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联网功能的物联网杀虫灯。
背景技术
杀虫灯是根据昆虫具有趋光性的特点,利用昆虫敏感的特定光谱范围的诱虫光源,诱集昆虫并能有效杀灭昆虫,降低病虫指数,防治虫害和虫媒病害的专用装置。主要用于害虫的杀灭,减少杀虫剂的使用,现有的杀虫灯的结构功能均十分的单一,很难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联网功能的物联网杀虫灯,该具有联网功能的物联网杀虫灯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为达到上述要求,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联网功能的物联网杀虫灯,该具有联网功能的物联网杀虫灯包括供电系统、负载控制系统、中控通信模块及监控中心;供电系统内部设置有依次电连接的太阳能电池板、智能充电控制模块、充电电量监测模块及蓄电池,负载控制系统内部设置有负载电量检测模块、高压模块、高压网、诱虫灯及电子镇流器,中控通信模块内部设置有无线通信模块和中央处理器,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监控中心信号连接,智能充电控制模块和充电电量监测模块均与中央处理器电连接,蓄电池与负载电量检测模块电连接,负载电量检测模块和中央处理器均与高压模块和电子镇流器电连接,负载电量检测模块和中央处理器电连接。
该具有联网功能的物联网杀虫灯具有的优点如下:
(1)采用物联网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将杀虫灯每天的工作时间、杀虫数量、每日太阳能充放电时间及充放电量、杀虫灯工作状态及故障等信息以无线方式传到控制中心,以减少维护成本。
(2)解决了常用杀虫灯由于均为夜间工作,白天不工作,要想判断其工作是否正常,就只能晚上肉眼观看其是否工作的问题。
(3)解决了常用杀虫灯当杀虫灯工作一段时间后,须人工清理集虫袋/集虫盒内的虫体,清理周期试杀虫多少而定,因而十分不方便的问题。
(4)解决了常用杀虫灯由于是太阳能供电,其电池的充放电情况,以及充电电量能否维持晚上杀虫灯的工作时间内所需的电能,均须人工晚上观察判断,由于杀虫灯晚上工作时间一段在6小时,因此给人工观察带来很大不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在这些附图中使用相同的参考标号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具有联网功能的物联网杀虫灯的示意图。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具有联网功能的物联网杀虫灯的电池充放电检测电路示意图。
其中:1、监控中心;2、供电系统;3、太阳能电池板;4、智能充电控制模块;5、充电电量监测模块;6、蓄电池;7、负载电量检测模块;8、负载控制系统;9、高压模块;10、高压网;11、诱虫灯;12、无线通信模块;13、中控通信模块;14、中央处理器;15、电子镇流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在以下描述中,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示例”等等的引用表明如此描述的实施例或示例可以包括特定特征、结构、特性、性质、元素或限度,但并非每个实施例或示例都必然包括特定特征、结构、特性、性质、元素或限度。另外,重复使用短语“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虽然有可能是指代相同实施例,但并非必然指代相同的实施例。
为简单起见,以下描述中省略了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某些技术特征。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联网功能的物联网杀虫灯,如图1至图2所示,包括供电系统2、负载控制系统8、中控通信模块13及监控中心1;供电系统2内部设置有依次电连接的太阳能电池板3、智能充电控制模块4、充电电量监测模块5及蓄电池6,负载控制系统8内部设置有负载电量检测模块7、高压模块9、高压网10、诱虫灯11及电子镇流器15,中控通信模块13内部设置有无线通信模块12和中央处理器14,无线通信模块12与所述监控中心1信号连接,智能充电控制模块4和充电电量监测模块5均与中央处理器14电连接,蓄电池6与负载电量检测模块7电连接,负载电量检测模块7和所述中央处理器14均与高压模块9和电子镇流器15电连接,负载电量检测模块7和所述中央处理器14电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具有联网功能的物联网杀虫灯的电子镇流器15与所述诱虫灯11电连接,高压模块9与高压网10电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具有联网功能的物联网杀虫灯的整个系统分为供电系统2、中控通讯模块13和负载控制系统8三大部分组成,其中供电系统2包括太阳能电池板3、智能充电控制模块4、充电电量检测模块5和蓄电池6组成,由此系统负载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并对蓄电池6进行充电,其充电电量被充电电量检测模块5监测并发送到中央处理器14;负载控制系统8包括负载电量检测模块7、电子镇流器15、诱虫灯11、高压模块9、高压网10,它们依靠蓄电池6提供的电能工作,由负载电量检测模块7将其负载所损耗的电量检测并发送到中央处理器14;中控通讯模块13包括中央处理器14和无线通讯模块12,中央处理器14负责整个系统的运行和监控,并将其系统运行参数和工作状态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发送到监控中心1,同时也可以接收来至监控中心1的指令和数据。系统通过对充电电量和负载电量的计算,就可以得出当日充电电量、当日放电电量、当日蓄电池的电量、以及负载可以工作多长时间等信息,也可以通过监测其充放电电流来判断整灯的工作工状;通过精确计算高压模块9的工作电量的消耗情况来推算当时的杀虫量,为清虫工作时间提供数据支持;系统自动将这些信息汇总后统一发至监控中心。这样就提高了监管效率,减少了人力成本,为实现监控智能化提供硬件支持。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如图2所示,图2为电池充放电检测电路,T为负载开关,RL为负载,Rc为电流检测元件,BAT为畜电池,由于白天杀虫灯处于关闭状态,由太阳能充电系统对电池充电,充电电流为
I1=Io(A)------------------------------式1
充入畜电池的电量为
I1P = I1 * 3600 * h(Ah)----------------------------式2
当夜间,由于无太阳光,其太阳能充电系统自动关闭,此时充电电流I1=0,而T导通,电池为负载RL提供电能,其负载电流I2=Io;由于Rc为精密电流检测电阻,其阻值固定,且流过它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成正比,因此通过检测其两端电压Va,由欧姆定律I=V/R,计算出夜间杀虫灯工作时的电流:
I2 = Io =Va / Rc(A)----------------------------式3
夜间杀虫灯的整体消耗电量:
I2P = I2 * 3600 * h(Ah)-------------------------式4
由于杀虫灯静态电流(诱虫灯工作电流和高压模块静态工作电流)为定值Ix,那么夜间高压电网放电电流:
If = I2 – Ix(A)------------------------------------式5
由于高压电网电击虫体时,将会产生较大的放电电流,通过监测If的波动次数,来统计电击次数,以达到统计杀虫量的目的。
由式2和式4可以计算出当日(24小时)存入蓄电池的电量预量:
I P = I1P – I2P(Ah)----------------------------式5
由式5可以推算出其电量余量能为杀虫供电多长时间:
Wh = Ip / Ix(h)------------------------------式6
杀虫灯工作状态的判定:
1) 通过监测电流I2来判断其诱虫灯管和高压模块工作是否正常,当I2<Ix达到一定限值时(设为10%),说明杀虫灯有故障(诱虫灯管或高压模块损坏)。
2) 当I2长时间大于Ix一定限值(设为10%)时,说明高压电网一直处于放电状态,其电网间有虫体堆积,应马上清理。
3) 当杀虫灯工作时长小于设定时长,且当日充电电量满足杀虫灯工作所需电量时,判定畜电池故障。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所述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