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钓鱼竿.pdf

上传人:e1 文档编号:7142449 上传时间:2019-09-27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33.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20251333.9

申请日:

20100708

公开号:

CN201789851U

公开日:

20110413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K87/00

主分类号:

A01K87/00

申请人:

卢小成

发明人:

卢小成

地址:

550500 贵州省福泉市新华南路37号

优先权:

CN201020251333U

专利代理机构:

贵阳中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陈镕坚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钓鱼竿,包括鱼杆节和装置舱,所述装置舱后部横向安装有一曲轴,曲轴外接手摇柄,曲轴中部的凹凸处套有轴孔管;所述轴孔管管外置联接杆与弧面滑动卡块;曲轴的一端还安装有主动传动齿轮;所述装置舱中心还纵向置有一转轴,转轴的一端固接绕线轮,另一端固接转直板;所述转直板有滑槽,轴孔管的弧面滑动卡块置于滑槽内;转轴表面沿轴向有直轮齿,转轴套在双齿圈齿轮内并与双齿圈齿轮的内齿轮相啮合;所述双齿圈齿轮的内齿为直齿,双齿圈齿轮的外齿为锥齿;曲轴上的主动传动齿轮通过从动传动齿轮及与从动传动齿轮同轴的主动锥齿轮带动双齿圈齿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携带和操作方便、实用美观,绕线轮隐蔽,将手竿与车竿合二为一。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钓鱼竿,包括由若干空心管状的依次套装的可伸缩的鱼杆节和装置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舱(1)后部横向安装有一曲轴(6),曲轴(6)外接手摇柄(26),曲轴(6)中部的凹凸处套有轴孔管(7);所述轴孔管(7)管外置联接杆(5)与弧面滑动卡块(4);曲轴(6)的一端还安装有主动传动齿轮(10);所述装置舱(1)中心还纵向置有一转轴(2),转轴(2)的一端固接绕线轮(16),另一端固接转直板(3);所述转直板(3)有滑槽(17),轴孔管(7)的弧面滑动卡块(4)置于滑槽(17)内;转轴(2)表面沿轴向有直轮齿,转轴(2)套在双齿圈齿轮(13)内并与双齿圈齿轮(13)的内齿轮相啮合;所述双齿圈齿轮(13)的内齿为直齿,双齿圈齿轮(13)的外齿为锥齿;曲轴(6)上的主动传动齿轮(10)通过从动传动齿轮(11)及与从动传动齿轮(11)同轴的主动锥齿轮(12)带动双齿圈齿轮(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钓鱼竿,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6)的一端还装有棘轮(9),与棘轮(9)相配,装置舱(1)内装有棘爪(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钓鱼竿,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轮(16)的稳定套筒(15)表面置有若干沟槽(18),装置舱(1)外置有插销(24),装置舱(1)壁上开相应的插孔,插销(24)可插进沟槽(1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钓鱼竿,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轮(16)的上方置有绕线钩轮(22),绕线钩轮(22)底部接上活动支座(23),上活动支座(23)另一端安装在装置舱壁(1)上,绕线钩轮(22)上侧部接管线环(20),管线环(20)为半圆环形,管线环(20)的另一端接下活动支座(19),下活动支座(19)安装在装置舱(1)壁上。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钓鱼用绕线轮及将绕线轮固定在钓竿上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钓鱼竿。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钓鱼竿大都将绕线轮固定在钓竿外,绕线轮和竿体是分离的,不仅使钓鱼竿结构松散,外观欠佳,操作和携带都不方便,而且鱼线的缠挂麻烦多。为此,人们提出了一些改进,如中国专利ZL200920126102.2“从杆内走线的钓鱼杆”,中国专利ZL200620080214.5“内走线中通式的钓鱼竿”,中国专利ZL200720110049.8“内置鱼线轮的鱼杆”,中国专利ZL96218358.X“藏轮钓鱼竿”等都有一些有益作用,但是还存在某些不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结构简单紧凑、携带和操作方便、实用美观,绕线轮隐蔽,将手竿与车竿合二为一的一种钓鱼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钓鱼竿,包括由若干空心管状的依次套装的可伸缩的鱼杆节和装置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舱后部横向安装有一曲轴,曲轴外接手摇柄,曲轴中部的凹凸处套有轴孔管;所述轴孔管管外置联接杆与弧面滑动卡块;曲轴的一端还安装有主动传动齿轮;所述装置舱中心还纵向置有一转轴,转轴的一端固接绕线轮,另一端固接转直板;所述转直板有滑槽,轴孔管的弧面滑动卡块置于滑槽内;转轴表面沿轴向有直轮齿,转轴套在双齿圈齿轮内并与双齿圈齿轮的内齿轮相啮合;所述双齿圈齿轮的内齿为直齿,双齿圈齿轮的外齿为锥齿;曲轴上的主动传动齿轮通过从动传动齿轮及与从动传动齿轮同轴的主动锥齿轮带动双齿圈齿轮。

