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网箱培育曼氏无针乌贼受精卵及育苗技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利用网箱培育曼氏无针乌贼受精卵及育苗技术.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25417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6.05 CN 103125417 A *CN103125417A* (21)申请号 201310100206.7 (22)申请日 2013.03.27 A01K 61/00(2006.01) (71)申请人 宁德市南海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352000 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飞鸾镇梅 田村 67 号 (72)发明人 谢友亮 周瑞发 周绍锋 林会登 饶连珠 (54) 发明名称 一种利用网箱培育曼氏无针乌贼受精卵及育 苗技术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网箱培育曼氏无针乌 贼受精卵及育苗技术, 涉及一种水产品。
2、培育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技术主要包括 (1) 亲体培育 ;(2) 产 卵 ;(3) 受精卵收集 ;(4) 保活保鲜 ;(5) 苗种培育 五大步骤, 采用自主研制的网箱培育曼氏无针乌 贼亲体、 受精卵, 将海区网箱培育的大批量曼氏无 针乌贼受精卵收集, 再移入育苗室内孵化、 培育苗 种。该技术突破了传统的室内培育数量限制的瓶 颈, 采用自主研制的曼氏无针乌贼养殖专用网箱, 通过健康育苗、 提高单位水体育苗量等创新技术, 实现了规模化培育曼氏无针乌贼苗种, 促进沿海 曼氏无针乌贼规模育苗技术推广。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
3、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25417 A CN 103125417 A *CN103125417A* 1/1 页 2 1. 一种利用网箱培育曼氏无针乌贼受精卵及育苗技术,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亲体培育 : 在海区采用自主研制的乌贼养殖专用网箱规模化培育曼氏无针乌贼的亲 体 ; 产卵 : 亲体在海区的乌贼养殖专用网箱内自然产卵, 利用自主研制的产卵巢引导曼氏 无针乌贼产卵 ; 受精卵收集 : 收集受精卵消毒 ; 保活保鲜 : 通过控制海水盐度、 海水温度对受精卵进行保活保鲜 ; 苗种培育 : 将收集或保活保鲜的大批量受精卵移到标准育。
4、苗室内通过控制培育环境、 培育密度等条件对受精卵进行孵化、 培育。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利用网箱培育曼氏无针乌贼受精卵及育苗技术, 其特征 在于所述自主研制的乌贼养殖专用网箱内腔底侧设有上侧面光滑的曼氏无针乌贼栖息托 架, 栖息托架由凸条部与凹槽部拼接构成, 凹槽部开设有若干个沉积物排污通孔, 栖息托架 下侧面连接有固定锚。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利用网箱培育曼氏无针乌贼受精卵及育苗技术, 其特 征在于所述自主研制的产卵巢采用 18# 铁丝为边框、 规格为 3050cm 或 6080cm、 网目为 11cm 或 22cm 的尼龙网制成。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
