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香味白茶及其制备工艺.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7130512 上传时间:2019-09-27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699.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619638.7

申请日:

20170726

公开号:

CN107223730A

公开日:

20171003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23F3/14

主分类号:

A23F3/14

申请人:

宁德市白马山茶叶有限公司

发明人:

黄燕珍,林裕其,谢长生

地址:

352100 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葫芦花园BS13-14号

优先权:

CN201710619638A

专利代理机构:

福州市众韬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陈莉娜;黄秀婷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果香味白茶,由以下重量比例的原料制备而成,所述原料包括:茶树鲜叶片100‑120份、荷叶8‑10份、山楂7‑8份、罗汉果5‑10份、鱼腥草5‑10份、纤维素酶溶液0.2‑0.3份、果胶酶溶液0.1‑0.2份、苹果20‑30份、薄荷叶5‑7份。该发明克服了现有白茶功效单一的缺点,其原料搭配合理,具有果香味浓郁,且有消暑保健效果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果香味白茶,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重量比例的原料制备而成,所述原料包括:其中,纤维素酶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5-1%,果胶酶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1-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果香味白茶,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还包括金银花12-15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果香味白茶,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重量比例的原料制备而成,所述原料包括:其中,纤维素酶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5%,果胶酶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2%。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果香味白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依序进行的步骤:①原料预处理:将茶树鲜叶片、苹果、薄荷叶、荷叶、山楂、罗汉果和鱼腥草清洗晾干,将苹果、山楂去核后与薄荷叶、荷叶、罗汉果和鱼腥草分别切碎备用;②超临界CO萃取:将步骤①切碎获得的荷叶、山楂、罗汉果和鱼腥草混合后,采用超临界CO萃取技术萃取混合物的有效成分,得到混合萃取液;③萎凋:于早晨、傍晚或日照辐射不强烈时,将茶树鲜叶片放于室外光照20-25min,之后移入室内进行萎凋2-3h,如此交替重复2-3次,得到萎凋后的茶树叶片;④喷洒及保温:向步骤③获得的萎凋后的茶树叶片上先喷洒纤维素酶溶液和果胶酶溶液与该茶树叶片混匀,于25-35℃保温2-3h,之后再向该茶树叶片上喷洒混合萃取液与该茶树叶片混匀,于20-28℃保温5-6h;⑤烘干与回收:向步骤④所得的茶树叶片中加入苹果和薄荷叶混合,堆叠成厚度为1-2cm的厚层,于110-120℃烘干10-15min,之后取出摊放均匀冷却至室温,再于80-90℃烘干2-3h,取出后摊放均匀冷却至室温,获得混合物料;在烘干过程中收集挥发的气体,并从该气体中提炼并冷凝得到芳香类物质液体;⑥烘焙:向步骤⑤所得的混合物料中喷洒入所述芳香类物质液体混匀,将该混合物料铺成2-3cm的厚层,于90-95℃烘焙使混合物料的含水量≤5%,即得果香味白茶;⑦拣剔:剔除所述果香味白茶中的苹果、薄荷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果香味白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①还包括将金银花清洗晾干备用,所述步骤②超临界CO萃取过程中,将金银花加入混合物中一起进行萃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果香味白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拣剔步骤之后的称重包装步骤,该步骤为趁热将制备好的果香味白茶倒入包装内,边倒边摇,用手压实,装好后立即封口。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果香味白茶及其制备工艺,应用在白茶制备领域。

背景技术

白茶,属微发酵茶,是中国茶农创制的传统名茶,为中国六大茶类之一。其是采摘后,不经杀青或揉捻,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的品质特点,属轻微发酵茶,是中国茶类中的特殊珍品。因其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现在消费者对茶叶口味的需求渐渐多样化,白茶因其口味清淡,且功效单一,逐渐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此提供一种果香浓郁、留香持久、原料搭配合理且具有清凉、解暑、防感冒的保健效果的果香味白茶及其制备工艺己成为当务之亟。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白茶功效单一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果香味白茶及其制备工艺,其原料搭配合理,具有果香味浓郁、留香持久,且有清凉、解暑的保健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果香味白茶由以下重量比例的原料制备而成,所述原料包括:

其中,纤维素酶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5-1%,果胶酶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1-0.2%。

本申请的果香味白茶在原有单一白茶原料的基础上添加了荷叶、山楂、罗汉果、鱼腥草,并搭配以优选配比,可达到清凉解暑、止咳、解表的功效,通过在加工中添加纤维素酶溶液、果胶酶溶液,先采用酶类对萎凋的茶树叶片进行处理后再配合用荷叶、山楂、罗汉果、鱼腥草超临界CO2萃取所得的混合萃取液,经保温、烘干、烘焙后制得果香味白茶。其大大改良了白茶功效单一的缺点,使其具有多种保健功效。采用苹果、薄荷叶改良了白茶口味单一、清淡的缺点,使得制备的白茶果香浓郁、留香持久。

所述原料还包括金银花12-15份。

原料添加金银花与荷叶、山楂、罗汉果、鱼腥草复配可以进一步提升制备的白茶的防感冒功效。

所述果香味白茶由以下重量比例的原料制备而成,所述原料包括:

其中,纤维素酶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5%,果胶酶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2%。

上述优选的果香味白茶的各原料用量比例可以使得制备出的白茶兼具最优的保健功效和果香味。

所述的果香味白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依序进行的步骤:

①原料预处理:将茶树鲜叶片、苹果、薄荷叶、荷叶、山楂、罗汉果和鱼腥草清洗晾干,将苹果、山楂去核后与薄荷叶、荷叶、罗汉果和鱼腥草分别切碎备用;

