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土豆中多酚氧化酶制备红茶的工艺.pdf

上传人:bo****18 文档编号:7142132 上传时间:2019-09-2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87.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11396401.8

申请日:

20181122

公开号:

CN109198075A

公开日:

20190115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23F3/10

主分类号:

A23F3/10

申请人: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

发明人:

李慧,熊丙全,阳淑,练华山,邹盼红,杨铱,彭玲莉,史伟,蒋跃军

地址:

611130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德通桥路392号

优先权:

CN201811396401A

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帝鹏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黎照西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土豆中多酚氧化酶制备红茶的工艺,包括如下制备步骤:(1)配置浸提液;(2)多酚氧化酶的提取:取经预处理后的土豆与浸提液混合进行提取,得到多酚氧化酶提取液;(3)取新鲜茶叶放置于萎凋槽内进行萎凋8~12h,每1~1.5h翻动茶叶并喷洒一次步骤(2)所得多酚氧化酶提取液;(4)对茶叶进行揉捻;(5)将揉捻叶均匀、松散堆放于发酵容器内进行发酵,(6)将发酵好的茶叶送入烘干机烘干,至茶叶含水量为5%以下,即得。采用本发明的工艺获得了高品质的红茶,红茶中茶黄素和茶红素含量大大提高,还显著缩短了红茶的发酵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利用土豆中多酚氧化酶制备红茶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制备步骤:(1)浸提液的制备:配置柠檬酸缓冲液,将该缓冲液与异丙醇、CTAB进行混合制备出浸提液,所述浸提液中异丙醇的浓度为3~6g/100mL、CTAB的浓度为50~100mmol/L;(2)多酚氧化酶的提取:取经预处理后的土豆与步骤(1)所得浸提液混合进行提取,土豆与浸提液混合的质量比为1:5~8,提取温度为20~30℃,提取时间为10~30min,提取完成后过滤,取滤液离心后收集上清液,得到多酚氧化酶提取液,备用;(3)取新鲜的茶叶,用清水洗净后放入真空干燥机内干燥至茶叶含水量为10~15%,然后将茶叶均匀摊开至厚度为2~3cm,放置于萎凋槽内进行萎凋,维持空气湿度为42~46%,萎凋8~12h,每1~1.5h翻动茶叶并喷洒一次步骤(2)所得多酚氧化酶提取液;(4)每次喷洒多酚氧化酶提取液过后,对茶叶进行揉捻,于15~20℃下揉捻3~5min;(5)将揉捻叶均匀、松散堆放于发酵容器内进行发酵,待叶色黄红、有愉悦的香味出现即可停止发酵;(6)将发酵好的茶叶送入烘干机烘干,至茶叶含水量为5%以下,即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土豆中多酚氧化酶制备红茶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柠檬酸缓冲液的浓度为0.5~1.2mol/L,pH为5.2~7.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土豆中多酚氧化酶制备红茶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多酚氧化酶提取液每次喷洒量为茶叶湿重重量的0.1~0.5%,共喷洒6~10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土豆中多酚氧化酶制备红茶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最后一次喷洒完毕后,于15~20℃下继续揉捻30~40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土豆中多酚氧化酶制备红茶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堆放厚度为6~8cm,维持茶叶湿度为90~9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土豆中多酚氧化酶制备红茶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发酵时间为2.5~8h,发酵温度10℃~2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土豆中多酚氧化酶制备红茶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发酵期间,翻拌茶叶2~3次,并注意观察发酵叶温度,将其控制在20℃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土豆中多酚氧化酶制备红茶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6)采用程序升温进行烘干,步骤如下:第一段,温度升至70~80℃烘干至茶叶含水量为50%以下;第二段,温度升至90~98℃烘干至茶叶含水量为15%以下;第三段,温度升至105℃~110℃烘干至茶叶含水量为5%以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土豆中多酚氧化酶制备红茶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土豆的预处理过程为:取新鲜土豆洗净后捣碎后制成土豆浆,将土豆浆过100目纱布,得过滤液,将过滤液与浸提液进行混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土豆中多酚氧化酶制备红茶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提取后过200目纱布,然后以10000~15000转/min的速度进行离心5min。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红茶的制备工艺,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土豆中多酚氧化酶制备红茶的工艺。

