匍匐害虫防治用粉剂.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7157059 上传时间:2019-09-28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47.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109304.2

申请日:

20120413

公开号:

CN102742592B

公开日:

20141210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N53/08,A01N25/12,A01N25/02,A01P7/00,A01P7/04

主分类号:

A01N53/08,A01N25/12,A01N25/02,A01P7/00,A01P7/04

申请人:

大日本除虫菊株式会社

发明人:

下方宏文,浅井洋,中山幸治

地址:

日本大阪府

优先权:

2011-092414,2011-149719

专利代理机构: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金龙河;樊卫民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匍匐害虫防治用粉剂。期望提供一种能够实现防治性能的长期稳定性并且能够实现防治性能本身的进一步提高的匍匐害虫防治用粉剂。本发明的匍匐害虫防治用粉剂,是使氟氯氰菊酯、脂肪烃类溶剂和/或芳香醚类溶剂、以及二醇类溶剂负载在矿物质载体上的匍匐害虫防治用粉剂,其特征在于,氟氯氰菊酯的配合量相对于粉剂为0.03~1.0重量%,脂肪烃类溶剂和/或芳香醚类溶剂的配合量相对于粉剂为0.5~20.0重量%,二醇类溶剂的配合量相对于粉剂为0.5~9.0重量%。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匍匐害虫防治用粉剂,是使氟氯氰菊酯、脂肪烃类溶剂以及二醇类溶剂负载在矿物质载体上的匍匐害虫防治用粉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氟氯氰菊酯的配合量相对于粉剂为0.03~1.0重量%,所述脂肪烃类溶剂的配合量相对于粉剂为0.5~20.0重量%,所述二醇类溶剂的配合量相对于粉剂为0.5~9.0重量%,所述脂肪烃类溶剂为选自液体石蜡、正链烷烃、异链烷烃中的一种以上的溶剂,并且,所述脂肪烃类溶剂的分子量为300以下、在25℃下粘度为5~100mPa·s,所述二醇类溶剂为二丙二醇和/或三丙二醇。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针对室外或室内的匍匐害虫的防治用粉剂,更具体而 言,涉及能够提高防治性能的长期稳定性并且能够实现防治性能本身 的提高的匍匐害虫防治用粉剂。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为了驱除室外或室内的匍匐害虫而使用防治剂,对于 这些防治剂而言,通常要求更高的防治性能和稳定性。

在此,本申请人已经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通过使用二丙二醇、 三丙二醇等溶剂使作为防治成分的拟除虫菊酯类化合物负载在滑石等 矿物质载体上,能够提供制剂稳定性优良的害虫驱除用粉剂。

此外,例如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通过以提高防治成分在固体载 体上的分散性为目的使用正链烷烃等溶剂,能够附带地提高防治性能。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42494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4356006号公报

然而,尽管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害虫驱除用粉剂的制剂稳定性优 良,但其稳定性也如第[0015]段中记载的那样,仅为约2周的时间,因 此,仍有进一步改进的余地。

在此,为了确保超过2周的长期稳定性,也考虑了增加防治成分、 溶剂的配合量,但是存在下述问题:由于成本增加、或者因溶剂过多 而不能成形为粉剂,因此不能单纯地增加配合量。

此外,专利文献2中,虽然确认了由正链烷烃等溶剂带来的提高 防治性能的效果,但是,从超过2周的长期稳定性方面考虑,并不能 达到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的现有问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提高防 治性能的长期稳定性并且能够实现防治性能本身的进一步提高的匍匐 害虫防治用粉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发明的匍匐害虫防治用粉剂, 是使氟氯氰菊酯、脂肪烃类溶剂和/或芳香醚类溶剂、以及二醇类溶剂 负载在矿物质载体上的匍匐害虫防治用粉剂,其特征在于,氟氯氰菊 酯的配合量相对于粉剂为0.03~1.0重量%,脂肪烃类溶剂和/或芳香醚 类溶剂的配合量相对于粉剂为0.5~20.0重量%,二醇类溶剂的配合量相 对于粉剂为0.5~9.0重量%。

