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效物料干燥流程.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715163 上传时间:2018-03-07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600.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4103158.6

申请日:

1994.03.18

公开号:

CN1108755A

公开日:

1995.09.20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申请的视为撤回公告日:1995.9.20||||||公开

IPC分类号:

F26B5/06

主分类号:

F26B5/06

申请人:

杨彭达;

发明人:

杨彭达

地址:

台湾省台中市大连北街66巷3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黄依文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效物料干燥流程,其主要是借助干燥冷冻系统的特殊设计及相关管路装置的相互配合,使待烘物料依序经初步烘干、烘干道烘干及冷冻除湿的连续干燥步骤,有效地将干燥冷冻系统的能量予以妥善运用,以利于实现作业自动化、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及提高烘物的品质等,以便于供产业利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双效物料干燥流程,其主要特征在于:借助干燥冷冻系统与相关管路装置的配合,使物料依次经过初步烘干、烘干道烘干及冷冻除湿等干燥流程,构成连续性的干燥流程, 初步烘干:将待烘物料置于一容置槽的具通风孔洞的承网体上方,配合送风装置将致冷剂于冷凝器释出的热量送入容置槽,借助该热量的作用,对烘物进行初步烘干作业, 烘干道烘干:利用斗升装置,将前述容置槽中的物料移运至一集槽,又集槽与具排气构造的烘干道连通,烘干道适当处的外部,包覆一层外套管,当高热的致冷剂,流过外套管与烘干道间的流路空间时,可对流滚于烘干道中的物料,进行烘干作业,达到物料干燥的目的, 冷冻除湿:温度高且已烘干的物料,由烘干道末端流入另一容置槽中,又致冷剂流经蒸发器而蒸发吸热,配合送风装置,将蒸发器周边的低温气体送入容置槽,利用该低温气体,对物料进行冷冻除湿作业,排除物料间的残存湿气,完成一干燥作业流程。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效物料干燥流程,其特征在于:其烘干道以“之”字往复弯折的滑梯方式组装架设,以便于节省烘干道所占空间。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效物料干燥流程,其特征在于:其烘干道的适当处设有多个排气管,以便于将干燥过程的湿气排出。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效物料干燥流程,其特征在于:其烘干道的适当处设有多个泄水孔,以便于将干燥过程的水份排出。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效物料干燥流程,其特征在于:其烘干道中加装斗升装置,以便于使物料顺畅地于烘干道中流滚。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效物料干燥流程,其特征在于:其各容置槽间可通过管路相互导通。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效物料干燥流程,其特征在于:其烘干道是以水平排布方式组装架设。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效物料干燥流程,其特征在于:其烘干道是以垂直排布方式组装架设。
9: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效物料干燥流程,其特征在于:其外套管设于烘干道的平直部份,并由导管将各外套管导接连通。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效物料干燥流程,尤专指一种充分利用干燥冷冻系统中的致冷剂产生的高、低温变化的热源,构成一作业便捷、品质稳定、适合大量作业的物料干燥流程。

    现今一般用于烘干烘物等物料的干燥方法,有关的运用手段及形态种类繁多,无法一一枚举,但其主要是利用送风装置,将燃烧产生的热源引送至待烘物料的置放处,以便于将该物料的水份或湿气烘干排出,达到使该物料干燥的目的。

    为便于说明传统的烘物干燥流程,特举一烘物烘干机的实例配合说明,如看图7所示,该现有的烘物烘干机,主要是由一燃风机90、油槽92及容置槽94所构成,一表面为网格状的承网体96铺设于容置槽94底层上方,使承网体96与容置槽94底面形成通风室942,并将烘物容置于承网体96上方,又,具有燃热源902、风扇904的燃风机90,其通过一送风管906与容置槽94的通风室942导通,而油槽92则通过油管的导通,提供燃热源902燃烧所需的燃料;燃风机90的风扇904将燃热源902所产生的热量,通过送风管906送至容置槽94的通风室942,通风室942的热气上升,通过承网体96将烘物80地水份或湿气予以烘干排出,达到烘物80干燥的目的。

