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发火人参栽种方法.pdf

上传人:狗** 文档编号:7097424 上传时间:2019-09-2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81.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090686.2

申请日:

20150228

公开号:

CN104604670B

公开日:

2016083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H1/02

主分类号:

A01H1/02

申请人:

付殿江

发明人:

付殿江

地址:

110044 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吉祥二路71号6-8-3

优先权:

CN201510090686A

专利代理机构: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杨坚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发火人参栽种方法,解决了现有种植人参的方法不能改善人参皂甙成份含量,服用后容易使人发火,热燥性大,药用功效副作用大的问题,通过选择人参栽种地,为人参提供良好的种植环境,通过移山参作为母本,仲洋参作为父本,进行授粉杂交、在经三代授粉、种植结参籽,最后种植在改良施肥的人参栽种地成为成品不发火人参,通过该方法栽种的不发火人参,并增加了人参产量,能使人参个体体积显著增加,尤其是改善了人参皂甙成份的含量,具有大补元气,安神益智,调补五脏,延缓衰老的功效,能提高人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功能,使其能保持人参的药用和保健功效,而且在服用后不会产生发火现象。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不发火人参栽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选择人参栽种地:人参栽种地选择在山阴坡的避光、土质疏松肥沃的山林地,山林地郁闭度在0.6-0.8,坡度在30度以下,土地为中性腐质土;(2)、移种山参和栽种西洋参:将采集的小棵野山参移植在人参栽种地形成移山参,将西洋参种子栽种在移山参相邻处,形成仲洋参;(3)、授粉、结第一代参籽:移山参和仲洋参共同生长四年以上,移山参作为第一代母本,仲洋参作为父本,在开花期进行授粉,将父本的花粉授到母本花蕊上,当年结第一代参籽;(4)、第一代不发火人参种植:将第一代参籽种植在人参栽种地,生长二年,长成为第一代不发火人参,挖出后优选参茎高为10-30cm的生长良好的第一代不发火人参作为第二代母本,再栽种生长二年,在开花期间,将生长四年的父本的花粉按照前述授粉方法授粉到第二代母本的花蕊上进行授粉,当年结第二代参籽;(5)、第二代不发火人参种植:将第二代参籽种植在人参栽种地,生长四年,长成为第二代不发火人参,作为第三代母本,在开花期间,将生长四年的父本的花粉按照前述授粉方法授粉到第三代母本的花蕊上进行授粉,当年结第三代参籽;(6)、第三代不发火人参种植:将第三代参籽栽种在人参栽种地,生长二年后成为第三代不发火人参,挖出,再栽种在如下改良的人参栽种地,以一米宽十米长的人参栽种地为一帘,在一帘人参栽种地施底层肥料10至15公斤,肥料采用豆饼和黄豆混合并发酵成土状,肥料上覆盖3至4厘米沙子,上层覆盖中性腐殖土,生长三年,期间每年再施肥一次,成为成品不发火人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发火人参栽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授粉过程为:在开花期间,选择晴天,直接将父本花体上的花粉刮落到纸片上,再将纸片上的花粉洒在母本的花蕊上,每天一次,重复3至4次。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参的栽种方法,特别是一种不发火人参栽种方法。

背景技术

人参属于五加科,也称亚洲参,是名贵的中药材,因根形似人而得名。中国是人参的原产国,在我国东北山林地区生长的人参称为山参,通过人工移植栽培的称为林下参或园参,人参适合生长在山林避光环境,茎高约40~50cm,主根肉质,圆柱形或纺锤形,须根细长;根状茎(芦头)短,上有茎痕(芦碗或芽眼),香气特异,味微苦、甘,含有多种人参皂甙成份,具有大补元气,安神益智,生津固脱,调补五脏,延缓衰老的功效,能提高人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功能,提高人体脑力和体力劳动效率,对人体有治疗和保健作用,但是过量或长期服用山参会使人机体发火,也就是中医中常说的上火,中医认为人体阴阳失衡,内火旺盛,后出现的内热症,即会上火,导致口舌干燥,甚至流鼻血和出现中毒现象的副作用。对不同体质人产生的影响和副作用也不同,治疗和保健用量不易确定。因此使多数人对服用山参望而生畏。