本发明的第二发明的匍匐害虫防治用粉剂的特征在于,脂肪烃类 溶剂为选自液体石蜡、正链烷烃、异链烷烃中的一种以上的溶剂。

本发明的第三发明的匍匐害虫防治用粉剂的特征在于,芳香醚类 溶剂为胡椒基丁醚。

本发明的第四发明的匍匐害虫防治用粉剂的特征在于,二醇类溶 剂为二丙二醇和/或三丙二醇。

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防治成分的氟氯氰菊酯[化学名称:α-氰基 -3-(4-氟苯氧基)苄基-2,2-二甲基-3-(2,2-二氯乙烯基)环丙烷羧酸酯]是 具有广杀虫谱、且特别在农业用途中使用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成分。

此外,氟氯氰菊酯具有8个光学异构体,每2个光学异构体成对 存在,因而由熔点不同的4种成分的非对映异构体对(成分I、II、III、 IV)构成。

在此,本发明中使用的氟氯氰菊酯,不仅包括大致等量地含有上 述4种成分的氟氯氰菊酯,而且包括以任意组成比含有成分II和成分 IV为主体的β-氟氯氰菊酯和上述异构体的所有氟氯氰菊酯。

此外,除了上述防治成分以外,还可以适当添加:苯醚菊酯、苯 氰菊酯、氯菊酯、氯氰菊酯、甲氰菊酯、醚菊酯等拟除虫菊酯类杀虫 剂;杀螟硫磷、二嗪农、丙虫磷等有机磷剂;残杀威、虫酮等氨基甲 酸酯剂;氟硅菊酯等有机硅类杀虫剂;杀螟丹、噻嗪酮等杀虫剂;杀 蜱剂、杀菌剂、昆虫成虫干扰剂等其他活性成分。

另外,作为氟氯氰菊酯的配合量,需要相对于匍匐害虫防治用粉 剂为0.03~1.0重量%。这是因为,如果少于0.03重量%,则不能充分 表现出防治性能的提高,另一方面,如果超过1.0重量%,则不能期望 由防治性能的提高带来的优点,而且由成本方面带来的缺点增大。

此外,这是因为,从与脂肪烃类溶剂、芳香醚类溶剂和二醇类溶 剂的配合比率的关系考虑,如果超过1.0重量%,则这些溶剂相对于氟 氯氰菊酯的配合量也增多,从而不能如后述那样成形为粉体状。

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脂肪烃类溶剂和芳香醚类溶剂,可以列举液 体石蜡、正链烷烃、异链烷烃、胡椒基丁醚、烯烃、炔烃等,优选使 用其中沸点为200℃以上的高沸点溶剂,更优选使用其中的液体石蜡、 正链烷烃、异链烷烃、胡椒基丁醚。此外,这些脂肪烃类溶剂和芳香 醚类溶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使用。

作为脂肪烃类溶剂和芳香醚类溶剂相对于匍匐害虫防治用粉剂的 配合量,需要相对于匍匐害虫防治用粉剂为0.5~20.0重量%。这是因为, 如果少于0.5重量%,则不能充分表现出提高防治性能的效果,另一方 面,如果超过20.0重量%,则不能成形为粉体状。

此外,对脂肪烃类溶剂和芳香醚类溶剂的分子量没有特别限定, 可以根据作为防治对象的害虫来适当设定,但如果使用分子量过高的 溶剂,则在匍匐害虫与匍匐害虫防治用粉剂接触时,防治成分可能难 以附着到害虫上,因此优选使用分子量为300以下的溶剂。

另外,对脂肪烃类溶剂和芳香醚类溶剂的粘度也没有特别限定, 可以根据作为防治对象的害虫来适当设定,但如果使用粘度过高或过 低的溶剂,则可能难以成形为粉体状,或者在匍匐害虫与匍匐害虫防 治用粉剂接触时,防治成分可能难以附着到害虫上,因此优选在25℃ 下粘度为5~100mPa·s。

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二醇类溶剂,可以列举:乙二醇、二甘醇、 三甘醇、聚乙二醇、丙二醇、二丙二醇、三丙二醇、聚丙二醇等各种 二醇类,其中,优选使用二丙二醇、三丙二醇。此外,这些二醇类溶 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使用。

