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电线定位在端子施加 装置内的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以适当地将电线的端部定位在用于将端子或端子配件安装在电线上的装置内的装置。
端子或端子配件通常是通过自动或半自动设备而安装到电线端部上的,以便大批量地生产。在该过程中,有必要保证将准备安装端子的电线端部尽可能精确地定位在装置内,使得可适当地将端子或端子配件安装在电线的端部上。
通常,用以将端子配件夹在经过剥离工艺而切割处理的被覆或绝缘电线上的端子施加装置,包括用于处理电线的装置,被覆线可通过该装置进行测量和切割,并且连续地处理这样切割的被覆线的两端。
该端子施加装置典型地进一步包括一种装置,其中用于分别将端子配件从连续的端子带上切下并且夹住它们的一对模具相互配合形成一体,构成为使得将通过安装在用于处理电线的上述装置上的电线供给部分所提供的被覆电线的端部定位。并且该装置将端子配件夹住。
在这种装置中,在用于处理电线的装置中的电线供给部分通过摆动处于自由状态下的被覆线端部来将被覆线的端部馈送到上述一对模具对之间。在这种条件下,难以适当地将被覆线定位在这对模具上,并且通常会导致很差地将端子夹住或安装在该电线上。因此,本发明人以前就已经提出了一种用于精确地将电线定位的装置,其能够精确地将通过电线供给装置而提供的被覆线端部定位在模具对之间(即,纠正电线的姿态)。与此相关,可参照U.S.专利No5,661,898,其整个内容特地在这里结合作参考。
关于这一点,本发明的图4还示出了装置地前示意图,其可校正电线的姿态,适用于传统的端子施加装置A。
如图4所示,传统的端子施加装置A整体地配备有固定侧模具1,和将端子配件(在该图中未示出)固定到被覆线W的剥离线W1端部上的移动侧模具2。端子配件可通过模具1与整体地支撑移动侧模具2的支架3配合而施加,并且通过与固定侧模具1整体安装而将移动侧模具2定位在固定侧模具1上的支架保持器4,和通过导引上述支架3,使其处于固定侧模具1与移动侧模具2之间可以相对变化的状态下。
在固定侧模具1的前面,安装有线导板5,其可接收被覆线W的剥离线W1端部的邻近部分,并且被覆线W可通过电线供给部分(其在图中未示出)摆动被覆线W而置于上述电线导板5上,如箭头B所示。剥离线W1端部可安置的送进在固定侧模具1与移动侧模具2之间。
还有,在上述用于校正电线姿态的传统装置中,设置有爪6,用于精确地将被覆线W定位(即校正姿态)在支架保持器4上,其中爪6可绕支撑轴7转动。在支架4上的齿条8,和与齿条8啮合的小齿轮9共同配合,以校正被覆线W的姿态(即定位),其中被覆线W是通过借助于爪6而使支架3上下运动而提供的。
然而,当在传统的用于校正电线姿态的装置中使用小齿轮9和齿条8以使支架3与爪6相连时,有必要提供一定的空间,以便容纳端子施加装置支架3上的齿条8。因此,该装置的缺点在于,要求更细致的制造,以便提供一种装置,其包括支架3和支架保持器4,并包含有齿条8,其取决于所用端子施加装置的种类。另外,在安装盖板以便覆盖支架保持器4上的支架3的装置类型情况下,因为盖板的干扰,完全可以不安装齿条8。因此,进一步的缺点在于,当爪6与支架3的上下运动相连时,适合于使用的端子施加装置的类型大大地受到限制。
再有,当设置有齿条8和小齿轮9时,可将齿条8固定在支架3前面所安装的定位板3A的侧部或前面。因此,爪6在支撑轴7的轴向上与模具1间隔尺寸L。
该关系和间隔也表示在图5中的示意截面图中。图5的组件还构成并设置的包括有磁滑动装置,其在U.S.专利No5,661,898中更加详细地进行了讨论,以上曾引用其作参考,在这里同样特地引用其全部内容作参考,它公开了可用于其装置中的磁滑动组件。在图5中,图4的距离L在图5中是通过距离L'而示出的,其是表面30与爪60之间的距离。
如上所示,将通过爪6而插入电线的位置置于所需位置上是非常困难的。也就是说,为了精确地校正被覆线W的姿态,最好是在将被覆线W定位之前,在上述模具固定侧1和线导板5之间提供爪6,而当爪6通过向前设置使其距齿条8和小齿轮9的轴向距离为L时,则难以将爪6定位在模具1与线导板5之间。
因此,有必要完成折叠处理,其中爪6必须摆动到支撑轴7的轴向上,以便使模具1与线导板5之间的爪6位移。结果,存在的缺点在于,爪6的安装成本不仅变高,而且使操作十分困难,因为由于需要使爪6在轴向上移动而会很容易使其与周围部件发生干扰。
还有,当爪6随齿条8和小齿轮9转动时,爪6将不能适当地打开被覆线W的供给通路,这是因为齿条8的行程和齿牙数量的限制。因此,该装置具有的进一步的缺点在于,在用于将被覆线W提供给端子施加装置的供给装置中出现限制,并且还损失了其广泛的可用性。
