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放电显示设备 本申请基于2002年9月10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2-264237,并要求此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在此全文引入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体放电显示设备,该设备利用至少包含氖或氦的气体产生气体放电,从而进行彩色图像的显示。
背景技术
最近,已经开发出了具有滤光器的气体放电显示设备,滤光器选择性地吸收气体发出的可见光中特定波长的光(例如专利文献1-5和非专利文献1和2中所述)。特别是,为了扩大颜色再现范围,提出了透射特性为在550nm到620nm波长范围内具有吸收峰值的滤光器的气体放电显示设备(例如专利文献1中所述)。
[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0-284704
[专利文献2]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0-11901
[专利文献3]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1-13877
[专利文献4]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1-166708
[专利文献5]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2-137290
[非专利文献1]
T.Kosaka,N.Iwase,S.Fujimoto,T.Masuda,K.Ohira,M.Amatsu,F.Namiki,M.Ishigaki,H.Ohtaka,Y.Kimura,J.Okayasu,N.Matsui,K.Umehara,T.Kishi,K.Kariya,H.Ohki,K.Irie;Development ofa Hi-Dimension 32-in.PDP,SID 01 Intl,pp.1224-1227,2001。
[非专利文献2]
K.Irie,F.Namiki,K.Kariya,H.Inoue,T.Ando,T.Harada,T.Nakamura,Y.Shinagawa;IDW‘00,pp.1173-1174,2000。
然而,根据上述气体放电显示设备,滤光器的透射比越低,对比度就变得越好,但同时会产生亮度降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以下功能的气体放电显示设备:防止由于光照产生的外部光反射,在不降低亮度的前提下增大颜色再现范围,同时提高对比度。
在经过非常仔细的考虑之后,本发明的发明人提出了本发明的如下方面。
本发明的气体放电显示设备包含如下部分:气体放电显示部分,其利用包含氖气或氦气中至少一种成分的气体来产生气体放电,还通过使具有不同发光颜色地第一、第二和第三荧光体发光来显示彩色图像;以及滤光器部分,其覆盖气体放电空间前表面上的整个显示屏幕,其中滤光器部分具有选择性地吸收波长范围在550nm到620nm之间的光的吸收区,吸收区内吸收峰值处的透射比TP和可见光范围内的平均透射比TV之间的半宽透射比TH(TH=(TP+TV)/2)的吸收区宽度WH为30nm或更大。
本发明的气体放电显示设备的另一方面包括:气体放电显示部分,其利用包含氖气或氦气中至少一种成分的气体来产生气体放电,还通过使具有不同发光颜色的第一、第二和第三荧光体发光来显示彩色图像;以及滤光器部分,其覆盖位于气体放电空间前表面上的整个显示屏幕,其中滤光器部分具有选择性地吸收波长范围在550nm到620nm之间的光的吸收区,吸收区内吸收峰值处的透射比TP是可见光范围内的平均透射比TV的20%到60%。
本发明的气体放电显示设备包括:气体放电显示部分,其利用包含氖气或氦气中至少一种成分的气体来产生气体放电,还通过使具有不同发光颜色的第一、第二和第三荧光体发光来显示彩色图像;以及覆盖位于气体放电空间前表面上的整个显示屏幕的滤光器部分,其中滤光器部分具有选择性地吸收波长范围在550nm到620nm之间的光的吸收区,550nm波长和620nm波长之间的平均透射比TAC处于可见光范围内的平均透射比TV的60%到85%范围内。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个横截面图,显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气体放电显示设备的示意配置;