②超临界CO2萃取:将步骤①切碎获得的荷叶、山楂、罗汉果和鱼腥草混合后,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萃取混合物的有效成分,得到混合萃取液;

③萎凋:于早晨、傍晚或日照辐射不强烈时,将茶树鲜叶片放于室外光照20-25min,之后移入室内进行萎凋2-3h,如此交替重复2-3次,得到萎凋后的茶树叶片;

④喷洒及保温:向步骤③获得的萎凋后的茶树叶片上先喷洒纤维素酶溶液和果胶酶溶液与该茶树叶片混匀,于25-35℃保温2-3h,之后再向该茶树叶片上喷洒混合萃取液与该茶树叶片混匀,于20-28℃保温5-6h;

⑤烘干与回收:向步骤④所得的茶树叶片中加入苹果和薄荷叶混合,堆叠成厚度为1-2cm的厚层,于110-120℃烘干10-15min,之后取出摊放均匀冷却至室温,再于80-90℃烘干2-3h,取出后摊放均匀冷却至室温,获得混合物料;在烘干过程中收集挥发的气体,并从该气体中提炼并冷凝得到芳香类物质液体;

⑥烘焙:向步骤⑤所得的混合物料中喷洒入所述芳香类物质液体混匀,将该混合物料铺成2-3cm的厚层,于90-95℃烘焙使混合物料的含水量≤5%,即得果香味白茶;

⑦拣剔:剔除所述果香味白茶中的苹果、薄荷叶。

本申请的果香味白茶的制备工艺通过在萎凋的茶树叶片上喷洒纤维素酶溶液和果胶酶溶液保温对其进行处理,再喷洒上超临界CO2萃取的荷叶、山楂、罗汉果、鱼腥草所得的混合萃取液保温,之后再进行烘干、烘焙工序,使得荷叶、山楂、罗汉果、鱼腥草能有效与果香味白茶良好复配,且能降低物料的气味,同时加入苹果、薄荷叶一起烘干,且将回收到的芳香类物质液体在烘培阶段加入,大大提升了白茶的果香浓郁且留香持久,用该法可得到具备保健功效的果香味白茶。拣剔步骤剔除苹果、薄荷叶渣可以提升白茶观感。

所述步骤①还包括将金银花清洗晾干备用,所述步骤②超临界CO2萃取过程中,将金银花加入混合物中一起进行萃取。

金银花能与荷叶、山楂、罗汉果、鱼腥草复配,整体提升白茶的保健效果。

所述的果香味白茶的制备工艺还包括设置在拣剔步骤之后的称重包装步骤,该步骤为趁热将制备好的果香味白茶倒入包装内,边倒边摇,用手压实,装好后立即封口。

该包装法能最大限度避免白茶叶片破碎。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申请具有以下优点:

1)本申请的果香味白茶同时具备果香浓郁、留香持久的特点和保健功效;

2)该果香味白茶的制备工艺可使得白茶既能与荷叶、山楂、罗汉果、鱼腥草、金银花良好复配,且能保证其果香纯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果香味白茶,由以下重量比例的原料制备而成,所述原料包括:

其中,纤维素酶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5%,果胶酶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2%。

所述的果香味白茶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依序进行的步骤:

①原料预处理:将茶树鲜叶片、苹果、薄荷叶、荷叶、山楂、罗汉果、金银花和鱼腥草清洗晾干,将苹果、山楂去核后与薄荷叶、荷叶、罗汉果和鱼腥草分别切碎备用;

②超临界CO2萃取:将步骤①切碎获得的荷叶、山楂、罗汉果、鱼腥草和金银花混合后,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萃取混合物的有效成分,得到混合萃取液;

③萎凋:于早晨、傍晚或日照辐射不强烈时,将茶树鲜叶片放于室外光照20min,之后移入室内进行萎凋2.5h,如此交替重复3次,得到萎凋后的茶树叶片;

④喷洒及保温:向步骤③获得的萎凋后的茶树叶片上先喷洒纤维素酶溶液和果胶酶溶液与该茶树叶片混匀,于25℃保温3h,之后再向该茶树叶片上喷洒混合萃取液与该茶树叶片混匀,于20℃保温6h;

⑤烘干与回收:向步骤④所得的茶树叶片中加入苹果和薄荷叶混合,堆叠成厚度为1cm的厚层,于120℃烘干10min,之后取出摊放均匀冷却至室温,再于90℃烘干2h,取出后摊放均匀冷却至室温,获得混合物料;在烘干过程中收集挥发的气体,并从该气体中提炼并冷凝得到芳香类物质液体;

⑥烘焙:向步骤⑤所得的混合物料中喷洒入所述芳香类物质液体混匀,将该混合物料铺成3cm的厚层,于90℃烘焙使混合物料的含水量≤5%,即得果香味白茶;

⑦拣剔:剔除所述果香味白茶中的苹果、薄荷叶;

⑧称重包装:趁热将制备好的果香味白茶倒入包装内,边倒边摇,用手压实,装好后立即封口。

实施例2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果香味白茶,由以下重量比例的原料制备而成,所述原料包括:

其中,纤维素酶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8%,果胶酶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1%。

所述的果香味白茶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依序进行的步骤:

①原料预处理:将茶树鲜叶片、苹果、薄荷叶、荷叶、山楂、罗汉果、金银花和鱼腥草清洗晾干,将苹果、山楂去核后与薄荷叶、荷叶、罗汉果和鱼腥草分别切碎备用;

②超临界CO2萃取:将步骤①切碎获得的荷叶、山楂、罗汉果、鱼腥草和金银花混合后,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萃取混合物的有效成分,得到混合萃取液;

