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物,尤其是动物食物,具体涉及一种稳定的包含纳米金 颗粒的食物。
背景技术
纳米材料,意指直径在1-100nm之间的天然或者人工材料,由于其尺寸与 大多数生物分子相似,能够自由地通过细胞膜,并且容易携带大量的药物或生 物分子,因此基于纳米材料的生物学研究在近十几年来得到迅速地发展(Daniel, M.C.&Astruc,D.Gold nanoparticles:assembly,supramolecular chemistry, quantum-size-related properties,and applications toward biology,catalysis,and nanotechnology.Chem Rev 104,293-346,2004)。
纳米金作为最早被应用的纳米材料,其历史可被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埃 及。炼金术士们将金熔化后制成的供法老饮用的金水中就含有纳米金。而中世 纪的欧洲贵族中也流行着这种方法,并且被用来治疗痛风或关节炎。而近年来 的研究表明,这种疗法背后的分子机理在于纳米金对于炎症信号通路的干扰 (Amelioration of 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 in rats by nanogold.Tsai CY等. Arthritis Rheum 56(2),544-54,2007)。由于纳米金对细胞的毒性较小,以纳米 金为载体携带药物分子或特定核酸分子(包括反义DNA或者siRNA)进入细胞, 针对异常基因产物(包括mRNA和蛋白质)进行靶向治疗的策略具有非常好的 应用前景(Rosi,N.L.等.Oligonucleotide-modified gold nanoparticles for intracellular gene regulation.Science 312,1027-1030,2006)。
目前在脊椎动物中导入纳米金载体主要采取静脉注射的方法,即纳米金通 过血液循环系统到达全身并被靶细胞吸收(Boisselier E & Astruc D.Gold nanoparticles in nanomedicine:preparations,imaging,diagnostics,therapies and toxicity.Chem Soc Rev 38(6),1759-82,(2009))。但是对于模式动物如果蝇来说, 因为其尺寸很小,无法注射,对于在果蝇体内研究纳米金的效应造成很大的困 难。
最近,有研究者将另外两种纳米材料(纳米银和碳纳米管)渗入果蝇食物 后喂养果蝇,发现这两种材料能被果蝇组织吸收(Ahamed M等.Silver nanoparticles induced heat shock protein 70,oxidative stress and apoptosis in Drosophila melanogaster.Toxicol Appl Pharmacol 242(3),263-9,2010;Leeuw TK等.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in the intact organism:near-IR imaging and biocompatibility studies in Drosophila.Nano Lett 7(9),2650-4,2007)。但是这种方法有明显的缺陷,即不 能保证纳米材料在食物中浓度的均一性,无法对纳米材料的体内效应做量化的 研究。为了使果蝇食物中的纳米材料具有均一的浓度,需要在食物凝结之前与 纳米材料预混,但是纳米材料通常难以经受高温的考验,导致材料的物理性质 发生变化(例如纳米材料会发生聚集),从而影响进一步的研究。
因此,尚需研制一种适合口服、且纳米材料均匀分布在其中的食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的包含纳米金颗粒的食物,能够保证纳米 金颗粒在食物中浓度的均一性。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食物,所述食物中含有纳米金颗粒和0.1wt% -3wt%丙酸,按食物的总重量计。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丙酸既作为防腐剂,也作为抑制纳米金颗粒聚集的 聚集抑制剂。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食物具有以下一种或多种特性:
(a)稳定性:室温下保存5天后未发生纳米金聚集现象;
(b)防腐性:室温下保存5天后未出现食物腐坏。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纳米金颗粒的浓度为0.1-10nM。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纳米金颗粒的浓度为0.5-5nM,较佳地,为0.5-2nM。
在另一优选例中,按食物的总重量计,所述纳米金颗粒的浓度为2.4-240 μg/ml,较佳地,为12-192μg/ml。
在另一优选例中,按食物的总重量计,所述纳米金颗粒的浓度为12-120μg/ml, 较佳地,为12-48μg/ml。
所述纳米金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100nm。
