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酵母铜、酵母铁和酵母锌复合饲料添加剂及其应用.pdf

上传人:g**** 文档编号:7158215 上传时间:2019-09-2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63.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748769.1

申请日:

20141210

公开号:

CN105876089A

公开日:

20160824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23K1/16

主分类号:

A23K1/16

申请人:

俸祥仁,广西南宁强微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俸祥仁,姜源明,赵武,卢珍兰,周勇

地址:

530001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友爱北路51号广西兽医研究所新兽药研发中心

优先权:

CN201410748769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酵母铜、酵母铁和酵母锌复合饲料添加剂及其应用,其中酵母铜和酵母锌由如下步骤实现:粪源铜、锌的提取回收,嗜铜、锌酵母菌将无机铜、锌转化,离心、收集菌体,用蒸馏水洗涤3次,除去培养基中无机铜、无机锌及其他成分,收集菌体即获得饲用酵母铜、酵母锌。酵母铁由如下步骤实现:配制FeSO4溶液,嗜铁酵母菌将无机铁转化,离心、收集菌体,用蒸馏水洗涤3次,除去培养基中无机铁,收集菌体即获得饲用酵母。该添加剂由重量份数比酵母铜25~50g/kg、酵母铁35~50g/kg、酵母锌40~50g/kg组成。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酵母铜、酵母铁和酵母锌复合饲料添加剂及其应用,其包括如下部分:1)嗜铜、铁、锌酵母菌的培养方法;2)粪源铜、锌的提取回收,嗜铜、锌酵母菌将无机铜、锌转化为有机铜、锌的培养条件;3)嗜铁酵母菌将无机铁转化为有机铁的培养条件;4)酵母铜、酵母铁和酵母锌的干燥参数。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酵母铜、酵母铁和酵母锌复合饲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比组成的:酵母铜25~50g/kg、酵母铁35~50g/kg、酵母锌40~50g/kg。 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嗜铜、铁、锌酵母菌的培养方法为:葡萄糖2%、蛋白胨1%、磷酸二氢钾0.2%、酵母膏0.5%,自然pH值4.0~5.5。 4.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粪源铜、锌的提取回收,嗜铜、锌酵母菌将无机铜、锌转化酵母铜、酵母锌的方式为:a、先将新鲜猪粪与水按1∶3投入稀释成混浊液,转移到往返振荡机上(180r/min),然后将1份菌体细胞为10cfu的嗜酸性氧化硫杆菌培养基添加到上述9份混浊液中,25℃振荡培养48h使嗜酸性氧化硫杆菌菌体细胞数约为10cfu时调节pH值为1.5~2.5即得酸化猪粪,再向酸化猪粪中添加体积比为10%的(4g/LFe和2g/LS)混合液置于25℃往返振荡机上(180r/min)振荡培养96h获得水溶态Cu、Zn;b、将上述a获得的水溶态Cu、Zn与稻壳、花生壳或膨润土中的一种或几种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在往返振荡机上(180r/min)恒温25℃振荡24h离心分离;c、将上述b分离获得的固体部分按质量比1∶1加入蒸馏水稍加摇散,然后再4000r/min离心10min,获得较高浓度的Cu、Zn;d、将上述c获得的获得较高浓度的Cu、Zn溶液高温灭菌(121℃)15min,原子吸收光谱分光光度计检测配制Cu盐浓度约120ug/mL即为接种液,以1/3接种液体积量的嗜铜、嗜锌酵母菌培养基添加到接种液中,在返振荡机上(180r/min)恒温25℃振荡培养30h即为发酵液,发酵液4000r/min离心10min,收集菌体,用蒸馏水洗涤3次,除去培养基中无机铜、无机锌及其他成分,收集菌体即得酵母铜、酵母锌。e、将上述d获得的酵母铜、酵母锌经55℃烘箱干燥后,检测含量,待用。 5.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机铁转化为有机铁的方式为:配制FeSO溶液,使Fe浓度为120ug/m1,以1/3接种液体积量的嗜铁酵母菌培养基添加到接种液中,在返振荡机上(180r/min)恒温25℃振荡培养30h即为发酵液,发酵液4000r/min离心10min,收集菌体,用蒸馏水洗涤3次,除去培养基中无机铁及其他成分,收集菌体即得酵母铁,经55℃烘箱干燥后,检测含量,待用。 6.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酵母铜、酵母铁和酵母锌复合饲料添加剂,其特征由以下重量份数比组成的:酵母铜30g/kg、酵母铁40g/kg、酵母锌45g/kg。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饲料添加剂及其应用,特别是一种酵母铜、酵母铁和酵母锌复合饲料添加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规模化、集约化畜牧业的发展,各种微量元素应用于饲料添加剂生产已越来越广泛。在配合饲料中添加Cu、Zn、Fe等金属元素在世界各国较为普遍,铜是骨细胞、胶原和弹性蛋白形成不可缺少的元素,对维护骨骼、血管和皮肤的正常功能具有重要作用。酵母铜能显著提高肝脏、胰脏和肾脏铜浓度,提高肝脏铁和锌的浓度,有效促进铁和锌的利用率缺锌的主要症状是厌食,通过补锌,可迅速改善厌食状况,进一步促进包括锌、铁、钙在内的各种营养的吸收;铁是维持生命和发育的必需营养物质。铁缺乏会引起缺铁性贫血及一系列临床症状。富铁酵母中,铁、蛋白质、必需氨基酸、维生素含量较高,可防治缺铁性贫血。补Cu、Zn、Fe产品可以分为三大类:无机、有机、生物,这也是补Cu、Zn、Fe产品发展的三个不同阶段,有人研究,三个不同阶段的从产品在畜禽体内吸收差异很大,以养猪为例;无机、有机、生物的吸收率分别为7%、14%和70%。