目前,为了改善人参产量和保持人参皂甙成份的含量,对移植山参等采用了多种种植的方法,公告号为CN101496483的林下山参种植方法是通过选地、种子催芽、播种、留种和收种的优化提高人参的产量保持人参皂甙成份的含量,公告号为CN103098636的林下西洋参种植方法是通过选择林地、林下播种、移植和优化管理来提高的产量保持人参皂甙成份的含量,上述两种种植方法只能模仿自然生长的山参,使其有效成分含量接近山参,但是该人参药用功效都低于自然生长的山参,而且仍然对人体产生发火的副作用。

因此,怎样能使人参即保持原有的药用功效又使其降低发火的副作用是人参产业急待解决的难题,而采用现有种植人参的方法不能改变人参的现有性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发火人参栽种方法,解决了现有种植人参的方法不能改善人参皂甙成份含量,服用后容易使人发火,热燥性大,药用功效副作用大的问题,通过本发明的栽种方法去掉了人参易使人发火的热燥性,并保留了人参原有的大补元气、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功效。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不发火人参栽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择人参栽种地:人参栽种地选择在山阴坡的避光、土质疏松肥沃的山林地,山林地郁闭度在0.6-0.8,坡度在30度以下,土地为中性腐质土;

(2)、移种山参和栽种西洋参:将采集的小棵野山参移植在人参栽种地在形成移山参,将西洋参种子栽种在移山参相邻处,形成仲洋参;

(3)、授粉、结第一代参籽:移山参和仲洋参共同生长四年以上,移山参作为第一代母本,仲洋参作为父本,在开花期进行授粉,将父本的花粉受到母本花蕊上,当年结第一代参籽;

(4)、第一代不发火人参种植:将第一代参籽种植在人参栽种地,生长二年,长成为第一代不发火人参,挖出后优选参茎高为10-30cm的生长良好的第一代不发火人参作为第二代母本,再栽种生长二年,在开花期间,将生长四年的父本的花粉按照前述授粉方法授粉到第二代母本的花蕊上进行授粉,当年结第二代参籽;

(5)、第二代不发火人参种植:将第二代参籽种植在人参栽种地,生长四年,长成为第二代不发火人参,作为第三代母本,在开花期间,将生长四年的父本的花粉按照前述授粉方法授粉到第三代母本的花蕊上进行授粉,当年结第三代参籽;

(6)、第三代不发火人参种植:将第三代参籽栽种在人参栽种地,生长二年后成为第三代不发火人参,挖出,再栽种在如下改良的人参栽种地,以一米宽十米长的人参栽种地为一帘,在一帘人参栽种地施底层肥料10至15公斤,肥料采用豆饼和黄豆混合并发酵成土状,肥料上覆盖3至4厘米沙子,上层覆盖中性腐殖土。生长三年,期间每年再施肥一次,成为成品不发火人参;

具体授粉过程为:在开花期间,选择晴天,直接将父本花体上的花粉刮落到纸片上,再将纸片上的花粉洒在母本的花蕊上,每天一次,重复3至4次。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及积极效果是:该不发火人参栽种方法通过选择人参栽种地,为人参提供良好的种植环境,通过移山参作为母本,仲洋参作为父本,进行授粉杂交、在经三代授粉、种植结参籽,最后种植在改良施肥的人参栽种地成为成品不发火人参,通过该方法栽种的不发火人参,并增加了人参产量,能使人参个体体积显著增加,尤其是改善了人参皂甙成份的含量,具有大补元气,安神益智,生津固脱,调补五脏,延缓衰老的功效,能提高人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功能,提高人体脑力和体力劳动效率,使其能保持人参的药用和保健功效,而且在服用后不会产生发火现象,解决人参产业食用人参“发火”重大难题,不论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亦可直接食用,口味鲜香脆,还可以加工成各种人参食品食用,具有大补元气、明日醒神、开心益机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对美容也有一定疗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不发火人参栽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择人参栽种地:人参栽种地选择在山阴坡的避光、土质疏松肥沃的山林地,山林地郁闭度在0.6-0.8,坡度在30度以下,以30度为最佳,土地为中性腐质土。实践证明,人参在含有酸性的水土里生长,不管含量大小都不能成活和生长;在含有碱性的水土里生长,碱性大的山地人参不能生长,生长在碱性量少的水土里,通过人参含有的成份、人参皂甙的药性与含在水土里的碱性成份发生作用,使人参的重金属如铅和汞的含量超过国际和国家卫生标准,长期食用这种含有碱性水土里生长的人参制品,会出现头晕、头疼、呕吐和胃下垂等症状,因此,栽种地选择中性纯天然的腐殖土。

