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紫薯丛生芽的诱导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紫薯丛生芽的诱导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310525705.0 (22)申请日 2013.10.31 (73)专利权人 青岛文创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66061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香港东 路248号创业园、 生物园239房间 (72)发明人 苏建丽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11316 代理人 滑春生 赵永伟 (51)Int.Cl. A01H 4/00(2006.01) (56)对比文件 JP 特开2000-308427 A,2000.11.07,全文. CN 101138324。
2、 A,2008.03.12,全文. CN 101356895 A,2009.02.04,全文. 李鸿雁.紫色甘薯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 信 阳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011,正文摘要. 韩宏义等.黑甘薯脱毒快繁技术研究. 杂粮 作物 .2008,第28卷(第2期),第94-95页, 尤其是 第1、 3节. 审查员 王佳妹 (54)发明名称 一种紫薯丛生芽的诱导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紫薯丛生芽的诱导方法, 该方法包括外植体消毒、 配置培养基、 接种和培 养步骤, 其中培养基以MS为基础培养基, 1L培养 基中溶解2,4-D 0.5-1mg、 NAA 1-2mg、 6-BA 0.1-。
3、 0.3mg、 KT 0.3-0.5mg;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个 紫薯的茎尖分生组织可以诱导出12个芽, 诱导效 率达到1200%, 显著提高组培效率; 利用一个紫薯 茎尖分生组织诱导出丛生芽, 得到大量同质无性 系, 提高紫薯茎尖培养的繁殖系数, 易于工厂化 生产紫薯组培苗。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CN 103598094 B 2016.08.17 CN 103598094 B 1.一种紫薯丛生芽的诱导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 (1)外植体消毒: 以紫薯茎尖为外植体, 无菌水清洗干净后置于50%的乙醇溶液中浸泡 20s, 取出置于体积分数为1.5%的次氯酸钠溶液中消毒5m。
4、in, 最后用无菌水清洗干净后放于 无菌操作台内; (2)配置诱导培养基: 将2,4-二氯苯氧乙酸2,4-D、 萘乙酸NAA、 6-苄基嘌呤6-BA、 激动素 KT溶解于基本培养基MS中, 高压灭菌冷却至室温后待用, 其中各组份用量为: MS 1L、 2,4-D 0.5-1mg、 NAA 1-2mg、 6-BA 0.1-0.3mg、 KT 0.3-0.5mg; (3)接种: 在无菌操作台内, 将消毒后的紫薯茎尖接种于诱导培养基上, 每个培养皿接 种一个茎尖分生组织; (4)诱导丛生芽: 将接种好的茎尖分生组织在无菌、 温度18-22、 光强 2000-3000 Lx、 每天光照8小时的条件下培。
5、养3-4周至丛生芽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薯丛生芽诱导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所述的诱导培 养基中, 各组份含量为: MS 1L、 2,4-D 0.5mg、 NAA 1mg、 6-BA 0.1mg、 KT 0.3m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薯丛生芽诱导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所述的诱导培 养基中, 各组份含量为: MS 1L、 2,4-D 0.6mg、 NAA 1.2mg、 6-BA 0.2mg、 KT 0.4m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薯丛生芽诱导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所述的诱导培 养基中, 各组份含量为: MS 1L、 2,4-D 1m。
6、g、 NAA 2mg、 6-BA 0.3mg、 KT 0.5mg。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薯丛生芽诱导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所述的诱导培 养基中, 各组份含量为: MS 1L、 2,4-D 0.5mg、 NAA 1mg、 6-BA 0.3mg、 KT 0.5mg。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3598094 B 2 一种紫薯丛生芽的诱导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紫薯丛生芽的诱导方法, 属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紫薯 (Solanum tuberdsm) 又叫黑薯, 薯肉呈紫色至深紫色。 富含蛋白质质、 淀粉、 果胶、 纤维素。
7、、 氨基酸、 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 同时还富含硒元素和花青素。 紫薯营养丰富具 特殊保健功能, 其中的蛋白质、 氨基酸都是极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 富含的维生素A可以改 善视力和皮肤的粘膜上皮细胞, 维生素C 可使胶元蛋白正常合成, 防治坏血病的发生; 花 青素是天然强效自由基清除剂。 紫薯的深加工, 主要是提取花青素, 花青素是一种天然紫色 素添加剂, 它安全无毒副作用, 虽然比人工合成的色素价格贵, 但仍然畅销于国际市场; 紫 红薯还可去皮烘干粉碎后加工成全粉, 色泽美观, 营养丰富, 是极好的食品加工原料, 可作 为各种糕点主料和配料, 目前韩国每年要从中国进口紫色红薯全粉500吨左右; 。
