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孕妇乳母食用的牡丹籽调味油.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7129243 上传时间:2019-09-27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463.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1056062.X

申请日:

20161124

公开号:

CN106720465A

公开日:

2017053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23D9/007,A23D9/04,C11B1/04,C11B1/10,C11B3/00

主分类号:

A23D9/007,A23D9/04,C11B1/04,C11B1/10,C11B3/00

申请人:

菏泽尧舜牡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毛文岳,余洪智,纪海鹏,吴震生,刘俊民

地址:

274000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新菏尧舜牡丹产业园(菏泽市牡丹办事处东)

优先权:

CN201611056062A

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于晓晓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油脂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孕妇乳母食用的牡丹籽调味油,还涉及该调味油的制备方法。一种孕妇乳母食用的牡丹籽调味油,包括下述的组分:牡丹籽油、葡萄籽油;牡丹籽油的重量份数为20‑80、葡萄籽油的重量份数为10‑30;还包括稳定剂,稳定剂的量为20‑100ppm。本发明对油料预处理:采用低温冷冻结合挤压膨化,使油料的细胞壁彻底破裂而且疏松多空隙,亚临界溶剂非常容易进入内部与微油粒接触,将其溶解汇集出来;将萃取次数从常见的3‑5次萃取减少到2‑3次,简化了工艺,每次萃取的时间从常见的40‑60min,减少到30‑40min,节省了时间、能耗和成本。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孕妇乳母食用的牡丹籽调味油,包括下述的组分:牡丹籽油、葡萄籽油、核桃油、橄榄油;所述的牡丹籽油的重量份数为20-100、葡萄籽油的重量份数为5-10、核桃油5-10、橄榄油1-10;还包括稳定剂,所述的稳定剂的量为20-100pp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孕妇乳母食用的牡丹籽调味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稳定剂包括稳定剂A,所述的稳定剂A包括牡丹鲜花精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孕妇乳母食用的牡丹籽调味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稳定剂还包括稳定剂B,所述的稳定剂B包括番茄红素、辣椒红素中的至少一种。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孕妇乳母食用的牡丹籽调味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稳定剂A还包括脂溶性多酚、迷迭香提取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脂溶性多酚为脂溶性茶多酚或鼠尾草酚中的至少一种。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孕妇乳母食用的牡丹籽调味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稳定剂为10ppm番茄红素、50ppm脂溶性多酚、20ppm牡丹鲜花精油。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孕妇乳母食用的牡丹籽调味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稳定剂还包括虾青素。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孕妇乳母食用的牡丹籽调味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牡丹籽调味油包括70重量份的牡丹籽油、8重量份的葡萄籽油、6重量份的核桃油、8重量份的橄榄油,复合稳定剂:番茄红素为10ppm、脂溶性多酚:60ppm、牡丹鲜花精油为20ppm。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孕妇乳母食用的牡丹籽调味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牡丹籽调味油包括70重量份的牡丹籽油、8重量份的葡萄籽油、6重量份的核桃油、8重量份的橄榄油、2重量份的DHA藻油、复合稳定剂:番茄红素为10ppm、茶多酚脂肪酸酯:60ppm、牡丹鲜花精油为20ppm。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孕妇乳母食用的牡丹籽调味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稳定剂中,茶多酚棕榈酸酯10ppm、牡丹鲜花精油20ppm、迷迭香提取物50ppm。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孕妇乳母食用的牡丹籽调味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的步骤:将选择好的牡丹籽冷冻、剥壳、膨化、亚临界丁烷萃取,得牡丹籽毛油;所述的冷冻步骤中,将牡丹籽置于-9—-4℃的温度下,冷冻10-24小时,取出后剥壳,得牡丹籽仁;将牡丹籽仁轧胚得料胚,投料至挤压膨化机,料胚含水10~12%;轧胚厚度0.35~0.45mm;进膨化机料胚水分10~11%;出膨化机料胚水分12~13%;出料温度105~110℃;进膨化机蒸汽压力0.65~0.75Mpa;蒸汽温度:174.5℃;液压系统工作压力10.00—19.00Mpa,得膨化牡丹籽仁原料;将膨化牡丹籽仁原料投入亚临界设备的萃取罐,原料与丁烷溶剂的质量体积比为1:1-1:3,萃取温度30-50℃;萃取压力为0.35-0.6Mpa,连续提取2-3次,每次时间30-40分钟;采用常规油脂脱胶脱色法对牡丹籽毛油精炼;将精炼以后的牡丹籽油与其它油类按重量比例混合;牡丹籽油的重量份数为20-80份,8重量份的葡萄籽油、6重量份的核桃油、8重量份的橄榄油、2重量份的DHA藻油;稳定剂的量为20-100ppm;将复合稳定剂加入到上述的混合油脂中,得孕妇乳母食用的牡丹籽调味油,所述的复合稳定剂包括牡丹鲜花精油、脂溶性多酚、迷迭香提取物、虾青素、番茄红素、辣椒红素中的至少一种。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脂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孕妇乳母食用的牡丹籽调味油,还涉及该调味油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国内外居民的食用油大多数为来源于动物或者植物的油脂,其基本成分是各种脂肪酸的甘油三酯。营养学界公认的必需脂肪酸有两种,一种是n-6系列亚油酸(十八碳二烯酸),另一种是以α亚麻酸(十八碳三烯酸)为代表的n-3系列脂肪酸。按照我国政府委托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标准,该标准规定了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及哺乳期的脂肪酸膳食标准数量,亚油酸的每人每天摄入量应为4.0%E;α亚麻酸的摄入量应为0.6%E以上;折算质量数值亚油酸适宜摄入量约为10克,亚麻酸适宜摄入量应为1.7-5.0克。我国发布的调查数据是,亚油酸人均摄入量已经达到甚至超过适宜摄入量标准,而α亚麻酸人均摄入量为0.4克,仅达到适宜摄入量标准数值的8%-24%。其原因在于我国居民日常食用的油脂如猪油、羊油、奶油、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橄榄油、山茶油均富含亚油酸,但是亚麻酸含量很少。可以认为我国大多数居民处于亚麻酸摄入严重不足状态。这一状况对于孕妇乳母的健康非常不利,对于胎儿、婴幼儿的发育特别是大脑发育、智力发育具有重要不良影响,所以在膳食营养方面补充亚麻酸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已陆续发现数量有限的关于丁烷亚临界制备食用植物油的报道,但是,普遍存在萃取次数较多才可能达到较高出油率的效果,这对于规模化生产的 工业效率会产生不利影响。例如:东北林业大学姚欢欢《油用牡丹种子油提取及剩余物综合利用》涉及制油方法比较,认为丁烷亚临界萃取3次,出油率仅达23.92%,明显低于正己烷超声提取方法的29.00%;

江苏大学周世龙《大豆胚芽油的亚临界丁烷萃取特性研究》显示,丁烷萃取3次,每次萃取时间30min,萃取率9.3%。武汉轻工大学张燕鹏披露的《亚临界丁烷萃取法制备大豆胚芽油的研究》报道,亚临界丁烷萃取最佳工艺条件为:原料粒径40目,萃取温度50℃,每次萃取时间40min,萃取5次。

甘肃轻工研究院披露了采用亚临界四氟乙烷流体从文冠果籽中提取文冠果油方法。一种从文冠果籽中提取文冠果油的方法,文冠果籽原料粉碎至40~60目,亚临界四氟乙烷流体的萃取温度为30~40℃,萃取压力为1.0~1.2MPa,每次萃取时间为30~40min,重复萃取3次;分离温度为45~55℃,用隔膜压缩机抽负压逐渐降压到5×10<sup>-2</sup>Pa,每次分离时间为20~30min,重复分离3次;最后合并文冠果油毛油再通过高速冷冻离心机离心分离、过滤,得到文冠果油产品。经实验验证,在以上工艺条件下文冠果油得率为31.8%,产品品质良好。