    然现行一般的物料干燥流程,因其运用方式及干燥流程的设计不佳,故在实施上容易衍生下述的缺点:

    1.干燥流程麻烦费时、作业成本高,不适于大规模整体作业;现有物料干燥流程,其干燥方式是将烘物80等,导置于容置槽94中,待烘物80干燥后,再将烘物80整体取出,不仅烘物80倒入、取出的手续麻烦不便,并且整个烘干时间极为冗长,造成操作使用上的许多困扰,无法以大规模作业的方式降低干燥成本,对于工资昂贵、人工缺乏且讲求效率与自动化生产的现今社会,传统的物料干燥流程,实有加以研究改进的必要。

    2.干燥品质不定、烘干作业效率差;请配合参看图7所示,现有的烘物干燥方法,在干燥过程中,位于容置槽94底层的烘物80,因较接近热源,故干燥速度较快,而容置槽94顶层烘物80的干燥速度则较慢,故为避免衍生烘干时间冗长及干燥程度不平均等问题,每次烘干的烘物80数量不可太多,以使所有烘物80皆具相当平均的干燥程度,以减少烘干品质的参差不齐,如此,使得烘物80烘干的作业量,受到莫大的限制。

    3.烘干完成易有湿气回渗的困扰;因整个干燥流程是由燃烧产生的热量达成,当烘物80受热而将水份、湿气排出时,部份湿气仍存于烘物80间,故当烘物80静置一段时间后,上述的湿气便有回渗于烘物80的现象发生,使烘干效果大打折扣,而为减少湿气回渗的困扰,便必需增加烘干时间及烘干温度,以提高烘物80的干燥程度,如此不仅增加干燥作业的困扰与成本的支出,更破坏烘物80的本质,而影响烘物80原有的风味。

    4.热源浪费、使用效率差且造成环境污染;传统物料干燥流程中,整个烘干的热量,是由燃热源902燃烧油料,再通过风扇904的吹送而提供,然整个风扇904所抽送使用的热量,仅为燃热源902燃烧产生热量的一小部,而大部的热量则散失于空气中,整个能源利用效率极差,造成资源无谓的浪费;又由于油料的燃烧,造成空气污染,对于已相当恶劣的生活环境造成破坏。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妥善运用能源、作业简便、品质稳定,降低干燥烘干成本、提高烘干效率,且适合大量作业,以便于供产业利用的双效物料干燥流程;其主要是通过干燥冷冻系统与相关管路装置的配合,使物料依次经过初步烘干、烘干道烘干及冷冻除湿等干燥流程。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效物料干燥流程,其主要特点在于:借助干燥冷冻系统与相关管路装置的配合,使物料依次经过初步烘干、烘干道烘干及冷冻除湿等干燥流程,构成连续性的干燥流程,

    初步烘干:将待烘物料置于一容置槽的具通风孔洞的承网体上方,配合送风装置将致冷剂于冷凝器释出的热量送入容置槽,借助该热量的作用,对烘物进行初步烘干作业,

    烘干道烘干:利用斗升装置,将前述容置槽中的物料移运至一集槽,又集槽与具排气构造的烘干道连通,烘干道适当处的外部,包覆一层外套管,当高热的致冷剂,流过外套管与烘干道间的流路空间时,可对流滚于烘干道中的物料,进行烘干作业,达到物料干燥的目的,

    冷冻除湿:温度高且已烘干的物料,由烘干道末端流入另一容置槽中,又,致冷剂流经蒸发器而蒸发吸热,配合送风装置,将蒸发器周边的低温气体送入容置槽,利用该低温气体,对物料进行冷冻除湿作业,排除物料间的残存湿气,完成一干燥作业流程。