(2)、移种山参和栽种西洋参:将采集的小棵野山参移植在人参栽种地在形成移山参,将西洋参种子栽种在移山参相邻处,形成仲洋参。在山里自然生长的人参称野山参,由于人们对成品野山参资源大量采挖,已经非常稀少,小棵野山参为生长年限较短,形体像火柴粗细的山参,将其与仲洋参相邻栽种,距离为50到80厘米,以方便下一步快速杂交授粉。

(3)、授粉、结第一代参籽:移山参和仲洋参共同生长四年以上,以生长四年为最佳,移山参作为第一代母本,仲洋参作为父本,在开花期进行授粉,将父本的花粉受到母本花蕊上,当年结第一代参籽;具体授粉过程采用如下方法最佳:在开花期间,选择晴天,直接将父本花体上的花粉刮落到纸片上,再将纸片上的花粉洒在母本的花蕊上,每天一次,重复3至4次。采用纸片传送花粉能吸收花粉的潮气不污染花粉,进行3至4次授粉能够提高授粉成功率。

(4)、第一代不发火人参种植:将第一代参籽种植在人参栽种地,生长二年,长成为第一代不发火人参,挖出后优选参茎高为10-30cm的生长良好个体,即芦头短,整体粗壮的第一代不发火人参作为第二代母本,再栽种生长二年,在开花期间,将生长四年的父本的花粉按照前述授粉方法授粉到第二代母本的花蕊上进行授粉,当年结第二代参籽。

(5)、第二代不发火人参种植:将第二代参籽种植在人参栽种地,生长四年,长成为第二代不发火人参,作为第三代母本,在开花期间,将生长四年的父本的花粉按照前述授粉方法授粉到第三代母本的花蕊上进行授粉,当年结第三代参籽。

(6)、第三代不发火人参种植:将第三代参籽栽种在人参栽种地,生长二年后成为第三代不发火人参,挖出,再栽种在如下改良的人参栽种地,以一米宽十米长的人参栽种地为一帘,在一帘人参栽种地施底层肥料10至15公斤,肥料采用豆饼和黄豆混合并发酵成土状,肥料上覆盖2至4厘米沙子,上层覆盖中性腐殖土。生长三年,期间每年再施肥一次,成为成品不发火人参。采用该施肥方法人参产量能够增加一倍。

上述各代参籽在播种前都进行优选颗粒大、饱满参籽进行种植。

药理作用及种植原理:

西洋参,也称花旗参,与中国人参是同科、不同种,原产自原产于美国北部到加拿大南部一带,成品参呈圆柱形,长纺锤形,长3~10厘米,无芦头、须根及支根。气微芳香,味苦带甘,也含有多种皂甙成份,但各种皂甙成份的含量也不尽相同。其对人体的功效药效与山参不同,有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的功效,为补气药中清补之品,可含服或当茶饮用,不会产生上火的症状。

