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用智能空气净化系统.pdf

上传人:e1 文档编号:7115328 上传时间:2019-09-2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75.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1248317.8

申请日:

20161115

公开号:

CN206341662U

公开日:

2017072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G9/24,F24F1/00,F24F11/00,F24F13/28

主分类号:

A01G9/24,F24F1/00,F24F11/00,F24F13/28

申请人:

深圳市清风兰逦绿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姚海宁,赵建宇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湾一路1号A栋201室(入驻深圳市前海商务秘书有限公司)

优先权:

CN201621248317U

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铭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孙伟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农用智能空气净化系统,包括用于栽培作物的种植室、设于所述种植室上的进气口、设于所述进气口处的空气净化模块以及连接所述空气净化模块并用于控制所述空气净化模块运行状态的主控单元。本实用新型的农用智能空气净化系统的种植室与空气净化模块相连,通过主控单元即可轻松实现种植室内空气环境的调节,无需人工介入。通过利用物理过滤、高压放电、纳米光催化杀菌以及负离子净化,对可能引起病毒病的源头(病毒)和传播介质(螨虫等)都可以一次性清除,无需专家等介入,防治成本低且实现方式简便,智能化程度高,适于推广普及。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农用智能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栽培作物的种植室(10)、设于所述种植室(10)上的进气口(20)、设于所述进气口(20)处的空气净化模块(30)以及连接所述空气净化模块(30)并用于控制所述空气净化模块(30)运行状态的主控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用智能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20)为管道结构,所述空气净化模块(30)包括涂覆在所述进气口(20)内壁的光触媒和朝向所述光触媒的光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农用智能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模块(30)还包括设于所述进气口(20)内的过滤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用智能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模块(30)还包括设于所述进气口(20)内的高压放电模块,所述高压放电模块包括间隔设置的正极放电单元和负极放电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农用智能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放电单元和所述负极放电单元的至少一个为网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用智能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模块(30)还包括所述进气口(20)内的负离子发生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农用智能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所述主控单元的温度检测单元,所述温度检测单元实时监测所述种植室(10)内的温度,所述主控单元根据所述温度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自动调节所述种植室(10)内的温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用智能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20)内还设有抽气风扇。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农用智能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所述主控单元的CO浓度检测单元,所述CO浓度检测单元用于监测所述种植室(10)内的CO浓度并反馈给所述主控单元以调节所述空气净化模块(30)的运行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农用智能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所述主控单元的颗粒物检测单元,所述颗粒物检测单元用于监测所述种植室(10)内的颗粒物含量并反馈给所述主控单元以调节所述空气净化模块(30)的运行状态。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病毒病的预防与防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农用智能空气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病毒病是农业生产中难以治疗的病害,是由植物病毒寄生引起的病害的总称。植物病毒种类繁多,必须在寄主细胞内营寄生生活,专一性强,通常某一种病毒只能侵染某一种或某些植物,但也有少数病毒危害广泛,如烟草花叶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病毒的侵染有局部性和全株性的,局部性侵染的病毒局限在侵入点附近,使植物局部出现枯斑;全株性的侵染的病毒可扩散到整株,病毒可在细胞间运转,也可通过疏导组织维管束很快运转,有的病毒可进入种胚、花粉,因此种子带毒,如烟草花叶病毒或花粉传病毒。农作物受病毒病危害后往往会出现变色、坏死、畸形甚至萎蔫和腐烂。

病毒的传染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接触传染。大风使病叶与健叶相互摩擦造成微小的伤口,病毒随汁液侵入,如常见的黄瓜花叶病毒病经田间农事操作和汁液接触传播。二是昆虫和螨类传染。

一种病毒只能由一种或几种相近的介体传染,一种介体可传染多种病毒,如烟粉虱可传染70多种病毒。而传毒介体不一定是作物上的主要害虫。其中有200种蚜虫传播植物病毒。如黄瓜花叶病毒,主要由桃蚜传毒,感病时期与蚜虫迁飞高峰期相遇则发生重。而叶蝉和飞虱是终身传毒,有的还经卵传播。如小麦红矮病经条沙叶蝉传毒,一般山区麦田发生,被害小麦矮化、高度不足正常植株的1/2,叶片发红。而近年玉米粗缩病在春玉米和早播夏玉米田局部发生,田中高矮不齐,严重株不抽穗,颗粒无收。线虫、真菌也是传播病毒病的介质。土壤中的线虫、真菌传病毒。如黄瓜绿斑花叶病毒病,由种子和土壤传播,如近年造成番茄严重损失的黄化曲叶病毒病就是烟粉虱带毒传播。

