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制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茉莉绿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茶饮料是中国人最喜爱的一种饮品,在世界上也颇受亲睐。其中花茶以其茶液浓醇,香气果腹而备受欢迎,花茶中又以茉莉花茶及其饮料最为畅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茶文化提出更高的要求,制茶技术有了飞快的提高和进步。
茉莉花茶是用茉莉花窨制的高档茶叶;我国的茉莉花,叶对生,单叶,叶片纸质,圆形、椭圆形、卵状椭圆形或倒卵形,两端圆或钝,基部有时微心形,在上面稍凹入或凹起,下面凸起,细脉在两面常明显,微凸起,除下面脉腋间常具簇毛外,其余无毛;裂片长圆形至近圆形,先端圆或钝;其花极香;由此用于制备所得花茶香味也是极香,即为香气较浓;而清香的茉莉花茶目前市场上还没见有。
茉莉花茶,根据我国中医学及现代药理学对茶叶的保健功效研究认为:茶叶苦、甘,性凉,人心、肝、脾、肺、肾、五经。茶苦能泻下、祛燥湿、降火;甘能补益缓和;凉能清热泻火解表。茶叶含有大量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化合物。如:儿茶素、维生素C、A、咖啡碱、黄烷醇、茶多酚等,而茉莉花茶也含有大量芳香油、香叶醇、橙花椒醇、丁香酯等20多种化合物。根据茶叶独特的吸附性质和茉莉花的吐香特性,经过一系列工艺流程加工窨制而成的茉莉花茶,既保持了绿茶浓郁爽口的天然茶味,又饱含茉莉花的鲜灵芳香。
经检索到有关的专利文献,列举一些如下:
1、中国专利<申请号> 201510372796.8<发明名称>一种茉莉绿茶的加工工艺<摘要>公开了一种茉莉绿茶的加工工艺,采用茉莉与茶叶相结合,制备出来的茉莉绿茶不仅保留了绿茶原有的风味,同时提高茶叶的香气和口感。
2、中国专利 <申请号> 201510479052.6<发明名称>一种茉莉绿茶的加工工艺<摘要> 公开了一种茉莉绿茶的加工工艺,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杀青、降温处理、揉捻处理、干燥、成品。
3、中国专利 <申请号> 201510838958.2<发明名称>一种茉莉花绿茶的制备方法<摘要> 一种茉莉花绿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茶胚处理、步骤二:茉莉花鲜花养护、步骤三:窨花拼和、步骤四:通花散热、步骤四:起花、步骤五:蒸压成型、步骤六:干燥。
4、中国专利 <申请号> 201310457680.5<发明名称>有机茉莉花绿茶的加工方法<摘要> 一种有机茉莉花绿茶的加工方法,包括晒青、杀青、切揉、烘干,其工艺步骤是:首选取优质早春绿茶或干茶叶,茶叶不施化肥,不喷施有毒有害的化学农药,茶叶含水量5~8%晒青,然后经过萎凋、杀青、消水、切揉、初烘、包揉,茉莉花采集晴天上午9~11点的有机茉莉花,经过养花、护花、窨花和精制烘焙得到产品。
从检索到的文献我们可以了解到,茉莉绿茶制备或加工方法各有不同,制备的品质有差异;如何进一步提高茶叶品质是需要进行技术创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茉莉绿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所制得茉莉花茶的香气清香、优雅,鲜灵度好,悠长、馥郁,气味芳香,滋味鲜爽、清醇,茶味醇香,口有余香。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的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茉莉绿茶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摘鲜花:茉莉花鲜花是晚上开放、吐香的,窨制鲜花一般是在当天下午2~5时以后采摘,鲜花采收后,装运时切勿紧压,用装有通气孔的竹箩筐装鲜花;