人参和西洋参都具有均补气扶正的药用功效,由于在化学成分上存在差异,故在药用上也有一定差异。人参性温,味甘、微苦,能大补元气,补益脾肺,固脱,生津,安神益智。西洋参性凉,味甘、微苦,能补气养阴,清热生津。药理研究表明,人参对中枢神经有兴奋作用,可以提高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肌缺血性心电变化及减轻心肌缺血的损伤,口服人参后可使血压升高,红细胞、血红蛋白和白细胞增加,能提高人体工作能力,减少疲劳。对于元气虚极、体虚欲脱的危重病人应尽快大剂量使用人参,从速挽救元气欲脱生命。但如果是实证、热证、体盛不虚者,则不宜用人参,因此服用人参容易产生发火现象,对不同体质人产生的影响和副作用也不同,治疗和保健用量不易确定。西洋参的药用特点是养阴清热、生津止渴,主要用于气阴两伤、肺气虚、肺阴虚、热病气虚、津伤口渴及消渴。西洋参有抗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改善梗死时的血液高凝状态作用,对血压还有一定的降压作用,尤其以降低舒张压为明显。因此,西洋参补气的作用和人参比较相对较弱,这和临床上挽救虚脱,大补元气用人参而不用西洋参是相符合的。

人参和西洋参药用效果主要在于都含有大量的人参皂甙,二醇型皂甙包括人参皂苷Rb1、Rb2、Rb3、Rc、Rd、Rg3、Rh2,三醇型皂甙包括人参皂苷Re、Rg1、Rg2、Rh1。其中人参皂甙Rb1: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具有外周性镇痛作用;人参皂苷Rb2对脑中枢调节具有抑制中枢神经,对DNA有合成促进作用、降低细胞内钙,抗氧化,清除体内自由基和改善心肌缺血损伤;人参皂甙Rb2:对DNA, RNA 的合成促进作用、脑中枢调节具有抑制中枢神经,降低细胞内钙,抗氧化,清除体内自由基和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功能;Rg1:可快速缓解疲劳、改善学习记忆、延缓衰老,具有兴奋中枢神经作用、抑制血小板凝集作用。通过化学鉴别,对人参、西洋参和本发明的不发火人参的甲醇提取物用薄层层析法进行分析,并以人参皂甙和作为对照品,结果显示:西洋参中的二醇型皂甙含量大于三醇型皂甙含量,西洋参中Rb1、Re、Rg2均高于人参,西洋参中Rb2、Rg1含量低于人参。而不发火人参中的Rb2、Rg1含量高于西洋参,但低于人参,而不发火人参中的Rb1、Re、Rg2的含量高于人参,但低于西洋参。人参二醇型皂甙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人参三醇型皂甙对中枢神经有兴奋作用,二者生理活性不同,因此使人参的药性存在差异,不发火人参在经过大量的人群长期的服用后,表明其既能起到大补元气,安神益智,生津固脱,调补五脏,能提高人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功能,而且服用后都不会发生发火的症状,还能作为食品食用,也不会产生发火的副作用。经实践证明,采用人参与西洋参进行授粉种植可以改变其各种人参皂甙的含量。

本申请人付出了几十年心血的对山参种植研究,住在深山中克服重重困难,通过不断研究改进栽种方法,终于解决了人参种植产业中人参发火的重大难题,成功的栽种出了不发火人参。

不发火人参栽种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不发火人参栽种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不发火人参栽种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不发火人参栽种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发火人参栽种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510090686.2 (22)申请日 2015.02.28 (73)专利权人 付殿江 地址 110044 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吉祥二 路71号6-8-3 (72)发明人 付殿江 (74)专利代理机构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 公司 21101 代理人 杨坚 (51)Int.Cl. A01H 1/02(2006.01) 审查员 冀敏 (54)发明名称 不发火人参栽种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发火人参栽种方法, 解 决了现有种植人参的方法不能改善人参皂甙成 份含量, 服。

2、用后容易使人发火, 热燥性大, 药用功 效副作用大的问题, 通过选择人参栽种地,为人 参提供良好的种植环境, 通过移山参作为母本, 仲洋参作为父本, 进行授粉杂交、 在经三代授粉、 种植结参籽, 最后种植在改良施肥的人参栽种地 成为成品不发火人参, 通过该方法栽种的不发火 人参, 并增加了人参产量, 能使人参个体体积显 著增加, 尤其是改善了人参皂甙成份的含量, 具 有大补元气, 安神益智, 调补五脏, 延缓衰老的功 效, 能提高人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功能, 使其能 保持人参的药用和保健功效, 而且在服用后不会 产生发火现象。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CN 104604670 B 2016.。

