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炉的灯座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波炉,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用来支撑能够照亮微波炉的腔体内部的卤素灯的灯座。
【发明内容】
一般来说,微波炉(MWO:microwave oven)是以高频波每秒2,450MHz作为加热源,利用通过扰乱食物的分子排列而产生的分子间的摩擦热来烹调食物的机器。
为了给使用者提供不同的使用上的便利,现在开发出了多种形式的如上所述的微波炉。特别是一种称作附着型微波炉的产品也已经上市了,它有别于一般的平置型微波炉,是安装在厨房的壁柜等地方的下面来使用的。
作为上述附着型微波炉的一种,兼具排风罩功能的微波炉安装在煤气灶或是在煤气烤箱灶(gas oven range)的上方,其不但具有微波炉的功能,同时还兼具能够将上述煤气灶或煤气烤箱灶产生的热气和烟气等排到外部的排气功能。
图1至图3显示了上述兼具排风罩功能的微波炉的内部结构。
现有的兼具排风罩功能的微波炉大体上包括以下部件而构成,即:本体10,形成了微波炉的外观;腔体(oven cavity)20,安装在上述本体10的内部,形成了烹调室;排气电机30,其上面装有用来排气的离心风扇31;散热风扇40,用来对电控室的内部进行散热;磁控管51,能够产生微波;以及高压变压器52。
在这里,上述本体10的前面上端的一侧即对应于电控室的位置上形成了第1吸入口11,通过上述第1吸入口11可以将空气吸入到上述电控室内。上述本体10的前面上端的另一侧形成了第1排气口12,通过上述第1排气口12可以将已经使上述腔体20内部散热的空气排出。
在这里,上述本体10的底面的两侧形成了一对第2吸入口13a、13b,通过上述第2吸入口13a、13b可以将空气吸入到上述本体10内部的底部空间内。上述本体10的后面上端形成了第2排气口14,通过上述第2排气口14可以将流过了离心风扇31的空气排出。
另外,上述本体10内部的电控室后方的空间内装有空气导向结构(airguide)60,通过在电控室的底部形成的某一个第2吸入口13a而被吸入的空气在这个空气导向结构60的引导下,会向与电控室空间隔开的上述离心风扇31所处的空间流动。
此外,上述腔体20安装在上述本体10内部的一侧空间内,其上面和底面一直延长到上述本体10的另一侧空间即电控室空间内。
在这里,上述腔体20的一个侧面即与上述电控室相邻的一个侧面上形成了若干个能够使空气流入的空气流入孔21,上述腔体20的另一侧的上面形成了能够使上述腔体20内部的空气流出的空气流出孔22。
形成了上述空气流出孔22的部位朝向本体10的有第1排气口12形成的空间。
另外,上述排气电机30安装在上述本体10内部的后方上端的角上,其能够驱动离心风扇31,从而可以将通过上述本体10的第1吸入口13而被吸入的空气排到本体10的外部。
此外,上述散热风扇40安装在上述腔体20的上面,其能够向上述电控室提供用于冷却的空气。
上述磁控管51和高压变压器52安装在上述电控室的内部。
另外,上述腔体20的上面装有搅动扇(stirrer fan)70,通过搅动扇70的旋转,可以将上述磁控管51产生的微波均匀地传送到上述腔体20的内部。
当上述兼具排风罩功能地微波炉为了行使排风罩功能而动作时,上述排气电机30会启动,驱动离心风扇31,从而通过上述一对第2吸入口13a、13b将空气从本体10的底部吸入。
此时通过上述第2吸入口13a、13b中的在电控室的底部形成的那一个第2吸入口13a而被吸入到本体10内部的空气会受到空气导向结构60的引导,从而沿着上述本体10内部的电控室后方的空间流动,然后流经上述离心风扇31,最后通过第2排气口14排到本体10的外部。
与此同时,通过另一个第2吸入口13b而被吸入到本体10内部的空气会向与形成了上述电控室的位置相反的一侧空间即上述本体10内部的另一侧空间流动,然后经过上述离心风扇31,最后通过第2排气口14排到本体10的外部。
相反地,当上述兼具排风罩功能的微波炉为了行使微波炉功能而动作时,空气的流动是在散热风扇40的驱动下而实现的。
也就是说,在上述散热风扇40的驱动下,外部的空气会通过第1吸入口11而被吸入到本体10的内部,然后在上述散热风扇40的作用下而被送到电控室内,这样一来,安装在上述电控室内的磁控管51和高压变压器52等各种电气部件就可以实现散热。
在这里,在上述散热风扇40的作用下而流动的空气的一部分会通过图中未示的另外的通道而流向安装在腔体20的上面的搅动扇70并使其旋转,通过上述搅动扇70的旋转可以将微波均匀地传送到腔体20的内部。
另外,已经使上述电控室实现了散热的空气会通过在腔体的侧面形成的空气流入孔21而流到上述腔体20的内部,在上述腔体20的内部流动之后,会通过上述腔体20的空气流出孔22而流向本体10的前方上部空间,然后通过第1排气孔12排到本体10的外部。
为了让使用者能够确认腔体内部的食物的烹调状态,具有上述结构的兼具排风罩功能的微波炉或是一般的微波炉内装有灯(lamp)。
上述灯通常安装在微波炉的腔体的上方,因而可以照亮腔体的内部。上述灯安装在由灯座和灯罩构成的灯座组件上,其中上述灯座不但能够提供电源,同时还能够对上述灯泡予以支撑。而上述灯罩则能够起到使灯泡的亮度加倍的作用。
图4和图5为现有的灯座组件的侧视图和侧面图。
