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华山松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华山松又名果松、青松、五叶松、白松、五须松、马袋松、葫芦松,是松 科中的常绿乔木,其树形高大挺拔,树皮灰绿色,叶5针一束,冠形优美,姿 态奇特,生长迅速,是人们喜爱的绿化树种。华山松喜光,较耐寒,不耐高温 和干燥,喜温凉和湿润的气候,在深厚、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中生长很快,也 是荒山造林的主要树种。此外,华山松还能用作建筑木材和工业原料,其松木 材质轻软,纹理细致,易于加工,而且耐水、耐腐,有“水浸千年松”的声誉, 用于制作家具、雕刻、胶合板、枕木、电杆、车船和桥梁用材;花粉在医学上 称为“松黄”,浸酒温服,有医治创伤出血,头旋脑胀的功效,还可作预防汗 疹的爽身粉;松节油也有生肌止痛、燥湿杀虫的功效;种子粒大饱满,含油量 达42.8%(出油率22.24%),仁内还含蛋白质17.83%,常作干果炒食,味美清香。 松籽榨油,属干性油,是工业上制皂、硬化油、调制漆和润滑油的重要原料; 针叶可蒸馏提炼芳香油(其精油中的龙脑脂含量比马尾松油高,味香)、造酒、 制隔音板、造纸、人造棉毛和制绳。因此,华山松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其种 植前景广阔。
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容器育苗以节省原种,缩短育苗周期,提 高造林成活率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华山松作为热销树种之一,其育 苗及栽培技术也受到人们重视。目前,有关华山松育苗技术的报道较少,并都 集中在容器育苗技术上,如赵治洲公开的《子午岭华山松容器苗培育技术》, 医学教育网公开的《华山松最新育苗技术》等。这两篇报道公开的容器育苗技 术均为常规方法,在育苗过程中未进行特殊管护,如种苗生长幼期进行除草、 施肥、浇水、遮阴等操作,虽然这些操作能够保证幼苗正常甚至快速、健壮生 长,但华山松对土壤酸碱性要求较高,普通施肥无疑会改变土壤酸碱度,进而 影响幼苗的生长,也就是说这两篇报道披露的容器育苗技术存在或多或少的缺 陷,利则保证幼苗正常生长或加速幼苗生长,不利则导致幼苗生长不良,施肥 到底对幼苗产生正作用还是副作用,其与基质酸碱度和缓冲能力有很大关系, 因此,采用这两篇报道公开的技术育苗,其局限性很大,而且人工检测工作繁 重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华山松育苗方法,幼苗期通过补填营养基质 替代传统施肥,减少肥料对育苗基质酸碱性的影响,使其始终维持在适宜华山 松生长的范围内,保证幼苗正常快速生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华山松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地建圃
①圃地选择:在靠近水源的阴坡或半阴坡处,选择土壤肥沃、湿润、疏松、 微酸,质地沙壤的生荒地作圃地;
②圃地处理:圃地深翻土地25~35cm,施入腐熟农家肥1300~1700kg/亩; 将翻出的杂物晒干后粉碎备用;从松林收集落地松针并粉碎,将其干燥后与杂 物粉碎料混合,再按120~180kg/亩的用量施入圃地,最后晒圃地10~15天; 熟地充分至播种前7~10天时,将硫酸亚铁和硝石灰研细后,均匀撒于圃地, 其中硫酸亚铁用量为12~15kg/亩,硝石灰用量为10~15kg/亩;
③圃地建床:在圃地内建高15~20cm、宽1.2~1.5m的苗床,床面平整, 土块细碎,同时搭建拱棚,拱棚用遮阴网覆盖;
2)容器育苗