此外,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二醇类溶剂相对于匍匐害虫防治用粉 剂的配合量,需要相对于匍匐害虫防治用粉剂为0.5~9.0重量%。这是 因为,如果少于0.5重量%,则不能充分表现出防治性能的长期稳定性, 另一方面,如果超过9.0重量%,则不能成形为粉体状。

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矿物质载体,可以列举:高岭土、粘土、滑 石、膨润土、沸石、白粘土(ジ一クライト)、白炭黑(カ一プレツクス) 等。

另外,除了上述的构成要素以外,还可以根据需要配合各种表面 活性剂、分散剂、PAP等流动性改良剂、杀虫成分的稳定剂、助溶剂 等。而且,还可以添加肉桂粉末、柠檬草粉末等各种粉末类。

通过将这样得到的本发明的匍匐害虫防治用粉剂在室内或室外每 1m2撒5~30g,对平甲虫、鼠妇虫、蜈蚣、千足虫、毛虫、蚰蜒、蚂蚁、 番死虫等各种有害害虫、黑尾叶蝉、飞虱类、稻纵卷叶螟、蝽类、蟑 螂、蜱虫、臭虫等卫生害虫等的匍匐害虫发挥优良的防治性能。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匍匐害虫防治用粉剂,通过由将脂肪烃类溶剂、芳 香醚类溶剂与二醇类溶剂并用而带来的协同效果,与单独配合脂肪烃 类溶剂或芳香醚类溶剂的情况相比,能够表现出飞跃性的防治性能, 与单独配合二醇类溶剂的情况相比,能够表现出飞跃性的防治性能的 长期稳定性。

此外,通过使用脂肪烃类溶剂、芳香醚类溶剂,能够在接触过匍 匐害虫防治用粉剂的匍匐害虫与没有接触过匍匐害虫防治用粉剂的其 他害虫进行梳洗(grooming)时使防治成分附着到其他害虫上,因此能够 表现出高防治性能。

进而,通过使用特定的物质作为各溶剂成分,能够进一步提高上 述防治性能和防治性能的长期稳定性。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基于实施例及比较例对本发明的匍匐害虫防治用粉剂更 详细地进行说明,但不言而喻,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在5.0重量%的正链烷烃中充分混合91.8重量%的滑石,然后,添 加0.2重量%的氟氯氰菊酯与3.0重量%的二丙二醇的混合溶液,利用 锤磨机进行粉碎混合,得到实施例1的匍匐害虫防治用粉剂。

(实施例2~10)

除了按照表1所示的原料和配合量进行制备以外,与实施例1同 样地操作,得到实施例2~10的匍匐害虫防治用粉剂。

(实施例11)

在1.5重量%的正链烷烃中充分混合95.1重量%的滑石,然后,添 加0.3重量%的氟氯氰菊酯与3.0重量%的三丙二醇的混合溶液,向其 中加入0.1重量%的肉桂粉末,利用锤磨机进行粉碎混合,得到实施例 11的匍匐害虫防治用粉剂。

[表1]

(比较例1~10)

除了按照表2所示的原料和配合量进行制备以外,与实施例1同 样地操作,得到比较例1~10的匍匐害虫防治用粉剂。

[表2]

※未形成粉末状,因此不能进行试验

接下来,对于实施例1~11和比较例1~10的匍匐害虫防治用粉剂, 进行基于刚制造后和制造24个月后的驱除率和KT50值的防治性能试 验。

(基于KT50值的防治性能试验)

在密闭的25m3的房间(室温:25℃)内撒50~150g匍匐害虫防治用 粉剂后,放入50只黑山蚁,对伴随时间流逝而出现的击倒数进行计数, 求出KT50值。此外,对经过72小时后的包括濒死虫在内的致死虫进行 计数,求出致死率,将其作为驱除率。将结果示于表1和表2中。

结果确认了:对于满足本发明的构成要素的实施例1~11的匍匐害 虫防治用粉剂而言,与不满足构成要素的比较例1、2的匍匐害虫防治 用粉剂相比,防治性能和防治性能的长期稳定性飞跃性地提高。即, 与单独配合脂肪烃类溶剂、芳香醚类溶剂的情况(比较例1)相比,防治 性能本身飞跃性地提高,与单独配合二醇类溶剂的情况(比较例2)相比, 防治性能的长期稳定性飞跃性地提高。