3、08.31 CN 104604670 B 1.一种不发火人参栽种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 、 选择人参栽种地: 人参栽种地选择在山阴坡的避光、 土质疏松肥沃的山林地, 山林 地郁闭度在0.6-0.8, 坡度在30度以下, 土地为中性腐质土; (2) 、 移种山参和栽种西洋参: 将采集的小棵野山参移植在人参栽种地形成移山参, 将 西洋参种子栽种在移山参相邻处, 形成仲洋参; (3) 、 授粉、 结第一代参籽: 移山参和仲洋参共同生长四年以上, 移山参作为第一代母 本, 仲洋参作为父本, 在开花期进行授粉, 将父本的花粉授到母本花蕊上, 当年结第一代参 籽; (4) 、 第一代不发。

4、火人参种植: 将第一代参籽种植在人参栽种地, 生长二年, 长成为第一 代不发火人参, 挖出后优选参茎高为10-30cm的生长良好的第一代不发火人参作为第二代 母本, 再栽种生长二年, 在开花期间, 将生长四年的父本的花粉按照前述授粉方法授粉到第 二代母本的花蕊上进行授粉, 当年结第二代参籽; (5) 、 第二代不发火人参种植: 将第二代参籽种植在人参栽种地, 生长四年, 长成为第二 代不发火人参, 作为第三代母本, 在开花期间, 将生长四年的父本的花粉按照前述授粉方法 授粉到第三代母本的花蕊上进行授粉, 当年结第三代参籽; (6) 、 第三代不发火人参种植: 将第三代参籽栽种在人参栽种地, 生。

5、长二年后成为第三 代不发火人参, 挖出, 再栽种在如下改良的人参栽种地, 以一米宽十米长的人参栽种地为一 帘, 在一帘人参栽种地施底层肥料10至15公斤, 肥料采用豆饼和黄豆混合并发酵成土状, 肥 料上覆盖3至4厘米沙子, 上层覆盖中性腐殖土, 生长三年, 期间每年再施肥一次, 成为成品 不发火人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发火人参栽种方法, 其特征在于: 具体授粉过程为: 在开花 期间, 选择晴天, 直接将父本花体上的花粉刮落到纸片上, 再将纸片上的花粉洒在母本的花 蕊上, 每天一次, 重复3至4次。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4604670 B 2 不发火人参栽种方。

6、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人参的栽种方法, 特别是一种不发火人参栽种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人参属于五加科, 也称亚洲参, 是名贵的中药材, 因根形似人而得名。 中国是人参 的原产国, 在我国东北山林地区生长的人参称为山参, 通过人工移植栽培的称为林下参或 园参, 人参适合生长在山林避光环境, 茎高约4050cm, 主根肉质, 圆柱形或纺锤形, 须根细 长; 根状茎 (芦头) 短, 上有茎痕 (芦碗或芽眼) , 香气特异, 味微苦、 甘, 含有多种人参皂甙成 份, 具有大补元气, 安神益智, 生津固脱, 调补五脏, 延缓衰老的功效, 能提高人机体抵抗力 和免疫力功能, 提高人体脑力。

7、和体力劳动效率, 对人体有治疗和保健作用, 但是过量或长期 服用山参会使人机体发火, 也就是中医中常说的上火, 中医认为人体阴阳失衡, 内火旺盛, 后出现的内热症, 即会上火, 导致口舌干燥, 甚至流鼻血和出现中毒现象的副作用。 对不同 体质人产生的影响和副作用也不同, 治疗和保健用量不易确定。 因此使多数人对服用山参 望而生畏。 0003 目前, 为了改善人参产量和保持人参皂甙成份的含量, 对移植山参等采用了多种 种植的方法, 公告号为CN101496483的林下山参种植方法是通过选地、 种子催芽、 播种、 留种 和收种的优化提高人参的产量保持人参皂甙成份的含量, 公告号为CN1030986。