①配制基质:将处理过的圃地土、腐熟砻糠、泥炭、干塘泥、缓释颗粒肥、 腐殖质酸钙、生根粉、必速灭颗粒剂按8~15:4~8:2~5:2~5:0.1~0.2: 0.2~05:0.01~0.03:0.08~0.1的比例混合,得到育苗基质;
②育苗容器:将所述育苗基质填充至育苗容器中,以填入容器容积的1/2 为准,然后向育苗容器中浇水,以恰好润湿基质为准,再将填充好基质的育苗 容器放入苗床中,育苗容器要排列整齐、紧凑,所述育苗容器为12cm×10cm的 塑料营养钵;
③播种:3月下旬至4月初,将籽粒饱满、成熟的种子装入麻袋中,装入量 以麻袋容积1/3为准,将麻袋浸入50~60℃水中,恒温处理12~15小时,然后 趁热埋入马粪中,继续处理3~5天;取出后种子再浸入50%多菌灵800倍液中 消毒10~15小时,取出晾干后下播,播种量为2~3粒/营养钵,播种后用秸秆 覆盖苗床以保温;
3)补填基质
出苗后揭去秸秆,管护幼苗生长18~20天后,向营养钵中补填相当于其容 积1/4的消毒营养基质,所述营养基质由以下组分混合而成:细黄心土40%、废 菌棒20%、焦泥灰20%、腐殖土17%、基肥3%;
4)苗期管理
①浇水:出苗10天后,除阴雨天或土壤潮湿外,每天需喷雾状水1~2次, 以土壤湿透为准,或使用悬挂式微喷设备,在中午前后喷雾,以降低大棚内温 度,增加棚内湿度;
②除草:容器育苗一般不会有大量杂草生长,若有杂草生出,人工及时拔 除,或用23.5%果尔600~750ml/hm2兑水600~750kg/hm2喷雾;
③病虫害防治:病虫害以早中期危害较多,病害以茎腐病为主,发病时用 敌克松1000倍液喷洒;虫害以蝼蛄、小地老虎、斜纹夜蛾和蝼蛄为多,在晴天 晚上用敌百虫500倍液进行喷洒或用毒饵诱杀;其他害虫用马拉硫磷1000倍液 加敌百虫800倍液喷洒防治;
④促进根团形成:为促进容器苗根团形成和防止根系向苗床生长,在平时 管理中经常搬动容器,在搬动时适当用手轻揉容器,能起到松土、促进根系生 长的作用;
⑤炼苗:待幼苗生长至可移植时,避开中午高温时段撤去遮阴网炼苗2~3 小时,以后逐渐增加苗木的日照时间,使其能适应全天候生长;
5)出圃移栽
炼苗结束后,进行大田移栽。
所述消毒营养基质的配制方法为:向所述营养基质喷洒浓度为0.3%的高锰 酸钾溶液,并充分搅拌后堆放,用塑料薄膜覆盖密封7天,检测pH值在5.5~ 6.5之间时,备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苗圃地选择阴坡或半阴坡处,这样可以起到遮阴作用,也能起到 一定保温作用,沙尘较大的地区也能防风沙对幼苗的破坏,更不会形成积水, 保证幼苗健壮生长。
2)本发明在圃地处理时,将松针及翻出的杂物(如草根、杂草等)粉碎后 连同腐蚀农家肥施入,可形成“仿生态”施肥技术,更能使松针中特有的利于 华山松幼苗生长的营养物质释放并作用于幼苗,提高幼苗成活率和出苗率。
3)本发明在种子处理时,将其装入麻袋中温水浸泡以及马粪催芽处理,相 比单一温水浸泡处理或马粪催芽处理,其催芽效率更高,能够明显缩短萌发时 间,更重要的是该方法处理时不污染种子,有利于出苗和提高出苗率。
4)本发明在华山松幼苗期不施肥,只需补填营养基质,众所周知,华山松 对土壤(育苗基质)酸碱性要求严格,过大的pH变动会影响幼苗生长,传统施 肥时或多或少会影响幼苗生长,甚至会破坏幼苗根系,而本发明则以有机质含 量较高的营养基质补充营养元素,其缓冲效果好,补填后基质酸碱度波动范围 很小,也就是通过补填基质能够起到更好的补肥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以便于同领域技 术人员的理解。
实施例1