图2A和2B是横截面图,显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气体放电显示设备的另一个示例;
图3是分解透视图,显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气体放电显示设备的显示板的内部结构;
图4是特征曲线图,显示了气体放电显示部分中蓝色显示、绿色显示和红色显示的发射光谱;
图5是特征曲线图,显示了蓝色荧光体、绿色荧光体和红色荧光体同时发光时,即进行白色显示时的发射光谱;
图6是特征曲线图,显示了氖和氙两种成分气体的发射光谱;
图7是特征曲线图,显示了用于普通家用的典型照明灯的发射光谱;
图8是特征曲线图,显示了视觉感知效果;
图9是特征曲线图,显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光学薄膜的透射特性的示例(特征1);
图10是特征曲线图,显示了作为本实施例的对比例的光学薄膜的透射特性的示例(特征2);
图11是特征曲线图,显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光学薄膜的透射特性的示例(特征3);
图12是特征曲线图,显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光学薄膜的透射特性的示例(特征4);
图13是特征曲线图,显示了吸收区的宽度与亮度之间的关系,其中对气体放电显示设备的亮度进行比较;
图14是特征曲线图,显示了吸收区的宽度和对比度之间的关系,其中对气体放电显示设备的对比度进行比较;
图15是特征曲线图,显示了当气体放电显示设备的气体放电显示部分中只有红色荧光体发光时吸收区宽度和红色色度之间的关系;
图16是特征曲线图,显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光学薄膜的透射特性的示例(特征5);
图17是特征曲线图,显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光学薄膜的透射特性的示例(特征6);
图18是特征曲线图,显示了平均透射比TV与吸收峰值处的透射比TP之比(TV/TP)和亮度之间的关系,其中对气体放电显示设备的亮度进行比较;
图19是特征曲线图,显示了平均透射比TV与吸收峰值处的透射比TP之比(TV/TP)和对比度之间的关系,其中对气体放电显示设备的对比度进行比较;
图20是特征曲线图,显示了当气体放电显示设备的气体放电显示部分中只有红色荧光体发光时,平均透射比TV与吸收峰值处的透射比TP之比(TV/TP)与红色色度之间的关系;
图21是色度图,显示了与图9中的透射特性相对应的颜色再现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气体放电显示设备的示意配置-
图1是一个横截面图,显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气体放电显示设备的示意配置。
气体放电显示设备100由如下部分组成:用于显示彩色图像的气体放电显示部分101;滤光器部分102,用于选择性地吸收气体发射的可见光中特定波长的光;外壳部分103,用于容纳气体放电显示部分101和滤光器部分102,展现出其显示表面。
气体放电显示部分101由如下部分组成:通过气体放电显示图像的显示板101a;根据显示内容驱动显示板101a上的发光单元的驱动电路101b。
滤光器部分102由如下部分组成:光学薄膜102a,其具有本发明的光谱透射特性,如下文所述;前面板102b,用于保护气体放电显示部分101的显示板101a,是光学薄膜102a的基板。对于可见光来说,前面板102b是透明的,它由电磁波屏蔽膜、红外线消除膜和经过表面处理的防反射膜组成。玻璃、丙烯酸树脂、聚碳酸酯等等适合作为前面板102b的材料。
滤光器部分102覆盖作为气体放电显示部分101中红色单元、绿色单元和蓝色单元的组合体的整个屏幕,并与显示板101a的前表面紧密粘合在一起。作为制备光学薄膜102a的方法,可以贴上一层贴有滤色膜的膜;贴上一层掺有颜料或染料的膜;或者通过薄膜技术形成多层干涉膜,等等。光学薄膜102a可以直接贴在显示部分101a的前表面上,或者在前面板102b上形成而叠加在显示板101a上。在整个屏幕上,光学薄膜102a和前面板102b的光学透射特性是一致的。
