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头苔草的移栽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塔头苔草的移栽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84747A43申请公布日20110608CN102084747ACN102084747A21申请号201010546131122申请日20101116A01C14/00200601A01G1/0020060171申请人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地址15008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哈平路138号72发明人佟守正吕宪国姜明周元春武洪亮赵威王松玲74专利代理机构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23109代理人韩末洙54发明名称塔头苔草的移栽方法57摘要塔头苔草的移栽方法,涉及一种塔头苔草的移栽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目前塔头苔草移栽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发芽缓慢、生长滞后、容。
2、易死亡的问题。发芽期塔头苔草的移栽方法一、选择移栽区域;二、选择发芽期的塔头苔草,挖掘,切割;或者选择生长期的塔头苔草,挖掘,切割;三、移栽;四、表土复原并压实,灌水;五、冬季越冬保护,即完成塔头苔草的移栽。本发明的移栽方法使塔头苔草移栽57天后发芽,移栽成活率达到90以上。应用于塔头苔草移栽领域。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CN102084748A1/1页21塔头苔草的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塔头苔草的移栽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一、选择地势低平、干湿交替且水深为030CM的湖滨或河漫滩区域,然后平整土地,修筑格田,并在格田周围堆筑田埂,埂高。
3、2025CM,形成移栽区域;二、在北方5月中上旬,选择叶片高度小于10CM的发芽期的塔头苔草,然后纵向挖掘并取出一半发芽期的塔头苔草,并保留根部的原状土壤,然后进行切割,使根部长度为2530CM,得移栽苗,或者在北方5月下旬至八月中上旬,选择茎叶高度为10110CM的生长期的塔头苔草,然后纵向挖掘并取出一半生长期的塔头苔草,并保留根部的原状土壤,然后进行切割,使根部长度为2530CM,将塔头苔草的地上茎叶部分进行剪切,使茎叶长度保留35CM,得移栽苗;三、将移栽区域的表层土壤翻至1020CM的深度,将移栽苗埋入土层中,地上部分高出地表510CM,株距和行距均为4060CM;四、然后将移栽苗周围。
4、的表土进行复原并压实,进行第一次灌水,水深为15CM,待土壤干旱至裂隙时,进行第二次灌水,水深保持在510CM,待地表干旱至无积水,进行第三次灌水,水深控制在10CM以下,之后使土壤水分始终保持过饱和状态直至秋末;五、冬季越冬保护措施在结冰期到来之前,对移栽区域进行一次灌水处理,水深控制在1015CM,即实现了塔头苔草的移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头苔草的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使根部长度为2728C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塔头苔草的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选择茎叶高度为3090CM的生长期的塔头苔草。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塔头苔草的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选择茎叶高度。
5、为5070CM的生长期的塔头苔草。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头苔草的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使茎叶长度保留4CM。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塔头苔草的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将移栽区域的表层土壤翻至1218CM的深度。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塔头苔草的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地上部分高出地表69CM。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塔头苔草的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第一次灌水的水深为24CM。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塔头苔草的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第二次灌水的水深保持在69CM。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塔头苔草的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水深控制在1213CM。权利要求书CN1020847。
