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在画面上怎样配置主图像,都能使副图像均衡性良好地重合在主图像上的多媒体光盘,再生装置及再生方法.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709940 上传时间:2018-03-06 格式:PDF 页数:100 大小:3.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7190504.5

申请日:

1997.05.07

公开号:

CN1193439A

公开日:

1998.09.16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有效期届满IPC(主分类):H04N 5/92申请日:19970507授权公告日:20030618|||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IPC(主分类):H04N 5/92合同备案号:2016990000233让与人:蓝光联合有限责任公司受让人:东莞市德吉特影音技术有限公司发明名称:配置主图像以使副图像重合在主图像上的多媒体光盘再生装置及方法申请日:19970507申请公布日:19980916授权公告日:20030618许可种类:普通许可备案日期:20160614|||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IPC(主分类):H04N 5/92合同备案号:2014990000238让与人:蓝光联合有限责任公司受让人:中国华录集团有限公司发明名称:配置主图像以使副图像重合在主图像上的多媒体光盘再生装置及方法申请日:19970507申请公布日:19980916授权公告日:20030618许可种类:普通许可备案日期:20140423|||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IPC(主分类):H04N 5/92合同备案号:2014990000233让与人:蓝光联合有限责任公司受让人:广州番禺巨大汽车音响设备有限公司发明名称:配置主图像以使副图像重合在主图像上的多媒体光盘再生装置及方法申请日:19970507申请公布日:19980916授权公告日:20030618许可种类:普通许可备案日期:20140422|||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IPC(主分类):H04N 5/92合同备案号:2014990000237让与人:蓝光联合有限责任公司受让人: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发明名称:配置主图像以使副图像重合在主图像上的多媒体光盘再生装置及方法申请日:19970507申请公布日:19980916授权公告日:20030618许可种类:普通许可备案日期:20140423|||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IPC(主分类):H04N 5/92合同备案号:2014990000240让与人:蓝光联合有限责任公司受让人:TCL通力电子(惠州)有限公司发明名称:配置主图像以使副图像重合在主图像上的多媒体光盘再生装置及方法申请日:19970507申请公布日:19980916授权公告日:20030618许可种类:普通许可备案日期:20140423|||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IPC(主分类):H04N 5/92合同备案号:2014990000239让与人:蓝光联合有限责任公司受让人:深圳市麦思美科技有限公司发明名称:配置主图像以使副图像重合在主图像上的多媒体光盘再生装置及方法申请日:19970507申请公布日:19980916授权公告日:20030618许可种类:普通许可备案日期:20140423|||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H04N5/92

主分类号:

H04N5/92

申请人: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山内一彦; 村濑薰; 小雅之; 佐伯慎一; 三輪胜彦

地址:

日本大阪府门真市

优先权:

1996.05.09 JP 114534/96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程天正;叶恺东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具有记录了包括上述主图像数据、副图像数据组的流的流区和记录了多个显示方式信息和副图像指示信息的组合的管理区;主图像数据是配置了多个预先加工成适合多个宽高比中的特定宽高比的显示器显示的帧数据构成的主图像数据;副图像数据组是包括指示反射式电视放映机和指示反射式电视放映机数据的显示位置的坐标信息的副图像数据的集合;显示方式信息示出了以上述多个宽高比显示器中的某一个显示解码主图像数据的帧数据时、将帧数据加工成怎样的显示方式的一个形态;副图像指示信息指示在和主图像数据相同的流中包含的副图像数据组中、包含与显示方式信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多媒体光盘,记录了配置了多个预先加工成适合多个宽高比 中的特定宽高比的显示器显示的帧数据构成的主图像数据,其特征在于: 具有记录了包括上述主图像数据、副图像数据组的流的流区和记录了 多个显示方式信息和副图像指示信息的组合的管理区; 副图像数据组是包括指示反射式电视放映机和指示反射式电视放映机 数据的显示位置的坐标信息的副图像数据的集合; 显示方式信息示出了以上述多个宽高比显示器中的某一个显示解码主 图像数据的帧数据时、将帧数据加工成怎样的显示方式的一个形态; 副图像指示信息指示在和主图像数据相同的流中包含的副图像数据组 中、包含与显示方式信息所示的那一个形态一致的坐标信息的副图像数据 是哪一个。
2: 权利要求1记载的多媒体光盘,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多个宽高比中有16∶9和4∶3; 显示方式信息表示把帧数据加工成下述哪一种方式的形态: 在显示器宽高比为16∶9时,加工成宽高比为16∶9的图像的显 示方式即宽电视方式; 在显示器宽高比为4∶3时,加工成宽高比为4∶3的图像的显示方 式即标准电视方式; 在显示器宽高比为4∶3时,将宽高比为16∶9的图像整理加工成 宽高比为4∶3的显示方式即全扫描方式; 在显示器宽高比为4∶3时,将宽高比为16∶9的图像添加校正图 像加工成宽高比为4∶3的显示方式,即标题框显示方式。
3: 权利要求2记载的多媒体光盘,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副图像数据组的各副图像数据中包括: 将帧数据加工成宽电视方式时确定反射式电视放映机(テロップ)数据 的显示位置的宽电视方式坐标信息; 用于用标准电视方式的显示器上的坐标系统确定反射式电视放映机数 据的显示位置的标准电视方式坐标信息; 用于用全扫描方式的显示器上的坐标系统确定反射式电视放映机数据 的显示位置的全扫描电视方式坐标信息; 用于用标题框方式的显示器上的坐标系统确定反射式电视放映机数据 的显示位置的标题框方式坐标信息; 在管理区中,指示具有宽电视方式坐标信息的副图像数据的副图像指 示信息是表示宽电视方式的显示方式信息组; 指示具有标准电视坐标信息的副图像数据的副图像指示信息是表示标 准电视方式的显示方式信息组; 指示具有全扫描坐标信息的副图像数据的副图像指示信息是表示全扫 描方式的显示方式信息组; 指示具有标题框坐标信息的副图像数据的副图像指示信息是表示标题 框方式的显示方式信息组。
4: 一种多媒体光盘,记录了配置了多个预先加工成适合多个宽高比 中的特定宽高比的显示器显示的帧数据构成的主图像数据,其特征在于: 具有记录了包括上述主图像数据、副图像数据组的流的流区和记录了 多个脚本信息的管理区; 副图像数据组是包括反射式电视放映机数据和指示反射式电视放映机 数据的显示位置的坐标信息的副图像数据的集合; 脚本信息包括:指示在流区中记录的流中应读出的流的地址的读出信 息、在每一个副图像数据中表示利用读出信息读出流之际应该使用的副图 像数据的选择必要条件的选择必要条件信息、指示在读出信息指示的流全 部读出后下一个应选择的脚本信息的分支信息; 选择必要条件信息包括多个逻辑道编号、显示方式信息、副图像指示 信息的组合; 逻辑道编号是用反射式电视放映机数据的图像内容来对副图像数据进 行分类的编号; 显示方式信息示出了以上述多个宽高比中的某一个显示器显示解码主 图像数据的帧数据时、将帧数据加工成怎样的显示方式的一个形态; 副图像指示信息指示在和主图像数据相同的流中所含的副图像数据组 中、将逻辑道编号和显示方式信息所示的一个形态的组合作为选择条件的 副图像数据。
5: 权利要求4记载的多媒体光盘,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多个宽高比中有16∶9和4∶3; 显示方式信息表示把帧数据加工成下述哪一种方式的形态: 在显示器宽高比为16∶9时,加工成宽高比为16∶9的图像的显 示方式即宽电视方式; 在显示器宽高比为4∶3时,加工成宽高比为4∶3的图像的显示方 式即标准电视方式; 在显示器宽高比为4∶3时,将宽高比为16∶9的图像整理加工成 宽高比为4∶3的显示方式即全扫描方式; 在显示器宽高比为4∶3时,将宽高比为16∶9的图像添加校正图 像加工成宽高比为4∶3的显示方式,即标题框显示方式。
6: 权利要求5记载的多媒体光盘,其特征在于: 在副图像数据组的各副图像数据中包括: 将帧数据加工成宽电视数据时确定反射式电视放映机数据的显示位置 的宽电视方式坐标信息; 用于用标准电视方式的显示器上的坐标系统确定反射式电视放映机数 据的显示位置的标准电视方式坐标信息; 用于用全扫描方式的显示器上的坐标系统确定反射式电视放映机数据 的显示位置的全扫描电视方式坐标信息; 用于用标题框方式的显示器上的坐标系统确定反射式电视放映机数据 的显示位置的标题框方式坐标信息; 在管理区中存储的选择必要条件信息中,指示具有宽电视方式坐标信 息的副图像数据的副图像指示信息是表示宽电视方式的显示方式信息组; 指示具有标准电视坐标信息的副图像数据的副图像指示信息是表示标 准电视方式的显示方式信息组; 指示具有全扫描坐标信息的副图像数据的副图像指示信息是表示全扫 描方式的显示方式信息组; 指示具有标题框坐标信息的副图像数据的副图像指示信息是表示标题 框方式的显示方式信息组;
7: 权利要求6记载的多媒体光盘,其特征在于: 上述副图像数据组的反射式电视放映机数据是语言不同的字幕,逻辑道 编号是利用反射式电视放映机的字幕语言对副图像数据进行分类的编号。
8: 权利要求7记载的多媒体光盘,其特征在于: 在信息层的外面上形成上述流区和管理区,用分别具有大于0.5m m小于0.7mm厚度的第一透明基片和第二透明基片夹住该信息层。
9: 权利要求5记载的多媒体光盘,其特征在于: 各副图像数据所含的反射式电视放映机数据是下述之一: 面向宽电视方式规定字体的字符串信息, 面向标准电视方式规定同字体的字符串信息, 面向全扫描方式规定同字体的字符串信息, 面向标题框方式规定同字体的字符串信息; 管理区中记录的多个选择必要条件信息中, 指示面向宽电视方式规定同字体的副图像数据的副图像指示信息是表 示宽电视方式显示的显示方式信息组; 指示面向标准电视方式规定同字体的副图像数据的副图像指示信息是 表示标准电视方式显示的显示方式信息组; 指示面向全扫描方式规定同字体的副图像数据的副图像指示信息是表 示全扫描方式的显示的显示方式信息组; 指示面向标题框方式规定同字体的副图像数据的副图像指示信息是表 示标题框方式显示的显示方式信息组。
10: 一种多媒体光盘的再生装置,再生具有流区和管理区的多媒体 光盘,流区记录了包括配置了多个预先加工成适合多个宽高比中特定宽高 比的显示器显示的帧数据的主图像数据和包括反射式电视放映机数据及指 示反射式电视放映机数据的显示位置的坐标信息的副图像数据的集合即副 图像数据组的流,管理区记录了多个显示方式信息和副图像指示信息的组 合,显示方式信息示出在以上述多个宽高比显示器中的某一个显示解码了 主图像数据的帧数据时以什么样的显示方式来加工帧数据的一个形态,副 图像指示信息指示在和主图像数据相同的流中所含的副图像数据组中包含 与显示方式信息所示的那一个形态相一致的坐标信息的副图像数据是哪一 个;该再生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光学地读出多媒体光盘上记录的数据的光拾波器; 光拾波器的驱动机构; 控制光拾波器的驱动机构以便读出管理区的记录内容的第一控制装 置; 缓冲器,在用第1控制装置读出管理区的记录内容时,保持它们包括 的一个以上的显示方式信息及副图像指示信息; 控制驱动机构、使光拾波器移动以便读出流的第二控制装置; 存储表示加工帧数据的显示形态的显示形态信息的显示设定寄存器; 把读出的流中所包含的主图像数据解码成为帧数据的活动图像解码 器; 判定装置,参照缓冲器中保持的多个显示方式信息来判断与显示设定 寄存器中存储的显示信息一致的副图像指示信息; 副图像解码器,把在流中所含的副图像数据组的副图像数据中用判定 的副图像指示信息指示的副图像数据解码成为反射式电视放映机数据; 加工装置,根据显示设定寄存器中存储的显示形态信息,加工帧数据 的图像; 合成装置,根据副图像数据中所含的坐标信息,在加工后的帧数据上 配置合成解码了的反射式电视放映机数据。
11: 权利要求10记载的多媒体光盘的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显示设定寄存器中存储的显示形态信息中,有宽电视方式、标准电 视方式、全扫描方式、标题框方式; 上述加工装置包括: 全扫描变换部,如果显示设定寄存器中存储的显示形态信息是全扫描 方式,就将用活动图像解码器解码的帧数据的图像变换为宽高比为16∶ 9,变换后,整理加工成宽高比为4∶3; 标题框变换部,如果显示设定寄存器中存储的显示形态信息是标题框 方式,就将用活动图像解码器解码的帧数据的图像变换为宽高比为16∶ 9,变换后,添加校正图像,加工成宽高比为4∶3。
12: 权利要求11记载的多媒体光盘的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多媒体光盘的再生装置包括: 接受操作者对显示形态信息进行的设定的接受装置; 更新装置,在接受装置接受了操作者的设定时,更新显示设定寄存器 中存储的显示形态信息。
13: 一种多媒体光盘的再生装置,是再生具有流区和管理区并依据 选择必要条件的多媒体光盘的再生装置,流区记录了多个包括配置了多个 预先加工成适合多个宽高比中特定宽高比的显示器显示的帧数据的主图像 数据和包括反射式电视放映机数据及指示反射式电视放映机数据的显示位 置的坐标信息的副图像数据的集合即副图像数据组的流,管理区记录了多 个脚本信息,脚本信息包括读出信息、选择必要条件信息和分支信息,读 出信息指示在流区中记录的流中,应该读出的流的地址,选择必要条件信 息在每一个副图像数据中表示利用读出信息读出流之际应该使用的副图像 数据的选择必要条件,分支信息指示在读出信息指示的流全部读出后下一 个应该选择的脚本信息, 选择必要条件信息有多个逻辑道编号、显示方式信息和副图像指示信 息的组合,逻辑道编号是用反射式电视放映机数据的图像内容来对副图像 数据进行分类的编号,显示方式信息示出了以上述多个宽高比中的某一个 显示器显示解码主图像数据的帧数据时、将帧数据加工成怎样的显示方式 的一个形态,副图像指示信息指示在和主图像数据相同的流中包含的副图 像数据组中将逻辑道编号和显示方式信息所示的一个形态的组合作为选择 条件的副图像数据;该再生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光学地读出多媒体光盘上记录的数据的光拾波器; 光拾波器的驱动机构; 控制光拾波器的驱动机构以便读出管理区的记录内容的第一控制装 置; 缓冲器,在用第1控制装置读出管理区的记录内容时,保持它们包括 的信息; 通过根据脚本信息中所含的读出信息控制驱动机构来使光拾波器移动 以便读出流的第二控制装置; 存储表示加工帧数据的显示形态的显示形态信息的显示设定寄存器; 存储本装置中逻辑道编号的设定的逻辑道编号寄存器; 将读出的流中所含的主图像数据解码成为帧数据的活动图像解码器; 判定装置,参照脚本信息中所含的多个选择必要条件信息,判定与显 示设定寄存器中存储的显示形态信息及逻辑道编号寄存器存储的当前逻辑 道编号一致的副图像指示信息; 副图像解码器,把在流中所含的副图像数据组的副图像数据中用判定 的副图像指示信息指示的副图像数据解码成为反射式电视放映机数据; 判定装置,参照缓冲器中保持的多个显示方式信息,判定与显示设定 寄存器中存储的显示信息一致的副图像指示信息; 加工装置,根据显示设定寄存器中存储的显示形态信息,加工帧数据 图像; 合成装置,根据副图像解码器中所含的坐标信息,在加工后的帧数据 上配置合成解码了的反射式电视放映机数据。
14: 权利要求13记载的多媒体光盘的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显示设定寄存器中存储的显示形态信息中,有宽电视方式、标准电 视方式、全扫描方式、标题框方式; 上述加工装置包括: 全扫描变换部,如果显示设定寄存器中存储的显示形态信息是全扫描 方式,就将用活动图像解码器解码的帧数据图像变换为宽高比为16∶9, 变换后,整理加工成宽高比为4∶3; 标题框变换部,如果显示设定寄存器中存储的显示形态信息是标题框 方式,就将用活动图像解码器解码的帧数据图像变换成宽高比为16∶9, 变换后,添加校正图像,加工成宽高比为4∶3。
15: 权利要求14记载的多媒体光盘的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媒体光盘的再生装置包括: 接受操作者对显示形态信息进行的设定的第一接受装置; 接受装置接受操作者的设定时,更新显示设定寄存器中存储的显示形 态信息的第一更新装置。
16: 权利要求15记载的多媒体光盘的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媒体光盘的再生装置包括:接受操作者的编号输入的第二接受 装置;第二接受装置接受编号输入时,更新逻辑道编号寄存器中存储的逻 辑道编号的第二更新装置。
17: 权利要求16记载的多媒体光盘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副图像数据组的各副图像数据中,有: 包含在把帧数据加工成为宽电视方式时确定反射式电视放映机数据的 显示位置的宽电视方式坐标信息的数据; 包含用标准电视方式的显示器上的坐标系统确定反射式电视放映机数 据的显示位置的标准电视方式坐标信息的数据; 包含用全扫描方式的显示器上的坐标系统确定反射式电视放映机数据 的显示位置的全扫描方式坐标信息的数据; 包含用标题框方式的显示器上的坐标系统确定反射式电视放映机数据 的显示位置的标题框方式坐标信息的数据; 在管理区中存储的选择必要条件信息中,有: 指示具有宽电视方式坐标信息的副图像数据的副图像指示信息是表示 宽电视方式的显示方式信息组; 指示具有标准电视方式坐标信息的副图像数据的副图像指示信息是标 准电视方式的显示方式信息组; 指示具有全扫描方式坐标信息的副图像数据的副图像指示信息是表示 全扫描方式的显示方式信息组; 指示具有标题框方式坐标信息的副图像数据的副图像指示信息是表示 标题框方式的显示方式信息组; 合成装置包括: 平面缓冲器; 对在副图像指示信息指示的副图像数据所含的坐标信息所示的显示位 置进行读出的读出部; 在平面缓冲器内,在读出的显示位置上配置解码的反射式电视放映机 数据的配置部, 将配置了的反射式电视放映机数据和解码的帧数据进行混合的混合 部。
18: 一种再生方法,是使用显示方式信息和副图像指示信息再生主 图像数据和副图像数据的集合(即副图像数据组)构成的流的再生方法, 配置预先加工成适合多个宽高比中特定宽高比的显示器显示的帧数据构成 主图像数据,副图像数据组包括反射式电视放映机数据和指示反射式电视 放映机数据的显示位置的坐标信息,显示方式信息表示在以上述多个宽高 比的显示器中的某一个显示器上显示解码主图像数据的帧数据时,把帧数 据加工成为什么样的显示方式的一个形态,副图像指示信息指示在与主图 像数据相同的流中所含的副图像数据组中,包含与显示方式信息所示的那 一个形态一致的坐标信息的副图像数据是哪一个;该再生方法的特征在 于,包括: 取出步骤,取出多个显示方式信息和副图像指示信息组; 接受步骤,从操作者接受表示加工帧数据的显示形态的显示形态信息 指定; 活动图像解码步骤,把取出的流中所含的主图像数据解码成帧数据; 判定步骤,参照取出步骤中取出的多个显示方式信息,判定与接受步 骤接受的显示形态信息相一致的副图像指示信息; 副图像解码步骤,把流中所含的副图像数据组的副图像数据中借助于 判定了的副图像指示信息指示的副图像数据解码成反射式电视放映机数 据; 加工步骤,根据显示设定寄存器存储的显示形态信息,加工帧数据的 图像; 合成步骤,根据副图像解码器所含的坐标信息,在加工之后的帧数据 上配置合成解码的反射式电视放映机数据。

