6最好由并行一串行变换器、形成脉冲的数据调制器、消除噪声的接收器滤波器、把脉冲信号变换成为串行信号的解调器以及串行一并行变换器来构成,驱动电路4最好包括放大器。形成脉冲的数据调制器对于IrDA协议和TV遥控信号是有用的。

    包括例如光敏晶体管、进行聚焦的透镜和被调谐至红外频率的滤光器的接收元件(例如“发射器”)32从对应电子设备接收脉冲红外信号,并把其输出给通信接口6,通信接口6又把该脉冲红外信号变换成为串行数字信号。

    驱动电路4包括多个按照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道的方式设置的晶体管(最好是电阻器和电容器的结构),它根据来自通信接口6的信号驱动发射器31,由此控制发射器31的脉冲。

    通信接口6按照本领域公知的方式把来自控制单元8的并行数字信号变换成为串行数字信号,然后把该串行数字信号调制成为脉冲并驱动驱动电路4。串行数字信号最好是8位,但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位长。控制单元8最好包括例如Z80这样的通用微处理器、8位处理器或其它处理器。另外,控制单元8还包括以下将详述的定时器80和计数器81,它们都设置在控制单元8内或与其连接。还有,还设置了显示驱动器(未示出)来驱动显示器10。

    通信接口6还把来自接收器32的脉冲信号解调成为并行信号并将其输出给控制单元8。

    接收缓冲器7在红外信号被接收器32接收时暂存来自控制单元8的被接收并行信号。缓冲器7最好用先进先出缓冲存储器来构成(例如可把8个位输入到UART缓冲器或从UART缓冲器输出8个位)。

    诸如键盘、跟踪球、光笔、“操纵杆”等这样的输出装置11输出用户利用该输出装置输入给控制单元8的数据内容、下述的控制信号、项目代码或待发送文件名。

    显示器10从控制单元8接收数据。显示器10最好是阳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器(LCD)、打印机等,它被控制单元8内的显示驱动器(未示出)驱动。

    存储器9存储待发送数据、接被发数据、控制信号、项目代码、文件名以及下述的响应信号。存储器9最好由可重写的存储器构成,这种存储器可包括磁介质(例如硬盘、软盘等)或光介质。

    控制单元8控制键盘11、显示器10、存储器9、接收缓冲器7和通信接口6,并产生要从该电子设备被传送至另一电子设备的信号。控制单元8还把该信号作为并行信号输出给通信接口6。控制单元8还把来自通信接口6的并行数字信号存储在存储器9或接收缓冲器7内并在例如显示器10的屏幕上显示该信号。

    以下描述图2所示数据传送控制装置的操作。首先描述数据发送操作。具体来说,如果数据被传送给另一电子设备(例如“被呼设备”),来自键盘11的数据就被输入给控制单元8。

    控制单元8把输入自键盘11的数据存储在存储器9内、把其变换成为并行数字信号并将其输出给通信接口6。通信接口6(例如利用并行一串行变换电路)把来自控制单元8的并行数字信号变换成为串行数字信号,然后把串行数字信号调制成为脉冲并将其输出给驱动电路4。

    驱动电路4利用串行脉冲信号驱动发射器31,发射器31把红外信号发送给另一电子设备。

    然后讨论数据接收操作。具体来说,如果从另一电子设备接收数据,接收器32就接收红外脉冲信号并把该脉冲信号输出给通信接口6。通信接口6把该脉冲变换成为串行数字信号,然后(例如利用串行-并行变换电路)把该串行数字信号变换成为并行数字信号并把该并行数字信号输出给控制单元8。控制单元8把来自通信接口6的并行数字信号存储在接收缓冲器7内,并例如在显示器10的屏幕上显示该并行数字信号。

    一旦接收器32完成了红外信号的接收,控制单元8就把存储在接收缓冲器7内的并行数字信号输出给存储器9以便把其存储在存储器9内。

    以下参看图3描述本发明的数据传送过程。在图3中,开始数据传送、即发送控制信号的电子设备被称为“主设备”(以上还称为“呼叫设备”),发送响应该控制信号的响应信号的电子设备被称为“从设备”(以上还称为“被呼设备”)。