对于病毒病的防治,目前主要在于预防,首先是选用抗病品种和种子消毒,其次是手动清除病残株和消毒,再次就是农药防治。当病毒病严重后,单靠病毒灵、嘧肽霉素等药剂防治很难根治,并且一种药剂也无法防治所有病毒病,加之相应的防治成本也非常高,且需要专业的病虫防治经验,门槛也高。因此,引入一种防治成本低且实现简便的农作物病毒防治方式尤其关键。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病毒病防治成本低且实现方式简便的农用智能空气净化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农用智能空气净化系统,包括用于栽培作物的种植室、设于所述种植室上的进气口、设于所述进气口处的空气净化模块以及连接所述空气净化模块并用于控制所述空气净化模块运行状态的主控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口为管道结构,所述空气净化模块包括涂覆在所述进气口内壁的光触媒和朝向所述光触媒的光源。

进一步地,所述空气净化模块还包括设于所述进气口内的过滤网。

进一步地,所述空气净化模块还包括设于所述进气口内的高压放电模块,所述高压放电模块包括间隔设置的正极放电单元和负极放电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正极放电单元和所述负极放电单元的至少一个为网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空气净化模块还包括所述进气口内的负离子发生器。

进一步地,所述农用智能空气净化系统还包括连接所述主控单元的温度检测单元,所述温度检测单元实时监测所述种植室内的温度,所述主控单元根据所述温度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自动调节所述种植室内的温度。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口内还设有抽气风扇。

进一步地,所述的农用智能空气净化系统还包括连接所述主控单元的CO2浓度检测单元,所述CO2浓度检测单元用于监测所述种植室内的CO2浓度并反馈给所述主控单元以调节所述空气净化模块的运行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的农用智能空气净化系统还包括连接所述主控单元的颗粒物检测单元,所述颗粒物检测单元用于监测所述种植室内的颗粒物含量并反馈给所述主控单元以调节所述空气净化模块的运行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农用智能空气净化系统的种植室与空气净化模块相连,通过主控单元即可轻松实现种植室内空气环境的调节,无需人工介入。通过利用物理过滤、高压放电、纳米光催化杀菌以及负离子净化,对可能引起病毒病的源头(病毒)和传播介质(螨虫等)都可以一次性清除,无需专家等介入,智能化程度高,防治成本低且实现方式简便,适于推广普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农用智能空气净化系统的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农用智能空气净化系统的空气净化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农用智能空气净化系统可以实现全自动无人值守,不需要复杂的人工介入操作或专家指导,系统会在空气进入种植室前就对其进行净化,并自动根据种植室内的空气质量状况调节空气净化效果以及种植室内环境。

参阅图1,本实施例的农用智能空气净化系统包括用于栽培作物的种植室10、设于种植室10上的进气口20、设于进气口20处的空气净化模块30以及主控单元(图未示),主控单元连接空气净化模块30,用于控制空气净化模块30运行状态,如净化程度、运行时间等。

进气口20优选为管道结构,结合图2所示,空气净化模块30例如可以具有光触媒净化单元2,包括涂覆在进气口20内壁的光触媒和朝向光触媒的光源,光触媒为纳米级二氧化钛活性材料,在与之适配的光源的照射下表面发生激励而产生具有强还原和氧化能力的电子和空穴,能够消除空气中对作物具有威胁的病毒、细菌及一些有害化学物质等,可以有效阻断病毒病的传染源。

为消除空气中的粉尘等颗粒物,进一步切断病毒病传染途径,空气净化模块30还具有设于进气口20内的过滤网3,该过滤网3垂直于管道的长度方向布置,优选采用HEPA过滤网(即高效微粒空气过滤网),该过滤网3最佳地设置在管道具有光触媒一段的上游,可以有效过滤空气中的化学烟雾、细菌、尘埃微粒和粉等可能作为病毒传播介质的颗粒物。可以理解的是,该过滤网3也可以采用活性炭过滤网,可以进一步吸附有毒有害气体。

空气净化模块30还可以具有设在进气口20内的高压放电模块4,高压放电模块4包括间隔设置的正极放电单元和负极放电单元,正极放电单元和负极放电单元的至少一个为网状结构,带有高压静电的网状结构可以吸住通过的污染颗粒物,来达到净化管道中通过的空气中污染颗粒物的目的。优选该网状结构为可拆卸结构,工作人员可以定期拆下该网状结构进行清洗,以保证空气净化效果,防止造成二次污染。而种植室10还可设置有透气窗,以在必要时形成对流,并在透气窗处设置过滤网等。

