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筒仓自动通风系统.pdf

上传人:zhu****_FC 文档编号:7100145 上传时间:2019-09-2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508.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20212029.7

申请日:

20130424

公开号:

CN203152064U

公开日:

2013082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F25/22

主分类号:

A01F25/22

申请人:

中粮黄海粮油工业(山东)有限公司

发明人:

徐伟,葛长东,秦伟,滕国营

地址:

276800 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岚山港北

优先权:

CN201320212029U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筒仓自动通风系统,属于仓储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与中央服务器连接的大气温湿传感器、筒仓测控系统、粮食水分检测设备、离心通风机和轴流风机;所述的筒仓测控系统包括多功能测控单元、互联器、互联电缆、测温电缆和仓内温湿度传感器,所述的多个仓内温湿度传感器设置于测温电缆上,多个测温电缆汇总为一互联电缆,多个互联电缆通过互联器连接到多功能测控单元端口;所述的仓内温湿度传感器内置温度传感器与湿度传感器。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数据可靠,运行科学,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立筒仓自动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与中央服务器连接的大气温湿传感器、筒仓测控系统、粮食水分检测设备、离心通风机和轴流风机;所述的筒仓测控系统包括多功能测控单元、互联器、互联电缆、测温电缆和仓内温湿度传感器,所述的多个仓内温湿度传感器设置于测温电缆上,多个测温电缆汇总为一互联电缆,多个互联电缆通过互联器连接到多功能测控单元端口;所述的仓内温湿度传感器内置温度传感器与湿度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筒仓自动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气温湿传感器为干湿球温度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筒仓自动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气温湿传感器、筒仓测控系统通过485/232协议转换器与中央服务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筒仓自动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互联电缆的钢缆表面有镀锌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筒仓自动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气温室传感器配有防晒外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筒仓自动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功能测控单元外有防水防尘保护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筒仓自动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仓内温湿度传感器为二线电压式数字传感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筒仓自动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仓测控系统的多功能测控单元还连接有仓顶相对湿度以及温度模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筒仓自动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仓测控系统与中央服务器之间的连接线设置有总线防雷接线。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仓储通风装置,特别是一种适用于立筒仓的自动通风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大量粮食存储具有非常重要的经济和战略意义。在粮食存储过程中的首要问题就是控制粮食储藏环境的温度与湿度,以防止产生霉变。随着电子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目前粮食存储过程中,对粮食的温度、湿度监控已经基本采用计算机管理。通常是在粮库的一些位置安装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然后工作人员再人工根据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采集的信息对粮库内的温度和湿度进行通风控制,并不能进行自动处理和调整。

但大库容情况下,粮食的安全存储压力非常大,能否进行科学有效地通风是保证粮食安全存储的一项重要手段。由于空间面积大,综合因素多,故而通过人工单纯根据温湿度监测值来判断通风条件不再可行,而通过图表查询参数来判断的方式又给人员的操作带来极大不便,且准确性有待考证,也不能做到每名员工都能准确快速的进行通风条件判断。

故而,急需一种适用于大库容立筒仓的可以自动判断、自动运行、运行可靠的自动通风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自动判断、自动运行、运行可靠的立筒仓自动通风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立筒仓自动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与中央服务器连接的大气温湿传感器、筒仓测控系统、粮食水分检测设备、离心通风机和轴流风机;所述的筒仓测控系统包括多功能测控单元、互联器、互联电缆、测温电缆和仓内温湿度传感器,所述的多个仓内温湿度传感器设置于测温电缆上,多个测温电缆汇总为一互联电缆,多个互联电缆通过互联器连接到多功能测控单元端口;所述的仓内温湿度传感器内置温度传感器与湿度传感器。

上述的大气温湿传感器为干湿球温度计。

上述的大气温湿传感器、筒仓测控系统通过485/232协议转换器与中央服务器连接。

上述的互联电缆的钢缆表面有镀锌层。

上述的大气温室传感器配有防晒外套。

上述的多功能测控单元外有防水防尘保护盒。

上述的仓内温湿度传感器为二线电压式数字传感器。

上述的筒仓测控系统的多功能测控单元还连接有仓顶相对湿度以及温度模块。

上述的筒仓测控系统与中央服务器之间的连接线设置有总线防雷接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1、改变了过去凭经验进行储粮通风的状况,为大储量立筒仓储存通风作业提供了科学的数据支持,真正实现了科学储粮,可以保证粮食的安全存储,属于中粮油脂加工企业内的首创。