此外,对于实施例1~11的匍匐害虫防治用粉剂而言,即使从制造 起经过24个月这样长的时间后,也显示出与刚制造后相比几乎没有变 化的防治性能。

另外,对于比较例3~10的匍匐害虫防治用粉剂而言,虽然配合了 脂肪烃类溶剂、芳香醚类溶剂、二醇类溶剂等,但由于配合量不是优 化的量,因此,与实施例1~11的匍匐害虫防治用粉剂相比,防治性能 和防治性能的长期稳定性降低。

根据以上的结果,本发明的有用性得到了确认。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匍匐害虫防治用粉剂可以用于防治、驱除室外或室内的 匍匐害虫。

匍匐害虫防治用粉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匍匐害虫防治用粉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匍匐害虫防治用粉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匍匐害虫防治用粉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匍匐害虫防治用粉剂.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2742592 B (45)授权公告日 2014.12.10 CN 102742592 B (21)申请号 201210109304.2 (22)申请日 2012.04.13 2011-092414 2011.04.18 JP 2011-149719 2011.07.06 JP A01N 53/08(2006.01) A01N 25/12(2006.01) A01N 25/02(2006.01) A01P 7/00(2006.01) A01P 7/04(2006.01) (73)专利权人 大日本除虫菊株式会社 地址 日本大阪府 (72)发明人 下方宏文 浅井洋 中。

2、山幸治 (74)专利代理机构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责任公司 11219 代理人 金龙河 樊卫民 JP 200575777 A,2005.03.24, CN 1086082 A,1994.05.04, CN 1954673 A,2007.05.02, JP 2010159226 A,2010.07.22, 王正明等 . 天然粘着剂对骠马防除麦田看麦 娘的增效作用试验 .安徽农学通报 .2008, 第 14 卷 ( 第 12 期 ), (54) 发明名称 匍匐害虫防治用粉剂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匍匐害虫防治用粉剂。期望 提供一种能够实现防治性能的长期稳定性并且能 够实现防治性能本身。

3、的进一步提高的匍匐害虫防 治用粉剂。本发明的匍匐害虫防治用粉剂, 是使 氟氯氰菊酯、 脂肪烃类溶剂和 / 或芳香醚类溶剂、 以及二醇类溶剂负载在矿物质载体上的匍匐害虫 防治用粉剂, 其特征在于, 氟氯氰菊酯的配合量相 对于粉剂为 0.03 1.0 重量, 脂肪烃类溶剂和 / 或芳香醚类溶剂的配合量相对于粉剂为 0.5 20.0 重量, 二醇类溶剂的配合量相对于粉剂为 0.5 9.0 重量。 (30)优先权数据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高履桐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6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10)。

4、授权公告号 CN 102742592 B CN 102742592 B 1/1 页 2 1. 一种匍匐害虫防治用粉剂, 是使氟氯氰菊酯、 脂肪烃类溶剂以及二醇类溶剂负载在 矿物质载体上的匍匐害虫防治用粉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氟氯氰菊酯的配合量相对于粉剂为 0.03 1.0 重量, 所述脂肪烃类溶剂的配合量相对于粉剂为 0.5 20.0 重量, 所述二醇类溶剂的配合量相对于粉剂为 0.5 9.0 重量, 所述脂肪烃类溶剂为选自液体石蜡、 正链烷烃、 异链烷烃中的一种以上的溶剂, 并且, 所述脂肪烃类溶剂的分子量为 300 以下、 在 25下粘度为 5 100mPas, 所述二醇类溶剂为二丙二醇。

5、和 / 或三丙二醇。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742592 B 2 1/6 页 3 匍匐害虫防治用粉剂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针对室外或室内的匍匐害虫的防治用粉剂, 更具体而言, 涉及能够提 高防治性能的长期稳定性并且能够实现防治性能本身的提高的匍匐害虫防治用粉剂。 背景技术 0002 一直以来, 为了驱除室外或室内的匍匐害虫而使用防治剂, 对于这些防治剂而言, 通常要求更高的防治性能和稳定性。 0003 在此, 本申请人已经在专利文献 1 中公开了 : 通过使用二丙二醇、 三丙二醇等溶剂 使作为防治成分的拟除虫菊酯类化合物负载在滑石等矿物质载体上, 能够提供制剂稳定性 优良的。