另外,空气净化模块30还包括进气口20内的负离子发生器5。该负离子发生器5以毛刷作为电荷载体,先利用脉冲、震荡将低电压升至直流负电压,然后,利用毛刷尖端直流高压产生高电晕,高速放出大量的电子,电子与氧分子相遇后形成大量的负离子,可以进一步吸附空气中的尘埃和污染颗粒,优选毛刷固定在进气口20的中部、与管道长度方向平行,可最大限度地产生覆盖管道截面的电晕。

如图1中,本实施例的种植室10被通过种植架K分隔成多个子区域100,每个子区域100内培育有多个农作物S,整个种植室10共用一个空气净化模块30。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使用者也可以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求,将每个子区域100隔离开,每个子区域100分别设置一个进气口20、空气净化模块30和透气窗,不同的子区域100可以种植不同的农作物S,按照不同的农作物配置相应的净化参数而不会相互影响,所有的空气净化模块30通过一个主控单元1进行控制。种植室10内的农作物S经光合作用消耗空气中的CO2释放出氧气,经透气窗形成对流排出。必要时,还可设置补光用的光源以满足光合作用所需。

本农用智能空气净化系统还包括连接主控单元1的温度检测单元和CO2浓度检测单元,通过温度检测单元可实时监测种植室10内的温度,而CO2浓度检测单元用于监测种植室10内的CO2浓度,主控单元1根据温度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可自动调节种植室10内的温度至预定的正常温度范围,还可根据CO2浓度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控制空气净化模块30的运行状态,以保证种植室10内作物的正常生长。空气净化模块30的运行状态可以有很多种,如工作状态、停止状态,而工作状态还可包括多个不同的挡位,以对应不同的空气净化程度(如优、良、普通),或者对应不同的运行功率(如,高、中、低)。

本实施例在进气口20内还设有抽气风扇F,抽气风扇F的转轴优选平行于进气口20的进气方向。主控单元1可以通过控制该抽气风扇F的转速控制空气的进入速度,也间接控制了空气的净化速度。另外,抽气风扇F可以设置在负离子发生器5上游,将净化后的空气和负离子吹向种植室10。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农用智能空气净化系统还具有连接主控单元1的颗粒物检测单元,颗粒物检测单元用于监测种植室10内的颗粒物含量并反馈给主控单元1以调节空气净化模块30的运行状态。当检测出室内颗粒物超过预定值时,主控单元1则控制空气净化模块30加速净化,以对室内空气进行稀释。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农用智能空气净化系统还具有定时单元6,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净化系统的使用时间段,主控单元1根据指令在相应时间段控制净化功能开启和关闭。

本实用新型的农用智能空气净化系统智能化程度高,可以从传染源和传播介质上同时对病毒病进行预防,可以广泛应用于室内外的各种植物种植室,如露天大棚、室内盆栽、植物工厂、植物组织培养室、高端科研培育实验室等。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农用智能空气净化系统的种植室与空气净化模块相连,通过主控单元即可轻松实现种植室内空气环境的调节,无需人工介入。通过利用物理过滤、高压放电、纳米光催化杀菌以及负离子净化,对可能引起病毒病的源头(病毒)和传播介质(螨虫等)都可以一次性清除,无需专家等介入,智能化程度高,防治成本低且实现方式简便,适于推广普及。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农用智能空气净化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农用智能空气净化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农用智能空气净化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用智能空气净化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用智能空气净化系统.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1248317.8 (22)申请日 2016.11.15 (73)专利权人 深圳市清风兰逦绿色智能科技有 限公司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 区前湾一路1号A栋201室 (入驻深圳市 前海商务秘书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姚海宁 赵建宇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铭粤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44304 代理人 孙伟峰 (51)Int.Cl. A01G 9/24(2006.01) F24F 1/00(2011.01) F24F 11/00(2006.。

2、01) F24F 13/28(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农用智能空气净化系统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农用智能空气净化 系统, 包括用于栽培作物的种植室、 设于所述种 植室上的进气口、 设于所述进气口处的空气净化 模块以及连接所述空气净化模块并用于控制所 述空气净化模块运行状态的主控单元。 本实用新 型的农用智能空气净化系统的种植室与空气净 化模块相连, 通过主控单元即可轻松实现种植室 内空气环境的调节, 无需人工介入。 通过利用物 理过滤、 高压放电、 纳米光催化杀菌以及负离子 净化, 对可能引起病毒病的源头(病毒)和传播介 质(螨虫等)都可以一次性清除, 无需专家等。