5、一种利用网箱培育曼氏无针乌贼受精卵及育苗技术, 其特征 在于所述保活保鲜是利用海水密度不同, 用一定数量的食盐或淡水调节海水盐度, 温度控 制在 23 C 以下, 在 20 30d 内抑制受精卵孵化。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利用网箱培育曼氏无针乌贼受精卵及育苗技术, 其特征 在于所述标准育苗室为钢架结构, 屋顶和部分墙壁以彩钢板制成, 室内具有容易调节光线、 水质、 溶解氧功能, 夏季通风散热、 冬季加温保温, 配备海水循环处理系统。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5 所述的一种利用网箱培育曼氏无针乌贼受精卵及育苗技术, 其 特征在于所述标准育苗室采用育苗池原池静水微充气孵化。 7.。
6、 根据权利要求 6 述的一种利用网箱培育曼氏无针乌贼受精卵及育苗技术, 其特征 在于所述苗种培育其培育幼体条件为 : 控制光照度 800 2000Lux, 用均匀漫射光 ; 水温 20 25; 盐度 0.020 0.030 之间 ; pH 值 7.0 8.0 ; 氨氮在 0.02mg/L 以下 ; 保持溶 解氧 7mg/L 以上 ; 换水温差不得超过 3; 初孵幼体培育密度控制在 1.5 2 万只 /m3, 中 后期逐渐降低培育密度, 后期培育 2 3 公分苗密度为 4300 5300 只 / m3。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125417 A 2 1/4 页 3 一种利用网箱培育曼氏无。
7、针乌贼受精卵及育苗技术 0001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产品培育方法, 特别涉及一种利用网箱培育曼氏无针乌贼受精 卵及育苗技术。 背景技术 0003 曼氏无针乌贼 (Sepiella maindroni) 俗称墨鱼, 属头足纲、 乌贼科, 是一百多个乌 贼品种中的优良品种, 被誉为 “海上珍品” , 蛋白质含量高, 脂肪和胆固醇低, 人体必需氨基 酸丰富均衡, 味道鲜美脆嫩, 深受人们喜爱。 曼氏无针乌贼曾是我国海洋渔业四大主捕对象 之一, 具有较高经济和利用价值。但由于过度捕捞, 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 海区资源明显衰 减, 濒临灭绝。为此, 国内外曾对曼氏无针乌贼人工育苗和。
8、养殖进行了研究。曼氏无针乌贼 在海水网箱、 土池和室内水泥池均可养殖, 2 3 个月可养成, 病害少、 效益高。养殖的活曼 氏无针乌贼, 味道更鲜美更脆嫩, 深受人们喜爱。 曼氏无针乌贼受精卵除培育成曼氏无针乌 贼种苗外, 还可以用来制作一种美味佳肴“花龙蛋” , 味道鲜美、 备受推崇, 顾客常与鱼 子酱相媲美。且政府在逐年加大曼氏无针乌贼增值放流力度, 对曼氏无针乌贼受精卵和苗 种也有一定需求。作为海水养殖优良新品种, 预计几年后在沿海省份会形成曼氏无针乌贼 养殖热潮, 受精卵和苗种需求量将越来越大。 0004 曼氏无针乌贼人工育苗和养殖的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 2005 年以前尚未。
9、有成熟的 养殖技术, 其中一个较大的难题是曼氏无针乌贼的苗种无法通过人工的方法进行培育, 由 于天然捕获的曼氏无针乌贼亲体成活的时间非常短, 因此难以获得可以进行人工养殖或人 工放养的苗种, 专利申请号为 200410053365.7 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曼氏无针乌贼苗种 培育方法 , 该方法通过将捕获后的乌贼亲体放入船上的活水仓和岸上的亲体暂养水泥池 暂养,以及用透明尼龙袋充氧方法运输捕获的乌贼产卵群体,并在适宜的条件下实现了曼 氏无针乌贼苗种的培育 , 为进一步实现曼氏无针乌贼的人工养殖与人工放流打下了基础, 促使2005年前后育苗有一定突破。 但至今未形成规模化育苗能力。 宁德市南海水产。
