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切断造型的浓香乌龙茶及其加工方法.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7097413 上传时间:2019-09-2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01.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457416.1

申请日:

20130930

公开号:

CN103478314B

公开日:

20150325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23F3/06

主分类号:

A23F3/06

申请人: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发明人:

杨如兴,张磊,陈芝芝,邬龄盛,高香凤

地址:

355015 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社口镇湖头洋1号

优先权:

CN201310457416A

专利代理机构: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蔡学俊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切断造型的浓香乌龙茶及其加工方法,对乌龙茶鲜叶采摘,经晒青、做青、杀青、揉捻、切断、初烘、包揉定型、解块、烘干、拣掦、间隔提香,制得浓香乌龙茶。本发明所述的加工方法打破了闽南乌龙茶“螺形”或“半球形”的固定形状及清香型乌龙茶需低温贮藏的束缚,制成的茶叶能兼顾闽北乌龙茶与广东单枞茶香郁味厚的品质特色,浓香持久、滋味浓厚回甘,具有较大的消费需求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切断造型浓香乌龙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摘乌龙茶鲜叶,经晒青、做青、杀青、揉捻、切断、初烘、包揉定型、解块、烘干、拣掦、碳焙或机焙间隔提香,制得浓香乌龙茶;其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晒青:重晒青,时间20~60分钟,减重率10-12%;(2)做青:3次摇青至“二红八绿”的程度,并采用“堆青”技术;(3)杀青:锅温260℃-300℃,杀青叶含水率为55%~65%;(4)揉捻:热揉5-8分钟;(5)切断:将揉捻叶按2cm-4cm进行切断;(6)初烘:将切断的揉捻叶进行初烘,初烘温度80℃-100℃,初烘叶含水率为18%~22%;(7)包揉定型:将初烘叶进行3-4次包揉,定型30分钟;(8)烘干:定型叶解块后进行烘干,烘干温度100℃,含水率小于5%;(9)间隔提香:将拣掦后茶叶进行碳焙或机焙间隔提香,提香温度80-130℃,间隔提香次数1-5次。 2. 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制得的切断造型浓香乌龙茶。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产品研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切断造型的浓香乌龙茶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乌龙茶,亦称青茶,属半发酵茶,主产于福建、广东和台湾三省,产品主要有福建乌龙茶(分闽北乌龙茶和闽南乌龙茶)、广东单枞茶和台湾乌龙茶等,是我国独具鲜明特色的茶叶品类和六大茶类之一。乌龙茶是经过鲜叶→晒青→做青→杀青→造型→干燥等加工而成。品种是乌龙茶品质形成的基础,加工技术是品质形成的关键。当前,乌龙茶的外形(条索)可简单地分为条形茶和颗粒型茶两大类。条形乌龙茶香郁味厚,加工成本相对较低,但出茶率较低、匀整度差,且不便于小袋真空包装和贮运;颗粒型乌龙茶香清味醇,便于小袋真空包装,但造型时间长,生产成本相对较高,且造型过程的湿热作用往往对形成高品质的茶叶带来不良影响。因此,采用切段造型和提香技术既可缩短造型时间、提高出茶率和茶叶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又便于真空包装和贮运,对乌龙茶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并将对茶品产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切断造型浓香乌龙茶的加工方法,生产出条索紧结,色褐乌润,滋味浓厚回甘,汤色橙黄明亮的浓香乌龙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对乌龙茶鲜叶采摘,经晒青、做青、杀青、揉捻、切断、初烘、包揉定型、解块、烘干、拣掦、碳焙或机焙间隔提香,制得浓香乌龙茶。

所述的一种切断造型浓香乌龙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晒青:重晒青,时间20~60分钟,减重率10-12%;

(2)做青:3次摇青,以“二红八绿”为宜,并采用“堆青”技术;

(3)杀青:锅温260℃-300℃,杀青叶含水率为55%~65%;

(4)揉捻:热揉5-8分钟;

(5)切断:将揉捻叶按2cm -4cm进行切断;

(6)初烘:将切断的揉捻叶进行初烘,初烘温度80℃-100℃,初烘叶含水率为18%~22%;

(7)包揉定型:将初烘叶进行3-4次包揉,定型30分钟;

(8)烘干:定型叶解块后进行烘干,烘干温度100℃,含水率小于5%;

(9)间隔提香:将拣掦后茶叶进行碳焙或机焙间隔提香,提香温度80-130℃,间隔提香次数1-5次。

本发明的显著优点在于:

(1)  突破闽南乌龙茶“包揉”的造型工序,打破了“螺形”或“半球形”的外形限制,及清香型乌龙茶要求低温贮藏的束缚。

(2)  所生产的乌龙茶不仅能兼顾闽北乌龙茶与广东单枞茶香郁味厚的品质特色,浓香持久、滋味浓厚回甘,又避免了包装和贮运过程中造成的不便。

(3)  条索可短时快速成型且出茶率高,既降低了能耗、节约了成本,又能提高工效和品质,适于工厂化和标准化生产,又能满足人们对茶叶需求的多样化,具有较大的消费需求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对乌龙茶鲜叶采摘,经晒青、做青、杀青、揉捻、切断、初烘、包揉定型、解块、烘干、拣掦、间隔提香,制得具有独特风味的浓香乌龙茶。

所述的一种切断造型浓香乌龙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晒青:重晒青,时间20分钟,减重率10%;

(2)做青:3次摇青,以“二红八绿”为宜,并采用“堆青”技术;

(3)杀青:锅温260℃,杀青叶含水率为55%;

(4)揉捻:热揉8分钟;

(5)切断:将揉捻叶按2cm进行切断;

(6)初烘:将切断的揉捻叶进行初烘,初烘温度为90℃,初烘叶含水率为18%;

(7)包揉定型:将初烘叶进行4次包揉,定型30分钟;

(8)烘干:定型叶解块后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100℃,含水率小于5%;

(9)间隔提香:将拣掦后茶叶进行机焙间隔提香,提香温度130℃,间隔提香次数1次。

实施例2

对乌龙茶鲜叶采摘,经晒青、做青、杀青、揉捻、切断、初烘、包揉定型、解块、烘干、拣掦、间隔提香,制得具有独特风味的浓香乌龙茶。

所述的一种切断造型浓香乌龙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晒青:重晒青,时间40分钟,减重率11%;

(2)做青:3次摇青,以“二红八绿”为宜,并采用“堆青”技术;

(3)杀青:锅温280℃,杀青叶含水率为60%;

(4)揉捻:热揉6分钟;

(5)切断:将揉捻叶按3cm进行切断;

(6)初烘:将切断的揉捻叶进行初烘,初烘温度为100℃,初烘叶含水率为20%;

(7)包揉定型:将初烘叶进行3次包揉,定型30分钟;

(8)烘干:定型叶解块后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100℃,含水率小于5%;

(9)间隔提香:将拣掦后茶叶进行碳焙间隔提香,提香温度80℃,间隔提香次数3次。

实施例3

对乌龙茶鲜叶采摘,经晒青、做青、杀青、揉捻、切断、初烘、包揉定型、解块、烘干、拣掦、间隔提香,制得具有独特风味的浓香乌龙茶。

所述的一种切断造型浓香乌龙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晒青:重晒青,时间60分钟,减重率12%;

(2)做青:3次摇青,以“二红八绿”为宜,并采用“堆青”技术;

(3)杀青:锅温300℃,杀青叶含水率为65%;

(4)揉捻:热揉5分钟;

(5)切断:将揉捻叶按4cm进行切断;

(6)初烘:将切断的揉捻叶进行初烘,初烘温度为80℃,初烘叶含水率为22%;

(7)包揉定型:将初烘叶进行3次包揉,定型30分钟;

(8)烘干:定型叶解块后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100℃,含水率小于5%;

(9)间隔提香:将拣掦后茶叶进行碳焙间隔提香,提香温度100℃,间隔提香次数2次。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一种切断造型的浓香乌龙茶及其加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切断造型的浓香乌龙茶及其加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切断造型的浓香乌龙茶及其加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切断造型的浓香乌龙茶及其加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切断造型的浓香乌龙茶及其加工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310457416.1 (22)申请日 2013.09.30 A23F 3/06(2006.01) (73)专利权人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地址 355015 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社口镇湖 头洋 1 号 (72)发明人 杨如兴 张磊 陈芝芝 邬龄盛 高香凤 (74)专利代理机构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35100 代理人 蔡学俊 CN 102948502 A,2013.03.06, 朱珠.茶叶的前处理. 软饮料加工技术 .化 学工业出版社 ,2010,129. (54) 发明名称 一种切断造型的浓香乌龙茶及其加工方法 (。

2、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切断造型的浓香乌龙茶及 其加工方法, 对乌龙茶鲜叶采摘, 经晒青、 做青、 杀 青、 揉捻、 切断、 初烘、 包揉定型、 解块、 烘干、 拣掦、 间隔提香, 制得浓香乌龙茶。 本发明所述的加工方 法打破了闽南乌龙茶 “螺形” 或 “半球形” 的固定 形状及清香型乌龙茶需低温贮藏的束缚, 制成的 茶叶能兼顾闽北乌龙茶与广东单枞茶香郁味厚的 品质特色, 浓香持久、 滋味浓厚回甘, 具有较大的 消费需求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张敏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