说明书


无论在画面上怎样配置主图像, 都能使副图像均衡性良好地重合在 主图像上的多媒体光盘、再生装置及再生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记录了信息信号的光盘及再生装置,涉及其中还记录了包括活动图像数据、声音数据、图像数据的图像信息的光盘、再生装置及再生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激光盘等、光盘及其再生装置的应用,有电影等图像应用(图像应用特别称为图像标题)。

    在图像标题中,伴随着电影供给的国际化,出现了“与多国语言对应的电影标题”。所谓“多国语言对应”,是指操作者能够从多种语言中选择一种与图像信息同时显示的字幕,例如,在面向欧美的与多国语言对应的图像标题中,存储了英语、法语、德语的切换声音和字幕,可用对操作者来说最恰当的语言来对电影进行视听。

    成为与“多国语言对应的图像标题”的背景技术,有在盘上存储的数据格式,即活动图像专家组(MPEG)流数据。在MPEG流中,可以存储利用在该方式中规定的压缩编码方法高效率地压缩了的活动图像信息,同时,可以存储可择一再生的多道的副图像信息和多道的声音信息。即,通过在活动图像信息中存储电影的图像内容和多道声音信息,在副图像信息中存储各国语言的切换声音、字幕来实现“与多国语言对应的图像标题”。

    还有,成为“与多国语言对应的图像标题”的背景技术之一,有盘再生装置中的在屏显示(OSD,On  Screen Display)处理。所谓OSD处理,是解码副图像信息中所含的图像数据,根据副图像信息中所含的显示命令,在显示中的活动图像中对其进行合成显示的处理,即,在操作者选择了希望视听的语言时,盘再生装置就选择再生多道化的副图像信息中相当的字幕的副图像信息,在活动图像中对其进行合成显示。还有,有时也将用于显示这样的字幕等的图像数据称为“反射式电视放映机数据”。

    图像作品的制作者在将其内容制作成标题时指定上述副图像信息的合成位置。因此,可以把字幕等副图像信息在标题制作者认为最佳的位置上合成。例如,假定制作者在显示命令中指定了主图像中登场人物像的胸部附近的坐标,盘再生装置则能根据该命令在登场人物像的胸部附近合成表示登场人物姓名的字幕。即使在显示多个登场人物的情况下,由于可在登场人物前无误地合成显示姓名的字幕,故极为有效。

    作为与上述“与多国语言对应”不同的图像标题的动向,有“宽对应”。所谓“宽对应”,是指通过用与剧场公开的宽高比相同的16∶9进行图像显示,来实现比剧场公开的电影更动人的视听。

    作为“宽对应”的背景技术之一,有宽型电视装置。所谓“宽型电视装置”,是指具有宽高比为16∶9的图像显示区,同时,在水平方向上对输入的传送4∶3图像内容的NTSC(美国国家电视系统委员会)信号进行内插、将宽高比变换为16∶9进行显示。即,在盘上存储的图像信息存储预先在水平方向上对图像内容进行了压缩加工的图像内容,以便当进行变换成16∶9的宽高比变换之际,成为最佳的图像显示。在水平方向上压缩了的图像内容,在利用宽型电视装置在水平方向上进行内插处理后,以16∶9的宽高比进行图像显示。

    “宽对应”的技术背景之一是利用盘再生装置的显示方式变换处理。所谓显示方式变换处理,是指在用具有4∶3的宽高比的通常电视装置视听之际,对上述宽对应了的图像标题的图像内插处理。如上所述,对宽对应的图像标题进行加工,以便当以16∶9的宽高比显示之际,成为最佳的图像内容。具体地说,是在水平方向上收缩了的图像。因此,在显示时在沿水平方向上不进行内插处理的显示装置中,在电视装置中原封不动地显示在水平方向上压缩了的图像。用于补偿这一点的盘再生装置的处理是显示方式变换处理,是通过变换主图像即图像信号的显示方式(显示方式)、在受限制的画面内配置图像内容的处理。

    作为显示方式的代表,有“全扫描显示方式”和“标题框(レタ-ボックス)显示方式”。前者所谓全扫描显示方式是通过根据在MPEG中规定的FCVO(帧中心水平偏置)数据和FCHO(帧中心垂直偏置)数据在水平、垂直方向上将宽电视对应型的图像滑入规定宽度后再截去左右端,把图像放进宽高比为4∶3的电视画面内的显示方式。即,全扫描显示方式是以截去图像内容为代价,在宽高比为4∶3的电视画面上配置图像的一个一个的片断。

    后者所谓“标题框显示方式是指在通过将宽高比为16∶9的图像缩小后配置在宽高比为4∶3的电视画面的中心部,并在上下添加校正图像,把图像放进宽高比为4∶3的电视画面中的显示方式。即,标题框显示方式是以图像内容的缩小为代价,在宽高比为4∶3的电视画面上配置图像的一个一个的片断。

    如果将标题框显示方式和全扫描框显示方式进行比较的话,则标题框显示方式具有比全扫描显示方式更易于制作的优点。这是因为,如果全扫描显示方式错误指定了应修整的范围的话,就会出现切掉人像的半张脸等的现象,因此,为避免不经意地切去图像内容,制作者希望进行在各帧中慎重地确定FCVO、FCHO的操作。

    通过利用上述盘再生装置的标题框显示方式变换和全扫描显示方式变换,比如即使电视画面的宽高比为4∶3,也适当地把宽对应的图像内容配置在画面中。

    然而,在进行上述“宽对应”的电视装置、盘及盘再生装置中,在再生进行上述“与多国语言对应”的图像标题时,存在着字幕的合成位置不能总是在最合适的合成位置上。在用4∶3的显示装置显示“宽对应”的图像标题时,进行上述全扫描显示方式变换,但此时改变了图像内容显示时的配置位置。因此,在图像上合成显示的字幕在与其对应的图像内容不同的坐标上进行显示。

    举图像标题的具体制作例来说明副图像和实际图像的合成位置偏移的问题。例如,编辑称为“动物图鉴”的图像标题的制作者考虑在介绍鸟类的一个片断的图像中合成字幕。图1A的宽电视对应图像Y101是具有动物图鉴的图像的一个片断,字幕Y102是应合成其图像的副图像的一例。制作者在宽电视显示方式的坐标系统中指定“Penguin”的字幕合成目的地,在鸟类的脚下合成这样的字幕。

    合成图像Y103是在图像Y101上合成字幕Y102的合成图像。限于看到合成图像Y103,不能有任何空白,所以是制作者打算得到的合成图像。如果,如图1A那样在制作者想要的位置上合成副图像,则没有问题。这样,图1B示出了在宽扫描显示方式中显示的、在宽电视显示方式的坐标系统中确定副图像的合成坐标的图像标题时的合成图像。在图1B中,以将字幕“Penguin”作为对象的图像内容进行偏移,就知道合成图像了。这样,因为合成位置偏移在全扫描显示方式中的副图像-主图像合成时的坐标系统和宽电视显示方式中的主图像-副图像合成时的坐标系统不同,所以,即使在宽电视显示方式中,是最佳合成位置,在全扫描显示方式中,字幕的合成也偏离了最佳位置。

    图1C示出了将再生装置切换为标题框显示方式时的合成图像。在将盘再生装置切换为标题框显示方式时,在从以字幕“Penguin”为对象的图像内容偏移了的位置上进行显示。这样,合成位置向左偏移的原因在于,与全扫描显示方式相同的坐标系统不同。在宽电视显示方式中即使是最合适的合成位置,在标题框显示方式中,字幕的合成也偏离了最佳位置。

    在图1C的一例中,在主图像和校正图像的交界部处合成了字幕。在本图中,字幕“Penguin”的上半部分位于主图像中,在校正图像区Y104中看到下半部分。校正图像Y104一律绘成黑色类的颜色,因此,与将主图像放在背景中的上半部分比较,彩色关系变坏。

    如果上述坐标的偏移是由显示方式的不同引起的,那么,认为只要将主图像和副图像的合成时间提前就可以了。即,在向全扫描和标题框变换前进行副图像和主图像的合成,图2A示出了在与副图像合成后变换成全扫描显示方式后的图像的一例,图2B示出了在与副图像合成后变换成标题框显示方式的图像的一例,图2A的问题在于,因为字幕“Penguin”的“in”在图像右端,所以,在全扫描显示方式变换之际,“Penguin”的“in”与图像右端一起被截去了。图2B的问题在于,因为以与图像内容的缩小率相同的倍数缩小字幕“Penguin”,所以,构成字幕“Penguin”的字符“e”、“g”损坏,只能看见黑点。

    这样,所谓把主图像与副图像的合成时间提前的解决方案,表现的结果是字幕空白的缺点大于消除合成位置偏移的优点,不能说是现实的方法。

    发明的公开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无论将电视画面的显示方式设定为何种方式、都能在制作者打算的位置上将字幕合成在主图像上的多媒体光盘、再生装置和再生方法。

    用多媒体光盘来实现上述目的,在多媒体光盘中记录了配置了多个预先加工成适合多个宽高比中特定宽高比的显示器显示的帧数据构成的主图像数据;其特征在于,具有记录了包括上述主图像数据、副图像数据组的流的流区和记录了多个显示方式信息和副图像指示信息的组合的管理区;副图像数据组是包括反射式电视放映机数据和指示反射式电视放映机数据的显示位置的坐标信息的副图像数据的集合;显示方式信息示出了以上述多个宽高比显示器中的某一个显示解码主图像数据的帧数据时,将帧数据加工成怎样的显示方式的一个形态;副图像指示信息指示在和主图像数据相同的流中包含的副图像数据组中,包含与显示方式信息所示的那一个形态一致的坐标信息的副图像数据是哪一个。根据该构成,在多媒体光盘侧设置表示由显示方式的种类选择哪个副图像数据的信息,所以,用宽高比为3∶4的通常电视机视听图像标题,即使将电视画面切换为全扫描显示方式和标题框显示方式,也能够在最适合于这些显示方式的合成位置上合成字幕。这样,通过在多媒体光盘中设置具有从显示方式唯一地选择副图像数据的信息的区,回避了副图像的合成位置偏移的现象,制作者能够确定副图像数据的道配置。这样,能够制作可回避显示方式切换的影响的图像标题。