CN 103815053.A披露了一种产妇用牡丹籽调味油的制备方法,具体是,其预处理包括水浸泡5-10h、-20℃至-10℃冷冻8-10h,然后真空微波干燥、热泵除湿干燥。下一步20-60MPa压榨(静态)8-10h得牡丹籽油。上述的方法能耗偏高从而导致成本较高。

CN 103815058.A专利中,制油工艺为亚临界萃取之后的连接不是常规精炼工艺而是进行两次分子蒸馏,收集其重相成分即牡丹籽油,其特征在于,由牡丹籽油、米胚油、番茄提取 物和儿茶素组成,各原料加入质量占食用油总质量的百分比为:牡丹籽油42-65%、米胚油33-52%、番茄提取物1-4%和儿茶素1-2%。在上述的专利申请中文件中,为了油脂的抗氧化稳定性,添加了聚甘油单油酸酯,该成分可以归属聚甘油脂肪酸酯添加剂,但是国标GB2760-2014规定该产品在用于脂肪乳化时,不得用于植物油;如减少用量用于植物油时,规定仅限于煎炸油。该文件的发明内容第一项是应用儿茶素作抗氧化剂,为了解决儿茶素在食用油中难溶解问题,加入了聚甘油单油酸酯和乙醇,然后增加不澄清透明问题。上述的文件中对于抗氧化剂的效果仅有提高了食用油的保鲜期保质期一句话描述,而没有具体研究数据。

CN 102106410A公开了一种孕妇油茶籽营养油,其特征是按生产1吨孕妇油茶籽营养油的质量计算,以油茶籽油为主原料,产品含有二十二碳六烯酸3~4Kg,二十碳五烯酸2~3Kg,花生四烯酸1~2Kg,亚麻酸20~25Kg,共轭亚油酸油1.8~2Kg,维生素A1800~2000IU,维生素E180~200g。以上的油是以孕妇油茶籽为原料生产的油品。

目前关于孕妇调味油,并没有以牡丹籽油为原料生产的油品。

针对上述专利或专利申请或文献的缺陷,亟待发明一种成本低的、添加植物源性的抗氧化剂以延长油脂的保持期限的且对于孕妇乳母这一类特殊人群提供她们必须的营养的牡丹籽调味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低温冷冻预处理结合挤压膨化和亚临界萃取制备得到功能性牡丹籽油的方法。

本发明的孕妇乳母食用的牡丹籽调味油是通过下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以上 的技术问题的:

一种孕妇乳母食用的牡丹籽调味油,包括下述的组分:

牡丹籽油、葡萄籽油、核桃油、橄榄油;所述的牡丹籽油的重量份数为20-100、葡萄籽油的重量份数为5-10、核桃油5-10、橄榄油1-10;

还包括稳定剂,稳定剂的量为20-100ppm。

稳定剂包括稳定剂A,稳定剂A包括牡丹鲜花精油。

稳定剂还包括稳定剂B,稳定剂B包括番茄红素、辣椒红素中的至少一种。

稳定剂A还包括脂溶性多酚、迷迭香提取物中的至少一种,脂溶性多酚为脂溶性茶多酚或鼠尾草酚中的至少一种。

稳定剂为10ppm番茄红素、50ppm脂溶性多酚、20ppm牡丹鲜花精油。

稳定剂还包括虾青素。

牡丹籽调味油包括70重量份的牡丹籽油、8重量份的葡萄籽油、6重量份的核桃油、8重量份的橄榄油,复合稳定剂:番茄红素为10ppm、脂溶性多酚:60ppm、牡丹鲜花精油为20ppm。

牡丹籽调味油包括70重量份的牡丹籽油、8重量份的葡萄籽油、6重量份的核桃油、8重量份的橄榄油、2重量份的DHA藻油、复合稳定剂:番茄红素为10ppm、茶多酚脂肪酸酯:60ppm、牡丹鲜花精油为20ppm。

复合稳定剂中,茶多酚棕榈酸酯10ppm、牡丹鲜花精油20ppm、迷迭香提取物50ppm。

本发明的一种孕妇乳母食用的牡丹籽调味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的步骤:

将选择好的牡丹籽冷冻、剥壳、膨化、亚临界丁烷萃取,得牡丹籽毛油;

所述的冷冻步骤中,将牡丹籽置于-9—-4℃的温度下,冷冻10-24小时,取出后剥壳,得牡丹籽仁;

将牡丹籽仁轧胚得料胚,投料至挤压膨化机,料胚含水10~12%;轧胚厚度0.35~0.45mm;进膨化机料胚水分10~11%;出膨化机料胚水分12~13%;出料温度105~110℃;进膨化机蒸汽压力0.65~0.75Mpa;蒸汽温度:174.5℃;液压系统工作压力10.00—19.00Mpa,得膨化牡丹籽仁原料;

将膨化牡丹籽仁原料投入亚临界设备的萃取罐,原料与丁烷溶剂的质量体积比为1:1-1:3,萃取温度30-50℃;萃取压力为0.35-0.6Mpa,连续提取2-3次,每次时间30-40分钟;

采用常规油脂脱胶脱色法对牡丹籽毛油精炼;

将精炼以后的牡丹籽油与其它油类按重量比例混合;牡丹籽油的重量份数为20-80份,8重量份的葡萄籽油、6重量份的核桃油、8重量份的橄榄油、2重量份的DHA藻油;稳定剂的量为20-100ppm;

将复合稳定剂加入到上述的混合油脂中,得孕妇乳母食用的牡丹籽调味油,所述的复合稳定剂包括牡丹鲜花精油、脂溶性多酚、迷迭香提取物、虾青素、番茄红素、辣椒红素中的至少一种。

在《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 2013版)》中,规定了孕妇早、中、晚期和乳母期的膳食脂肪酸适宜摄入量,四个阶段中α亚麻酸均为0.6%E,DHA为200mg,EPA为50mg。以上数据为防止必需脂肪酸缺乏症的标准,而如果高于上述标准3-4倍,对于人体将会更具有积极影响,并且无不良反应。而膳食营养调查表明,我国孕妇乳母及广大普通居民均处于必需脂肪酸,特别是n-3不饱和脂肪酸更为摄入不足,其缺乏程度在70-90%左右,因此,本发明人认 为有必要为孕妇乳母专门设计补充n-3不饱和脂肪酸的产品,以解决必需营养素摄入不足问题。从而提高我国孕妇乳母的健康,特别是能够提高出生儿的智力水平。

本发明中的调味油使用植物来源的稳定剂,该稳定剂使产品保质期比使用本领域内常用的TBHQ(特丁基对苯二酚)提高40%。该产品能够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要求,充分补充我国居民普遍缺乏的重要营养素亚麻酸、二十二碳六烯酸,从而具有维护脑健康和心血管健康的功能;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本发明的配方中,采用牡丹鲜花精油作为稳定剂,不仅改善了调味油的气味,而且增强了调味油的抗氧化性。