图2A和2b是一个横截面图,显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气体放电显示设备的另一个示例。
在图2A所示的气体放电显示设备100a中,光学薄膜102a的布置方式是紧贴着前面板102b的后侧,并与显示板101a间隔开。这种结构的好处是可以很好地防止气体放电显示部分101损坏,因为前面板102b可以吸收来自外部的震动。此外,通过利用显示板101a和滤光器部分102(前面板102b与光学薄膜102a)之间的空隙作为空气的通道,并通过冷却风扇等产生外部空气或者冷却空气的流通,可以取得防止气体放电显示部分101温度升高的效果。
在图2B所示的气体放电显示设备100b中,光学薄膜102a的布置方式是紧贴着显示板101a,并与前面板102b间隔开,这样可以提高前面板102b的保护效果。
在上述三个布置示例中,光学薄膜102a的位置位于显示板101a和前面板102b之间,然而光学薄膜102a可以布置在前面板102b的前表面上。此外,光学薄膜102a可以布置在任何位置,只要它作为显示部分101a的发光部分的前表面。例如,光学薄膜102a可以位于显示部分101a的内部。
图3是分解透视图,显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气体放电显示设备的显示板1的内部结构。
显示板1具有三电极表面放电结构,其中,第一主电极X和第二主电极Y平行布置,组成用于产生放电以实现持续发光的一对电极。在该结构中,主电极X和Y与作为第三电极的地址电极A在各个单元(显示元件)中相交。主电极X和Y沿着屏幕的行方向(水平方向)延伸。第二主电极Y作为扫描电极,用于以行为单位选择单元。地址电极A沿着列方向(垂直方向)延伸,作为数据电极以列为单位选择单元。显示部分是主电极与地址电极相交的部位。
在显示板1中,一对主电极X和Y布置在玻璃基板11内的每一行中。玻璃基板11是作为前面板基板的组件10的基础材料。行是屏幕上水平方向上的列单元。
主电极X和Y分别由透明的导电膜41和金属膜(总线导体)42构成,并被厚度约为30μm、由低熔点玻璃制成的介电层17覆盖。在介电层17的表面上贴有厚度为几百纳米、由氧化镁(MgO)构成的保护膜18。地址电极A排列在玻璃基板21内,并被厚度约为10μm的介电层24覆盖。其中,玻璃基板21是作为后面板基板的组件20的基础材料。隔条29在平面视图中的形状为直带形,每个高度为150μm,布置在介电层24上的地址电极A之间。隔条29沿着行方向将放电空间30分成各个子像素(单位发光区域),并确定了放电空间30的间隔大小。用于显示颜色的红色荧光体28R、绿色荧光体28G和蓝色荧光体28B的布置方式为沿着行方向重复排列,覆盖后面板的内表面,包括地址电极A上的区域和隔条29的侧表面。选择荧光体28R、28G和28B的材料,使得这些荧光体同时以最大亮度发光时能够再现白色。它们的构成形状都是相同的。荧光体材料的优选示例如下述表1所示。
表1 发光颜色 荧光体 R(Y,Gd)BO3:Eu G Zn2SiO4:Mn B BaMgAl10O17:Eu
在放电空间30中充满了主要成分为氖气并混合了氙气(4%-5%)的放电气体。相应的荧光体28R、28G和28B被放电时氙气发出的紫外线局部激发而发光。在本实施例的气体放电显示设备1中,可以根据光学薄膜102a的特性而调节红色、绿色和蓝色之间的颜色平衡。所以,无需严格选择荧光体的材料,也无需调整每种颜色荧光体的形状以优化颜色平衡。
一个显示像素由三个子像素构成。这三个子像素具有不同的发光颜色,并在行方向上进行排列。每个子像素中的组件就是一个单元。由于隔条29是带状的,所以与放电空间30中各个列相对应的部分均沿着行方向延伸,并在行方向上是连续的。在一行内,相邻电极之间的空隙大小应该如下:远大于表面放电间隙(例如,80μm到140μm之间);能够防止列方向上的放电耦合(例如,400μm到500μm之间)。在要发光的单元(在写地址格式的情况下)或不发光的单元(在擦地址格式的情况下)的主电极Y和地址电极A之间发生地址放电,从而在各行中形成充电状态,只有要发光的单元具有适当的电荷量。然后,通过在主电极X和Y之间施加用于保持发光的电压Vs,在要发光的单元的基板表面产生表面放电。
此外,利用格状隔条替代上述带状隔条,就形成了各个单元完全隔离的结构。