3、(10)授权公告号 CN 103478314 B (45)授权公告日 2015.03.25 CN 103478314 B 1/1 页 2 1.一种切断造型浓香乌龙茶的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 采摘乌龙茶鲜叶, 经晒青、 做 青、 杀青、 揉捻、 切断、 初烘、 包揉定型、 解块、 烘干、 拣掦、 碳焙或机焙间隔提香, 制得浓香乌 龙茶 ; 其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1) 晒青 : 重晒青, 时间 2060 分钟, 减重率 10-12% ; (2) 做青 : 3 次摇青至 “二红八绿” 的程度, 并采用 “堆青” 技术 ; (3) 杀青 : 锅温 260 -300, 杀青叶含水率为 55%。

4、65% ; (4) 揉捻 : 热揉 5-8 分钟 ; (5) 切断 : 将揉捻叶按 2cm-4cm 进行切断 ; (6)初烘 : 将切断的揉捻叶进行初烘, 初烘温度 80 -100, 初烘叶含水率为 18%22% ; (7) 包揉定型 : 将初烘叶进行 3-4 次包揉, 定型 30 分钟 ; (8) 烘干 : 定型叶解块后进行烘干, 烘干温度 100, 含水率小于 5% ; (9) 间隔提香 : 将拣掦后茶叶进行碳焙或机焙间隔提香, 提香温度 80-130, 间隔提香 次数 1-5 次。 2.一种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制得的切断造型浓香乌龙茶。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478314。

5、 B 2 1/3 页 3 一种切断造型的浓香乌龙茶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茶叶产品研发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切断造型的浓香乌龙茶及其加工方 法。 背景技术 0002 乌龙茶, 亦称青茶, 属半发酵茶, 主产于福建、 广东和台湾三省, 产品主要有福建乌 龙茶 (分闽北乌龙茶和闽南乌龙茶) 、 广东单枞茶和台湾乌龙茶等, 是我国独具鲜明特色的 茶叶品类和六大茶类之一。 乌龙茶是经过鲜叶晒青做青杀青造型干燥等加工而 成。品种是乌龙茶品质形成的基础, 加工技术是品质形成的关键。当前, 乌龙茶的外形 (条 索) 可简单地分为条形茶和颗粒型茶两大类。条形乌龙茶香郁味厚, 加工成本相对较低。

6、, 但 出茶率较低、 匀整度差, 且不便于小袋真空包装和贮运 ; 颗粒型乌龙茶香清味醇, 便于小袋 真空包装, 但造型时间长, 生产成本相对较高, 且造型过程的湿热作用往往对形成高品质的 茶叶带来不良影响。 因此, 采用切段造型和提香技术既可缩短造型时间、 提高出茶率和茶叶 品质、 降低生产成本, 又便于真空包装和贮运, 对乌龙茶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 值, 并将对茶品产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切断造型浓香乌龙茶的加工方法, 生产出条索紧结, 色褐乌润, 滋味浓厚回甘, 汤色橙黄明亮的浓香乌龙茶。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

7、术方案 : 0005 对乌龙茶鲜叶采摘, 经晒青、 做青、 杀青、 揉捻、 切断、 初烘、 包揉定型、 解块、 烘干、 拣掦、 碳焙或机焙间隔提香, 制得浓香乌龙茶。 0006 所述的一种切断造型浓香乌龙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0007 (1) 晒青 : 重晒青, 时间 2060 分钟, 减重率 10-12% ; 0008 (2) 做青 : 3 次摇青, 以 “二红八绿” 为宜, 并采用 “堆青” 技术 ; 0009 (3) 杀青 : 锅温 260 -300, 杀青叶含水率为 55%65% ; 0010 (4) 揉捻 : 热揉 5-8 分钟 ; 0011 (5) 切断 : 将揉捻叶按 2。

8、cm -4cm 进行切断 ; 0012 (6)初烘 : 将切断的揉捻叶进行初烘, 初烘温度 80 -100, 初烘叶含水率为 18%22% ; 0013 (7) 包揉定型 : 将初烘叶进行 3-4 次包揉, 定型 30 分钟 ; 0014 (8) 烘干 : 定型叶解块后进行烘干, 烘干温度 100, 含水率小于 5% ; 0015 (9) 间隔提香 : 将拣掦后茶叶进行碳焙或机焙间隔提香, 提香温度 80-130, 间隔 提香次数 1-5 次。 0016 本发明的显著优点在于 : 0017 (1) 突破闽南乌龙茶 “包揉” 的造型工序, 打破了 “螺形” 或 “半球形” 的外形限制, 说 明 。

