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边坡植物保育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边坡植物保育系统.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1319656.0 (22)申请日 2016.12.05 (73)专利权人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地址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里240号 专利权人 西咸新区承昌绿化工程技术有限 公司 (72)发明人 陈兵 霍锁雷 王倜 张峻峰 陶双成 霍捷 李彧 (51)Int.Cl. A01G 9/0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边坡植物保育系统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干旱半干旱地区的 边坡植物保育系统, 包括营养钵、 塞植块、 。
2、和贮水 罐, 所述营养钵设置于塞植块的上部, 钵顶的直 径大于钵底的直径, 钵壁下延, 与钵底形成内凹 的卡口, 卡口的直径与塞植块的直径匹配, 用于 卡住塞植块, 所述贮水罐设置于塞植块下部, 所 述营养钵的底部以及塞植块的顶部和底部均设 置小孔, 所述赛植块从上往下依次为土壤层、 砂 砾层和碎石层。 边坡绿化时将整个保育系统塞入 提前在坡面打好的孔洞中。 其中苗木与营养钵一 体在提前苗圃育成, 绿化时再将营养钵与塞植 块、 贮水罐组装一体。 该系统能够为植物生长持 续、 长时间、 独立提供水分和养分, 同时能够蓄积 降雨回用于植物生长, 能够极大地降低坡面植物 养护频率和成本。 权利要求书。
3、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06302814 U 2017.07.07 CN 206302814 U 1.一种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边坡植物保育系统, 包括营养钵、 塞植块、 和贮水罐, 其特征 在于, 所述营养钵设置于塞植块的上部, 钵顶的直径大于钵底的直径, 钵壁下延, 与钵底形 成内凹的卡口, 卡口的直径与塞植块的直径匹配, 用于卡住塞植块, 钵底具小孔, 所述塞植 块为无污染绿色材料制成的无盖具底圆柱体, 所述塞植块从上往下依次为土壤层、 砂砾层 和碎石层, 塞植块底部具小孔, 所述贮水罐设置于塞植块下部, 其为有盖有底圆柱体, 贮水 罐的盖上具小孔, 塞植块和贮水罐的直径相同。 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坡植物保育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营养钵内含有育苗土, 并 育有植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坡植物保育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碎石层石子的粒径为10 20mm, 所述砂砾层砂砾的粒径为35mm。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边坡植物保育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塞植块长度为 10-20cm, 其中, 砂砾层2-3cm, 碎石层2-3cm。 5.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边坡植物保育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孔的孔径为 5mm。 6.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边坡植物保育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塞植棒和贮水罐 的直径在10-12cm。 7.如权利要求1-。
5、3任一项所述的边坡植物保育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营养钵钵顶的直 径为15-20cm。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302814 U 2 一种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边坡植物保育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主要应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坡面绿化木本植被的保育生长, 属于边坡 绿化技术范畴。 背景技术 0002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根据边坡立地条件, 常见的植被恢复技术有液压喷播技术、 客 土喷播技术、 厚层基质喷附技术、 植生袋技术、 三维植被网技术等。 在采用这些技术的同时, 会采取一些抗旱措施促进植物成活, 例如覆盖地膜和土壤添加保水剂等(孙彦楠等, 2006)。 0003。
6、 对于一些常见的成熟的边坡绿化技术, 例如喷播喷附技术等, 目前其具有一定的 使用限制, 对于边坡坡率较高的劣质边坡, 受坡面角度和坡面高度制约, 易受水毁, 不适合 大面积推广; 植生袋技术等需要大量的种植土因而造价高, 无法在整个工程中推广应用; 目 前边坡绿化恢复后期植被退化严重, 尤其是灌木的生长状态不佳, 与边坡土壤条件、 气候条 件等因素有直接关系, 同时与边坡的养护工作缺乏也有关。 0004 CN201320075310.0公开了一种储水通气栽培钵, 具体公开了包括储水室、 隔土层、 集水杯、 空气室、 营养土等几部分组成, 能够解决盆栽植株的干旱缺水问题。 但该装置结构 复杂成。
