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带可升降式玉米秸秆捡拾装置.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7094875 上传时间:2019-09-2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92.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061480.7

申请日:

20150206

公开号:

CN104686090B

公开日:

2016051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D89/00

主分类号:

A01D89/00

申请人:

吉林大学

发明人:

张伟汉,曲文菁,贾洪雷,付君,郭慧

地址:

130022 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5988号

优先权:

CN201510061480A

专利代理机构:

长春市四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张建成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轮带可升降式玉米秸秆捡拾装置,包括有机架、捡拾轮、捡拾齿和传送带。捡拾轮和传送带间隔安装在装置的前端,捡拾轮和捡拾齿用于捡拾秸秆,传送带用于传导动力和输送秸秆,本发明的作业高度可以通过油缸调节,捡拾轮和传送带间隔排列式设计既节省了空间又降低了能耗,并且具有一定的滤土功能。作业高度可调,捡拾齿可深入垄沟捡拾起躺在垄沟内的秸秆,增加了捡拾率。本发明两侧没有挡板,捡拾范围较宽。捡拾轮和前轴之间用橡胶筒填充,橡胶筒可吸收部分因捡拾齿受到撞击产生的冲击能,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捡拾齿和捡拾轮采用螺栓连接,损坏的捡拾齿可随时更换。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轮带可升降式玉米秸秆捡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架(1)、捡拾轮(2)、捡拾齿(3)、传送带(4)、限位轮(5)、皮带轮(6)、前轴(14)、后轴(15)、前轴橡胶筒(16)和后轴钢筒(17),捡拾齿(3)均布在捡拾轮(2)的外侧圆周,捡拾轮(2)和传送带(4)间隔安装在前轴橡胶筒(16)上,限位轮(5)和传送带(4)间隔安装在后轴钢筒(17)上,前轴橡胶筒(16)通过前轴(14)设置在前轴承座(11)上,后轴钢筒(17)和皮带轮(6)固定在后轴(15)上,后轴钢筒(17)通过后轴(15)铰接在侧板后轴套筒(13)上;机架(1)包括有机架座(7)、油缸(8)、侧板壁(9)、侧板加强杆(10)、前轴承座(11)、侧板铰接座(12)和侧板后轴套筒(13),前轴承座(11)安装在侧板壁(9)的前端,侧板铰接座(12)焊接在侧板壁(9)的中部,侧板后轴套筒(13)焊接在侧板壁(9)的后端,油缸(8)的前端铰接在侧板铰接座(12)上,油缸(8)的后端铰接在机架座(7)的下端,机架座(7)的上端铰接在侧板后轴套筒(13)上,侧板加强杆(10)焊接在侧板壁(9)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带可升降式玉米秸秆捡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捡拾齿(3)径向为圆形,前端为半椭球体,中间轴向轨迹为平面变曲率曲线,末端有螺栓,螺栓长于捡拾轮(2)的螺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带可升降式玉米秸秆捡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送带(4)为橡胶材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捡拾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轮带可升降式玉米秸秆捡拾装置,属于农业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玉米秸秆富含大量的生物质能源,直接焚烧既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又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秸秆既可以作为能源燃烧,又可以用于饲料生产和造纸,加强玉米秸秆的回收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玉米秸秆捡拾装置是秸秆回收利用过程中的主要作业装备,目前国内外市场上的玉米秸秆捡拾装置大多为弹齿滚筒式捡拾器,还有少量的滚筒甩刀式捡拾器、偏心轮式捡拾器等。这些机型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捡拾装置和打捆装置一体化设计、生产,增加了玉米秸秆回收的产品成本,制约了农户的多样化产品需求,特别是对玉米秸秆捡拾装置的需求。(2)捡拾器不能移动,离地面较远,贴地的玉米秸秆,尤其是垄沟内的秸秆无法捡拾,漏检率高,即使少量的秸秆留在地里也会影响下一年的播种。(3)没有滤土功能,回收的秸秆带有过量的杂质,不能用于饲料生产或造纸。