因此,研发一种酵母铜、酵母铁和酵母锌复合饲料添加剂及其应用不仅可以达到促长剂的使用,而且有助于降低畜禽养殖成本,具有很大的市场前景和经济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一种酵母铜、酵母铁和酵母锌复合饲料添加剂,避免无机形式Cu、Zn、Fe之间的拮抗作用,减少Cu、Zn、Fe的添加量,提高猪只的生长性能,增强猪只的抗氧化作用和免疫功能,预防疾病。

本发明一种酵母铜、酵母铁和酵母锌复合饲料添加剂由以下重量份数比组成的:

酵母铜25~50g/kg、酵母铁35~50g/kg、酵母锌40~50g/kg。

本发明一种酵母铜、酵母铁和酵母锌复合饲料添加剂,其酵母铜、酵母锌由以下方法获得:

a、先将新鲜猪粪与水按1∶3投入稀释成混浊液,转移到往返振荡机上(180r/min),然后将1份菌体细胞为108cfu的嗜酸性氧化硫杆菌培养基添加到上述9份混浊液中,25℃振荡培养48h使嗜酸性氧化硫杆菌菌体细胞数约为 108cfu时调节pH值为1.5~2.5即得酸化猪粪,再向酸化猪粪中添加体积比为10%的(4g/LFe2+和2g/LS0)混合液置于25℃往返振荡机上(180r/min)振荡培养96h获得水溶态Cu、Zn;

b、将上述a获得的水溶态Cu、Zn与稻壳、花生壳或膨润土中的一种或几种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在往返振荡机上(180r/min)恒温25℃振荡24h离心分离;

c、将上述b分离获得的固体部分按质量比1∶1加入蒸馏水稍加摇散,然后再4000r/min离心10min,获得较高浓度的Cu、Zn;

d、将上述c获得的获得较高浓度的Cu、Zn溶液高温灭菌(121℃)15min,原子吸收光谱分光光度计检测配制Cu盐浓度约120ug/mL即为接种液,以1/3接种液体积量的嗜铜、嗜锌酵母菌培养基添加到接种液中,在返振荡机上(180r/min)恒温25℃振荡培养30h即为发酵液,发酵液4000r/min离心10min,收集菌体,用蒸馏水洗涤3次,除去培养基中无机铜、无机锌及其他成分,收集菌体即得酵母铜、酵母锌。

e、将上述d获得的酵母铜、酵母锌经55℃烘箱干燥后,检测含量,待用。

本发明一种酵母铜、酵母铁和酵母锌复合饲料添加剂,其酵母铁由以下方法获得:

配制FeSO4溶液,使Fe2+浓度为120ug/m1,以1/3接种液体积量的嗜铁酵母菌培养基添加到接种液中,在返振荡机上(180r/min)恒温25℃振荡培养30h即为发酵液,发酵液4000r/min离心10min,收集菌体,用蒸馏水洗涤3次,除去培养基中无机铁及其他成分,收集菌体即得酵母铁,经55℃烘箱干燥后,检测含量,待用。

本发明配方比较适宜不同阶段猪营养需求的配比:

酵母铜30g/kg、酵母铁40g/kg、酵母锌45g/kg。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在断奶仔猪养殖的应用

1.试验方法与材料

1.1实验动物:21~23日龄断奶的三元杂仔猪;

1.2试验设计及日粮配制:试验选取同一批断奶仔猪,要求体重在6.5~7kg、胎次相同或相近(3~5胎)的三元杂断奶仔猪180头左右,单头称重并标记耳号,随机分成3个组,分别为组(1)对照组、组(2)复合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组和组(3)抗生素促长剂组。每组2个重复栏,每个重复栏30头左右。试验目粮为自配无任何抗生素全价饲料,复合微生物饲料添加剂按1000kg饲料添加1.0kg;抗生素促长剂组按1000kg饲料添加500g。

1.3试验猪只的管理与数据采集

试验猪只的称重:试验开始时对每栏每头猪只进行单独称重,并打上耳牌,耳牌编号方法为:栏号~序号。记录每头猪的重量,根据个体、各栏仔猪的大小进行调整,使各个重复的体重大小基本均等,平均差异在0.3kg左右。断奶后正式进行试验。试验结束前一天晚上不喂料,第二天早上对每栏每头猪只进行单独空腹称重。每日记录每个重复栏的饲料投喂量,试验时间两周。

试验猪的管理:试验在同一栋猪舍内,按猪场现行的饲养模式进行,自由采食、自由饮水。每天必须准确记录每栏仔猪的采食量和健康状况,仔猪中途死亡或淘汰要记录日期和体重,试验统计时要减去相应仔猪的耗料量。

1.4结果

1.4.1增重方面:组(2)比组(1)增加25克/天,提高12.14%,差异显著(P<0.05);组(3)比组(1)增加6克/天,提高2.91%,差异不显著(P>0.05);组(2)比组(3)增加19克/天,提高8.96%,但差异不显著(P>0.05)。

采食量方面:组(2)比组(1)增加21克/天,提高6.67%,差异不显著(P>0.05);组(3)比组(1)减少15克/天,降低4.76%,差异不显著(P>0.05);组(2)比组(3)增加36克/天,提高12%,差异不显著(P<0.05)。

1.4.2料重比方面:组(2)比组(1)减少0.11,降低7.19%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二比对照组减少0.07,降低4.58%,差异不显著(P>0.05);组(2)比组(3)减少0.04,相差不大。

1.4.3腹泻率方面:

组(1)、组(2)、组(3)腹泻率分别为25.14%、2.03%、23.56%;组(2)与组(1)比较差异显著(P<0.05);组(3)和组(1)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组(2)与组(3)比较差异显著(P<0.05);

实施例2在肉鸡养殖的应用

1.试验方法与材料

1.1实验动物:28日龄健康三黄鸡;

1.2试验设计及日粮配制:试验选取360羽28日龄健康三黄鸡,随机分成3个组,分别为组(1)对照组、组(2)复合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组和组(3)抗 生素促长剂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60羽左右。试验日粮为自配无任何抗生素全价饲料,复合微生物饲料添加剂按1000kg饲料添加1.5kg;抗生素促长剂组按1000kg饲料添加500g。

1.3试验鸡只的管理与数据采集

试验鸡只的称重:试验开始时对每组每只鸡进行单独称重。分别记录28、56、91、120日龄各组肉鸡的日均耗料、日均增重及料肉比,观察食欲、健康及死亡情况。

试验肉鸡的管理:试验在同栏舍下用纱窗隔离,按肉鸡现行的饲养模式进行,自由采食、自由饮水。每天必须准确记录每组鸡的采食量和健康状况,肉鸡中途死亡或淘汰要记录日期和体重,试验统计时要减去相应仔猪的耗料量。

1.4结果

1.4.1日均增重方面

组(2)、组(3)分别比组(1)提高7.02%、6.95%,两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组(2)与组(3)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1.4.2日均耗料方面