-光学薄膜部分的各种特性-
构成滤光器部分102的主要部件的光学薄膜102a的各种特性将在下文中进行解释。在下面的解释中,采用发出的光具有图6所示光谱分布的Ne-Xe(4%)混合气体作为放电气体。然而,任何含有氦气(He)或氪气(Kr)的气体均适合作为放电气体,而不管它是否含有氖气。
图4是特征曲线图,显示了气体放电显示部分101中蓝色显示、绿色显示和红色显示的发射光谱。
当只有蓝色荧光体(第三荧光体)28B发光时,它们的发射光谱在445nm处有一个峰值。当只有绿色荧光体(第一荧光体)28G发光时,它们的发射光谱523nm到538nm的范围之间的525nm处有一个峰值。当只有红色荧光体(第二荧光体)28R发光时,它们的发射光谱分别在589nm到595nm之间的595nm、607nm到613nm之间的610nm和623nm到629nm之间的625nm的三个波长处有三个峰值。
图5是特征曲线图,显示了蓝色荧光体、绿色荧光体和红色荧光体同时发光时的发射光谱,此时就形成了白色显示。
白色显示时发光强度的峰值和它们的波长与上述蓝色显示、绿色显示及红色显示相同。
假设气体放电显示部分的显示板中的发光亮度为Lo,滤光器部分102的透射比为T,在滤光器部分前表面上的外部照明度为S,显示板的反射度为R,那么日光对比度可以用如下公式表示。
对比度=透射滤光器部分之后显示部分的发光亮度/外部反射光的亮度
=(LoT+S/(πRT2))/(S/(πRT2))
=(Lo+S/(πRT))/(S/(πRT))
=Lo/(S/(πRT))+1
在此,可以发现,假设反射度R和外部光的亮度S是恒值,那么发光亮度Lo越大,透射比T越小,则在光照下气体放电显示设备的对比度(日光对比度)就越大。
此外,还可以发现,透射比T越小,则显示部分所发出并透过滤光器部分的光的强度(气体放电显示设备的亮度)越小。也就是说,如果光学薄膜的透射比T大,那么气体放电显示设备的亮度就大。还可以发现,气体放电显示设备的日光对比度的大小和亮度的大小成反比。
图7是特征曲线图,显示了典型的家用照明灯的发射光谱。
在三波段荧光灯的情况下,在发光灯的发射光谱中,发光强度在430nm到440nm、480nm到500nm、535nm到560nm、575nm到600nm和605nm到635nm处比较大。在白色荧光灯的情况下,发光强度在430nm到440nm和540nm到630nm附近比较大。其中,特别是在545nm到555nm和570nm到580nm范围内可以发现发光强度的增强。
通过减小光学薄膜的整个可见光波长范围内的透射比,可以吸收外部光照。此外,通过选择性地降低荧光灯发光强度较大的预定波段处的透射比,光学薄膜可以更有效地吸收外部光。
在图5所示的白色显示的发射光谱中,通过选择性地增大蓝色荧光体、绿色荧光体和红色荧光体发光时发光强度较大的波长范围内的透射比,例如420nm到480nm、510nm到540nm和580到640nm的波长范围,光学薄膜可以有效地透射显示部分所发出的光。
此外,图5所示的白色显示的发射光谱中,在580nm到600nm波长范围内体现了包含氦气、氪气或氙气的气体的放电。通过减小这些波长范围内的透射比,可以提高相应颜色的纯度,扩大蓝色荧光体、绿色荧光体和红色荧光体发光时的颜色再现范围。
图8是特征曲线图,显示了视觉感知效果。
大多数人会感到波长在555nm左右时亮度最大。当降低光学薄膜在以555nm为中心的波长范围内的透射比时,可以有效地吸收外部光,对比度变大。此外,显示部分所发出的光也被吸收,因此气体放电显示设备的亮度降低。
如上所述,根据光学薄膜的透射特性,降低480nm到510nm波长范围和550nm到620nm波长范围内的透射比,可以实现在不降低气体放电显示设备亮度的前提下提高对比度,也就是说,可以提高显示部分发出并透过滤光器部分的光的强度,并降低外部光的反射强度。此外,降低480nm到510nm波长范围和550nm到620nm波长范围内的透射比,可以增大颜色再现范围。
本发明的发明人将注意力集中在选择性地吸收550nm到620nm波长范围内的光的吸收区域中吸收峰值处的透射比TP和可见光范围内的平均透射比TV上。通过将其平均值(半宽透射比(half-width transmittance)TH=(TP+TV)/2)定义为一个特定值或更大的值,使得在不降低亮度的条件下维持高对比度的同时,增大颜色再现的范围变得可能。如下文所述,考虑到在不牺牲对比度、亮度和颜色再现性能的前提下调节上述三个要素,将半宽透射比TH的宽度设为30nm或更大。