    这里,在上述多个宽高比中,有16∶9和4∶3,能够构成显示方式信息,以便表示把帧数据加工成下列哪一种方式的形态,在显示器宽高比为16∶9时,是宽高比为16∶9的图像显示方式即宽电视方式;在显示器宽高比为4∶3时,宽高比为4∶3的图像显示方式即标准电视方式;在显示器宽高比为4∶3时,将宽高比为16∶9的图像整理加工成宽高比为4∶3的显示方式即全扫描方式;在显示器宽高比为4∶3时,将宽高比为16∶9的图像添加校正图像加工成宽高比为4∶3的显示方式,即标题框方式。在宽电视显示方式的坐标系统中,在全扫描显示方式下,能够把也包含整理了的画面左右端的区确定在副图像的合成位置上;在全扫描显示方式的坐标系统中,能够确定字幕的合成位置,以便借助于整理避免画面的左右端被截去;在标题框显示方式的坐标系统中,能够把字幕的合成位置确定于校正图像上。

    这里,在记录了配置了多个帧数据(预先加工成适合多个宽高比中的特定宽高比的显示器的显示)的主图像数据的多媒体光盘中,包括记录了多个上述主图像数据、副图像数据组构成的流的流区和记录了多个脚本信息的管理区;副图像数据组是包括反射式电视放映机数据和指示反射式电视放映机数据的显示位置的坐标信息的副图像数据的集合;脚本信息包括读出信息、选择要素信息和分支信息,读出信息指示在流区中记录的流中,应该读出的流的地址,选择要素信息在每一个副图像数据中表示利用读出信息读出流之际应该使用的副图像数据的选择要素,分支信息指示在读出信息指示的流全部读出后下一个应该选择的脚本信息;选择要素信息有多个逻辑道编号、显示方式信息和副图像指示信息的组合,逻辑道编号是用反射式电视放映机数据的图像内容来对副图像数据进行分类的编号,显示方式信息示出了以上述多个宽高比中的某一个显示器显示解码主图像数据的帧数据时、将帧数据加工成怎样的显示方式的一个形态,能够构成副图像指示信息,以便指示在和主图像数据相同的流中包含的副图像数据组中将逻辑道编号和显示方式信息所示的一个形态的组合作为选择条件的副图像数据。根据该构成,在多媒体光盘侧设置表示利用显示方式的种类和盘再生装置侧的逻辑道编号的组合来选择哪一个副图像数据的信息,所以,就是用电视机视听图像标题、将电视画面切换成全扫描显示方式和标题框显示方式,也能够在最适合这些显示方式的合成位置上合成字幕。这样,通过在多媒体光盘中设置具有根据显示方式和逻辑道编号的设定组合来唯一地选择副图像数据的信息的区,制作者能够确定副图像数据的道配置,以便回避避免副图像的合成位置偏移而避开了字幕的现象。这样,能够制作可回避显示方式切换影响的图像标题。

    另一方面,如果不需要回避显示方式切换的影响的话,则能作出规定,以便在多个显示方式中共用同一个副图像信息,就不需要对多重流区中的所有多重流设置多个显示方式的副图像信息了。

    即,能够构成多重流区,以使每一显示方式具有多个副图像信息的多重流和在多个显示方式中共用一个副图像信息的多重流共存。在多种显示方式中共用一个副图像信息的多重流,由于多重的副图像信息只有一个,数据量少一点,所以,也可构成多媒体光盘中的占有区少的多重流。

    附图的简单说明图1A是表示合成宽电视对应的主图像和副图像的情况的说明图;图1B是用全扫描显示方式显示图1A中的合成图像时的说明图;图1C是用标题框显示方式显示图1A中的合成图像时的说明图;图2A是表示提前合成时间时的全扫描显示方式的合成图像的图;图2B是表示提前合成时间时的标题框显示方式的合成图像的图;图3A是本实施形态的光盘的外观图;图3B是光盘的剖面图;图3C是被光点照射的部分的放大图;图3D是表示信息层109上的槽串的图;图4A是光盘的信息层的道配置的说明图;图4B是光盘的信息层的物理扇区的说明图;图5A是表示光盘的逻辑结构的图;图5B是表示光盘的文件层和应用层的主要情况的说明图;图6是示出了视频标题集V1、视频标题集V2、视频标题集V3的内部构成的一例的图;图7是表示视频标题集V1具有的图像题材组的一例的图;图8是表示视频标题集V1的图像题材组中所含的VOB#1的内部构成的图;图9是表示VOBU#50~VOBU#55的内部的图;图10A是表示活动图像包的内部结构的图;图10B是表示声音包的内部结构的图;图10C是表示副图像包的内部结构的图。图10D是表示管理信息包的内部结构的图。图11A是表示副图像单元SP-0.55的内部结构的图。图11B是表示副图像单元SP-1.55的内部结构的图。图11C是表示副图像单元SP-2.55的内部结构的图。图11D是表示副图像单元SP-6.55的内部结构的图。图11E是表示副图像单元SP-12.55的内部结构的图。图11F是表示副图像单元SP-15.55的内部结构的图。图12A是表示全扫描显示方式时使用的日语字幕的一例的图。图12B是表示标题框显示方式时使用的日语字幕的一例的图。图12C是表示英语字幕的一例的图。图13A是表示全扫描显示方式中的字幕的合成坐标的图。图13B是表示标题框显示方式中的字幕的合成坐标的图。图13C是表示宽电视显示方式中的字幕的合成坐标的图。图14是表示VTS内标题检索指针表的内部构成的一例的图。图15是表示VTS内标题集管理信息内的PGC表的内部构成的图。图16A是表示PGC信息的格式的图。图16B是表示VOB位置信息表的内部结构的图。图17是表示视频管理器的内部构成的一例的图。图18是表示卷菜单的一例的图。图19是表示本实施例中的图像标题的视听环境的图。图20是示出了图像标题的视听环境的四种情况的图。图21示出了遥控器91的键排列的一例。图22A是表示本实施例中的DVD播放机1的内部构成的框图。图22B是表示信号分离部86的构成的框图。图23是表示系统控制部93的内部构成的构成图。图24A~24C是表示系统控制部93的处理内容的流程图。图25A~25B是表示系统控制部93的遥控处理程序的处理内容的流程图。图26是表示副图像解码器88的处理内容的流程图。图27A~27D是表示在图像标题视听环境的四种情况下,合成图像的图。

    用于实施发明的最佳方案

    在本实施方案的说明中,为利于理解起见,如下分项说明。此时,在各项的左侧添加分类编号。分类编号的位数表示该项的各级深度。分类编号的最高位是(1)和(2),(1)是关于光盘的说明,(2)是关于再生装置(盘再生装置)的说明。(1)光盘的物理结构(1.1)光盘的逻辑结构(1.1.1)逻辑结构——具有视频标题集的图像题材(1.1.1.1)视频对象(VOB)的构成(1.1.1.1.1)在视频对象(VOB)上复用的各种包(1.1.1.1.2)由视频对象(VOB)形成的副图像单元(1.1.1.1.3)视频对象(VOB)——管理信息包(1.1.1.2)视频标题集-视频标题集管理信息(1.1.1.2.1)视频标题集管理信息——PGC信息(1.1.2)逻辑结构-视频管理器(2.1)盘再生装置概要(2.2)盘再生装置的构成要素(2.2.1)盘再生装置的构成要素——信号分离部86的内部构成(2.2.2)盘再生装置的构成要素——系统控制部93的内部构成

    (1)光盘的物理结构

    本实施方案的多媒体光盘适用于在直径120mm的光盘上实现单面约4.7G字节的记录容量的数字视频盘(下简称DVD)。

    图3A是表示DVD的外观的图,图3B是其剖面图。图3C是图3B的圆圈部分的放大图。从图的下侧起,层叠第一透明基片108、信息层109、粘接层110、第2透明基片111及标签印刷用的印刷层112构成DVD107。

    第一透明基片108和第二透明基片111是同一材料的,加强强度用的基片,其厚度都是约0.6mm。即,两基片的厚度都约为0.5mm~0.7mm。

    粘接层110设在信息层109和第二透明基板111之间,将二者粘接。

    信息层109在与第一透明基板108相接的面上附着金属薄膜等反射膜。在该反射膜上,利用成形技术高密度地形成凹凸的槽。

    图3D示出了槽形状。图3D中,各槽的长度为0.4μm~2.13μm,形成在半径方向上螺旋状地隔开0.74μm间隔的一条螺旋轨迹。

    如图3C所示,通过将光束113照射到这些槽串上,作为光点114的反射率变化取出信息。

    由于物镜的数值孔径的N A大,光束的波长λ小,所以,DVD上的光点114的直径约为CD上的光点直径的1/1.6。

    具有这样的物理结构的DVD能够在单面上记录4.7G字节信息。约4.7G字节的记录容量是当今CD的近8倍大。因此,用DVD可大幅度地提高活动图像质量,对再生时间而言,也能由视频CD的74分钟提高到两个小时以上。用于实现这样的大容量化的基础技术是光束直径D的小型化。光束直径D通过点径D=激光波长λ/物镜数值孔径NA的计算式得到,通过减小激光的波长,增大数值孔径NA,能够减小孔径D。应注意的是,如果增大物镜的数值孔径的话,则由称为倾斜的盘面与光束光轴的相对斜度而产生慧形像差。为谋求缩小慧形像差,在DVD中减小透明基片的厚度。如果减小透明基片的厚度的话,又会产生其他问题即机械强度变差。DVD通过胶合其他基片来加强强度,克服强度方面的问题。

    在从DVD的数据读出中,使用波长短的650nm红色半导体激光器和将物镜的NA(数值孔径)增大到0.6mm左右的光学系统。这配合将透明基片的厚度减小到0.6mm左右,在直径120mm的光盘的单面上能够记录的信息容量达到约4.7G字节。

    沿盘旋转方向的方向上的槽串形成多个物理扇区。形成的多个物理扇区形成从信息层内周到外周的螺旋轨迹。图4A模式地示出了用多个物理扇区形成螺旋轨迹的形态。在本说明书中,所谓物理扇区,是指螺旋轨迹上的圆弧区,是指保证数据读出可靠性的最小单位。

    为保证数据读出的可靠性,各扇区具有图4B所示的内部构成。如图5A所示物理扇区包括用于识别各扇区的扇区头区、存储2K字节长的数据的用户数据区和存储对同扇区的用户数据区进行纠错的纠错码存储区,在从螺旋轨迹读出同扇区长的数据时,在盘再生装置中,对用户数据区的数据,使用纠错码检错和纠错。(1.1)光盘的逻辑结构

    对光盘的逻辑结构进行说明。盘上的逻辑结构具有由三层构成的分层结构。该分层结构包括:具有面向盘再生装置的固件的逻辑结构的物理层;具有用于以文件为单位管理多个扇区的逻辑结构的文件层;和电影、多故事电影、多媒体书籍、教材软件等各种图像标题构成的多媒体标题型的逻辑结构的应用层。图5A示出了物理层及文件层的逻辑结构,图5B示出了文件层和应用层的逻辑结构。

    首先说明具有面向固件的逻辑结构的物理层。所谓固件,是指控制包括驱动盘的轴电机和光拾波器的激励器的机构系统的控制程序。利用图4B所示的扇区地址中所含的识别信息,物理层的逻辑格式从上往下包括:引入区、与引入区相连的卷区和与卷区相连的引出区,固件参照这些区驱动轴电机和光拾波器的激励器。

    在“引入区”记录用于稳定盘再生装置读出开始时的动作的数据等。与此相反,“引出区”是通知再生装置中再生结束了的区,不记录有意义的数据。

    “卷区”是存储各种数据的区,作为逻辑块管理所属的物理扇区。以数据记录区开头的物理扇区作为0号、对连续的物理扇区授与连号为单位,借助于固件来识别逻辑缺口。在图5A的圆圈b301中示出卷区中的逻辑块组。赋与圆圈内的多个逻辑块的#m、#m+1,#m+2,#m+3……的数值是逻辑块编号。

    对文件层及应用层进行说明。文件层和应用层存在于图5B所示的卷区上。

    把文件层分割为卷管理区和文件区。根据ISO13346,将多个逻辑块作为文件把用于管理的文件系统管理信息存储在卷管理区内。所谓文件系统管理信息是显示多个文件各自的文件名与各文件所占的逻辑块组的地址的对应关系的信息,盘再生装置以及文件系统管理信息为线索实现以文件为单位的盘访问。即,在存取该区时,参照全部的系统管理信息计算该文件所占的全部逻辑块组,访问这些逻辑块组,只取出所需的数字数据。

    对应用层的逻辑结构进行说明。该应用层的信息的最宏观的分类是利用视频管理器,视频标题集进行分类。所谓视频标题集是指从图像题材组共同使用的观点分类的图像标题的集合,所谓视频管理器,是指作为各标题集内的图像标题的目录使用的信息。例如,在图5B所示的视频标题集中,具有视频标题集V1的图像题材组行进到极寒的远方拍摄的、在南极栖息的哺乳类和鸟类的图像。视频标题集V2所有的图像题材组是在当地政府协助下拍摄的东南亚的遗迹群。如果正确使用该视频标题集V1所有的图像题材组,经制作者作成后,操作者能视听借助于所谓记录电影南极动物勘探纪行、南极勘探纪行多个故事版、南极动物故事传奇、多媒体书籍南极动物图鉴等的有效地正确使用在严寒的南极拍摄的珍贵的图像题材组制作多个图像标题。

    如果正确使用视频标题集V2所有的图像题材组、则经制作者作成后,操作者能够视听所谓遗迹发掘纪行的记录电影、多媒体遗迹图鉴、遗迹探察探险游戏和世界遗迹测验的有效地正确使用在当地政府的协助下制作的珍贵图像题材组制作的多个图像标题。通过从这样的图像题材共用化的观点对图像标题进行分类,把共有的图像题材合成多个图像标题,将其汇总成每一个视频标题集。(1.1.1)逻辑结构——视频标题集具有的图像题材

    视频标题集包括视频标题集管理信息和图像题材组。首先对视频标题集所有的图像题材组进行说明。通常,在胶片和录像带上收录电影时,需要进行从摄影后的母带中只选择必要的镜头,需要按脚本顺序排列的编辑操作,但向视频标题集的图像镜头的记录是不进行这样的编辑操作的状态。即,没有只将需要的镜头作为必要部分选出,或者按脚本顺序排列的编辑操作的印记。拍摄的图像不进行任何编辑,按原有的顺序记录。图7是表示视频标题集V1所具有的图像题材组的图。

    在本图中,视频标题集V1所具有的图像题材组包括上映时间不同的多个VOB。这里,所谓VOB,是指在一串流数据上复用了活动图像数据、多道声音数据、多道副图像数据、管理信息等种类互不相同的多种可变码长流数据构成的所谓MPEG流,在DVD中是作为电影的一个镜头使用的单位。

    图7中,VOB#1具有10分钟长的上映时间,是拍摄企鹅的栖息地的实际拍图像。VOB#2具有50秒长的上映时间,是大小长须鲸的实拍图像。VOB#3具有8分钟长的上映时间,是拍摄南极大陆冰崩形态的实拍图像。VOB#4具有48秒的上映时间,是拍摄新西兰方的海湾入口的实拍图像。这些镜头都是在南极长期生活所拍的实拍图像。(1.1.1.1)视频对象(VOB)的构成