背景技术

红茶是人们喜爱的一种茶类饮品,是世界上产量最大、消费人数最多的茶类,约占世界茶叶贸易总量的80%。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和加工红茶的国家,但由于我国茶树栽培、茶叶加工技术和加工设备等落后于国外,使得我国红茶的香气品质不如肯尼亚、斯里兰卡、印度等国家,而且滋味品质成分也远低于这些国家,导致我国红茶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不到5%,目前主要是在国内占据较大的销售市场。

对红茶的研究表明,红茶有抗氧化、延缓衰老,舒张血管,养胃护胃等优点,主要是因为其中含有一定量的茶红素和茶黄素。茶红素和茶黄素这两个物质对红茶的色香味及品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这两个物质又会在茶叶中含有的过氧化物酶的作用下进一步氧化成为茶褐素。

目前诸多研究致力于如何提高茶叶中的茶红素和茶黄素的含量,用于提升茶叶品质,研究发现一种多酚氧化酶类物质可以用于氧化茶多酚,提升茶叶中茶红素和茶黄素含量,提高茶叶品质,但目前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仅限于实验室研究,未获得突破性进展。而外源多酚氧化酶的提取受诸多条件的影响,导致多酚氧化酶的提取效率不高,其用于改善茶叶品质的方法尚未完全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利用土豆中多酚氧化酶制备红茶的工艺。本发明采用的工艺能够很好将土豆中多酚氧化酶进行提取,其提取效率高,时间短,多酚氧化酶的活性高,且将提取所得多酚氧化酶用于后续红茶的制备,获得了高品质的红茶,红茶中茶黄素和茶红素含量大大提高,还显著缩短了红茶的发酵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利用土豆中多酚氧化酶制备红茶的工艺,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1)浸提液的制备:配置柠檬酸缓冲液,将该缓冲液与异丙醇、CTAB进行混合制备出浸提液,所述浸提液中异丙醇的浓度为3~6g/100mL、CTAB的浓度为50~100mmol/L;

(2)多酚氧化酶的提取:取经预处理后的土豆与步骤(1)所得浸提液混合进行提取,土豆与浸提液混合的质量比为1:5~8,提取温度为20~30℃,提取时间为10~30min,提取完成后过滤,取滤液离心后收集上清液,得到多酚氧化酶提取液,备用;

(3)取新鲜的茶叶,用清水洗净后放入真空干燥机内干燥至茶叶含水量为10~15%,然后将茶叶均匀摊开至厚度为2~3cm,放置于萎凋槽内进行萎凋,维持空气湿度为42~46%,萎凋8~12h,每1~1.5h翻动茶叶并喷洒一次步骤(2)所得多酚氧化酶提取液;

(4)每次喷洒多酚氧化酶提取液过后,对茶叶进行揉捻,于15~20℃下揉捻3~5min;

(5)将揉捻叶均匀、松散堆放于发酵容器内进行发酵,待叶色黄红、有愉悦的香味出现即可停止发酵;

(6)将发酵好的茶叶送入烘干机烘干,至茶叶含水量为5%以下,即得。

本发明选取了一种能够对土豆中多酚氧化酶进行有效提取的浸提液,该浸提液配方能够促进土豆中多酚氧化酶快速有效的溶出,提取效率高,仅需10~30min即可提取到大量的多酚氧化酶,且提取所得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极高,将其用于后续的红茶发酵工艺,能够显著缩短发酵的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的是,所述柠檬酸缓冲液的浓度为0.5~1.2mol/L,pH为5.2~7.8。

进一步的是,步骤(3)中多酚氧化酶提取液每次喷洒量为茶叶湿重重量的0.1~0.5%,共喷洒6~10次。

进一步的是,步骤(4)中,最后一次喷洒完毕后,于15~20℃下继续揉捻30~40min。

进一步的是,步骤(5)中堆放厚度为6~8cm,维持茶叶湿度为90~95%。

进一步的是,步骤(5)中发酵时间为2.5~8h,发酵温度10℃~20℃。

进一步的是,发酵期间,翻拌茶叶2~3次,并注意观察发酵叶温度,将其控制在20℃以下。

进一步的是,步骤(6)采用程序升温进行烘干,步骤如下:第一段,温度升至70~80℃烘干至茶叶含水量为50%以下;第二段,温度升至90~98℃烘干至茶叶含水量为15%以下;第三段,温度升至105℃~110℃烘干至茶叶含水量为5%以下。

进一步的是,所述土豆的预处理过程为:取新鲜土豆洗净后捣碎后制成土豆浆,将土豆浆过100目纱布,得过滤液,将过滤液与浸提液进行混合。

进一步的是,步骤(2)中提取后过200目纱布,然后以10000~15000转/min的速度进行离心5min。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的提取工艺适合对土豆中多酚氧化酶的提取,其提取含量高,提取效率高,提取所得多酚氧化酶的活性高;

