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番茄白粉病的生物农药及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7117820 上传时间:2019-09-2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508.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301641.5

申请日:

20150604

公开号:

CN104920494A

公开日:

20150923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N65/32,A01P3/00

主分类号:

A01N65/32,A01P3/00

申请人:

胡凡营

发明人:

胡凡营

地址:

276300 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花山路南首山水芙蓉小区

优先权:

CN201510301641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番茄白粉病的生物农药及制备方法,所述生物农药由中草药甘草、石见穿、猫爪草、地锦草、落地生根、牛扁制成,经生物测定,对番茄白粉病菌的抑菌率均在80%以上,效果显著;经田间试验,三次施药后,生物农药对番茄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分别在60%、70%、80%以上,防治效果都随着施药次数的增加呈上升趋势,药效时间长。实验期间观察,生物农药对番茄作物无药害,安全性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防治番茄白粉病的生物农物,其特征在于该生物农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草药原料制成:甘草22-26份、石见穿12-18份、猫爪草12-18份、地锦草12-18份、落地生根8-12份、牛扁8-12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番茄白粉病的生物农物,其特征在于该生物农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草药原料制成:甘草24份、石见穿15份、猫爪草15份、地锦草15份、落地生根10份、牛扁10份。 3.一种防治番茄白粉病的生物农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称取落地生根、牛扁、甘草、石见穿、猫爪草、地锦草烘干、粉碎,混合均匀后用95%酒精,常温下萃取4 d,将提取液离心后,减压蒸馏温度约为50~52℃,将中草药提取液中的酒精蒸发,然后用蒸馏水定容到质量浓度为1g/ml,即得本生物农药,置于0~4℃冰箱中备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农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治番茄白粉病的生物农药。

背景技术

白粉病危害番茄叶片、叶柄、茎及果实。初在叶面现褪绿色小点,扩大后呈不规则粉斑,上生白色絮状物,即菌丝和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初霉层较稀疏,渐稠密后呈毡状,病斑扩大连片或覆满整个叶面。有的病斑发生于叶背,则病部正面现黄绿色边缘不明显斑块,后整叶变褐枯死。其他部位染病,病部表面也产生白粉状霉斑。 在我国北方,病菌主要在冬作番茄上越冬,此外也可以闭囊壳随病残体于地面上越冬,翌春条件适宜时,闭囊壳内散出的子囊孢子,随气流传播蔓延,以后又在病部产出分生孢子,成熟的分生孢子脱落后通过气流进行再侵染。南方番茄常年种植区,病菌无明显越冬现象,分生孢子不断产生,辗转为害。番茄粉孢分生孢子萌发适温20-25℃;鞑靼内丝白粉菌为15—30℃。近年南北方此病均有蔓延之势,尤以温室、大棚发生较多。露地多发生于6—7月或9—10月,温室或塑料大棚则多见于3—6月,或10—11月。目前主要采用化学药剂防治,虽然有一定的防效,但由于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使各种有害病菌产生了耐药性,增加了防治难度,同时对植物本身也产生了危害,并且在蔬菜瓜果内有残留,危害人们健康、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为此我们采用生物农药加以防治,不但资源丰富、价格低廉、防效显著,而且克服了化学药品的种种弊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残留、无环境污染、防治效果显著、造价低廉、由纯中草药制成的一种防治番茄白粉病的生物农药。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生物农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草药原料制成:甘草22-26份、石见穿12-18份、猫爪草12-18份、地锦草12-18份、落地生根8-12份、牛扁8-12份。

优选的:甘草24份、石见穿15份、猫爪草15份、地锦草15份、落地生根10份、牛扁10份。

制备方法:按传统的忆醇提取法制取。

 生物测定:

供试生物农药的制备:称取甘草240克、石见穿150克、猫爪草150克、地锦草150克、落地生根100克、牛扁100克,分别烘干、粉碎,混合均匀后用95%酒精,常温下萃取5 d,将提取液离心后,减压蒸馏温度约为50~52℃,将中草药提取液中的酒精蒸发,然后用蒸馏水定容到质量浓度为1g/ml,即得本生物农药。

