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针菇催蕾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金针菇催蕾的方法.pdf(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5579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6.19 CN 103155791 A *CN103155791A* (21)申请号 201110410871.7 (22)申请日 2011.12.12 A01G 1/04(2006.01) (71)申请人 韦志禄 地址 546100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合山路 120 号兴宾区煤炭工业公司宿舍区 (72)发明人 不公告发明人 (54) 发明名称 一种金针菇催蕾的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向人们公开一种金针菇催蕾的方法, 这种方法是 : 在菌袋经过搔菌后, 控制好室内温 度, 保持较大的潮湿, 加强通风。 经过。
2、严格的温、 湿 度管理, 使栽培袋内经常接触新鲜空气, 从而达到 促进原基长出培养料表面, 并开始分化为菇蕾。 采 用本发明能显著提高袋栽金针菇的产量、 品质。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55791 A CN 103155791 A *CN103155791A* 1/1 页 2 1. 一种金针菇催蕾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菌袋经过搔菌后, 室内控制温度 13-14, 每 天上午、 下午、 傍晚各喷水 1 次, 地面和四周墙壁上保持潮湿。喷水。
3、后, 掀开栽培袋面上的覆 盖物, 通风 1 小时。经过 3-4 天管理后, 掀开覆盖物, 让栽培袋内接触新鲜空气。2-3 天后, 结束催蕾。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155791 A 2 1/1 页 3 一种金针菇催蕾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 特别是一种金针菇催蕾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催蕾是金针菇栽培管理中的关键环节, 它关系到金针菇产量的高低和质量的优 劣。 催蕾效果好的栽培袋, 菇蕾多而挺直, 产量高, 质量优 ; 催蕾效果差的栽培袋, 菇蕾稀疏, 在培养料面上呈分散的数个小丛菇蕾, 菌柄粗, 菌盖大, 即使后期加强管理, 也无法弥补。 发。
4、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金针菇生产中出现的出菇不良的问题, 提供一种能提高金针 菇产量的催蕾方法。 0004 本发明的技术要点是掌握适宜的温度、 空气湿度和通风条件。金针菇菇蕾发生的 适宜温度为13-14, 空气相对湿度为85-90, 通气要良好, 并定时给予100勒克司的散射 光诱导。 0005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 栽培菌袋经过搔菌措施, 菌丝恢复后, 室内控制温度 13-14, 每天上午、 下午、 傍晚各喷水 1 次, 保证无纺布湿润, 地面和四周墙壁上保持潮湿。 喷水后, 掀开栽培袋面上的覆盖物, 通风 1 小时, 在空气潮湿的情况下, 加大通风量就能促 进菇蕾的大量发生。
5、。 0006 经过 3-4 天管理, 培养料表面菌丝开始扭结, 并出现淡黄色水珠。接着掀开覆盖 物, 让栽培袋内接触更多的新鲜空气, 很快就会出现密密的鱼籽状的原基, 2-3 天后, 不仅原 基长满培养料表面, 而且原基开始分化为菇蕾。当菌盖直径达 1 毫米, 菌柄长度为 1.5 毫米 左右时, 催蕾结束。 具体实施方式 0007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08 实施例 : 0009 室内放置 300 袋接种后的菌袋, 经过搔菌后, 室内控制温度 13-14, 每天上午、 下 午、 傍晚各喷水 1 次, 地面和四周墙壁上保持潮湿。喷水后, 掀开栽培袋面上的覆盖物, 通风 1 小时。经过 3-4 天管理后, 掀开覆盖物, 让菌袋内接触新鲜空气, 2-3 天后, 原基长满培养 料表面, 并开始分化为菇蕾。经观测, 栽培菌袋菇蕾发生率为 98。 说 明 书 CN 103155791 A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