本发明产品采用的原料牡丹籽油是一种富含亚麻酸的食用植物油,其亚麻酸含量在38%以上。经实验验证牡丹籽油具有降低高血脂、高胆固醇、高血糖方面的功能。本发明的产品牡丹籽毛油的制备工艺既不采用压榨法,也不采用正己烷浸出法,因为压榨法通用的螺旋压榨机其出料口终端的挤压升温可达130℃,可使牡丹籽中的蛋白质及其它活性成分高温变性,不利于后续牡丹蛋白及生物酚等产品的制备;而正己烷浸出法虽然在制油领域长期沿用,但是,正己烷确属有害溶剂,存在环保问题和溶剂残留威胁食品安全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丁烷亚临界萃取,已经试验验证,是避开前述两种方式,另行选择的一种低温制油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改进是,在调味油的生产工艺中,将牡丹籽仁置于-9—-4℃冷库中储存,既可低温保鲜保质又利于后续工艺。本发明人经过多次实验,得出结论,牡丹籽仁内部细胞结构在-4℃或者-5℃时是物料内部水分形成冰晶的阶段,冰晶的膨胀可使油料细胞壁破裂。但是由于牡丹籽原料含水率不高,被破碎的细 胞比例并不高。本发明人经过多次试验证明,深低温速冻与较低温慢冻有明显差别:速冻产生的冰晶较小,慢冻产生的冰晶较大;较大的冰晶对于植物细胞的结构变化影响较大,因而有利于后续破碎细胞提取油脂。此外,试验结果进一步显示,不同低温处理工艺所得到的后续产品,在保质期内的澄明度有不同:深低温工艺产品在保质期的前2个月内,出现因絮状物而导致澄明度不合格的几率高,而较低温工艺的产品,从未出现絮状物问题。

在冷冻之后,再进行油料挤压膨化处理,对于油品的提取率有较大的提高,而且对于油品的品质也有显著的影响。

本发明先采用冷冻的方式将牡丹籽冷冻,使其内部水分形成冰晶,致使细胞破裂,有利于后续的提取;再结合挤压膨化工艺,在油料细胞的细胞壁已经破碎的状态下,组织结构内部空隙增加,细胞内的微油粒比较容易被外力(机械力、溶剂的融合力)分离出来。

油料在膨化中细胞的破坏和渗透性的改善,使浸出溶剂比减小,溶剂比由生胚的0.8:1降低为0.6:1,因此明显地提高了混合油浓度,使混合油浓度从20%左右提高至28~30%。因此,减轻了混合油蒸发系统的负荷和溶剂回收的负荷。节省了混合油蒸发工序的蒸汽消耗。

而且采用挤压膨化处理,使油料中的酶类被钝化,提高了浸出毛油的质量。

在挤压膨化过程中油料中的酶类和抗营养因子被钝化,避免了脂肪氧化酶和磷脂酶对油料中磷脂的影响,减少了浸出毛油中非水化磷脂的含量,增加了浸出毛油中总磷脂含量,可有效地提高油脂精炼效能,提高油脂产品质量,并提高了水化脱胶过程中磷脂副产品的得率和磷脂产品的质量。

相对于背景技术中CN 103815058.A,本发明的方法是把脂溶性茶多酚加入, 不存在背景技术中所描述的“应用儿茶素作抗氧化剂,为了解决儿茶素在食用油中难溶解问题,加入了聚甘油单油酸酯和乙醇,然后增加不澄清透明问题”这方面的问题。

相对于背景技术中CN 103815058.A所披露的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能耗、高效率、符合法规要求的牡丹籽油生产工艺过程:原料冷冻+挤压膨化后,亚临界萃取即得牡丹籽油,产品符合国家卫计委2011年第9号公告附件写明的工艺要求。

相对于CN 103815053.A,本发明的方法能耗较低,而且成本低。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对油料的预处理后,采用快速低温冷冻结合挤压膨化,使油料的细胞壁彻底破裂而且疏松多空隙,亚临界溶剂非常容易进入内部与微油粒接触,将其溶解汇集出来,将萃取次数从常见的3-5次萃取减少到2-3次,简化了工艺,每次萃取的时间从常见的40-60min,减少到30-40min,节省了时间、能耗和成本,在规模化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提到生产效率、节能降耗的意义。

另外,本发明的配方以牡丹籽油为主,辅以葡萄籽油、核桃油、橄榄油,为广大的孕妇乳母提供了必需脂肪酸,特别是提供了n-3不饱和脂肪酸,解决了这类特殊人群必需营养摄入不足的问题,从而提高了孕妇乳母的健康,特别是能够提高出生儿的智力水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以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了解本发明,但并不以此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孕妇乳母食用的牡丹籽调味油,其制备方法包括下述的步骤:

将选择好的牡丹籽冷冻、剥壳、膨化、亚临界丁烷萃取,得牡丹籽毛油;

冷冻步骤中,将牡丹籽置于-5℃的温度下,冷冻16小时,取出后剥壳,得牡丹籽仁;

将牡丹籽仁轧胚得料胚,投料至挤压膨化机,料胚含水11%;轧胚厚度0.4mm;进膨化机料胚水分10%;出膨化机料胚水分12%;出料温度108℃;进膨化机蒸汽压力0.7Mpa;蒸汽温度:174.5℃;液压系统工作压力15Mpa,得膨化牡丹籽仁原料;

将膨化牡丹籽仁原料投入亚临界设备的萃取罐,原料与丁烷溶剂的质量体积比为1:2,萃取温度40℃;萃取压力为0.5Mpa,连续提取2次,每次时间40分钟,溶剂蒸发回收后得牡丹籽毛油;

采用常规油脂脱胶脱色法对牡丹籽毛油精炼;

将精炼以后的牡丹籽油与葡萄籽油按比例混合;牡丹籽油的重量份数为80,葡萄籽油的重量份数为8份、核桃油6重量份、橄榄油8重量份;

将复合稳定剂加入到上述的混合油脂中,得孕妇乳母食用的牡丹籽调味油。

复合稳定剂为:10ppm番茄红素、50ppm脂溶性多酚、20ppm牡丹鲜花精油;

将上述的油品在常温下、同样的光照环境中放置30天后,比较其抗氧化性,仪器:racimat 743瑞士万通食用油氧化稳定性测定仪

测定方法条件:按照美国谷物化学师协会AACC-58-52标准;120℃,通气量20L/h。样品质量:3g左右。

抗氧化剂来源:进口脂溶性茶多酚EGCg Oil来自北京杰森源代理日本产品;国产脂溶性茶多酚来自余姚市惠德隆公司产品。TBHQ来自广东广益食品添加剂 有限公司。

油脂来源:市售国产执行国家标准的产品。

茶多酚是来源于茶叶的一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功能性成分,也是一种良好的食品抗氧化剂。但是,它具有良好的水溶性,而不能在油脂中溶解,从而限制了在食用油中的应用。脂溶性茶多酚同样是以绿茶为原料提取加工的抗氧化剂,主要成分也是儿茶素类物质,重要特点是具有脂溶性。

采用活性氧法(AOM法)专业油脂氧化稳定性分析仪测试结果表明,其抗氧化性能优于行业内常用的二丁基羟基甲苯(BHT)、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按比例添加后能保持油品原有品质,能增加油品透明度及亮度,增加产品的牡丹鲜花香味;在保质期方面,目前我国食用油领域普遍采用添加抗氧化剂TBHQ100-200ppm,保质期达到18个月,本发明采用的复合抗氧化剂明显优于TBHQ100-200ppm的效果。按行业内经验计算约可达到24个月。验证结果见下表:

5种抗氧化剂对7种油脂的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实施例2

孕妇乳母食用的牡丹籽调味油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选择好的牡丹籽冷冻、剥壳、膨化、亚临界丁烷萃取,得牡丹籽毛油;