(2)鲜花养护,将采收的新鲜茉莉鲜花蕾放置在20~35℃的室内,及时摊凉,厚度在5~10cm左右,养护时间为2~3小时;
(3)筛花,当茉莉花鲜花开放率在60%左右时,即可进行筛花,即得茉莉花;筛花的主要目的是剔除青蕾、花蒂;同时通过机械振动,促进茉莉鲜花开放;
(4)茶花拌和,即为绿茶茶坯与筛花后的茉莉花拌和均匀,晚上八点左右,绿茶茶坯与茉莉花的重量比为1:0.5,将需要窨制的茶坯和筛好的茉莉花鲜花按一层茶、一层花均匀在干净的水磨地板、光滑木板或竹排上撒铺,大约3~5层,堆成长方形茶堆,宽度1~1.2m,长度1~3m,每茶堆的重量为480~520kg,茶堆最上面一层用纯鲜花覆盖;
(5)通花散热,头窨花茶在窨制后5~6小时,连续窨制四次,以后逐窨次缩短半个小时;通花散热就是把在窨的茶堆扒开摊凉,从堆高30~40cm,扒开薄摊堆高10cm左右,隔15分钟左右,再次翻拌,让茶堆充分散热,约1小时左右再堆温;再经5~6小时,茶堆温度又上升到40℃左右,花已成萎调状,嗅不到花的鲜香,即可起花;
(6)烘焙,烘焙温度100~110℃,烘焙至茶叶的水分含量为 4~5%;茶叶烘后必须充分摊凉,但不可用强风吹,以免造成香气散失,摊凉后的茶叶温度越低越好,最高不要超过40℃,即得初品茉莉绿茶;
(7)提花,提花用朵大、洁白、香气浓烈的茉莉花鲜花,雨水花不能用;鲜花与半成品茉莉绿茶拌和后堆窨,鲜花与半成品茉莉绿茶的重量比为4~5∶50,窨花时间为6~8小时,堆温不高,不必进行通花散热,提花后茶叶水分含量为8~9%,筛除花蒂、花渣,即得半品茉莉绿茶;
(8)提香,将上述所得的半品茉莉绿茶进行烘焙,烘焙温度为80~100℃,烘焙至茶叶的水分含量为 6~7%;于干燥环境中摊凉,再按烘焙后半品茉莉绿茶的物料总量加入5%~10%的茉莉花蕾,装袋,密闭,即得茉莉绿茶。
优选地,所述步骤(8)中茉莉花蕾为含苞待放的新鲜茉莉花蕾烘干所得,花蕾含水量为5~6%。
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绿茶茶坯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1)采摘茶叶:采摘新鲜的一芽一叶或一芽两叶的绿茶,采摘时间为早上8~10点,以页面露水蒸干为宜,下午为5~6点;
(2)摊青工序:将嫩芽摊放在摊青间的摊放架上,摊放厚度为5~6cm,环境温度为20~25℃,湿度>58%,弱风,摊放时间为8~12h;
(3)摇青工序:将摊青后的茶叶进行摇青,第一次摇青4~6分钟,凉青2~3小时,第二次摇青6~10分钟,凉青3~4小时,第三次摇青10~15分钟,凉青3~6小时;
(4)杀青工序:将摊青后的茶叶投入杀青滚筒机内,在200~250℃条件下杀青10~20s;
(5)摊凉工序:将杀青后的茶叶铺于竹排上冷却25~35min;
(6)揉捻工序:将摊凉后的茶叶置于揉捻机内,先在空压条件下揉捻8min,再在
1MPa~1.5MPa的压力条件下揉捻6min,之后再在3MPa~3.5MPa压力条件下揉捻3min;
(7)初烘:将揉捻时产生的结块打散,置于150~200℃的条件下初烘12~15min,然后摊晾自然冷却;
(8)炒干:将初烘所得的茶叶放入100~120℃瓦锅内,不断翻炒,炒至发黑,略感松脆;
(9)复烘:将炒干后的茶叶置于90~100℃的条件下复烘20~26min,然后置于竹制簸箕中自然冷却至室温,复烘后的茶叶含水率为4%~6%;
(10)提香:将复烘后的茶叶提香,然后风选出优质茶叶;
(11)茶坯:将提香风选出的茶叶制备成窨制花茶的茶胚。
优选地,所述步骤(10)提香是采取远红外线提香机对复烘后的茶叶进行提香。
优选地,所述步骤(10)风选采用风选机进行风选,风量为6~8m³/s。