3、介 入, 防治成本低且实现方式简便, 智能化程度高, 适于推广普及。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CN 206341662 U 2017.07.21 CN 206341662 U 1.一种农用智能空气净化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用于栽培作物的种植室(10)、 设于所 述种植室(10)上的进气口(20)、 设于所述进气口(20)处的空气净化模块(30)以及连接所述 空气净化模块(30)并用于控制所述空气净化模块(30)运行状态的主控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用智能空气净化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气口(20)为管道 结构, 所述空气净化模块(30)包括涂覆在所述进气口(20。

4、)内壁的光触媒和朝向所述光触媒 的光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农用智能空气净化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净化模块(30) 还包括设于所述进气口(20)内的过滤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用智能空气净化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净化模块(30) 还包括设于所述进气口(20)内的高压放电模块, 所述高压放电模块包括间隔设置的正极放 电单元和负极放电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农用智能空气净化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极放电单元和所 述负极放电单元的至少一个为网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用智能空气净化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净化模块(30) 还包括所述进气口(2。

5、0)内的负离子发生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农用智能空气净化系统,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连接所述主控单 元的温度检测单元, 所述温度检测单元实时监测所述种植室(10)内的温度, 所述主控单元 根据所述温度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自动调节所述种植室(10)内的温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用智能空气净化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气口(20)内还设 有抽气风扇。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农用智能空气净化系统,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连接所述 主控单元的CO2浓度检测单元, 所述CO2浓度检测单元用于监测所述种植室(10)内的CO2浓度 并反馈给所述主控单元以调节所述空气净化模块(30)的。

6、运行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农用智能空气净化系统,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连接所 述主控单元的颗粒物检测单元, 所述颗粒物检测单元用于监测所述种植室(10)内的颗粒物 含量并反馈给所述主控单元以调节所述空气净化模块(30)的运行状态。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341662 U 2 农用智能空气净化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病毒病的预防与防治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农用智能空气 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病毒病是农业生产中难以治疗的病害, 是由植物病毒寄生引起的病害的总称。 植 物病毒种类繁多, 必须在寄主细胞内营寄生生活, 专一性。

7、强, 通常某一种病毒只能侵染某一 种或某些植物, 但也有少数病毒危害广泛, 如烟草花叶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 病毒的侵染有 局部性和全株性的, 局部性侵染的病毒局限在侵入点附近, 使植物局部出现枯斑; 全株性的 侵染的病毒可扩散到整株, 病毒可在细胞间运转, 也可通过疏导组织维管束很快运转, 有的 病毒可进入种胚、 花粉, 因此种子带毒, 如烟草花叶病毒或花粉传病毒。 农作物受病毒病危 害后往往会出现变色、 坏死、 畸形甚至萎蔫和腐烂。 0003 病毒的传染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是接触传染。 大风使病叶与健叶相互摩擦造成微 小的伤口, 病毒随汁液侵入, 如常见的黄瓜花叶病毒病经田间农事操作和汁液接。

8、触传播。 二 是昆虫和螨类传染。 0004 一种病毒只能由一种或几种相近的介体传染, 一种介体可传染多种病毒, 如烟粉 虱可传染70多种病毒。 而传毒介体不一定是作物上的主要害虫。 其中有200种蚜虫传播植物 病毒。 如黄瓜花叶病毒, 主要由桃蚜传毒, 感病时期与蚜虫迁飞高峰期相遇则发生重。 而叶 蝉和飞虱是终身传毒, 有的还经卵传播。 如小麦红矮病经条沙叶蝉传毒, 一般山区麦田发 生, 被害小麦矮化、 高度不足正常植株的1/2, 叶片发红。 而近年玉米粗缩病在春玉米和早播 夏玉米田局部发生, 田中高矮不齐, 严重株不抽穗, 颗粒无收。 线虫、 真菌也是传播病毒病的 介质。 土壤中的线虫、 真。

