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机.pdf

上传人:e1 文档编号:7114386 上传时间:2019-09-2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9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20460146.6

申请日:

20111118

公开号:

CN202310530U

公开日:

2012071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C7/00

主分类号:

A01C7/00

申请人:

高风云

发明人:

高风云

地址:

034300 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东山乡山会村2排06号

优先权:

CN201120460146U

专利代理机构: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张彩琴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播种机,具体是一种播种机。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播种机播种密度稠、以及无法碾压垄沟的问题。播种机包括机架、等距安装于机架前侧边的若干个圆盘开墒器、以及等距安装于机架后侧边的若干个压地滚;相邻两个圆盘开墒器之间设有角铁;角铁纵向安装于机架上,且角铁的角棱朝上;每个压地滚上均套接有一个铁轮。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现有播种机播种密度稠、以及无法碾压垄沟的问题,适用于农业播种。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播种机,包括机架(1)、等距安装于机架(1)前侧边的若干个圆盘开墒器(2)、以及等距安装于机架(1)后侧边的若干个压地滚(3);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圆盘开墒器(2)之间设有角铁(4);角铁(4)纵向安装于机架(1)上,且角铁(4)的角棱朝上;每个压地滚(3)上均套接有一个铁轮(5)。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播种机,具体是一种播种机。 

背景技术

播种机主要用于农业播种。现有播种机通常包括机架,机架前侧边等距安装有若干个圆盘开墒器,机架后侧边等距安装有若干个压地滚。实践表明,由于自身结构限制,现有播种机普遍存在如下问题:一、播种时,种子落地密度稠,造成籽种浪费和单位面积株数不足,导致无法实现丰产高产。二、现有播种机的压地滚的表面过于平滑,只能碾压垄背,对垄沟毫无压实作用,不利于种子的掩埋发芽,严重影响发芽率。基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播种机进行结构改进,以解决现有播种机播种密度稠、以及无法碾压垄沟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播种机播种密度稠、以及无法碾压垄沟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播种机。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播种机,包括机架、等距安装于机架前侧边的若干个圆盘开墒器、以及等距安装于机架后侧边的若干个压地滚;相邻两个圆盘开墒器之间设有角铁;角铁纵向安装于机架上,且角铁的角棱朝上;每个压地滚上均套接有一个铁轮。 

工作时,机架向前行进,圆盘开墒器负责开出垄沟,播种机的排种器排出的种子落在角铁上,沿角铁表面分叉散落在垄沟内。压地负责碾压垄背,铁轮则负责碾压垄沟,将垄沟内的种子掩埋,提高了种子的发芽率。基于上述过程,与现有播种机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播种机具有如下优点:一、通过在圆盘开墒器之间增设角铁,使得种子分叉散落,降低了种子落地密度,避免了籽种浪费,保证了单位面积株数,实现了丰产高产。二、通过在压地滚上增设铁轮,实现了对垄沟的碾压,有利于种子的掩埋,提高了种子的发芽率。由此,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播种机彻底解决了现有播种机播种密度稠、以及无法碾压垄沟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有效解决了现有播种机播种密度稠、以及无法碾压垄沟的问题,适用于农业播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圆盘开墒器,3-压地滚,4-角铁,5-铁轮。 

具体实施方式

播种机,包括机架1、等距安装于机架1前侧边的若干个圆盘开墒器2、以及等距安装于机架1后侧边的若干个压地滚3;相邻两个圆盘开墒器2之间设有角铁4;角铁4纵向安装于机架1上,且角铁4的角棱朝上;每个压地滚3上均套接有一个铁轮5; 

具体实施时,圆盘开墒器和压地滚的数目均为8个;角铁的规格为3*3cm;压地滚的直径为30cm;铁轮的轮宽为8cm。

播种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播种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播种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播种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播种机.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310530 U (45)授权公告日 2012.07.11 CN 202310530 U *CN202310530U* (21)申请号 201120460146.6 (22)申请日 2011.11.18 A01C 7/00(2006.01) (73)专利权人 高风云 地址 034300 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东山乡山 会村 2 排 06 号 (72)发明人 高风云 (74)专利代理机构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 ( 普通 合伙 ) 14100 代理人 张彩琴 (54) 实用新型名称 播种机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播种机, 具体是一种播种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播。