    首先,在步骤S101中,主设备发送控制信号(其格式如图4详细所示),从设备在步骤S102中返回响应信号(其格式如图7详细所示)给主设备。随后的数据传送格式由这些控制和响应信号的数据交换来确定。

    如果主设备发送数据,则数据就在步骤S103中被传送给从设备。另一方面,如果从设备发送数据,则数据就在步骤S104中被传送给主设备。

    以下参看图4(A)和4(B)描述控制信号的内容。如图4(A)所示,可以包括60字节的控制信号包括开始信号部分(首部)、参数部分、检验信号部分和结束信号部分(尾部)。一示范性控制信号的样子可以是:

    开始部分|参数部分|校验信号|停止信号

    *******  “………”  SUM     oDh

    10字节    48字节    1字节    1字节

    最好为10字节的开始信号部分表示控制信号传输开始,它位于控制信号的开头。

    最好为48字节的参数部分在开始信号之后,例如如图4(B)所示,包括传送方向代码、项目代码或功能代码、传送范围代码、接收处理代码以及PRE(例如先前)规定代码中的任一个。

    传送方向代码定义哪一台设备启动通信(主设备)和哪一台设备被进行通信(从设备)。因此,利用传送方向代码来指出从“主设备”至“从设备”或从“从设备”至“主设备”的数据传送方向。

    当传送方向代码规定“主设备发送”(用“0”或更具体地用在ASCII代码中代表“0”的“(3oh)”来表示)时,待传送的文件的数据由启动通信的设备(主设备”)发送。另一方面,当代码规定“主设备接收”时,待传送的文件的数据由从设备发送。

    功能代码定义传送多个预定功能项目的什么功能的数据。这些功能可以包括电话目录、时间表、固定格式的表、“to-do”表、备忘录等。例如,如图5所示,功能代码包括相应于这些功能的“TEL”、“SCHE”和“CANN”,规定了上述功能。例如,如果传送了电话目录的功能的数据,就定义了功能代码“TEL”。

    可与上述功能代码同时或单独地使用项目代码,它定义预定数据项目的什么项目的数据正在被发送。例如,这些项目可以包括名字、电话号码、邮政代码、地址、图象、数据更新时间等。如图6A所示,项目代码可以包括相应于这些项目并定义这些项目的“FNAM”、“HNAM”、“TELN”、“MALN”、“FADD”和“IMEM”。例如,如果传送了名字和电话号码数据,就定义了项目代码“FNAM”和“TELN”。因此,在项目代码部分中可以传送和指定一个项目或多个项目(代码组合)的数据。

    传送范围代码定义待传送数据的范围,它定义一部分数据,全部数据,被定义的输入日期数据,部分类的数据和其它数据。例如,如图6(B)所示,传输范围代码可以是“PART”、“ALL”、“SEP0196”等。例如,“SEP0196”定义利用时间标记的数据的范围(例如,在当前情况下是具体的一日)。此外,从选定的日期到当前日期的数据范围可用代码“SEP0196-”来规定,或者直到选定日期的全部数据(例如“SEP0196”)、从一选定的日期到另一选定的日期的数据都可被规定(例如“SEP0196-SEP0996”)。

    接收处理代码定义接收被传送数据的设备(主设备或从设备)的处理,如果同一功能的数据在上述设备的存储器内,或者如果存在同一名称的文件,就定义了被传送数据是否是附加数据、替代数据或删除数据。例如,如图6(C)所示,接收处理代码可以是“ADD”、“REPLACE”或“DELETE”。