此外,也可以调节滤光器部分,使得550nm波长处的透射比T550和620nm波长处的透射比T620的半宽区域的宽度为20nm或者更大。
图9是特征曲线图,显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光学薄膜的透射特性的示例(特征1)。
特征1具有这样的特点:选择性吸收波长范围为550nm到620nm,吸收区的宽度为70nm,吸收峰值(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85nm。半宽透射比TH的宽度WH为32nm。在此,综合考虑各种情况,对比度、亮度和颜色再现性能这三个要素均表现出色。
图10所示的光学薄膜透射特性示例(特征2)是本实施例的一个对比例。
特征2具有这样的特点:选择性吸收波长范围为570nm到600nm,吸收区的宽度为30nm,吸收峰值位于585nm。半宽透射比TH的宽度WH为14nm。此处,对比度高,但亮度低,事实上不能认为是表现出色。
接下来,图11所示的光学薄膜透射特性示例(特征3)是本实施例的第二个对比例。
特征3具有这样的特点:选择性吸收波长范围为565nm到605nm,吸收区的宽度为40nm,吸收峰值位于585nm。可见光范围内的平均透射比TV与特征2相同。半宽透射比TH的宽度WH为18nm。此处,综合考虑各种情况,对比度、亮度和颜色再现性能这三个要素的表现均不出色。
图12是特征曲线图,显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光学薄膜的透射特性的示例(特征4)。
特征4具有这样的特点:选择性吸收波长范围为545nm到625nm,吸收区的宽度为80nm,吸收峰值位于585nm。可见光范围内的平均透射比TV与特征2相同。半宽透射比TH的宽度WH为36nm。此处,综合考虑各种情况,对比度、亮度和颜色再现性能这三个要素均表现出色。
图13是特征曲线图,显示了吸收区的宽度和与亮度之间的关系,其中对气体放电显示设备的亮度进行比较。
在此,如特征3和特征4所示,光学薄膜在可见光范围和除了选择性吸收范围之外的区域内的平均透射比TV是一个预定的恒定透射比。吸收区的宽度W以585nm为中心每变化5nm,比较气体放电显示设备的亮度。其中585nm是氖气的发光峰值。图13说明当吸收区的宽度W在30nm到50nm之间时,波长区间越大,气体放电显示设备的亮度越高。此外,图13还说明当吸收区的宽度W超过50nm或者更高时,即使增大波长区间,亮度比也比较小,当波长区间为80nm时,气体放电显示设备的亮度最高。
图14是特征曲线图,显示了吸收区的宽度和对比度之间的关系,其中对气体放电显示设备的对比度进行比较。
在此,当用三波段荧光灯和白色荧光灯以预定的亮度照射气体放电显示设备,并且吸收区的宽度W以与图13中相同的方式选择性地变化时,将气体放电显示设备光学薄膜的对比度与透射特性进行对比。图14说明当外部光源为三波段荧光灯且吸收区的宽度比较大时,气体放电显示设备的对比度也比较大。图14还说明,当光源为白色荧光灯时,在波长区间W在50nm到90nm范围内的条件下,吸收区的宽度几乎相同,并且对比度变大。
图15是特征曲线图,显示了当气体放电显示设备的气体放电显示部分中只有红色荧光体发光时吸收区宽度和红色色度之间的关系。
在此,光学薄膜的透射特性为吸收区宽度W选择性地改变。通过削减气体放电显示设备侧发出的580nm到600nm波长范围内的峰值,提高了颜色再现性能。图15说明,当吸收区的宽度W较小时,颜色再现范围增大。
如上所述,由图13、14和15可知,在气体放电显示设备的发光强度恒定和可见光范围内的平均透射特性相同的条件下,为在维持宽颜色再现范围的同时提高气体放电显示设备的亮度和对比度,被光学薄膜吸收的区域的宽度以585nm为中心大于等于50nm并小于等于70nm时是最合适的。
图16是特征曲线图,显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光学薄膜的透射特性的示例(特征5)。
特征5具有这样的特点:选择性吸收波长范围为550nm到620nm,吸收区的宽度为70nm;吸收峰值位于585nm,吸收峰值处的透射比TP与可见光范围内的平均透射比TV之比TPR((TP/TV)×100(%))为0%。
图17是特征曲线图,显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光学薄膜的透射特性的示例(特征6)。