2、实时地检测粮库中多个监测点的温度和湿度数据,并结合外部环境温度和大气相对湿度,以及粮食水分,综合考虑,数据可靠,运行科学。

3、自动运行一体化,对粮库内实时情况及时处理,工作无拖延,自动判断、自动运行、运行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组成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与中央服务器连接的大气温湿传感器、筒仓测控系统、粮食水分检测设备、离心通风机和轴流风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大气温湿传感器为干湿球温度计。所述的大气温室传感器将外部环境温度t1与大气相对湿度RH1传入中央服务器。所述的筒仓测控系统读取仓内粮食温度t2。所述的粮食水分检测设备测出粮食水分。所述的离心通风机从仓底向仓内通风。所述的轴流风机从仓顶向外吸风。

优化方案中,大气温湿传感器、筒仓测控系统通过485/232协议转换器与中央服务器连接。所述的485/232协议转换器提供光电隔离通讯信号,解决了计算机232信号不能长距离传送与总线长距离485信号计算机无法识别的矛盾。485/232协议转换器连接到大气温湿传感器以及筒仓测控系统的485信号线,通过标准USB连线连接计算机。

本实施例中,大气温室传感器配有防晒外套以精确监测环境情况。

其中,所述的筒仓测控系统包括多功能测控单元、互联器、互联电缆、测温电缆和仓内温湿度传感器。具体连接方式如图1所示:多个仓内温湿度传感器设置于测温电缆上,多个测温电缆汇总为一互联电缆,多个互联电缆通过互联器连接到多功能测控单元端口。

所述的多功能测控单元(RTU)是筒仓测控系统中的核心,能够提供多种类型的输入输出设备接口。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多功能测控单元(RTU)外有防水防尘保护盒。

本实施例RTU的工作流程为:RTU通电后,其自带程序运行,自检无误后,自检指示灯闪亮,并开始搜索与其带载口相连的传感器。带载口分TB1、TB2、TB3、TB4四个口。四个口是同时工作还是顺序工作,取决于其内部程序。传感器搜索完毕后,即依次转换温度,并将取得的温度数据放置于存储器中,当接收计算机发来的工作状态查询指令时,根据工作状态,回答“忙”或“准备好”,当接收如数指令时,将存储器内的数据向外发送。数据发送完成后,重新采集一遍数据并存储,后处于等待状态。

所述的互联器可以将多根电缆汇集聚成一根电缆。所述的互联器可以为两向互联器,或者三向互联器。双向互联器可将两根电缆汇集成一根电缆。三向互联器可将三根电缆汇集成一根电缆。

所述的互联电缆主要作用是测温电缆间的互联及测温电缆与设备间的联接。使用互联电缆的优点:施工与安装较方便,且便于维护。

优化方案中,互联电缆的钢缆表面镀锌,兼数据传输和承受拉力两项功能为一身。

所述的仓内温湿度传感器通过测温电缆、互联电缆、互联器连入多功能测控单元(RTU),用来监测仓内的相对湿度和温度,这样就可以通过通风设备保持仓内的适宜条件。仓内温湿度传感器内置温度传感器与湿度传感器,使用二线总线制工作方式。具体在本实施例中,仓内温湿度传感器为二线电压式数字传感器,每个传感器都是有自己的逻辑地址,并通过内部的双元震荡器测量温度。

筒仓测控系统工作流程为:仓内温湿度传感器传感器带电后,湿度传感器将测得湿度模拟信号送至温度传感器,并由温度传感器将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连同温度传感器自身测得的温度信号、内置地址码一并发送至RTU。RTU内置程序对湿度信号进行计算后,才连同温度信号等一并发往计算机。

本实施例中,筒仓测控系统的多功能测控单元还连接有仓顶相对湿度以及温度模块,用以精确采集仓顶数据。

优化方案中,筒仓测控系统与中央服务器之间的连接线设置有总线防雷接线。总线防雷采用继电器隔离方式,隔离距离1.5mm,在遭受中等强度的感应雷击时,能有效地保护测控系统。具有施工与安装较方便,便于维护,成本低的特点。