试验单位:甘肃康鑫苗木绿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其坐落于徽县高桥乡, 当地属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性的大陆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745.8mm,蒸 发量1178mm,多年平均气温11.36℃,最高气温38.3℃,最低气温零下15℃, 平均日照度1126.4小时,日照率39%,无霜期174天,全年辐射量(光 能)102.8kCal/cm2。
试验项目:一种华山松育苗方法
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地建圃
①圃地选择:在靠近水源的阴坡或半阴坡处,选择土壤肥沃、湿润、疏松、 微酸,质地沙壤的生荒地作圃地;
②圃地处理:圃地深翻土地25~35cm,施入腐熟农家肥1300~1700kg/亩; 将翻出的杂物晒干后粉碎备用;从松林收集落地松针并粉碎,将其干燥后与杂 物粉碎料混合,再按120~180kg/亩的用量施入圃地,最后晒圃地10~15天; 熟地充分至播种前7~10天时,将硫酸亚铁和硝石灰研细后,均匀撒于圃地, 其中硫酸亚铁用量为12~15kg/亩,硝石灰用量为10~15kg/亩;
③圃地建床:在圃地内建高15~20cm、宽1.2~1.5m的苗床,床面平整, 土块细碎,同时搭建拱棚,拱棚用遮阴网覆盖;
2)容器育苗
①配制基质:将处理过的圃地土、腐熟砻糠、泥炭、干塘泥、缓释颗粒肥、 腐殖质酸钙、生根粉、必速灭颗粒剂按8~15:4~8:2~5:2~5:0.1~0.2: 0.2~05:0.01~0.03:0.08~0.1的比例混合,得到育苗基质;
②育苗容器:将所述育苗基质填充至育苗容器中,以填入容器容积的1/2 为准,然后向育苗容器中浇水,以恰好润湿基质为准,再将填充好基质的育苗 容器放入苗床中,育苗容器要排列整齐、紧凑,所述育苗容器为12cm×10cm的 塑料营养钵;
③播种:3月下旬至4月初,将籽粒饱满、成熟的种子装入麻袋中,装入量 以麻袋容积1/3为准,将麻袋浸入50~60℃水中,恒温处理12~15小时,然后 趁热埋入马粪中,继续处理3~5天;取出后种子再浸入50%多菌灵800倍液中 消毒10~15小时,取出晾干后下播,播种量为2~3粒/营养钵,播种后用秸秆 覆盖苗床以保温;
3)补填基质
出苗后揭去秸秆,管护幼苗生长18~20天后,向营养钵中补填相当于其容 积1/4的消毒营养基质,所述营养基质由以下组分混合而成:细黄心土40%、废 菌棒20%、焦泥灰20%、腐殖土17%、基肥3%,所述消毒营养基质的配制方法为: 向所述营养基质喷洒浓度为0.3%的高锰酸钾溶液,并充分搅拌后堆放,用塑料 薄膜覆盖密封7天,检测pH值在5.5~6.5之间时,备用;
4)苗期管理
①浇水:出苗10天后,除阴雨天或土壤潮湿外,每天需喷雾状水1~2次, 以土壤湿透为准,或使用悬挂式微喷设备,在中午前后喷雾,以降低大棚内温 度,增加棚内湿度;
②除草:容器育苗一般不会有大量杂草生长,若有杂草生出,人工及时拔 除,或用23.5%果尔600~750ml/hm2兑水600~750kg/hm2喷雾;
③病虫害防治:病虫害以早中期危害较多,病害以茎腐病为主,发病时用 敌克松1000倍液喷洒;虫害以蝼蛄、小地老虎、斜纹夜蛾和蝼蛄为多,在晴天 晚上用敌百虫500倍液进行喷洒或用毒饵诱杀;其他害虫用马拉硫磷1000倍液 加敌百虫800倍液喷洒防治;
④促进根团形成:为促进容器苗根团形成和防止根系向苗床生长,在平时 管理中经常搬动容器,在搬动时适当用手轻揉容器,能起到松土、促进根系生 长的作用;
⑤炼苗:待幼苗生长至可移植时,避开中午高温时段撤去遮阴网炼苗2~3 小时,以后逐渐增加苗木的日照时间,使其能适应全天候生长;
5)出圃移栽
炼苗结束后,进行大田移栽。
试验结果:
在10亩试验田中,每亩播种量为190~220g/亩,均发芽率为94.7%;幼苗 生长健壮,长势良好,毛细根数量充足,枝干粗壮直立,且移栽成活率达97.2%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