冷冻步骤中,将牡丹籽置于-7℃的温度下,冷冻15小时,取出后剥壳,得 牡丹籽仁;

将牡丹籽仁轧胚得料胚,投料至挤压膨化机,料胚含水10%;轧胚厚度0.35mm;进膨化机料胚水分10%;出膨化机料胚水分12%;出料温度105℃;进膨化机蒸汽压力0.65Mpa;蒸汽温度:174.5℃;液压系统工作压力10.00Mpa,得膨化牡丹籽仁原料;

将膨化牡丹籽仁原料投入亚临界设备的萃取罐,原料与丁烷溶剂的质量体积比为1:2,萃取温度30℃;萃取压力为0.35Mpa,连续提取2次,每次时间30分钟,溶剂蒸发回收后得牡丹籽毛油;

采用常规油脂脱胶脱色法对牡丹籽毛油精炼;

将精炼以后的牡丹籽油与葡萄籽油等油脂按比例混合;牡丹籽油的重量份数为80份,葡萄籽油的重量份数为5份、核桃油5重量份、橄榄油1重量份;

将复合稳定剂加入到上述的混合油脂中,复合稳定剂为:番茄红素10ppm、脂溶性多酚50ppm、牡丹鲜花精油20ppm,得孕妇乳母食用的牡丹籽调味油。

实施例3

孕妇乳母食用的牡丹籽调味油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选择好的牡丹籽冷冻、剥壳、膨化、亚临界丁烷萃取,得牡丹籽毛油;

冷冻步骤中,将牡丹籽置于-4℃的温度下,冷冻24小时,取出后剥壳,得牡丹籽仁;

将牡丹籽仁轧胚得料胚,投料至挤压膨化机,料胚含水12%;轧胚厚度0.45mm;进膨化机料胚水分11%;出膨化机料胚水分13%;出料温度110℃;进膨化机蒸汽压力0.75Mpa;蒸汽温度:174.5℃;液压系统工作压力19.00Mpa,得膨化牡丹籽仁原料;

将膨化牡丹籽仁原料投入亚临界设备的萃取罐,原料与丁烷溶剂的质量体积比为1:3,萃取温度50℃;萃取压力为0.6Mpa,连续提取3次,每次时间40分钟;

采用常规油脂脱胶脱色法对牡丹籽毛油精炼;

将精炼以后的牡丹籽油与葡萄籽油等混合;牡丹籽油的重量份数为80份,牡丹籽油的重量份数为80份,葡萄籽油的重量份数为5份、核桃油5重量份、橄榄油1重量份;

将复合稳定剂加入到上述的混合油脂中,得孕妇乳母食用的牡丹籽调味油,稳定剂中,番茄红素为10ppm、茶多酚脂肪酸酯为60ppm、牡丹鲜花精油为20ppm。

实施例4

与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将精炼以后的牡丹籽油与葡萄籽油、DHA藻油等按比例混合;牡丹籽油的重量份数为80份,葡萄籽油的重量份数为5份、核桃油5重量份、橄榄油1重量份、DHA藻油为2.5重量份;

将复合稳定剂加入到上述的混合油脂中,得孕妇乳母食用的牡丹籽调味油。

复合稳定剂为:茶多酚棕榈酸酯100ppm、牡丹鲜花精油20ppm、迷迭香提取物100ppm。

DHA藻油是一种富含二十二碳六烯酸(英文缩写DHA)的食用油。它的营养学分类与亚麻酸同属于n-3(即ω-3)系列脂肪酸。它是脑神经和视神经细胞的重要构成成分。该物质在天然食物中非常稀有,仅在深海鱼类中有一些含量。在正常人体内,在碳链延长酶和脱氢酶的参与下,亚麻酸可转化为DHA,但转化比例尚无定论。在我国居民亚麻酸摄入量确实不足的背景下,DHA的来源更为匮乏,因此在配方中予以适量补充是必要的。其补充的数量,参考采用了《中国 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规定标准,该标准的规定值为每人每天摄入量0.2-1.6克。

实施例5

与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将精炼以后的牡丹籽油与葡萄籽油、DHA藻油按比例混合;牡丹籽油的重量份数为80,葡萄籽油的重量份数为4份、核桃油8重量份、橄榄油5重量份、DHA藻油为4份;

将复合稳定剂加入到上述的混合油脂中,得孕妇乳母食用的牡丹籽调味油。

复合稳定剂为:番茄红素为10ppm、茶多酚脂肪酸酯为60ppm、牡丹鲜花精油为20ppm。

实施例6

与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将精炼以后的牡丹籽油与葡萄籽油、DHA藻油等按比例混合;牡丹籽油的重量份数为70,葡萄籽油的重量份数为6份、核桃油5重量份、橄榄油5重量份、;DHA藻油为2.2重量份;

将复合稳定剂加入到上述的混合油脂中,得孕妇乳母食用的牡丹籽调味油;

茶多酚棕榈酸酯10ppm、牡丹鲜花精油40ppm、迷迭香提取物10ppm。

实施例7

与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将精炼以后的牡丹籽油与葡萄籽油、DHA藻油等按比例混合;牡丹籽油的重量份数为75,葡萄籽油的重量份数为8份、核桃油5重量份、橄榄油4重量份、;DHA藻油为4.4份;

将复合稳定剂加入到上述的混合油脂中,得孕妇乳母食用的牡丹籽调味油;

虾青素20ppm,茶多酚棕榈酸酯50ppm、牡丹鲜花精油20ppm、迷迭香提取物10ppm。

一种孕妇乳母食用的牡丹籽调味油.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一种孕妇乳母食用的牡丹籽调味油.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一种孕妇乳母食用的牡丹籽调味油.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孕妇乳母食用的牡丹籽调味油.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孕妇乳母食用的牡丹籽调味油.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1056062.X (22)申请日 2016.11.24 (71)申请人 菏泽尧舜牡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74000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新菏尧 舜牡丹产业园 (菏泽市牡丹办事处东) (72)发明人 毛文岳 余洪智 纪海鹏 吴震生 刘俊民 (74)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 司 37205 代理人 于晓晓 (51)Int.Cl. A23D 9/007(2006.01) A23D 9/04(2006.01) C11B 1/04(2006.01) C11B 。

2、1/10(2006.01) C11B 3/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孕妇乳母食用的牡丹籽调味油 (57)摘要 本发明属于油脂加工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 种孕妇乳母食用的牡丹籽调味油, 还涉及该调味 油的制备方法。 一种孕妇乳母食用的牡丹籽调味 油, 包括下述的组分: 牡丹籽油、 葡萄籽油; 牡丹 籽油的重量份数为20-80、 葡萄籽油的重量份数 为10-30; 还包括稳定剂, 稳定剂的量为20- 100ppm。 本发明对油料预处理: 采用低温冷冻结 合挤压膨化, 使油料的细胞壁彻底破裂而且疏松 多空隙, 亚临界溶剂非常容易进入内部与微油粒 接触, 将其溶解汇集出来; 将萃取。

3、次数从常见的 3-5次萃取减少到2-3次, 简化了工艺, 每次萃取 的时间从常见的40-60min, 减少到30-40min, 节 省了时间、 能耗和成本。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9页 CN 106720465 A 2017.05.31 CN 106720465 A 1.一种孕妇乳母食用的牡丹籽调味油, 包括下述的组分: 牡丹籽油、 葡萄籽油、 核桃油、 橄榄油; 所述的牡丹籽油的重量份数为20-100、 葡萄籽油 的重量份数为5-10、 核桃油5-10、 橄榄油1-10; 还包括稳定剂, 所述的稳定剂的量为20-100pp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孕妇乳母食用的牡丹籽调味油, 其特征在。