曲轴横向置于装置舱后部,其两端穿联在装置舱的左右两壁且可灵活转动,在露出装置舱的两端可装手摇柄。转动手摇柄,曲轴旋转,轴孔管的弧面滑动卡块带动转直板并带动转轴作纵向前后直线运动;曲轴旋转,还使曲轴上安装有的主动传动齿轮转动,主动传动齿轮通过从动传动齿轮及与从动传动齿轮同轴的主动锥齿轮转动,从而带动双齿圈齿轮转动,再带动转轴和绕线轮旋转,如此转动手摇柄,绕线轮作旋转及前后直线运动就可绕线,钓线从空心管状的鱼杆节中穿行,通常采用每转动手摇柄1转,绕线轮旋转4-5转的比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曲轴的一端还装有棘轮,与棘轮相配,装置舱内装有棘爪。可防止绕线轮的反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绕线轮的稳定套筒表面置有若干沟槽,装置舱外置有插销,装置舱壁上开相应的插孔,插销可插进沟槽。当插销插进插孔插到绕线轮的稳定套筒表面的沟槽,可起到制止绕线轮转动,稳定绕线轮的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绕线轮的上方置有绕线钩轮,所述绕线钩轮底部接上活动支座,上活动支座另一端安装在装置舱壁上,绕线钩轮上侧部接管线环,管线环为半圆环形,管线环的另一端接下活动支座,下活动支座安装在装置舱壁上。绕线钩轮和管线环可向左或向右推转,钓线会自动导入绕线钩轮或者脱离绕线钩轮。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有效、重量轻和操作方便的特点。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钓鱼竿“抛钩”更准确,现有技术的鱼竿的钓线线道与钓竿杆身形成了两条重心线,动起来互有牵扯,虽说可以人为调整,毕竟对“抛钩”有影响。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钓鱼竿由于钓竿杆身外附着的设施很少,从操作和观感上都给人利索顺溜的手竿形象,而实际上它具有优越的车竿功能,是手竿与车竿合二为一的一种钓鱼竿。

本实用新型通过实际使用证明,达到了预定目的,适用于广大钓鱼爱好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双齿圈齿轮与转轴啮合面剖视示意图;

图4为棘轮与棘爪示意图;

图5为图2的俯视图;