9、菌传病毒。 如黄瓜绿斑花叶病毒病, 由种子和土壤传播, 如近年造成 番茄严重损失的黄化曲叶病毒病就是烟粉虱带毒传播。 0005 对于病毒病的防治, 目前主要在于预防, 首先是选用抗病品种和种子消毒, 其次是 手动清除病残株和消毒, 再次就是农药防治。 当病毒病严重后, 单靠病毒灵、 嘧肽霉素等药 剂防治很难根治, 并且一种药剂也无法防治所有病毒病, 加之相应的防治成本也非常高, 且 需要专业的病虫防治经验, 门槛也高。 因此, 引入一种防治成本低且实现简便的农作物病毒 防治方式尤其关键。 实用新型内容 0006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病毒病防治成本低且实现方式 简便的农。

10、用智能空气净化系统。 0007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 一种农用智能空气净化系统, 包括用于栽培作物的种植室、 设于所述种植室上的 进气口、 设于所述进气口处的空气净化模块以及连接所述空气净化模块并用于控制所述空 气净化模块运行状态的主控单元。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06341662 U 3 0009 进一步地, 所述进气口为管道结构, 所述空气净化模块包括涂覆在所述进气口内 壁的光触媒和朝向所述光触媒的光源。 0010 进一步地, 所述空气净化模块还包括设于所述进气口内的过滤网。 0011 进一步地, 所述空气净化模块还包括设于所述进气。

11、口内的高压放电模块, 所述高 压放电模块包括间隔设置的正极放电单元和负极放电单元。 0012 进一步地, 所述正极放电单元和所述负极放电单元的至少一个为网状结构。 0013 进一步地, 所述空气净化模块还包括所述进气口内的负离子发生器。 0014 进一步地, 所述农用智能空气净化系统还包括连接所述主控单元的温度检测单 元, 所述温度检测单元实时监测所述种植室内的温度, 所述主控单元根据所述温度检测单 元的检测结果自动调节所述种植室内的温度。 0015 进一步地, 所述进气口内还设有抽气风扇。 0016 进一步地, 所述的农用智能空气净化系统还包括连接所述主控单元的CO2浓度检 测单元, 所述C。

12、O2浓度检测单元用于监测所述种植室内的CO2浓度并反馈给所述主控单元以 调节所述空气净化模块的运行状态。 0017 进一步地, 所述的农用智能空气净化系统还包括连接所述主控单元的颗粒物检测 单元, 所述颗粒物检测单元用于监测所述种植室内的颗粒物含量并反馈给所述主控单元以 调节所述空气净化模块的运行状态。 0018 本实用新型的农用智能空气净化系统的种植室与空气净化模块相连, 通过主控单 元即可轻松实现种植室内空气环境的调节, 无需人工介入。 通过利用物理过滤、 高压放电、 纳米光催化杀菌以及负离子净化, 对可能引起病毒病的源头(病毒)和传播介质(螨虫等)都 可以一次性清除, 无需专家等介入, 。

13、智能化程度高, 防治成本低且实现方式简便, 适于推广 普及。 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农用智能空气净化系统的原理图。 0020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农用智能空气净化系统的空气净化模块的结构示 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 例,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 用新型, 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2 本实用新型的农用智能空气净化系统可以实现全自动无人值守, 不需要复杂的人 工介入操作或专家指导, 系统会在空气进入种植室前就对其进行净。

14、化, 并自动根据种植室 内的空气质量状况调节空气净化效果以及种植室内环境。 0023 参阅图1, 本实施例的农用智能空气净化系统包括用于栽培作物的种植室10、 设于 种植室10上的进气口20、 设于进气口20处的空气净化模块30以及主控单元(图未示), 主控 单元连接空气净化模块30, 用于控制空气净化模块30运行状态, 如净化程度、 运行时间等。 0024 进气口20优选为管道结构, 结合图2所示, 空气净化模块30例如可以具有光触媒净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206341662 U 4 化单元2, 包括涂覆在进气口20内壁的光触媒和朝向光触媒的光源, 光触媒为纳米级二氧化 钛活性。

15、材料, 在与之适配的光源的照射下表面发生激励而产生具有强还原和氧化能力的电 子和空穴, 能够消除空气中对作物具有威胁的病毒、 细菌及一些有害化学物质等, 可以有效 阻断病毒病的传染源。 0025 为消除空气中的粉尘等颗粒物, 进一步切断病毒病传染途径, 空气净化模块30还 具有设于进气口20内的过滤网3, 该过滤网3垂直于管道的长度方向布置, 优选采用HEPA过 滤网(即高效微粒空气过滤网), 该过滤网3最佳地设置在管道具有光触媒一段的上游, 可以 有效过滤空气中的化学烟雾、 细菌、 尘埃微粒和粉等可能作为病毒传播介质的颗粒物。 可以 理解的是, 该过滤网3也可以采用活性炭过滤网, 可以进一步。