6、47ACN102084748A1/3页3塔头苔草的移栽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塔头苔草的移栽方法。背景技术0002由灰麦苔草形成的塔头苔草是一种典型的湿地植被,俗塔头墩子,在我国北方自然湿地中广泛分布。塔头苔草外型奇特,夏季叶子苔草叶子生长在塔头墩子之上,犹如人体头部生长的满头密发,冬季塔头墩子被冰雪覆盖后,如同人体头上佩戴了一顶白色的帽子,因此塔头苔草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0003塔头苔草是一种亦水亦陆生长的典型湿地植被,但长时段干旱或整体浸泡在水中均不利于植被的生长,甚至会导致其死亡。移栽过程中,塔头苔草的根部需要保留部分原状土壤,以利于快速适应新的外界环境条件,但过多保留根。
7、部的原状土不仅会对幼苗挖掘,运输造成一定的困难,也不利于新的根系发育生长。在移栽初期容易出现幼苗发芽缓慢、生长滞后的问题,一般需要2030天才可发芽;移栽后期塔头苔草容易死亡,移栽成活率仅为4060。由此增大了塔头苔草移栽的难度,限制了其大面积推广。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目前塔头苔草移栽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发芽缓慢、生长滞后、容易死亡的问题,提供塔头苔草的移栽方法。0005本发明塔头苔草的移栽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一、选择地势低平、干湿交替且水深为030CM的湖滨或河漫滩区域,然后平整土地,修筑格田,并在格田周围堆筑田埂,埂高2025CM,形成移栽区域;二、在北方5月中上旬,选择叶片高度小。
8、于10CM的发芽期的塔头苔草,然后纵向挖掘并取出一半发芽期的塔头苔草,并保留根部的原状土壤,然后进行切割,使根部长度为2530CM,得移栽苗,或者在北方5月下旬至八月中上旬,选择茎叶高度为10110CM的生长期的塔头苔草,然后纵向挖掘并取出一半生长期的塔头苔草,并保留根部的原状土壤,然后进行切割,使根部长度为2530CM,将塔头苔草的地上茎叶部分进行剪切,使茎叶长度保留35CM,得移栽苗;三、将移栽区域的表层土壤翻至1020CM的深度,将移栽苗埋入土层中,地上部分高出地表510CM,株距和行距均为4060CM;四、然后将移栽苗周围的表土进行复原并压实,进行第一次灌水,水深为15CM,待土壤干旱。
9、至裂隙时,进行第二次灌水,水深保持在510CM,待地表干旱至无积水,进行第三次灌水,水深控制在10CM以下,之后使土壤水分始终保持过饱和状态直至秋末;五、冬季越冬保护措施在结冰期到来之前,对移栽区域进行一次灌水处理,水深控制在1015CM,即实现了塔头苔草的移栽。0006本发明的优点00071、本发明的方法对塔头苔草的根部和茎叶部分进行了技术处理,剪掉老根系可促使根部为适应环境迅速生长出新的根系,更快的适应周边的土壤环境,迅速发芽;剪掉生长期的塔头苔草原来的叶片可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迅速扎根并刺激其快速发芽生长;塔头说明书CN102084747ACN102084748A2/3页4苔草移栽57后。
10、即可发芽。00082、第一次灌水使水深保持在5CM以下,是为了使移栽苗通过叶片进行呼吸作用,防止长期厌氧环境对其造成损害,提高塔头苔草的成活率,使移栽成活率达到90以上。00093、在移栽初期灌水使移栽苗根系周围的土壤空隙缩小,改良土壤的物理结构,之后使其干旱是为适应苔草亦水亦陆的生活习性,能够使土壤迅速升温。具体实施方式0010本发明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各具体实施方式间的任意组合。0011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塔头苔草的移栽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一、选择地势低平、干湿交替且水深为030CM的湖滨或河漫滩区域,然后平整土地,修筑格田,并在格田周围堆筑田埂,埂高2025。
11、CM,形成移栽区域;二、在北方5月中上旬,选择叶片高度小于10CM的发芽期的塔头苔草,然后纵向挖掘并取出一半发芽期的塔头苔草,并保留根部的原状土壤,然后进行切割,使根部长度为2530CM,得移栽苗,或者在北方5月下旬至八月中上旬,选择茎叶高度为10110CM的生长期的塔头苔草,然后纵向挖掘并取出一半生长期的塔头苔草,并保留根部的原状土壤,然后进行切割,使根部长度为2530CM,将塔头苔草的地上茎叶部分进行剪切,使茎叶长度保留35CM,得移栽苗;三、将移栽区域的表层土壤翻至1020CM的深度,将移栽苗埋入土层中,地上部分高出地表510CM,株距和行距均为4060CM;四、然后将移栽苗周围的表土进。
12、行复原并压实,进行第一次灌水,水深为15CM,待土壤干旱至裂隙时,进行第二次灌水,水深保持在510CM,待地表干旱至无积水,进行第三次灌水,水深控制在10CM以下,之后使土壤水分始终保持过饱和状态直至秋末;五、冬季越冬保护措施在结冰期到来之前,对移栽区域进行一次灌水处理,水深控制在1015CM,即实现了塔头苔草的移栽。0012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步骤一中选择水深为525CM的湖滨或河漫滩区域。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0013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步骤一中选择水深为1020CM的湖滨或河漫滩区域。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0014具体实施方。