在以上硬件基础上,以《LST-1202-2002储粮机械通风技术规程》为依据,首先建立通风条件判断数据库,然后利用Excel的公式编辑功能,设计了通风条件自动判断表格。并依据规程中的曲线图,查出并建了不同温度、不同水分仓储的粮食平衡绝对湿度对照表、大气露点对照表、粮食露点对照表等关键参数的数据库。在这些数据库的基础上,利用Excel的公式编辑功能设计出了通风条件自动判断表。利用上述表格,通过本实用新型测定的粮食水分、平均粮温,大气的温度与湿度就可自动判断出目前的环境是否适合通风作业。

具体流程如下:通过干湿球温度计上的干球读取外部环境的温度t1,并从干湿球温度计上读取此时的大气相对湿度RH1,通过查表读取此时的大气绝对饱和湿度Pb;通过大豆筒仓测控系统读取仓内粮食的平均温度t2,通过查表读取粮温t2时的粮食平衡绝对湿度Ps2,将各项数据输入判断表便可自动判断当前环境是否适合粮食降温通风作业,是否启动离心通风机、轴流风机。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案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它进行的各种显而易见的改变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立筒仓自动通风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立筒仓自动通风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立筒仓自动通风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立筒仓自动通风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立筒仓自动通风系统.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152064 U (45)授权公告日 2013.08.28 CN 203152064 U *CN203152064U* (21)申请号 201320212029.7 (22)申请日 2013.04.24 A01F 25/22(2006.01) (73)专利权人 中粮黄海粮油工业(山东)有限公 司 地址 276800 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岚山港北 (72)发明人 徐伟 葛长东 秦伟 滕国营 (54) 实用新型名称 立筒仓自动通风系统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筒仓自动通风系 统, 属于仓储领域, 其特征在于 : 包括与中央服务 器连接的大气温湿传感器、 。

2、筒仓测控系统、 粮食水 分检测设备、 离心通风机和轴流风机 ; 所述的筒 仓测控系统包括多功能测控单元、 互联器、 互联电 缆、 测温电缆和仓内温湿度传感器, 所述的多个仓 内温湿度传感器设置于测温电缆上, 多个测温电 缆汇总为一互联电缆, 多个互联电缆通过互联器 连接到多功能测控单元端口 ; 所述的仓内温湿度 传感器内置温度传感器与湿度传感器。与现有技 术相比较具有数据可靠, 运行科学, 自动化程度高 的特点。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10)授。

3、权公告号 CN 203152064 U CN 203152064 U *CN203152064U* 1/1 页 2 1. 一种立筒仓自动通风系统, 其特征在于 : 包括与中央服务器连接的大气温湿传感 器、 筒仓测控系统、 粮食水分检测设备、 离心通风机和轴流风机 ; 所述的筒仓测控系统包括 多功能测控单元、 互联器、 互联电缆、 测温电缆和仓内温湿度传感器, 所述的多个仓内温湿 度传感器设置于测温电缆上, 多个测温电缆汇总为一互联电缆, 多个互联电缆通过互联器 连接到多功能测控单元端口 ; 所述的仓内温湿度传感器内置温度传感器与湿度传感器。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立筒仓自动通风系统, 。

4、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大气温湿传感器 为干湿球温度计。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立筒仓自动通风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大气温湿传感器、 筒仓测控系统通过 485/232 协议转换器与中央服务器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立筒仓自动通风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互联电缆的钢缆 表面有镀锌层。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立筒仓自动通风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大气温室传感器 配有防晒外套。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立筒仓自动通风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多功能测控单元 外有防水防尘保护盒。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立筒仓自动通风系统, 其特征在于 。

5、: 所述的仓内温湿度传感 器为二线电压式数字传感器。 8.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立筒仓自动通风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筒仓测控系统的 多功能测控单元还连接有仓顶相对湿度以及温度模块。 9.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立筒仓自动通风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筒仓测控系统与 中央服务器之间的连接线设置有总线防雷接线。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152064 U 2 1/3 页 3 立筒仓自动通风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仓储通风装置, 特别是一种适用于立筒仓的自动通风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大量粮食存储具有非常重要的经济和战略意义。在粮。