较佳地,所述纳米金颗粒的平均粒径为5-60nm,更佳地,所述纳米金颗粒的 平均粒径为10-40nm。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纳米金颗粒均匀地分布在所述食物中。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纳米金颗粒包括纳米球、纳米棒、纳米线、纳米带。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丙酸的含量为0.25wt%-1.5wt%。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丙酸的含量为0.5wt%-1wt%。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纳米金颗粒的表面吸附有蛋白。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蛋白为牛血清白蛋白,或卵清白蛋白。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
(a)第一方面所述的食物;
(b)活性组分,其中,
所述活性组分负载在所述纳米金颗粒上。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活性组分为药物或核酸。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第一方面所述的食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丙酸加入到未凝结的动物食物中得到食物初品;
(b)将纳米金溶液添加至步骤(a)得到的所述食物初品中,得到权利要求1所述 的食物。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步骤(b)中混合温度为50-55℃。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所述步骤(b)前还包括采用蛋白对纳米金颗粒进行处理的 步骤:
(b0)采用0.1-100μg/ml的蛋白溶液处理所述纳米金颗粒5-30min,使纳米金颗粒 的表面吸附蛋白。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蛋白为牛血清白蛋白,或卵清白蛋白。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蛋白浓度为0.1-25μg/ml,较佳地,为2-10μg/ml。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动物食物为果蝇食物、秀丽线虫食物、兔的食物、狗 的食物、猪的食物、小鼠食物或大鼠食物。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第一方面所述的食物的用途,选自下组:
(a)用于饲养动物;
(b)用于提高动物的脂肪含量;
(c)用于制备负载药物或核酸的组合物。
本发明的食物,纳米金颗粒均匀地分散在食物中,可以稳定地被动物组织吸 收,改变脂代谢,提高Akt信号通路的活性,可以用于饲养动物,提高动物的脂肪 含量,也可以用于制备负载药物或核酸的组合物,为进一步研究纳米金负载药物 或核酸在动物体内生物学效应的研究奠定基础。
应理解,在本发明范围内中,本发明的上述各技术特征和在下文(如实施 例)中具体描述的各技术特征之间都可以互相组合,从而构成新的或优选的技 术方案。限于篇幅,在此不再一一累述。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发明人经过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意外发现,在丙酸存在下,将纳 米金颗粒与动物食物混合,纳米金颗粒可以均匀地分散在食物中,不易聚集。 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本发明。
术语
纳米金颗粒(也称纳米金)
纳米金颗粒是指尺寸在1-100nm范围内的金粒子,具有高电子密度、介电 特性和催化作用,能与多种生物大分子结合,且不影响其生物活性。
纳米金颗粒的制备方法主要采用还原剂,如柠檬酸钠、硼氢化钠等,还原 氯金酸。制备过程中通过控制反应条件、试剂用量,可得到单分散性很好的金 颗粒。本文所用的纳米金颗粒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任何已知的方法制备获得。
纳米金颗粒与-SH、-NH2、-CH等基团有很强的亲和力。这些性质使金颗粒 有了特殊的生化学、及医学方面的应用。金颗粒与烷基修饰的寡核苷酸通过共 价键相连,组成纳米生物探针,可用于DNA序列的检测;纳米金携带反义DNA或 s iRNA进入细胞后与靶基因的mRNA结合,可以抑制靶基因的表达。金颗粒还可 以与蛋白质相连,如与特定抗体相连,检测其相应的抗原。在体内,携带药物 和特定抗体(如癌细胞表面抗原的抗体)的金颗粒可以特异性地进入靶细胞, 通过携带的药物影响靶细胞的生长、代谢和分化等。使用金颗粒作为探针进行 DNA或蛋白质检测,不仅操作简单、现象明显而且准确度、灵敏度高;以金颗 粒为载体携带核酸或药物具有高效性和特异性。此外,金颗粒本身对细胞生命 活动也有影响。金颗粒进入溶酶体后会改变其酸碱性,从而影响细胞自噬。
通用方法
纳米金颗粒聚集情况的检测:
纳米金溶液为红色,发生聚集后颜色转变为蓝色。食物与纳米金单体混合 后因酵母颜色的影响呈红棕色,如颜色发生变化,即可认为发生聚集。
若颜色不发生变化,将包含纳米金颗粒的食品在室温放置5天后,采用透 射电镜检测食品中的纳米金颗粒是否发生少量聚集。室温下保存5天后未发生 纳米金聚集现象,即可认为包含纳米金颗粒的食物是稳定的。