4、于, 所述的稳定剂 包括稳定剂A, 所述的稳定剂A包括牡丹鲜花精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孕妇乳母食用的牡丹籽调味油,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稳定剂 还包括稳定剂B, 所述的稳定剂B包括番茄红素、 辣椒红素中的至少一种。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孕妇乳母食用的牡丹籽调味油,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稳定剂 A还包括脂溶性多酚、 迷迭香提取物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脂溶性多酚为脂溶性茶多酚或鼠 尾草酚中的至少一种。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孕妇乳母食用的牡丹籽调味油,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稳定剂 为10ppm番茄红素、 50ppm脂溶性多酚、 20ppm牡丹鲜花精油。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

5、种孕妇乳母食用的牡丹籽调味油,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稳定剂 还包括虾青素。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孕妇乳母食用的牡丹籽调味油,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牡丹籽 调味油包括70重量份的牡丹籽油、 8重量份的葡萄籽油、 6重量份的核桃油、 8重量份的橄榄 油, 复合稳定剂: 番茄红素为10ppm、 脂溶性多酚:60ppm、 牡丹鲜花精油为20ppm。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孕妇乳母食用的牡丹籽调味油,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牡丹籽 调味油包括70重量份的牡丹籽油、 8重量份的葡萄籽油、 6重量份的核桃油、 8重量份的橄榄 油、 2重量份的DHA藻油、 复合稳定剂: 番茄红素为10ppm、 茶多酚。

6、脂肪酸酯:60ppm、 牡丹鲜花 精油为20ppm。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孕妇乳母食用的牡丹籽调味油,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复合稳 定剂中, 茶多酚棕榈酸酯10ppm、 牡丹鲜花精油20ppm、 迷迭香提取物50ppm。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孕妇乳母食用的牡丹籽调味油的制备方法, 包括下述的步 骤: 将选择好的牡丹籽冷冻、 剥壳、 膨化、 亚临界丁烷萃取, 得牡丹籽毛油; 所述的冷冻步骤中, 将牡丹籽置于-9-4的温度下, 冷冻10-24小时, 取出后剥壳, 得 牡丹籽仁; 将牡丹籽仁轧胚得料胚, 投料至挤压膨化机, 料胚含水1012; 轧胚厚度0.35 0.45mm; 进膨化机。

7、料胚水分1011; 出膨化机料胚水分1213; 出料温度105110; 进膨化机蒸汽压力0 .650 .75Mpa; 蒸汽温度: 174 .5; 液压系统工作压力10 .00 19.00Mpa, 得膨化牡丹籽仁原料; 将膨化牡丹籽仁原料投入亚临界设备的萃取罐, 原料与丁烷溶剂的质量体积比为1:1- 1:3, 萃取温度30-50; 萃取压力为0.35-0.6Mpa, 连续提取2-3次, 每次时间30-40分钟; 采用常规油脂脱胶脱色法对牡丹籽毛油精炼; 将精炼以后的牡丹籽油与其它油类按重量比例混合; 牡丹籽油的重量份数为20-80份, 8重量份的葡萄籽油、 6重量份的核桃油、 8重量份的橄榄油、。

8、 2重量份的DHA藻油; 稳定剂的量 为20-100ppm;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06720465 A 2 将复合稳定剂加入到上述的混合油脂中, 得孕妇乳母食用的牡丹籽调味油, 所述的复 合稳定剂包括牡丹鲜花精油、 脂溶性多酚、 迷迭香提取物、 虾青素、 番茄红素、 辣椒红素中的 至少一种。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06720465 A 3 一种孕妇乳母食用的牡丹籽调味油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油脂加工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孕妇乳母食用的牡丹籽调味油, 还 涉及该调味油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当前, 国内外居民的食用油大多数为来源。

9、于动物或者植物的油脂, 其基本成分是 各种脂肪酸的甘油三酯。 营养学界公认的必需脂肪酸有两种, 一种是n-6系列亚油酸(十八 碳二烯酸), 另一种是以 亚麻酸(十八碳三烯酸)为代表的n-3系列脂肪酸。 按照我国政府委 托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 标准, 该标准规定了孕早 期、 孕中期、 孕晚期及哺乳期的脂肪酸膳食标准数量, 亚油酸的每人每天摄入量应为4.0 E; 亚麻酸的摄入量应为0.6E以上; 折算质量数值亚油酸适宜摄入量约为10克, 亚麻酸适 宜摄入量应为1.7-5.0克。 我国发布的调查数据是, 亚油酸人均摄入量已经达到甚至超过适 宜摄入量标准, 而 。

10、亚麻酸人均摄入量为0.4克, 仅达到适宜摄入量标准数值的8-24。 其 原因在于我国居民日常食用的油脂如猪油、 羊油、 奶油、 大豆油、 花生油、 菜籽油、 橄榄油、 山 茶油均富含亚油酸, 但是亚麻酸含量很少。 可以认为我国大多数居民处于亚麻酸摄入严重 不足状态。 这一状况对于孕妇乳母的健康非常不利, 对于胎儿、 婴幼儿的发育特别是大脑发 育、 智力发育具有重要不良影响, 所以在膳食营养方面补充亚麻酸具有重要意义。 0003 目前我国已陆续发现数量有限的关于丁烷亚临界制备食用植物油的报道, 但是, 普遍存在萃取次数较多才可能达到较高出油率的效果, 这对于规模化生产的 工业效率会 产生不利影响。

11、。 例如: 东北林业大学姚欢欢 油用牡丹种子油提取及剩余物综合利用 涉及 制油方法比较, 认为丁烷亚临界萃取3次, 出油率仅达23.92, 明显低于正己烷超声提取方 法的29.00; 0004 江苏大学周世龙 大豆胚芽油的亚临界丁烷萃取特性研究 显示, 丁烷萃取3次, 每 次萃取时间30min, 萃取率9.3。 武汉轻工大学张燕鹏披露的 亚临界丁烷萃取法制备大豆 胚芽油的研究 报道, 亚临界丁烷萃取最佳工艺条件为: 原料粒径40目,萃取温度50,每次 萃取时间40min,萃取5次。 0005 甘肃轻工研究院披露了采用亚临界四氟乙烷流体从文冠果籽中提取文冠果油方 法。 一种从文冠果籽中提取文冠果。

12、油的方法, 文冠果籽原料粉碎至4060目, 亚临界四氟乙 烷流体的萃取温度为3040, 萃取压力为1.01.2MPa, 每次萃取时间为3040min, 重复 萃取3次; 分离温度为4555, 用隔膜压缩机抽负压逐渐降压到510-2Pa, 每次分离时间为2030min, 重复分离3次; 最后合并文冠果油毛油再通过高速冷冻离心机 离心分离、 过滤, 得到文冠果油产品。 经实验验证, 在以上工艺条件下文冠果油得率为 31.8, 产品品质良好。 0006 CN 103815053.A披露了一种产妇用牡丹籽调味油的制备方法, 具体是, 其预处理 包括水浸泡5-10h、 -20至-10冷冻8-10h, 然。

