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氰戊菊酯微胶囊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氰戊菊酯微胶囊的制备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511013404.5 (22)申请日 2015.12.31 A01N 37/38(2006.01) A01N 25/28(2006.01) A01P 7/04(2006.01) (71)申请人 周德志 地址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徐州路 128 号 (72)发明人 周德志 (74)专利代理机构 青岛中天汇智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37241 代理人 刘水明 (54) 发明名称 氰戊菊酯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氰戊菊酯微胶囊的制备方 法, 包括以下步骤 :(1)载体制备 : 按照丁二酸 : 丁二醇 。
2、: 乳酸 =1 : 1 : 0.2-0.3 摩尔比进行聚合反 应, 得到载体 PBS-co-PLA ;(2) 油相制备 : 按质量 比 PBS-co-PLA : 氰戊菊酯 : 二氯甲烷 =3.5-4.5 : 1 : 10 称取各组分, 将 PBS-co-PLA 载体溶于二氯 甲烷, 待完全溶解后, 加入氰戊菊酯原药, 溶解得 油相 ;(3) 水相制备 : 按质量比油相 : 水相 =1 : 5-7 量取去离子水, 加入乳化剂分散剂, 溶解得水相 ; (4) 微胶囊制备 : 将油相加入到水相得油水混合 乳液, 加消泡剂, 固化形成微胶囊悬浮液, 水洗去 上清烘干得成品。 本方法工艺简单, 环境友好。
3、。 得 到的氰戊菊酯微胶囊形态较好, 包封率达 78%, 载 药量达50%, 有效释放期达30天, 释药量达94%, 是 理想的农药缓释剂。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CN 105532662 A 2016.05.04 CN 105532662 A 1.一种氰戊菊酯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1) 载体制备: 按照丁二酸: 丁二醇: 乳酸=1: 1: 0.2-0.3摩尔比进行聚合反应, 得到聚丁 二酸丁二醇酯与聚乳酸的共聚物载体PBS-co-PLA; (2) 油相制备: 按质量比PBS。
4、-co-PLA: 氰戊菊酯: 二氯甲烷=3.5-4.5: 1: 10称取各组分, 将PBS-co-PLA载体溶于二氯甲烷, 待完全溶解后, 加入氰戊菊酯原药, 充分搅拌溶解, 得油 相; (3) 水相制备: 按质量比油相: 水相=1: 5-7量取去离子水, 加入乳化剂分散剂, 完全溶解 得水相; (4) 微胶囊制备: 将油相加入到水相后, 使用剪切机剪切3-8 min, 制得油水混合乳液, 加入总体积0.1-2%的消泡剂, 恒温搅拌乳液至二氯甲烷挥发完全, 载体材料析出, 固化形成 微胶囊悬浮液, 将所得悬浮液水洗, 去上清液, 烘干即得氰戊菊酯微胶囊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氰戊菊酯微。
5、胶囊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1) 中, 聚合反 应采用四异内氧基钛和磷酸作为催化剂, 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0.1-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氰戊菊酯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1) 中, 聚合反 应温度为230-250, 反应压力为50-80Pa, 反应时间为3-4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氰戊菊酯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2) 中, 采用超 声清洗器加速溶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氰戊菊酯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3) 中, 乳化分 散剂及加入量为: 2wt%吐温80、 3wt%司班80、 2wt%PVA-17。
