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式食用菌栽培箱.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折叠式食用菌栽培箱.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1263980.5 (22)申请日 2016.11.10 (73)专利权人 宁强县万信食用菌产业开发有限 责任公司 地址 724400 陕西省宁强县汉源街道办高 家坪村 (72)发明人 张分队 王建明 赵开强 (51)Int.Cl. A01G 1/0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可折叠式食用菌栽培箱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折叠式食用菌栽 培箱, 包括一个矩形底板、 厚度相同的两个长侧 板和两个短侧板, 所述底板的横向截面为 “U” 字 型,“。
2、U” 字型两侧壁的高度相等且等于侧板的厚 度, 两个长侧板分别通过铰链铰接在底板上平面 的前后两个沿口, 两个短侧板分别通过铰链铰接 在底板的 “U” 字型两个侧壁的沿口上, 长侧板的 高度等于箱体的深度, 两个长侧板的高度之和等 于或小于底板的宽度, 长侧板和短侧板的接合拐 角顶端通过卡扣连接。 本实用新型构造简单, 使 用时将四个侧板竖起, 扣上卡扣即可成为箱体, 存贮或搬运时, 取下卡扣就能快速将四个侧板向 内折叠; 卡扣在箱体上通用, 拆装很容易。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CN 206165237 U 2017.05.17 CN 206165237 U 1.一种可折叠式食。
3、用菌栽培箱, 包括一个矩形底板、 厚度相同的两个长侧板和两个短 侧板,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的横向截面为 “U” 字型,“U” 字型两侧壁的高度相等且等于侧板 的厚度, 两个长侧板分别通过铰链铰接在底板上平面的前后两个沿口, 两个短侧板分别通 过铰链铰接在底板的 “U” 字型两个侧壁的沿口上, 长侧板的高度等于箱体的深度, 两个长侧 板的高度之和等于或小于底板的宽度, 长侧板和短侧板的接合拐角顶端通过卡扣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式食用菌栽培箱,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扣为90度拐角形 状, 卡扣上设有直角通槽, 通槽的宽度与侧板的厚度相适应。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式食用。
4、菌栽培箱, 其特征在于: 所述短侧板上设有多个 间隔的透气圆孔和一个条形把手孔。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式食用菌栽培箱, 其特征在于: 所述长侧板上设有多个 间隔的透气圆孔和一个条形把手孔。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165237 U 2 可折叠式食用菌栽培箱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属于食用菌栽培领域, 涉及的是一种食用菌栽培箱。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食用菌栽培箱主要有两种结构, 一种是整体式栽培箱, 另一种是可拆分式栽 培箱。 整体式栽培箱在非栽培季节时, 储藏堆放和搬动运输时占用空间大, 贮藏和运输成本 较大; 可拆分式栽培箱克服了整体栽培箱的不足,。
5、 但现有可拆分式栽培箱的构造不够合理, 拆装时比较麻烦, 而且拆卸后某些组件容易丢失, 给下次组装带来困难。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可拆分食用菌栽培箱的不足, 提出一种可折叠式 食用菌栽培箱, 使用时打开即成箱体, 存放或搬运时可以折叠。 0004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折叠式食用菌栽培箱, 包括一个矩形底板、 厚 度相同的两个长侧板和两个短侧板,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的横向截面为 “U” 字型,“U” 字型 两侧壁的高度相等且等于侧板的厚度, 两个长侧板分别通过铰链铰接在底板上平面的前后 两个沿口, 两个短侧板分别通过铰链铰接在底板的 “U” 字型两个。
6、侧壁的沿口上, 长侧板的高 度等于箱体的深度, 两个长侧板的高度之和等于或小于底板的宽度, 长侧板和短侧板的接 合拐角顶端通过卡扣连接。 0005 进一步, 所述卡扣为90度拐角形状, 卡扣上设有直角通槽, 通槽的宽度与侧板的厚 度相适应。 0006 进一步, 所述短侧板上设有多个间隔的透气圆孔和一个条形把手孔。 0007 进一步, 所述长侧板上设有多个间隔的透气圆孔和一个条形把手孔。 0008 本实用新型构造简单, 使用时将四个侧板竖起, 扣上卡扣即可成为箱体, 存贮或搬 运时, 取下卡扣就能快速将四个侧板向内折叠; 卡扣只有一种, 在箱体上通用, 拆装很容易。 附图说明 0009 图1是本。
7、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横向剖视图。 0010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左视图。 0011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俯视图。 0012 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图5是图4的左视图。 0014 图中: 1.底板, 2.长侧板, 3.短侧板, 4.铰链, 5.卡扣, 6.条形把手孔, 7.透气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6 如图1至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包括一个矩形底板1、 厚度相同的两个长侧板2和两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206165237 U 3 个短侧板3, 底板1的横向截面为 “U” 字型(如图1所示),“U。
8、” 字型两侧壁的高度相等且等于侧 板的厚度, 两个长侧板2分别通过铰链4铰接在底板1上平面的前后两个沿口, 两个短侧板3 分别通过铰链4铰接在底板1的 “U” 字型两个侧壁的沿口上, 长侧板2的高度等于箱体的深 度, 两个长侧板2的高度之和等于或小于底板1的宽度, 长侧板2和短侧板3的接合拐角顶端 通过卡扣5连接。 0017 如图4和图5所示, 本实施例中的卡扣5为90度拐角形状, 卡扣5上设有直角通槽 501, 通槽的宽度与侧板的厚度相适应。 0018 如图1和图2所示, 本实施例中, 两个短侧板3上均设有多个间隔的透气圆孔6和一 个条形把手孔7, 两个长侧板2上也设有多个间隔的透气圆孔6和一个条形把手孔7。 0019 使用时, 将每个侧板翻转至与底板1垂直, 且在四个角的上方分别卡上一个卡扣5, 就会形成一个上面开口且侧板相对固定的箱体; 不用时, 即存贮和搬运时, 去掉卡扣5, 将四 个侧板向内折叠, 即可形成底板1、 长侧板2和短侧板3依次紧密叠合的状态。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6165237 U 4 图1 图2 图3 图4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5 CN 206165237 U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