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防咬手结构的水貂饲养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带有防咬手结构的水貂饲养装置.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1191560.0 (22)申请日 2016.10.28 (73)专利权人 青岛农业大学 地址 266109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长城路 700号(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72)发明人 王利华 王光 (74)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 限公司 37105 代理人 黄玉华 (51)Int.Cl. A01K 1/03(2006.01) A01K 1/035(2006.01) A01K 1/01(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带有防咬手结构的水貂饲养。
2、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带有防咬手结构的水 貂饲养装置, 包括网格状的外壳, 外壳围成饲养 水貂的空间, 外壳上安装门结构, 所述门结构包 括门框和门体, 门体安装在门框上, 门框的周边 形成防咬面, 门体和门框之间的控制门体开合的 连接部安装在防咬面上, 在外壳上设置一独立的 门框, 该门框带有防咬面, 门体的开合的连接部 安装在防咬面上, 因为防咬面可以阻挡水貂的嘴 部伸出, 人手操控的连接部又安装在防咬面上, 水貂的嘴部无法接触人手, 所以避免了打开或关 闭门体时, 人手遭受水貂突然袭击的风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 CN 206165428 U 2017.。
3、05.17 CN 206165428 U 1.一种带有防咬手结构的水貂饲养装置, 包括网格状的外壳, 外壳围成饲养水貂的空 间, 外壳上安装门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门结构包括门框和门体, 门体安装在门框上, 门框 的周边形成防咬面, 门体和门框之间的控制门体开合的连接部安装在防咬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带有防咬手结构的水貂饲养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导向 杆和喂料装置, 导向杆竖直内嵌在外壳上, 导向杆上设有直线导向间隙, 喂料装置包括喂料 斗、 手柄和连接轴, 连接轴贯穿直线导向间隙, 连接轴一端固定在喂料斗上、 另一端与手柄 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带有防咬。
4、手结构的水貂饲养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粪便 重量监控机构, 粪便重量监控机构位于外壳下方, 其包括储便台和底座, 底座固定在水貂饲 养装置的支架上, 储便台位于底座上方、 相对底座具有上下移动的自由度, 储便台和底座之 间安装弹性部件, 储便台地面上安装动触点, 底座顶面上安装静触点, 动触点位于静触点上 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带有防咬手结构的水貂饲养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轴 上安装止挡翅片, 止挡翅片位于导向间隙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带有防咬手结构的水貂饲养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便台 的周边设有软质材料做成的周向封闭的围挡, 围挡的上口向外扩张。 6.。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带有防咬手结构的水貂饲养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便台 地面安装三个导向轴, 导向轴贯穿底座, 导向轴上套装螺旋弹簧, 螺旋弹簧位于储便台和底 座之间。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165428 U 2 带有防咬手结构的水貂饲养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貂饲养装置, 具体来说是一种带有防咬手结构的水貂饲养 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水貂性情凶猛, 需要在特制装置中饲养。 如一篇中国专利文献, 名称是一种防止抓 咬的水貂养殖笼, 公开号是CN103262807A的发明专利申请, 其由网片围成网格笼, 网格笼中 间设至少一组隔断把网。
