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池底净化功能的池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具有池底净化功能的池塘.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1326759.X (22)申请日 2016.12.06 (73)专利权人 厦门海葡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361012 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翔安北 路3701号之8号厂房302A室 (72)发明人 李林春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11350 代理人 汤东凤 (51)Int.Cl. A01K 63/00(2017.01) A01K 63/0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具有池底净化功能的池塘 (57)摘要 本实用。
2、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池底净化功能 的池塘, 池塘底部自四周到池塘底部的中心位置 为向下倾斜设置; 池塘底部铺设有第一透气砖 层, 第一透气砖层下方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沙石 层和第二透气砖层, 第二透气砖层下方设置有曝 气管, 曝气管的一端连接有鼓风机, 鼓风机设置 于池塘岸边; 所述曝气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多个的 微孔曝气管支管; 池塘底部中央位置设置有排污 井, 排污井的顶部设置有顶板, 顶板高于排污井 与第一透气砖层的连接处1m, 排污井的底部通过 排污管连接有排污池; 第二透气砖层的最低点处 的上方的排污井上设置有排污孔。 利用池塘透气 的多层底部结构, 可持续而有效地改良池塘底部 鱼虾生长环境。
3、及池塘水质状况。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06227384 U 2017.06.09 CN 206227384 U 1.一种具有池底净化功能的池塘, 其特征在于, 池塘底部自四周到池塘底部的中心位 置为向下倾斜设置; 所述池塘底部铺设有第一透气砖层(1), 所述第一透气砖层(1)下方自 上而下依次设置有沙石层(2)和第二透气砖层(3), 所述第二透气砖层(3)下方设置有曝气 管(4), 所述曝气管(4)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二透气砖层(3)、 沙石层(2)和第一透气砖层(1)连 接有鼓风机(5), 所述鼓风机(5)设置于池塘岸边; 所述曝气管(4)的另一端连接有多个位于 第二透。
4、气砖层(3)下方的微孔曝气管支管(6); 所述池塘底部中央位置设置有排污井(7), 所 述排污井(7)的顶部设置有顶板(8), 所述顶板(8)高于排污井(7)与第一透气砖层(1)的连 接处1m, 排污井(7)依次穿过第一透气砖层(1)、 沙石层(2)和第二透气砖层(3), 排污井(7) 的底部通过排污管(9)连接有排污池(10); 第二透气砖层(3)的最低点处的上方的排污井 (7)的侧壁和顶板(8)上设置有排污孔(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池底净化功能的池塘, 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孔曝气管支管 (6)成平行排列, 微孔曝气管支管(6)均与曝气管(4)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5、的具有池底净化功能的池塘, 其特征在于, 所述曝气管(4)和微 孔曝气管支管(6)均设置有曝气孔(12)。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227384 U 2 一种具有池底净化功能的池塘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养殖装置领域, 具体地说, 涉及一种具有池底净化功能的池 塘。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池塘池底有土池底、 水泥底、 地膜底以及沙石底等。 以上池塘底均存在一定缺 点, 如水泥底、 地膜底一般排污方便彻底, 但存在无土壤微量元素补充、 无水体净化的硝化 细菌附着载体而基本无净化功能, 水质变化比较快, 而土池底存在无法排污问题, 沙石底虽 然存在硝化细菌。
6、附着载体, 但存在鱼类粪便与残饵易沉积于沙石之间不易清理引起水质恶 化等弊端。 为此, 传统池塘底部存在溶解氧低、 氨氮、 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含量高鱼虾 生长环境条件差的现状。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有鉴于此,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的问题, 提供了一种具有池底净化功能的池塘, 该 池塘利用池塘透气底层改良池塘底层水质的结构, 可持续而有效地改良池塘底部鱼虾生长 环境及池塘水质状况。 0004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池底净化功能的池塘, 池塘 底部自四周到池塘底部的中心位置为向下倾斜设置; 所述池塘底部铺设有第一透气砖层, 第一透气砖层下方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沙石层和。
7、第二透气砖层, 第二透气砖层下方设置有 曝气管, 曝气管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二透气砖层、 沙石层和第一透气砖层连接有鼓风机, 所述 鼓风机设置于池塘岸边; 所述曝气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多个位于第二透气砖层下方的微孔曝 气管支管; 所述池塘底部中央位置设置有排污井, 所述排污井的顶部设置有顶板, 顶板高于 排污井与第一透气砖层的连接处1m, 排污井依次穿过第一透气砖层、 沙石层和第二透气砖 层, 排污井的底部通过排污管连接有排污池; 第二透气砖层的最低点处的上方的排污井的 侧壁和顶板上设置有排污孔。 0005 进一步地, 微孔曝气管支管成平行排列, 微孔曝气管支管均与曝气管相连通。 0006 进一步地,。