组(2)、组(3)比组(1)均降低了1%,各组间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1.4.3发病率方面

组(2)、组(3)分别比组(1)降低了12%、6%,组(2)与组(1)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组(3)与组(1)相比差异显著(P<0.05);组(2)与组(3)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说明复合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可以降低肉鸡发病。

一种酵母铜、酵母铁和酵母锌复合饲料添加剂及其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酵母铜、酵母铁和酵母锌复合饲料添加剂及其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酵母铜、酵母铁和酵母锌复合饲料添加剂及其应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酵母铜、酵母铁和酵母锌复合饲料添加剂及其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酵母铜、酵母铁和酵母锌复合饲料添加剂及其应用.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10748769.1 (22)申请日 2014.12.10 (71)申请人 俸祥仁 地址 530001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友爱 北路51号广西兽医研究所新兽药研发 中心 申请人 广西南宁强微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俸祥仁 姜源明 赵武 卢珍兰 周勇 (51)Int.Cl. A23K 1/16(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酵母铜、 酵母铁和酵母锌复合饲料添加 剂及其应用 (57)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酵母铜、 酵母铁和酵母锌复合 饲料添加剂及其应用, 其。

2、中酵母铜和酵母锌由如 下步骤实现: 粪源铜、 锌的提取回收, 嗜铜、 锌酵 母菌将无机铜、 锌转化, 离心、 收集菌体, 用蒸馏 水洗涤3次, 除去培养基中无机铜、 无机锌及其他 成分, 收集菌体即获得饲用酵母铜、 酵母锌。 酵母 铁由如下步骤实现: 配制FeSO4溶液, 嗜铁酵母菌 将无机铁转化, 离心、 收集菌体, 用蒸馏水洗涤3 次, 除去培养基中无机铁, 收集菌体即获得饲用 酵母。 该添加剂由重量份数比酵母铜2550g/ kg、 酵母铁3550g/kg、 酵母锌4050g/kg组成。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CN 105876089 A 2016.08.24 CN 10587608。

3、9 A 1/1 页 2 1. 一种酵母铜、 酵母铁和酵母锌复合饲料添加剂及其应用, 其包括如下部分 : 1) 嗜铜、 铁、 锌酵母菌的培养方法 ; 2) 粪源铜、 锌的提取回收, 嗜铜、 锌酵母菌将无机铜、 锌转化为有机铜、 锌的培养条件 ; 3) 嗜铁酵母菌将无机铁转化为有机铁的培养条件 ; 4) 酵母铜、 酵母铁和酵母锌的干燥参数。 2. 依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酵母铜、 酵母铁和酵母锌复合饲料添加剂, 其特征在于由以 下重量份数比组成的 : 酵母铜 25 50g/kg、 酵母铁 35 50g/kg、 酵母锌 40 50g/kg。 3. 依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嗜铜、 铁、 锌酵母菌的培养。

4、方法为 : 葡萄糖 2、 蛋白胨 1、 磷酸二氢钾 0.2、 酵母膏 0.5, 自然 pH 值 4.0 5.5。 4. 依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粪源铜、 锌的提取回收, 嗜铜、 锌酵母菌将无机铜、 锌转化酵 母铜、 酵母锌的方式为 : a、 先将新鲜猪粪与水按13投入稀释成混浊液, 转移到往返振荡机上(180r/min), 然 后将 1 份菌体细胞为 108cfu 的嗜酸性氧化硫杆菌培养基添加到上述 9 份混浊液中, 25振 荡培养 48h 使嗜酸性氧化硫杆菌菌体细胞数约为 108cfu 时调节 pH 值为 1.5 2.5 即得酸 化猪粪, 再向酸化猪粪中添加体积比为 10的 (4g/LFe2。

5、+和 2g/LS0) 混合液置于 25往返 振荡机上 (180r/min) 振荡培养 96h 获得水溶态 Cu、 Zn ; b、 将上述 a 获得的水溶态 Cu、 Zn 与稻壳、 花生壳或膨润土中的一种或几种置于密闭的 容器中在往返振荡机上 (180r/min) 恒温 25振荡 24h 离心分离 ; c、 将上述 b 分离获得的固体部分按质量比 1 1 加入蒸馏水稍加摇散, 然后再 4000r/ min 离心 10min, 获得较高浓度的 Cu、 Zn ; d、 将上述 c 获得的获得较高浓度的 Cu、 Zn 溶液高温灭菌 (121 )15min, 原子吸收光谱 分光光度计检测配制 Cu 盐浓。