    图8是表示VOB的内部构成的图。VOB具有多个VOB单元(VOBU)从开头按时间顺序排列的构成。所谓VOB单元(VOBU),是指复用了种类互不相同的可变码长数据中约0.5秒~约1.0秒再生所得的数据单元。图8中,VOBU#91是从VOB#1读出开始到00分45、50秒~00分45、99秒后的再生中适于应用的可变码长数据的集合。VOB#147是从VOB#1的读出开始到01分13.50秒~01分13.99秒后的再生中适于应用的可变码长数据的集合。

    这里,在VOB中进行多重处理所得的可变码长数据是活动图像数据,多道声音数据和多道副图像数据,在VOB单元中进行多重处理汇总成为一个,称为活动图像包、声音包、副图像包,都有2K字节的数据长。

    VOB中的多个单元的排列是时间顺序,但各VOB单元中的各包的排列只有管理信息包配置在开头这一点具有规律性,其他要素即各包的排列及包数,在每一个VOB单元中是离散的。即,存在按声音数据、副图像数据,活动图像数据的顺序排列包的VOB单元,也存在按副图像数据、活动图像数据、声音数据的顺序排列包的VOB单元。另外,存在约有三百个活动图像包排列的VOB单元,也存在五百个活动图像包排列的VOB单元。

    各包的顺序在VOB单元中是离散的,因为利用再生装置缓冲取出可变长码数据,不需要按种类相邻配置。在VOB单元中,活动图像包、副图像包的数目不同,是因为这些数据是用可变码长编码的,所以,即使在约0.5秒~约1.0秒中再生,其数据量相差也相当大。

    在约0.5秒的再生单位中,数据传送量少也好,需要大的传送量也好,必须在该约0.5秒的再生时间开始前,预先通知盘再生装置,控制盘再生装置中的解码器,以便实现该传送量的解码。由于约0.5秒的再生时间中均匀地再生这样可变编码的数据,所以,在VOB单元中,在所有的可变长码数据前配置管理信息包,在该管理信息包中指定再生多重化了的VOB单元整体所需的传送率和活动图像流、声音流、副图像流所需的传送率和缓存器大小。如果举具体数值的话,在通常的约0.5秒长的活动图像再生中,需要几百个活动图像包,为了解码该几百个活动图像包,在从DVD读出上述几百个活动图像包前,需要向再生装置指示约4.5M字节的传送率。

    图9是表示从VOB#1再生时的第25秒到第28秒的再生中使用的3秒钟的VOB单元即VOBU#50~VOBU#55的内部的图。

    VOBU#50是从VOB#1的读出开始到00时00分25.00秒~00时00分25.49秒后的再生中使用的VOB单元,VOBU#51是从VOB#1的读出开始到00时00分25.50秒~00时00分25.99秒后的再生中使用的VOB单元,VOBU#55是从VOB#1的读出开始到00时00分27.50秒~00时00分27.99秒后的再生中使用的VOB单元。(1.1.1.1.1)视频对象——在VOB单元上复用的各种包

    接着,参照图9对各VOB单元的内部进行说明。00时00分25.00秒~00时00分25.49秒的再生时使用的VOBU#50包括管理信息包:“NAVI-50”、活动图像包“Video 50.1”、活动图像包“Video 50.2”、声音包“audio-0.55”、声音包“audio-1.55”、声音包“audio-3.55”。

    管理信息包“NAVI50”向盘再生装置指示在VOBU#50的再生时刻00时00分25.00秒~00时00分25.49秒的再生时所需的传送率及缓冲区大小。

    活动图像包“viedo 50.1”、“video 50.2”表示在VOBU#50的再生时刻使用的活动图像包。所谓VOBU#50的再生时刻,是指00时00分25.00秒~00时00分25.49秒,这些活动图像包是同一VOB单元中的几百个活动图像包中开头的两个活动图像包。

    开始“Video 50.1”“Video 50.2”的图中的活动图像包的共同点在于,根据图10A的格式构成。图10A中的活动图像包(图中记为视频包)的数据结构包括MPEG规定的“包头”、“数据包头”和“数据域”,每一个包具有2K字节的数据大小。在“包头”中记述了称为包起始码、SCR(系统时钟基准)、MUX(复用)率的MPEG标准的数据,在“数据包头”中记述了称为流ID、数据包长、STD(系统目标解码器)缓冲区大小、PTS、(显示时间标记)、DTS(解码时间标记)的MPEG标准的数据。

    “数据包头”中的流ID如图中向数据包头的下方引出所示的那样,设定为“11100000”。这表示包形成的基本流是活动图像流。

    活动图像包的SCR及PTS用于声音包的解码处理、副图像包的解码处理及同步调整。具体地说,盘再生装置侧的视频解码器根据SCR比较基准时钟的时刻,解码数据域中的活动图像数据,等待基准时钟对记载在PTS中的某一时刻进行计时。对该时刻计时时,向电视画面侧输出该解码结果。借助于根据这样的PTS的记载内容的输出等待,视频解码器消除与副图像输出、声音输出的同步误差。

    在本活动图像包的数据域中,记录构成符合MPEG的I图像(帧内图像)、P图像(预测图像)和B图像(双向预测图像)的数据。I图像、B图像、P图像系对在拍图像编码而得,但请注意图中的“video 50.1”、“video 50.2”在编码前将该图像信号的信号分量压缩。所谓压缩,是指在横方向上将图像内容压缩。这样,通过压缩,“video 50.1”、“video50.2”的活动图像包为面向宽电视显示方式显示的图像。

    声音包“audio 0.55”、“audio 1.55”都是在表示VOBU#55的再生时刻使用的声音包。所谓VOBU55的再生时刻,是指00时00分27.50秒~00时00分27.99秒,但在本图的一例中,是指在VOBU#50中存在2.5秒前的声音包。声音包“audio 0.55”、“audio 1.55”的“0”及“1”是指把各个声音包作为VOBU#55的再生时刻上的第0子流、第1子流而使用。所谓“第n子流”是指各声音包分别在称为MPEG的专用流的分类中,对多道化的副图像数据及声音数据进行再次协调所得的第n个数字数据串。所谓“专用流”,是指基本流中的一个系统。所谓基本流,是指按种类对属于VOB的包进行再协调的数字数据串的总称,但在MPEG中,作为基本流正式规定的只不过是活动图像流、MPEG声音流,对其它种类的再协调的数字数据串不显示本身的种类,而是将其分类到称为专用流的一个种类中。这里,副图像数据及声音数据不能显示其种类,因此,在DVD的逻辑结构中,为了显示副图像数据和声音数据各自的种类,设置了称为“子流”的分类,通过提供副图像数据及声音数据中固有的子流ID,来显示它们的种类。

    这些声音包的共同点在于,都是根据图10B的格式构成。声音包的格式基本上与活动图像包的格式相同,包括“包头”、“数据包头”和“数据域”。其不同点在于下面两点:“数据包头”的流ID设定为“10111101”,和在数据域的开头8位中设置子流ID(参考图中斜线部分)。通过将流ID设定为“10111101”,表示该包形成的基本流是专用流。

    声音包的“包头”和活动图像包相同,记述称为包起始码和SCR的MPEG标准的数据,在“数据包头”中记述称为流ID、数据包长度、STD缓冲区大小、PTS、DTS的MPEG标准的数据。

    声音包的SCR及PTS用于活动图像包的解码、与副图像包的解码的同步调整。具体地说,盘再生装置侧的音频解码器根据SCR比较基准时钟的时刻,解码数据域中的声音数据,等待基准时钟对记载在PTS中的某一时刻进行计时,与活动图像数据、副图像数据相比,音频数据的解码处理是轻负载,所以,音频数据的输出等待时间比活动图像数据、副图像数据长很多。计时该时刻时,将该解码结果输出到扬声器一侧。借助于根据这样的PTS的记载内容的输出等待,音频解码器消除与活动图像输出、副图像输出的同步误差。

    在“数据域”中记录线性PCM方式或道比(Dolby)AC-3方式的数字声音。

    在图9的一例中,在VOBU#50中存在着VOBU#55使用的声音包。由于盘再生装置参照PTS确定何时再生声音包,因此,所谓声音包即使存在于时间上相当靠前的VOB单元中,也没有什么问题。

    接着,说明图9所示的VOBU#51的内部构成。00时00分25.50秒~00时00分25.99秒的再生时使用的VOBU#51包括:管理信息包“NAV1-51”、活动图像包“video 51.5”、活动图像包“video 51.2”、副图像包“SP-0.55.1”、副图像包“SP-1.55.1”、副图像包“SP-2.55.1”和副图像包“SP-15.55.1”。

    管理信息包“NAVI51”及活动图像包“video 51.1”、“video 51.2”向盘再生装置指示在VOBU#51的再生时刻00时00分25.50秒~00时00分25.99秒的再生时所需的传送率及缓冲器大小,示出在VOB#51的再生时刻中使用的活动图像包。

    副图像包“SP-0.55.1”是VOBU#55在再生时刻00时00分27.50秒~00时00分27.99秒的再生时使用的副图像包。副图像包“SP-0.55.1”的“55”表示本副图像包是VOBU#55的再生时刻中使用的副图像单元的一个要素。这指的是在2.0秒前的OSD处理中使用的副图像包已经存在于VOBU#51中。所谓副图像单元,在盘再生装置中,是指成为所谓OSD处理的对象的最小单位的副图像信息,包括由游程长度码编码的图像数据和显示命令。

    “SP-0.55.1”的“1”表示分配给本副图像包的串行单元号。所谓“串行单元号”,是指在构成一个副图像单元的多个副图像包中所采顺序的串行编号,本副图像包“SP-0.55.1”设定为“1”,表示本副图像包是VOBU#55的再生时刻中副图像单元的第一个构成要素。

    “SP-0.55.1”中的“0”表示本副图像包的子流ID。这里,所谓子流ID,是用于指示是自身最大为32个副图像子流中的哪一个的识别符,因为这里设定为“0”,是指把本副图像包成为一个要素的副图像单元作为第0个副图像子流而使用。

    “SP-0.55.1”同样具有第0个子流ID,在构成VOBU#55的再生时刻00时00分27.50秒~00时00分27.99秒的第0子流的副图像单元的副图像包中,有“SP-0.55.2”、“SP-0.55.3”、“SP-0.55.4”、“ SP-0.55.5”。这些表示是构成在VOBU#55的再生时刻中的第0子流的副图像单元的第2、3、4、5个副图像包。换一种看法,可知在VOBU#55的再生时刻时使用的第0子流的副图像单元分散在称为VOBU#51、VOBU52、VOBU#53、VOBU#54、VOBU#55的五个VOB单元中,记录在光盘中。某一时刻的再生中使用的副图像单元分散在其过去的VOB单元中,是因为副图像单元的主要构成要素即图像数据具有膨胀的数据量,在VOBU#55的再生时刻00时00分27.50秒~00时00分27.99秒读出这些副图像,盘再生装置需要在该再生时刻从光盘读出膨胀量的数据,盘再生装置的读出处理恐怕要击穿。鉴于此,通过将构成副图像单元的副图像包分散在多个VOB单元中,防止盘再生装置的读出处理集中在该再生时刻中。

    在构成VOBU#55的第一子流的副图像单元的副图像包中,有“SP-1.55.1 ”、“SP-1.55.2”、“SP-1.55.3”、“S P-1.55.4”、“SP.1.55.5”。这些表示是构成在VOBU#55的再生时刻中的第一子流的副图像单元的第1、2、3、4、5个副图像包。可知,构成该第一子流的副图像单元的多个副图像包也分散在称为VOBU#51、VOBU#52、VOBU#53、VOBU#54、VOBU#55的五个VOB单元中,记录在光盘中。

    在构成VOBU#55的第二子流的副图像单元的副图像包中,有“SP-2.55.1”、“SP-2.55.2”、“SP-2.55.3”、“SP-2.55.4”、“SP.2.55.5”。这些表示是构成在VOBU#55的再生时刻中的第二子流的副图像单元的第1、2、3、4、5个副图像包。

    在如上说明的VOBU#55用副图像单元中,除了上述第0子流、第1子流、第2子流的单元外,还构成第6、第12、第15子流的副图像单元。虽没有图示,但为了VOBU#55中的再生,将它们分割成多个图像包,分散在在时间上过去的多个VOB单元中。

    至此为止介绍的副图像包具有根据图10C的格式构成的共同点。比较图10C和图10B可知,副图像包的数据结构基本上和音频包的数据结构相同。即包括“包头”,“数据包头”和“数据域”,在数据域的开头8位长度中设有子流ID。

    “包头”和音频包相同,记述称为包起始码和SCR的MPEG标准的数据,在“数据包头”中记述称为流ID、数据包长度、STD缓冲区大小、SCR、PTS的MPEG标准的数据。

    副图像包的SCR及PTS用于活动图像包的解码、与音频包的解码的同步调整上。具体地说,盘再生装置侧的副图像解码器根据SCR比较基准时钟的时刻,解码数据域中的副图像数据等待基准时钟对记载在PTS中的某一时刻进行计时。之所以进行这样的时间等待,是因为在游程长度解码、帧内解码、场内解码之外的动态补偿预测也伴有的活动图像数据的解码处理和声音数据的解码的处理负载差别很大。还因为与活动图像数据的解码在各GOP中必须不同,该字幕的解码即使留几秒钟也没关系。对SCR的时刻计算时,副图像解码器将该解码结果输出到显示器侧。借助于根据这样的PTS的记载内容的输出等待,副图像数据解码器消除活动图像输出与音频数据输出的同步误差。

    副图像包的“数据包头”的流ID与音频包相同,设定为表示专用流的“10111101”,但数据域中的子流ID的设定不同。即,副图像包将子流ID的高三位设定为“001”(参照图中的剖面线处)。将子流ID的低5位作为第0~第31个识别码添加到各副图像子流中。

    (1.1.1.1.2)视频对象(VOB)——副图像单元的内部构成。

    图11A示出了将副图像包0.55.1~0.55.5合并形成的,再生时刻00时00分27.5秒~00时00分27.99秒用的第0子流的副图像单元0.55的构成。

    图11的副图像单元包括对图像数据进行流程长度编码所得的码串“RLE码串f1”和向盘再生装置指示将RLE码串f1在电视画面的哪一范围展开的显示命令:“(XP1、YP1)、WIDTHP1 HEIGHTP1”。图12A是图像数据的一例,可知在本图中,图像数据是日语片假名表示的字符串“パン ギ ン”。(XP1、YP1)的“P”是指全扫描显示方式,副图像单元SP-0.55是规定了使字符串“RLE码串f1”在全扫描显示方式的坐标系统中为最优的显示命令。WIDTHPI表示,把图12A的图像数据在横方向伸长到什么程度,HEIGHTPI表示图12A的图像数据在纵方向上伸长到什么程度。图13A是表示在用VOBU#55描绘的图像的一个慧星中,(XP1,YP1)~(XP2,YP2)指定了哪个边的图。在本图中,与主图像上的(XP1,YP1)~(XP2~YP2)相当的地方是黑块,规定为在该范围中合成图像数据。