6、害虫驱除用粉剂。 0004 此外, 例如专利文献 2 中记载了 : 通过以提高防治成分在固体载体上的分散性为 目的使用正链烷烃等溶剂, 能够附带地提高防治性能。 0005 专利文献 1 : 日本专利第 4424944 号公报 0006 专利文献 2 : 日本专利第 4356006 号公报 0007 然而, 尽管专利文献 1 中记载的害虫驱除用粉剂的制剂稳定性优良, 但其稳定性 也如第 0015 段中记载的那样, 仅为约 2 周的时间, 因此, 仍有进一步改进的余地。 0008 在此, 为了确保超过 2 周的长期稳定性, 也考虑了增加防治成分、 溶剂的配合量, 但是存在下述问题 : 由于成本增加。

7、、 或者因溶剂过多而不能成形为粉剂, 因此不能单纯地增 加配合量。 0009 此外, 专利文献 2 中, 虽然确认了由正链烷烃等溶剂带来的提高防治性能的效果, 但是, 从超过 2 周的长期稳定性方面考虑, 并不能达到要求。 发明内容 0010 本发明鉴于上述的现有问题而完成, 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提高防治性能的长期稳 定性并且能够实现防治性能本身的进一步提高的匍匐害虫防治用粉剂。 0011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的第一发明的匍匐害虫防治用粉剂, 是使氟氯氰菊酯、 脂肪烃类溶剂和 / 或芳香醚类溶剂、 以及二醇类溶剂负载在矿物质载体上的匍匐害虫防治 用粉剂, 其特征在于, 氟氯氰菊酯的配合量相。

8、对于粉剂为0.031.0重量, 脂肪烃类溶剂 和 / 或芳香醚类溶剂的配合量相对于粉剂为 0.5 20.0 重量, 二醇类溶剂的配合量相对 于粉剂为 0.5 9.0 重量。 0012 本发明的第二发明的匍匐害虫防治用粉剂的特征在于, 脂肪烃类溶剂为选自液体 石蜡、 正链烷烃、 异链烷烃中的一种以上的溶剂。 0013 本发明的第三发明的匍匐害虫防治用粉剂的特征在于, 芳香醚类溶剂为胡椒基丁 醚。 0014 本发明的第四发明的匍匐害虫防治用粉剂的特征在于, 二醇类溶剂为二丙二醇和 / 或三丙二醇。 说 明 书 CN 102742592 B 3 2/6 页 4 0015 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防治成分的。

9、氟氯氰菊酯 化学名称 : - 氰基 -3-(4- 氟苯氧 基 ) 苄基 -2, 2- 二甲基 -3-(2, 2- 二氯乙烯基 ) 环丙烷羧酸酯 是具有广杀虫谱、 且特别在 农业用途中使用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成分。 0016 此外, 氟氯氰菊酯具有 8 个光学异构体, 每 2 个光学异构体成对存在, 因而由熔点 不同的 4 种成分的非对映异构体对 ( 成分 I、 II、 III、 IV) 构成。 0017 在此, 本发明中使用的氟氯氰菊酯, 不仅包括大致等量地含有上述 4 种成分的氟 氯氰菊酯, 而且包括以任意组成比含有成分 II 和成分 IV 为主体的 - 氟氯氰菊酯和上述 异构体的所有氟氯氰菊。

10、酯。 0018 此外, 除了上述防治成分以外, 还可以适当添加 : 苯醚菊酯、 苯氰菊酯、 氯菊酯、 氯 氰菊酯、 甲氰菊酯、 醚菊酯等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 杀螟硫磷、 二嗪农、 丙虫磷等有机磷剂 ; 残杀威、 虫酮等氨基甲酸酯剂 ; 氟硅菊酯等有机硅类杀虫剂 ; 杀螟丹、 噻嗪酮等杀虫剂 ; 杀蜱剂、 杀菌剂、 昆虫成虫干扰剂等其他活性成分。 0019 另外, 作为氟氯氰菊酯的配合量, 需要相对于匍匐害虫防治用粉剂为 0.03 1.0 重量。这是因为, 如果少于 0.03 重量, 则不能充分表现出防治性能的提高, 另一方面, 如果超过 1.0 重量, 则不能期望由防治性能的提高带来的优点,。