综观上述产品与技术现状,急需一种捡拾作业高度可调、有一定滤土功能的、捡拾率高并且成本低的玉米秸秆捡拾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满足上述目的,有升降功能、有滤土功能、漏捡率低、工作性能稳定并且成本较低的轮带可升降式玉米秸秆捡拾装置。

本发明包括有机架、捡拾轮、捡拾齿、传送带、限位轮、皮带轮、前轴、后轴、前轴橡胶筒和后轴钢筒,捡拾齿均布在捡拾轮的外侧圆周,捡拾轮和传送带间隔安装在前轴橡胶筒上,限位轮和传送带间隔安装在后轴钢筒上,前轴橡胶筒通过前轴铰接在前轴承座上,后轴钢筒和皮带轮固定在后轴上,后轴钢筒通过后轴铰接在侧板后轴套筒上;机架包括有机架座、油缸、侧板壁、侧板加强杆、前轴承座、侧板铰接座和侧板后轴套筒,前轴承座安装在侧板壁的前端,侧板铰接座焊接在侧板壁的中部,侧板后轴套筒焊接在侧板壁的后端,油缸的前端铰接在侧板铰接座上,油缸的后端铰接在机架座的下端,机架座的上端铰接在侧板后轴套筒上,侧板加强杆焊接在侧板壁的内侧。

所述的捡拾齿径向为圆形,前端为半椭球体,中间轴向轨迹为平面变曲率曲线,末端有螺栓,螺栓略长于捡拾轮的螺母,这样螺栓拧紧后,螺栓末端压入前轴橡胶筒,使捡拾轮与前轴橡胶筒固定。

所述的传送带为橡胶材质,其外侧表面为有曲率的波纹。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

本发明的作业高度可由油缸控制调节。作业过程中,捡拾齿可深入垄沟将倒伏秸秆拾起,传送带和限位轮将秸秆输送至后续工序。该装置通过皮带轮获得运转动力,皮带轮带动装置后轴转动,后轴钢筒随之转动,后轴钢筒通过传送带带动前轴橡胶筒转动,捡拾轮和捡拾齿随之转动,完成作业过程。秸秆在传送带上运行过程中,随着机器前进产生的振动而震动,秸秆上的浮土会从传送带的间隙落下。捡拾齿在受到撞击时,部分撞击能会被橡胶筒吸收,这样从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整个装置,特别是保护了捡拾轮和捡拾齿。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装置的作业高度可以调节,既方便运输又弥补了一般捡拾器无法进入垄沟捡拾秸秆的不足,增加了装置的捡拾率。

2、捡拾轮和传送带间隔排列,使动力传导和秸秆输送融合为一体,既节省了空间,又降低了能耗;而且这种设计弥补了现有捡拾器大多没有滤土功能的不足。

3、该装置两侧没有挡板,不会因被捡拾的秸秆打到挡板而落下;而现有机型大多因为设计原因,两侧有高于捡拾齿的挡板。

4、捡拾器的捡拾接触部件通常为易损件,一般捡拾器通常需要拆卸其他部件才能更换,该装置的捡拾齿为独立的部件,而且可以独立更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机架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前轴橡胶筒和后轴钢筒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捡拾轮和捡拾齿配合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的传送带侧面局部放大示意图。

其中:1—机架;2—捡拾轮;3—捡拾齿;4—传送带;5—限位轮;6—皮带轮;7—机架座;8—液压油缸;9—侧板壁;10—侧板加强杆;11—前轴承座;12—侧板铰接座;13—侧板后轴套筒;14—前轴;15—后轴;16—前轴橡胶筒;17—后轴钢筒。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本发明包括有机架1、捡拾轮2、捡拾齿3、传送带4、限位轮5、皮带轮6、前轴14、后轴15、前轴橡胶筒16和后轴钢筒17,捡拾齿3均布在捡拾轮2的外侧圆周,捡拾轮2和传送带4间隔安装在前轴橡胶筒16上,限位轮5和传送带4间隔安装在后轴钢筒17上,前轴橡胶筒16通过前轴14铰接在前轴承座11上,后轴钢筒17和皮带轮6固定在后轴15上,后轴钢筒17通过后轴15铰接在侧板后轴套筒13上;机架1包括有机架座7、油缸8、侧板壁9、侧板加强杆10、前轴承座11、侧板铰接座12和侧板后轴套筒13,前轴承座11安装在侧板壁9的前端,侧板铰接座12焊接在侧板壁9的中部,侧板后轴套筒13焊接在侧板壁9的后端,油缸8的前端铰接在侧板铰接座12上,油缸8的后端铰接在机架座7的下端,机架座7的上端铰接在侧板后轴套筒13上,侧板加强杆10焊接在侧板壁9的内侧。