    可知,在全扫描显示方式的坐标系统中,(XP1,YP1)~(XP2,YP2)利用坐标将合成位置向左稍稍靠近一点,以使字符串不位于调整区。通过将合成坐标向左稍稍靠近一点,制作者避开了副图像处于调整区。

    图11B示出了适合副图像包1.55.1~1.55.5合并形成的再生时刻00时00分27.50秒~00时00分27.99秒用的第一子流的副图像单元1.55的构成。

    可知,本图的副图像单元包括将图12B的图像数据进行游程长度编码所得的码串“RLE码串f11”。图12B的图像数据与图12A的不同点在于字间距宽和字体不同。

    还有,副图像单元SP-1.55规定了显示命令,以使码串“RLE码串f11”在标题框显示方式的坐标系统中最合适,包括显示命令(Xb1,Yb1)~(Xb2,Yb2),WIDTHb1 HEIGHTb1)。(Xb0,Yb0)的“b”是指标题框显示方式,WIDTHb1是指在标题框显示方式中将图12B的图像数据在横方向上伸长到什么程度,HEIGHTb1是指在标题框显示方式中将图12B的图像数据在纵方向上伸长到什么程序。图12B是表示在用VOB#55扫描的图像的一个慧星中,(Xb1,Yb1)~(Xb2,Yb2)指定了哪个边的图。RLE码字串f11的意见是在用黑色遍涂的校正图像上的整个黑色绘制范围内在图像数据中展开。这里,通过规定RLE码串f11的合成位置,制作者规定了副图像的合成范围,以便避开标题框显示方式中主图像所占的区。

    图11C示出了将副图像包2.55.1~2.55.5合并形成的再生时刻00时00分27.50秒~00时00分27.99秒用的第二子流的副图像单元2.55的构成。

    在本图中,“RLE码串f1”是对作为与第0基本流的副图像单元相同的字幕输入的图12A的图像数据进行游程度编码所得的码串。

    “(Xw1,Yw1)~(XW2,YW2)、WIDTHw1 HEIGHTw1”是向盘再生装置指示应在电视画面的哪一范围合成RLE码串f1的显示命令。(Xw1,Yw1)是根据图像数据的基准位置的宽电视显示方式的坐标((Xw1,Yw1)的“W”是指宽电视显示方式)。WIDTH w1表示在横方向上将图12A的图像数据伸长到什么程度,HEIGHT w1表示在纵方向上将图12A的图像数据伸长到什么程度。图13C是表示在用VOBU#S5描绘的图像的一个广告中,(Xw1,Yw1)~(XW2,YW2)指定了哪个边的图。RLE码串f1的意思是在图13C中整个黑色绘制范围内在图像数据中展开。可知,在全扫描显示方式中,绘制范围包括已经整理了的画面的右端。这样,本副图像单元充分地利用宽电视显示方式等的画面宽度,配置字符串字幕。

    如上可知,指定VOBU#55的再生时刻的第0子流、第1子流、第2子流的副图像单元都包括日语字符串,同时还根据全扫描显示方式、标题框显示方式、宽电视显示方式的画面配置,把与主图像的合成位置确定为最佳的合成位置。

    图11D、11E、11F示出了将副图像包0.55.1-~0.55.5合并形成的再生时刻00时00分27.50秒~00时00分27.99用的第6、12、15子流的副图像单元的构成。

    在这些图中,“RLE码串f2”都是对图12C的图像数据进行游程长度编码所得的码串。图12C是英语字符串“Penguin”,是作为字幕输入的。图11D中,在全扫描显示方式的坐标系中指定英语字符串“Penguin”的合成位置(XP4,YP3)~(XP3,YP4),在图11E中,在标题框显示方式的坐标系中指定英语字符串“Penguin”的合成位置(Xb3,Yb3)~(Xb4,Xb4)。并且,在图11F中,在宽电视显示方式的坐标系中指定英语字符串“Penguin”的合成位置(XW3,YW3)~(XW4,YW4)。

    从上可知,指定VOBU#55的再生时刻的第6子流、第12子流、第15子流的副图像单元都包括英语字符串,同时,还根据全扫描显示方式、标题框显示方式、宽电视显示方式的坐标系统来确定与主图像的合成位置。

    可知,VOBU#55为了在三个显示方式中使合成位置、字体、字间距最佳化而使用6种子流。应注意的是,包括以把副图像最佳地合成到主图像中显示的Penguin脚根上为目的而构成的VOB单元的VOB#1始终例外地存在,图像题材组中所含的多半的VOB复用的副图像子流大体为1~2个。这是因为,在宽电视显示方式、标题框显示方式、全扫描显示方式等三个显示方式中,多个VOB共用合成位置、字体、字间距。

    在另一方面,也存在复用十五个子流复用的VOB。这是对三种显示方式设置5国语言的字幕的VOB。

    各VOB中的子流数目不均匀,在从1到最大32个的范围内,只把所需的最低数目复用起来,通过减小VOB的数据量来谋求降低占有区。(1.1.1.1.3)视频对象(VOB)——VOB单元中的管理信息包

    已经说明了将对图9所示的管理信息包“NAVI-50”“NAVI-51”“NAVI-52”传送率的指定作为前提,配置在VOB单元的开头。根据管理信息包位于VOB单元的开头,所以读出同一VOB单元的活动图像包、音频包和副图像包并将下一管理信息包读出到缓冲器上为止只有0.5秒的时间,在其间,将管理信息包所含的内容在盘再生装置的缓冲器中展开。如果超过该期间的话,就用下一VOB单元的管理信息包将同一内容写在上面。只在依次从光盘读出同一VOB单元的活动图像包、音频包、副图像包的期间,才在缓冲区上展开该VOB单元中的管理信息包的内容,因此,若在管理信息包中存储传送率之外的各种控制信息,则能够只在再生该VOB单元所含的活动图像数据、声音数据、副图像数据的0.5~1.0秒的期间内向盘再生装置只指定在各VOB单元中有效的控制。

    图9所示的管理信息包:“NAVI-50”“NAVI-51”“NAVI-52”的共同点在于,图10D将管理信息包的数据结构作为格式进行制作。活动图像包、音频包、副图像包都由1个数据包构成,与此不同,管理信息包由2个数据包构成。2个数据包中,1个称为PCI数据包(显示控制信息数据包),一个称为DSI数据包(数据检索信息数据包)。其数据结构与活动图像包、音频包的数据结构有所不同,包括“包头”、“系统头”、“PCI数据包的数据包头”、“PCI数据包的数据域”、“DSI数据包的数据包头”、“DSI数据包的数据域”。

    “系统头”包括整体所需的传送率、活动图像流、声音流和副图像流的每一种所需的传送率和缓冲区大小的指定,此外,还按照MPEG存储在开头具有管理信息包的VOB单元全体的管理信息。

    如图中的斜线部所示,管理信息包的2个“数据包头”的流ID设定了表示专用流2的识别码“1011 1111”。

    “PCI数据包”描述副图像所包含的几个选项的菜单的情况下,其内部具有对应于对菜单的光标操作和对选项的确定操作进行再生控制的称作强调信息的信息。本实施例中的强调信息包括用于使副图像发色的颜色信息,包括对应于确定操作的再生控制所用的再生控制信息。

    作为“对应于确定操作的再生控制”的代表,是从当前再生路径向其他再生路径切换的所谓再生路径的分支。该“再生路径的切换”对应于各选项,在强调信息中记述称为强调命令的命令,将管理信息包读出到盘再生装置上时,通过执行该命令来进行。这样,通过根据确定操作选择地执行与选项对应连接的命令,以下文所述的所谓PGC信息为单位切换再生路径。

    “DSI数据包”存储当从该数据位置再生VOB时所需的信息。在DSI数据包中还存储前后DSI数据包的地址信息,在提前发送时等特殊再生时参照。

    以上,结束了视频对象(VOB)的说明,下面,对同一视频标题集的视频标题集管理信息的结构进行说明。(1.1.1.2)视频标题集——视频标题集管理信息

    所谓视频标题集管理信息,是用于将只把所需的镜头切下来选出所需部分,或者,把依脚本顺序排列的所谓没有编辑操作印记的、原样记录的图像题材组,作为一条图像标题再生的控制信息的集合。

    本实施例中,图像标题是指用光盘自身分配的标题编号、表示光盘上的光拾波器进行路径的一条以上的PGC信息和由这些PGC信息依次读出的图像信息表现的图像作品。标题集管理信息在每一个视频标题集中个别地管理该信息。图6示出了视频标题集管理信息的一例。图6的同一管理信息由“VTS内标题检索指针表”、“PGC表”、“VTS内宽高比信息”构成。

    “宽高比信息”是向盘再生装置指示视频标题集所具有的图像题材是否进行宽对应的处理的信息。在视频管理集V1所具有的图像题材组中,已经说明了VOB具有压缩的图像内容,这样,鉴于压缩了图像内容,把视频标题集V1的“宽高比信息”设定为表示进行宽对应处理的意思的“11bit”。参照本图中的其他视频标题集的宽高比信息,把视频标题集V2设定为“11bit”,显然,把视频标题集V3设定为“00bit”。“00bit”向盘再生装置指示视频标题集V3所具有的图像题材组不进行宽对应处理。

    “PGC表”是记录了多个PGC信息的表。前已说明VOB不对拍摄的图像进行任何选拔、而是按原原本本的顺序记录在视频标题集上。这样,在缘一部电影那样再生没有编辑操作印记的VOB时,需要准备用于读出多个图像镜头的“概要”。即,需要指出用什么样的“概要”读出VOB的脚本。图6的“PGC表”中记录的多个PGC信息是以“脚本”用的信息。由于担任作为脚本的任务,所以,各PGC信息规定了VOB的读出顺序,同时,规定在以该顺序进行VOB的再生期间盘再生装置应进行的各种附属控制。在这里所说的附属控制中,有在用PGC信息读出VOB时,用逻辑道序号及显示方式的组合对子流进行映射的控制、进行PGC信息间的分支进行的控制等。

    PGC表中各自的PGC信息的VOB顺序在VOB的位置信息的排列中表示。PGC信息所具有的位置信息的排列作为VOB的读出顺序,利用盘再生装置进行解释。图中的PGC信息具有各不相同的读出顺序,但这是指通过使代替排列VOB的位置信息的PGC信息存在有好几个,而准备了再生顺序不同的多个图像标题。就是说,一面利用相同的图像场景,一面准备了几种场景配置不同的脚本。

    应注意下面两点:在PGC表中记录的PGC信息具有相互连接的连接信息,在连接中具有一个PGC信息与多个PGC信息连接的分支连接。在分支连接的情况下,在再生时,根据操作者的指定确定分支目的地。

    “VTS(视频标题集)内标题检索指针表”是由与标题编号及指向PGC信息的指针对应连接的VTS内标题检索指针#1、VTS内标题检索指针#2、VTS内标题检索指针#3……构成的表,是用于使用VTS内标题编号检索在PGC表中记录什么PGC信息的表。所谓VTS内标题编号,是指视频标题集中用于管理各图像标题的局部编号。

    图14示出了VTS内标题检索指针表的内容的一例。在本图中,VTS内标题检索指针#1、VTS内标题检索指针#2、VTS标题检索指针#3分别包括视频标题集编号以及VTS内标题编号(这些组合与添加到各图像标题上的标题编号相对应)和与其对应连接的PGC信息编号(GPC编号)。

    在VTS内标题检索指针#1、VTS内标题检索指针#2、VTS内标题检索指针#3中,与VTS内标题编号对应连接的PGC信息是操作者利用标题选择操作确定的PGC信息。这些PGC信息与不知道自己是从哪里分支地记录的其他PGC信息相比是例外的,是利用所谓参照标题名的操作者的操作的明确行为来首先确定的。因此,通过添加称为“ENTRY-PGC信息”的名称来与其他PGC信息相区别。(1.1.1.2.1)视频标题集管理信息——PGC信息

    图16A示出了PGC表中的PGC信息#1、PGC的信息#2、PGC信息#3~PGC信息#6具有什么样的逻辑格式,图15示出了在该逻辑格式中设定了什么样的值的设定例。使用这些图来说明PGC信息的内部构成。

    如图16A所示,PGC信息包括:PGC连接信息、“副图像映射信息”、“VOB位置信息表等”。

    “VOB位置信息表”是向盘再生装置指示利用VOB位置信息的排列的什么样的顺序、读出该PGC信息中的什么样的VOB。各VOB的位置信息向盘再生装置指示各VOB记录在光盘上的从何处到何处,利用光拾波器在盘再生装置上扫描该范围。图16B示出了VOB位置信息的表示。如图16B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用“VOB的再生时间”、“向VOB的偏移”、“VOB的块数”来表现VOB位置信息。在VOB的读出时,盘再生装置将这些VOB位置信息中所含的偏移数等作为线索,计算记录了VOB的逻辑块的逻辑块编号,利用光拾波器,再生“块数”指示的数目的道上的逻辑块。

    “PGC连接信息”是表示“自身接着再与哪一再生路径相连接”的信息,在自身的PGC信息之后存储表示将什么样的PGC信息读出到缓冲器中的连接目的地信息。如果盘再生装置结束了利用1个GPC信息的再生,就根据“PGC连接信息,,确定下一个PGC信息,通过将确定的PGC信息从光盘上读出到缓存器中来将PGC信息写在上面。这样,更新缓冲器上的PGC信息,根据更新的PGC信息表示的再生路径来继续进行再生控制。并且,在图15的一例中,在PGC的信息#1记载连接目的地“PGC信息#2”,在PGC信息#2记载连接目的地“PGC信息#3”,在PGC信息#3记载连接目的地“PGC信息#4”。即,如果盘再生装置根据PGC#1结束了再生控制,就接着根据PGC信息#2进行再生控制,同样,继续进行PGC信息#3、PGC#4的再生控制。

    所谓“副图像映射信息”,是指向盘再生装置指示利用PGC信息进行再生控制时可利用的副图像子流的指定及其选择条件的信息。各子流的选择条件是逻辑道编号及显示方式信息。

    所谓逻辑道编号,是指为了管理各子流的显示内容而添加到子流ID上的分类编号。所谓“分类”,例如是英语字幕、日语字幕等的分类。

    所谓显示方式信息,是指在上述多个宽高比的显示器中的一个显示主图像数据时,盘再生装置用于管理的什么样的显示方式加工一帧图像的形态的信息。

    参照图15的设定例说明如何利用逻辑道编号、显示方式信息具体地规定子流的。在本图中,二进制数表示的子流ID“001_00001”是添加到副图像的第一子流上的子流ID。在子流ID左侧的栏中记载了“CII0”和“宽高比为4∶3的标题框”。“CH0”“宽高比为4∶3的标题框”“001_00001”的横排列是指在“盘再生装置中的逻辑道编号为CH0,显示方式为宽高比为4∶3的标题框时,解码具有“001_00001”的子流ID的副图像单元。”“CHO”“宽高比为4∶3的全扫描”“001-00000”的横排列是指在“盘再生装置中的逻辑道编号为CHO,显示方式为4∶3的全扫描时,解码具有“001-00000”的子流ID的副图像单元。