13、后真空微波干燥、 热泵除湿干燥。 下一步20- 60MPa压榨(静态)8-10h得牡丹籽油。 上述的方法能耗偏高从而导致成本较高。 说 明 书 1/9 页 4 CN 106720465 A 4 0007 CN 103815058.A专利中, 制油工艺为亚临界萃取之后的连接不是常规精炼工艺而 是进行两次分子蒸馏, 收集其重相成分即牡丹籽油, 其特征在于, 由牡丹籽油、 米胚油、 番茄 提取 物和儿茶素组成, 各原料加入质量占食用油总质量的百分比为: 牡丹籽油42-65、 米 胚油33-52、 番茄提取物1-4和儿茶素1-2。 在上述的专利申请中文件中, 为了油脂的 抗氧化稳定性, 添加了聚甘油单。

14、油酸酯, 该成分可以归属聚甘油脂肪酸酯添加剂, 但是国标 GB2760-2014规定该产品在用于脂肪乳化时, 不得用于植物油; 如减少用量用于植物油时, 规定仅限于煎炸油。 该文件的发明内容第一项是应用儿茶素作抗氧化剂, 为了解决儿茶素 在食用油中难溶解问题, 加入了聚甘油单油酸酯和乙醇, 然后增加不澄清透明问题。 上述的 文件中对于抗氧化剂的效果仅有提高了食用油的保鲜期保质期一句话描述, 而没有具体研 究数据。 0008 CN 102106410A公开了一种孕妇油茶籽营养油, 其特征是按生产1吨孕妇油茶籽营 养油的质量计算, 以油茶籽油为主原料, 产品含有二十二碳六烯酸34Kg, 二十碳五烯。

15、酸2 3Kg, 花生四烯酸12Kg, 亚麻酸2025Kg, 共轭亚油酸油1.82Kg, 维生素A1800 2000IU, 维生素E180200g。 以上的油是以孕妇油茶籽为原料生产的油品。 0009 目前关于孕妇调味油, 并没有以牡丹籽油为原料生产的油品。 0010 针对上述专利或专利申请或文献的缺陷, 亟待发明一种成本低的、 添加植物源性 的抗氧化剂以延长油脂的保持期限的且对于孕妇乳母这一类特殊人群提供她们必须的营 养的牡丹籽调味油。 发明内容 0011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低温冷冻预处理结合挤压膨化 和亚临界萃取制备得到功能性牡丹籽油的方法。 0012 本发明的孕。

16、妇乳母食用的牡丹籽调味油是通过下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以上 的技 术问题的: 0013 一种孕妇乳母食用的牡丹籽调味油, 包括下述的组分: 0014 牡丹籽油、 葡萄籽油、 核桃油、 橄榄油; 所述的牡丹籽油的重量份数为20-100、 葡萄 籽油的重量份数为5-10、 核桃油5-10、 橄榄油1-10; 0015 还包括稳定剂, 稳定剂的量为20-100ppm。 0016 稳定剂包括稳定剂A, 稳定剂A包括牡丹鲜花精油。 0017 稳定剂还包括稳定剂B, 稳定剂B包括番茄红素、 辣椒红素中的至少一种。 0018 稳定剂A还包括脂溶性多酚、 迷迭香提取物中的至少一种, 脂溶性多酚为脂溶性茶 多酚或鼠。

17、尾草酚中的至少一种。 0019 稳定剂为10ppm番茄红素、 50ppm脂溶性多酚、 20ppm牡丹鲜花精油。 0020 稳定剂还包括虾青素。 0021 牡丹籽调味油包括70重量份的牡丹籽油、 8重量份的葡萄籽油、 6重量份的核桃油、 8重量份的橄榄油, 复合稳定剂: 番茄红素为10ppm、 脂溶性多酚:60ppm、 牡丹鲜花精油为 20ppm。 0022 牡丹籽调味油包括70重量份的牡丹籽油、 8重量份的葡萄籽油、 6重量份的核桃油、 8重量份的橄榄油、 2重量份的DHA藻油、 复合稳定剂: 番茄红素为10ppm、 茶多酚脂肪酸酯: 说 明 书 2/9 页 5 CN 106720465 A 。

18、5 60ppm、 牡丹鲜花精油为20ppm。 0023 复合稳定剂中, 茶多酚棕榈酸酯10ppm、 牡丹鲜花精油20ppm、 迷迭香提取物50ppm。 0024 本发明的一种孕妇乳母食用的牡丹籽调味油的制备方法, 包括下述的步骤: 0025 将选择好的牡丹籽冷冻、 剥壳、 膨化、 亚临界丁烷萃取, 得牡丹籽毛油; 0026 所述的冷冻步骤中, 将牡丹籽置于-9-4的温度下, 冷冻10-24小时, 取出后剥 壳, 得牡丹籽仁; 0027 将牡丹籽仁轧胚得料胚, 投料至挤压膨化机, 料胚含水1012; 轧胚厚度0.35 0.45mm; 进膨化机料胚水分1011; 出膨化机料胚水分1213; 出料温。

19、度105110; 进膨化机蒸汽压力0 .650 .75Mpa; 蒸汽温度: 174 .5; 液压系统工作压力10 .00 19.00Mpa, 得膨化牡丹籽仁原料; 0028 将膨化牡丹籽仁原料投入亚临界设备的萃取罐, 原料与丁烷溶剂的质量体积比为 1:1-1:3, 萃取温度30-50; 萃取压力为0.35-0.6Mpa, 连续提取2-3次, 每次时间30-40分 钟; 0029 采用常规油脂脱胶脱色法对牡丹籽毛油精炼; 0030 将精炼以后的牡丹籽油与其它油类按重量比例混合; 牡丹籽油的重量份数为20- 80份, 8重量份的葡萄籽油、 6重量份的核桃油、 8重量份的橄榄油、 2重量份的DHA藻。

20、油; 稳定 剂的量为20-100ppm; 0031 将复合稳定剂加入到上述的混合油脂中, 得孕妇乳母食用的牡丹籽调味油, 所述 的复合稳定剂包括牡丹鲜花精油、 脂溶性多酚、 迷迭香提取物、 虾青素、 番茄红素、 辣椒红素 中的至少一种。 0032 在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 2013版) 中, 规定了孕妇早、 中、 晚期 和乳母期的膳食脂肪酸适宜摄入量, 四个阶段中 亚麻酸均为0.6E,DHA为200mg, EPA为 50mg。 以上数据为防止必需脂肪酸缺乏症的标准, 而如果高于上述标准3-4倍, 对于人体将 会更具有积极影响, 并且无不良反应。 而膳食营养调查表明, 我国孕妇。

21、乳母及广大普通居民 均处于必需脂肪酸, 特别是n-3不饱和脂肪酸更为摄入不足, 其缺乏程度在70-90左右, 因 此, 本发明人认 为有必要为孕妇乳母专门设计补充n-3不饱和脂肪酸的产品, 以解决必需 营养素摄入不足问题。 从而提高我国孕妇乳母的健康, 特别是能够提高出生儿的智力水平。 0033 本发明中的调味油使用植物来源的稳定剂, 该稳定剂使产品保质期比使用本领域 内常用的TBHQ(特丁基对苯二酚)提高40。 该产品能够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要求, 充 分补充我国居民普遍缺乏的重要营养素亚麻酸、 二十二碳六烯酸, 从而具有维护脑健康和 心血管健康的功能; 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均具有重要。

22、意义。 0034 本发明的配方中, 采用牡丹鲜花精油作为稳定剂, 不仅改善了调味油的气味, 而且 增强了调味油的抗氧化性。 0035 本发明产品采用的原料牡丹籽油是一种富含亚麻酸的食用植物油, 其亚麻酸含量 在38以上。 经实验验证牡丹籽油具有降低高血脂、 高胆固醇、 高血糖方面的功能。 本发明 的产品牡丹籽毛油的制备工艺既不采用压榨法, 也不采用正己烷浸出法, 因为压榨法通用 的螺旋压榨机其出料口终端的挤压升温可达130, 可使牡丹籽中的蛋白质及其它活性成 分高温变性, 不利于后续牡丹蛋白及生物酚等产品的制备; 而正己烷浸出法虽然在制油领 域长期沿用, 但是, 正己烷确属有害溶剂, 存在环保。