6、格笼分成若干养殖空间, 每组隔断有两个网片且两个网片之间间隔 3-5cm。 网格笼的每个养殖空间外设一个笼门。 所述笼门的上方设有手持部。 所述网片均采 用镀锌金属材料制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的水貂笼简单耐用, 不影响其活动, 不 跑貂, 便于管理操作。 网片热镀锌, 锌层均匀, 不易被腐蚀, 坚固耐用, 提高笼具的使用寿命; 双层网格的隔离作用, 也避免了水貂之间的抓咬, 提高成活率。 0003 另一篇中国专利文献 , 名称是一种空间调节型一体式水貂笼 , 公开号是 CN202222245U, 其包括笼舍, 在笼舍的一侧设置有与其相连通的育仔室, 所述育仔室由侧面 板层、 底面笼。
7、壁以及顶面笼壁围拢而成, 底面笼壁与顶面笼壁均由金属丝编织而成, 顶面笼 壁与一侧面板层铰接, 其特征在于: 在顶面笼壁上连接有由金属丝弯曲而成的固定件, 在另 一侧面板层上设置有盲孔, 固定件的活动端部插入或钩入盲孔中。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可根 据水貂的生长周期或体积大小调控育仔室的内部饲养空间, 为水貂提供生长的最佳环境; 另一方面将食槽固定在笼舍的侧面笼壁上, 布局科学合理, 减少饲料浪费和污染。 0004 如现有专利技术, 为提高水貂饲养技术, 对水貂饲养装置进行多种改进, 为了保证 水貂饲养装置良好通风, 通常使用网格状外壳, 尽量选用大尺寸网格, 这样, 在开合水貂饲 养装置的门体时。
8、, 水貂嘴部容易伸出网格, 突袭操作人员的手部, 撕咬致伤。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防咬手结构的水貂饲养装置, 解决了在饲养装置上设置 防咬结构的技术问题, 避免在开合门体时, 水貂意外袭击人手, 导致人身伤害。 0006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 一种带有防咬手结构的水貂饲养装置, 包括网格状的外壳, 外壳围成饲养水貂的 空间, 外壳上安装门结构, 所述门结构包括门框和门体, 门体安装在门框上, 门框的周边形 成防咬面, 门体和门框之间的控制门体开合的连接部安装在防咬面上。 0008 基于上述方案, 本实用新型还做如下改进: 00。
9、09 还包括导向杆和喂料装置, 导向杆竖直内嵌在外壳上, 导向杆上设有直线导向间 隙, 喂料装置包括喂料斗、 手柄和连接轴, 连接轴贯穿直线导向间隙, 连接轴一端固定在喂 料斗上、 另一端与手柄螺纹连接。 0010 还包括粪便重量监控机构, 粪便重量监控机构位于外壳下方, 其包括储便台和底 座, 底座固定在水貂饲养装置的支架上, 储便台位于底座上方、 相对底座具有上下移动的自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06165428 U 3 由度, 储便台和底座之间安装弹性部件, 储便台地面上安装动触点, 底座顶面上安装静触 点, 动触点位于静触点上方。 0011 所述导向轴上安装止挡翅片, 止挡。
10、翅片位于导向间隙内。 0012 所述储便台的周边设有软质材料做成的周向封闭的围挡, 围挡的上口向外扩张。 0013 所述储便台地面安装三个导向轴, 导向轴贯穿底座, 导向轴上套装螺旋弹簧, 螺旋 弹簧位于储便台和底座之间。 0014 和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0015 1.在外壳上设置一独立的门框, 该门框带有防咬面, 门体的开合的连接部安装在 防咬面上, 因为防咬面可以阻挡水貂的嘴部伸出, 人手操控的连接部又安装在防咬面上, 水 貂的嘴部无法接触人手, 所以避免了打开或关闭门体时, 人手遭受水貂突然袭击的风险。 0016 2.对于导向杆和喂料装置, 通过旋转喂料装置的手。
11、柄, 可控制喂料斗和手柄之间 的相对滑动, 实现在导向杆的直线导向间隙上滑动和固定, 实际上, 完成了对喂料斗的高度 调节, 这样可根据不同大小的水貂, 将调节喂料斗高度, 满足水貂饲养需要, 另外, 操作人员 直接控制手柄, 将喂料斗移动至最高点, 从顶部想喂料斗内加入食物, 有效避免被水貂咬 伤。 0017 3.储便台和底座之间有相对竖直移动的自由度, 也就是储便台在外力作用下, 可 在底座上向下移动, 实际中, 水貂的粪便掉落在储便台上, 增加储便台的重量, 在弹性部件 的配合下, 随粪便增多, 储便台逐渐下沉, 直到储便台下面的动触点和底座上面的静触点接 触, 这样, 只要将动触点和静。
12、触点连接在外部感应电路上, 就可实现对储便台下沉的临界位 置实行监控, 及时清理储便台上的粪便。 附图说明 0018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0020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喂料装置安装位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1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导向杆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2 图5是导向杆和喂料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0023 图6本实用新型中储便台的结构平面图。 0024 图7是图6的俯视图。 0025 附图标记 0026 1外壳, 2支架, 3门框, 4门体, 5连接部, 6导向轴, 7螺旋弹簧, 0027 8底座, 9储便台, 10静触点, 11动触点,。
