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砜嘧磺隆和嗪草酮以及烯草酮的除草组合物,是 以砜嘧磺隆、嗪草酮和烯草酮为有效成分,用于防治马铃薯田一年生杂 草。
背景技术
化学方法除草是农业上控制杂草的主要手段之一。由于一些除草剂品 种单一使用,导致很多杂草产生抗药性。同时,杂草发生时的草相复杂, 多种杂草混生,单一品种除草剂使用不能解决农田杂草,均会表现出某一 方面的缺陷和局限性。不同种类除草剂混配,具有除草谱广、提升实际效 果、延缓杂草抗药性、省时省工优点。
砜嘧磺隆是氨基酸化合抑制剂,通过抑制必须的缬氨酸和异白氨酸的 生物合成从而使细胞分化和植物生长停止,由根叶吸收,很快传导至分生 组织,该药可有效防除玉米田、马铃薯田、烟草田等大多数一年生和多年 生杂草。
嗪草酮通过抑制敏感植物的光合作用发挥杀草活性,施药后各敏感 杂草萌发出苗不受影响,出苗后叶片褪绿,最后营养枯竭而死,被杂草根 系吸收随蒸腾流向上部传导,也可被叶片吸收在体内作有限的传导,可用 作萌前或萌后处理,在播种前或播种后苗前作土壤处理,土壤具有适当的 湿度有利于根的吸收,若土壤干燥应于施药后浅混土,作为苗后处理除草 效果更为显著
烯草酮是内吸传导型茎叶处理剂,有优良的选择性,对禾本科杂草有 很强的杀伤作用,对双子叶作物安全。茎叶处理后经叶迅速吸收,传导到 分生组织,在敏感植物中抑制支链脂肪酸和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而起 作用,使其细胞分裂遭到破坏,抑制植物分生组织的活性,使植株生长延 缓,施药后1-3周内植株退绿坏死,随后叶灼伤干枯而死亡,对大多数 一年生,多年生禾本科杂草有效。在抗性植物体内能迅速降解,形成极性 产物,而迅速丧失活性,对双子叶植物、莎草活性很小或无活性。
不同种类除草剂混配,具有除草谱广、提升实际效果、延缓杂草抗药 性、省时省工优点。通过农药配方筛选,可有效提高实际防治效果,减少 用药量,降低成本,延缓病、虫、草害抗药性的产生,是农业综合治理的 重要手段。本发明人对砜嘧磺隆、嗪草酮和烯草酮的配方筛选进行了深入 研究,发现砜嘧磺隆、嗪草酮和烯草酮进行混配,在一定的混配比例范围 对马铃薯田一年生杂草有增效作用,经进一步研究,完成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农田杂草产生抗药性问题及实际 防治效果较差,提供一种高效、低毒、速效性好且持效期长,有利于农田 杂草综合治理的除草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将该除草组合物用于防除农田杂草,尤其用于防 除马铃薯田一年生杂草等。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含有砜嘧磺隆和嗪草酮以及烯草酮的除草组合 物,有效成分为砜嘧磺隆、嗪草酮、烯草酮,砜嘧磺隆在除草组合物中的 重量百分比为0.1%~20%,嗪草酮在除草剂中的重量百分比为0.1%~ 20%、烯草酮在除草剂中的重量百分比为0.1%~20%,其余为农药中允许使 用和可以接受的辅助成分。
所述的除草组合物可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方法,选用适宜的农 药制剂辅助成分,可以加工成悬浮剂、可分散油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或水 分散粒剂等适合农业生产上使用的应用剂型。
本发明使用的辅助成分包括润湿剂、稳定剂、分散剂、崩解剂、增稠 剂、pH调节剂、消泡剂、防冻剂、填料等,都是农药制剂加工中常用的助 剂,具体成分和用量根据配方要求通过试验进行确定。
本发明提供的除草组合物,适用于防除马铃薯田一年生杂草。
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的施用频率和施用量随农作物、杂草、天气情况 变化而有小量变化,可以通过使用适当的剂量达到有效防治的目的。
本发明所描述的产物可以成品制剂的形式提供,即组合物中各物质已 经混合,组合物的成分也可以单剂的形式提供,使用前直接在罐或桶中混 合,然后稀释至所需要的浓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除草组合物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较之单剂或二元复 配使用明显提高了对杂草的防治效果,扩大了杀草谱,减少了农药使用 量,降低了使用成本,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
2、本发明除草组合物有效成分作用机理互不相同,可延缓杂草抗药 性的产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实质,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内容作进 一步说明,但不能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以下所述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对 于不偏离本发明精神和原则所做的修改、替换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 保护的范围。
制剂实施例1:32%砜嘧磺隆·嗪草酮·烯草酮悬浮剂。