    前述的双效物料干燥流程,其特征在于:其烘干道以“之”字往复弯折的滑梯方式组装架设,以便于节省烘干道所占空间。

    前述的双效物料干燥流程,其特征在于:其烘干道的适当处设有多个排气管,以便于将干燥过程的湿气排出。

    前述的双效物料干燥流程,其特征在于:其烘干道的适当处设有多个泄水孔,以便于将干燥过程的水份排出。

    前述的双效物料干燥流程,其特征在于:其烘干道中加装斗升装置,以便于使物料顺畅地于烘干道中流滚。

    前述的双效物料干燥流程,其特征在于:其各容置槽间可通过管路相互导通。

    前述的双效物料干燥流程,其特征在于:其烘干道是以水平排布方式组装架设。

    前述的双效物料干燥流程,其特征在于:其烘干道是以垂直排布方式组装架设。

    前述的双效物料干燥流程,其特征在于:其外套管是设于烘干道的平直部份,并由导管将各外套管导接连通。

    本发明具有如后的优点:

    1.本发明的整个干燥流程,仅需将烘物等待烘物料倒置于容置槽中,便可借助整体管路装置的相互配合作用,完成整个干燥作业流程,整个手续简单便捷,作业时间短,并可配合进行大规模的自动化作业,达到降低物料干燥成本的目的,以期符合讲求效率、人力资源缺乏的现代社会要求,以便于供产业利用。

    2.本发明的干燥冷冻系统,于整个干燥流程中,致冷剂由冷凝器所释出的热量及由蒸发器所造成的低温,皆借助初步烘干及冷冻除湿的步骤而妥善运用,达到高度的能源运用效率,节省地球有限的自然资源;并且整个干燥流程中,不会有污染空气的污烟废气产生,符合环保的要求。

    3.本发明的整个干燥流程中,烘物流经烘干道时呈滚动状态,不仅干燥快速且使所有烘物的干燥程度均一,达到提高烘物品质的目的;又通过冷冻除湿的步骤,将残存于烘物间的湿气完全予以排出,杜绝湿气回渗烘物的困扰,提高烘物的烘干效果,并避免破坏烘物的本质,保持烘物原有的风味。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及目的。

    附图简要说明:

    图1为本发明物料干燥流程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干燥冷冻系统的致冷剂循环作用流程图,用以说明本发明的干燥冷冻系统作用方式,及致冷剂的循环流程。

    图3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装置结构示意图,用以说明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形态及装置间的相对作用关系。

    图4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初步烘干相关装置的局部示意图,用以说明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与初步烘干步骤相关装置的结构形态及作用关系。

    图5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冷冻除湿相关装置的局部示意图,用以说明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与冷冻除湿步骤相关装置的结构形态及作用关系。

    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装置结构示意图,用以说明本发明另种实施方式的结构形态及装置间的相对作用关系。

    图7为现有烘物烘干机的构造示意图,用以说明现有烘物烘干机的结构形态及作用方式。

    请配合参看各附图所示,本发明为一种双效物料干燥流程,其主要是通过整个干燥冷冻系统的特殊安排设计,并佐以相关的装置结构的配合,使烘物80等待烘物料A可依序经初步烘干B、烘干道烘干C及冷冻除湿D的步骤,连续不断地完成整个干燥流程,构成一作业便捷、品质稳定、适合大量作业且妥善运用能源的物料干燥流程,以便于供产业利用。

    请配合参看图2、图3所示,对本发明相关的干燥冷冻系统及致冷剂10的循环作用方式加以说明,当低压液体状的致冷剂10,由致冷剂流管15流至蒸发器14时,借助蒸发器14使致冷剂10蒸发为低压蒸气,而致冷剂10于膨胀过程中吸收周围环境的热量,使蒸发器14周围环境变为低温状态[实际温度视蒸发器14及致冷剂10的性质而定],配合风扇17的吹送,可将该低温作为冷冻除湿D步骤的热源。

    又低压蒸气状态的致冷剂10,经压缩机11的压缩作用,使致冷剂10变为高温高压的蒸气状态,当致冷剂10流经包覆于烘干道23的外套管18时,致冷剂10的高热可作为烘干道烘干C步骤的热源;另当致冷剂10流动至冷凝器12时,借助冷凝器12作用,使高压蒸气状态的致冷剂10凝结为中压的液态状,而致冷剂10凝结所释出的热量,则配合风扇16的吹送,作为初步烘干B步骤的热源;最后,中压液态状的致冷剂10流经膨胀阀13,借助膨胀阀13作用,使致冷剂10降压为低压的液态状,完成整个致冷剂10的循环流程。