另外,齿条8和小齿轮9相对较贵,因此,使用它们的装置生产成本会变得较高。
鉴于该装置存在这些和其它有关困难,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精确地将电线定位的装置,其具有广泛的使用范围,并且可用于校正定位,如,以较低的成本校正被覆线W的姿态。
根据上面所述,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其提供一种将电线定位在端子施加装置内的设备,以将端子安装在电线上。在该装置中,端子施加装置包括静止模具,与支架部件相连的可移动模具,其用于使可移动模具移动并能够使移动模具向静止模具移动,和支架保持器,其用以保持支架部件,同时允许在支架部件与支架保持器之间的相对移动。
用于使电线定位的设备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爪,其具有转动轴,和通常由转动轴横向延伸的纵向轴,并且其可通过转动轴连接于支架保持器,使得爪可自由地相对于支架保持器绕转动轴转动,同时与支架保持器相连,并且是由导线定位状态转动到打开状态;和与支架相连的支撑部件,其支撑爪并允许爪在支架和可移动模具向静止模具移动时由打开状态移动到导线定位状态下。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架包括纵轴,并且支架和可移动模具在向静止模具移动时沿移动轴移动,该轴通常平行于支架的纵轴,并且用于将电线定位的设备包括至少第一和第二爪,其第一爪可连接在支架纵向轴第一侧上的支架保持器上,而第二爪则连接于支架纵向轴第二侧上的支架保持器上。
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一爪和第二爪通常是对称地设置在支架纵轴的相对侧上。
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爪向关闭方向偏移,其最好是通过重力,或扭力弹簧,该弹簧至少部分地环绕爪的转动轴,或拉伸弹簧,或上述各种形式的结合中的一个。
拉伸弹簧具有轴,其通常与爪的转动轴横向。在该实施例中,支架可具有纵轴,并且拉伸弹簧的轴通常与支架的纵轴平行。
再有,支撑部件可包括有通常U形的架。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以将电线定位在端子施加装置上的设备,用以将端子安装在电线上,其中端子施加装置包括静止模具,可移动模具,其与支架部件相连用以使可移动模具移动并能够使可移动模具向静止模具移动,支架部件,其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和支架保持器,用于保持支架部件在支架部件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上,同时允许在支架部件与支架保持器之间作相对滑动。在这种情况下,用以使电线定位的设备包括至少一个爪,其具有转动轴和与转动轴横向延伸的纵轴,并且其可通过转动轴而连接于支架保持器上,使得爪可相对于支架保持器绕转动轴随意转动,同时连接于支架保持器上,并且其可由电线定位状态转为打开状态。
与支架相连的支撑部件支撑着爪,并且允许在支架和可移动模具向静止模具移动时由打开状态向电线定位状态移动。
支架保持器可包括第一部分,其可接收支架的第一侧,和第二部分,其可接收支架的第二侧,并且用以将电线定位的设备包括至少第一和第二爪,其中第一爪连接于支架保持器的第一部分上,而第二爪连接于支架保持器的第二部分上。
最好是,第一和第二爪通过至少选自重力,扭力弹簧,拉伸弹簧和其结合中的一种向闭合位置偏压。
扭力弹簧可至少局部地环绕爪的转动轴。拉伸弹簧可包括通常与爪的转动轴横向的轴。
支撑部件可由架组成。
由此,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以精确将电线定位的装置(此处也称之为是校正电线姿态),其中端子可安装在端子施加装置上,该装置装备有静止模具,可移动模具,其将端子配件固定在与模具相互配合的被覆线剥离的电线端部上;支架,其整体地支撑可移动模具,和支架保持器,其将移动模具定位在静止模具上,这是通过与移动模具整体地连接并且通过将上述支架导引到这样的状态下,使得在支架与支架保持器之间可以相对运动,由此允许可移动模具向静止模具移动而达到的。用以校正电线姿态的装置包括支撑轴,其安装在上述支架保持器上。
爪能够转动位移到打开状态(或第一位置),用以允许被覆线的剥离线端部可在两模具之间插入和取出,并且校正位置(或第二位置)可用以精确地将被覆线的剥离线端部定位,使得其呈现出端部能够定位的状态。这可以通过安装爪使其能够自由地绕支撑轴转动来完成。