6、88或3wt%PVA-178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氰戊菊酯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4) 中, 剪切机 转速为7000-10000rp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氰戊菊酯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4) 中, 消泡剂 为异戊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氰戊菊酯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4) 中, 恒温搅 拌温度为25-30, 时间为7-9h。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氰戊菊酯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4) 中, 水洗次 数为1-3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氰戊菊酯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4) 中,。
7、 烘干 条件为40-50、 0.5-2天。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5532662 A 2 氰戊菊酯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0001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属于农药制备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氰戊菊酯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3 氰戊菊酯适用于棉花、 果树、 蔬菜和其它作物的害虫防治。 防治对象为鞘翅目、 双 翅目、 单翅目、 半翅目、 鳞翅目和直翅目害虫, 如玉米螟、 蚜虫、 油菜花露尾甲、 甘蓝夜蛾、 菜 粉蝶、 苹果蠹蛾、 苹蚜、 棉蚜、 桃小食心虫等。 氰戊菊酯属中等毒性杀虫剂, 原药大鼠急性经 口LD50为451mg/kg, 大鼠急性经皮LD505000。
8、mg/kg, 大鼠急性吸入LC50101mg/m3,, 对兔皮 肤有轻度刺激, 对眼睛有中度刺激。 没有致突变、 致畸和致癌作用。 对蜜蜂、 鱼虾、 家禽等毒 性高, 使用时注意不要污染河流、 池塘、 桑园和养蜂场。 0004 微胶囊(Microcapsules, MC)是一种以天然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或某些合适的材 料作为载体通过化学、 物理或物理化学的方法将作为芯材具有活性的物质(农药中为原药) 包裹起来, 形成一种具有半透性囊膜的微型胶囊。 农药微胶囊的加工完成后, 还需要它们以 一定的浓度分散悬浮于流动的连续相中(一般以水为主), 称为微胶囊悬浮剂(Capsule Suspensions。
9、, CS), 再对作物进行施药。 农药微胶囊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即载体材料和芯材 原药, 而载体是影响芯材活性的关键。 通常微胶囊的粒径一般在1-100 m之间, 从外观上看, 农药微胶囊很像水悬浮剂和水乳剂, 都是分散在水或其它连续相之中的非均相体系。 0005 农药微胶囊剂的优点主要有: 1.由于缓释剂减少了环境中光、 空气、 水和微生物对 农药的分解, 并改变了释放性能, 从而使持效期延长, 用药量减少、 施药间隔时间拉大、 省工 省药。 2.由于缓释剂的控制释放措施使高毒农药低毒化, 降低了原药对人、 畜、 鱼等的毒性 和刺激性, 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和对农作物的药害, 从而扩大了农药的。