茉莉花的功效为理气开郁、辟秽和中,并对痢疾、腹痛和结膜炎等具有很好的消炎解毒的作用;常饮茉莉花,有清肝明目、生津止渴、祛痰治痢、通便利水、祛风解表、降血压、强心、抗癌、抗衰老之功效,使人延年益寿、身心健康。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所采取的制备方法简练、操作简单方便,所制得茉莉花茶外形色泽墨绿,香气清香持久,香气优雅,悠长、馥郁,花香十分明显,滋味鲜爽、清醇;还能有效提高茉莉花茶的鲜灵度,取得的鲜灵度浓厚纯正清高;在制成茶时还混入茉莉花蕾能较大提高绿茶的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茉莉绿茶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摘鲜花:茉莉花鲜花是晚上开放、吐香的,窨制鲜花一般是在当天下午2时以后采摘,鲜花采收后,装运时切勿紧压,用装有通气孔的竹箩筐装鲜花;
(2)鲜花养护,将采收的新鲜茉莉鲜花蕾放置在20℃的室内,及时摊凉,厚度在5cm左右,养护时间为2小时;
(3)筛花,当茉莉花鲜花开放率在60%左右时,即可进行筛花,即得茉莉花;筛花的主要目的是剔除青蕾、花蒂;同时通过机械振动,促进茉莉鲜花开放;
(4)茶花拌和,即为绿茶茶坯与筛花后的茉莉花拌和均匀,晚上八点左右,绿茶茶坯与茉莉花的重量比为1:0.5,将需要窨制的茶坯和筛好的茉莉花鲜花按一层茶、一层花均匀在干净的水磨地板、光滑木板或竹排上撒铺,大约3层,堆成长方形茶堆,宽度1m,长度1~3m,每茶堆的重量为480kg,茶堆最上面一层用纯鲜花覆盖;
(5)通花散热,头窨花茶在窨制后5小时,连续窨制四次,以后逐窨次缩短半个小时;通花散热就是把在窨的茶堆扒开摊凉,从堆高30cm,扒开薄摊堆高10cm左右,隔15分钟左右,再次翻拌,让茶堆充分散热,约1小时左右再堆温;再经5小时,茶堆温度又上升到40℃左右,花已成萎调状,嗅不到花的鲜香,即可起花;
(6)烘焙,烘焙温度100℃,烘焙至茶叶的水分含量为 4%;茶叶烘后必须充分摊凉,但不可用强风吹,以免造成香气散失,摊凉后的茶叶温度越低越好,最高不要超过40℃,即得初品茉莉绿茶;
(7)提花,提花用朵大、洁白、香气浓烈的茉莉花鲜花,雨水花不能用;鲜花与半成品茉莉绿茶拌和后堆窨,鲜花与半成品茉莉绿茶的重量比为4∶50,窨花时间为6小时,堆温不高,不必进行通花散热,提花后茶叶水分含量为8%,筛除花蒂、花渣,即得半品茉莉绿茶;
(8)提香,将上述所得的半品茉莉绿茶进行烘焙,烘焙温度为80℃,烘焙至茶叶的水分含量为 6%;于干燥环境中摊凉,再按烘焙后半品茉莉绿茶的物料总量加入5%的茉莉花蕾,装袋,密闭,即得茉莉绿茶。
优选地,所述步骤(8)中茉莉花蕾为含苞待放的新鲜茉莉花蕾烘干所得,花蕾含水量为5%。
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绿茶茶坯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1)采摘茶叶:采摘新鲜的一芽一叶或一芽两叶的绿茶,采摘时间为早上8点,以页面露水蒸干为宜,下午为5点;
(2)摊青工序:将嫩芽摊放在摊青间的摊放架上,摊放厚度为5cm,环境温度为20℃,湿度>58%,弱风,摊放时间为8h;
(3)摇青工序:将摊青后的茶叶进行摇青,第一次摇青4分钟,凉青2小时,第二次摇青6分钟,凉青3小时,第三次摇青10分钟,凉青3小时;
(4)杀青工序:将摊青后的茶叶投入杀青滚筒机内,在200℃条件下杀青10s;
(5)摊凉工序:将杀青后的茶叶铺于竹排上冷却25min;
(6)揉捻工序:将摊凉后的茶叶置于揉捻机内,先在空压条件下揉捻8min,再在1MPa的压力条件下揉捻6min,之后再在3MPa压力条件下揉捻3min;
(7)初烘:将揉捻时产生的结块打散,置于150℃的条件下初烘12min,然后摊晾自然冷却;
(8)炒干:将初烘所得的茶叶放入100℃瓦锅内,不断翻炒,炒至发黑,略感松脆;
(9)复烘:将炒干后的茶叶置于90℃的条件下复烘20min,然后置于竹制簸箕中自然冷却至室温,复烘后的茶叶含水率为4%;
(10)提香:将复烘后的茶叶提香,然后风选出优质茶叶;
(11)茶坯:将提香风选出的茶叶制备成窨制花茶的茶胚。
所述步骤(10)提香是采取远红外线提香机对复烘后的茶叶进行提香。
所述步骤(10)风选采用风选机进行风选,风量为6m³/s。