再有,最好提供联动装置,其中爪的运动可与夹住运动相连,以使在将端子夹在电线端部上的处理过程中将爪位移到校正状态下,并且在两个模具打开或分开时将爪位移到打开状态下。最好是,联动装置具有联动线,其包括整体的主体部分,其沿上述支架延伸,固定部分,其形成在主体部分的一端部上并固定在上述支架上,和联动线,其形成在主体部分的另一端部上,以及悬挂部分,其绕爪的自由端部而悬挂,以便使上述爪沿主体部分在打开状态和校正状态之间位移。
在本发明的该实施例中,所提供的被覆线端部是通过借助联动线而将爪位移到打开状态和到校正状态而定位。由于联动线沿支架具有主体部件和悬挂有爪的悬挂部件,使得爪沿主体部件位移到打开状态和校正状态下时,可以精确地定位被覆线处于这样的状态下,其中爪可以尽可能地相互靠近。还有,当联动线的悬挂线部件挂有爪的自由边缘相邻部件时,可以固定爪的大转动行程。
再有,在优选实施例中,上述爪沿支架的移动或纵向而对称地设置在轴上,并形成对,并且各爪可通过将被覆线咬在爪之间而校正被覆线的剥离端部的姿态。
在本发明的该实施例中,当爪对相互咬合使被覆线处于校正状态下,以便校正被覆线的姿态时,各爪可定位被覆线,其不依赖于已经设置在端部施加装置上的部件。
还有,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本发明包括一种用于校正电线姿态的装置,其中进一步安装了定位部件,以便将上述爪总是定位在校正状态下。
在该实施例中,联动线可以完成所需运动,其允许在夹持端子配件的时候将爪移动到校正状态下。还有,当爪总是被设置在校正状态下时,联动线会通过抵御该定位力而保持爪在校正状态下,因此,爪几乎不会从联动线的悬挂部件上取下。
通过参照附图特别是下面对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将使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方面的特征和优点更加清楚,其中各参考符号表示各附图中的相同部件,并且其中:
图1是正视图,其表示按照本发明的一种操作形式的一种用于将电线定位的装置,其中爪处于开位置上;
图2是图1的用于将电线定位的装置的正视图,其中爪在本发明的一种操作形式下是处于“校正”状态下;
图3是分解透视图,其表示在展开形式下的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要点;
图4是适用于传统的端子施加装置的用以将电线定位或校正的传统装置的正视图;和
图5是图4部分的示意截面图,其带有断开部分。
参见图1和2,在附图所示实例中,传统的端子施加装置A的支架保持器4是将支架3置于导轨4A中,其最好是在顶视平面图中取通常沟槽状部件的形式,并且一对盖板41通过带有六角形孔的螺钉42,43而固定在其前部。各盖板41最好为矩形,其沿垂直方向延伸,并且螺钉42,43在垂直间隔位置上分开地安置在盖板41上,并且可旋入支架保持器4的螺孔中,螺孔在附图中未示出。
在盖板41下所设置的各螺钉42可用作附图所示实例的用以校正电线姿态的装置10的支撑轴,并且分别支撑装置10的爪50的基础端部,其可绕螺钉而转动。
用以精确地将电线定位的装置10最好是配备有上述的爪对50,联动线60,用以将各爪50与支架3相连,和定位部件70,其可安装在各爪50上,并在固定方向上偏压各相应爪50。
上述爪对50可通过以支架3的中线LN作为轴而相互对称地设置,其最好是由相对硬的树脂制成的薄元件组成。各爪50的自由端部52的各端部上制成钩形,其通常以L形的形式向下弯曲。自由端部52在中央线LN上相互横跨。因此,在图1和2所示实施例中,自由端部52随着定位在各自由端部之间的模具固定侧1和模具移动侧2,通过绕螺钉42向各自由端部52处于向上位置方向的转动而相互分开并移动到打开状态。由此,自由端部通过联动线60加以保持而不自由下落。同时,其可设计成可移动到校正位置上(例如图2中所示),用以通过与上述方向相反的方向下落而校正被覆线W的姿态,并且在支架被向下推时咬住放置在线导板5上的被覆线W剥离线的端部的相邻部分。
上述联动线最好是钢件,其整体地具有大致环状部分61,该部分与固定在定位板31上的螺钉32锁定在一起,该定位板31安置在支架3的前面。联动线最好还包括有主体部分62,其由环状部分61向下悬挂,其最好是沿上述中心线LN而悬挂。联动线最好还包括具有通常U形的钩部63,其在整体部分62的边缘下形成,并且钩住各爪50自由端部52的相邻部分。还有,各爪50被保持在打开姿态处于向下位移的状态下,也就是说,通过分别钩在位于上述中心线LN上的联动线60上的钩部63,可调整位移到图2的调整姿态。由此,在图1和2的例子中,由于各爪50挂于钩部63上,使得各爪50可沿主体部分62而位移,此时联动线60的主体部分62沿支架3向下悬挂并且各爪50在打开状态和校正状态之间位移,各爪50可位移使得自由端部52尽可能地闭合在一起定位,结果,被覆线W的姿态可通过将爪50放置在模具固定侧1和线导板5之间而加以校正,如图2所示。