③萎凋:于早晨、傍晚或日照辐射不强烈时,将茶树鲜叶片放于室外光照22min,之后移入室内进行萎凋2h,如此交替重复2次,得到萎凋后的茶树叶片;

④喷洒及保温:向步骤③获得的萎凋后的茶树叶片上先喷洒纤维素酶溶液和果胶酶溶液与该茶树叶片混匀,于33℃保温2.5h,之后再向该茶树叶片上喷洒混合萃取液与该茶树叶片混匀,于26℃保温5.5h;

⑤烘干与回收:向步骤④所得的茶树叶片中加入苹果和薄荷叶混合,堆叠成厚度为1.5cm的厚层,于115℃烘干12min,之后取出摊放均匀冷却至室温,再于85℃烘干2.5h,取出后摊放均匀冷却至室温,获得混合物料;在烘干过程中收集挥发的气体,并从该气体中提炼并冷凝得到芳香类物质液体;

⑥烘焙:向步骤⑤所得的混合物料中喷洒入所述芳香类物质液体混匀,将该混合物料铺成2.5cm的厚层,于92℃烘焙使混合物料的含水量≤5%,即得果香味白茶;

⑦拣剔:剔除果香味白茶中的苹果、薄荷叶;

⑧称重包装:趁热将制备好的果香味白茶倒入包装内,边倒边摇,用手压实,装好后立即封口。

实施例3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果香味白茶,由以下重量比例的原料制备而成,所述原料包括:

其中,纤维素酶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果胶酶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15%。

所述的果香味白茶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依序进行的步骤:

①原料预处理:将茶树鲜叶片、苹果、薄荷叶、荷叶、山楂、罗汉果、金银花和鱼腥草清洗晾干,将苹果、山楂去核后与薄荷叶、荷叶、罗汉果和鱼腥草分别切碎备用;

②超临界CO2萃取:将步骤①切碎获得的荷叶、山楂、罗汉果、鱼腥草和金银花混合后,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萃取混合物的有效成分,得到混合萃取液;

③萎凋:于早晨、傍晚或日照辐射不强烈时,将茶树鲜叶片放于室外光照25min,之后移入室内进行萎凋3h,如此交替重复2次,得到萎凋后的茶树叶片;

④喷洒及保温:向步骤③获得的萎凋后的茶树叶片上先喷洒纤维素酶溶液和果胶酶溶液与该茶树叶片混匀,于35℃保温2h,之后再向该茶树叶片上喷洒混合萃取液与该茶树叶片混匀,于28℃保温5h;

⑤烘干与回收:向步骤④所得的茶树叶片中加入苹果和薄荷叶混合,堆叠成厚度为2cm的厚层,于110℃烘干15min,之后取出摊放均匀冷却至室温,再于80℃烘干3h,取出后摊放均匀冷却至室温,获得混合物料;在烘干过程中收集挥发的气体,并从该气体中提炼并冷凝得到芳香类物质液体;

⑥烘焙:向步骤⑤所得的混合物料中喷洒入所述芳香类物质液体混匀,将该混合物料铺成2cm的厚层,于90℃烘焙使混合物料的含水量≤5%,即得果香味白茶;

⑦拣剔:剔除果香味白茶中的苹果、薄荷叶;

⑧称重包装:趁热将制备好的果香味白茶倒入包装内,边倒边摇,用手压实,装好后立即封口。

实施例4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果香味白茶,由以下重量比例的原料制备而成,所述原料包括:

其中,纤维素酶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6%,果胶酶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15%。

所述的果香味白茶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依序进行的步骤:

①原料预处理:将茶树鲜叶片、苹果、薄荷叶、荷叶、山楂、罗汉果和鱼腥草清洗晾干,将苹果、山楂去核后与薄荷叶、荷叶、罗汉果和鱼腥草分别切碎备用;

②超临界CO2萃取:将步骤①切碎获得的荷叶、山楂、罗汉果和鱼腥草混合后,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萃取混合物的有效成分,得到混合萃取液;

③萎凋:于早晨、傍晚或日照辐射不强烈时,将茶树鲜叶片放于室外光照22min,之后移入室内进行萎凋2.5h,如此交替重复2.5次,得到萎凋后的茶树叶片;

④喷洒及保温:向步骤③获得的萎凋后的茶树叶片上先喷洒纤维素酶溶液和果胶酶溶液与该茶树叶片混匀,于30℃保温2.5h,之后再向该茶树叶片上喷洒混合萃取液与该茶树叶片混匀,于25℃保温5.5h;

⑤烘干与回收:向步骤④所得的茶树叶片中加入苹果和薄荷叶混合,堆叠成厚度为1.5cm的厚层,于115℃烘干12min,之后取出摊放均匀冷却至室温,再于85℃烘干2.5h,取出后摊放均匀冷却至室温,获得混合物料;在烘干过程中收集挥发的气体,并从该气体中提炼并冷凝得到芳香类物质液体;

⑥烘焙:向步骤⑤所得的混合物料中喷洒入所述芳香类物质液体混匀,将该混合物料铺成2.5cm的厚层,于92℃烘焙使混合物料的含水量≤5%,即得果香味白茶;

⑦拣剔:剔除果香味白茶中的苹果、薄荷叶。

实施例5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果香味白茶,由以下重量比例的原料制备而成,所述原料包括:

其中,纤维素酶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5%,果胶酶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2%。

所述的果香味白茶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依序进行的步骤:

①原料预处理:将茶树鲜叶片、苹果、薄荷叶、荷叶、山楂、罗汉果和鱼腥草清洗晾干,将苹果、山楂去核后与薄荷叶、荷叶、罗汉果和鱼腥草分别切碎备用;

②超临界CO2萃取:将步骤①切碎获得的荷叶、山楂、罗汉果和鱼腥草混合后,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萃取混合物的有效成分,得到混合萃取液;

③萎凋:于早晨、傍晚或日照辐射不强烈时,将茶树鲜叶片放于室外光照20min,之后移入室内进行萎凋2h,如此交替重复3次,得到萎凋后的茶树叶片;

④喷洒及保温:向步骤③获得的萎凋后的茶树叶片上先喷洒纤维素酶溶液和果胶酶溶液与该茶树叶片混匀,于25℃保温3h,之后再向该茶树叶片上喷洒混合萃取液与该茶树叶片混匀,于20℃保温6h;

⑤烘干与回收:向步骤④所得的茶树叶片中加入苹果和薄荷叶混合,堆叠成厚度为1cm的厚层,于120℃烘干10min,之后取出摊放均匀冷却至室温,再于90℃烘干2h,取出后摊放均匀冷却至室温,获得混合物料;在烘干过程中收集挥发的气体,并从该气体中提炼并冷凝得到芳香类物质液体;

⑥烘焙:向步骤⑤所得的混合物料中喷洒入所述芳香类物质液体混匀,将该混合物料铺成3cm的厚层,于90℃烘焙使混合物料的含水量≤5%,即得果香味白茶;

⑦拣剔:剔除果香味白茶中的苹果、薄荷叶。

实施例6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果香味白茶,由以下重量比例的原料制备而成,所述原料包括:

其中,纤维素酶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果胶酶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1%。

所述的果香味白茶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依序进行的步骤:

①原料预处理:将茶树鲜叶片、苹果、薄荷叶、荷叶、山楂、罗汉果和鱼腥草清洗晾干,将苹果、山楂去核后与薄荷叶、荷叶、罗汉果和鱼腥草分别切碎备用;

②超临界CO2萃取:将步骤①切碎获得的荷叶、山楂、罗汉果和鱼腥草混合后,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萃取混合物的有效成分,得到混合萃取液;

③萎凋:于早晨、傍晚或日照辐射不强烈时,将茶树鲜叶片放于室外光照25min,之后移入室内进行萎凋3h,如此交替重复2次,得到萎凋后的茶树叶片;

④喷洒及保温:向步骤③获得的萎凋后的茶树叶片上先喷洒纤维素酶溶液和果胶酶溶液与该茶树叶片混匀,于35℃保温2h,之后再向该茶树叶片上喷洒混合萃取液与该茶树叶片混匀,于28℃保温5h;

⑤烘干与回收:向步骤④所得的茶树叶片中加入苹果和薄荷叶混合,堆叠成厚度为2cm的厚层,于110℃烘干15min,之后取出摊放均匀冷却至室温,再于80℃烘干3h,取出后摊放均匀冷却至室温,获得混合物料;在烘干过程中收集挥发的气体,并从该气体中提炼并冷凝得到芳香类物质液体;

⑥烘焙:向步骤⑤所得的混合物料中喷洒入所述芳香类物质液体混匀,将该混合物料铺成2cm的厚层,于95℃烘焙使混合物料的含水量≤5%,即得果香味白茶;

⑦拣剔:剔除果香味白茶中的苹果、薄荷叶。

本申请的果香味白茶具有浓郁的苹果以及薄荷的清香,同时具备了荷叶、山楂、罗汉果、鱼腥草、金银花的复配功效,清凉、解暑、解表防感冒,整体较现有白茶而言口味更丰富、功效更多样。

根据本发明提出的果香味白茶及其制备工艺可选因素较多,可以设计出多种实施例,因此具体的实施例仅作为本发明的具体实现方式的示例性说明,而不构成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为了具体的描述本发明,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选择以下实施例进行示例性说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果香味白茶及其制备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果香味白茶及其制备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果香味白茶及其制备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果香味白茶及其制备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果香味白茶及其制备工艺.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619638.7 (22)申请日 2017.07.26 (71)申请人 宁德市白马山茶叶有限公司 地址 352100 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葫芦花 园BS13-14号 (72)发明人 黄燕珍 林裕其 谢长生 (74)专利代理机构 福州市众韬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35220 代理人 陈莉娜 黄秀婷 (51)Int.Cl. A23F 3/14(2006.01) (54)发明名称 果香味白茶及其制备工艺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果香味白茶, 由以下重量比 例的原料制。

2、备而成, 所述原料包括: 茶树鲜叶片 100-120份、 荷叶8-10份、 山楂7-8份、 罗汉果5-10 份、 鱼腥草5-10份、 纤维素酶溶液0.2-0.3份、 果 胶酶溶液0.1-0.2份、 苹果20-30份、 薄荷叶5-7 份。 该发明克服了现有白茶功效单一的缺点, 其 原料搭配合理, 具有果香味浓郁, 且有消暑保健 效果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9页 CN 107223730 A 2017.10.03 CN 107223730 A 1.一种果香味白茶, 其特征在于: 其由以下重量比例的原料制备而成, 所述原料包括: 其中, 纤维素酶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5-1, 果胶酶溶液的质量。

3、浓度为0.1-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果香味白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原料还包括金银花12-15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果香味白茶, 其特征在于: 其由以下重量比例的原料制备而 成, 所述原料包括: 其中, 纤维素酶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5, 果胶酶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2。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果香味白茶的制备工艺,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依序 进行的步骤: 原料预处理: 将茶树鲜叶片、 苹果、 薄荷叶、 荷叶、 山楂、 罗汉果和鱼腥草清洗晾干, 将 苹果、 山楂去核后与薄荷叶、 荷叶、 罗汉果和鱼腥草分别切碎备用; 超临界CO2萃取: 将步骤切碎获得的荷叶、 山楂。