8、36的林下西 洋参种植方法是通过选择林地、 林下播种、 移植和优化管理来提高的产量保持人参皂甙成 份的含量, 上述两种种植方法只能模仿自然生长的山参, 使其有效成分含量接近山参, 但是 该人参药用功效都低于自然生长的山参, 而且仍然对人体产生发火的副作用。 0004 因此, 怎样能使人参即保持原有的药用功效又使其降低发火的副作用是人参产业 急待解决的难题, 而采用现有种植人参的方法不能改变人参的现有性状。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发火人参栽种方法, 解决了现有种植人参的方法不能 改善人参皂甙成份含量, 服用后容易使人发火, 热燥性大, 药用功效副作用大的问题, 通过 本发明。

9、的栽种方法去掉了人参易使人发火的热燥性, 并保留了人参原有的大补元气、 强身 健体、 延年益寿功效。 0006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不发火人参栽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 (1) 、 选择人参栽种地: 人参栽种地选择在山阴坡的避光、 土质疏松肥沃的山林地, 山林地郁闭度在0.6-0.8, 坡度在30度以下, 土地为中性腐质土; 0008 (2) 、 移种山参和栽种西洋参: 将采集的小棵野山参移植在人参栽种地在形成移山 参, 将西洋参种子栽种在移山参相邻处, 形成仲洋参; 0009 (3) 、 授粉、 结第一代参籽: 移山参和仲洋参共同生长四年以上, 移山参作为第一代 母本, 仲洋参作为父。

10、本, 在开花期进行授粉, 将父本的花粉受到母本花蕊上, 当年结第一代 参籽;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04604670 B 3 0010 (4) 、 第一代不发火人参种植: 将第一代参籽种植在人参栽种地, 生长二年, 长成为 第一代不发火人参, 挖出后优选参茎高为10-30cm的生长良好的第一代不发火人参作为第 二代母本, 再栽种生长二年, 在开花期间, 将生长四年的父本的花粉按照前述授粉方法授粉 到第二代母本的花蕊上进行授粉, 当年结第二代参籽; 0011 (5) 、 第二代不发火人参种植: 将第二代参籽种植在人参栽种地, 生长四年, 长成为 第二代不发火人参, 作为第三代母本,。

11、 在开花期间, 将生长四年的父本的花粉按照前述授粉 方法授粉到第三代母本的花蕊上进行授粉, 当年结第三代参籽; 0012 (6) 、 第三代不发火人参种植: 将第三代参籽栽种在人参栽种地, 生长二年后成为 第三代不发火人参, 挖出, 再栽种在如下改良的人参栽种地, 以一米宽十米长的人参栽种地 为一帘, 在一帘人参栽种地施底层肥料10至15公斤, 肥料采用豆饼和黄豆混合并发酵成土 状, 肥料上覆盖3至4厘米沙子, 上层覆盖中性腐殖土。 生长三年, 期间每年再施肥一次, 成为 成品不发火人参; 0013 具体授粉过程为: 在开花期间, 选择晴天, 直接将父本花体上的花粉刮落到纸片 上, 再将纸片上。

12、的花粉洒在母本的花蕊上, 每天一次, 重复3至4次。 0014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及积极效果是: 该不发火人参栽种方法通过选择人参栽种地, 为人参提供良好的种植环境, 通过移山参作为母本, 仲洋参作为父本, 进行授粉杂交、 在经 三代授粉、 种植结参籽, 最后种植在改良施肥的人参栽种地成为成品不发火人参, 通过该方 法栽种的不发火人参, 并增加了人参产量, 能使人参个体体积显著增加, 尤其是改善了人参 皂甙成份的含量, 具有大补元气, 安神益智, 生津固脱, 调补五脏, 延缓衰老的功效, 能提高 人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功能, 提高人体脑力和体力劳动效率, 使其能保持人参的药用和保 健功效, 而且在。