10、应用范围。 3.通过控 制释放技术处理, 改善了药剂的物理性能, 提高了原药的稳定性, 提高抗紫外线辖射能力, 且液体农药固型化, 贮存、 运输、 使用和后处理都很简便。 4.减少因原药挥发而导致的损失, 解蔽药物的刺激性气味。 5.提高与平常不相配农药的复配能力, 由于可以将多种农药的微 胶囊剂混合使用, 不必担心农药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导致的药效减弱, 从而相对减轻的害虫 抗药性的产生。 0006 国际上, 早在20世纪70年代微胶囊化技术已开始应用于农药剂型加工, 但是目前, 微胶囊化的产品数量相当有限。 1976年, 美国的Pennwalt公司推出了第一个农药微胶囊剂: 甲基对硫磷微胶囊(。
11、PenncapM), 以农药微胶囊剂的最初典型代表走向了实用化, 它使高毒 短效的甲基对硫磷显著降低了毒性, 延长了残效。 此后微胶囊的研发在农业方面进行了大 量的基础研究, 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目前约有200多家农化公司在微胶囊剂的开发和应用 领域进行研究, 农药微胶囊剂发展至今已有40多年历史, 但是与医药微胶囊领域相比, 发展 相对缓慢, 目前商品化的农药微胶囊品种还很少。 0007 农药微胶囊化的方法主要有界面聚合法、 凝聚相分离法、 原位聚合法、 溶剂挥发法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05532662 A 3 等, 而这些方法不仅工艺复杂, 成本较高, 还要大量使用有机溶。
12、剂, 污染环境。 发明内容 0008 针对上述问题,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工艺简单、 成本低廉且环境友好的氰戊菊酯 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0009 一种氰戊菊酯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1) 载体制备: 按照丁二酸: 丁二醇: 乳酸=1: 1: 0.2-0.3摩尔比进行聚合反应, 得到聚丁 二酸丁二醇酯与聚乳酸的共聚物载体PBS-co-PLA; (2) 油相制备: 按质量比PBS-co-PLA: 氰戊菊酯: 二氯甲烷=3.5-4.5: 1: 10称取各组分, 将PBS-co-PLA载体溶于二氯甲烷, 待完全溶解后, 加入氰戊菊酯原药, 充分搅拌溶解, 得油 相; (3) 水相制备: 按。
13、质量比油相: 水相=1: 5-7量取去离子水, 加入乳化剂分散剂, 完全溶解 得水相; (4) 微胶囊制备: 将油相加入到水相后, 使用剪切机剪切3-8 min, 制得油水混合乳液, 加入总体积0.1-2%的消泡剂, 恒温搅拌乳液至二氯甲烷挥发完全, 载体材料析出, 固化形成 微胶囊悬浮液, 将所得悬浮液水洗, 去上清液, 烘干即得氰戊菊酯微胶囊成品。 0010 步骤 (1) 中, 聚合反应采用四异内氧基钛和磷酸作为催化剂, 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 总质量的0.1-0.2%。 0011 步骤 (1) 中, 聚合反应温度为230-250, 反应压力为50-80Pa, 反应时间为3-4h。 0012 。
14、步骤 (2) 中, 采用超声清洗器加速溶解。 0013 步骤 (3) 中, 乳化分散剂及加入量为: 2wt%吐温80、 3wt%司班80、 2wt%PVA-1788或 3wt%PVA-1788。 0014 步骤 (4) 中, 剪切机转速为7000-10000rpm。 0015 步骤 (4) 中, 消泡剂为异戊醇。 0016 步骤 (4) 中, 恒温搅拌温度为25-30, 时间为7-9h。 0017 步骤 (4) 中, 水洗次数为1-3次。 0018 步骤 (4) 中, 烘干条件为40-50、 0.5-2天。 0019 本发明方法制备工艺简单, 使用的有机溶剂少, 环境友好。 制备得到的氰戊菊酯。
15、微 胶囊粒径在4.5-5.5 m之间, 形态较好, 表面相对光滑, 干燥后任能保持良好的形态, 包封率 达到78%以上, 载药量达到50%以上, 有效释放期在30天以上, 释药量可达94%以上, 是理想的 农药缓释剂。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1 实施例1 (1) 载体制备: 将摩尔比为1: 1: 0.2的丁二酸、 丁二醇、 乳酸及0.1wt%的催化剂四异内氧 基钛和磷酸放入装有电动增力搅拌器、 冷凝回流管的二颈烧瓶中, 在氮气的保护下油浴加 热至240后, 脱水1 h, 然后抽真空, 控制压力至真空度低于50 Pa, 进行脱脂反应, 3 h。