供试菌种鞑靼内丝白粉菌,从病叶上分离获取,在PDA培养基上继代培养后待用。

对病原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采用生长速率法。将生物农药分别用50mL培养基配制成50g、40g、30g、15g、5g/L五个质量浓度梯度。在平板中央分别移入一块培养好的直径6mm的供试菌菌片,每种处理重复3次,并设清水为对照,置于24℃恒温光照培养箱中培养,培养4-7d后,测量菌落直径。按下列公式计算抑制率:

                       不同浓度的抑菌率试验

总结表1试验结果,可以得出本发明所述生物农药5种不同浓度对番茄白粉病菌的抑菌率均在80%以上,效果显著,生物农药的处理对番茄白粉病菌的抑制效果随着药剂浓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

田间试验:

将上述制得的供试生物农药,分别稀释100倍液、150倍液、250倍液、400倍液,以50%的多菌灵与清水作对照,对番茄白粉病进行田间药效试验,以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试验结果如下表2所示。

试验地位于临沂市沂南县张庄镇,设施番茄大棚地,已发生番茄白粉病,试验前7天及试验过程中未施用其他农药。试验地土质为砂壤土,肥水充足,管理一致。试验期间温度在25~35摄氏度,平均温度28摄氏度;本田间试验中设生物农药的100倍液、150倍液、250倍液、400倍液、50%的多菌灵与对比清水例共6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4次,共24个处理小区,每处理小区按照表1所列的药剂配制,选择长势和发病基本一致的田块于番茄白粉病始发期第1次用药,此后每隔7d用药1次,连续3次,使用背负式喷雾器,药液量标准为30kg/亩,使叶片和茎部受药均匀,避免药液漂移,偏离靶标。第一次施药后间隔7天后施第二次药,再隔7天后施第三次药,共施药三次。于每次施药后第7天下午统一调查番茄白粉病情、计算病情指数、防治效果。查时每小区均匀固定6点,每点4株,共24株。

番茄白粉病发病情况分级标准如下:0级全株无病;1级全株25%以下茎干、叶片发病;2级全株25%~50%茎干、叶片发病;3级全株50%以上茎干、叶片发病;4级因病枯死。病指和防治效果按以下公式计算:

表2不同处理对番茄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总结表2试验结果可以得出,三次施药后,生物农药对番茄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分别在60%、70%、80%以上,生物农药的4个不同浓度对番茄白粉病的防治效果都随着施药次数的增加呈上升趋势,药效时间长。实验期间观察,生物农药对番茄作物无药害,安全性好。上述结果表明本发明的生物农药在防治番茄白粉病方面效果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一:称取甘草240克、石见穿150克、猫爪草150克、地锦草150克、落地生根100克、牛扁100克,分别烘干、粉碎,混合均匀后用95%酒精,常温下萃取5 d,将提取液离心后,减压蒸馏温度约为50~52℃,将中草药提取液中的酒精蒸发,然后用蒸馏水定容到质量浓度为1g/ml,即得本生物农药。置于0~4℃冰箱中备用。

实施方是二:称取甘草250克、石见穿160克、猫爪草160克、地锦草160克、落地生根110克、牛扁110克,制备方法同实施方式一。

实施方式三:称取甘草230克、石见穿140克、猫爪草140克、地锦草140克、落地生根90克、牛扁90克,制备方法同实施方式一。

一种防治番茄白粉病的生物农药及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防治番茄白粉病的生物农药及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防治番茄白粉病的生物农药及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防治番茄白粉病的生物农药及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防治番茄白粉病的生物农药及制备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番茄白粉病的生物农药及制备方法,所述生物农药由中草药甘草、石见穿、猫爪草、地锦草、落地生根、牛扁制成,经生物测定,对番茄白粉病菌的抑菌率均在80%以上,效果显著;经田间试验,三次施药后,生物农药对番茄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分别在60%、70%、80%以上,防治效果都随着施药次数的增加呈上升趋势,药效时间长。实验期间观察,生物农药对番茄作物无药害,安全性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