6、度约 120ug/mL 即为接种液, 以 1/3 接种液体积量的嗜铜、 嗜锌 酵母菌培养基添加到接种液中, 在返振荡机上(180r/min)恒温25振荡培养30h即为发酵 液, 发酵液4000r/min离心10min, 收集菌体, 用蒸馏水洗涤3次, 除去培养基中无机铜、 无机 锌及其他成分, 收集菌体即得酵母铜、 酵母锌。 e、 将上述 d 获得的酵母铜、 酵母锌经 55烘箱干燥后, 检测含量, 待用。 5. 依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无机铁转化为有机铁的方式为 : 配制 FeSO4溶液, 使 Fe2+浓度为 120ug/m1, 以 1/3 接种液体积量的嗜铁酵母菌培养基 添加到接种液中, 在。

7、返振荡机上 (180r/min) 恒温 25振荡培养 30h 即为发酵液, 发酵液 4000r/min 离心 10min, 收集菌体, 用蒸馏水洗涤 3 次, 除去培养基中无机铁及其他成分, 收 集菌体即得酵母铁, 经 55烘箱干燥后, 检测含量, 待用。 6. 依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酵母铜、 酵母铁和酵母锌复合饲料添加剂, 其特征由以下重 量份数比组成的 : 酵母铜 30g/kg、 酵母铁 40g/kg、 酵母锌 45g/kg。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5876089 A 2 1/3 页 3 一种酵母铜、 酵母铁和酵母锌复合饲料添加剂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饲。

8、料添加剂及其应用, 特别是一种酵母铜、 酵母铁和酵母锌复合 饲料添加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 0002 随着规模化、 集约化畜牧业的发展, 各种微量元素应用于饲料添加剂生产已越来 越广泛。在配合饲料中添加 Cu、 Zn、 Fe 等金属元素在世界各国较为普遍, 铜是骨细胞、 胶原 和弹性蛋白形成不可缺少的元素, 对维护骨骼、 血管和皮肤的正常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酵母 铜能显著提高肝脏、 胰脏和肾脏铜浓度, 提高肝脏铁和锌的浓度, 有效促进铁和锌的利用率 缺锌的主要症状是厌食, 通过补锌, 可迅速改善厌食状况, 进一步促进包括锌、 铁、 钙在内的 各种营养的吸收 ; 铁是维持生命和发育的必需营养。

9、物质。铁缺乏会引起缺铁性贫血及一系 列临床症状。 富铁酵母中, 铁、 蛋白质、 必需氨基酸、 维生素含量较高, 可防治缺铁性贫血。 补 Cu、 Zn、 Fe 产品可以分为三大类 : 无机、 有机、 生物, 这也是补 Cu、 Zn、 Fe 产品发展的三个不 同阶段, 有人研究, 三个不同阶段的从产品在畜禽体内吸收差异很大, 以养猪为例 ; 无机、 有 机、 生物的吸收率分别为 7、 14和 70。 0003 因此, 研发一种酵母铜、 酵母铁和酵母锌复合饲料添加剂及其应用不仅可以达到 促长剂的使用, 而且有助于降低畜禽养殖成本, 具有很大的市场前景和经济价值。 发明内容 : 0004 本发明公开一。

10、种酵母铜、 酵母铁和酵母锌复合饲料添加剂, 避免无机形式 Cu、 Zn、 Fe 之间的拮抗作用, 减少 Cu、 Zn、 Fe 的添加量, 提高猪只的生长性能, 增强猪只的抗氧化作 用和免疫功能, 预防疾病。 0005 本发明一种酵母铜、 酵母铁和酵母锌复合饲料添加剂由以下重量份数比组成的 : 0006 酵母铜 25 50g/kg、 酵母铁 35 50g/kg、 酵母锌 40 50g/kg。 0007 本发明一种酵母铜、 酵母铁和酵母锌复合饲料添加剂, 其酵母铜、 酵母锌由以下方 法获得 : 0008 a、 先将新鲜猪粪与水按 1 3 投入稀释成混浊液, 转移到往返振荡机上 (180r/ min。