11、 而且由成本方面带来的 缺点增大。 0020 此外, 这是因为, 从与脂肪烃类溶剂、 芳香醚类溶剂和二醇类溶剂的配合比率的关 系考虑, 如果超过 1.0 重量, 则这些溶剂相对于氟氯氰菊酯的配合量也增多, 从而不能如 后述那样成形为粉体状。 0021 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脂肪烃类溶剂和芳香醚类溶剂, 可以列举液体石蜡、 正链烷 烃、 异链烷烃、 胡椒基丁醚、 烯烃、 炔烃等, 优选使用其中沸点为 200以上的高沸点溶剂, 更 优选使用其中的液体石蜡、 正链烷烃、 异链烷烃、 胡椒基丁醚。 此外, 这些脂肪烃类溶剂和芳 香醚类溶剂可以单独使用, 也可以混合使用。 0022 作为脂肪烃类溶剂和芳香醚。

12、类溶剂相对于匍匐害虫防治用粉剂的配合量, 需要相 对于匍匐害虫防治用粉剂为 0.5 20.0 重量。这是因为, 如果少于 0.5 重量, 则不能 充分表现出提高防治性能的效果, 另一方面, 如果超过 20.0 重量, 则不能成形为粉体状。 0023 此外, 对脂肪烃类溶剂和芳香醚类溶剂的分子量没有特别限定, 可以根据作为防 治对象的害虫来适当设定, 但如果使用分子量过高的溶剂, 则在匍匐害虫与匍匐害虫防治 用粉剂接触时, 防治成分可能难以附着到害虫上, 因此优选使用分子量为 300 以下的溶剂。 0024 另外, 对脂肪烃类溶剂和芳香醚类溶剂的粘度也没有特别限定, 可以根据作为防 治对象的害虫。

13、来适当设定, 但如果使用粘度过高或过低的溶剂, 则可能难以成形为粉体状, 或者在匍匐害虫与匍匐害虫防治用粉剂接触时, 防治成分可能难以附着到害虫上, 因此优 选在 25下粘度为 5 100mPas。 0025 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二醇类溶剂, 可以列举 : 乙二醇、 二甘醇、 三甘醇、 聚乙二醇、 丙二醇、 二丙二醇、 三丙二醇、 聚丙二醇等各种二醇类, 其中, 优选使用二丙二醇、 三丙二醇。 此外, 这些二醇类溶剂可以单独使用, 也可以混合使用。 0026 此外, 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二醇类溶剂相对于匍匐害虫防治用粉剂的配合量, 需 要相对于匍匐害虫防治用粉剂为 0.5 9.0 重量。这是因为,。

14、 如果少于 0.5 重量, 则不 能充分表现出防治性能的长期稳定性, 另一方面, 如果超过 9.0 重量, 则不能成形为粉体 说 明 书 CN 102742592 B 4 3/6 页 5 状。 0027 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矿物质载体, 可以列举 : 高岭土、 粘土、 滑石、 膨润土、 沸石、 白 粘土 ( 一 )、 白炭黑 ( 一 ) 等。 0028 另外, 除了上述的构成要素以外, 还可以根据需要配合各种表面活性剂、 分散剂、 PAP 等流动性改良剂、 杀虫成分的稳定剂、 助溶剂等。而且, 还可以添加肉桂粉末、 柠檬草粉 末等各种粉末类。 0029 通过将这样得到的本发明的匍匐害虫防治用粉剂。

15、在室内或室外每1m2撒530g, 对平甲虫、 鼠妇虫、 蜈蚣、 千足虫、 毛虫、 蚰蜒、 蚂蚁、 番死虫等各种有害害虫、 黑尾叶蝉、 飞虱 类、 稻纵卷叶螟、 蝽类、 蟑螂、 蜱虫、 臭虫等卫生害虫等的匍匐害虫发挥优良的防治性能。 0030 发明效果 0031 根据本发明的匍匐害虫防治用粉剂, 通过由将脂肪烃类溶剂、 芳香醚类溶剂与二 醇类溶剂并用而带来的协同效果, 与单独配合脂肪烃类溶剂或芳香醚类溶剂的情况相比, 能够表现出飞跃性的防治性能, 与单独配合二醇类溶剂的情况相比, 能够表现出飞跃性的 防治性能的长期稳定性。 0032 此外, 通过使用脂肪烃类溶剂、 芳香醚类溶剂, 能够在接触过匍。