10、科技有 限公司率先在福建省开展曼氏无针乌贼育苗养殖, 成功培育苗种并进行养殖, 2007 年、 2008 年进行技术创新, 取得了重大进展, 突破了规模化人工育苗的技术 “瓶颈” , 达到了大批量育 苗水平, 育苗量为全国之冠, 形成了一种曼氏无针乌贼规模化全人工育苗工艺。 然而传统的 曼氏无针乌贼受精卵和苗种培育因育苗水体的限制等因素制约, 所培育的苗种和受精卵远 不能满足客户需求。 进一步优化曼氏无针乌贼苗种的培育技术及相关设施, 实现大规模、 高 产培育曼氏无针乌贼亲体、 受精卵、 育苗和养殖, 实现对沿海地区发展曼氏无针乌贼育苗和 养殖产业, 增加渔民收入、 促进就业, 促进沿海地区经。
11、济创新发展, 曼氏无针乌贼自然资源 的恢复都具有重大意义。 0005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曼氏无针乌贼提供一种利用自主研制的网箱培育其受精卵及育 说 明 书 CN 103125417 A 3 2/4 页 4 苗技术, 该技术突破了传统的室内培育数量限制的瓶颈, 采用自主研制的曼氏无针乌贼养 殖专用网箱, 通过健康育苗、 提高单位水体育苗量等创新技术, 实现了规模化培育曼氏无针 乌贼苗种, 促进沿海曼氏无针乌贼规模育苗技术推广。 0006 为了达到上述之目的, 本发明采用如下具体技术方案 : 一种利用网箱培育曼氏无 针乌贼受精卵及育苗技术, 包括以下步骤 : (1) 亲体培育 : 在海区。
12、采用自主研制的乌贼养殖专用网箱规模化培育曼氏无针乌贼的 亲体 ; (2) 产卵 : 亲体在海区的乌贼养殖专用网箱内自然产卵, 利用自主研制的产卵巢引导曼 氏无针乌贼产卵 ; (3) 受精卵收集 : 收集受精卵消毒 ; (4) 保活保鲜 : 通过控制海水盐度、 海水温度对受精卵进行保活保鲜 ; (5) 苗种培育 : 将收集或保活保鲜的大批量受精卵移到标准育苗室内通过控制培育环 境、 培育密度等条件对受精卵进行孵化、 培育。 0007 所述自主研制的乌贼养殖专用网箱内腔底侧设有上侧面光滑的曼氏无针乌贼栖 息托架, 栖息托架由凸条部与凹槽部拼接构成, 凹槽部开设有若干个沉积物排污通孔, 栖息 托架下。
13、侧面连接有固定锚。 0008 所述自主研制的产卵巢采用 18# 铁丝为边框、 规格为 3050cm 或 6080cm、 网目 为 11cm 或 22cm 的尼龙网制成。 0009 所述保活保鲜是利用海水密度不同, 用一定数量的食盐或淡水调节海水盐度, 温 度控制在 23 C 以下, 在 20 30d 内抑制受精卵孵化。 0010 所述标准育苗室为钢架结构, 屋顶和部分墙壁以彩钢板制成, 室内具有容易调节 光线、 水质、 溶解氧功能, 夏季通风散热、 冬季加温保温, 配备海水循环处理系统。 0011 所述标准育苗室采用育苗池原池静水微充气孵化。 0012 所述苗种培育其培育幼体条件为 : 控制光。
14、照度 800 2000Lux, 用均匀漫射光 ; 水 温 20 25; 盐度 0.020 0.030 之间 ; pH 值 7.0 8.0 ; 氨氮在 0.02mg/L 以下 ; 保持 溶解氧 7mg/L 以上 ; 换水温差不得超过 3; 初孵幼体培育密度控制在 1.5 2 万只 /m3, 中后期逐渐降低培育密度, 后期培育 2 3 公分苗密度为 4300 5300 只 / m3。 0013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 本发明具有以下突出优点和效果 : (1) 创新曼氏无针乌贼受精卵和苗种培育工艺, 将海区网箱培育的大批量曼氏无针乌 贼受精卵收集再移入育苗室孵化、 培育苗种, 突破了传统的室内培育数量限。
15、制的瓶颈。且 海区培育的曼氏无针乌贼亲体个大、 强壮, 培育的受精卵粒大、 饱满, 移到室内孵化, 孵化率 高, 育苗成活率高, 培育出的苗种黝黑、 健壮、 活跃。 0014 (2) 自主研制的乌贼专用网箱培育乌贼亲体, 有利健康生长。 采用乌贼养殖专用网 箱培育曼氏无针乌贼亲体, 可减少海水顶流对乌贼躯体造成损伤、 有利于曼氏无针乌贼的 栖息, 且在凹槽部开设有排污通孔既有利于饵料等沉积物的排出, 又不影响水流的流动 ; 栖 息托架材质重且下侧连接着固定锚可减少乌贼网箱养殖装置浮力而增加网箱稳定, 避免曼 氏无针乌贼因惊扰而喷墨。 0015 (3) 育苗成本相对较低, 育苗初期投喂幼体的桡足。