    如果被传送数据是附加数据,就把新数据与存储在接收处理设备中的规定的功能代码或项目代码的相应数据相加并进行存储。

    如果被传送数据是替代数据,就删除存储在接收设备中的规定的功能代码或项目代码的相应数据,重新存储接收的数据。

    如果被传送数据是删除数据,就把接收数据与存储在接收设备中的规定的功能代码或项目代码的相应数据进行比较,删除一致(匹配的)数据。

    PRE规定代码定义以前是否已传送了被传送数据的名字。如果该代码定义了从前已传送了文件名称,就在数据文件之前传送文件名称。例如,PRE规定代码可以是“PRE=YES”。在这种情况下,接收器能够预先知道文件的名称(例如在文件的实际接收之前和数据已被传送之前)。此外,接收器能够知道数据传送的长度以及在传送时是否丢失了文件。

    回到图4(a),最好为1字节的校验信号部分用来进行例如奇偶校验这样的逻辑校验,被进行通信的设备利用校验信号检测被恶化的通信状态。例如,如果参数部分中的开始字节至结束字节的和是“5Eh”,则校验信号部分就是“81h”(例如“5Eh”和“81h”是“00h”)。结束信号是预先确定的,表示控制信号的结束。例如,预定结束信号可以是“0Dh”(CR或不定期返回代码)。

    以下参看图7(A)和7(B)描述响应信号。如图7(A)所示,响应信号包括开始信号、参数和结束信号,最好为6字节。

    最好为1字节的开始信号是预先确定的,表示响应信号的开始。示范性的开始信号可以是“*”。

    最好包括2或4字节的参数部分例如如图7(B)所示,包括例如“OK”、“NG”、“CAN3”、“CAN2”和“CAN1”。

    OK信号表示响应呼叫设备传送的控制信号能够利用包括定义了数据传送格式的传送方向代码、功能代码、项目代码、传送范围代码和接收处理代码的参数来满足任何格式的请求。

    NG信号表示被呼设备根据是控制信号的校验信号执行的逻辑校验的结果,如果在逻辑校验中出现错误,该逻辑校验的结果就被包括在参数内。例如,逻辑校验的错误可以因校验的错误而出现。

    CAN3信号表示由被包括在控制信号的参数内的传送范围代码或接收处理代码定义的待传送数据的字符不能够被被呼设备(从设备)处理。

    CAN2信号表示由被包括在控制信号的参数内的功能代码或项目代码定义的待传送的数据项不能够被被呼设备(从设备)处理。例如,如果图象数据的规范被包括在呼叫设备(主设备)发送的项目代码中,而被呼设备(从设备)不能够处理该图象数据,则“CAN2”就被包括在响应信号的参数部分内。

    “CAN1”信号表示由被包括在控制信号的参数内的传送方向代码规定的数据传送方向与被呼设备(从设备)的方向不同。例如,如果只给根据呼叫设备(主设备)发送的传送方向代码请求发送数据的被呼(从)设备提供了接收功能,则“CAN1”就被包括内响应设备的参数部分内。

    以下参看图8所示的时序图描述再次发送控制信号(例如一次以上)的过程。

    如图8所示,呼叫(主)设备在步骤S201中发送定义通信格式的控制信号,然后切换至准备从被呼(从)设备接收信号的接收方式。

    此后,如果在预定时间内(在这一实施例中定为0.25秒,但根据设计者的约束和要求当然可以定为任何预定的时间)没有接收到被呼设备的响应信号,呼叫(主)设备就在步骤S202中再发送同一内容的控制信号。再发送控制信号的次数是预先确定的,在这一实施例中定为10次。同样可以根据设计者的需要自由地设定再发送控制信号的次数。

    在此期间,如果呼叫(主)设备在预定时间内从被进行通信的设备接收到响应信号(步骤S203),就利用这一响应信号确定通信格式,在步骤S204中开始数据通信。

    以下参看图9和10所示流程图描述呼叫(主)设备和被呼(从)设备发送或接收控制信号和响应信号的过程。

    首先,呼叫(主)设备在步骤S301中向被呼设备发送控制信号,被呼(从)设备在步骤S302中判断它是否接收到控制信号。简言之,因为通信接口已检测到来自接收元件的某些数据,所以从设备根据从通信接口获得中断信号来“判断”它已接收到控制信号。例如,在接收到总共60字节中的前10个字节之后开始检测。因此,通过在从通信接口接收到中断信号之后从一种方式切换至另一种方式来进行检测。