特征6具有这样的特点:选择性吸收范围、吸收区的宽度和吸收峰值波长均与特征5相同,吸收峰值处的透射比TP与可见光范围内的平均透射比TV之比TPR为60%。
图18是特征曲线图,显示了吸收峰值处的透射比TP与可见光范围内的平均透射比TV之比(TP/TV)与亮度之间的关系,其中对气体放电显示设备的亮度进行比较。
如特征5和6所示,此处显示了当选择性吸收波长范围为550nm到620nm、吸收区的宽度为70nm且吸收峰值位于585nm时,吸收峰值处的透射比TP与可见光范围内的平均透射比TV之比TPR的变化情况与气体放电显示设备的亮度之间的关系。
图19是特征曲线图,显示了吸收峰值处的透射比TP与可见光范围内的平均透射比TV之比(TP/TV)与对比度之间的关系,其中对气体放电显示设备的对比度进行比较。
如透射特性5和6所示,此处显示了当用三波段荧光灯和白色荧光灯以预定的亮度照射气体放电显示设备、选择性吸收波长范围为550nm到620nm、吸收区的宽度为70nm且吸收峰值位于585nm时,吸收峰值处的透射比TP与可见光范围内的平均透射比TV之比TPR的变化情况与气体放电显示设备的对比度之间的关系。在光源为白色荧光灯的情况下,TPR较大时,对比度较小。在光源为三波段荧光灯的情况下,当TPR在20%到60%范围内变化时,对比度几乎保持不变。与20%到60%之间的对比度相比,其附近,即0%和80%时的对比度更小。
图20是特征曲线图,显示了当气体放电显示设备的气体放电显示部分中只有红色荧光体发光时,吸收峰值处的透射比TP与可见光范围内的平均透射比TV之比(TP/TV)与红色色度之间的关系。
如透射特性5和6所示,此处显示了当选择性吸收波长范围为550nm到620nm、吸收区的宽度为70nm且吸收峰值位于585nm时,吸收峰值处的透射比TP与可见光范围内的平均透射比TV之比TPR的变化情况与红色色度之间的关系。图20说明,吸收峰值处的透射比TP与可见光范围内的平均透射比TV之比TPR越低,颜色再现范围越大。
如上所述,由图18、19和20可知,在选择性吸收范围、吸收区的宽度和吸收峰值时的波长相同而透射比变化的条件下,为了在光源为白色荧光灯和三波段荧光灯的时候增大颜色再现范围、提高气体放电显示设备的亮度和提高对比度,优选地将TPR设定在20%到60%之间。此外,550nm到620nm波长之间的选择性吸收区域内的平均透射比与可见光范围内的平均透射比TV之比在60%(TPR=20%)到85%(TPR=60%)之间。
图21是色度图,显示了与图9中的透射特性相对应的颜色再现范围。
用线条将显示部分发出的蓝色、绿色和红色的色度值连接起来,形成虚线三角形的颜色再现区域。在显示部分的前表面上提供了根据本发明的光学薄膜时的颜色再现区域显示为实线三角形。图21说明,具有滤光器时的颜色再现范围大于显示部分的颜色再现范围。
通过在厚度为200μm的聚乙烯薄膜上形成一层可以完全吸收波长为585nm的光的颜料层,可以获得具有上述特征的滤光器。可以采用吸收峰值为590nm的碘化1-乙基-4-[(1-乙基-4(1H)-喹啉撑基)甲基]喹啉(1-Ethyl-4-[(1-Ethyl-4(1H)-quinolinylidene)methyl]quinoliniumiodide(Kabushikigaisha Nippon Kankoushikiso Kenkyusho,产品号:NK-6)和吸收峰值为594nm的碘化3-乙基-2-[3-(1-乙基-4(1H)-喹啉撑基)-1-丙烯基]苯唑(3-Ethyl-2-[3-(1-Ethyl-4(1H)-quinolinylidene)-1-propenyl]benzoxazolium iodide)(Kabushikigaisha Nippon Kankoushikiso Kenkyusho,产品号:NK-741)作为所述的颜料。调节这些颜料和其它颜料的添加量,以实现所期望的特性。
根据本发明的气体放电显示设备,可以防止外部光照的反射并可以提高对比度,同时可以实现在不降低亮度的前提下增大颜色再现范围。
上述实施例在所有的方面都应认为是示例性的,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本发明涵盖所有落在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的变化。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本质特征的情况下,本发明可实施为其它的具体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