13、服用后不会产生发火现象, 解决人参产业食用人参 “发火” 重大难题, 不论春 夏秋冬, 一年四季亦可直接食用, 口味鲜香脆, 还可以加工成各种人参食品食用, 具有大补 元气、 明日醒神、 开心益机强身健体、 延年益寿, 对美容也有一定疗效。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不发火人参栽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6 (1) 、 选择人参栽种地: 人参栽种地选择在山阴坡的避光、 土质疏松肥沃的山林地, 山林地郁闭度在0.6-0.8, 坡度在30度以下, 以30度为最佳, 土地为中性腐质土。 实践证明, 人参在含有酸性的水土里生长, 不管含量大小都不能成活和生长; 在含有碱性的水土里生 长, 碱性大的山地。

14、人参不能生长, 生长在碱性量少的水土里, 通过人参含有的成份、 人参皂 甙的药性与含在水土里的碱性成份发生作用, 使人参的重金属如铅和汞的含量超过国际和 国家卫生标准, 长期食用这种含有碱性水土里生长的人参制品, 会出现头晕、 头疼、 呕吐和 胃下垂等症状, 因此, 栽种地选择中性纯天然的腐殖土。 0017 (2) 、 移种山参和栽种西洋参: 将采集的小棵野山参移植在人参栽种地在形成移山 参, 将西洋参种子栽种在移山参相邻处, 形成仲洋参。 在山里自然生长的人参称野山参, 由 于人们对成品野山参资源大量采挖, 已经非常稀少, 小棵野山参为生长年限较短, 形体像火 柴粗细的山参, 将其与仲洋参相。

15、邻栽种, 距离为50到80厘米, 以方便下一步快速杂交授粉。 0018 (3) 、 授粉、 结第一代参籽: 移山参和仲洋参共同生长四年以上, 以生长四年为最 佳, 移山参作为第一代母本, 仲洋参作为父本, 在开花期进行授粉, 将父本的花粉受到母本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104604670 B 4 花蕊上, 当年结第一代参籽; 具体授粉过程采用如下方法最佳: 在开花期间, 选择晴天, 直接 将父本花体上的花粉刮落到纸片上, 再将纸片上的花粉洒在母本的花蕊上, 每天一次, 重复 3至4次。 采用纸片传送花粉能吸收花粉的潮气不污染花粉, 进行3至4次授粉能够提高授粉 成功率。 0019 。

16、(4) 、 第一代不发火人参种植: 将第一代参籽种植在人参栽种地, 生长二年, 长成为 第一代不发火人参, 挖出后优选参茎高为10-30cm的生长良好个体, 即芦头短, 整体粗壮的 第一代不发火人参作为第二代母本, 再栽种生长二年, 在开花期间, 将生长四年的父本的花 粉按照前述授粉方法授粉到第二代母本的花蕊上进行授粉, 当年结第二代参籽。 0020 (5) 、 第二代不发火人参种植: 将第二代参籽种植在人参栽种地, 生长四年, 长成为 第二代不发火人参, 作为第三代母本, 在开花期间, 将生长四年的父本的花粉按照前述授粉 方法授粉到第三代母本的花蕊上进行授粉, 当年结第三代参籽。 0021 。

17、(6) 、 第三代不发火人参种植: 将第三代参籽栽种在人参栽种地, 生长二年后成为 第三代不发火人参, 挖出, 再栽种在如下改良的人参栽种地, 以一米宽十米长的人参栽种地 为一帘, 在一帘人参栽种地施底层肥料10至15公斤, 肥料采用豆饼和黄豆混合并发酵成土 状, 肥料上覆盖2至4厘米沙子, 上层覆盖中性腐殖土。 生长三年, 期间每年再施肥一次, 成为 成品不发火人参。 采用该施肥方法人参产量能够增加一倍。 0022 上述各代参籽在播种前都进行优选颗粒大、 饱满参籽进行种植。 0023 药理作用及种植原理: 0024 西洋参, 也称花旗参, 与中国人参是同科、 不同种, 原产自原产于美国北部到。