    当被呼(从)设备确认它已接收到控制信号时(例如在步骤S302中的“是”),它就在步骤S303中执行初始处理。例如,“初始处理”可以包括在CPU暂停时把处理方式改变成为运行,在支持双速方式时把处理时钟速度改变为高速,以及/或运行接收数据的校验例行程序。

    被呼设备然后在步骤S304中判断它是否已检测到控制信号的开始信号(代码)部分。当开始信号部分被检测到时,被呼(从)设备就在步骤S305中清零缓冲器(例如图2所示的缓冲器7)以便接收。

    在步骤306和308,被呼(从)设备判断它是否在开始接收控制信号之后0.25秒内检测到控制信号的结束信号部分。具体来说,在步骤306中,它判断是否过去了0.25秒。用定时器80(图2所示)来测量消逝的时间。如果没有,就在步骤S308中判断是否检测到结束代码。

    如果在步骤S306中的结果是“是”,就在步骤S307中判断是否进

    因此,这一过程被继续预定的次数,被呼设备在步骤S307中判断是否在预定的次数(例如10次)内检测到结束信号部分。具体来说,对于每一次判断的循环,都启动计算次数的(图2所示的)定时器80和计数器81,每循环一次,计数器81就递增“1”。

    此外,如果没有检测到结束信号部分,并且开始信号检测尝试的次数少于预定的次数(例如10次),处理就返回到步骤S304并再判断是否检测到控制信号的开始信号部分。如果在预定次数(例如10次)之前没有检测到结束信号,就认为是数据错误,终止控制信号的传送。

    在此期间,当在步骤S306和S308中在预定次数内检测到结束信号时,就在步骤S309中利用控制信号的校验信号部分来执行控制信号的逻辑校验。

    在这一逻辑校验中,被呼(从)设备在步骤S310中判断在控制信号的逻辑中是否有错误,如果有错误,就在步骤S311中增加NG信号作为被呼设备的响应信号的参数并把其传送给呼叫(主)设备。例如,控制信号的逻辑错误可以包括奇偶校验和、循环冗余校验(CRC)和等。

    如果步骤S310中没有错误,被呼(从)设备就在步骤S312中判断控制信号的参数部分(例如图4(B)所示的代码)定义的传送格式是否是可接受的。

    如果被呼(从)设备不能够接收,就在步骤S313中把包括相应于被呼叫(主)设备请求的参数的任一参数CAN1、CAN2和CAN3的响应信号传送给呼叫设备,呼叫(主)设备就认为是条件错误,停止控制信号的传送。

    在此期间,在步骤S312中,如果被呼(从)设备判断控制信号定义的接收是可接受的(例如在步骤S312中“否”),就在步骤S314中把包括“OK”信号的参数的响应信号传送给呼叫(主)设备,并结束接收控制信号和发送控制信号的处理。

    顺便说说,呼叫(主)设备在其在步骤S301中发送了控制信号之后处于等待响应信号的等待状态,在把其计数器81递增“1”、处于接收方式以及启动其定时器80(步骤S302′、S303′和S304′)之后,呼叫(主)设备就在步骤S315中判断是否检测到响应信号的开始信号。当呼叫(主)设备判断检测到开始信号时,它就在步骤S316中清零缓冲器7,以便于接收。

    基于相同的理由,如果在步骤S315中没有检测到开始代码(例如“否”),就在步骤S315’中检查定时器,确定是否过去了预定的时间(例如0.25秒)。如果没有(例如步骤S315’中的“否”),处理就再循环至步骤S315,确定是否检测到开始代码。如果预定时间已过去,处理就如下所述地继续到步骤S318。