4、、 罗汉果和鱼腥草混合后, 采用超临 界CO2萃取技术萃取混合物的有效成分, 得到混合萃取液; 萎凋: 于早晨、 傍晚或日照辐射不强烈时, 将茶树鲜叶片放于室外光照20-25min, 之 后移入室内进行萎凋2-3h, 如此交替重复2-3次, 得到萎凋后的茶树叶片;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07223730 A 2 喷洒及保温: 向步骤获得的萎凋后的茶树叶片上先喷洒纤维素酶溶液和果胶酶溶 液与该茶树叶片混匀, 于25-35保温2-3h, 之后再向该茶树叶片上喷洒混合萃取液与该茶 树叶片混匀, 于20-28保温5-6h; 烘干与回收: 向步骤所得的茶树叶片中加入苹果和薄荷叶混合。

5、, 堆叠成厚度为1- 2cm的厚层, 于110-120烘干10-15min, 之后取出摊放均匀冷却至室温, 再于80-90烘干 2-3h, 取出后摊放均匀冷却至室温, 获得混合物料; 在烘干过程中收集挥发的气体, 并从该 气体中提炼并冷凝得到芳香类物质液体; 烘焙: 向步骤所得的混合物料中喷洒入所述芳香类物质液体混匀, 将该混合物料 铺成2-3cm的厚层, 于90-95烘焙使混合物料的含水量5, 即得果香味白茶; 拣剔: 剔除所述果香味白茶中的苹果、 薄荷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果香味白茶的制备工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还包括将金 银花清洗晾干备用, 所述步骤超临界CO2萃取过程中,。

6、 将金银花加入混合物中一起进行萃 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果香味白茶的制备工艺,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设置在拣剔步骤 之后的称重包装步骤, 该步骤为趁热将制备好的果香味白茶倒入包装内, 边倒边摇, 用手压 实, 装好后立即封口。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07223730 A 3 果香味白茶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果香味白茶及其制备工艺, 应用在白茶制备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白茶, 属微发酵茶, 是中国茶农创制的传统名茶, 为中国六大茶类之一。 其是采摘 后, 不经杀青或揉捻, 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 具有外形芽毫完整、 满身披毫、。

7、 毫香 清鲜、 汤色黄绿清澈、 滋味清淡回甘的的品质特点, 属轻微发酵茶, 是中国茶类中的特殊珍 品。 因其成品茶多为芽头, 满披白毫, 如银似雪而得名。 现在消费者对茶叶口味的需求渐渐 多样化, 白茶因其口味清淡, 且功效单一, 逐渐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因此提供一种果香 浓郁、 留香持久、 原料搭配合理且具有清凉、 解暑、 防感冒的保健效果的果香味白茶及其制 备工艺己成为当务之亟。 发明内容 0003 为了克服现有白茶功效单一的缺点, 本发明提供一种果香味白茶及其制备工艺, 其原料搭配合理, 具有果香味浓郁、 留香持久, 且有清凉、 解暑的保健效果。 0004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0。

8、005 一种果香味白茶由以下重量比例的原料制备而成, 所述原料包括: 0006 0007 其中, 纤维素酶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5-1, 果胶酶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1-0.2。 0008 本申请的果香味白茶在原有单一白茶原料的基础上添加了荷叶、 山楂、 罗汉果、 鱼 腥草, 并搭配以优选配比, 可达到清凉解暑、 止咳、 解表的功效, 通过在加工中添加纤维素酶 溶液、 果胶酶溶液, 先采用酶类对萎凋的茶树叶片进行处理后再配合用荷叶、 山楂、 罗汉果、 鱼腥草超临界CO2萃取所得的混合萃取液, 经保温、 烘干、 烘焙后制得果香味白茶。 其大大改 良了白茶功效单一的缺点, 使其具有多种保健功效。 采用。

9、苹果、 薄荷叶改良了白茶口味单 一、 清淡的缺点, 使得制备的白茶果香浓郁、 留香持久。 0009 所述原料还包括金银花12-15份。 说 明 书 1/9 页 4 CN 107223730 A 4 0010 原料添加金银花与荷叶、 山楂、 罗汉果、 鱼腥草复配可以进一步提升制备的白茶的 防感冒功效。 0011 所述果香味白茶由以下重量比例的原料制备而成, 所述原料包括: 0012 0013 其中, 纤维素酶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5, 果胶酶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2。 0014 上述优选的果香味白茶的各原料用量比例可以使得制备出的白茶兼具最优的保 健功效和果香味。 0015 所述的果香味白茶的制备工。

10、艺,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依序进行的步骤: 0016 原料预处理: 将茶树鲜叶片、 苹果、 薄荷叶、 荷叶、 山楂、 罗汉果和鱼腥草清洗晾 干, 将苹果、 山楂去核后与薄荷叶、 荷叶、 罗汉果和鱼腥草分别切碎备用; 0017 超临界CO2萃取: 将步骤切碎获得的荷叶、 山楂、 罗汉果和鱼腥草混合后, 采用 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萃取混合物的有效成分, 得到混合萃取液; 0018 萎凋: 于早晨、 傍晚或日照辐射不强烈时, 将茶树鲜叶片放于室外光照20- 25min, 之后移入室内进行萎凋2-3h, 如此交替重复2-3次, 得到萎凋后的茶树叶片; 0019 喷洒及保温: 向步骤获得的萎凋后的茶树。