    如果更详细地进行说明的话,所谓“宽高比为4∶3标准”的标志表示“操作者用宽高比为4∶3的电视画面视听与非宽电视对应的图像标题的情况”。在本图中,“宽高比为16∶9标准”的标志表示“操作者用宽高比为16∶9的电视画面收看宽电视对应的图像标题的情况”。“宽高比为4∶3的全扫描”标志表示“操作者在设定为把宽高比为4∶3的电视画面以全扫描显示方式,对宽电视对应的图像标题进行图像标题视听的情况”。“宽高比为4∶3的标题框”标志表示“操作者在设定为把宽高比为4∶3的电视画面以标题框显示方式,对宽电视对应的图像标题进行图像标题视听的情况”。

    本图中,规定了VOB#1的读出的PGC信息#1,指定了副图像映射信息中的第0、1、2、6、12、15副图像子流ID。在VOB#1中,第0、1、2、6、12、15副图像单元在每一种不同的显示方式及语言体系中确定了合成位置,因此,意味着根据电视画面侧的显示方式的设定,请求盘再生装置在最合适的位置上合成副图像。

    与此不同,规定了VOB#5的读出的PGC信息#2,在副图像映射信息中只不过是指定第0、第15副图像子流ID。这意味着VOB#5对每一个逻辑道编号分配子流,另一方面,在三种显示方式中共用子流。另外,不管在电视画面侧怎样设定显示方式,在PGC信息#2为有效的期间,向盘再生装置指示可根据逻辑道编号选择的第0、第15之一。另外,也有PGC信息具有其他信息要素的情况。在其他信息要素的代表中有“PGC命令表”。

    所谓“PGC命令表”是指存储启动“VOB位置信息表”附带的条件分支命令的各种命令的表。盘再生装置在根据“VOB位置信息表”的VOB读出前及读出后执行这里所述的命令,进行更动态的再生路径的切换。本表中的条件分支命令,其分支条件用通用寄存器名及其寄存器与某值是否相等,是大还是小来表现,分支目的地用PGC编号来表现。所谓通用寄存器,是操作者用于存储与再生中进行的操作对应的值的寄存器,用于使再生装置知道操作者进行什么样的遥控器操作及是否进行屏操作。交互式软件中的分支,在PGC信息中指定这样的分支目的地,使用条件分支命令来进行。(1.1.1)逻辑结构——视频管理器

    视频管理器包括VTS内标题检索指针表、视频对象和PGC信息,其数据结构可以按照视频标题集的数据结构(但是,与视频标题集相比,相当简化)。视频管理集的VOB和视频标题集的VOB的不同在于视频管理器是卷菜单用的特殊情况。这里,所谓卷菜单指用于一览显示收录在光盘上的全部标题、选择某一标题的菜单,在将光盘填充到盘再生装置中以后,光拾波器和从卷管理区移动到文件区后,立即在画面上进行显示。

    由于在该卷菜单用中是特殊情况,所以,在视频管理器和视频标题集之间有下述第一、第二两个不同:首先,第一,视频标题集的VOB包括实际图像的活动图像数据、副图像包、音频包,而视频管理器的VOB则只不过包括菜单用的背景图像的活动图像包、副图像包及管理信息包;第二,视频标题集的PGC信息及管理信息包中记述的分支命令的分支目的地除一部分例外情况外都不超过视频标题集区,而视频管理器中记述的分支命令把光盘中的几个视频标题集的标题作为分支目的地,跨过视频标题集之间。

    视频管理器的最大特征在于,将光盘填充到盘再生装置期间,将其记录内容常驻到盘再生装置安装的存储器中。这样,通过将记录内容常驻,盘再生装置不访问盘就能使用视频管理器的内容。图17示出了视频管理器的数据构成。如图17所示,“视频管理器”包括“VM内标题检索指针表”。“菜单用PGC信息(图中的PGC#1-For_Menu)”、“菜单用VOB(图中的VOB_For_Menu)”。

    从其名称可知,“菜单用VOB”是用于卷菜单的特殊化的VOB。即,包括用于显示卷菜单的副图像包、对该菜单的光标操作,用于进行对应于确定操作的再生控制的管理信息包。图18是卷菜单用的显示图像的说明图。卷菜单用VOB具有将表示所谓“1、文献电影南极动物探险纪行”、“2、南极探险纪行多故事版”、“3、南极动物故事传奇”、“4、多媒体出籍南极动物图鉴”、“5、东南亚遗迹发掘探险纪行”等标题名的字符串进行游程长度编码的副图像包。通过选择描绘标题名的这些字符串中的一个,进行确定操作,由此来指定再生的标题。存在于同一VOB中的管理信息包登记与标题数相同数目的项目信息。在这些项目信息中,存储:把各标题编号指定给分支目的地的“Title Play”命令,和在对应项目处于选择状态时,表示是否改变画面上某一范围的颜色的调色板变换范围信息。

    “菜单用PGC信息(图中的PGC_For_Menu)”是用于卷菜单中的特殊化的PGC信息,记述了该菜单用VOB的记录处所,以便在装入盘再生装置时读出菜单用VOB。该PGC信息将光盘装入盘再生装置后,将光拾波器从卷管理区移动到文件区,然后用盘再生装置读出PGC信息,引导光拾波器读出菜单用VOB。这样,在画面上显示卷菜单。

    “VM内标题检索指针表”分别包括与标题编号对应的多个VM内标题检索指针#1、VM内标题检索指针#2、VM内标题检索指针#3……VM内标题检索指针#68、VM内标题检索指针#69。在本图中,VM内标题检索指针#1与标题编号1对应,VM内标题检索指针#2与标题编号#2对应。VM内标题检索指针#3与标题编号3对应。

    VM内标题检索指针#1包括视频标题集编号及VTS内标题编号的组合。

    提供给图像标题:“1、文献电影南极动物探险纪行”的“标题编号1”与VM内标题检索指针#1对应。在图17中,标题检索指针#1包括指示视频标题集V1的视频标题集编号和第一VTS内标题编号#1。在具有图14所示的视频标题集V1所具有的标题检索指针#1中,由于第一VTS内标题编号与PGC信息#5对应连接,所以,在图像标题卷菜单中选择“1:文献电影南极动物探险纪行”时,通过视频标题集V1内的PGC信息#5提供VOB的读出顺序。

    提供给图像标题“3、南极动物故事传奇”的“标题编号3”与VM内标题检索指针#3对应。在图17中,VM内标题检索指针#3包括指示视频标题集V1的视频标题集编号和第三VTS内标题编号。在图14所示的视频标题集V1所具有的标题检索指针#1中,由于第三VTS内标题编号与PGC信息#1对应连接,所以,在卷菜单中选择“南极动物故事传奇”时,利用视频标题集V1内的PGC信息#1提供VOB的读出顺序。(2.1)盘再生装置的概要

    接着对盘再生装置进行说明。图19是表示以民用AV装置型的盘再生装置(下称DVD播放机)为中心构成的图像标题的视听环境的图。本视听环境包括DVD播放机1、电视图像接收机2、电视图像接收机3及遥控器91。

    DVD播放机1进行光盘中收录的图像标题的再生。所谓利用本DVD播放机1的图像标题的再生,是指将DVD中收录的VOB变换为NTSC信号或PAL信号。说该信号变换是指图像标题再生的原因在于,NTSC信号及PAL信号都是电视信号的国际标准,因此,将DVD中收录的VOB变换成这些NTSC信号和PAL信号就意味着可在世界上普及的电视广播的图像接收机上显示图像标题。

    DVD播放机1在箱体正面具有开口,在开口的深度方向上设置了设置光盘的驱动机构。

    在DVD播放机的正面,设置了具有用于接收遥控器发射的红外线的光接收元件的遥控接收单元92,操作者对手持的遥控器进行操作时,遥控接收单元92就发出表示接收了键信号的意思的中断信号。

    在DVD播放机的背面上有视频输出端子和音频输出端子,通过将AV线与其相连,向电视图像接收机输出从DVD再生的NTSC信号或PAL信号(统称为图像信号)。

    在本图中,宽电机图像接收机2和电视图像接收机3都是电视图像接收机,显示DVD播放机1输出的图像信号。宽电视图像接收机2和电视图像接收机3的区别在于其画面的宽高比。就是说,宽电视图像接收机2的画面的宽高比是16∶9,即所谓宽电视,电视图像接收机3的画面的宽高比是4∶3,即普通电视。电视图像接收机3的画面的宽高比为4∶3,因此,在图像内容的配置状态中,有标题框显示方式和全扫描显示方式。

    还有,如在多媒体光盘的构成中所述的那样,在收录在DVD107上的图像标题中,属于视频标题集V1、视频标题集V2的图像标题与宽电视对应,属于视频标题集V3的图像标题与宽电视不对应。

    电机图像接收机的显示方式存在不同时,利用图像标题是与宽电视对应还是与非宽电视对应的不同组合,图像标题的图像环境有下面4种情况。图20是表示视听环境的四种情况的说明图。本图中的多媒体光盘的视听环境有如下四种情况:图像标题为宽电视对应(使用视频标题集V1、视频标题集V2的图像题材组的图像标题属于这种情况)、画面的宽高比为16∶9的第一种情况,图像标题为宽电视对应、画面宽高比为4∶3、用标题框显示方式将图像内容配置到画面上的第二种情况,图像标题为宽电视对应、画面宽度为4∶3、用全扫描显示方式将图像内容配置到画面上的第三种情况,图像标题为非宽电视对应、画面宽高比为4∶3的第四种情况;DVD播放机1担当当前视听环境属于上述四种情况中的哪一种的管理。显示方式信息是用于管理这些情况的信息,可设定为四个值。这四个值是“00”,“01”,“10”,“11”它们分别是表示“宽高比为4∶3用“宽高比为16∶9用”,“标题框显示方式”、“全扫描显示方式”的显示方式编号。DVD播放机1从操作者接受显示方式编号的设定并进行管理。之所以接受显示方式编号的设定,是因为从操作者接受了在什么样的视听环境中视听图像标题的设定,操作者设定自身的视听环境时,DVD播放机1就在内部保持与设定的视听环境对应的显示方式编号,通过对其进行管理来进行视听环境的环境管理。

    遥控器91接受用户操作。图21示出了遥控器91的键配置的一例。图21中,十个数字键911和其他键配合使用,用于数值输入。十字方向的光标键912是接受光标操作的键。“确认”键是用于确定操作内容的键。声音道切换键913是用于将声音逻辑道编号循环改变的键。所谓“循环改变”是指在某一上限数目的范围内进行编号的循环。例如,道的总数为8时的“循环改变”是指“0”、“1”、“2”、“3”、“4”、“5”、“6”、“7”、“0”、“1”、“2”、“ 3”、“4”、“5”、“6”、“7”那样的伴随道切换操作而在“0”~“7”的范围内使编号加1。副图像道切换键914是接受用于在循环中改变副图像道的押压的键。显示方式切换键915是接受用于在循环中改变逻辑道编号的押压的键。(2.2)盘再生装置的构成单元

    图22是表示本实施例的DVD播放机的内部构成的框图。DVD播放机包括驱动机构16、光拾波器、机构控制单元83、信号处理单元84、AV解码单元85、遥控接收单元92及系统控制单元93。并且,AV解码单元85包括信号分离单元86、视频解码器87、副图像解码器88、音频解码器89、图像合成单元90和全扫描/标题框变换单元95。

    遥控接受单元92接收通过按压遥控器91的键而红外线发送的键信号;通过发生表示押下的键的中断信号,作为“接收命令”向系统控制单元93通知哪个键被按下了。在通知给系统控制部93的接收命令的种类中,有再生开始命令、再生停止命令、按钮选择命令、按钮确定命令、显示方式切换命令、副图像切换命令和声音切换命令。

    驱动机构16包括设置光盘的基台、使设置的光盘进行旋转驱动的轴81。设置光盘的基台利用未图示的顶出机构,在箱体内外进行前后移动。在基台移动到箱体外侧的情况下,操作者安装光盘。将光盘装在基台上,基台移动到DVD播放机的内侧时,就将光盘填充到DVD播放机中。

    机构控制单元83控制包括驱动盘的马达81、读出盘上记录的信号的光拾波器及其激励器82的机构系统。具体地说,机构控制单元83根据系统控制单元93指示的道位置进行电机速度的调整。与此同时,通过控制光拾波器的激励器82来使捡光器的位置移动,利用伺服控制检测到正确的道时,进行旋转等待,直到记录了期望的物理扇区的地方为止,从期望的位置连续地读出信号。

    信号处理单元84对捡光器读出的信号进行放大、波形整形、二值化、解调、纠错等处理,变换成数字数据串,以逻辑块为单位存储在系统控制部93内的缓冲存储器中。

    AV解码单元85对输入的VOB即数字数据进行规定的处理,变换成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

    信号分离部86接受从缓冲存储器以逻辑块(数据包)为单位传送的数字数据串,通过判断各数据包中的流ID、子流ID来分开活动图像数据、副图像数据、音频数据和管理信息包。在上述分离中,将活动图像数据输出到视频解码器87。将音频数据输出到音频解码器89,将副图像数据输出到副图像解码器88。将管理信息包输出到系统控制单元93。此时,从系统控制单元93对信号分离单元86指示编号。该编号指示是声音包所具有的子流ID的哪一个,提供该编号时,系统控制系统93将其分别输出到音频解码器89、副图像解码器88。舍弃编号之外的声音包。(2.2.1)盘再生装置的构成单元——信号分离单元86的内部构成

    图22B是示出图22A中的信号分离单元86的构成的框图。如图所示,信号分离单元86包括MPEG解码器120、副图像/音频分离单元121、副图像选择单元122和音频选择单元123。

    对从缓冲存储器传送的各数据包,MPEG解码器120参照包头中的流ID判别包的种类,如果是“11100000”,就输出到视频解码器87。如果是“10111101”,就输出到副图像/音频分离单元121,如果是“10111111”,就输出到系统控制单元93。

    对从MPEG解码器120输入的数据包,如果数据包头中的子流ID是“001XXXXX”,副图像/音频分离单元121就将其数据输出到副图像选择单元122。如果子流ID是“10100XXX”、“10000XXX”,就向音频选择单元123输出其数据。结果,向副图像选择单元122及音频选择单元123输出全部编号的副图像数据及全部音频数据。

    副图像选择单元122进行从副图像/音频分离单元121输出的副图像包的选择处理。已经说明了在VOB中包括构成了32个子流的副图像包所包含的内容,但利用系统控制单元93指示英语字幕的子流ID时,副图像选择单元122就向副图像解码器88只输出具有指示的子流ID的副图像包,舍弃没有指示的子流ID的副图像包。这样,利用副图像解码器88,只对英语字幕进行解码。

    音频选择单元123向音频解码器89只输出来自副图像/音频分离单元121的音频数据中,具有系统控制单元93指示的编号的音频数据,舍弃指示的编号之外的音频数据。例如,声音包分别是英语、法语和日语,用系统控制单元93指示英语时,音频选择单元123只将英语声音包输出到音频解码器89,舍弃日语、法语的声音包。这样,利用音频解码器89,只对英语声音进行解码。