图中:1为装置舱,2为转轴,3为转直板,4为弧面滑动卡块,5为联接杆,6为曲轴,7为轴孔管,8为棘爪,9为棘轮,10为主动传动齿轮,11为从动传动齿轮,12为主动锥齿轮,13为双齿圈齿轮,14为主支架筒,15为稳定套筒,16为绕线轮,17为滑槽,18为沟槽,19为下活动支座,20为管线环,21为钓线,22为绕线钩轮,23为上活动支座,24为插销,25为固定墩,26为手摇柄,27为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附图1、图2示意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一种钓鱼竿,包括由若干空心管状的依次套装的可伸缩的鱼杆节和装置舱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舱1后部横向安装有一曲轴6,曲轴6外接手摇柄26,曲轴6中部的凹凸处套有轴孔管7;所述轴孔管7管外置联接杆5与弧面滑动卡块4;曲轴6的一端还安装有主动传动齿轮10;所述装置舱1中心还纵向置有一转轴2,转轴2的一端固接绕线轮16,另一端固接转直板3;所述转直板3有滑槽17,轴孔管7的弧面滑动卡块4置于滑槽17内;转轴2表面沿轴向有直轮齿,转轴2套在双齿圈齿轮13内并与双齿圈齿轮13的内齿轮相啮合;所述双齿圈齿轮13的内齿为直齿,双齿圈齿轮13的外齿为锥齿;曲轴6上的主动传动齿轮10通过从动传动齿轮11及与从动传动齿轮11同轴的主动锥齿轮12带动双齿圈齿轮13。

图3为双齿圈齿轮13与转轴2啮合面剖视示意图,双齿圈齿轮13带动转轴2,使转轴2转动,转轴2还可在双齿圈齿轮13内滑动;双齿圈齿轮13有固定墩25支撑,固定墩25起到轴承座的作用;装置舱1内还安装有主支架筒14,转轴2穿过主支架筒14,主支架筒14亦起稳固支撑作用。

图4为棘轮与棘爪示意图,曲轴6的一端还接有棘轮9,与棘轮9相配,装置舱1内装有棘爪8。可防止绕线轮16的反转。

从图2及图5可见,绕线轮16的稳定套筒15表面置有若干沟槽18,装置舱1外置有插销24,装置舱1壁上开相应的插孔,插销24可插进沟槽18。当插销24插进插孔插到绕线轮16的稳定套筒15表面的沟槽18,可起到制止绕线轮16转动,稳定绕线轮16的作用。

绕线轮16的上方置有绕线钩轮22,绕线钩轮22底部接上活动支座23,上活动支座23另一端安装在装置舱壁1上,绕线钩轮22上侧部接管线环20,管线环20为半圆环形,管线环20的另一端接下活动支座19,下活动支座19安装在装置舱1壁上。绕线钩轮22和管线环20可向左或向右推转,钓线21会自动导入绕线钩轮22或者脱离绕线钩轮22。

装置舱1后部分为手柄27,手持手柄27,推动绕线钩轮22和管线环20,使钓线21脱离绕线钩轮22后就可以抛钩了,抛钩成功后,将绕线钩轮22和管线环20推回原位,稍拉抬钓竿并与手摇柄26配合,钓线21会自动导入绕线钩轮22内;本实用新型提供钓鱼竿的操作绝大部分与传统竿相同。

一种钓鱼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钓鱼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钓鱼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钓鱼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钓鱼竿.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1789851 U (45)授权公告日 2011.04.13 CN 201789851 U *CN201789851U* (21)申请号 201020251333.9 (22)申请日 2010.07.08 A01K 87/00(2006.01) (73)专利权人 卢小成 地址 550500 贵州省福泉市新华南路 37 号 (72)发明人 卢小成 (74)专利代理机构 贵阳中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 52106 代理人 陈镕坚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钓鱼竿 (57) 摘要 一种钓鱼竿,包括鱼杆节和装置舱,所述装 置舱后部横向安装有一曲轴,曲轴外接手摇柄, 曲轴中。