实施例2:
一种茉莉绿茶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摘鲜花:茉莉花鲜花是晚上开放、吐香的,窨制鲜花一般是在当天下午3时以后采摘,鲜花采收后,装运时切勿紧压,用装有通气孔的竹箩筐装鲜花;
(2)鲜花养护,将采收的新鲜茉莉鲜花蕾放置在20~35℃的室内,及时摊凉,厚度在8cm左右,养护时间为2.5小时;
(3)筛花,当茉莉花鲜花开放率在60%左右时,即可进行筛花,即得茉莉花;筛花的主要目的是剔除青蕾、花蒂;同时通过机械振动,促进茉莉鲜花开放;
(4)茶花拌和,即为绿茶茶坯与筛花后的茉莉花拌和均匀,晚上八点左右,绿茶茶坯与茉莉花的重量比为1:0.5,将需要窨制的茶坯和筛好的茉莉花鲜花按一层茶、一层花均匀在干净的水磨地板、光滑木板或竹排上撒铺,大约4层,堆成长方形茶堆,宽度1.1m,长度2m,每茶堆的重量为500kg,茶堆最上面一层用纯鲜花覆盖;
(5)通花散热,头窨花茶在窨制后5.5小时,以后逐窨次缩短半个小时;通花散热就是把在窨的茶堆扒开摊凉,从堆高35cm,扒开薄摊堆高10cm左右,隔15分钟左右,再次翻拌,让茶堆充分散热,约1小时左右再堆温;再经5小时,茶堆温度又上升到40℃左右,花已成萎调状,嗅不到花的鲜香,即可起花;
(6)烘焙,烘焙温度105℃,烘焙至茶叶的水分含量为 4.5%;茶叶烘后必须充分摊凉,但不可用强风吹,以免造成香气散失,摊凉后的茶叶温度越低越好,最高不要超过40℃,即得初品茉莉绿茶;
(7)提花,提花用朵大、洁白、香气浓烈的茉莉花鲜花,雨水花不能用;鲜花与半成品茉莉绿茶拌和后堆窨,鲜花与半成品茉莉绿茶的重量比为5∶50,窨花时间为7小时,堆温不高,不必进行通花散热,提花后茶叶水分含量为8.5%,筛除花蒂、花渣,即得半品茉莉绿茶;
(8)提香,将上述所得的半品茉莉绿茶进行烘焙,烘焙温度为90℃,烘焙至茶叶的水分含量为6%;于干燥环境中摊凉,再按烘焙后半品茉莉绿茶的物料总量加入8%的茉莉花蕾,装袋,密闭,即得茉莉绿茶。
优选地,所述步骤(8)中茉莉花蕾为含苞待放的新鲜茉莉花蕾烘干所得,花蕾含水量为5%。
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绿茶茶坯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1)采摘茶叶:采摘新鲜的一芽一叶或一芽两叶的绿茶,采摘时间为早上9点,以页面露水蒸干为宜,下午为5点;
(2)摊青工序:将嫩芽摊放在摊青间的摊放架上,摊放厚度为5cm,环境温度为23℃,湿度>58%,弱风,摊放时间为10h;
(3)摇青工序:将摊青后的茶叶进行摇青,第一次摇青5分钟,凉青2.5小时,第二次摇青8分钟,凉青3.5小时,第三次摇青12分钟,凉青5小时;
(4)杀青工序:将摊青后的茶叶投入杀青滚筒机内,在225℃条件下杀青15s;
(5)摊凉工序:将杀青后的茶叶铺于竹排上冷却30min;
(6)揉捻工序:将摊凉后的茶叶置于揉捻机内,先在空压条件下揉捻8min,再在1.3MPa的压力条件下揉捻6min,之后再在3.2MPa压力条件下揉捻3min;
(7)初烘:将揉捻时产生的结块打散,置于175℃的条件下初烘13min,然后摊晾自然冷却;
(8)炒干:将初烘所得的茶叶放入110℃瓦锅内,不断翻炒,炒至发黑,略感松脆;
(9)复烘:将炒干后的茶叶置于95℃的条件下复烘23min,然后置于竹制簸箕中自然冷却至室温,复烘后的茶叶含水率为5%;
(10)提香:将复烘后的茶叶提香,然后风选出优质茶叶;
(11)茶坯:将提香风选出的茶叶制备成窨制花茶的茶胚。
所述步骤(10)提香是采取远红外线提香机对复烘后的茶叶进行提香。
所述步骤(10)风选采用风选机进行风选,风量为7m³/s。
实施例3:
一种茉莉绿茶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摘鲜花:茉莉花鲜花是晚上开放、吐香的,窨制鲜花一般是在当天下午5时以后采摘,鲜花采收后,装运时切勿紧压,用装有通气孔的竹箩筐装鲜花;