9、书 CN 103478314 B 3 2/3 页 4 及清香型乌龙茶要求低温贮藏的束缚。 0018 (2) 所生产的乌龙茶不仅能兼顾闽北乌龙茶与广东单枞茶香郁味厚的品质特色, 浓香持久、 滋味浓厚回甘, 又避免了包装和贮运过程中造成的不便。 0019 (3) 条索可短时快速成型且出茶率高, 既降低了能耗、 节约了成本, 又能提高工效 和品质, 适于工厂化和标准化生产, 又能满足人们对茶叶需求的多样化, 具有较大的消费需 求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附图说明 0020 图 1 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实施例 1 0022 对乌龙茶鲜叶采摘, 经晒青、 做青、 杀青、 揉捻、 切。

10、断、 初烘、 包揉定型、 解块、 烘干、 拣掦、 间隔提香, 制得具有独特风味的浓香乌龙茶。 0023 所述的一种切断造型浓香乌龙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0024 (1) 晒青 : 重晒青, 时间 20 分钟, 减重率 10% ; 0025 (2) 做青 : 3 次摇青, 以 “二红八绿” 为宜, 并采用 “堆青” 技术 ; 0026 (3) 杀青 : 锅温 260, 杀青叶含水率为 55% ; 0027 (4) 揉捻 : 热揉 8 分钟 ; 0028 (5) 切断 : 将揉捻叶按 2cm 进行切断 ; 0029 (6) 初烘 : 将切断的揉捻叶进行初烘, 初烘温度为 90, 初烘叶含水。

11、率为 18% ; 0030 (7) 包揉定型 : 将初烘叶进行 4 次包揉, 定型 30 分钟 ; 0031 (8) 烘干 : 定型叶解块后进行烘干, 烘干温度为 100, 含水率小于 5% ; 0032 (9) 间隔提香 : 将拣掦后茶叶进行机焙间隔提香, 提香温度 130, 间隔提香次数 1 次。 0033 实施例 2 0034 对乌龙茶鲜叶采摘, 经晒青、 做青、 杀青、 揉捻、 切断、 初烘、 包揉定型、 解块、 烘干、 拣掦、 间隔提香, 制得具有独特风味的浓香乌龙茶。 0035 所述的一种切断造型浓香乌龙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0036 (1) 晒青 : 重晒青, 时间 40。

12、 分钟, 减重率 11% ; 0037 (2) 做青 : 3 次摇青, 以 “二红八绿” 为宜, 并采用 “堆青” 技术 ; 0038 (3) 杀青 : 锅温 280, 杀青叶含水率为 60% ; 0039 (4) 揉捻 : 热揉 6 分钟 ; 0040 (5) 切断 : 将揉捻叶按 3cm 进行切断 ; 0041 (6) 初烘 : 将切断的揉捻叶进行初烘, 初烘温度为 100, 初烘叶含水率为 20% ; 0042 (7) 包揉定型 : 将初烘叶进行 3 次包揉, 定型 30 分钟 ; 0043 (8) 烘干 : 定型叶解块后进行烘干, 烘干温度为 100, 含水率小于 5% ; 0044 。

13、(9) 间隔提香 : 将拣掦后茶叶进行碳焙间隔提香, 提香温度 80, 间隔提香次数 3 次。 说 明 书 CN 103478314 B 4 3/3 页 5 0045 实施例 3 0046 对乌龙茶鲜叶采摘, 经晒青、 做青、 杀青、 揉捻、 切断、 初烘、 包揉定型、 解块、 烘干、 拣掦、 间隔提香, 制得具有独特风味的浓香乌龙茶。 0047 所述的一种切断造型浓香乌龙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0048 (1) 晒青 : 重晒青, 时间 60 分钟, 减重率 12% ; 0049 (2) 做青 : 3 次摇青, 以 “二红八绿” 为宜, 并采用 “堆青” 技术 ; 0050 (3) 杀。

14、青 : 锅温 300, 杀青叶含水率为 65% ; 0051 (4) 揉捻 : 热揉 5 分钟 ; 0052 (5) 切断 : 将揉捻叶按 4cm 进行切断 ; 0053 (6) 初烘 : 将切断的揉捻叶进行初烘, 初烘温度为 80, 初烘叶含水率为 22% ; 0054 (7) 包揉定型 : 将初烘叶进行 3 次包揉, 定型 30 分钟 ; 0055 (8) 烘干 : 定型叶解块后进行烘干, 烘干温度为 100, 含水率小于 5% ; 0056 (9) 间隔提香 : 将拣掦后茶叶进行碳焙间隔提香, 提香温度 100, 间隔提香次数 2 次。 0057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 修饰, 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说 明 书 CN 103478314 B 5 1/1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478314 B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