(2)本发明的红茶制备工艺充分将多酚氧化酶应用到红茶发酵工艺中,大大缩短了发酵所需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且显著提升了红茶的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有必要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仅用于对本发明进行解释和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述发明内容所做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制备红茶的工艺,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1)浸提液的制备:配置柠檬酸缓冲液,所述柠檬酸缓冲液的浓度为0.5mol/L,pH为5.2,将该缓冲液与异丙醇、CTAB进行混合制备出浸提液,所述浸提液中异丙醇的浓度为3g/100mL、CTAB的浓度为50mmol/L;

(2)多酚氧化酶的提取:取新鲜土豆洗净后捣碎后制成土豆浆,将土豆浆过100目纱布,得过滤液,将过滤液与步骤(1)所得浸提液混合进行提取,土豆过滤液与浸提液混合的质量比为1:5,提取温度为20℃,提取时间为10min,提取完成后过200目纱布,然后以10000转/min的速度进行离心5min,收集上清液,得到多酚氧化酶提取液,备用;

(3)取新鲜的茶叶,用清水洗净后放入真空干燥机内干燥至茶叶含水量为10%,然后将茶叶均匀摊开至厚度为2cm,放置于萎凋槽内进行萎凋,维持空气湿度为42%,萎凋8h,每1h翻动茶叶并喷洒一次步骤(2)所得多酚氧化酶提取液;每次喷洒量为茶叶湿重重量的0.1%,共喷洒7次,最后一次喷洒完毕后,于15℃下继续揉捻30min;

(4)每次喷洒多酚氧化酶提取液过后,对茶叶进行揉捻,于15℃下揉捻3min;

(5)将揉捻叶均匀、松散堆放于发酵容器内进行发酵,堆放厚度为6cm,发酵时间为2.5h,发酵温度10℃,发酵过程中维持茶叶湿度为90%,发酵期间,翻拌茶叶2次,并注意观察发酵叶温度,将其控制在20℃以下;待叶色黄红、有愉悦的香味出现即可停止发酵;

(6)将发酵好的茶叶送入烘干机烘干,采用程序升温进行烘干,步骤如下:第一段,温度升至70℃烘干至茶叶含水量为50%以下;第二段,温度升至90℃烘干至茶叶含水量为15%以下;第三段,温度升至105℃烘干至茶叶含水量为5%以下,即得。

对步骤(2)中提取得到的多酚氧化酶进行酶活力测定,方法参照《超声诱导法提取土豆中多酚氧化酶的工艺研究》,熊海涛,测定得酶活力为1618U。对步骤(6)提到的红茶经HPLC分析检测,测得红茶中茶黄素含量为5.1%,茶红素含量为12.3%。

实施例2

一种制备红茶的工艺,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1)浸提液的制备:配置柠檬酸缓冲液,所述柠檬酸缓冲液的浓度为1.2mol/L,pH为7.8,将该缓冲液与异丙醇、CTAB进行混合制备出浸提液,所述浸提液中异丙醇的浓度为6g/100mL、CTAB的浓度为100mmol/L;

(2)多酚氧化酶的提取:取新鲜土豆洗净后捣碎后制成土豆浆,将土豆浆过100目纱布,得过滤液,将过滤液与步骤(1)所得浸提液混合进行提取,土豆过滤液与浸提液混合的质量比为1:8,提取温度为30℃,提取时间为30min,提取完成后过200目纱布,然后以15000转/min的速度进行离心5min,收集上清液,得到多酚氧化酶提取液,备用;

(3)取新鲜的茶叶,用清水洗净后放入真空干燥机内干燥至茶叶含水量为15%,然后将茶叶均匀摊开至厚度为3cm,放置于萎凋槽内进行萎凋,维持空气湿度为46%,萎凋12h,每1.5h翻动茶叶并喷洒一次步骤(2)所得多酚氧化酶提取液;每次喷洒量为茶叶湿重重量的0.5%,共喷洒8次,最后一次喷洒完毕后,于20℃下继续揉捻40min;

(4)每次喷洒多酚氧化酶提取液过后,对茶叶进行揉捻,于20℃下揉捻5min;