8、另外, 以紫 红薯为原料制作的炸薯片、 冷冻薯饼和粉丝等, 以营养丰富、 口感好, 颇受市场青睐; 紫薯在 国际、 国内市场上十分走俏, 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0003 我国目前已育成的紫色红薯品种有: 济薯18号, 该品种为山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 所育成, 亩产量3000公斤以上; 广薯135, 该品种为广东省农科院育成, 亩产量为2000公斤 2500公斤, 宁紫4号。 该品种为江苏省农科院粮油作物研究所育成, 亩产量为500公斤左右。 以上3个品种还可鲜食, 而且均具有抗旱、 耐瘠薄、 适应性强、 产量较高、 薯块均匀、 薯皮光 滑、 色泽鲜艳和肉质细腻等特点, 适宜广大红薯产区种植。 传统。
9、的薯类秧苗育种时间周期 长, 育种条件不一控制, 而秧苗的质量不高, 导致亩产量也不高。 0004 马铃薯、 甘薯等薯类通过组织培养技术进行繁殖已经是非常成熟的技术, 不但可 以在短时间内繁殖出大量的愈伤组织或者丛生芽, 且再生的植株与原始植株没有遗传差异 性; 而诱导丛生芽的组织培养方式, 繁殖系数很高, 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是最有效的 组织培养技术。 紫薯与马铃薯、 甘薯同属于旋花科的植物, 但是目前没有任何紫薯组织培养 方面的报道, 是否可以对紫薯进行组织培养技术快速育种还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提供一种紫薯丛生芽的诱导方法, 一方面弥补现有技术中紫薯组织培养。
10、研 究的空白,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紫薯快速的育种方法, 可以短时间内繁殖出大量的紫薯丛生 芽, 大大提高紫薯的繁殖系数。 0006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紫薯丛生芽的诱导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0007 (1) 外植体消毒: 以紫薯茎尖为外植体, 无菌水清洗干净后置于50%的乙醇溶液中 浸泡20s, 取出置于体积分数为1.5%的次氯酸钠溶液中消毒5min, 最后用无菌水清洗干净后 放于无菌操作台内; 0008 (2) 配置诱导培养基: 将2,4-二氯苯氧乙酸 2,4-D、 萘乙酸 NAA、 6-苄基嘌呤 6- BA、 激动素KT溶解于基本培养基MS中, 高压灭菌冷却至室温后待用, 其中各组。
11、份用量为: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3598094 B 3 MS1L、 2,4-D 0.5-1mg、 NAA 1-2mg、 6-BA 0.1-0.3mg、 KT 0.3-0.5mg; 0009 (3) 接种: 在无菌操作台内, 将消毒后的紫薯茎尖接种于培养基上, 每个培养皿接 种一个茎尖分生组织; 0010 (4) 诱导丛生芽: 将接种好的茎尖分生组织在无菌、 温度18-22、 光强2000-3000 Lx、 每天光照8小时的条件下培养3-4周至丛生芽形成。 0011 进一步的, 步骤2中所述的培养基中, 各组分含量为: MS 1L、 2,4-D 0.5mg、 NAA 1mg、 。
12、6-BA 0.1mg、 KT 0.3mg。 0012 进一步的, 步骤2中所述的培养基中, 各组分含量为: MS 1L、 2,4-D 0.6mg、 NAA 1.2mg、 6-BA 0.2mg、 KT 0.4mg。 0013 进一步的, 步骤2中所述的培养基中, 各组分含量为: MS 1L、 2,4-D 1mg、 NAA 2mg、 6-BA 0.3mg、 KT 0.5mg。 0014 进一步的, 步骤2中所述的培养基中, 各组分含量为: MS 1L、 2,4-D 0.5mg、 NAA 1mg、 6-BA 0.3mg、 KT 0.5mg。 0015 本发明所述的紫薯丛生芽诱导方法, 一个紫薯的茎尖。
13、分生组织可以诱导出12个 芽, 诱导效率达到1200%, 显著提高组培效率。 利用一个紫薯茎尖分生组织诱导出丛生芽, 得 到大量同质无性系, 提高紫薯茎尖培养的繁殖系数, 易于工厂化生产紫薯组培苗。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17 实施例1: 0018 (1) 外植体消毒: 以紫薯茎尖为外植体, 无菌水清洗干净后置于50%的乙醇溶液中 浸泡20s, 取出置于体积分数为1.5%的次氯酸钠溶液中消毒5min, 最后用无菌水清洗干净后 放于无菌操作台内; 0019 (2) 配置诱导培养基: 将2,4-二氯苯氧乙酸 2,4-D、 萘乙酸 NAA、 6-苄基。
14、嘌呤 6- BA、 激动素KT溶解于基本培养基MS中, 高压灭菌冷却至室温后待用, 其中各组份用量为: MS 1L、 2,4-D 0.5mg、 NAA 1mg、 6-BA 0.1mg、 KT 0.3mg; 0020 (3) 接种: 在无菌操作台内, 将消毒后的紫薯茎尖接种于培养基上, 每个培养皿接 种一个茎尖分生组织; 0021 (4) 诱导丛生芽: 将接种好的茎尖分生组织在无菌、 温度18-22、 光强2000-3000 Lx、 每天光照8小时的条件下培养3-4周至丛生芽形成。 一个紫薯的茎尖分生组织可以诱导 出9个芽诱导效率达到900%。 0022 实施例2: 0023 与实施例1操作基本。
15、相同, 所不同的是, 步骤2中, 培养基的配方为MS 1L、 2,4-D 0.6mg、 NAA 1.2mg、 6-BA 0.2mg、 KT 0.4mg, 一个紫薯的茎尖分生组织可以诱导出12个芽诱 导效率达到1200%。 0024 实施例3: 0025 与实施例1操作基本相同, 所不同的是, 步骤2中, 培养基的配方为MS 1L、 2,4-D 1mg、 NAA 2mg、 6-BA 0.3mg、 KT 0.5mg, 一个紫薯的茎尖分生组织可以诱导出10个芽诱导效 率达到1000%。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3598094 B 4 0026 实施例4: 0027 与实施例1操作基本相同, 所不同的是, 步骤2中, 培养基的配方为MS 1L、 2,4-D 0.5mg、 NAA 1mg、 6-BA 0.3mg、 KT 0.5mg, 一个紫薯的茎尖分生组织可以诱导出9个芽诱导效 率达到900%。 0028 上述实例只是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以及技术特点, 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 凡根据本发明的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 都应该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之内。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3598094 B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