23、问题和溶剂残留威胁食品安全问题。 本 说 明 书 3/9 页 6 CN 106720465 A 6 发明采用的丁烷亚临界萃取, 已经试验验证, 是避开前述两种方式, 另行选择的一种低温制 油的方法。 0036 本发明的另一改进是, 在调味油的生产工艺中, 将牡丹籽仁置于-9-4冷库中 储存, 既可低温保鲜保质又利于后续工艺。 本发明人经过多次实验, 得出结论, 牡丹籽仁内 部细胞结构在-4或者-5时是物料内部水分形成冰晶的阶段, 冰晶的膨胀可使油料细胞 壁破裂。 但是由于牡丹籽原料含水率不高, 被破碎的细 胞比例并不高。 本发明人经过多次 试验证明, 深低温速冻与较低温慢冻有明显差别: 速冻产。

24、生的冰晶较小, 慢冻产生的冰晶较 大; 较大的冰晶对于植物细胞的结构变化影响较大, 因而有利于后续破碎细胞提取油脂。 此 外, 试验结果进一步显示, 不同低温处理工艺所得到的后续产品, 在保质期内的澄明度有不 同: 深低温工艺产品在保质期的前2个月内, 出现因絮状物而导致澄明度不合格的几率高, 而较低温工艺的产品, 从未出现絮状物问题。 0037 在冷冻之后, 再进行油料挤压膨化处理, 对于油品的提取率有较大的提高, 而且对 于油品的品质也有显著的影响。 0038 本发明先采用冷冻的方式将牡丹籽冷冻, 使其内部水分形成冰晶, 致使细胞破裂, 有利于后续的提取; 再结合挤压膨化工艺, 在油料细胞。

25、的细胞壁已经破碎的状态下, 组织结 构内部空隙增加, 细胞内的微油粒比较容易被外力(机械力、 溶剂的融合力)分离出来。 0039 油料在膨化中细胞的破坏和渗透性的改善, 使浸出溶剂比减小, 溶剂比由生胚的 0.8:1降低为0.6:1,因此明显地提高了混合油浓度, 使混合油浓度从20左右提高至28 30。 因此, 减轻了混合油蒸发系统的负荷和溶剂回收的负荷。 节省了混合油蒸发工序的蒸 汽消耗。 0040 而且采用挤压膨化处理, 使油料中的酶类被钝化, 提高了浸出毛油的质量。 0041 在挤压膨化过程中油料中的酶类和抗营养因子被钝化, 避免了脂肪氧化酶和磷脂 酶对油料中磷脂的影响, 减少了浸出毛油。

26、中非水化磷脂的含量, 增加了浸出毛油中总磷脂 含量, 可有效地提高油脂精炼效能, 提高油脂产品质量, 并提高了水化脱胶过程中磷脂副产 品的得率和磷脂产品的质量。 0042 相对于背景技术中CN 103815058.A, 本发明的方法是把脂溶性茶多酚加入, 不存 在背景技术中所描述的 “应用儿茶素作抗氧化剂, 为了解决儿茶素在食用油中难溶解问题, 加入了聚甘油单油酸酯和乙醇, 然后增加不澄清透明问题” 这方面的问题。 0043 相对于背景技术中CN 103815058.A所披露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能耗、 高 效率、 符合法规要求的牡丹籽油生产工艺过程: 原料冷冻+挤压膨化后, 亚临界萃取。

27、即得牡 丹籽油, 产品符合国家卫计委2011年第9号公告附件写明的工艺要求。 0044 相对于CN 103815053.A, 本发明的方法能耗较低, 而且成本低。 004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对油料的预处理后, 采用快速低温冷冻结合挤压 膨化, 使油料的细胞壁彻底破裂而且疏松多空隙, 亚临界溶剂非常容易进入内部与微油粒 接触, 将其溶解汇集出来, 将萃取次数从常见的3-5次萃取减少到2-3次, 简化了工艺, 每次 萃取的时间从常见的40-60min, 减少到30-40min, 节省了时间、 能耗和成本, 在规模化生产 中具有重要的提到生产效率、 节能降耗的意义。 0046 另外, 。

28、本发明的配方以牡丹籽油为主, 辅以葡萄籽油、 核桃油、 橄榄油, 为广大的孕 妇乳母提供了必需脂肪酸, 特别是提供了n-3不饱和脂肪酸, 解决了这类特殊人群必需营养 说 明 书 4/9 页 7 CN 106720465 A 7 摄入不足的问题, 从而提高了孕妇乳母的健康, 特别是能够提高出生儿的智力水平。 具体实施方式 0047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以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 了解本发明, 但并不以此限制本发明。 0048 实施例1 0049 孕妇乳母食用的牡丹籽调味油, 其制备方法包括下述的步骤: 0050 将选择好的牡丹籽冷冻、 剥壳、 膨化、 亚临界丁烷萃取, 。

29、得牡丹籽毛油; 0051 冷冻步骤中, 将牡丹籽置于-5的温度下, 冷冻16小时, 取出后剥壳, 得牡丹籽仁; 0052 将牡丹籽仁轧胚得料胚, 投料至挤压膨化机, 料胚含水11; 轧胚厚度0.4mm; 进膨 化机料胚水分10; 出膨化机料胚水分12; 出料温度108; 进膨化机蒸汽压力0.7Mpa; 蒸 汽温度: 174.5; 液压系统工作压力15Mpa, 得膨化牡丹籽仁原料; 0053 将膨化牡丹籽仁原料投入亚临界设备的萃取罐, 原料与丁烷溶剂的质量体积比为 1:2, 萃取温度40; 萃取压力为0.5Mpa, 连续提取2次, 每次时间40分钟, 溶剂蒸发回收后得 牡丹籽毛油; 0054 采。

30、用常规油脂脱胶脱色法对牡丹籽毛油精炼; 0055 将精炼以后的牡丹籽油与葡萄籽油按比例混合; 牡丹籽油的重量份数为80, 葡萄 籽油的重量份数为8份、 核桃油6重量份、 橄榄油8重量份; 0056 将复合稳定剂加入到上述的混合油脂中, 得孕妇乳母食用的牡丹籽调味油。 0057 复合稳定剂为: 10ppm番茄红素、 50ppm脂溶性多酚、 20ppm牡丹鲜花精油; 0058 将上述的油品在常温下、 同样的光照环境中放置30天后, 比较其抗氧化性, 仪器: racimat 743瑞士万通食用油氧化稳定性测定仪 0059 测定方法条件: 按照美国谷物化学师协会AACC-58-52标准; 120, 通。

31、气量20L/h。 样品质量: 3g左右。 0060 抗氧化剂来源: 进口脂溶性茶多酚EGCg Oil来自北京杰森源代理日本产品; 国产 脂溶性茶多酚来自余姚市惠德隆公司产品。 TBHQ来自广东广益食品添加剂 有限公司。 0061 油脂来源: 市售国产执行国家标准的产品。 0062 茶多酚是来源于茶叶的一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功能性成分, 也是一种良好的食品 抗氧化剂。 但是, 它具有良好的水溶性, 而不能在油脂中溶解, 从而限制了在食用油中的应 用。 脂溶性茶多酚同样是以绿茶为原料提取加工的抗氧化剂, 主要成分也是儿茶素类物质, 重要特点是具有脂溶性。 0063 采用活性氧法(AOM法)专业油脂氧。