如图所示,灯座组件100包括以下部件而构成,即:灯罩120:其不但能够起到反射灯泡110的光线从而使亮度增加的作用,同时还起着罩子(cover)的作用;灯座130,固定在上述灯罩120的外部的一侧,能够提供电源,同时还可以支撑灯泡110;灯泡110,安插在上述灯座130上,能够放射出光线。
现有的灯座130是用2颗螺丝140固定在灯罩120上的。
上述灯大多采用卤素灯。具有上述结构的卤素灯灯座存在以下问题:由于需要利用2颗螺丝140来实现连接,因此不但螺丝的需要量大,并且由此会使作业者将灯座连接到灯罩上所需的时间增加,因而会带来工时增加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而设计出来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特点的微波炉的灯座组件,即:可以通过改善微波炉灯座组件中的灯座与灯罩间的连接结构而使连接操作更加容易实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波炉的灯座组件,包括以下部件而构成,即:灯泡,用来照亮腔体的内部;灯罩,用能够反射光线的金属材料制成,罩住了上述灯泡的两侧和上面;凸缘,位于上述灯罩的后面,并且其上面形成了螺丝孔;卡子突起插入孔,形成在上述灯罩的侧面的后端;灯座,通过上述灯罩凸缘上的螺丝孔和灯罩侧面后端的卡子突起插入孔而连接在灯罩上,用来固定上述灯泡;连接突起,在上述灯座的一侧形成,通过螺丝而与上述螺丝孔相连接;卡子突起,形成在灯座的另一侧,可以插入卡子突起插入孔内。
上述灯泡是卤素灯。
本发明带来的效果是:
首先,在现有技术中需要用2颗螺丝才能把灯座连接到灯罩上,而在本发明中只需用1颗螺丝就可以实现上述连接,因此本发明可以达到减少部件和降低成本的效果。
其次,由于本发明在连接灯座时只需通过插入和一次拧螺丝的动作就可以完成,因此可以达到缩短作业者的工时、提高生产效率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兼具排风罩功能的微波炉的内部结构的剖面图;
图2为图1的I-I线剖面图;
图3为图1的II-II线剖面图;
图4为现有的卤素(halogen)灯灯座组件的侧视图;
图5为现有的卤素灯灯座组件的侧面图;
图6为本发明的微波炉的卤素灯灯座组件的一个实施例的分解侧视图;
图7和图8为显示了与本发明有关的灯座连接在灯罩上的状态的视图。
主要部件附图标记说明
200:灯座组件(lamp holder assembly)210:灯泡
220:灯罩(lamp cover) 221:凸缘(flange)
222:螺丝孔(screw hole) 223:卡子突起插入孔
230:灯座 231:卡子突起
232:连接突起 240: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微波炉的卤素灯灯座组件予以更加详细的说明。为了避免重复说明,对于与现有技术相同的部分,采用同一附图标记。
图6为本发明的微波炉的卤素灯灯座组件200的一个实施例的分解侧视图。
上述灯座组件200应用在普通的微波炉、特别是兼具排风罩功能的微波炉中,而关于上述微波炉的一般结构,在对现有技术的描述中已经做了详细的说明,故在此不再做特别的说明。
上述灯座组件200大致包括以下部件而构成,即:灯泡210,用来照亮腔体的内部;灯罩220,用能够反射光线的金属材料制成,其罩住了上述灯泡210的两侧和上面;灯座230,连接在上述灯罩220上,用来固定上述灯泡210。
上述灯罩220的后面形成了凸缘221,并且凸缘221上还形成了螺丝孔。上述灯罩220的侧面的后端形成了用来固定灯座230的结构,即卡子突起插入孔223。
上述灯座230通过上述灯罩凸缘221上的螺丝孔222和灯罩侧面后端的卡子突起插入孔223而连接在灯罩上,用来固定上述灯泡210。这样的灯座230用塑料材料制成,并且其上面还形成了灯泡插座(lamp socket)和电线引出部,其一侧形成了连接突起232和卡子突起231,上述连接突起232通过螺丝240而与螺丝孔222相连接,而卡子突起231则插入在灯罩220的卡子突起插入孔223内。
上述灯泡210最好是卤素灯泡,这是因为卤素灯泡210在相同的电压下比一般白炽灯的亮度高,特别是在腔体容积较大的兼具排风罩功能的微波炉中最好采用这种灯。
下面参照图7和图8对灯座230连接到灯罩220上的过程予以说明。
如图7所示,上述灯罩220的侧面后端形成了四边形的卡子突起插入孔223。首先,将灯座230摆放在灯罩220的后面之后,将卡子突起231插入四边形的卡子突起插入孔223内。
如图8所示,如果卡子突起231完全插入了四边形的卡子突起插入孔223内,那么就把另一侧的连接突起232与灯罩后面的凸缘221上的螺丝孔222对齐,然后把螺丝240拧进上述凸缘221和连接突起232内,这样就可以将灯座230连接在灯罩220上。
如上所述的本发明可以利用1颗螺丝240就把灯座230连接在灯罩220上,并且可以使灯座230不产生移动。
上述示例不过是为了具体说明本发明的技术理念而引用的一个示例,很显然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理念的范围内,在组成部件的位置、形状以及材质等方面是可以有多种变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