(5)将揉捻叶均匀、松散堆放于发酵容器内进行发酵,堆放厚度为8cm,发酵时间为8h,发酵温度20℃,发酵过程中维持茶叶湿度为95%,发酵期间,翻拌茶叶3次,并注意观察发酵叶温度,将其控制在20℃以下;待叶色黄红、有愉悦的香味出现即可停止发酵;

(6)将发酵好的茶叶送入烘干机烘干,采用程序升温进行烘干,步骤如下:第一段,温度升至80℃烘干至茶叶含水量为50%以下;第二段,温度升至98℃烘干至茶叶含水量为15%以下;第三段,温度升至110℃烘干至茶叶含水量为5%以下,即得。

对步骤(2)中提取得到的多酚氧化酶进行酶活力测定,方法参照《超声诱导法提取土豆中多酚氧化酶的工艺研究》,熊海涛,测定得酶活力为1534U。对步骤(6)提到的红茶经HPLC分析检测,测得红茶中茶黄素含量为4.8%,茶红素含量为11.7%。

实施例3

一种制备红茶的工艺,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1)浸提液的制备:配置柠檬酸缓冲液,所述柠檬酸缓冲液的浓度为0.8mol/L,pH为6.5,将该缓冲液与异丙醇、CTAB进行混合制备出浸提液,所述浸提液中异丙醇的浓度为5g/100mL、CTAB的浓度为80mmol/L;

(2)多酚氧化酶的提取:取新鲜土豆洗净后捣碎后制成土豆浆,将土豆浆过100目纱布,得过滤液,将过滤液与步骤(1)所得浸提液混合进行提取,土豆过滤液与浸提液混合的质量比为1:6,提取温度为25℃,提取时间为20min,提取完成后过200目纱布,然后以12000转/min的速度进行离心5min,收集上清液,得到多酚氧化酶提取液,备用;

(3)取新鲜的茶叶,用清水洗净后放入真空干燥机内干燥至茶叶含水量为13%,然后将茶叶均匀摊开至厚度为cm,放置于萎凋槽内进行萎凋,维持空气湿度为45%,萎凋10h,每1h翻动茶叶并喷洒一次步骤(2)所得多酚氧化酶提取液;每次喷洒量为茶叶湿重重量的0.2%,共喷洒10次,最后一次喷洒完毕后,于18℃下继续揉捻32min;

(4)每次喷洒多酚氧化酶提取液过后,对茶叶进行揉捻,于18℃下揉捻4min;

(5)将揉捻叶均匀、松散堆放于发酵容器内进行发酵,堆放厚度为7cm,发酵时间为4h,发酵温度15℃,发酵过程中维持茶叶湿度为92%,发酵期间,翻拌茶叶2次,并注意观察发酵叶温度,将其控制在20℃以下;待叶色黄红、有愉悦的香味出现即可停止发酵;

(6)将发酵好的茶叶送入烘干机烘干,采用程序升温进行烘干,步骤如下:第一段,温度升至75℃烘干至茶叶含水量为50%以下;第二段,温度升至94℃烘干至茶叶含水量为15%以下;第三段,温度升至108℃烘干至茶叶含水量为5%以下,即得。

对步骤(2)中提取得到的多酚氧化酶进行酶活力测定,方法参照《超声诱导法提取土豆中多酚氧化酶的工艺研究》,熊海涛,测定得酶活力为1633U。对步骤(6)提到的红茶经HPLC分析检测,测得红茶中茶黄素含量为5.6%,茶红素含量为12.9%。

一种利用土豆中多酚氧化酶制备红茶的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利用土豆中多酚氧化酶制备红茶的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利用土豆中多酚氧化酶制备红茶的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利用土豆中多酚氧化酶制备红茶的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利用土豆中多酚氧化酶制备红茶的工艺.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1396401.8 (22)申请日 2018.11.22 (71)申请人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 地址 611130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德通桥 路392号 (72)发明人 李慧 熊丙全 阳淑 练华山 邹盼红 杨铱 彭玲莉 史伟 蒋跃军 (74)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帝鹏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51265 代理人 黎照西 (51)Int.Cl. A23F 3/1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利用土豆中多酚氧化酶制备红茶的工 艺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