2、部的凹凸处套有轴孔管 ;所述轴孔管管 外置联接杆与弧面滑动卡块 ;曲轴的一端还安 装有主动传动齿轮 ;所述装置舱中心还纵向置 有一转轴,转轴的一端固接绕线轮,另一端固 接转直板 ;所述转直板有滑槽,轴孔管的弧面 滑动卡块置于滑槽内 ;转轴表面沿轴向有直轮 齿,转轴套在双齿圈齿轮内并与双齿圈齿轮的内 齿轮相啮合 ;所述双齿圈齿轮的内齿为直齿, 双齿圈齿轮的外齿为锥齿 ;曲轴上的主动传动 齿轮通过从动传动齿轮及与从动传动齿轮同轴的 主动锥齿轮带动双齿圈齿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 单紧凑、携带和操作方便、实用美观,绕线轮隐 蔽,将手竿与车竿合二为一。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

3、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3 页 CN 201789851 U1/1 页 2 1. 一种钓鱼竿,包括由若干空心管状的依次套装的可伸缩的鱼杆节和装置舱,其特 征在于所述装置舱 (1) 后部横向安装有一曲轴 (6),曲轴 (6) 外接手摇柄 (26),曲轴 (6) 中部的凹凸处套有轴孔管 (7) ;所述轴孔管 (7) 管外置联接杆 (5) 与弧面滑动卡块 (4) ; 曲轴 (6) 的一端还安装有主动传动齿轮 (10) ;所述装置舱 (1) 中心还纵向置有一转轴 (2),转轴 (2) 的一端固接绕线轮 (16),另一端固接转直板 (3) ;所述转直板 。

4、(3) 有滑槽 (17),轴孔管(7)的弧面滑动卡块(4)置于滑槽(17)内 ;转轴(2)表面沿轴向有直轮齿, 转轴(2)套在双齿圈齿轮(13)内并与双齿圈齿轮(13)的内齿轮相啮合 ;所述双齿圈齿轮 (13) 的内齿为直齿,双齿圈齿轮 (13) 的外齿为锥齿 ;曲轴 (6) 上的主动传动齿轮 (10) 通过从动传动齿轮 (11) 及与从动传动齿轮 (11) 同轴的主动锥齿轮 (12) 带动双齿圈齿轮 (13)。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一种钓鱼竿,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 (6) 的一端还装有棘轮 (9),与棘轮 (9) 相配,装置舱 (1) 内装有棘爪 (8)。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

5、一种钓鱼竿,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轮 (16) 的稳定套筒 (15) 表 面置有若干沟槽 (18),装置舱 (1) 外置有插销 (24),装置舱 (1) 壁上开相应的插孔,插 销 (24) 可插进沟槽 (18)。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一种钓鱼竿,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轮 (16) 的上方置有绕线钩 轮 (22),绕线钩轮 (22) 底部接上活动支座 (23),上活动支座 (23) 另一端安装在装置舱 壁 (1) 上,绕线钩轮 (22) 上侧部接管线环 (20),管线环 (20) 为半圆环形,管线环 (20) 的另一端接下活动支座 (19),下活动支座 (19) 安装在装置舱 (1) 壁上。 权。

6、 利 要 求 书 CN 201789851 U1/3 页 3 一种钓鱼竿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钓鱼用绕线轮及将绕线轮固定在钓竿上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 钓鱼竿。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技术的钓鱼竿大都将绕线轮固定在钓竿外,绕线轮和竿体是分离的,不仅 使钓鱼竿结构松散,外观欠佳,操作和携带都不方便,而且鱼线的缠挂麻烦多。 为此, 人们提出了一些改进,如中国专利 ZL200920126102.2 “从杆内走线的钓鱼杆”,中国专 利 ZL200620080214.5 “内走线中通式的钓鱼竿”,中国专利 ZL200720110049.8 “内置 鱼线轮的鱼杆”,中国专利 ZL962183。