6、食存 储过程中的首要问题就是控制粮食储藏环境的温度与湿度, 以防止产生霉变。随着电子计 算机的产生和发展, 目前粮食存储过程中, 对粮食的温度、 湿度监控已经基本采用计算机管 理。通常是在粮库的一些位置安装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 然后工作人员再人工根据温 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采集的信息对粮库内的温度和湿度进行通风控制, 并不能进行自动 处理和调整。 0003 但大库容情况下, 粮食的安全存储压力非常大, 能否进行科学有效地通风是保证 粮食安全存储的一项重要手段。 由于空间面积大, 综合因素多, 故而通过人工单纯根据温湿 度监测值来判断通风条件不再可行, 而通过图表查询参数来判断的方式又给人员。

7、的操作带 来极大不便, 且准确性有待考证, 也不能做到每名员工都能准确快速的进行通风条件判断。 0004 故而, 急需一种适用于大库容立筒仓的可以自动判断、 自动运行、 运行可靠的自动 通风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可以自动判断、 自 动运行、 运行可靠的立筒仓自动通风系统。 0006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立筒仓自动通风系统, 其特征在 于 : 包括与中央服务器连接的大气温湿传感器、 筒仓测控系统、 粮食水分检测设备、 离心通 风机和轴流风机 ; 所述的筒仓测控系统包括多功能测控单元、 互联器、 互联电缆、。

8、 测温电缆 和仓内温湿度传感器, 所述的多个仓内温湿度传感器设置于测温电缆上, 多个测温电缆汇 总为一互联电缆, 多个互联电缆通过互联器连接到多功能测控单元端口 ; 所述的仓内温湿 度传感器内置温度传感器与湿度传感器。 0007 上述的大气温湿传感器为干湿球温度计。 0008 上述的大气温湿传感器、 筒仓测控系统通过 485/232 协议转换器与中央服务器连 接。 0009 上述的互联电缆的钢缆表面有镀锌层。 0010 上述的大气温室传感器配有防晒外套。 0011 上述的多功能测控单元外有防水防尘保护盒。 0012 上述的仓内温湿度传感器为二线电压式数字传感器。 0013 上述的筒仓测控系统的。

9、多功能测控单元还连接有仓顶相对湿度以及温度模块。 0014 上述的筒仓测控系统与中央服务器之间的连接线设置有总线防雷接线。 0015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说 明 书 CN 203152064 U 3 2/3 页 4 0016 1、 改变了过去凭经验进行储粮通风的状况, 为大储量立筒仓储存通风作业提供了 科学的数据支持, 真正实现了科学储粮, 可以保证粮食的安全存储, 属于中粮油脂加工企业 内的首创。 0017 2、 实时地检测粮库中多个监测点的温度和湿度数据, 并结合外部环境温度和大气 相对湿度, 以及粮食水分, 综合考虑, 数据可靠, 运行科学。 0018。

10、 3、 自动运行一体化, 对粮库内实时情况及时处理, 工作无拖延, 自动判断、 自动运 行、 运行可靠。 附图说明 0019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的组成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21 如图 1 所示, 本实用新型包括与中央服务器连接的大气温湿传感器、 筒仓测控系 统、 粮食水分检测设备、 离心通风机和轴流风机。本实施例中, 所述的大气温湿传感器为干 湿球温度计。所述的大气温室传感器将外部环境温度 t1 与大气相对湿度 RH1 传入中央服 务器。所述的筒仓测控系统读取仓内粮食温度 t2。所述的粮食水分检测设备测出粮食水 分。所述。

11、的离心通风机从仓底向仓内通风。所述的轴流风机从仓顶向外吸风。 0022 优化方案中, 大气温湿传感器、 筒仓测控系统通过 485/232 协议转换器与中央服 务器连接。所述的 485/232 协议转换器提供光电隔离通讯信号, 解决了计算机 232 信号不 能长距离传送与总线长距离 485 信号计算机无法识别的矛盾。485/232 协议转换器连接到 大气温湿传感器以及筒仓测控系统的 485 信号线, 通过标准 USB 连线连接计算机。 0023 本实施例中, 大气温室传感器配有防晒外套以精确监测环境情况。 0024 其中, 所述的筒仓测控系统包括多功能测控单元、 互联器、 互联电缆、 测温电缆和。

