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式通用园林修剪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可移动式通用园林修剪装置.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1287456.1 (22)申请日 2016.11.29 (73)专利权人 大千生态景观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210036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集慧路 18号联创科技大厦A栋15层 (72)发明人 蒋春海 冯旭 杨世豹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2224 代理人 董建林 (51)Int.Cl. A01G 3/08(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可移动式通用园林修剪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式通用园林 修剪装置,。
2、 包括操作平台、 伸缩架、 剪刀部、 万向 轮, 所述伸缩架设置于所述操作平台的上方, 所 述剪刀部设置于所述伸缩架的上方, 所述剪刀部 的底端与所述伸缩架的顶端固定连接, 所述万向 轮设置于所述操作平台的底部; 所述操作平台上 还设置有电机、 主轴, 所述主轴设置于所述电机 的上方, 所述主轴的底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配 合联接, 所述主轴的顶端与所述剪刀部的底端固 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电机与主轴的配 合, 实现了主轴的水平旋转运动以及竖向运动, 通过伸缩架带动剪刀部进行旋转修剪; 万向轮带 动操作平台直线移动, 实现对园林植物的长距离 观赏性修剪。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
3、页 CN 206212735 U 2017.06.06 CN 206212735 U 1.一种可移动式通用园林修剪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操作平台 (1) 、 伸缩架 (6) 、 剪刀 部、 万向轮 (2) , 所述伸缩架 (6) 设置于所述操作平台 (1) 的上方, 所述剪刀部设置于所述伸 缩架 (6) 的上方, 所述剪刀部的底端与所述伸缩架 (6) 的顶端固定连接, 所述万向轮 (2) 设置 于所述操作平台 (1) 的底部; 所述操作平台 (1) 上还设置有电机 (3) 、 主轴 (4) , 所述主轴 (4) 设置于所述电机 (3) 的上方, 所述主轴 (4) 的底端与所述电机 (3) 。
4、的输出端配合联接, 所述主 轴 (4) 的顶端与所述剪刀部的底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通用园林修剪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轴 (4) 的外部还嵌套设置有相配合的套筒 (5) , 所述套筒 (5) 与所述主轴 (4) 滑动连接, 所述套筒 (5) 的底部固定设置于所述电机 (3) 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通用园林修剪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剪刀部包括左刀柄 (7) 、 右刀柄 (8) , 所述左刀柄 (7) 的底端和所述右刀柄 (8) 的底端均与所 述主轴 (4) 的顶端铰接, 所述左刀柄 (7) 与所述右刀柄 (8) 的外侧均设置有纵。
5、向排布的切刀 片 (11) , 所述左刀柄 (7) 的顶端与所述右刀柄 (8) 的顶端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通用园林修剪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刀柄 (7) 与所述右刀柄 (8) 之间还设置有连接杆 (9) , 所述左刀柄 (7) 的中部与所述连接杆 (9) 的 左端铰接, 所述连接杆 (9) 的右端与所述右刀柄 (8) 的中部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通用园林修剪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杆 (9) 的外周还缠绕设置有连接弹簧 (10) 。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通用园林修剪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平台 (1) 的形状为等腰。
6、梯形, 所述操作平台 (1) 的左右端均设置有便于检修用的台阶。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212735 U 2 一种可移动式通用园林修剪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移动式通用园林修剪装置, 属于园林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园林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范围, 甚至在经济发达地区, 园林建设已经成为设计师们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一个关键性因素, 由于园林建设和 维护的特殊性, 园林在建设和维护的过程中, 攀高建设和维护必不可少, 在人们的日常建设 维护过程中, 人们应用的最多的就是脚手架, 但是脚手架在搭建的过程中, 费时。
7、费力, 特别 是对于长距离路沿植物或进行较高观赏性植物修剪的过程中, 就显得不切合实际了, 因此 修剪梯就在这种情况下出现在了人们的视线中, 由于修剪梯简单方便, 其使用已经越来越 接近人们的生产生活了, 人们在选择的同时对伸其要求也越来越高了, 除了在外形上的要 求以外, 人们更重视的是结构和配置, 结构和配置是人们选择伸缩楼梯最主要的因素。 0003 目前市场的上的小型的修剪梯由于建构简单, 功能性差, 适应范围小, 大型的修剪 梯笨重等问题制约了其的应用, 同时还由于稳定性不高, 应用范围小, 存在安全隐患被人诟 病, 因此设计出一款安全性高, 使用范围广的可移动式修剪平台很有必要, 符。