11、), 然后将1份菌体细胞为108cfu的嗜酸性氧化硫杆菌培养基添加到上述9份混浊液中, 25振荡培养 48h 使嗜酸性氧化硫杆菌菌体细胞数约为 108cfu 时调节 pH 值为 1.5 2.5 即得酸化猪粪, 再向酸化猪粪中添加体积比为10的(4g/LFe2+和2g/LS0)混合液置于25 往返振荡机上 (180r/min) 振荡培养 96h 获得水溶态 Cu、 Zn ; 0009 b、 将上述 a 获得的水溶态 Cu、 Zn 与稻壳、 花生壳或膨润土中的一种或几种置于密 闭的容器中在往返振荡机上 (180r/min) 恒温 25振荡 24h 离心分离 ; 0010 c、 将上述 b 分离获得。

12、的固体部分按质量比 1 1 加入蒸馏水稍加摇散, 然后再 4000r/min 离心 10min, 获得较高浓度的 Cu、 Zn ; 0011 d、 将上述 c 获得的获得较高浓度的 Cu、 Zn 溶液高温灭菌 (121 )15min, 原子吸收 说 明 书 CN 105876089 A 3 2/3 页 4 光谱分光光度计检测配制 Cu 盐浓度约 120ug/mL 即为接种液, 以 1/3 接种液体积量的嗜铜、 嗜锌酵母菌培养基添加到接种液中, 在返振荡机上 (180r/min) 恒温 25振荡培养 30h 即 为发酵液, 发酵液 4000r/min 离心 10min, 收集菌体, 用蒸馏水洗涤。

13、 3 次, 除去培养基中无机 铜、 无机锌及其他成分, 收集菌体即得酵母铜、 酵母锌。 0012 e、 将上述 d 获得的酵母铜、 酵母锌经 55烘箱干燥后, 检测含量, 待用。 0013 本发明一种酵母铜、 酵母铁和酵母锌复合饲料添加剂, 其酵母铁由以下方法获 得 : 0014 配制FeSO4溶液, 使Fe2+浓度为120ug/m1, 以1/3接种液体积量的嗜铁酵母菌培养 基添加到接种液中, 在返振荡机上 (180r/min) 恒温 25振荡培养 30h 即为发酵液, 发酵液 4000r/min 离心 10min, 收集菌体, 用蒸馏水洗涤 3 次, 除去培养基中无机铁及其他成分, 收 集菌。

14、体即得酵母铁, 经 55烘箱干燥后, 检测含量, 待用。 0015 本发明配方比较适宜不同阶段猪营养需求的配比 : 0016 酵母铜 30g/kg、 酵母铁 40g/kg、 酵母锌 45g/kg。 具体实施方式 : 0017 实施例 1 在断奶仔猪养殖的应用 0018 1. 试验方法与材料 0019 1.1 实验动物 : 21 23 日龄断奶的三元杂仔猪 ; 0020 1.2试验设计及日粮配制 : 试验选取同一批断奶仔猪, 要求体重在6.57kg、 胎次 相同或相近 (3 5 胎 ) 的三元杂断奶仔猪 180 头左右, 单头称重并标记耳号, 随机分成 3 个组, 分别为组 (1) 对照组、 组。

15、 (2) 复合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组和组 (3) 抗生素促长剂组。每 组 2 个重复栏, 每个重复栏 30 头左右。试验目粮为自配无任何抗生素全价饲料, 复合微生 物饲料添加剂按 1000kg 饲料添加 1.0kg ; 抗生素促长剂组按 1000kg 饲料添加 500g。 0021 1.3 试验猪只的管理与数据采集 0022 试验猪只的称重 : 试验开始时对每栏每头猪只进行单独称重, 并打上耳牌, 耳牌编 号方法为 : 栏号序号。 记录每头猪的重量, 根据个体、 各栏仔猪的大小进行调整, 使各个重 复的体重大小基本均等, 平均差异在 0.3kg 左右。断奶后正式进行试验。试验结束前一天 晚上不喂料。