2、一种利用土豆中多酚氧化酶 制备红茶的工艺, 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1)配置浸 提液; (2)多酚氧化酶的提取: 取经预处理后的土 豆与浸提液混合进行提取, 得到多酚氧化酶提取 液; (3)取新鲜茶叶放置于萎凋槽内进行萎凋8 12h, 每11.5h翻动茶叶并喷洒一次步骤(2)所 得多酚氧化酶提取液; (4)对茶叶进行揉捻; (5) 将揉捻叶均匀、 松散堆放于发酵容器内进行发 酵, (6)将发酵好的茶叶送入烘干机烘干, 至茶叶 含水量为5以下, 即得。 采用本发明的工艺获得 了高品质的红茶, 红茶中茶黄素和茶红素含量大 大提高, 还显著缩短了红茶的发酵时间, 提高了 生产效率。 权利要求书1页 说。

3、明书4页 CN 109198075 A 2019.01.15 CN 109198075 A 1.一种利用土豆中多酚氧化酶制备红茶的工艺, 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1)浸提液的制备: 配置柠檬酸缓冲液, 将该缓冲液与异丙醇、 CTAB进行混合制备出浸 提液, 所述浸提液中异丙醇的浓度为36g/100mL、 CTAB的浓度为50100mmol/L; (2)多酚氧化酶的提取: 取经预处理后的土豆与步骤(1)所得浸提液混合进行提取, 土 豆与浸提液混合的质量比为1:58, 提取温度为2030, 提取时间为1030min, 提取完 成后过滤, 取滤液离心后收集上清液, 得到多酚氧化酶提取液,。

4、 备用; (3)取新鲜的茶叶, 用清水洗净后放入真空干燥机内干燥至茶叶含水量为1015, 然 后将茶叶均匀摊开至厚度为23cm, 放置于萎凋槽内进行萎凋, 维持空气湿度为4246, 萎凋812h, 每11.5h翻动茶叶并喷洒一次步骤(2)所得多酚氧化酶提取液; (4)每次喷洒多酚氧化酶提取液过后, 对茶叶进行揉捻, 于1520下揉捻35min; (5)将揉捻叶均匀、 松散堆放于发酵容器内进行发酵, 待叶色黄红、 有愉悦的香味出现 即可停止发酵; (6)将发酵好的茶叶送入烘干机烘干, 至茶叶含水量为5以下, 即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土豆中多酚氧化酶制备红茶的工艺, 其特征在于, 所述。

5、柠 檬酸缓冲液的浓度为0.51.2mol/L, pH为5.27.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土豆中多酚氧化酶制备红茶的工艺, 其特征在于, 步骤 (3)中多酚氧化酶提取液每次喷洒量为茶叶湿重重量的0.10.5, 共喷洒610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土豆中多酚氧化酶制备红茶的工艺, 其特征在于, 步骤 (4)中, 最后一次喷洒完毕后, 于1520下继续揉捻3040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土豆中多酚氧化酶制备红茶的工艺, 其特征在于, 步骤 (5)中堆放厚度为68cm, 维持茶叶湿度为909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土豆中多酚氧化酶制备红茶的工艺, 其特征在于。

6、, 步骤 (5)中发酵时间为2.58h, 发酵温度102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土豆中多酚氧化酶制备红茶的工艺, 其特征在于, 发酵期 间, 翻拌茶叶23次, 并注意观察发酵叶温度, 将其控制在20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土豆中多酚氧化酶制备红茶的工艺, 其特征在于, 步骤 (6)采用程序升温进行烘干, 步骤如下: 第一段, 温度升至7080烘干至茶叶含水量为 50以下; 第二段, 温度升至9098烘干至茶叶含水量为15以下; 第三段, 温度升至105 110烘干至茶叶含水量为5以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土豆中多酚氧化酶制备红茶的工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土 豆。

7、的预处理过程为: 取新鲜土豆洗净后捣碎后制成土豆浆, 将土豆浆过100目纱布, 得过滤 液, 将过滤液与浸提液进行混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土豆中多酚氧化酶制备红茶的工艺, 其特征在于, 步骤 (2)中提取后过200目纱布, 然后以1000015000转/min的速度进行离心5min。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9198075 A 2 一种利用土豆中多酚氧化酶制备红茶的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红茶的制备工艺,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土豆中多酚氧化酶制备红茶 的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红茶是人们喜爱的一种茶类饮品, 是世界上产量最大、 消费人数最多的。

8、茶类, 约占 世界茶叶贸易总量的80。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和加工红茶的国家, 但由于我国茶树栽 培、 茶叶加工技术和加工设备等落后于国外, 使得我国红茶的香气品质不如肯尼亚、 斯里兰 卡、 印度等国家, 而且滋味品质成分也远低于这些国家, 导致我国红茶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 率不到5, 目前主要是在国内占据较大的销售市场。 0003 对红茶的研究表明, 红茶有抗氧化、 延缓衰老, 舒张血管, 养胃护胃等优点, 主要是 因为其中含有一定量的茶红素和茶黄素。 茶红素和茶黄素这两个物质对红茶的色香味及品 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但是这两个物质又会在茶叶中含有的过氧化物酶的作用下进一步氧 化成为茶褐素。 。