    在步骤S317中,呼叫(主)设备判断是否检测到响应信号的结束信号部分。如果判断是“是”,处理就立即到达图10所示的处理步骤A,以下将对其进行详细描述。

    如果判断是“否”,处理就到达步骤S319,在该步骤中确定定时器80的预定时间(例如0.25秒)是否已到。

    如果步骤S319的判断结果是“否”(例如还没有到0.25秒),处理就再循环回到步骤S317,确定是否接收到结束信号部分。

    如果步骤S319的判断结果是“是”,处理就循环到步骤S318,在该步骤中确定是否已尝试了10次(重复)发送控制信号(和相应的接收)。

    即在步骤S317和S319中,呼叫(主)设备在接收了响应信号的开始代码之后判断是否在0.25秒内(例如由图2的定时器80来确定)检测到响应信号的结束信号部分。如果在预定时间内没有检测到结束信号,呼叫(主)设备就在步骤S318中判断是否在发送控制信号(连续地或不连续地)的预定次数(例如10)内检测到结束信号。图2所示计数器81用来计算次数。

    因此,如果步骤S319的结果是“是”,处理就继续到步骤S318,在该步骤中确定是否已达到预定次数。如果步骤S318的结果是“否”(例如没有检测到结束信号,时间大于或等于0.25秒,次数少于10),处理就返回到步骤S301,再向被呼(从)设备发送控制信号。

    如果步骤S318的结果是“是”(例如已过去了0.25秒并且10次都没有检测到结束信号,呼叫(主)设备就认为存在数据错误,停止控制信号的发送。

    在此期间,当在步骤S317和S319中在预定时间结束之前检测到结束信号,呼叫(主)设备就在图10所示的步骤S320中检查响应信号的参数的内容。

    在步骤S321中,呼叫(主)设备判断响应抑制信号,例如表示接收设备不能够接受通信格式的信号(例如NG信号或CAN3,CAN2,CAN1)是否被包括作为响应信号的参数部分。

    如果在步骤S321中确从这些信号中的任一个被包括在响应信号内,就认为出现了通信条件错误,停止通信,在此期间,如果如在步骤S321中所确认的(例如“否”)这些信号设有一个被包括在响应信号内,就在步骤S323中判断OK信号是否被包括作为响应信号的参数。如果没有包括(例如在步骤S323中是“否”),处理就返回到步骤S301。

    如果OK信号被包括作为响应信号的参数(例如在步骤S323中是“是”),就在步骤S324、S325和S326中传送项目代码和数据文件名(以下描述)并随着开始数据的传送。

    以下参看图11(A)和11(B)描述本发明的项目代码传送。

    当如图11(A)所示通过在呼叫(主)设备和被呼(从)设备之间发送/接收控制信号和响应信号确定了传送格式时,就连续地把“m”第一数据从呼叫(主)设备传送至被呼(从)设备,m最好是整数。该数据被表示为“DATA-11”、“DATA-12”和“DATA-1m”,在传送了第一数据之后,就传送包括“m”数据“DATA-21”至“DATA-2m”的第二数据。类似地,传送直到第n数据的数据,“n”是大于“m”的整数。

    此时第一数据的“DATA-11”、第二数据的“DATA-21”和第n数据的“DATA-n1”都是同一项目的数据,例如,它们分别表示由图11(B)所示项目代码FNAM定义的名字。类似地,第一数据“DATA-12”、第二数据“DATA-22”和第n数据“DATA-n2”也都是同一项目的数据,例如,它们分别表示由项目代码HNAM定义的名字的发音。

    在本发明中,每一数据的项目代码,例如“Title_#1”、“Title_#2”至“Title_#m”在传送第一数据之前被传送,以便表示图11(A)所示的这些项目代码。因此,在被呼(从)设备实际接收到呼叫(主)设备传送的数据之前,被呼(从)设备就能够知道要被传送的数据的内容。

    以下参看图12(A)和12(B)描述本发明的数据文件名的传送。

    当PRE规定代码被包括在上述控制信号的参数部分内时,就能够预先规定从呼叫(主)设备传送到被呼(从)设备的数据的文件名。

    在这种情况下,如图12(A)所示,在从呼叫(主)设备向被呼(从)设备传送数据之前,按照传送顺序传送数据文件名“DATA_File_Name”和子文件名“Sub_File#1_Name”等的信息。表示例如如图12(B)所示电话数据的“denwa.data”或表示个人图象(例如脸部等)的“Kao1.bmp”和“Kao2.bmp”按照位图格被传送,并分别被放入数据文件名和子文件名的“Name”内。