(2)鲜花养护,将采收的新鲜茉莉鲜花蕾放置在35℃的室内,及时摊凉,厚度在10cm左右,养护时间为3小时;
(3)筛花,当茉莉花鲜花开放率在60%左右时,即可进行筛花,即得茉莉花;筛花的主要目的是剔除青蕾、花蒂;同时通过机械振动,促进茉莉鲜花开放;
(4)茶花拌和,即为绿茶茶坯与筛花后的茉莉花拌和均匀,晚上八点左右,绿茶茶坯与茉莉花的重量比为1:0.5,将需要窨制的茶坯和筛好的茉莉花鲜花按一层茶、一层花均匀在干净的水磨地板、光滑木板或竹排上撒铺,大约5层,堆成长方形茶堆,宽度1.2m,长度3m,每茶堆的重量为520kg,茶堆最上面一层用纯鲜花覆盖;
(5)通花散热,头窨花茶在窨制后6小时,以后逐窨次缩短半个小时;通花散热就是把在窨的茶堆扒开摊凉,从堆高40cm,扒开薄摊堆高10cm左右,隔15分钟左右,再次翻拌,让茶堆充分散热,约1小时左右再堆温;再经6小时,茶堆温度又上升到40℃左右,花已成萎调状,嗅不到花的鲜香,即可起花;
(6)烘焙,烘焙温度110℃,烘焙至茶叶的水分含量为 5%;茶叶烘后必须充分摊凉,但不可用强风吹,以免造成香气散失,摊凉后的茶叶温度越低越好,最高不要超过40℃,即得初品茉莉绿茶;
(7)提花,提花用朵大、洁白、香气浓烈的茉莉花鲜花,雨水花不能用;鲜花与半成品茉莉绿茶拌和后堆窨,鲜花与半成品茉莉绿茶的重量比为4~5∶50,窨花时间为8小时,堆温不高,不必进行通花散热,提花后茶叶水分含量为9%,筛除花蒂、花渣,即得半品茉莉绿茶;
(8)提香,将上述所得的半品茉莉绿茶进行烘焙,烘焙温度为100℃,烘焙至茶叶的水分含量为7%;于干燥环境中摊凉,再按烘焙后半品茉莉绿茶的物料总量加入10%的茉莉花蕾,装袋,密闭,即得茉莉绿茶。
优选地,所述步骤(8)中茉莉花蕾为含苞待放的新鲜茉莉花蕾烘干所得,花蕾含水量为5~6%。
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绿茶茶坯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12)采摘茶叶:采摘新鲜的一芽一叶或一芽两叶的绿茶,采摘时间为早上10点,以页面露水蒸干为宜,下午为6点;
(13)摊青工序:将嫩芽摊放在摊青间的摊放架上,摊放厚度为6cm,环境温度为25℃,湿度>58%,弱风,摊放时间为12h;
(14)摇青工序:将摊青后的茶叶进行摇青,第一次摇青6分钟,凉青3小时,第二次摇青10分钟,凉青4小时,第三次摇青15分钟,凉青6小时;
(15)杀青工序:将摊青后的茶叶投入杀青滚筒机内,在250℃条件下杀青20s;
(16)摊凉工序:将杀青后的茶叶铺于竹排上冷却35min;
(17)揉捻工序:将摊凉后的茶叶置于揉捻机内,先在空压条件下揉捻8min,再在1.5MPa的压力条件下揉捻6min,之后再在3.5MPa压力条件下揉捻3min;
(18)初烘:将揉捻时产生的结块打散,置于200℃的条件下初烘15min,然后摊晾自然冷却;
(19)炒干:将初烘所得的茶叶放入120℃瓦锅内,不断翻炒,炒至发黑,略感松脆;
(20)复烘:将炒干后的茶叶置于100℃的条件下复烘26min,然后置于竹制簸箕中自然冷却至室温,复烘后的茶叶含水率为6%;
(21)提香:将复烘后的茶叶提香,然后风选出优质茶叶;
(22)茶坯:将提香风选出的茶叶制备成窨制花茶的茶胚。
所述步骤(10)提香是采取远红外线提香机对复烘后的茶叶进行提香。
所述步骤(10)风选采用风选机进行风选,风量为8m³/s。
本发明所制得茉莉绿茶进行如下检查,检查结果如表1:
表1,本发明茉莉绿茶的检查结果:
序号 项目 检查结果 备注 1 香气 鲜灵纯正清香、优雅或香气新鲜悦鼻 2 条索 紧细多毫 3 色泽 翠绿 4 汤色 清澈黄绿、鲜艳 5 滋味 鲜爽清醇 6 叶底 细嫩、匀齐明亮
从表1中可知,本发明所制得茉莉绿茶具有高级花茶的特性,也说明本发明对于现有技术改进取得良好的效果。
以上为本发明的其中具体实现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显而易见的替换形式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