8、 曝气管和微孔曝气管支管均设置有曝气孔。 0007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0008 1)本申请利用位于池塘底部铺设透气砖池底, 并通过透气砖下部的曝气管将空气 导入透气砖池底, 以此实现池塘底层供氧, 消除池塘底层水体的氧债, 并将多余的溶解氧供 底层鱼利用, 解决池塘底层水体缺氧问题, 进而改善底层鱼类长期处于缺氧与少氧状态; 同 时底层水由于空气带动向上层移动进入上表层, 这样被底层淤泥吸收固定的水体营养元素 得到释放, 并经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以及浮游动物、 细菌的利用而再生, 从而促使整个池塘水 质达到均衡稳定的良好一致, 进而实现底层高价值鱼虾类的也能够。
9、健康生长的目标。 0009 2)本申请通过位于底层的透气砖(第一透气砖层和第二透气砖层)以及沙石层, 具 有孔隙的比较大的比表面积的结构, 为硝化细菌附着提供丰富的载体, 同时曝气管释放出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6227384 U 3 的空气为透气砖和沙石中附着的硝化细菌提供氧气, 从而利用硝化细菌净化池底淤泥、 有 机物和水质, 改良池塘水质特别是底层水质, 实现池塘原位水体净化的目的, 并有效减少池 塘换水量与排污量, 提高水产品的产量与质量。 0010 当然,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 果。 附图说明 0011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
10、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 分, 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 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 不当限定。 在附图中: 0012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有池底净化功能的池塘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图2是本实用新型微孔曝气管支管的布置图。 0014 图中, 1.第一透气砖层, 2.沙石层, 3.第二透气砖层, 4.曝气管, 5.鼓风机, 6.微孔 曝气管支管, 7.排污井, 8.顶板, 9.排污管, 10.排污池, 11.排污孔, 12.曝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以下将配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藉此对本实用新型如何应 用技术手段来。
11、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0016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池底净化功能的池塘, 如图1所示, 池塘底部自四周到 池塘底部的中心位置为向下倾斜设置; 池塘底部铺设有第一透气砖层1, 第一透气砖层1下 方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沙石层2和第二透气砖层3, 第二透气砖层3下方设置有曝气管4, 曝 气管4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二透气砖层3、 沙石层2和第一透气砖层1连接有鼓风机5, 鼓风机5 设置于池塘岸边; 曝气管4的另一端连接有多个位于第二透气砖层3下方的微孔曝气管支管 6; 池塘底部中央位置设置有排污井7, 排污井7的顶部设置有顶板8, 顶板8高于排污井7与第 一透气砖层。
12、1的连接处1m, 排污井7依次穿过第一透气砖层1、 沙石层2和第二透气砖层3, 排 污井7的底部通过排污管9连接有排污池10; 第二透气砖层3的最低点处的上方的排污井7的 侧壁和顶板8上设置有排污孔11。 0017 如图2所示, 微孔曝气管支管6成平行排列, 微孔曝气管支管6均与曝气管4相连通。 曝气管4和微孔曝气管支管6均设置有曝气孔12。 0018 本装置的池塘底部自四周到池塘底部的中心位置为向下倾斜设置, 这样方便在污 泥向下流动, 便于排出。 0019 本结构的第一透气砖层1和第二透气砖层3通过第二透气砖层3下部的曝气管将空 气导入透气砖池底, 以此实现池塘底层供氧, 消除池塘底层水体。
13、的氧债, 并将多余的溶解氧 供底层鱼利用, 解决池塘底层水体缺氧问题, 进而改善底层鱼类长期处于缺氧与少氧状态。 沙石层2的表面积大, 有利于吸附好氧硝化细菌等微生物, 同时通过附着于透气砖及沙石上 的好氧硝化细菌等微生物, 净化池底淤泥、 有机物乃至整个池塘水质, 从而降低池塘底部氨 氮、 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含量, 改良鱼虾池底生长环境条件, 进而改善整个池塘水质状 况。 本结构便于池塘过多污泥的集中与人工排出。 同时, 单纯的沙石层不利于排污, 沙石层 放在第一透气砖层和第二透气砖层之间形成的腔体内, 既满足了增加了比表面积, 为硝化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622738。
14、4 U 4 细菌附着提供丰富的载体; 又有利于污泥的排放。 0020 本装置的排污井7上设置有排污孔11, 该排污孔11便于污泥的排放, 并防止鱼类排 放出去。 本装置的第一透气砖层1和第二透气砖层3通过第二透气砖层3下部的曝气管将空 气导入透气砖池底, 以此实现池塘底层供氧, 消除池塘底层水体的氧债, 并将多余的溶解氧 供底层鱼利用, 解决池塘底层水体缺氧问题, 进而改善底层鱼类长期处于缺氧与少氧状态。 0021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实用新型的若干优选实施例, 但如前所述, 应当理解实用 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 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 而可用于各种其他 组合、 修改和环境, 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 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 术或知识进行改动。 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则 都应在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6227384 U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6 CN 206227384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