9、0004 目前诸多研究致力于如何提高茶叶中的茶红素和茶黄素的含量, 用于提升茶叶品 质, 研究发现一种多酚氧化酶类物质可以用于氧化茶多酚, 提升茶叶中茶红素和茶黄素含 量, 提高茶叶品质, 但目前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 仅限于实验室研究, 未获得突破性进展。 而外源多酚氧化酶的提取受诸多条件的影响, 导致多酚氧化酶的提取效率不高, 其用于改 善茶叶品质的方法尚未完全见报道。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而提供一种利用土豆中多酚氧化酶制 备红茶的工艺。 本发明采用的工艺能够很好将土豆中多酚氧化酶进行提取, 其提取效率高, 时间短, 多酚氧化酶的活性高, 且将提取所。

10、得多酚氧化酶用于后续红茶的制备, 获得了高品 质的红茶, 红茶中茶黄素和茶红素含量大大提高, 还显著缩短了红茶的发酵时间, 提高了生 产效率。 000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 一种利用土豆中多酚氧化酶制备红茶的工艺, 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0008 (1)浸提液的制备: 配置柠檬酸缓冲液, 将该缓冲液与异丙醇、 CTAB进行混合制备 出浸提液, 所述浸提液中异丙醇的浓度为36g/100mL、 CTAB的浓度为50100mmol/L; 0009 (2)多酚氧化酶的提取: 取经预处理后的土豆与步骤(1)所得浸提液混合进行提 取, 土豆与浸提液混合的质量比为1:58。

11、, 提取温度为2030, 提取时间为1030min, 提 取完成后过滤, 取滤液离心后收集上清液, 得到多酚氧化酶提取液, 备用; 0010 (3)取新鲜的茶叶, 用清水洗净后放入真空干燥机内干燥至茶叶含水量为10 15, 然后将茶叶均匀摊开至厚度为23cm, 放置于萎凋槽内进行萎凋, 维持空气湿度为42 46, 萎凋812h, 每11.5h翻动茶叶并喷洒一次步骤(2)所得多酚氧化酶提取液;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09198075 A 3 0011 (4)每次喷洒多酚氧化酶提取液过后, 对茶叶进行揉捻, 于1520下揉捻3 5min; 0012 (5)将揉捻叶均匀、 松散堆放于发。

12、酵容器内进行发酵, 待叶色黄红、 有愉悦的香味 出现即可停止发酵; 0013 (6)将发酵好的茶叶送入烘干机烘干, 至茶叶含水量为5以下, 即得。 0014 本发明选取了一种能够对土豆中多酚氧化酶进行有效提取的浸提液, 该浸提液配 方能够促进土豆中多酚氧化酶快速有效的溶出, 提取效率高, 仅需1030min即可提取到大 量的多酚氧化酶, 且提取所得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极高, 将其用于后续的红茶发酵工艺, 能够 显著缩短发酵的时间, 提高生产效率。 0015 进一步的是, 所述柠檬酸缓冲液的浓度为0.51.2mol/L, pH为5.27.8。 0016 进一步的是, 步骤(3)中多酚氧化酶提取液每次。

13、喷洒量为茶叶湿重重量的0.1 0.5, 共喷洒610次。 0017 进一步的是, 步骤(4)中, 最后一次喷洒完毕后, 于1520下继续揉捻30 40min。 0018 进一步的是, 步骤(5)中堆放厚度为68cm, 维持茶叶湿度为9095。 0019 进一步的是, 步骤(5)中发酵时间为2.58h, 发酵温度1020。 0020 进一步的是, 发酵期间, 翻拌茶叶23次, 并注意观察发酵叶温度, 将其控制在20 以下。 0021 进一步的是, 步骤(6)采用程序升温进行烘干, 步骤如下: 第一段, 温度升至7080 烘干至茶叶含水量为50以下; 第二段, 温度升至9098烘干至茶叶含水量为1。