所述的捡拾齿3径向为圆形,前端为半椭球体,中间轴向轨迹为平面变曲率曲线,末端有螺栓,螺栓长于捡拾轮2的螺母,这样螺栓拧紧后,螺栓末端压入前轴橡胶筒13,使捡拾轮2与前轴橡胶筒13固定。

所述的传送带4为橡胶材质,其外侧表面具有曲率的波纹。

轮带可升降式玉米秸秆捡拾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轮带可升降式玉米秸秆捡拾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轮带可升降式玉米秸秆捡拾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轮带可升降式玉米秸秆捡拾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轮带可升降式玉米秸秆捡拾装置.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510061480.7 (22)申请日 2015.02.06 A01D 89/00(2006.01) (73)专利权人 吉林大学 地址 130022 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 5988 号 (72)发明人 张伟汉 曲文菁 贾洪雷 付君 郭慧 (74)专利代理机构 长春市四环专利事务所 ( 普 通合伙 ) 22103 代理人 张建成 (54) 发明名称 轮带可升降式玉米秸秆捡拾装置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轮带可升降式玉米秸秆捡 拾装置, 包括有机架、 捡拾轮、 捡拾齿和传送带。 捡 拾轮和传送带间隔安装在装置的前端, 捡拾轮和 。

2、捡拾齿用于捡拾秸秆, 传送带用于传导动力和输 送秸秆, 本发明的作业高度可以通过油缸调节, 捡 拾轮和传送带间隔排列式设计既节省了空间又降 低了能耗, 并且具有一定的滤土功能。 作业高度可 调, 捡拾齿可深入垄沟捡拾起躺在垄沟内的秸秆, 增加了捡拾率。 本发明两侧没有挡板, 捡拾范围较 宽。捡拾轮和前轴之间用橡胶筒填充, 橡胶筒可 吸收部分因捡拾齿受到撞击产生的冲击能, 延长 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 捡拾齿和捡拾轮采用螺栓连 接, 损坏的捡拾齿可随时更换。 (51)Int.Cl. 审查员 田松涛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4页 CN 。

3、104686090 B 2016.05.18 CN 104686090 B 1.一种轮带可升降式玉米秸秆捡拾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有机架(1)、 捡拾轮(2)、 捡 拾齿(3)、 传送带(4)、 限位轮(5)、 皮带轮(6)、 前轴(14)、 后轴(15)、 前轴橡胶筒(16)和后轴 钢筒(17), 捡拾齿(3)均布在捡拾轮(2)的外侧圆周, 捡拾轮(2)和传送带(4)间隔安装在前 轴橡胶筒(16)上, 限位轮(5)和传送带(4)间隔安装在后轴钢筒(17)上, 前轴橡胶筒(16)通 过前轴(14)设置在前轴承座(11)上, 后轴钢筒(17)和皮带轮(6)固定在后轴(15)上, 后轴钢 筒(。

4、17)通过后轴(15)铰接在侧板后轴套筒(13)上; 机架(1)包括有机架座(7)、 油缸(8)、 侧 板壁(9)、 侧板加强杆(10)、 前轴承座(11)、 侧板铰接座(12)和侧板后轴套筒(13), 前轴承座 (11)安装在侧板壁(9)的前端, 侧板铰接座(12)焊接在侧板壁(9)的中部, 侧板后轴套筒 (13)焊接在侧板壁(9)的后端, 油缸(8)的前端铰接在侧板铰接座(12)上, 油缸(8)的后端铰 接在机架座(7)的下端, 机架座(7)的上端铰接在侧板后轴套筒(13)上, 侧板加强杆(10)焊 接在侧板壁(9)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带可升降式玉米秸秆捡拾装置, 其特。