2、种机播种密度稠、 以及 无法碾压垄沟的问题。 播种机包括机架、 等距安装 于机架前侧边的若干个圆盘开墒器、 以及等距安 装于机架后侧边的若干个压地滚 ; 相邻两个圆盘 开墒器之间设有角铁 ; 角铁纵向安装于机架上, 且角铁的角棱朝上 ; 每个压地滚上均套接有一个 铁轮。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现有播种机播种 密度稠、 以及无法碾压垄沟的问题, 适用于农业播 种。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1 页 2 1. 一种播种机, 包括机架 (1) 。

3、、 等距安装于机架 (1) 前侧边的若干个圆盘开墒器 (2) 、 以 及等距安装于机架 (1) 后侧边的若干个压地滚 (3) ; 其特征在于 : 相邻两个圆盘开墒器 (2) 之间设有角铁 (4) ; 角铁 (4) 纵向安装于机架 (1) 上, 且角铁 (4) 的角棱朝上 ; 每个压地滚 (3) 上均套接有一个铁轮 (5)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310530 U 2 1/2 页 3 播种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播种机, 具体是一种播种机。 背景技术 0002 播种机主要用于农业播种。现有播种机通常包括机架, 机架前侧边等距安装有若 干个圆盘开墒器, 机架后侧边等距安装。

4、有若干个压地滚。实践表明, 由于自身结构限制, 现 有播种机普遍存在如下问题 : 一、 播种时, 种子落地密度稠, 造成籽种浪费和单位面积株数 不足, 导致无法实现丰产高产。 二、 现有播种机的压地滚的表面过于平滑, 只能碾压垄背, 对 垄沟毫无压实作用, 不利于种子的掩埋发芽, 严重影响发芽率。基于此, 有必要对现有播种 机进行结构改进, 以解决现有播种机播种密度稠、 以及无法碾压垄沟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播种机播种密度稠、 以及无法碾压垄沟的问题, 提供了 一种播种机。 0004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 播种机, 包括机架、 等距安装于机架前侧。

5、 边的若干个圆盘开墒器、 以及等距安装于机架后侧边的若干个压地滚 ; 相邻两个圆盘开墒 器之间设有角铁 ; 角铁纵向安装于机架上, 且角铁的角棱朝上 ; 每个压地滚上均套接有一 个铁轮。 0005 工作时, 机架向前行进, 圆盘开墒器负责开出垄沟, 播种机的排种器排出的种子落 在角铁上, 沿角铁表面分叉散落在垄沟内。压地负责碾压垄背, 铁轮则负责碾压垄沟, 将垄 沟内的种子掩埋, 提高了种子的发芽率。基于上述过程, 与现有播种机相比, 本实用新型所 述的播种机具有如下优点 : 一、 通过在圆盘开墒器之间增设角铁, 使得种子分叉散落, 降低 了种子落地密度, 避免了籽种浪费, 保证了单位面积株数。

6、, 实现了丰产高产。 二、 通过在压地 滚上增设铁轮, 实现了对垄沟的碾压, 有利于种子的掩埋, 提高了种子的发芽率。 由此, 本实 用新型所述的播种机彻底解决了现有播种机播种密度稠、 以及无法碾压垄沟的问题。 0006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设计合理, 有效解决了现有播种机播种密度稠、 以及无法碾 压垄沟的问题, 适用于农业播种。 附图说明 0007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8 图中 : 1- 机架, 2- 圆盘开墒器, 3- 压地滚, 4- 角铁, 5- 铁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09 播种机, 包括机架1、 等距安装于机架1前侧边的若干个圆盘开墒器2、 以及等距安 装于机架 1 后侧边的若干个压地滚 3 ; 相邻两个圆盘开墒器 2 之间设有角铁 4 ; 角铁 4 纵向 安装于机架 1 上, 且角铁 4 的角棱朝上 ; 每个压地滚 3 上均套接有一个铁轮 5 ; 说 明 书 CN 202310530 U 3 2/2 页 4 0010 具体实施时, 圆盘开墒器和压地滚的数目均为 8 个 ; 角铁的规格为 3*3cm ; 压地滚 的直径为 30cm ; 铁轮的轮宽为 8cm。 说 明 书 CN 202310530 U 4 1/1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310530 U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