11、叶片上先喷洒纤维素酶溶液和果胶 酶溶液与该茶树叶片混匀, 于25-35保温2-3h, 之后再向该茶树叶片上喷洒混合萃取液与 该茶树叶片混匀, 于20-28保温5-6h; 0020 烘干与回收: 向步骤所得的茶树叶片中加入苹果和薄荷叶混合, 堆叠成厚度 为1-2cm的厚层, 于110-120烘干10-15min, 之后取出摊放均匀冷却至室温, 再于80-90 烘干2-3h, 取出后摊放均匀冷却至室温, 获得混合物料; 在烘干过程中收集挥发的气体, 并 从该气体中提炼并冷凝得到芳香类物质液体; 0021 烘焙: 向步骤所得的混合物料中喷洒入所述芳香类物质液体混匀, 将该混合 物料铺成2-3cm的厚。

12、层, 于90-95烘焙使混合物料的含水量5, 即得果香味白茶; 0022 拣剔: 剔除所述果香味白茶中的苹果、 薄荷叶。 0023 本申请的果香味白茶的制备工艺通过在萎凋的茶树叶片上喷洒纤维素酶溶液和 果胶酶溶液保温对其进行处理, 再喷洒上超临界CO2萃取的荷叶、 山楂、 罗汉果、 鱼腥草所得 的混合萃取液保温, 之后再进行烘干、 烘焙工序, 使得荷叶、 山楂、 罗汉果、 鱼腥草能有效与 说 明 书 2/9 页 5 CN 107223730 A 5 果香味白茶良好复配, 且能降低物料的气味, 同时加入苹果、 薄荷叶一起烘干, 且将回收到 的芳香类物质液体在烘培阶段加入, 大大提升了白茶的果香浓。

13、郁且留香持久, 用该法可得 到具备保健功效的果香味白茶。 拣剔步骤剔除苹果、 薄荷叶渣可以提升白茶观感。 0024 所述步骤还包括将金银花清洗晾干备用, 所述步骤超临界CO2萃取过程中, 将 金银花加入混合物中一起进行萃取。 0025 金银花能与荷叶、 山楂、 罗汉果、 鱼腥草复配, 整体提升白茶的保健效果。 0026 所述的果香味白茶的制备工艺还包括设置在拣剔步骤之后的称重包装步骤, 该步 骤为趁热将制备好的果香味白茶倒入包装内, 边倒边摇, 用手压实, 装好后立即封口。 0027 该包装法能最大限度避免白茶叶片破碎。 0028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申请具有以下优点: 0029 1)本申。

14、请的果香味白茶同时具备果香浓郁、 留香持久的特点和保健功效; 0030 2)该果香味白茶的制备工艺可使得白茶既能与荷叶、 山楂、 罗汉果、 鱼腥草、 金银 花良好复配, 且能保证其果香纯正。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0032 实施例1 0033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果香味白茶, 由以下重量比例的原料制备而成, 所述原料包括: 0034 0035 其中, 纤维素酶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5, 果胶酶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2。 0036 所述的果香味白茶的制备工艺, 包括以下依序进行的步骤: 0037 原料预处理: 将茶树鲜叶片、 苹果、 薄荷叶、 荷叶、 山。

15、楂、 罗汉果、 金银花和鱼腥草 清洗晾干, 将苹果、 山楂去核后与薄荷叶、 荷叶、 罗汉果和鱼腥草分别切碎备用; 0038 超临界CO2萃取: 将步骤切碎获得的荷叶、 山楂、 罗汉果、 鱼腥草和金银花混合 后,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萃取混合物的有效成分, 得到混合萃取液; 0039 萎凋: 于早晨、 傍晚或日照辐射不强烈时, 将茶树鲜叶片放于室外光照20min, 之 后移入室内进行萎凋2.5h, 如此交替重复3次, 得到萎凋后的茶树叶片; 说 明 书 3/9 页 6 CN 107223730 A 6 0040 喷洒及保温: 向步骤获得的萎凋后的茶树叶片上先喷洒纤维素酶溶液和果胶 酶溶液与该。

16、茶树叶片混匀, 于25保温3h, 之后再向该茶树叶片上喷洒混合萃取液与该茶 树叶片混匀, 于20保温6h; 0041 烘干与回收: 向步骤所得的茶树叶片中加入苹果和薄荷叶混合, 堆叠成厚度 为1cm的厚层, 于120烘干10min, 之后取出摊放均匀冷却至室温, 再于90烘干2h, 取出后 摊放均匀冷却至室温, 获得混合物料; 在烘干过程中收集挥发的气体, 并从该气体中提炼并 冷凝得到芳香类物质液体; 0042 烘焙: 向步骤所得的混合物料中喷洒入所述芳香类物质液体混匀, 将该混合 物料铺成3cm的厚层, 于90烘焙使混合物料的含水量5, 即得果香味白茶; 0043 拣剔: 剔除所述果香味白茶。

17、中的苹果、 薄荷叶; 0044 称重包装: 趁热将制备好的果香味白茶倒入包装内, 边倒边摇, 用手压实, 装好 后立即封口。 0045 实施例2 0046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果香味白茶, 由以下重量比例的原料制备而成, 所述原料包括: 0047 0048 其中, 纤维素酶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8, 果胶酶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1。 0049 所述的果香味白茶的制备工艺, 包括以下依序进行的步骤: 0050 原料预处理: 将茶树鲜叶片、 苹果、 薄荷叶、 荷叶、 山楂、 罗汉果、 金银花和鱼腥草 清洗晾干, 将苹果、 山楂去核后与薄荷叶、 荷叶、 罗汉果和鱼腥草分别切碎备用; 0051 超临界CO2萃。