将上述配方按比例进行预先粉碎,再加入砂磨机中研磨,经高剪切混 合后调配制得32%砜嘧磺隆·嗪草酮·烯草酮悬浮剂。
制剂实施例2:24%砜嘧磺隆·嗪草酮·烯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
将上述配方中原药、溶剂、乳化剂溶解成均匀油相;在高速搅拌下, 混合制得24%砜嘧磺隆·嗪草酮·烯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
制剂实施例3:50%砜嘧磺隆·嗪草酮·烯草酮可湿性粉剂。
将上述配方按比例粗粉碎后进入混合器中混合均匀,再经气流粉碎后 即制得50%砜嘧磺隆·嗪草酮·烯草酮可湿性粉剂。
制剂实施例4:80%砜嘧磺隆·嗪草酮·烯草酮水分散粒剂。
将上述配方按比例干法粉碎、造粒、干燥、筛分制备制得80%砜嘧磺 隆·嗪草酮·烯草酮水分散粒剂。
生物测定实施例1:室内毒力测定试验。
药液配制:准确称取0.0042g砜嘧磺隆99%原药,用0.2mL DMF溶 解,加入含0.1%Tween80乳化剂的水溶液999.8mL,搅拌均匀,配制成 4.2g.a.i./ha溶液,再用清水稀释成2.1、1.8、1.5、1.2、0.9 g.a.i./ha浓度备用。准确称取0.0189g烯草酮95%原药,用0.2mL DMF 溶解,加入含0.1%Tween80乳化剂的水溶液999.8mL,搅拌均匀,配制 成烯草酮18g.a.i./ha溶液,再用清水稀释成9、7、5、3、1 g.a.i./ha 浓度备用。准确称取0.0210g烯草酮95%原药,用0.2mL DMF溶解,加入 含0.1%Tween80乳化剂的水溶液999.8mL,搅拌均匀,配制成烯草酮 20g.a.i./ha溶液,再用清水稀释成10、8、6、4、2 g.a.i./ha浓度备 用。
试验方法:采用盆栽茎叶喷雾法(NY/T 1155.4-2006):在高6cm、 直径9cm的瓷钵内装定量土,将供试靶标杂草种子15~20粒播种在瓷钵 内,盖0.5~1cm的细土后放在温室内培养,待狗尾草、马唐、藜和酸模 叶蓼长至2~4叶期,进行茎叶喷雾处理,每瓷钵定量喷1ml,每处理4次 重复,并设不含药剂的处理为对照,处理后试材置于温室内培养,定期观 察靶标杂草的生长情况,15d后目测靶标受害症状及生长抑制情况,并称 地上部分鲜重,以靶标鲜重抑制率评价药剂对靶标杂草的毒力作用。
调查方法:试验处理15d后目测靶标受害症状及生长抑制情况,并称 地上部分鲜重,计算鲜重抑制率(%)。
联合作用评价方法:根据Colby法评价除草剂联合方式(NY/T 1155.7-2006),其公式如下:
E 0 = A × B × C × · · · N 100 ( n - 1 ) ]]>
式中:A为砜嘧磺隆以某剂量单用时对靶标杂草的鲜重抑制率;B为 嗪草酮以某剂量单用时对靶标杂草的鲜重抑制率;C为烯草酮以某剂量单 用时对靶标杂草的鲜重抑制率;N为混配的除草剂品种数;E0为砜嘧磺 隆、嗪草酮、烯草酮三种药剂混用时对靶标杂草鲜重抑制率的理论值;E 为砜嘧磺隆、嗪草酮、烯草酮三种药剂混用时对靶标杂草鲜重抑制率为对 照的实测值。
评价标准:当E0﹣E>10%时,表示为增效作用;当﹣10%≤E0﹣E≤10% 时,表现为相加作用;当E0﹣E时,表现为拮抗作用。
由表1、表2看出,砜嘧磺隆、嗪草酮和烯草酮组合对狗尾草、藜各 处理对的﹣10%≤E0﹣E≤10%,说明三者组合具有协同相加作用。由此可 见,砜嘧磺隆、嗪草酮和烯草酮组合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
表1、砜嘧磺隆、嗪草酮和烯草酮组合对狗尾草生长抑制的毒力测定结果
表2、砜嘧磺隆、烯草酮及其混配组合对藜的毒力测定结果
生物测定实施例2:药效试验。
砜嘧磺隆、嗪草酮和高效氟吡甲禾灵组合物防治马铃薯田一年生杂草田间 药效试验
(1)32%砜嘧磺隆·嗪草酮·烯草酮悬浮剂(4%砜嘧磺隆:12%嗪草酮: 16%烯草酮),每公顷用有效成分120克(1#)。
(2)25%砜嘧磺隆·嗪草酮·烯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3%砜嘧磺隆:10% 嗪草酮:12%烯草酮),每公顷用有效成分120克(2#)。
(3)50%砜嘧磺隆·嗪草酮·烯草酮可湿性粉剂(5%砜嘧磺隆:20%嗪草 酮:25%烯草酮),每公顷用有效成分120克(3#)。
(4)80%砜嘧磺隆·嗪草酮·烯草酮水分散粒剂(10%砜嘧磺隆:30%嗪草 酮:40%烯草酮),每公顷用有效成分120克(4#)。
对照药剂及施药剂量:
(5)25%砜嘧磺隆水剂,每公顷用有效成分22克(5#)。
(6)70%嗪草酮乳油,每公顷用有效成分400克(6#)。
(7)24%烯草酮乳油,每公顷用有效成分100克(7#)。
试验地点: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铁涌镇新民村
试验对象及方法:马铃薯田一年生杂草,茎叶喷雾。
试验结果:见表3,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药后20天,本发明的除草组合 物对马铃薯田一年生杂草的平均防效达到81.6%以上,明显好于对照的单 剂,增效作用显著,而且扩大了除草谱,速效性和持效期明显优于单剂。
表3、防治马铃薯田一年生杂草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药后2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