16、, 第二天早上对每栏每头猪只进行单独空腹称重。每日记录每个重复栏的饲料 投喂量, 试验时间两周。 0023 试验猪的管理 : 试验在同一栋猪舍内, 按猪场现行的饲养模式进行, 自由采食、 自 由饮水。每天必须准确记录每栏仔猪的采食量和健康状况, 仔猪中途死亡或淘汰要记录日 期和体重, 试验统计时要减去相应仔猪的耗料量。 0024 1.4 结果 0025 1.4.1 增重方面 : 组 (2) 比组 (1) 增加 25 克 / 天, 提高 12.14, 差异显著 (P 0.05) ; 组 (3) 比组 (1) 增加 6 克 / 天, 提高 2.91, 差异不显著 (P 0.05) ; 组 (2) 。

17、比 组 (3) 增加 19 克 / 天, 提高 8.96, 但差异不显著 (P 0.05)。 0026 采食量方面 : 组(2)比组(1)增加21克/天, 提高6.67, 差异不显著(P0.05) ; 组 (3) 比组 (1) 减少 15 克 / 天, 降低 4.76, 差异不显著 (P 0.05) ; 组 (2) 比组 (3) 增 加 36 克 / 天, 提高 12, 差异不显著 (P 0.05)。 说 明 书 CN 105876089 A 4 3/3 页 5 0027 1.4.2 料重比方面 : 组 (2) 比组 (1) 减少 0.11, 降低 7.19差异不显著 (P 0.05) ; 试。

18、验二比对照组减少 0.07, 降低 4.58, 差异不显著 (P 0.05) ; 组 (2) 比组 (3) 减少 0.04, 相差不大。 0028 1.4.3 腹泻率方面 : 0029 组 (1)、 组 (2)、 组 (3) 腹泻率分别为 25.14、 2.03、 23.56; 组 (2) 与组 (1) 比 较差异显著 (P 0.05) ; 组 (3) 和组 (1) 比较差异不显著 (P 0.05) ; 组 (2) 与组 (3) 比 较差异显著 (P 0.05) ; 0030 实施例 2 在肉鸡养殖的应用 0031 1. 试验方法与材料 0032 1.1 实验动物 : 28 日龄健康三黄鸡 ;。

19、 0033 1.2 试验设计及日粮配制 : 试验选取 360 羽 28 日龄健康三黄鸡, 随机分成 3 个组, 分别为组 (1) 对照组、 组 (2) 复合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组和组 (3) 抗生素促长剂组。每组 2 个重复, 每个重复 60 羽左右。试验日粮为自配无任何抗生素全价饲料, 复合微生物饲料添 加剂按 1000kg 饲料添加 1.5kg ; 抗生素促长剂组按 1000kg 饲料添加 500g。 0034 1.3 试验鸡只的管理与数据采集 0035 试验鸡只的称重 : 试验开始时对每组每只鸡进行单独称重。分别记录 28、 56、 91、 120 日龄各组肉鸡的日均耗料、 日均增重及料肉比。

20、, 观察食欲、 健康及死亡情况。 0036 试验肉鸡的管理 : 试验在同栏舍下用纱窗隔离, 按肉鸡现行的饲养模式进行, 自由 采食、 自由饮水。 每天必须准确记录每组鸡的采食量和健康状况, 肉鸡中途死亡或淘汰要记 录日期和体重, 试验统计时要减去相应仔猪的耗料量。 0037 1.4 结果 0038 1.4.1 日均增重方面 0039 组 (2)、 组 (3) 分别比组 (1) 提高 7.02、 6.95, 两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 著 (P 0.05) ; 组 (2) 与组 (3) 比较差异不显著 (P 0.05)。 0040 1.4.2 日均耗料方面 0041 组 (2)、 组 (3) 比组 (1) 均降低了 1, 各组间相比较差异不显著 (P 0.05)。 0042 1.4.3 发病率方面 0043 组 (2)、 组 (3) 分别比组 (1) 降低了 12、 6, 组 (2) 与组 (1) 相比差异极显著 (P 0.01) ; 组 (3) 与组 (1) 相比差异显著 (P 0.05) ; 组 (2) 与组 (3) 相比较差异显著 (P 0.05)。说明复合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可以降低肉鸡发病。 说 明 书 CN 105876089 A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