18、取: 将步骤切碎获得的荷叶、 山楂、 罗汉果、 鱼腥草和金银花混合 后,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萃取混合物的有效成分, 得到混合萃取液; 0052 萎凋: 于早晨、 傍晚或日照辐射不强烈时, 将茶树鲜叶片放于室外光照22min, 之 后移入室内进行萎凋2h, 如此交替重复2次, 得到萎凋后的茶树叶片; 0053 喷洒及保温: 向步骤获得的萎凋后的茶树叶片上先喷洒纤维素酶溶液和果胶 酶溶液与该茶树叶片混匀, 于33保温2.5h, 之后再向该茶树叶片上喷洒混合萃取液与该 茶树叶片混匀, 于26保温5.5h; 0054 烘干与回收: 向步骤所得的茶树叶片中加入苹果和薄荷叶混合, 堆叠成厚度 说 明。

19、 书 4/9 页 7 CN 107223730 A 7 为1.5cm的厚层, 于115烘干12min, 之后取出摊放均匀冷却至室温, 再于85烘干2.5h, 取 出后摊放均匀冷却至室温, 获得混合物料; 在烘干过程中收集挥发的气体, 并从该气体中提 炼并冷凝得到芳香类物质液体; 0055 烘焙: 向步骤所得的混合物料中喷洒入所述芳香类物质液体混匀, 将该混合 物料铺成2.5cm的厚层, 于92烘焙使混合物料的含水量5, 即得果香味白茶; 0056 拣剔: 剔除果香味白茶中的苹果、 薄荷叶; 0057 称重包装: 趁热将制备好的果香味白茶倒入包装内, 边倒边摇, 用手压实, 装好 后立即封口。 。

20、0058 实施例3 0059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果香味白茶, 由以下重量比例的原料制备而成, 所述原料包括: 0060 0061 0062 其中, 纤维素酶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 果胶酶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15。 0063 所述的果香味白茶的制备工艺, 包括以下依序进行的步骤: 0064 原料预处理: 将茶树鲜叶片、 苹果、 薄荷叶、 荷叶、 山楂、 罗汉果、 金银花和鱼腥草 清洗晾干, 将苹果、 山楂去核后与薄荷叶、 荷叶、 罗汉果和鱼腥草分别切碎备用; 0065 超临界CO2萃取: 将步骤切碎获得的荷叶、 山楂、 罗汉果、 鱼腥草和金银花混合 后,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萃取混合物的有效成分。

21、, 得到混合萃取液; 0066 萎凋: 于早晨、 傍晚或日照辐射不强烈时, 将茶树鲜叶片放于室外光照25min, 之 后移入室内进行萎凋3h, 如此交替重复2次, 得到萎凋后的茶树叶片; 0067 喷洒及保温: 向步骤获得的萎凋后的茶树叶片上先喷洒纤维素酶溶液和果胶 酶溶液与该茶树叶片混匀, 于35保温2h, 之后再向该茶树叶片上喷洒混合萃取液与该茶 树叶片混匀, 于28保温5h; 0068 烘干与回收: 向步骤所得的茶树叶片中加入苹果和薄荷叶混合, 堆叠成厚度 为2cm的厚层, 于110烘干15min, 之后取出摊放均匀冷却至室温, 再于80烘干3h, 取出后 摊放均匀冷却至室温, 获得混合。

22、物料; 在烘干过程中收集挥发的气体, 并从该气体中提炼并 冷凝得到芳香类物质液体; 0069 烘焙: 向步骤所得的混合物料中喷洒入所述芳香类物质液体混匀, 将该混合 说 明 书 5/9 页 8 CN 107223730 A 8 物料铺成2cm的厚层, 于90烘焙使混合物料的含水量5, 即得果香味白茶; 0070 拣剔: 剔除果香味白茶中的苹果、 薄荷叶; 0071 称重包装: 趁热将制备好的果香味白茶倒入包装内, 边倒边摇, 用手压实, 装好 后立即封口。 0072 实施例4 0073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果香味白茶, 由以下重量比例的原料制备而成, 所述原料包括: 0074 0075 0076 。

23、其中, 纤维素酶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6, 果胶酶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15。 0077 所述的果香味白茶的制备工艺, 包括以下依序进行的步骤: 0078 原料预处理: 将茶树鲜叶片、 苹果、 薄荷叶、 荷叶、 山楂、 罗汉果和鱼腥草清洗晾 干, 将苹果、 山楂去核后与薄荷叶、 荷叶、 罗汉果和鱼腥草分别切碎备用; 0079 超临界CO2萃取: 将步骤切碎获得的荷叶、 山楂、 罗汉果和鱼腥草混合后, 采用 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萃取混合物的有效成分, 得到混合萃取液; 0080 萎凋: 于早晨、 傍晚或日照辐射不强烈时, 将茶树鲜叶片放于室外光照22min, 之 后移入室内进行萎凋2.5h, 如此交。

24、替重复2.5次, 得到萎凋后的茶树叶片; 0081 喷洒及保温: 向步骤获得的萎凋后的茶树叶片上先喷洒纤维素酶溶液和果胶 酶溶液与该茶树叶片混匀, 于30保温2.5h, 之后再向该茶树叶片上喷洒混合萃取液与该 茶树叶片混匀, 于25保温5.5h; 0082 烘干与回收: 向步骤所得的茶树叶片中加入苹果和薄荷叶混合, 堆叠成厚度 为1.5cm的厚层, 于115烘干12min, 之后取出摊放均匀冷却至室温, 再于85烘干2.5h, 取 出后摊放均匀冷却至室温, 获得混合物料; 在烘干过程中收集挥发的气体, 并从该气体中提 炼并冷凝得到芳香类物质液体; 0083 烘焙: 向步骤所得的混合物料中喷洒入。