16、匐害虫防治用粉剂 的匍匐害虫与没有接触过匍匐害虫防治用粉剂的其他害虫进行梳洗 (grooming) 时使防治 成分附着到其他害虫上, 因此能够表现出高防治性能。 0033 进而, 通过使用特定的物质作为各溶剂成分, 能够进一步提高上述防治性能和防 治性能的长期稳定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接下来, 基于实施例及比较例对本发明的匍匐害虫防治用粉剂更详细地进行说 明, 但不言而喻, 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0035 ( 实施例 1) 0036 在 5.0 重量的正链烷烃中充分混合 91.8 重量的滑石, 然后, 添加 0.2 重量 的氟氯氰菊酯与 3.0 重量的二丙二醇的混合溶液, 利用锤磨机进行。

17、粉碎混合, 得到实施 例 1 的匍匐害虫防治用粉剂。 0037 ( 实施例 2 10) 0038 除了按照表1所示的原料和配合量进行制备以外, 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 得到实 施例 2 10 的匍匐害虫防治用粉剂。 0039 ( 实施例 11) 0040 在 1.5 重量的正链烷烃中充分混合 95.1 重量的滑石, 然后, 添加 0.3 重量 的氟氯氰菊酯与3.0重量的三丙二醇的混合溶液, 向其中加入0.1重量的肉桂粉末, 利 用锤磨机进行粉碎混合, 得到实施例 11 的匍匐害虫防治用粉剂。 0041 表 1 0042 说 明 书 CN 102742592 B 5 4/6 页 6 0043 (。

18、 比较例 1 10) 0044 除了按照表2所示的原料和配合量进行制备以外, 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 得到比 较例 1 10 的匍匐害虫防治用粉剂。 0045 表 2 0046 说 明 书 CN 102742592 B 6 5/6 页 7 0047 未形成粉末状, 因此不能进行试验 0048 接下来, 对于实施例 1 11 和比较例 1 10 的匍匐害虫防治用粉剂, 进行基于刚 制造后和制造 24 个月后的驱除率和 KT50值的防治性能试验。 0049 ( 基于 KT50值的防治性能试验 ) 0050 在密闭的 25m3的房间 ( 室温 : 25 ) 内撒 50 150g 匍匐害虫防治用粉剂后。

19、, 放 入 50 只黑山蚁, 对伴随时间流逝而出现的击倒数进行计数, 求出 KT50值。此外, 对经过 72 小时后的包括濒死虫在内的致死虫进行计数, 求出致死率, 将其作为驱除率。 将结果示于表 1 和表 2 中。 0051 结果确认了 : 对于满足本发明的构成要素的实施例111的匍匐害虫防治用粉剂 而言, 与不满足构成要素的比较例 1、 2 的匍匐害虫防治用粉剂相比, 防治性能和防治性能 的长期稳定性飞跃性地提高。即, 与单独配合脂肪烃类溶剂、 芳香醚类溶剂的情况 ( 比较例 1)相比, 防治性能本身飞跃性地提高, 与单独配合二醇类溶剂的情况(比较例2)相比, 防治 性能的长期稳定性飞跃性。

20、地提高。 0052 此外, 对于实施例 1 11 的匍匐害虫防治用粉剂而言, 即使从制造起经过 24 个月 这样长的时间后, 也显示出与刚制造后相比几乎没有变化的防治性能。 0053 另外, 对于比较例310的匍匐害虫防治用粉剂而言, 虽然配合了脂肪烃类溶剂、 芳香醚类溶剂、 二醇类溶剂等, 但由于配合量不是优化的量, 因此, 与实施例 1 11 的匍匐 害虫防治用粉剂相比, 防治性能和防治性能的长期稳定性降低。 说 明 书 CN 102742592 B 7 6/6 页 8 0054 根据以上的结果, 本发明的有用性得到了确认。 0055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0056 本发明的匍匐害虫防治用粉剂可以用于防治、 驱除室外或室内的匍匐害虫。 说 明 书 CN 102742592 B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