    视频解码器87把从信号分离单元86输入的活动图像数据读出,进行伸长后,作为数字视频信号输出到图像合成单元90。

    副图像解码器88具有用于存储从信号分离单元86输出的副图像包的多个包的缓冲器,得到了该缓冲器中存储的把多个副图像包合并的副图像单元。

    图26的流程图是表示副图像包的合并处理顺序的流程图。在本流程图中,在步骤S1,将变量i初始化。这里,所谓变量,应该是副图像单元的构成单元,是用于指示在副图像解码器88所具有的缓冲器中存储的各个副图像包的变量。进行变量i的初始化后,在步骤S2中,副图像选择单元122参照输入到缓冲器中的副图像包的子流ID(图中作为子流ID(in PACK)表现),判定本子流ID是否与从系统控制单元93指示的子流ID一致(“从系统控制单元93指示的子流ID”下文说明,是根据逻辑道编号(CHx)和显示方式编号(MODx)的组合唯一提供的子流ID,下称子流ID(CHX,MODx)))。

    如果不一致,副图像选择单元122就舍弃该副图像包,转移到步骤S2,等待输入下一个副图像包。

    如果一致,在步骤S3中,在缓冲器中存储副图像单元的第一构成单元即作为副图像单元[i](i=1)的副图像包(in PACK),在步骤S4中,读出副图像单元(in buffer[i])的头内的SCR、PTS,判定其与当前时刻是否一致。之所以进行一致性判定,是因为在重复上述那样的副图像包的存储期间,已经存在于缓冲器内的副图像单元存在着到期的可能性(到期是指SCR、PTS指示的解码时刻到)。

    如果未到期,在步骤S5中,使变量i加1,转移到步骤S2,等待输入下一个副图像包。

    如果还没到期,就重复上述步骤S2~步骤S5的处理,依次在存储器中存储副图像单元的第二构成单元即副图像单元[i](i=2)、第三构成单元即副图像单元[i](i=3)、第四构成单元即副图像单元[i](i=4)、第五构成单元即副图像单元[i](i=5)。

    如果副图像单元到期,在步骤S6中,在图像数据中将副图像单元(in_buffer)中的RLE码串伸长,输出到图像合成单元90,同时,在步骤S7中,从副图像单元(in_buffer[i])开始地址开始读出副图像单元的显示命令(in_buffer[i]),输出到图像合成单元90。

    此时,图像数据是多个项目,如果操作者对这些项目进行光标键操作的话,系统控制单元93就将图像数据的颜色指定的变换指示(也称为颜色变化指示)提供给副图像解码器88。由于颜色变换指示根据强调信息中的项目颜色编号来进行,所以,项目利用颜色变换指示面切换到选择颜色或确定颜色上。利用选择颜色——确定颜色的切换使光标在项目间游移。将利用副图像单元的显示命令指定的图像数据的描绘位置、描绘尺寸通知图像合成单元90。

    再次参照图22A接着说明DVD播放机1的内部构成。音频解码器89把从信号分离单元86输入的音频数据读出进行伸长后,作为数字音频信号输出。

    全扫描/标题框变换单元95根据来自系统控制单元93的显示方式指示,对从视频解码器输入的图像信号进行全扫描变换或标题变换。如果是宽电视显示方式及4∶3的宽高比方式,就将输入的图像数据原样输出。

    若指示的显示方式是全扫描变换,就通过对图像内容的左右端进行整理,变换成全扫描图像,若指示的显示方式是标题框图像,就通过在纵向上将图像的内容缩小、在上下端添加校正图像,将图像内容变换成标题框图像。

    图像合成单元90输出根据系统控制单元93指示的比例将视频解码器87的输出和副图像解码器88的输出混合的图像信号。为了进行合成处理,图像合成单元90具有平面缓冲器,副图像解码器88在平面缓冲器内的显示命令指定的重合位置上配置伸长了的图像数据。如上所述,通过副图像解码器88对副图像单元中的显示命令进行读出来确定该重合位置。在配置图像数据之后,将平面缓冲器的内容和全扫描/标题框变换部95变换的图像信号进行混合。该混合比取决于管理信息包中的PCI数据包中记述的对比度,能够对每一GOP进行改变。将本信号变换成NTSC方式的视频信号之后,输入到宽电视图像接收机2。

    系统控制单元93包括用于存储实现作为系统控制单元的功能的程序的程序存储器、执行程序所需的工作存储器、存储盘的逻辑块数据的缓冲存储器、执行程序的CPU、和外部进行数据及控制信号的输入输出的接口控制部,进行再生装置整体的控制。(2.2.2)盘再生装置的构成单元——系统控制单元93的内部构成

    图23示出了系统控制单元93的内部构成。下面,使用图23说明系统控制单元93的内部构成。图23中,系统控制单元93包括遥控器输入解释单元71、再生控制单元72、按钮控制单元73、命令解释执行单元74、PGC信息缓冲器75、缓冲存储器76和系统状态管理信息部750。

    遥控器输入解释部71解释由遥控器接受单元92接受的遥控键数据。解释的遥控键数据有用于进行按钮的选择确定的按钮选择确定命令、调用菜单的命令、声音道切换命令、副图像道切换命令、显示方式切换命令、再生开始命令、再生停止命令。将按钮选择确定命令输出到按钮控制单元73,将声音道切换命令、副图像道切换命令和显示方式切换命令输出到系统状态管理单元750,将再生开始命令、再生停止命令,菜单调用命令输出到再生控制单元72。

    按钮控制单元73保持从AV解码单元85输入的再生VOB中的管理信息包,如果从遥控输入解释部71输入按钮选择命令及确定命令的话,就根据其保持的管理信息包中的PCI数据包的强调信息,将在按钮中分配的画面区的副图像的颜色改变为指定的确定颜色的控制信号,输出到AV解码单元85上。另外,如果是按钮确定命令,就向命令解释执行单元74传送在指定的按钮上分配的命令。

    命令解释执行部74解释从按钮控制单元73输入的命令,如果是改变再生进行即改变PGC信息,就向再生控制单元72输出通知应改变PGC信息的再生控制命令,如果是改变系统内部保持的状态参数,就向系统状态管理单元750输出通知的系统状态控制命令。

    PGC信息缓冲器75是存储PGC表所含的多个PGC信息中本DVD播放机再生中使用的PGC信息的缓冲器。

    将经过放大、波形整形、二值化、解调、纠错等处理的数据写入缓冲存储器76。若写入数据是视频标题集管理信息,就从未图示的缓冲器将其取出。另一方面,如果是VOB,系统控制单元93就一个包一个包地传送给信号分离单元86。这样传送时,就从AV解码单元85送回管理信息包。

    系统状态管理单元750包括由表示再生装置的当前状态的各种寄存器构成的状态寄存器组。状态寄存器组包括标题编号用寄存器751、PGC编号用寄存器752、声音道用寄存器753、副图像道寄存器754、视频属性寄存器755。

    标题编号用寄存器751存储确定再生的标题的标题编号。

    PGC编号用寄存器752存储确定再生的、在标题编号用寄存器751中存储其编号的图像标题中所含的多个PGC信息中的、当前VOB读出所用的PGC编号。

    在声音道用寄存器753中存储了当前有效的声音逻辑道编号,据此,输出指定在AV解码单元85中应再生的声音道的控制信号。

    在副图像道寄存器754中存储了当前有效的副图像逻辑道编号(下面将本寄存器中存储的逻辑道编号称为副图像道CHx),输出指定应在AV解码单元85中再生的副图像道的控制信号。

    在视频属性寄存器755的高位存储视频标题集管理信息中所含的宽高比信息,在其低位中设定成为表示当前形态的电视画面显示方式信息的设定值的显示方式编号。如果存储在高位的宽高比信息为9∶16,则显示方式信息按“标准显示方式”、“全扫描显示方式”、“标题框显示方式”的顺序循环改变。如果存储在高位的宽高比信息为3∶4,则显示方式固定为标准显示。

    再生控制单元72接受再生开始命令、再生停止命令、菜单调用命令的输入,进行规定的控制动作。

    图24A~24C、图25A~25B是表示系统控制单元93的处理内容的整个流程。参照本图说明DVD播放机1的动作。

    操作者按下DVD播放机1的推出按钮时,基台就移动到箱体外侧。在基台移动到外侧的状态下,操作者将光盘装在基台上时,基台移动到DVD播放机内侧。这样,将光盘装入DVD播放机。在图24A的步骤S121中,系统控制单元93成为等待光盘插入的状态。从光学传感器等通知填充了光盘时,就通过控制机构控制单元83及信号处理单元84,进行与将光拾波器置入引入区相同的盘旋转控制。继续进行与置于引入相同的盘旋转,直到旋转操作稳定为止。如果旋转动作稳定的话,就将光拾波器从引入区向外周移动,读出卷管理区。读出时,根据卷管理区信息将视频管理器读出到缓冲器(步骤S122)。另外,系统控制单元93计算卷菜单用的PGC信息的记录地址,将PGC信息读出到PGC信息缓冲器(步骤S123)。如果卷菜单用的PGC信息保持在缓冲器内的话,系统控制单元93则参照保持的PGC信息,计算进行再生的菜单用VOB的记录地址。如果确定应再生的视频对象的话,系统控制单元93也将控制信号输出到机构控制单元83及信号处理单元84,从光盘读出确定的VOB。这样,将图18所示的卷菜单在图像接收机2上进行图像显示(步骤S124)。在显示该卷菜单的状态下,再生控制单元72等待标题编号的选择(步骤S125)。

    操作者看着该标题的一览表确定感兴趣的菜单项。这时,显示选择的标题编号,读出作为对应标题的菜单项的强调命令存储的“Play Title”命令。然后,在步骤S127中,从与“Play Title”命令的操作数指定的标题编号#K对应的标题检索指针#K读出VTS编号#i及VTS的标题编号进行#j。

    读出后,在图24B的步骤S131中,读出视频标题集#i的视频标题集管理信息所含的宽高比信息。读出时,判定视频标题集#i。宽高比信息是否指示了指定16∶9的宽高比。在如视频标题集V3那样将宽高比信息设定为4∶3的话,就转移到步骤S144,如果设定为16∶9,就在步骤S133中,读出视频属性寄存器755中存储的显示方式编号MODx的初始值,转移到步骤S138的判定步骤。在步骤S138中,判定读出的显示方式编号的初始值MODx是否表示为全扫描显示方式,如果显示方式是全扫描显示方式,就在步骤S179中,把全扫描显示方式指示给全扫描/标题框变换单元95,转移到步骤S144。

    如果不是全扫描显示方式,就在步骤S140中,判定读出的显示方式编号的初始值MODx是否表示标题框显示方式,若显示方式是标题框显示方式,就在步骤S141中,把标题框显示方式指示给全扫描/标题框变换单元95,转移到步骤S144。

    在步骤S144中,根据利用VTS编号#i指定的视频标题集#i的标题检索指针,将标题编号#j、ENTRY-PGC信息编号读出到标题编号用寄存器751、PGC编号用寄存器752。在步骤S145中,将这样读出的PGC信息作为ENTRY-PGC信息,调用路径处理程序。

    图24C是路径处理程序的流程图。本图中,所谓“VOB指针”,是指指示应进行读出PGC信息缓冲器75中存储的PGC信息内的VOB位置信息的BOV,所谓“块指针”,是指在“VOB指针”指示的VOB中,指示成为当前读出对象的逻辑块。

    本图中,在步骤S161读出存储在副图像道寄存器754中的逻辑道编号CHx,同时,读出存储在视频属性寄存器755中存储的方式编号MODx。读出这些编号时,在步骤S162中,参考PGC信息缓冲器中存储的PGC信息#k的副图像映射信息,判定具有与VOB所含的最大32个副图像子流中与读出的编号的组合(CHx,MODx)一致的子流ID的是哪个。由于将编号的组合(CHx,MODx)映射到某一子流ID,所以,在步骤S163中,只对具有子流ID(下称子流ID(CHx,MODx))的副图像包进行解码,预先向副图像选择单元122及副图像解码器88指示舍弃没有子流ID的副图像包。

    向副图像选择单元122及副图像的解码器88的指示结束时,就转移到步骤S164。步骤S164是对VOB指针进行初始化的步骤,在PGC#k内的VOB位置信息表的开头VOB中设定VOB指针。步骤S165是对块指针进行初始化的步骤,在用VOB指针指示的VOB#i的开头逻辑块中设定块指针。设定这两个指针后,在步骤S166中,监视操作者操作导致的事件,在步骤S167中,用机构控制单元、信号处理单元读出用块指针指示的逻辑块。VOB用多个VOB单元构成,这些VOB单元将管理包配置在开头,因此,这里,将管理信息包读出到信号处理单元84。信号处理单元84对从捡光器读出的信号进行放大、波形整形、二值化、解调、纠错等处理,以逻辑块为单位存储在系统控制单元93中的缓冲存储器中。信号分离单元86接受从缓冲存储器传送的包,判别各包的头中的流ID、子流ID,检测出该包是管理信息包,输出到系统控制单元93。

    再生控制单元72设定该管理信息包中所含的缓冲器大小及传送率,包括在接着管理信息包读出的活动图像包、声音包和副图像包的解码中。

    这样,在读出逻辑块的内容时,在步骤S168中,再生控制单元72在确认了块指针是否是指示最后的逻辑块后,在步骤S169中,将变量j加1。之后,在步骤S170中,将VOB#j的第j逻辑块存储在块指针中,转移到图24C的步骤S166。

    通过重复上述步骤S166~步骤S170,依次读出构成VOB的活动图像包、音频包和副图像包。信号处理单元84对从光拾波器读出的信号进行放大、波形整形、二值化、解码、纠错等处理,以逻辑块为单位存储在系统控制单元93中的缓冲存储器中。信号分离单元86接受从缓冲存储器传送的包,判别各包的头内的流ID、子流ID。这里,如果从光盘读出的包是视频包,MPEG解码器120就检测出将流ID设定为1110000,将其输出到视频解码器87。视频解码器87对活动图像数据内所含的I图像、P图像和B图像进行帧内解码和域内解码,进行运动补偿,解码成图像信号。解码后,根据SCR及PTS进行时间等待后,将该图像信号输出到图像合成单元90。

    如果从光盘读出的包是副图像包,就检测出MPEG解调器120将子流ID设定为中“1011 1101”,将其输出到解码器87。视频解码器87对活动图像数据所含的I图像、P图像和B图像进行帧内解码,域内解码,进行动态补偿,在图像信号中解调。解调后,根据SCR及PTS进行等待后,将该图像信号输出到图像合成单元90。