25、所述芳香类物质液体混匀, 将该混合 物料铺成2.5cm的厚层, 于92烘焙使混合物料的含水量5, 即得果香味白茶; 0084 拣剔: 剔除果香味白茶中的苹果、 薄荷叶。 0085 实施例5 0086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果香味白茶, 由以下重量比例的原料制备而成, 所述原料包括: 说 明 书 6/9 页 9 CN 107223730 A 9 0087 0088 其中, 纤维素酶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5, 果胶酶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2。 0089 所述的果香味白茶的制备工艺, 包括以下依序进行的步骤: 0090 原料预处理: 将茶树鲜叶片、 苹果、 薄荷叶、 荷叶、 山楂、 罗汉果和鱼腥草清洗晾 干,。

26、 将苹果、 山楂去核后与薄荷叶、 荷叶、 罗汉果和鱼腥草分别切碎备用; 0091 超临界CO2萃取: 将步骤切碎获得的荷叶、 山楂、 罗汉果和鱼腥草混合后, 采用 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萃取混合物的有效成分, 得到混合萃取液; 0092 萎凋: 于早晨、 傍晚或日照辐射不强烈时, 将茶树鲜叶片放于室外光照20min, 之 后移入室内进行萎凋2h, 如此交替重复3次, 得到萎凋后的茶树叶片; 0093 喷洒及保温: 向步骤获得的萎凋后的茶树叶片上先喷洒纤维素酶溶液和果胶 酶溶液与该茶树叶片混匀, 于25保温3h, 之后再向该茶树叶片上喷洒混合萃取液与该茶 树叶片混匀, 于20保温6h; 0094 。

27、烘干与回收: 向步骤所得的茶树叶片中加入苹果和薄荷叶混合, 堆叠成厚度 为1cm的厚层, 于120烘干10min, 之后取出摊放均匀冷却至室温, 再于90烘干2h, 取出后 摊放均匀冷却至室温, 获得混合物料; 在烘干过程中收集挥发的气体, 并从该气体中提炼并 冷凝得到芳香类物质液体; 0095 烘焙: 向步骤所得的混合物料中喷洒入所述芳香类物质液体混匀, 将该混合 物料铺成3cm的厚层, 于90烘焙使混合物料的含水量5, 即得果香味白茶; 0096 拣剔: 剔除果香味白茶中的苹果、 薄荷叶。 0097 实施例6 0098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果香味白茶, 由以下重量比例的原料制备而成, 所述原料。

28、包括: 说 明 书 7/9 页 10 CN 107223730 A 10 0099 0100 其中, 纤维素酶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 果胶酶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1。 0101 所述的果香味白茶的制备工艺, 包括以下依序进行的步骤: 0102 原料预处理: 将茶树鲜叶片、 苹果、 薄荷叶、 荷叶、 山楂、 罗汉果和鱼腥草清洗晾 干, 将苹果、 山楂去核后与薄荷叶、 荷叶、 罗汉果和鱼腥草分别切碎备用; 0103 超临界CO2萃取: 将步骤切碎获得的荷叶、 山楂、 罗汉果和鱼腥草混合后, 采用 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萃取混合物的有效成分, 得到混合萃取液; 0104 萎凋: 于早晨、 傍晚或日照辐射不。

29、强烈时, 将茶树鲜叶片放于室外光照25min, 之 后移入室内进行萎凋3h, 如此交替重复2次, 得到萎凋后的茶树叶片; 0105 喷洒及保温: 向步骤获得的萎凋后的茶树叶片上先喷洒纤维素酶溶液和果胶 酶溶液与该茶树叶片混匀, 于35保温2h, 之后再向该茶树叶片上喷洒混合萃取液与该茶 树叶片混匀, 于28保温5h; 0106 烘干与回收: 向步骤所得的茶树叶片中加入苹果和薄荷叶混合, 堆叠成厚度 为2cm的厚层, 于110烘干15min, 之后取出摊放均匀冷却至室温, 再于80烘干3h, 取出后 摊放均匀冷却至室温, 获得混合物料; 在烘干过程中收集挥发的气体, 并从该气体中提炼并 冷凝得到。

30、芳香类物质液体; 0107 烘焙: 向步骤所得的混合物料中喷洒入所述芳香类物质液体混匀, 将该混合 物料铺成2cm的厚层, 于95烘焙使混合物料的含水量5, 即得果香味白茶; 0108 拣剔: 剔除果香味白茶中的苹果、 薄荷叶。 0109 本申请的果香味白茶具有浓郁的苹果以及薄荷的清香, 同时具备了荷叶、 山楂、 罗 汉果、 鱼腥草、 金银花的复配功效, 清凉、 解暑、 解表防感冒, 整体较现有白茶而言口味更丰 富、 功效更多样。 说 明 书 8/9 页 11 CN 107223730 A 11 0110 0111 根据本发明提出的果香味白茶及其制备工艺可选因素较多, 可以设计出多种实施 例, 因此具体的实施例仅作为本发明的具体实现方式的示例性说明, 而不构成对本发明范 围的限制。 为了具体的描述本发明, 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 选择以下 实施例进行示例性说明。 应当指出的是, 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构 思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 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9/9 页 12 CN 107223730 A 12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