13、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步骤一中选择水深为0CM的湖滨或河漫滩区域。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0015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一中埂高2223CM。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相同。0016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二中使根部长度为2728CM。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相同。0017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二中选择茎叶高度为3090CM的生长期的塔头苔草。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之一相同。0018具体实施方式八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二中选择茎叶高度。
14、为5070CM的生长期的塔头苔草。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之一相同。0019具体实施方式九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八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二中使茎叶长度保留4CM。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八之一相同。说明书CN102084747ACN102084748A3/3页50020具体实施方式十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九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三中将移栽区域的表层土壤翻至1218CM的深度。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九之一相同。0021具体实施方式十一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九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三中将移栽区域的表层土壤翻至15CM的深度。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十之一相同。0022具体实施方式十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
15、施方式一至十一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三中地上部分高出地表69CM。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十一之一相同。0023具体实施方式十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十二之一不同的是步骤四中第一次灌水的水深为24CM。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十二之一相同。0024具体实施方式十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十三之一不同的是步骤四中第二次灌水的水深保持在69CM。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十三之一相同。0025具体实施方式十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十四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五中水深控制在1213CM。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十四之一相同。0026具体实施方式十六本实施方式塔头苔草的移栽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一、选择地势低平。
16、、干湿交替且水深为20CM的湖滨或河漫滩区域,然后平整土地,修筑格田,并在格田周围堆筑田埂,埂高22CM,形成移栽区域;二、在北方5月中上旬,选择叶片高度8CM的发芽期的塔头苔草,然后纵向挖掘并取出一半发芽期的塔头苔草,并保留根部的原状土壤,然后进行切割,使根部长度为25CM,得移栽苗;三、将移栽区域的表层土壤翻至15CM的深度,将移栽苗埋入土层中,地上部分高出地表9CM,株距和行距均为50CM;四、然后将移栽苗周围的表土进行复原并压实,进行第一次灌水,水深为3CM,待土壤干旱至裂隙时,进行第二次灌水,水深保持在7CM,待地表干旱至无积水,进行第三次灌水,水深控制在5CM,之后使土壤水分始终保。
17、持过饱和状态直至秋末;五、冬季越冬保护措施在结冰期到来之前,对移栽区域进行一次灌水处理,水深控制在12CM,即实现了塔头苔草的移栽。0027本实施方式的塔头苔草移栽5天后发芽,移栽成活率达到95。0028具体实施方式十七本实施方式塔头苔草的移栽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一、选择地势低平、干湿交替且水深为0CM的湖滨或河漫滩区域,然后平整土地,修筑格田,并在格田周围堆筑田埂,埂高23CM,形成移栽区域;二、在北方5月下旬至八月中上旬,选择茎叶高度为80CM的生长期的塔头苔草,然后纵向挖掘并取出一半生长期的塔头苔草,并保留根部的原状土壤,然后进行切割,使根部长度为26CM,将塔头苔草的地上茎叶部分进行剪切,使茎叶长度保留3CM,得移栽苗;三、将移栽区域的表层土壤翻至18CM的深度,将移栽苗埋入土层中,地上部分高出地表6CM,株距和行距均为55CM;四、然后将移栽苗周围的表土进行复原并压实,进行第一次灌水,水深为4CM,待土壤干旱至裂隙时,进行第二次灌水,水深保持在8CM,待地表干旱至无积水,进行第三次灌水,水深控制在5CM,之后使土壤水分始终保持过饱和状态直至秋末;五、冬季越冬保护措施在结冰期到来之前,对移栽区域进行一次灌水处理,水深控制在14CM,即实现了塔头苔草的移栽。0029本实施方式的塔头苔草移栽6天后发芽,移栽成活率达到93。说明书CN102084747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