5、征在于: 所述的捡 拾齿(3)径向为圆形, 前端为半椭球体, 中间轴向轨迹为平面变曲率曲线, 末端有螺栓, 螺栓 长于捡拾轮(2)的螺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带可升降式玉米秸秆捡拾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传 送带(4)为橡胶材质。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4686090 B 2 轮带可升降式玉米秸秆捡拾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捡拾装置, 尤其是涉及一种轮带可升降式玉米秸秆捡拾装置, 属 于农业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玉米秸秆富含大量的生物质能源, 直接焚烧既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又造成了严 重的资源浪费; 秸秆既可以作为能源燃烧, 。

6、又可以用于饲料生产和造纸, 加强玉米秸秆的回 收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玉米秸秆捡拾装置是秸秆回收利用过程中的主要作业装备, 目前 国内外市场上的玉米秸秆捡拾装置大多为弹齿滚筒式捡拾器, 还有少量的滚筒甩刀式捡拾 器、 偏心轮式捡拾器等。 这些机型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 捡拾装置和打捆装置一体化设计、 生产, 增加了玉米秸秆回收的产品成本, 制约了农户的多样化产品需求, 特别是对玉米秸秆 捡拾装置的需求。(2) 捡拾器不能移动, 离地面较远, 贴地的玉米秸秆, 尤其是垄沟内的秸秆 无法捡拾, 漏检率高, 即使少量的秸秆留在地里也会影响下一年的播种。(3) 没有滤土功能, 回收的秸秆带有过量的杂。

7、质, 不能用于饲料生产或造纸。 0003 综观上述产品与技术现状, 急需一种捡拾作业高度可调、 有一定滤土功能的、 捡拾 率高并且成本低的玉米秸秆捡拾装置。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满足上述目的, 有升降功能、 有滤土功能、 漏捡率 低、 工作性能稳定并且成本较低的轮带可升降式玉米秸秆捡拾装置。 0005 本发明包括有机架、 捡拾轮、 捡拾齿、 传送带、 限位轮、 皮带轮、 前轴、 后轴、 前轴橡 胶筒和后轴钢筒, 捡拾齿均布在捡拾轮的外侧圆周, 捡拾轮和传送带间隔安装在前轴橡胶 筒上, 限位轮和传送带间隔安装在后轴钢筒上, 前轴橡胶筒通过前轴铰接在前轴承座上, 后 轴钢。

8、筒和皮带轮固定在后轴上, 后轴钢筒通过后轴铰接在侧板后轴套筒上; 机架包括有机 架座、 油缸、 侧板壁、 侧板加强杆、 前轴承座、 侧板铰接座和侧板后轴套筒, 前轴承座安装在 侧板壁的前端, 侧板铰接座焊接在侧板壁的中部, 侧板后轴套筒焊接在侧板壁的后端, 油缸 的前端铰接在侧板铰接座上, 油缸的后端铰接在机架座的下端, 机架座的上端铰接在侧板 后轴套筒上, 侧板加强杆焊接在侧板壁的内侧。 0006 所述的捡拾齿径向为圆形, 前端为半椭球体, 中间轴向轨迹为平面变曲率曲线, 末 端有螺栓, 螺栓略长于捡拾轮的螺母, 这样螺栓拧紧后, 螺栓末端压入前轴橡胶筒, 使捡拾 轮与前轴橡胶筒固定。 00。