    如果从光盘读出的包是副图像包,MPEG解码器120就检测出流ID设定为“10111101”,子流ID的前三位设定为001的流。副图像选择单元22参考子流ID的后五位,判定读出的副图像包所具有的宽电频显示方式是否与从系统控制单元93指示的子流ID(CHx,MODx)一致。如上所述,子流ID(CHx,MODx)是与PGC信息#K所具有的副图像映射信息中的子流ID中存储在副图像道寄存器754中的逻辑道编号及视频属性寄存器755中存储的显示方式编号MODx的组合一致,舍弃副图像选择单元122没有子流ID(CHx,MODx)的子流ID。副图像道寄存器754中存储的逻辑道编号CHx及视频属性寄存器755中存储的显示方式编号MODx都使用操作者对盘再生装置的操作来设定,相当于在盘再生装置出厂时预先确定。

    副图像选择单元122向副图像解码器88输出与这些组合一致的子流ID时,只向副图像解码器88输出与当前形态的盘再生装置的显示方式设定和字幕语言设定一致的副图像数据。这样,输出与显示方式设定和字幕语言设定一致的副图像数据时,副图像解码器88对该副图像数据进行游程长度解码。解码后,进行根据SCR及PTS的时间等待,因此,将解码结果输出到图像合成部90。视频解码器87的输出和副图像解码器88的输出利用图像合成单元90,按系统控制单元93指示的比例进行混合。混合的图像信号变换成模拟信号,输入到宽电视图像接收机2、电视图像接收机3中之一。

    进行若干次上述重复,块指针就成为指示由VOB指针指示的VOB的最后逻辑块了。在用于确认指示VOB#i的最后选择块的步骤S168中成为“是”,转移到步骤S151中。在步骤S151,VOB指针判定是否指示了PGC#K,VOB位置信息表的最后的VOB。如果不是最后,就在步骤S152中将变量i加1,在步骤S153中,使VOB指针前进到PGC # K所具有的VOB位置信息中的下一VOB,转移到步骤S165。如果转移到步骤S165,就对利用VOB指针重新指示的VOB重复进行步骤S166~步骤S170的处理。

    通过进行上述处理,在步骤S151中,VOB指针就指示GPC#k所具有的VOB位置信息表的最后的VOB了。所谓指示最后的VOB,是指一个PGC信息指示的再生路径结束。再生路径结束时,就确认在PGC信息缓冲器75中存储的PGC信息命令场中是否存在后处理命令。如果还存在,就在步骤S157中,用后处理命令确定分支目的地,如果不存在,就在步骤S159中,用PGC连接信息确定分支目的地PGC#k后,在步骤S158中进行路径处理程序的重复调用。

    在图24C的流程图中,在利用步骤S166~步骤170的重复VOB的读出期间,操作者按下显示方式切换键915。按下显示方式切换键915时,图24C的步骤S166成为“是”,转移到图25A的步骤S174。步骤S174是判定是否对显示方式切换键915进行键按下的判定步骤,如果对显示方式切换键915按下了键,就在步骤S131中,读出视频标题集#i的视频标题集管理信息所含的宽高比信息。读出时,判定视频标题集#i,显示方式信息是否指示16∶9的宽高比。

    若宽高比为16∶9,就在步骤S133中,读出视频属性寄存器755中存储的显示方式MODx的设定值。在步骤S134中,使读出的显示方式的设定值MODx增1,通过将视频属性寄存器755中存储增1后的值来更新显示方式。

    例如,若显示方式的设定值MOD表示“宽尺寸显示方式”,就在步骤S134中将其增1,将显示方式更新为“标题框显示方式”。

    还有,显示方式的设定值MODx表示“标题框显示方式”,在步骤S134中将其增1,就将显示方式更新为“全扫描显示方式”。

    更新后,转移到步骤S138的判定步骤。在步骤S138中,判定读出的显示方式的设定值MODx是否表示全扫描显示方式,如果显示方式还是全扫描显示方式,就在步骤S139中,向全扫描/标题框变换单元95指示全扫描显示方式,转移到步骤S161。

    如果不是全扫描显示方式,就在步骤S140中,判定读出的显示方式的设定值MODx是否表示标题框显示方式,如果显示方式是标题框显示方式,就在步骤S141中,向全扫描/标题框变换单元95指示标题框显示方式,转移到步骤S161。

    在本图中,在步骤S161中读出存储在副图像道寄存器754中的逻辑道编号CHx,同时,读出在视频属性寄存器755中存储的方式编号MODx。读出这些编号时,参照存储在PGC信息缓冲器中的PGC信息#K的副图像映射信息判定VOB所含的最大32个副图像子流中具有与读出的编号组合(CHx,MODx)一致的子流ID的是哪一个。若将编号组合(CHx,MODx)映射到某一子流ID,就指示副图像选择单元122及副图像解码器88只对具有子流ID(下称子流ID(CHx,MODx))的副图像包进行解码,舍弃没有子流ID的副图像包。

    如上所述,在对显示方式切换键915进行操作时,使存储在视频属性寄存器755中的显示方式MODx增1,与此同时,在全扫描/标题框变换单元95进行显示方式切换,进行应解码的副图像数据的切换,以便与切换后的显示方式一致。这样,即使操作者在图像标题的再生中进行显示方式切换操作,也选择具有用于确定切换后的显示方式用的合成位置的显示命令的副图像数据。

    在图24C的流程图中,利用重复步骤S166~步骤S170重复进行VOB的读出期间,操作者按下副图像道切换键914。按下副图像道切换键914时,图24C中的步骤S166成为“是”,转移到图25的步骤S174。在步骤S174中,将对切换键915是否按下了键判定为“否”,转移到图25B的步骤S175。在步骤S175中,若对副图像道切换键914按下了键,就在步骤S176中,读出副图像道寄存器754中存储的逻辑道编号CHx,将其加1。加1后,在步骤S133中,读出存储在视频属性寄存器755中的显示方式MODx的设定值。读出后,在步骤S162中,参照PGC信息缓冲器中存储的PGC信息#k的副图像映射信息判定在VOB所含的最大32个副图像子流中,具有与读出的编号组合(CHx,MODx)一致的子流的是哪一个。若将编号的组合(CHx,MODx)映射到某一子流ID,就在步骤S163中,指示副图像选择单元122及副图像解码器88只解码具有该子流ID的副图像包,舍弃没有子流ID的副图像包,在步骤S177中,在道编号寄存器中存贮加1后的道编号。

    如上所述,在对副图像道切换键914进行操作时,将存储在副图像道寄存器754中的逻辑道编号加1,同时,在全扫描/标题框变换单元95中进行逻辑道编号的切换,进行应该解码的副图像数据的切换,以便与切换后的逻辑道编号相一致。这样,即使操作者在图像标题的再生中进行副图像显示语言的切换操作,也选择具有用于确定切换后的显示方式用的合成位置的显示命令的副图像数据。

    图27A~图27D是表示在图20所示的四种形态中哪一个表示主图像和副图像的合成图像的说明图。

    在图像题材是宽电视对应、画面的宽高比为16∶9的第一种形态的视听环境中,DVD播放机1在图13C所示的宽电视显示方式特有的合成坐标(Xw1,Yw1),(XW2,YW2)上合成英语字幕“Penguin”。图13C中描绘的范围包括在全扫描显示方式中已整理的画面的左右端。这样,本副图像单元充分地利用宽电视显示方式的画面宽度。配置字符串构成的字幕和字幕,得到图27A那样的合成图像。

    在图像题材是宽电视对应、把画面设定为标题框显示方式的第二种情况的视听环境中,DVD播放机1在图13B所示的标题框显示方式特有的合成坐标(Xb1,Yb1)(Xb2,Yb2)上合成英语字幕“Penguin”。

    图13B所示的字幕“Penguin”是在校正图像的涂黑描绘的范围中在图像数据中展开的意思。这里,通过规定RLE码串f11的合成位置,在标题框显示方式中显示字幕,以便避开主图像所占的区,得到图27B那样的合成图像。

    在图像题材是宽电视对应、把画面设定为全扫描显示方式的第三种形态的视听环境中,DVD播放机1在图13A所示的全扫描显示方式特有的合成坐标(Xp1,Yp1)、(Xp2,Yp2)上合成英语字幕“Penguin”。在图13A中,在全扫描显示方式的坐标系统中,(Xp1,Yp1)~(Xp2,Yp2)使合成位置从坐标往左稍偏离,以便字符串不占整理区。通过将合成坐标向左稍移,制作者避开了副图像占用整理区。通过上述坐标指定来合成避开整理区那样的字幕,得到图27C那样的合成图像。

    在图像标题为非宽对应、画面的宽高比为4∶3的第四种情况的视听环境中,DVD播放机1如图27D那样合成英语字幕“Big Fish”。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能够以PGC信息单位在多媒体光盘侧设置表示用显示方式和逻辑道编号的设定组合来选择哪个图像数据的信息,因此,盘再生装置能够对每一种PGC信息改变利用条件选择的子流区ID。

    例如,在某一PGC信息中,英语字幕和标题框显示方式用的子流ID为#1,英语字幕和全扫描显示方式用的子流ID为#2,英语字幕和宽电视显示方式用的子流ID为#3。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在不同的PGC信息中,通过改变PGC信息的副图像映射信息,可设定为例如全部选择子流#2。在难以受显示方式影响的显示画面中央显示字幕那样的情况下,能够共用一个子流,这点更为有效。

    虽然根据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只不过是作为在现状下能够期望的最佳效果的系统例,提示一下而已。在不改变其精神的范围内,本发明能够进行变更实施。不言而喻,只要是谋求防止显示方式切换时的副图像偏移的系统就能够适用。可以进行下面(a)(b)(c)……所示的变更实施。

    (a)本实施例的多媒体光盘虽然作为DVD,但只要是能够在活动图像信息中能够多重记录合成显示用的多个副图像信息,记录媒体就不限于此。同样,虽然再生装置再生DVD,但只要是从活动图像信息中取出合成显示用的多个副图像信息,就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包括通信接收装置的接收。作为这种例子,有卫星广播中广播MPEG流的数字广播。在广播波中,作为在可以选择再生多个MPEG流的状态下进行发射的方法,有频率多重方式和时间轴多重方式。如果是时间轴多重方式,则一直等待到传送了选择再生指定了的MPEG流为止,如果到达了传送的瞬间,就开始再生。

    (b)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是对宽电视对应的图像题材组都是可进行全扫描显示方式、标题框显示方式的进行说明的,但作为实际问题,有可以整理或图像内容的图像题材组,也有不可以整理或缩小图像内容的图像题材组,这种不同需要需先标明。也可以构成为在每一个视频标题集管理信息中设置表示这些全扫描显示方式、标题框显示方式是否可以的“显示方式信息”,防止制作者进行非本意的全扫描显示方式及标题框显示方式。

    (c)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在PGC信息的“VOB位置信息表”中,列出了记载VOB记录地方的VOB位置信息,在盘再生装置中进行基于此的VOB读出,但也可以构成为通过在VOB位置信息中记录VOB所占的记录地方的部分区域来只将VOB的一部分读出到光拾波器(将这样的部分读出称作整理读出)。以称为单元的单位指示这样整理的VOB的一部分。这样,通过在VOB位置信息中指定部分区域,能够巧妙地利用VOB的一部分,极大地提高了图像题材的利用效率。

    (d)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副图像的实施例使用了字幕那样的图像数据,但也可以是向量图形和三维计算机图形(CG)。通过采用它们,可利用实际的压缩活动图像与CG的组合来实现游戏。

    (e)在本实施例中,是利用一个GOP构成一个VOB单元的,如果存储在一个VOB单元中的活动图像图像的再生时间是1秒左右,则不言而喻,并不限于一个GOP,也可以由二个或三个再生时间非常短的GOP构成。另外,此时,将管理信息包配置在连续多个GOP的开头,存储对这些多个GOP有效的再生控制信息。

    (f)在本实施例中,作为音频数据,使用PCM数据和AC-3,但只要在系统流中可以交错,则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压缩PCM,MPEG音频数据、MIDI数据。

    (g)在本实施例中,对在活动图像信息中有MPEG2方式的数字活动图像数据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声音和副图像等只要是可形成对象的活动图像数据,则不限于此,例如,MPEG1方式的数字活动图像,只要是MPEG方式中使用的离散余弦变换之外的变换算法的数字活动图像就可以。

    (h)在本实施例中,以活动图像的解码单位即每一个GOP中配置管理信息包,但不言自明,如果数字活动图像的压缩方式不同,就在该压缩方式的每一个恢复单位中配置。

    最后,简单地说明本实施例的光盘的制造方法。准备用视频摄像机拍摄的视频像带和现场录音的音乐带作为主盘,将其收录的活动图像、声音数字化,录到非线性编辑装置上。如果编辑者在非线性编辑装置上以帧单位再生图像和声音,就利用图形编辑器等应用程序制作菜单和项目。与此同时,使用GUI发生器等制作装入强调命令的管理信息包。制作后,根据MPEG标准将其编码,生成活动图像数据、音频数据、副图像数据和管理信息包。生成时,就在非线性编辑装置上利用它们制作VOB单元,并制作VOB。制作VOB时,对VOB赋予VOB编号,并制作PGC信息#1、#2、#3、#4、……#n、视频文件单元标题检索指针表、视频文件管理表,在工作站的存储器上构成上述数据结构。

    构成数据结构后,将这些数据变换成逻辑数据串,以便能够将其记录在文件区。将变换后的逻辑数据串记录在磁带等传递媒体上后,再变换成物理数据串。物理数据串是对卷数据添加纠错码(ECC)、八-十六调制、引入区的数据、引出区的数据等的数据串。使用该物理数据串,用原盘切割制作光盘原盘。再根据压制装置从制作的原盘制造光盘。

    在上述制造流程中,除与本发明的数据结构有关的逻辑数据串制作装置的一部分以外,可原样使用现有的CD用的制造装置。关于这一点,记载于奥姆公司(《压缩盘读物)》(中岛平太郎、小川博司合著)和朝仓书店《光盘系统》(应用物理学会光学研讨会记录)。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多媒体光盘适用于标题制作者在流通、销售宽电视对应型的图像标题时极需与多国语言对应的情况。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再生装置、再生方法即使在不限制安装存储器的规模受到限制的廉价民用AV装置上,再生上述那样的光盘时,也是有用的。

无论在画面上怎样配置主图像,都能使副图像均衡性良好地重合在主图像上的多媒体光盘,再生装置及再生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无论在画面上怎样配置主图像,都能使副图像均衡性良好地重合在主图像上的多媒体光盘,再生装置及再生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无论在画面上怎样配置主图像,都能使副图像均衡性良好地重合在主图像上的多媒体光盘,再生装置及再生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论在画面上怎样配置主图像,都能使副图像均衡性良好地重合在主图像上的多媒体光盘,再生装置及再生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论在画面上怎样配置主图像,都能使副图像均衡性良好地重合在主图像上的多媒体光盘,再生装置及再生方法.pdf(10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具有记录了包括上述主图像数据、副图像数据组的流的流区和记录了多个显示方式信息和副图像指示信息的组合的管理区;主图像数据是配置了多个预先加工成适合多个宽高比中的特定宽高比的显示器显示的帧数据构成的主图像数据;副图像数据组是包括指示反射式电视放映机和指示反射式电视放映机数据的显示位置的坐标信息的副图像数据的集合;显示方式信息示出了以上述多个宽高比显示器中的某一个显示解码主图像数据的帧数据时、将帧数据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电通信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