    为陈明本发明的整个干燥流程及对应装置结构的配合方式,特将各步骤的相关内容分述如下:

    初步烘干B:

    请配合参看图1、图2、图3、图4所示,首先是将如烘物80等的待烘物料A,倒置于容置槽20的承网体202上方,又风扇16将致冷剂10于冷凝器12释出的热量送入容置槽20的承网体202下方,配合承网体202具通风网孔的特性,利用该热量的作用,对烘物80进行初步烘干作业,将烘物80部份的水份与湿气予以排除。

    烘干道烘干C:

    请配合参看图1、图2、图3所示,利用组设于架体30的斗升机21,将容置槽20中的烘物80,向上移运至集槽22中,而集槽22下方的管口则与烘干道23连接,烘干道23以“之”字状往复弯折的阶梯式方式架设于架体32上,烘干道23各弯曲处的管体上、下方,各设有多个排气管25及泄水孔24,排气管25、泄水孔24与烘干道23间设有透气网层,以避免烘物80等物料流出,而烘干道23的平直部份,则外覆一层外套管18,使外套管18与烘干道23间,形成可供致冷剂10流通的流路空间,又各外套管18间则通过导管182的导接连通,使致冷剂10可依序流过各外套管18。

    当烘物80由集槽22流入烘干道23时,借助自然重力作用,使烘物80可沿烘干道23向下流滚,而由烘干道23的末端流入下方另一容置槽26中,烘物80在流经烘干道23的过程中,利用流经烘干道23外层的高热致冷剂10所提供的高热热量,对烘物80进行烘干的干燥作业,并利用泄水孔24、排气管25的作用,将干燥过程产生的水份与水气予以排出,达到烘物80干燥的目的;另为使烘物80于烘干道23中流动顺畅,亦可视需要于烘干道23中加装斗升装置,杜绝烘物80有流动不顺的情况产生。

    冷冻除湿D:

    请配合参看图1、图2、图3、图5所示,当温度较高且已完成干燥作业的烘物80,由烘干道23流入容置槽26的承网体262上方,配合风扇17将因致冷剂10吸收热量而形成的蒸发器14周边的低温气体,送入容置槽26的承网体262下方,利用该冰冷热源的作用,对烘物80进行冷冻除湿作业,将存于烘物80间的湿气完全予以排除,完成整个烘物80的干燥作业流程;另烘干作业完成后,容置槽26亦可直接作为冷藏储存之用,以便于使本发明具有更灵活、更完善之运用。

    若完成本发明的干燥流程循环,仍未使烘物80等物料完全干燥时,可通过往复运用本发明的干燥循环流程,使烘物80达到完全干燥的目的;请配合参看图6所示,往复循环时,可于两容置槽20、26间装设管路27相互连通,借助管路27的连通输送,避免往复装载搬移物料的麻烦,达到自动化连续作业的效果;又可以系列串联组装或并联组装的方式,将本发明中的多个容置槽或干燥冷冻系统,予以串联或并联使用,使本发明的干燥流程发挥相乘的功效。

    另本发明烘干道23的装设方式,除如上述实施例的滑梯式构造外,亦可将烘干道23设为水平式或直立式等排布方式的组设形态,亦即本发明各附图所示,仅为本发明干燥流程的两较佳实施例的简图,大凡熟悉此技艺的人士,依照本发明所依的干燥流程、运用手段作成的各种变化与修饰,仍应包括于本发明的专利范围中。

双效物料干燥流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双效物料干燥流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双效物料干燥流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双效物料干燥流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效物料干燥流程.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效物料干燥流程,其主要是借助干燥冷冻系统的特殊设计及相关管路装置的相互配合,使待烘物料依序经初步烘干、烘干道烘干及冷冻除湿的连续干燥步骤,有效地将干燥冷冻系统的能量予以妥善运用,以利于实现作业自动化、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及提高烘物的品质等,以便于供产业利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干燥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