13、 12导向杆, 13喂料装置, 0028 1301喂料斗, 1302连接轴, 1303手柄, 1304止挡翅片, 1305止挡凸缘, 0029 14直线导向间隙, 15围挡。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0031 如图1和图2所示, 网格状的外壳1围成一个饲养水貂的空间, 本实施方式中, 该外 壳1由六个面组成。 除此之外, 外壳1也可是其它形状, 只要具有一个适合水貂饲养的空间即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206165428 U 4 可。 0032 外壳1自身可安装一支撑结构, 如若干个支架2, 将外壳1支撑在地面上方。 当然, 也 可不安装。
14、支撑结构, 而是将外壳1直接放置于外部预制的支架上。 0033 如图1, 在外壳1的一个局部位置安装门结构, 该门结构是放入或取出水貂或其它 物料的通道, 为了避免水貂的貂嘴伸出网格咬伤人手, 门结构包括一个门框3和门体4, 门体 4安装在门框3上, 门框3上形成一个防咬面, 该防咬面是连接部5安装的部位(操作人员通过 控制连接部5实现门体打开和关闭), 该防咬面实际上就是增加了连接部5周边门框的挡面 面积, 防咬面采用板材做成, 貂嘴不能从防咬面遮挡的区域伸出, 能够起到防咬的作用。 这 里需要说明的是, 防咬面的面积应当根据饲养装置和网格的尺寸而定, 甚至与水貂的个体 尺寸也有关系, 最好。
15、是既可保证形成必要的防咬面, 又不至于因防咬面过大影响通风。 0034 另外, 门框3的防咬面也可选用其它结构, 如网格板, 该网格板上的网格尺寸远小 于外壳1上的网格尺寸, 足以使貂嘴不能伸出, 这样有更好的透气性。 0035 连接部5可选用现有技术中的搭扣, 搭扣的一部分安装在防咬面上, 另外一部分安 装在门体上, 实现门体的任意开合固定。 门框3(已安装门体4)取代外壳1的一个局部位置, 整体置换到外壳1中, 实践中, 可用钢丝将门框3的周边固定在临近的网格上。 0036 使用时, 在防咬面的保护下, 饲养人员可以放心的用手操作连接部5, 避免水貂的 貂嘴从网格伸出伤人。 0037 为了。
16、顺利给水貂喂食, 避免被水貂咬伤, 如图3、 图4和图5所示, 在水貂饲养装置上 安装一个专门设计的喂料装置13, 为了辅助喂料装置13, 在外壳1上还安装一个导向杆12, 该导向杆12也是置换了外壳1上的一根钢丝, 其余钢丝则是焊接在导向杆12的侧面上, 整体 仍然是一个网格状的外壳1。 如图4, 导向杆12设有一个直线导向间隙14, 为喂料装置13上下 滑动提供结构基础。 如图5, 喂料装置13包括用于盛放食料的喂料斗1301、 手柄1303和连接 轴1302, 手柄1303是细长结构, 连接轴1302贯穿直线导向间隙14, 一端固定在喂料斗1301 上, 另一端与手柄1303螺纹组装, 。
17、旋转手柄时, 手柄和连接轴相对转动, 可调节手柄和喂料 斗之间的距离, 这样实现了喂料斗沿直线导向间隙任意上下滑动, 并固定在目标位置。 使用 时, 将喂料斗移动至最顶部, 从外壳1上面加料, 一方面加料位置变高, 另一方面喂料斗罩住 加料部位, 避免了喂养时, 发生水貂咬人事件。 0038 考虑到旋转手柄时, 连接轴容易与手柄同时旋转, 导致喂料斗开口朝下, 喂料斗和 手柄之间距离不可调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在连接轴上设置止挡翅片1304, 如图5, 止 挡翅片1304增加了连接轴的纵向尺寸, 在手柄转动时, 止挡翅片1304阻碍连接轴转动, 实现 手柄和连接轴之间有效进退。 另外,。
18、 手柄和导向杆的接触面向外延伸形成止挡凸缘1305, 增 加手柄和导向杆的接触面积, 优化固定效果。 0039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个能够监控粪便的基础结构, 该结构和外部的监控回路连 接, 能及时发出清理粪便的报警信息。 如图1所示, 在外壳1的下方安装粪便重量监控机构, 包括底座8、 储便台9, 底座8固定在支架2上, 储便台9位于底座8上方, 储便台9可相对底座8 上下移动, 也就是具有上下移动的自由度。 实现上下移动的结构有很多种, 本实施例选用在 储便台9下方安装三个导向轴6, 导向轴贯穿底座8, 这样, 储便台9在外力的作用下, 可上下 移动。 0040 储便台9和底座8之间还安装弹。
19、性部件, 如在每个导向轴上套装螺旋弹簧, 螺旋弹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206165428 U 5 簧位于储便台9和底座8之间。 储便台9的底面上安装一动触点11, 底座的顶面上安装静触点 10, 动触点11位于静触点10的上方。 使用时, 随着储便台9上的粪便增多, 储便台9逐渐下沉, 储便台上的粪便达到额定重量时, 动触点11刚好抵靠在静触点10上。 动触点11、 静触点10连 接在监控回路上, 也就是当动触点11和静触点10连通后, 可以向外部回路发送一个信号, 使 报警装置发出清理粪便的提示。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206165428 U 6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4 页 7 CN 206165428 U 7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4 页 8 CN 206165428 U 8 图5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3/4 页 9 CN 206165428 U 9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 4/4 页 10 CN 206165428 U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