14、5以 下; 第三段, 温度升至105110烘干至茶叶含水量为5以下。 0022 进一步的是, 所述土豆的预处理过程为: 取新鲜土豆洗净后捣碎后制成土豆浆, 将 土豆浆过100目纱布, 得过滤液, 将过滤液与浸提液进行混合。 0023 进一步的是, 步骤(2)中提取后过200目纱布, 然后以1000015000转/min的速度 进行离心5min。 0024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5 (1)本发明的提取工艺适合对土豆中多酚氧化酶的提取, 其提取含量高, 提取效率 高, 提取所得多酚氧化酶的活性高; 0026 (2)本发明的红茶制备工艺充分将多酚氧化酶应用到红茶发酵工艺中,。

15、 大大缩短 了发酵所需时间, 提高了生产效率, 且显著提升了红茶的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 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 进行具体描述, 有必要指出的是, 以下实施例仅仅用于对本发明进行解释和说明, 并不用于 限定本发明。 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述发明内容所做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仍属 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28 实施例1 0029 一种制备红茶的工艺, 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0030 (1)浸提液的制备: 配置柠檬酸缓冲液, 所述柠檬酸缓冲液的浓度为0.5mol/L, pH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109198075 A 。

16、4 为5.2, 将该缓冲液与异丙醇、 CTAB进行混合制备出浸提液, 所述浸提液中异丙醇的浓度为 3g/100mL、 CTAB的浓度为50mmol/L; 0031 (2)多酚氧化酶的提取: 取新鲜土豆洗净后捣碎后制成土豆浆, 将土豆浆过100目 纱布, 得过滤液, 将过滤液与步骤(1)所得浸提液混合进行提取, 土豆过滤液与浸提液混合 的质量比为1:5, 提取温度为20, 提取时间为10min, 提取完成后过200目纱布, 然后以 10000转/min的速度进行离心5min, 收集上清液, 得到多酚氧化酶提取液, 备用; 0032 (3)取新鲜的茶叶, 用清水洗净后放入真空干燥机内干燥至茶叶含水。

17、量为10, 然 后将茶叶均匀摊开至厚度为2cm, 放置于萎凋槽内进行萎凋, 维持空气湿度为42, 萎凋8h, 每1h翻动茶叶并喷洒一次步骤(2)所得多酚氧化酶提取液; 每次喷洒量为茶叶湿重重量的 0.1, 共喷洒7次, 最后一次喷洒完毕后, 于15下继续揉捻30min; 0033 (4)每次喷洒多酚氧化酶提取液过后, 对茶叶进行揉捻, 于15下揉捻3min; 0034 (5)将揉捻叶均匀、 松散堆放于发酵容器内进行发酵, 堆放厚度为6cm, 发酵时间为 2.5h, 发酵温度10, 发酵过程中维持茶叶湿度为90, 发酵期间, 翻拌茶叶2次, 并注意观 察发酵叶温度, 将其控制在20以下; 待叶色。

18、黄红、 有愉悦的香味出现即可停止发酵; 0035 (6)将发酵好的茶叶送入烘干机烘干, 采用程序升温进行烘干, 步骤如下: 第一段, 温度升至70烘干至茶叶含水量为50以下; 第二段, 温度升至90烘干至茶叶含水量为 15以下; 第三段, 温度升至105烘干至茶叶含水量为5以下, 即得。 0036 对步骤(2)中提取得到的多酚氧化酶进行酶活力测定, 方法参照 超声诱导法提取 土豆中多酚氧化酶的工艺研究 , 熊海涛, 测定得酶活力为1618U。 对步骤(6)提到的红茶经 HPLC分析检测, 测得红茶中茶黄素含量为5.1, 茶红素含量为12.3。 0037 实施例2 0038 一种制备红茶的工艺,。

19、 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0039 (1)浸提液的制备: 配置柠檬酸缓冲液, 所述柠檬酸缓冲液的浓度为1.2mol/L, pH 为7.8, 将该缓冲液与异丙醇、 CTAB进行混合制备出浸提液, 所述浸提液中异丙醇的浓度为 6g/100mL、 CTAB的浓度为100mmol/L; 0040 (2)多酚氧化酶的提取: 取新鲜土豆洗净后捣碎后制成土豆浆, 将土豆浆过100目 纱布, 得过滤液, 将过滤液与步骤(1)所得浸提液混合进行提取, 土豆过滤液与浸提液混合 的质量比为1:8, 提取温度为30, 提取时间为30min, 提取完成后过200目纱布, 然后以 15000转/min的速度进行离心5min,。