    因此,在被呼(从)设备接收到呼叫(主)设备发送的数据之前,就能够知道被传送数据的文件名。

    如上所述,即使IR线等的强度随信道状态发生变化,本发明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也能够确定通信是否已被中断,或者通信是否已被正常终止。

    特别是由于本发明在数据传送之前向数据接收设备通知了被传送文件的名称,所以能够在全部文件被传送之前可靠地确定当通信被中断时是否没有发送完全部数据。

    此外,由于在数据传送之前利用传送方向代码定义了数据传送的方向,所以如果传送了数据也能够开始通信。因此,通信得到了增强。即发送和接收设者都能够启动通信。因此,对于可利用键盘进行操作的设备之间的通信,例如个人计算机和小型电子设备,通信可由个人计算机启动。对于小型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通信可由小型设备利用按键容易地启动。

    此外,根据本发明,由于利用项目代码或功能代码定义了被传送数据的项目,所以能够传送数据的被选部分,并能够只传送每一电子设备的功能所需的数据。因此,不必传送不需要的数据,缩短了数据传送时间,减少了小型电子设备的电池消耗,延长了业务寿命。

    此外,由于在实际的数据传送之前把要被传送的数据项目通知接收设备,所以当数据传送被中断时,就很容易得知没有传送完全部数据。还有,由于预先传送了要被传送数据的目录,所以能够容易地处理接收设备接收的数据。

    此外,根据本发明,如果不知道另一设备是否具有包含特定项目代码的数据,发送设备也能够发送该设备的相应功能的任何或选定的数据。具体来说,发送设备可以通过只规定功能代码来启动通信,在数据传送实际开始之前向接收设备通知要被传送的项目。于是接收设备能够只获取所需的数据项目。

    而且,由于呼叫(主)设备能发出关于待发送数据是数据部分还是全部数据的发送范围代码,所以接收设备就能决定如何处理数据。由于能规定所需数据的范围,例如能规定当呼叫(主)设备接收时是接收所有数据还是仅仅新数据,因而能减少所发送的数据量。

    此外,由于接收设备对被传送数据的处理可利用接收处理代码来定义,所以被传送数据的字符可由发送设备来定义,可利用存储在接收设备内的旧数据和由发送设备定义的要被传送数据之间的关系来传送数据。具体来说,数据同步使主设备能够向从设备发送附加数据。发射器把旧数据返回给主设备。主设备比较数据并删除旧数据。

    此外,由于当在预定时间内没有接收到响应信号时就对控制信号进行预定次数的重发,所以即使通信环境恶劣,呼叫设备不重新进行操作也能够确立通信格式。

    此外,由于传送数据本身来删除具有在“接收处理代码”中的“-DELETE”参数的数据,所以与当仅通过参看数据ID来删除数据相比,在删除不同数据时不会发生错误。于是本发明克服了以上对于普通系统提到的重复特定的ID的问题。具体来说,本发明标识数据本身而不是标识ID。例如,在作出判断时,本发明可以比较时间标记。

    虽然已对于一个最佳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知道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对本发明作出改进来实施本发明。

    例如,本发明不限于IR通信媒介,还可应用于利用无线电波(RF)的通信和有线通信。

控制数据传送的方法和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控制数据传送的方法和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控制数据传送的方法和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控制数据传送的方法和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控制数据传送的方法和装置.pdf(3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控制呼叫设备和被呼设备之间的数据传送的方法和数据传送控制装置,包括从呼叫设备向被呼设备发送通知被呼设备数据传送格式的控制信号的第一设备。第二设备把定义由控制信号定义的数据传送格式是否具有预定状态的响应信号从被呼设备发送至呼叫设备。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计算;推算;计数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