7、58.X “藏轮钓鱼竿”等都有一些有益作用,但是还 存在某些不足。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结构简单紧凑、携带和操作 方便、实用美观,绕线轮隐蔽,将手竿与车竿合二为一的一种钓鱼竿。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 0005 一种钓鱼竿,包括由若干空心管状的依次套装的可伸缩的鱼杆节和装置舱,其 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舱后部横向安装有一曲轴,曲轴外接手摇柄,曲轴中部的凹凸处套有 轴孔管 ;所述轴孔管管外置联接杆与弧面滑动卡块 ;曲轴的一端还安装有主动传动齿 轮 ;所述装置舱中心还纵向置有一转轴,转轴的一端固接绕线轮,另一端固接转直板 ; 。

8、所述转直板有滑槽,轴孔管的弧面滑动卡块置于滑槽内 ;转轴表面沿轴向有直轮齿,转 轴套在双齿圈齿轮内并与双齿圈齿轮的内齿轮相啮合 ;所述双齿圈齿轮的内齿为直齿, 双齿圈齿轮的外齿为锥齿 ;曲轴上的主动传动齿轮通过从动传动齿轮及与从动传动齿轮 同轴的主动锥齿轮带动双齿圈齿轮。 0006 曲轴横向置于装置舱后部,其两端穿联在装置舱的左右两壁且可灵活转动,在 露出装置舱的两端可装手摇柄。 转动手摇柄,曲轴旋转,轴孔管的弧面滑动卡块带动转 直板并带动转轴作纵向前后直线运动 ;曲轴旋转,还使曲轴上安装有的主动传动齿轮转 动,主动传动齿轮通过从动传动齿轮及与从动传动齿轮同轴的主动锥齿轮转动,从而带 动双齿圈。

9、齿轮转动,再带动转轴和绕线轮旋转,如此转动手摇柄,绕线轮作旋转及前后 直线运动就可绕线,钓线从空心管状的鱼杆节中穿行,通常采用每转动手摇柄 1 转,绕 线轮旋转 4-5 转的比例。 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曲轴的一端还装有棘轮,与棘轮相配,装置舱内装有 棘爪。 可防止绕线轮的反转。 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绕线轮的稳定套筒表面置有若干沟槽,装置舱外置有 插销,装置舱壁上开相应的插孔,插销可插进沟槽。 当插销插进插孔插到绕线轮的稳定 套筒表面的沟槽,可起到制止绕线轮转动,稳定绕线轮的作用。 说 明 书 CN 201789851 U2/3 页 4 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

10、述绕线轮的上方置有绕线钩轮,所述绕线钩轮底部 接上活动支座,上活动支座另一端安装在装置舱壁上,绕线钩轮上侧部接管线环,管线 环为半圆环形,管线环的另一端接下活动支座,下活动支座安装在装置舱壁上。 绕线钩 轮和管线环可向左或向右推转,钓线会自动导入绕线钩轮或者脱离绕线钩轮。 0010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有效、重量轻和操作方便的特点。 0011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钓鱼竿 “抛钩” 更准确,现有技术的鱼竿的钓线 线道与钓竿杆身形成了两条重心线,动起来互有牵扯,虽说可以人为调整,毕竟对 “抛 钩” 有影响。 0012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钓鱼竿由于钓竿杆身外附着的设施很少,从操作和观感。

11、上 都给人利索顺溜的手竿形象,而实际上它具有优越的车竿功能,是手竿与车竿合二为一 的一种钓鱼竿。 0013 本实用新型通过实际使用证明,达到了预定目的,适用于广大钓鱼爱好者。 附图说明 0014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 0015 图 2 为图 1 的 A-A 剖视图 ; 0016 图 3 为双齿圈齿轮与转轴啮合面剖视示意图 ; 0017 图 4 为棘轮与棘爪示意图 ; 0018 图 5 为图 2 的俯视图 ; 0019 图中 :1 为装置舱,2 为转轴,3 为转直板,4 为弧面滑动卡块,5 为联接杆,6 为曲轴,7 为轴孔管,8 为棘爪,9 为棘轮,10 为主动传动齿轮,11 为。