20、 收集上清液, 得到多酚氧化酶提取液, 备用; 0041 (3)取新鲜的茶叶, 用清水洗净后放入真空干燥机内干燥至茶叶含水量为15, 然 后将茶叶均匀摊开至厚度为3cm, 放置于萎凋槽内进行萎凋, 维持空气湿度为46, 萎凋 12h, 每1.5h翻动茶叶并喷洒一次步骤(2)所得多酚氧化酶提取液; 每次喷洒量为茶叶湿重 重量的0.5, 共喷洒8次, 最后一次喷洒完毕后, 于20下继续揉捻40min; 0042 (4)每次喷洒多酚氧化酶提取液过后, 对茶叶进行揉捻, 于20下揉捻5min; 0043 (5)将揉捻叶均匀、 松散堆放于发酵容器内进行发酵, 堆放厚度为8cm, 发酵时间为 8h, 发酵。

21、温度20, 发酵过程中维持茶叶湿度为95, 发酵期间, 翻拌茶叶3次, 并注意观察 发酵叶温度, 将其控制在20以下; 待叶色黄红、 有愉悦的香味出现即可停止发酵; 0044 (6)将发酵好的茶叶送入烘干机烘干, 采用程序升温进行烘干, 步骤如下: 第一段, 温度升至80烘干至茶叶含水量为50以下; 第二段, 温度升至98烘干至茶叶含水量为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9198075 A 5 15以下; 第三段, 温度升至110烘干至茶叶含水量为5以下, 即得。 0045 对步骤(2)中提取得到的多酚氧化酶进行酶活力测定, 方法参照 超声诱导法提取 土豆中多酚氧化酶的工艺研究 , 熊。

22、海涛, 测定得酶活力为1534U。 对步骤(6)提到的红茶经 HPLC分析检测, 测得红茶中茶黄素含量为4.8, 茶红素含量为11.7。 0046 实施例3 0047 一种制备红茶的工艺, 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0048 (1)浸提液的制备: 配置柠檬酸缓冲液, 所述柠檬酸缓冲液的浓度为0.8mol/L, pH 为6.5, 将该缓冲液与异丙醇、 CTAB进行混合制备出浸提液, 所述浸提液中异丙醇的浓度为 5g/100mL、 CTAB的浓度为80mmol/L; 0049 (2)多酚氧化酶的提取: 取新鲜土豆洗净后捣碎后制成土豆浆, 将土豆浆过100目 纱布, 得过滤液, 将过滤液与步骤(1)所得浸。

23、提液混合进行提取, 土豆过滤液与浸提液混合 的质量比为1:6, 提取温度为25, 提取时间为20min, 提取完成后过200目纱布, 然后以 12000转/min的速度进行离心5min, 收集上清液, 得到多酚氧化酶提取液, 备用; 0050 (3)取新鲜的茶叶, 用清水洗净后放入真空干燥机内干燥至茶叶含水量为13, 然 后将茶叶均匀摊开至厚度为cm, 放置于萎凋槽内进行萎凋, 维持空气湿度为45, 萎凋10h, 每1h翻动茶叶并喷洒一次步骤(2)所得多酚氧化酶提取液; 每次喷洒量为茶叶湿重重量的 0.2, 共喷洒10次, 最后一次喷洒完毕后, 于18下继续揉捻32min; 0051 (4)每。

24、次喷洒多酚氧化酶提取液过后, 对茶叶进行揉捻, 于18下揉捻4min; 0052 (5)将揉捻叶均匀、 松散堆放于发酵容器内进行发酵, 堆放厚度为7cm, 发酵时间为 4h, 发酵温度15, 发酵过程中维持茶叶湿度为92, 发酵期间, 翻拌茶叶2次, 并注意观察 发酵叶温度, 将其控制在20以下; 待叶色黄红、 有愉悦的香味出现即可停止发酵; 0053 (6)将发酵好的茶叶送入烘干机烘干, 采用程序升温进行烘干, 步骤如下: 第一段, 温度升至75烘干至茶叶含水量为50以下; 第二段, 温度升至94烘干至茶叶含水量为 15以下; 第三段, 温度升至108烘干至茶叶含水量为5以下, 即得。 0054 对步骤(2)中提取得到的多酚氧化酶进行酶活力测定, 方法参照 超声诱导法提取 土豆中多酚氧化酶的工艺研究 , 熊海涛, 测定得酶活力为1633U。 对步骤(6)提到的红茶经 HPLC分析检测, 测得红茶中茶黄素含量为5.6, 茶红素含量为12.9。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9198075 A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