食物(食品)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的食物,所述食物中含有纳米金颗粒和0.1wt%-3wt%丙 酸,按食物的总重量计。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丙酸既作为防腐剂,也作为抑制纳米金颗粒聚集的 聚集抑制剂。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食物具有以下一种或多种特性:
(a)稳定性:室温下保存5天后未发生纳米金聚集现象;
(b)防腐性:室温下保存5天后未出现食物腐坏。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纳米金颗粒的浓度为0.1-10nM。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纳米金颗粒的浓度为0.5-5nM,较佳地,为0.5-2nM。
在另一优选例中,按食物的总重量计,所述纳米金颗粒的浓度为2.4-240 μg/ml,较佳地,为12-192μg/ml。
在另一优选例中,按食物的总重量计,所述纳米金颗粒的浓度为12-120μg/ml, 较佳地,为12-48μg/ml。
所述纳米金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100nm。
较佳地,所述纳米金颗粒的平均粒径为5-60nm,更佳地,所述纳米金颗粒的 平均粒径为10-40nm。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纳米金颗粒均匀地分布在所述食物中。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纳米金颗粒包括纳米球、纳米棒、纳米线、纳米带。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丙酸的含量为0.25wt%-1.5wt%。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丙酸的含量为0.5wt%-1wt%。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纳米金颗粒的表面吸附有蛋白。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蛋白为牛血清白蛋白,或卵清白蛋白。
在另一优选例中,本发明的食物包含动物食物、纳米金颗粒和0.1wt%-3wt% 丙酸,按食物的总重量计。
动物自身不能制造有机物,必须从外界获取食物,以获取生长所需营养和 能量。如本文所用,术语“动物食物”、“动物食品”或“动物饲料”具有相 同的含义,均指饲养动物的食物。如在实验室研究中,饲养模式动物猪、狗、 兔、小鼠、大鼠等的食物。该食物的配方可以采用本领域已知的食物配方。
如果蝇食物的配方及配制方法如下:
10wt%酵母粉,10wt%蔗糖,1.5wt%琼脂粉,防腐剂(0.1wt%苯甲酸钠, 或0.025wt%尼泊金甲酯,或0.7wt%丙酸)余量为水。
酵母粉、蔗糖、琼脂粉加入到水中,煮沸后冷却至60-65℃,加入防腐剂。
其中,丙酸是三个碳的羧酸,化学式为CH3CH2COOH。纯的丙酸是无色、 腐蚀性的液体,带有刺激性气味,可以用作酯化剂、溶剂、增塑剂、乳化剂、 除草剂,还可以用于配制食物,作为防腐剂。
秀丽线虫食物的配方及配制方法如下:
1.7wt%琼脂,0.3wt%NaCl,0.25wt%蛋白胨,5mg/L胆固醇,1mM氯化钙, 1mM硫酸镁,25mM磷酸钾,余量为水。
琼脂,NaCl,蛋白胨,胆固醇加入到水中,煮沸后冷却至60-65℃,加入 氯化钙,硫酸镁,磷酸钾,然后冷却凝结。使用前涂抹大肠杆菌。
小鼠饲料配方:玉米粉27wt%,麸皮19wt%,大米16wt%,豆饼16wt%, 鱼粉13wt%,钙粉3wt%,骨粉3wt%,酵母粉2.3wt%,食盐0.5wt%,复合维生 素0.1wt%,微量元素0.1wt%。
组合物
本发明的组合物,包含前述食物以及活性组分,其中所述活性组分负载在 所述纳米金颗粒上。
本发明的组合物为食品组合物或药品组合物。
如本文所用,术语“活性组分”为药物或核酸,可以采用现有技术已知的 方法负载在纳米金颗粒上。
本发明的组合物,通过口服途径进入动物体内。
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食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丙酸加入到未凝结的动物食物中得到食物初品;
(b)将纳米金溶液添加至步骤(a)得到的所述食物初品中,得到权利要求1所述 的食物。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步骤(b)中,将纳米金溶液添加至步骤(a)得到的所述食 物初品中,所述纳米金的终浓度为0.1-10nM。较佳地为0.5-5nM,更佳地,为 0.5-2nM。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步骤(b)中混合温度为50-55℃。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步骤(b)前还包括采用蛋白对纳米金颗粒进行处理的步 骤:
(b0)采用0.1-100μg/ml的蛋白溶液处理所述纳米金颗粒5-30min,使纳米金颗粒 的表面吸附蛋白。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蛋白为牛血清白蛋白,或卵清白蛋白。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蛋白浓度为0.1-25μg/ml,较佳地,为2-10μg/ml。
所述动物食物为果蝇食物、秀丽线虫食物、兔的食物、狗的食物、猪的食物、 小鼠食物或大鼠食物。可以采用本领域已知的各种方法配制。