12、 仓内温湿度传感器。 具体连接方式如图1所示 : 多个仓内温湿度传感器设置于测温电缆上, 多个测温电缆汇总为一互联电缆, 多个互联电缆通过互联器连接到多功能测控单元端口。 0025 所述的多功能测控单元 (RTU) 是筒仓测控系统中的核心, 能够提供多种类型的输 入输出设备接口。 0026 本实施例中, 所述的多功能测控单元 (RTU) 外有防水防尘保护盒。 0027 本实施例 RTU 的工作流程为 : RTU 通电后, 其自带程序运行, 自检无误后, 自检指示 灯闪亮, 并开始搜索与其带载口相连的传感器。带载口分 TB1、 TB2、 TB3、 TB4 四个口。四个 口是同时工作还是顺序工作,。

13、 取决于其内部程序。传感器搜索完毕后, 即依次转换温度, 并 将取得的温度数据放置于存储器中, 当接收计算机发来的工作状态查询指令时, 根据工作 状态, 回答 “忙” 或 “准备好” , 当接收如数指令时, 将存储器内的数据向外发送。数据发送完 成后, 重新采集一遍数据并存储, 后处于等待状态。 0028 所述的互联器可以将多根电缆汇集聚成一根电缆。 所述的互联器可以为两向互联 器, 或者三向互联器。双向互联器可将两根电缆汇集成一根电缆。三向互联器可将三根电 缆汇集成一根电缆。 0029 所述的互联电缆主要作用是测温电缆间的互联及测温电缆与设备间的联接。 使用 说 明 书 CN 2031520。

14、64 U 4 3/3 页 5 互联电缆的优点 : 施工与安装较方便, 且便于维护。 0030 优化方案中, 互联电缆的钢缆表面镀锌, 兼数据传输和承受拉力两项功能为一身。 0031 所述的仓内温湿度传感器通过测温电缆、 互联电缆、 互联器连入多功能测控单元 (RTU) , 用来监测仓内的相对湿度和温度, 这样就可以通过通风设备保持仓内的适宜条件。 仓内温湿度传感器内置温度传感器与湿度传感器, 使用二线总线制工作方式。具体在本实 施例中, 仓内温湿度传感器为二线电压式数字传感器, 每个传感器都是有自己的逻辑地址, 并通过内部的双元震荡器测量温度。 0032 筒仓测控系统工作流程为 : 仓内温湿度。

15、传感器传感器带电后, 湿度传感器将测得 湿度模拟信号送至温度传感器, 并由温度传感器将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 连同温度传 感器自身测得的温度信号、 内置地址码一并发送至 RTU。RTU 内置程序对湿度信号进行计算 后, 才连同温度信号等一并发往计算机。 0033 本实施例中, 筒仓测控系统的多功能测控单元还连接有仓顶相对湿度以及温度模 块, 用以精确采集仓顶数据。 0034 优化方案中, 筒仓测控系统与中央服务器之间的连接线设置有总线防雷接线。总 线防雷采用继电器隔离方式, 隔离距离 1.5mm, 在遭受中等强度的感应雷击时, 能有效地保 护测控系统。具有施工与安装较方便, 便于维护, 成本。

16、低的特点。 0035 在以上硬件基础上, 以 LST-1202-2002储粮机械通风技术规程 为依据, 首先建立 通风条件判断数据库, 然后利用 Excel 的公式编辑功能, 设计了通风条件自动判断表格。并 依据规程中的曲线图, 查出并建了不同温度、 不同水分仓储的粮食平衡绝对湿度对照表、 大 气露点对照表、 粮食露点对照表等关键参数的数据库。在这些数据库的基础上, 利用 Excel 的公式编辑功能设计出了通风条件自动判断表。利用上述表格, 通过本实用新型测定的粮 食水分、 平均粮温, 大气的温度与湿度就可自动判断出目前的环境是否适合通风作业。 0036 具体流程如下 : 通过干湿球温度计上的。

17、干球读取外部环境的温度 t1, 并从干湿球 温度计上读取此时的大气相对湿度 RH1, 通过查表读取此时的大气绝对饱和湿度 Pb ; 通过 大豆筒仓测控系统读取仓内粮食的平均温度 t2, 通过查表读取粮温 t2 时的粮食平衡绝对 湿度 Ps2, 将各项数据输入判断表便可自动判断当前环境是否适合粮食降温通风作业, 是否 启动离心通风机、 轴流风机。 0037 需要说明的是, 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案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描述,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它进行的各种 显而易见的改变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203152064 U 5 1/1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152064 U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