8、合市场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 克服现有技术存在 “修剪梯笨重、 功能性差、 适用性小、 存 在安全隐患” 不足,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提出一种可移动式通用园林修剪装置。 0005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移动式通用园林修剪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 括操作平台、 伸缩架、 剪刀部、 万向轮, 所述伸缩架设置于所述操作平台的上方, 所述剪刀部 设置于所述伸缩架的上方, 所述剪刀部的底端与所述伸缩架的顶端固定连接, 所述万向轮 设置于所述操作平台的底部; 所述操作平台上还设置有电机、 主轴, 所述主轴设置于所述电 机的上方, 所述主轴的底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
9、端配合联接, 所述主轴的顶端与所述剪刀部 的底端固定连接。 0006 优选地, 主轴的外部还嵌套设置有相配合的套筒, 套筒与主轴滑动连接, 套筒的底 部固定设置于电机上。 0007 优选地, 剪刀部包括左刀柄、 右刀柄, 左刀柄的底端和右刀柄的底端均与主轴的顶 端铰接, 左刀柄与右刀柄的外侧均设置有纵向排布的切刀片, 左刀柄的顶端与右刀柄的顶 端铰接。 0008 优选地, 左刀柄与右刀柄之间还设置有连接杆, 左刀柄的中部与连接杆的左端铰 接, 连接杆的右端与右刀柄的中部铰接。 0009 优选地, 连接杆的外周还缠绕设置有连接弹簧。 0010 优选地, 操作平台的形状为等腰梯形, 操作平台的左右。
10、端均设置有便于检修用的 台阶。 0011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1)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电机与主轴的配合, 实现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206212735 U 3 了主轴的水平旋转运动以及竖向运动, 通过伸缩架带动剪刀部进行旋转修剪;(2) 本实用新 型通过在底部设置万向轮, 带动操作平台直线移动, 实现对园林植物的长距离观赏性修剪; (3) 通过在剪刀部设置连接杆以及连接弹簧, 实现对左右刀柄的定位以及复位;(4) 套筒用 来实现主轴的旋转以及竖向运动的定位, 防止发生偏移。 附图说明 0012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图中标记的含义: 1-操作平台, 。
11、2-万向轮, 3-电机, 4-主轴, 5-套筒, 6-伸缩架, 7-左 刀柄, 8-右刀柄, 9-连接杆, 10-连接弹簧, 11-切刀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 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15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移动式通用园林修剪装 置, 包括操作平台1、 伸缩架6、 剪刀部、 万向轮2, 伸缩架6设置于操作平台1的上方, 剪刀部设 置于伸缩架6的上方, 剪刀部的底端与伸缩架6的顶端固定连接, 万向轮2设置于操作平台1 的底部; 操作平台1上还。
12、设置有电机3、 主轴4, 主轴4设置于电机3的上方, 主轴4的底端与电 机3的输出端配合联接, 主轴4的顶端与剪刀部的底端固定连接。 0016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 主轴4的外部还嵌套设置有相配合的套筒5, 套筒5与主轴 4滑动连接, 套筒5的底部固定设置于电机3上。 0017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 剪刀部包括左刀柄7、 右刀柄8, 左刀柄7的底端和右刀柄8 的底端均与主轴4的顶端铰接, 左刀柄7与右刀柄8的外侧均设置有纵向排布的切刀片11, 左 刀柄7的顶端与右刀柄8的顶端铰接。 0018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 左刀柄7与右刀柄8之间还设置有连接杆9, 左刀柄7的中 部与连接杆9的左端。
13、铰接, 连接杆9的右端与右刀柄8的中部铰接。 0019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 连接杆9的外周还缠绕设置有连接弹簧10。 0020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 操作平台1的形状为等腰梯形, 操作平台1的左右端均设 置有便于检修用的台阶。 0021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1)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电机与主轴的配合, 实现 了主轴的水平旋转运动以及竖向运动, 通过伸缩架带动剪刀部进行旋转修剪;(2) 本实用新 型通过在底部设置万向轮, 带动操作平台直线移动, 实现对园林植物的长距离观赏性修剪; (3) 通过在剪刀部设置连接杆以及连接弹簧, 实现对左右刀柄的定位以及复位;(4) 套筒用 来实现主轴的旋转以及竖向运动的定位, 防止发生偏移。 0022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应当指出, 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 这些改 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6212735 U 4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5 CN 206212735 U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