16、后 停止反应, 在氮气的保护下, 冷却后就即得到白色固体的高分子共聚物PBS-co-PLA, 将所得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105532662 A 4 产物在60下真空干燥。 0022 (2) 油相制备: 精确称取3.5mg PBS-co-PLA溶于l0mL 二氯甲烷, 待完全溶解后, 再 加入1mg的氰戊菊酯原药, 充分搅拌并用超声清洗器加速溶解, 得油相。 0023 (3) 水相制备: 量取98 mL去离子水, 加入2wt%PVA-1788, 通过磁力搅拌器搅拌40 min直至完全溶解得水相。 0024 (4) 微胶囊制备: 将油相加入到水相后, 使用剪切机以8000rpm的转。
17、速剪切5 min, 制得油水混合乳液, 滴入100 L消泡剂异戊醇。 将乳液在磁力搅拌器上恒温(25)并低速搅 9 h, 待二氯甲烷逐渐挥发, 载体材料析出, 最终固化形成微胶囊悬浮液。 将所得悬浮液水洗 高速离心2次, 去上清液, 在电热干燥箱(设置温度为40)内干燥2天, 既得氰戊菊酯微胶囊 成品。 0025 实施例2 (1) 载体制备: 将摩尔比为1: 1: 0.3的丁二酸、 丁二醇、 乳酸及0.12wt%的催化剂四异内 氧基钛和磷酸放入装有电动增力搅拌器、 冷凝回流管的二颈烧瓶中, 在氮气的保护下油浴 加热至240后, 脱水1 h, 然后抽真空, 控制压力至真空度低于80 Pa, 进行。
18、脱脂反应, 4 h 后停止反应, 在氮气的保护下, 冷却后就即得到白色固体的高分子共聚物PBS-co-PLA, 将所 得产物在60下真空干燥。 0026 (2) 油相制备: 精确称取4.5mg PBS-co-PLA溶于l0mL 二氯甲烷, 待完全溶解后, 再 加入1mg的氰戊菊酯原药, 充分搅拌并用超声清洗器加速溶解, 得油相。 0027 (3) 水相制备: 量取98 mL去离子水, 加入3wt%司班80, 通过磁力搅拌器搅拌40 min 直至完全溶解得水相。 0028 (4) 微胶囊制备: 将油相加入到水相后, 使用剪切机以9000rpm的转速剪切5 min, 制得油水混合乳液, 滴入200。
19、 L消泡剂异戊醇。 将乳液在磁力搅拌器上恒温(30)并低速搅 7 h, 待二氯甲烷逐渐挥发, 载体材料析出, 最终固化形成微胶囊悬浮液。 将所得悬浮液水洗 高速离心3次, 去上清液, 在电热干燥箱(设置温度为50)内干燥1天, 既得氰戊菊酯微胶囊 成品。 0029 实施例3 (1) 载体制备: 将摩尔比为1: 1: 0.25的丁二酸、 丁二醇、 乳酸及0.115wt%的催化剂四异 内氧基钛和磷酸放入装有电动增力搅拌器、 冷凝回流管的二颈烧瓶中, 在氮气的保护下油 浴加热至240后, 脱水1 h, 然后抽真空, 控制压力至真空度低于67 Pa, 进行脱脂反应, 3.5 h后停止反应, 在氮气的保。
20、护下, 冷却后就即得到白色固体的高分子共聚物PBS-co- PLA, 将所得产物在60下真空干燥。 0030 (2) 油相制备: 精确称取4mg PBS-co-PLA溶于l0mL 二氯甲烷, 待完全溶解后, 再加 入1mg的氰戊菊酯原药, 充分搅拌并用超声清洗器加速溶解, 得油相。 0031 (3) 水相制备: 量取98 mL去离子水, 加入3wt%PVA-1788, 通过磁力搅拌器搅拌40 min直至完全溶解得水相。 0032 (4) 微胶囊制备: 将油相加入到水相后, 使用剪切机以7000rpm的转速剪切5 min, 制得油水混合乳液, 滴入150 L消泡剂异戊醇。 将乳液在磁力搅拌器上恒。
21、温(28)并低速搅 8 h, 待二氯甲烷逐渐挥发, 载体材料析出, 最终固化形成微胶囊悬浮液。 将所得悬浮液水洗 高速离心3次, 去上清液, 在电热干燥箱(设置温度为45)内干燥1天, 既得氰戊菊酯微胶囊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5532662 A 5 成品。 0033 对实施例1-3制得的氰戊菊酯微胶囊成品进行光学显微镜观察, 其形态较好, 成囊 均匀且都为球状, 表面相对光滑, 干燥后任能保持良好的形态, 各数据参数如表1所示。 0034 表1 各实施例制得的氰戊菊酯微胶囊性能参数 粒径包封率载药量有效释放期释药量 实施例14.5-5.5 m79.97%50.57%33天94.22% 实施例24.5-5.5 m78.52%52.38%32天95.66% 实施例34.5-5.5 m78.35%53.31%31天94.55%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5532662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