9、07 所述的传送带为橡胶材质, 其外侧表面为有曲率的波纹。 0008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 0009 本发明的作业高度可由油缸控制调节。 作业过程中, 捡拾齿可深入垄沟将倒伏秸 秆拾起, 传送带和限位轮将秸秆输送至后续工序。 该装置通过皮带轮获得运转动力, 皮带轮 带动装置后轴转动, 后轴钢筒随之转动, 后轴钢筒通过传送带带动前轴橡胶筒转动, 捡拾轮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104686090 B 3 和捡拾齿随之转动, 完成作业过程。 秸秆在传送带上运行过程中, 随着机器前进产生的振动 而震动, 秸秆上的浮土会从传送带的间隙落下。 捡拾齿在受到撞击时, 部分撞击能会被橡胶 筒吸收,。

10、 这样从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整个装置, 特别是保护了捡拾轮和捡拾齿。 0010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 具有如下优点: 0011 1、 装置的作业高度可以调节, 既方便运输又弥补了一般捡拾器无法进入垄沟捡拾 秸秆的不足, 增加了装置的捡拾率。 0012 2、 捡拾轮和传送带间隔排列, 使动力传导和秸秆输送融合为一体, 既节省了空间, 又降低了能耗; 而且这种设计弥补了现有捡拾器大多没有滤土功能的不足。 0013 3、 该装置两侧没有挡板, 不会因被捡拾的秸秆打到挡板而落下; 而现有机型大多 因为设计原因, 两侧有高于捡拾齿的挡板。 0014 4、 捡拾器的捡拾接触部件通常为易损件, 一般捡拾器通常。

11、需要拆卸其他部件才能 更换, 该装置的捡拾齿为独立的部件, 而且可以独立更换。 附图说明 0015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示意图。 0016 图2是本发明的机架结构立体示意图。 0017 图3是本发明的前轴橡胶筒和后轴钢筒立体示意图。 0018 图4是本发明的捡拾轮和捡拾齿配合示意图。 0019 图5是本发明的的传送带侧面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0 其中: 1机架; 2捡拾轮; 3捡拾齿; 4传送带; 5限位轮; 6皮带轮; 7机 架座; 8液压油缸; 9侧板壁; 10侧板加强杆; 11前轴承座; 12侧板铰接座; 13侧 板后轴套筒; 14前轴; 15后轴; 16前轴橡胶筒; 17后轴钢筒。 具。

12、体实施方式 0021 请参阅图1、 图2、 图3、 图4和图5所示, 本发明包括有机架1、 捡拾轮2、 捡拾齿3、 传送 带4、 限位轮5、 皮带轮6、 前轴14、 后轴15、 前轴橡胶筒16和后轴钢筒17, 捡拾齿3均布在捡拾 轮2的外侧圆周, 捡拾轮2和传送带4间隔安装在前轴橡胶筒16上, 限位轮5和传送带4间隔安 装在后轴钢筒17上, 前轴橡胶筒16通过前轴14铰接在前轴承座11上, 后轴钢筒17和皮带轮6 固定在后轴15上, 后轴钢筒17通过后轴15铰接在侧板后轴套筒13上; 机架1包括有机架座7、 油缸8、 侧板壁9、 侧板加强杆10、 前轴承座11、 侧板铰接座12和侧板后轴套筒1。

13、3, 前轴承座11 安装在侧板壁9的前端, 侧板铰接座12焊接在侧板壁9的中部, 侧板后轴套筒13焊接在侧板 壁9的后端, 油缸8的前端铰接在侧板铰接座12上, 油缸8的后端铰接在机架座7的下端, 机架 座7的上端铰接在侧板后轴套筒13上, 侧板加强杆10焊接在侧板壁9的内侧。 0022 所述的捡拾齿3径向为圆形, 前端为半椭球体, 中间轴向轨迹为平面变曲率曲线, 末端有螺栓, 螺栓长于捡拾轮2的螺母, 这样螺栓拧紧后, 螺栓末端压入前轴橡胶筒13, 使捡 拾轮2与前轴橡胶筒13固定。 0023 所述的传送带4为橡胶材质, 其外侧表面具有曲率的波纹。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104686090 B 4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4 页 5 CN 104686090 B 5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4 页 6 CN 104686090 B 6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3/4 页 7 CN 104686090 B 7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4/4 页 8 CN 104686090 B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