16、类、 活糠虾等天然饵料, 海区充 足 ; 同时曼氏无针乌贼养殖专用网箱培育亲体和受精卵可以减少甚至不用电力、 煤炭, 场地 说 明 书 CN 103125417 A 4 3/4 页 5 租金便宜, 达到节能减排降耗, 育苗室培育成本降低。 0016 (4) 创新进行受精卵保活保鲜, 利于集中或分批孵化, 批量育苗。 0017 (5) 自主设计的产卵巢装在网箱可以引导曼氏无针乌贼亲体产卵和便于人工收集 获得大量的受精卵。 0018 (6) 在曼氏无针乌贼标准育苗室内光线、 温度、 溶解氧等易于调节, 采用生殖调控、 健康育苗技术、 海水循环利用, 孵化率和育苗成活率有提高。总体上, 大大提高单位。
17、水体育 苗数量和产能。 0019 具体实施方式 下列实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但不应当作为本发明的限制 : 实施例 1 : 曼氏无针乌贼标准育苗室建设 标准育苗室建成钢架结构, 屋顶和部分墙壁以彩钢板制成, 室内具有容易调节光线、 水 质、 溶解氧功能, 夏季通风散热、 冬季加温保温, 配备海水循环处理系统, 育苗池四壁光滑适 合曼氏无针乌贼幼体幼苗健康生长。每个曼氏无针乌贼育苗室建成 2000 3000m2。 0020 实施例 2 : 乌贼养殖专用网箱建造 制作 20 口乌贼养殖专用网箱, 网箱其内腔底侧设有上侧面光滑、 材质重的曼氏无针乌 贼栖息托架, 栖息托架由凸条部与凹槽部拼接构成, 凹。
18、槽部开设有若干个沉积物排污通孔, 栖息托架下侧面连接有固定锚。配套制作自主设计的产卵巢 500 个, 采用 18# 铁丝为边框、 规格为 3050cm 或 6080cm、 网目为 11cm 或 22cm 的尼龙网制成。 0021 实施例 3 : 在 20 口乌贼养殖专用网箱内培育亲体、 产卵、 受精卵收集 在海区以乌贼养殖专用网箱养殖曼氏无针乌贼成鱼 6 万只, 从中挑选体形完整、 健壮、 无病、 无伤、 无畸形、 活力强、 摄食良好和体重大于100g的成鱼作为亲体, 培育1.2万只性成 熟亲体, 雌、 雄配比约 1:1。在乌贼养殖专用网箱中装产卵巢, 引导曼氏无针乌贼产卵, 在亲 体排卵后收。
19、集受精卵, 收获 3000kg。 0022 实施例 4 : 受精卵保活保鲜 收集网箱产的受精卵, 利用海水密度不同, 用一定数量的食盐或淡水调节海水盐度, 温 度控制在 23 C 以下, 在 20 30d 内对夏季规模化培育的受精卵抑制孵化。高温期受精卵 20 d 保活率 80% 以上。 0023 实施例 5 : 室内受精卵孵化、 幼体幼苗培育 在标准育苗室内采用育苗池原池静水微充气孵化。培育幼体 : 控制光照度 800 2000Lux, 用均匀漫射光 ; 水温 20 25 ; 盐度 0.020 0.030 之间, 盐度每天不能低于 0.020, 特别是下雨天气, 要注意测量盐度 ; pH 值。
20、 7.0 8.0 ; 氨氮在 0.02mg/L 以下 ; 保持溶 解氧 7mg/L 以上 ; 换水温差不得超过 3; 初孵幼体培育密度控制在 1.5 2 万只 /m3, 中 后期逐渐降低培育密度, 后期培育 2 3 公分苗密度为 4300 5300 只 / m3。吸污时尽量 避免过分惊扰幼体, 防止应激反应而造成幼体喷墨, 影响正常生长。 直至培育至可以出售养 殖的种苗。 在出苗时, 严格检查, 剔除个别畸形、 活力较差者, 对有病害者, 禁止出苗, 保证种 苗健康优质。培育曼氏无针乌贼苗种 400 万只。 0024 以上所述, 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 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 说 明 书 CN 103125417 A 5 4/4 页 6 替换, 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103125417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