16、吸附有毒有害气体。 0026 空气净化模块30还可以具有设在进气口20内的高压放电模块4, 高压放电模块4包 括间隔设置的正极放电单元和负极放电单元, 正极放电单元和负极放电单元的至少一个为 网状结构, 带有高压静电的网状结构可以吸住通过的污染颗粒物, 来达到净化管道中通过 的空气中污染颗粒物的目的。 优选该网状结构为可拆卸结构, 工作人员可以定期拆下该网 状结构进行清洗, 以保证空气净化效果, 防止造成二次污染。 而种植室10还可设置有透气 窗, 以在必要时形成对流, 并在透气窗处设置过滤网等。 0027 另外, 空气净化模块30还包括进气口20内的负离子发生器5。 该负离子发生器5以 毛刷。

17、作为电荷载体, 先利用脉冲、 震荡将低电压升至直流负电压, 然后, 利用毛刷尖端直流 高压产生高电晕, 高速放出大量的电子, 电子与氧分子相遇后形成大量的负离子, 可以进一 步吸附空气中的尘埃和污染颗粒, 优选毛刷固定在进气口20的中部、 与管道长度方向平行, 可最大限度地产生覆盖管道截面的电晕。 0028 如图1中, 本实施例的种植室10被通过种植架K分隔成多个子区域100, 每个子区域 100内培育有多个农作物S, 整个种植室10共用一个空气净化模块30。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 使 用者也可以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求, 将每个子区域100隔离开, 每个子区域100分别设置一个 进气口20、 空气净。

18、化模块30和透气窗, 不同的子区域100可以种植不同的农作物S, 按照不同 的农作物配置相应的净化参数而不会相互影响, 所有的空气净化模块30通过一个主控单元 1进行控制。 种植室10内的农作物S经光合作用消耗空气中的CO2释放出氧气, 经透气窗形成 对流排出。 必要时, 还可设置补光用的光源以满足光合作用所需。 0029 本农用智能空气净化系统还包括连接主控单元1的温度检测单元和CO2浓度检测 单元, 通过温度检测单元可实时监测种植室10内的温度, 而CO2浓度检测单元用于监测种植 室10内的CO2浓度, 主控单元1根据温度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可自动调节种植室10内的温度 至预定的正常温度范围。

19、, 还可根据CO2浓度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控制空气净化模块30的运 行状态, 以保证种植室10内作物的正常生长。 空气净化模块30的运行状态可以有很多种, 如 工作状态、 停止状态, 而工作状态还可包括多个不同的挡位, 以对应不同的空气净化程度 (如优、 良、 普通), 或者对应不同的运行功率(如, 高、 中、 低)。 0030 本实施例在进气口20内还设有抽气风扇F, 抽气风扇F的转轴优选平行于进气口20 的进气方向。 主控单元1可以通过控制该抽气风扇F的转速控制空气的进入速度, 也间接控 制了空气的净化速度。 另外, 抽气风扇F可以设置在负离子发生器5上游, 将净化后的空气和 负离子吹向种植。

20、室10。 0031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的农用智能空气净化系统还具有连接主控单元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206341662 U 5 1的颗粒物检测单元, 颗粒物检测单元用于监测种植室10内的颗粒物含量并反馈给主控单 元1以调节空气净化模块30的运行状态。 当检测出室内颗粒物超过预定值时, 主控单元1则 控制空气净化模块30加速净化, 以对室内空气进行稀释。 0032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的农用智能空气净化系统还具有定时单元6, 使 用者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净化系统的使用时间段, 主控单元1根据指令在相应时间段控制净 化功能开启和关闭。 0033 本实用新型的农用。

21、智能空气净化系统智能化程度高, 可以从传染源和传播介质上 同时对病毒病进行预防, 可以广泛应用于室内外的各种植物种植室, 如露天大棚、 室内盆 栽、 植物工厂、 植物组织培养室、 高端科研培育实验室等。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农用智能空气 净化系统的种植室与空气净化模块相连, 通过主控单元即可轻松实现种植室内空气环境的 调节, 无需人工介入。 通过利用物理过滤、 高压放电、 纳米光催化杀菌以及负离子净化, 对可 能引起病毒病的源头(病毒)和传播介质(螨虫等)都可以一次性清除, 无需专家等介入, 智 能化程度高, 防治成本低且实现方式简便, 适于推广普及。 0034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指出, 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 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 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 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206341662 U 6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7 CN 206341662 U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