在图1和2所示实例中,上述设定部件70最好是由拉伸螺旋弹簧组成。设定部件70的一个端部71最好被固定在螺钉43上,其固定盖板41的上侧,并且端部72的另一端部向下延伸,并固定在爪50的基础端部51上。还有,由于设定部件70总是将爪50设置在校正状态,各爪50自由端部的相邻部分会处于一状态下,其中它们会通过设定部件70的偏压力而向下推到联动线60的钩部63。
在上述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当支架3向上移动并且两模具1和2被打开时,各爪50通过将装置10的各爪50端部的相邻部件与联动线60的钩部或带钩的部分63挂起而彻底地打开两模具1和2之间的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当夹持处理开始(例如,当可移动模具向静止模具移动时)并且支架3向下时,自由端部52会由于设定部件70的偏压力而下落,同时基础端部51根据在支架3上所安装的联动线60一起下落而绕螺钉42转动。因此,各自由端部52在夹住端子配件T之前会共同地咬入中线LN上被覆线W剥离线端部的相邻部分,并且各爪50会校正被覆线W的姿态(如图2所示)。由此,由于联动线60具有沿支架3而安置的主体部分62并且钩部63钩住爪50使得爪50位移到打开状态并沿联动线60到校正状态时,完成被覆线W的校正运动,在这种状态下,爪50到达两模具1和2,并且相互尽可能地靠近。还有,当上述联动线60的钩部63挂起爪50端部的相邻部分时,可以避免使用爪50的大转动行程。
按照上述所讨论的优选实施例,由于被覆线W的校正运动可以在这种状态下完成,其中当爪50随支架3的位移移动时爪50尽可能地接近两模具1和2,联动线60可以校正被覆线W的姿态使其处于所需位置上,而不用完成相对于爪50的复杂的折叠处理。还有,由于避免了爪50的大转动行程,还可以避免在将被覆线W提供给端子施加装置A时对电线宽的供给路径的需要,结果,具有一个附带的优点,电线的实际提供部分的范围变得相对较宽。再有,当爪50通过具有相对简单结构的简单机构由联动线60与支架3连接时,可以很容易地将本发明适用于许多端子施加装置A,因此实际的使用价值较高。进一步的优点在于,部件的数目可以减少,并且制造成本可以降低。
还有,由于两爪50咬住被覆线W,爪50可以将被覆线W定位,而不管端子施加装置A上已经安装了什么部件,结果,具有的附加优点在于,被覆线W的定位变得较精确。
还有,由于设定部件70总是将上述爪50设置在校正位置上,爪50通过联动线60的钩部63而保持相对恒定;因此,优点在于,联动结构较稳定,并且可靠性高。
因此,在上述优选实施例中,可以明显地获得在低成本下完成具有宽使用范围的被覆线的定位。
可替换地,如图3所示,可以使用例如扭转螺旋弹簧作为设定部件。在这种情况下,组装可以很容易完成,因为在盖板41上和爪的基础端部51上分别形成有装配孔45和55,其中可装配设定部件70的两端部74和75。
如上所述,按照本发明,当爪在联动过程中与支架的移动联动时,可以完成被覆线W的校正运动,在这种状态下,其中爪尽可能地靠近模具。因此,可以校正被覆线的姿态使其处于正常状态下,而不用完成在爪上的复杂折叠操作。还有,由于可以设定大的爪转动行程,则可以在将被覆线提供给端子施加装置时设定宽的电线供给路径,结果,具有的优点在于,电线的实际提供部分的范围变得较宽,并且实际的实用性变高。还有,具有的优点在于,可以减少部件的数目,并且降低处理成本。
再有,当设定部件总是要用于调整上述爪到校正状态下时,爪则很难从联动线的钩部上除去,因此,联动结构较稳定,并且可靠性变高。
因此,按照本发明,可以体现出明显的效果在于,可以在低成本下完成具有较宽使用范围的被覆线的位置校正。
可以理解,上述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以说明,其不能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例如,不一定要使用弹簧,只需要使用重力来向下推动瓜50的端部52。由此,爪的端部52可以处于自由下落状态,其通过钩部63所保持。
本发明内容涉及的主体包含在申请号为JP8-335963(1996年12月16日申请)的日本优先权专利申请中,其整个内容在此可以结合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