7、本高, 只适用于苗圃盆栽植物, 无法在野外边坡进行大规模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边坡植物保育系统, 该系统能 够为植物生长持续、 长时间、 独立提供水分和养分, 同时能够蓄积降雨回用于植物生长, 能 够极大地降低坡面植物养护频率和成本。 0006 包括营养钵、 塞植块、 和贮水罐, 所述营养钵设置于塞植块的上部, 钵顶的直径大 于钵底的直径, 钵壁下延, 与钵底形成内凹的卡口, 卡口的直径与塞植块的直径匹配, 用于 卡住塞植块, 钵底具小孔, 所述塞植块为无污染绿色材料制成的无盖具底圆柱体, 所述赛植 块从上往下依次为土壤层、 砂砾层和碎。
8、石层, 塞植块底部具小孔, 所述贮水罐设置于塞植块 下部, 其为有盖有底圆柱体, 贮水罐的盖上具小孔, 塞植块和贮水罐的直径相同。 0007 其中, 所述营养钵内含有育苗土, 并育有植物。 营养钵一体成型, 为硬质塑料不透 水, 3年不分解, 钵长优选10cm。 0008 其中, 土壤层包括50-70的细砂, 有机肥, 保水剂, 腐殖土。 0009 碎石层石子的粒径在1020mm, 砂砾层砂砾粒径在35mm。 塞植块具有保水反渗 作用, 即贮水罐的水无法蒸发和倒吸(虹吸作用), 只能接受雨水渗透和根系吸水。 塞植块外 装材料为可降解材料。 0010 其中, 塞植块长度10-20cm, 砂砾层2。
9、-3cm, 碎石层2-3cm。 0011 其中, 贮水罐为硬质塑料不透水, 3年不分解, 长度10cm。 0012 其中, 所述塞植棒和贮水罐的直径在10-12cm。 0013 其中, 所述营养钵钵顶的直径为15-20cm。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6302814 U 3 0014 营养钵钵底和贮水罐罐顶均匀开9个小孔, 每个小孔的孔径5mm。 营养钵钵底小孔 作用为透水和根系进入塞植块的通道, 贮水罐罐顶小孔为透水和植物根系进入通道。 雨水 进入贮水罐后, 由于砂砾层和碎石层的阻隔, 水分很难反渗和蒸发贮水罐可以起到收集雨 水作用, 而雨水进入后, 很难蒸发掉。 0015 本实。
10、用新型主要适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坡面绿化, 解决植物生长水分限制问 题。 本实用新型的边坡植物保育系统应用对象为木本植物。 边坡绿化时将整个保育系统塞 入提前在坡面打好的孔洞中。 其中苗木与营养钵一体在提前苗圃育成, 绿化时再将营养钵 与塞植块、 贮水罐组装一体。 该系统能够为植物生长持续、 长时间、 独立提供水分和养分, 同 时能够蓄积降雨回用于植物生长, 能够极大地降低坡面植物养护频率和成本。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营养钵俯视图。 0018 图3为营养钵剖面图。 0019 其中, 1、 营养钵; 2、 塞植块; 3、 贮水罐; 4、 植物;。
11、 101、 小孔; 102、 卡口; 201、 土壤层; 202、 砂砾层; 203、 碎石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0021 如图1-3所示, 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边坡植物保育系统, 包括营养钵1、 塞植块2、 和贮 水罐3, 所述营养钵1设置于塞植块2的上部, 钵顶的直径大于钵底的直径, 钵壁下延, 与钵底 形成内凹的卡口102, 卡口的直径与塞植块的直径匹配, 用于卡住塞植块2, 钵底具小孔101, 优选的, 均匀设置9个小孔, 每个小孔的孔径5mm, 所述塞植块2为无污染绿色材料制成的无 盖具底圆柱体, 所述赛植块从上往下依次为土壤层201、 砂砾层。
12、202和碎石层203, 塞植块底 部具小孔, 优选的, 均匀设置9个小孔, 每个小孔的孔径5mm, 所述贮水罐3设置于塞植块2下 部, 其为有盖有底圆柱体, 贮水罐的盖上具小孔, 优选的, 均匀设置9个小孔, 每个小孔的孔 径5mm, 塞植块2和贮水罐3的直径相同。 0022 营养钵1内压实腐殖土, 种植植物4, 优选为木本植物。 营养钵一体成型, 为硬质塑 料不透水, 3年不分解, 钵长10cm。 营养钵的钵顶直径大于钵底直径, 可以起到收集雨水的作 用。 0023 土壤层201包括50-70的细砂, 有机肥, 保水剂, 腐殖土。 碎石层203石子的粒径 在1020mm, 砂砾层202砂砾粒。
13、径在35mm。 塞植块2长度10-20cm, 其中, 砂砾层202 2-3cm, 碎石层203 2-3cm。 0024 塞植块具有保水反渗作用, 即贮水罐的水无法蒸发和倒吸(虹吸作用), 只能接受 雨水渗透和根系吸水。 塞植块外装材料为可降解材料。 钵内种植的植物的根系通过钵底的 小孔, 伸入到塞植块2的土壤层201内, 土壤层提供了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 0025 优选的, 营养钵、 赛植块和贮水罐小孔分布的位置相同, 这样, 三者组装后可以将 小孔相互对齐, 利于雨水透过, 起到收集雨水的作用。 0026 本实用新型主要适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坡面绿化, 解决植物生长水分限制问 说 明 书 2。
14、/3 页 4 CN 206302814 U 4 题。 本实用新型的边坡植物保育系统应用对象为木本植物。 边坡绿化时将整个保育系统塞 入提前在坡面打好的孔洞中。 其中苗木与营养钵一体在提前苗圃育成, 绿化时再将营养钵 与塞植块、 贮水罐组装一体。 该系统能够为植物生长持续、 长时间、 独立提供水分和养分, 同 时能够蓄积降雨回用于植物生长, 能够极大地降低坡面植物养护频率和成本。 0027 以上所述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应当指出: 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 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质范围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 改型、 添加或替换, 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6302814 U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6 CN 206302814 U 6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7 CN 206302814 U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