18、加拿 大南部一带, 成品参呈圆柱形, 长纺锤形, 长310厘米, 无芦头、 须根及支根。 气微芳香, 味 苦带甘, 也含有多种皂甙成份, 但各种皂甙成份的含量也不尽相同。 其对人体的功效药效与 山参不同, 有补气养阴、 清热生津的功效, 为补气药中清补之品, 可含服或当茶饮用, 不会产 生上火的症状。 0025 人参和西洋参都具有均补气扶正的药用功效, 由于在化学成分上存在差异, 故在 药用上也有一定差异。 人参性温, 味甘、 微苦, 能大补元气, 补益脾肺, 固脱, 生津, 安神益智。 西洋参性凉, 味甘、 微苦, 能补气养阴, 清热生津。 药理研究表明, 人参对中枢神经有兴奋作 用, 可以。

19、提高心肌收缩力, 改善心肌缺血性心电变化及减轻心肌缺血的损伤, 口服人参后可 使血压升高, 红细胞、 血红蛋白和白细胞增加, 能提高人体工作能力, 减少疲劳。 对于元气虚 极、 体虚欲脱的危重病人应尽快大剂量使用人参, 从速挽救元气欲脱生命。 但如果是实证、 热证、 体盛不虚者, 则不宜用人参, 因此服用人参容易产生发火现象, 对不同体质人产生的 影响和副作用也不同, 治疗和保健用量不易确定。 西洋参的药用特点是养阴清热、 生津止 渴, 主要用于气阴两伤、 肺气虚、 肺阴虚、 热病气虚、 津伤口渴及消渴。 西洋参有抗心律失常、 心肌缺血、 改善梗死时的血液高凝状态作用, 对血压还有一定的降压作。

20、用, 尤其以降低舒张 压为明显。 因此, 西洋参补气的作用和人参比较相对较弱, 这和临床上挽救虚脱, 大补元气 用人参而不用西洋参是相符合的。 0026 人参和西洋参药用效果主要在于都含有大量的人参皂甙, 二醇型皂甙包括人参皂 苷Rb1、 Rb2、 Rb3、 Rc、 Rd、 Rg3、 Rh2, 三醇型皂甙包括人参皂苷Re、 Rg1、 Rg2、 Rh1。 其中人参皂甙 Rb1: 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具有外周性镇痛作用; 人参皂苷Rb2对脑中枢调节具有抑 制中枢神经, 对DNA有合成促进作用、 降低细胞内钙, 抗氧化, 清除体内自由基和改善心肌缺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460。

21、4670 B 5 血损伤; 人参皂甙Rb2: 对DNA, RNA 的合成促进作用、 脑中枢调节具有抑制中枢神经, 降低 细胞内钙, 抗氧化, 清除体内自由基和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功能; Rg1: 可快速缓解疲 劳、 改善学习记忆、 延缓衰老, 具有兴奋中枢神经作用、 抑制血小板凝集作用。 通过化学鉴 别, 对人参、 西洋参和本发明的不发火人参的甲醇提取物用薄层层析法进行分析, 并以人参 皂甙和作为对照品, 结果显示: 西洋参中的二醇型皂甙含量大于三醇型皂甙含量, 西洋参中 Rb1、 Re、 Rg2均高于人参, 西洋参中Rb2、 Rg1含量低于人参。 而不发火人参中的Rb2、 Rg1含量 高于。

22、西洋参, 但低于人参, 而不发火人参中的Rb1、 Re、 Rg2的含量高于人参, 但低于西洋参。 人参二醇型皂甙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 人参三醇型皂甙对中枢神经有兴奋作用, 二者生 理活性不同, 因此使人参的药性存在差异, 不发火人参在经过大量的人群长期的服用后, 表 明其既能起到大补元气, 安神益智, 生津固脱, 调补五脏, 能提高人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功 能, 而且服用后都不会发生发火的症状, 还能作为食品食用, 也不会产生发火的副作用。 经 实践证明, 采用人参与西洋参进行授粉种植可以改变其各种人参皂甙的含量。 0027 本申请人付出了几十年心血的对山参种植研究, 住在深山中克服重重困难, 通过 不断研究改进栽种方法, 终于解决了人参种植产业中人参发火的重大难题, 成功的栽种出 了不发火人参。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4604670 B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