32、化稳定性分析仪测试结果表明, 其抗氧化性能 优于行业内常用的二丁基羟基甲苯(BHT)、 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 按比例添加后能保持油 品原有品质, 能增加油品透明度及亮度, 增加产品的牡丹鲜花香味; 在保质期方面, 目前我 国食用油领域普遍采用添加抗氧化剂TBHQ100-200ppm, 保质期达到18个月, 本发明采用的 复合抗氧化剂明显优于TBHQ100-200ppm的效果。 按行业内经验计算约可达到24个月。 验证 结果见下表: 0064 5种抗氧化剂对7种油脂的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说 明 书 5/9 页 8 CN 106720465 A 8 0065 说 明 书 6/9 页 9 CN。

33、 106720465 A 9 0066 0067 实施例2 0068 孕妇乳母食用的牡丹籽调味油的制备方法如下: 0069 将选择好的牡丹籽冷冻、 剥壳、 膨化、 亚临界丁烷萃取, 得牡丹籽毛油; 0070 冷冻步骤中, 将牡丹籽置于-7的温度下, 冷冻15小时, 取出后剥壳, 得 牡丹籽 仁; 0071 将牡丹籽仁轧胚得料胚, 投料至挤压膨化机, 料胚含水10; 轧胚厚度0.35mm; 进 膨化机料胚水分10; 出膨化机料胚水分12; 出料温度105; 进膨化机蒸汽压力 0.65Mpa; 蒸汽温度: 174.5; 液压系统工作压力10.00Mpa, 得膨化牡丹籽仁原料; 0072 将膨化牡丹。

34、籽仁原料投入亚临界设备的萃取罐, 原料与丁烷溶剂的质量体积比为 1:2, 萃取温度30; 萃取压力为0.35Mpa, 连续提取2次, 每次时间30分钟, 溶剂蒸发回收后 说 明 书 7/9 页 10 CN 106720465 A 10 得牡丹籽毛油; 0073 采用常规油脂脱胶脱色法对牡丹籽毛油精炼; 0074 将精炼以后的牡丹籽油与葡萄籽油等油脂按比例混合; 牡丹籽油的重量份数为80 份, 葡萄籽油的重量份数为5份、 核桃油5重量份、 橄榄油1重量份; 0075 将复合稳定剂加入到上述的混合油脂中, 复合稳定剂为: 番茄红素10ppm、 脂溶性 多酚50ppm、 牡丹鲜花精油20ppm, 得。

35、孕妇乳母食用的牡丹籽调味油。 0076 实施例3 0077 孕妇乳母食用的牡丹籽调味油的制备方法如下: 0078 将选择好的牡丹籽冷冻、 剥壳、 膨化、 亚临界丁烷萃取, 得牡丹籽毛油; 0079 冷冻步骤中, 将牡丹籽置于-4的温度下, 冷冻24小时, 取出后剥壳, 得牡丹籽仁; 0080 将牡丹籽仁轧胚得料胚, 投料至挤压膨化机, 料胚含水12; 轧胚厚度0.45mm; 进 膨化机料胚水分11; 出膨化机料胚水分13; 出料温度110; 进膨化机蒸汽压力 0.75Mpa; 蒸汽温度: 174.5; 液压系统工作压力19.00Mpa, 得膨化牡丹籽仁原料; 0081 将膨化牡丹籽仁原料投入亚。

36、临界设备的萃取罐, 原料与丁烷溶剂的质量体积比为 1:3, 萃取温度50; 萃取压力为0.6Mpa, 连续提取3次, 每次时间40分钟; 0082 采用常规油脂脱胶脱色法对牡丹籽毛油精炼; 0083 将精炼以后的牡丹籽油与葡萄籽油等混合; 牡丹籽油的重量份数为80份, 牡丹籽 油的重量份数为80份, 葡萄籽油的重量份数为5份、 核桃油5重量份、 橄榄油1重量份; 0084 将复合稳定剂加入到上述的混合油脂中, 得孕妇乳母食用的牡丹籽调味油, 稳定 剂中, 番茄红素为10ppm、 茶多酚脂肪酸酯为60ppm、 牡丹鲜花精油为20ppm。 0085 实施例4 0086 与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 将精。

37、炼以后的牡丹籽油与葡萄籽油、 DHA藻油等按比例混 合; 牡丹籽油的重量份数为80份, 葡萄籽油的重量份数为5份、 核桃油5重量份、 橄榄油1重量 份、 DHA藻油为2.5重量份; 0087 将复合稳定剂加入到上述的混合油脂中, 得孕妇乳母食用的牡丹籽调味油。 0088 复合稳定剂为: 茶多酚棕榈酸酯100ppm、 牡丹鲜花精油20ppm、 迷迭香提取物 100ppm。 0089 DHA藻油是一种富含二十二碳六烯酸(英文缩写DHA)的食用油。 它的营养学分类与 亚麻酸同属于n-3(即-3)系列脂肪酸。 它是脑神经和视神经细胞的重要构成成分。 该物质 在天然食物中非常稀有, 仅在深海鱼类中有一些。

38、含量。 在正常人体内, 在碳链延长酶和脱氢 酶的参与下, 亚麻酸可转化为DHA, 但转化比例尚无定论。 在我国居民亚麻酸摄入量确实不 足的背景下, DHA的来源更为匮乏, 因此在配方中予以适量补充是必要的。 其补充的数量, 参 考采用了 中国 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 规定标准, 该标准的规定值为每人每 天摄入量0.2-1.6克。 0090 实施例5 0091 与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 将精炼以后的牡丹籽油与葡萄籽油、 DHA藻油按比例混合; 牡丹籽油的重量份数为80, 葡萄籽油的重量份数为4份、 核桃油8重量份、 橄榄油5重量份、 DHA藻油为4份; 0092 将复合稳定剂加入到上。

39、述的混合油脂中, 得孕妇乳母食用的牡丹籽调味油。 说 明 书 8/9 页 11 CN 106720465 A 11 0093 复合稳定剂为: 番茄红素为10ppm、 茶多酚脂肪酸酯为60ppm、 牡丹鲜花精油为 20ppm。 0094 实施例6 0095 与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 将精炼以后的牡丹籽油与葡萄籽油、 DHA藻油等按比例混 合; 牡丹籽油的重量份数为70, 葡萄籽油的重量份数为6份、 核桃油5重量份、 橄榄油5重量 份、 ; DHA藻油为2.2重量份; 0096 将复合稳定剂加入到上述的混合油脂中, 得孕妇乳母食用的牡丹籽调味油; 0097 茶多酚棕榈酸酯10ppm、 牡丹鲜花精油40ppm、 迷迭香提取物10ppm。 0098 实施例7 0099 与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 将精炼以后的牡丹籽油与葡萄籽油、 DHA藻油等按比例混 合; 牡丹籽油的重量份数为75, 葡萄籽油的重量份数为8份、 核桃油5重量份、 橄榄油4重量 份、 ; DHA藻油为4.4份; 0100 将复合稳定剂加入到上述的混合油脂中, 得孕妇乳母食用的牡丹籽调味油; 0101 虾青素20ppm, 茶多酚棕榈酸酯50ppm、 牡丹鲜花精油20ppm、 迷迭香提取物10ppm。 说 明 书 9/9 页 12 CN 106720465 A 12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