12、从动传动齿轮,12 为主动锥齿轮,13为双齿圈齿轮,14为主支架筒,15为稳定套筒,16为绕线轮,17为滑 槽,18 为沟槽,19 为下活动支座,20 为管线环,21 为钓线,22 为绕线钩轮,23 为上活 动支座,24 为插销,25 为固定墩,26 为手摇柄,27 为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 0021 实施例 : 0022 附图 1、图 2 示意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一种钓鱼竿,包括由若干空心管状的依 次套装的可伸缩的鱼杆节和装置舱 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舱 1 后部横向安装有一曲轴 6,曲轴 6 外接手摇柄 26,曲轴 6 中部的凹凸处。

13、套有轴孔管 7 ;所述轴孔管 7 管外置联接 杆5与弧面滑动卡块4 ;曲轴6的一端还安装有主动传动齿轮10 ;所述装置舱1中心还纵 向置有一转轴 2,转轴 2 的一端固接绕线轮 16,另一端固接转直板 3 ;所述转直板 3 有滑 槽 17,轴孔管 7 的弧面滑动卡块 4 置于滑槽 17 内 ;转轴 2 表面沿轴向有直轮齿,转轴 2 套在双齿圈齿轮 13 内并与双齿圈齿轮 13 的内齿轮相啮合 ;所述双齿圈齿轮 13 的内齿为 直齿,双齿圈齿轮 13 的外齿为锥齿 ;曲轴 6 上的主动传动齿轮 10 通过从动传动齿轮 11 及与从动传动齿轮 11 同轴的主动锥齿轮 12 带动双齿圈齿轮 13。 。

14、0023 图 3 为双齿圈齿轮 13 与转轴 2 啮合面剖视示意图,双齿圈齿轮 13 带动转轴 2, 使转轴2转动,转轴2还可在双齿圈齿轮13内滑动 ;双齿圈齿轮13有固定墩25支撑,固 说 明 书 CN 201789851 U3/3 页 5 定墩 25 起到轴承座的作用 ;装置舱 1 内还安装有主支架筒 14,转轴 2 穿过主支架筒 14, 主支架筒 14 亦起稳固支撑作用。 0024 图 4 为棘轮与棘爪示意图,曲轴 6 的一端还接有棘轮 9,与棘轮 9 相配,装置舱 1 内装有棘爪 8。 可防止绕线轮 16 的反转。 0025 从图 2 及图 5 可见,绕线轮 16 的稳定套筒 15 表。

15、面置有若干沟槽 18,装置舱 1 外 置有插销 24,装置舱 1 壁上开相应的插孔,插销 24 可插进沟槽 18。 当插销 24 插进插孔 插到绕线轮 16 的稳定套筒 15 表面的沟槽 18,可起到制止绕线轮 16 转动,稳定绕线轮 16 的作用。 0026 绕线轮 16 的上方置有绕线钩轮 22,绕线钩轮 22 底部接上活动支座 23,上活动 支座 23 另一端安装在装置舱壁 1 上,绕线钩轮 22 上侧部接管线环 20,管线环 20 为半圆 环形,管线环 20 的另一端接下活动支座 19,下活动支座 19 安装在装置舱 1 壁上。 绕线 钩轮 22 和管线环 20 可向左或向右推转,钓线。

16、 21 会自动导入绕线钩轮 22 或者脱离绕线钩 轮 22。 0027 装置舱 1 后部分为手柄 27,手持手柄 27,推动绕线钩轮 22 和管线环 20,使钓 线 21 脱离绕线钩轮 22 后就可以抛钩了,抛钩成功后,将绕线钩轮 22 和管线环 20 推回原 位,稍拉抬钓竿并与手摇柄 26 配合,钓线 21 会自动导入绕线钩轮 22 内 ;本实用新型提 供钓鱼竿的操作绝大部分与传统竿相同。 说 明 书 CN 201789851 U1/3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1789851 U2/3 页 7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1789851 U3/3 页 8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