用途
本发明的食物,可以用于饲养动物。
此外,本发明的食物,还可用于提高动物的脂肪含量。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食物,可以用于制备负载药物或核酸的组合物。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动物为果蝇、新秀丽线虫、小鼠、大鼠。
本发明提到的上述特征,或实施例提到的特征可以任意组合。本案说明书 所揭示的所有特征可与任何组合物形式并用,说明书中所揭示的各个特征,可 以被任何提供相同、均等或相似目的的替代性特征取代。因此除有特别说明, 所揭示的特征仅为均等或相似特征的一般性例子。
本发明的主要优点在于:
(1)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动物食物。
(2)本发明提供的动物食物,纳米金均匀分散在动物食物中,各处浓度均 与,纳米金颗粒不易聚集。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纳米金颗粒的食物的制备方法。
(4)为纳米材料或载药/核酸纳米材料在体内的研究奠定基础。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 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 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
除非另行定义,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与科学用语与本领域熟练人员所熟 悉的意义相同。此外,任何与所记载内容相似或均等的方法及材料皆可应用于 本发明方法中。文中所述的较佳实施方法与材料仅作示范之用。
实施例1
纳米金溶液的制备
采用标准的氯金酸还原法,即在沸水中加入氯金酸,在剧烈搅拌的条件下 迅速加入柠檬酸钠,冷却后形成20nM的纳米金溶液母液。
实施例2
纳米金颗粒的预处理
2a:按照体积比为1∶200,将100μg/ml牛血清白蛋白(BSA)水溶液加入到实 施例1制备的纳米金溶液中,使牛血清白蛋白的终浓度为0.5μg/ml水溶液,纳 米金颗粒的浓度基本不变,约为20nM,包裹10min,使纳米金表面吸附BSA。
2b:按照体积比为1∶200,将200μg/ml牛血清白蛋白(BSA)水溶液加入到实 施例1制备的纳米金溶液中,使牛血清白蛋白的终浓度为1μg/ml水溶液,纳米 金颗粒的浓度基本不变,约为20nM,包裹10min,使纳米金表面吸附BSA。
2c:按照体积比为1∶200,将400μg/ml牛血清白蛋白(BSA)水溶液加入到实 施例1制备的纳米金溶液中,使牛血清白蛋白的终浓度为2μg/ml水溶液,纳米 金颗粒的浓度基本不变,约为20nM,包裹10min,使纳米金表面吸附BSA。
2d:按照体积比为1∶200,将600μg/ml牛血清白蛋白(BSA)水溶液加入到实 施例1制备的纳米金溶液中,使牛血清白蛋白的终浓度为3μg/ml水溶液,纳米 金颗粒的浓度基本不变,约为20nM,包裹10min,使纳米金表面吸附BSA。
2e:按照体积比为1∶200,将1000μg/ml牛血清白蛋白(BSA)水溶液加入到 实施例1制备的纳米金溶液中,使牛血清白蛋白的终浓度为5μg/ml水溶液,纳 米金颗粒的浓度基本不变,约为20nM,包裹10min,使纳米金表面吸附BSA。
2f:按照体积比为1∶200,将1400μg/ml牛血清白蛋白(BSA)水溶液加入到 实施例1制备的纳米金溶液中,使牛血清白蛋白的终浓度为7μg/ml水溶液,纳 米金颗粒的浓度基本不变,约为20nM,包裹10min,使纳米金表面吸附BSA。
2g:按照体积比为1∶200,将2000μg/ml牛血清白蛋白(BSA)水溶液以1∶200 比例稀释到实施例1制备的纳米金溶液中,使牛血清白蛋白的终浓度为10μg/ml 水溶液,纳米金颗粒的浓度基本不变,约为20nM,包裹10min,使纳米金表面 吸附BSA。
实施例3
食物的制备
配制果蝇食物,冷却至50-55℃按比例分别加入经实施例2a~2g处理得到的 表面吸附BSA的纳米金、实施例1得到的纳米金溶液,混合均匀,纳米金颗粒 在食物中的终浓度为2nM,防腐剂丙酸的含量为0.7wt%,苯甲酸钠的含量为 0.1wt%,尼泊金甲酯的含量为0.025wt%。
配制果蝇食物,冷却至48℃按比例分别加入经实施例2a~2g处理得到的表 面吸附BSA的纳米金、实施例1得到的纳米金溶液,混合均匀,纳米金颗粒在 食物中的终浓度为2nM,防腐剂丙酸的含量为0.7wt%,苯甲酸钠的含量为 0.1wt%,尼泊金甲酯的含量为0.025wt%。
配制果蝇食物,冷却至60℃按比例分别加入经实施例2a~2g处理得到的表 面吸附BSA的纳米金、实施例1得到的纳米金溶液,混合均匀,纳米金颗粒在 食物中的终浓度为2nM,防腐剂丙酸的含量为0.7wt%,苯甲酸钠的含量为 0.1wt%,尼泊金甲酯的含量为0.025wt%。
表1 温度和BSA对纳米金稳定性的影响
表1的结果表明,浓度≥0.5μg/ml BSA,尤其浓度≥2μg/ml BSA中对纳米 金进行包裹后,对纳米金在食物中的稳定性有促进作用。在50-55℃之间,将 纳米金与未凝结的果蝇食物混合,可以防止纳米金的聚集。在高于55℃的温度 下混合纳米金和果蝇食物,纳米金容易聚集。在低于50℃的温度下,果蝇食物 迅速凝结,纳米金不容易与食物混合均匀。
实施例4
食物的制备
4a:在60℃将丙酸加入到果蝇食物中,冷却至50-55℃按比例加入经实施 例2c处理得到的表面吸附BSA的纳米金,混合均匀,纳米金颗粒在食物中的终 浓度为2nM,丙酸的含量为0.7wt%。
4b:在60℃将尼泊金甲酯加入到果蝇食物中,冷却至50-55℃按比例加入 经实施例2c处理得到的表面吸附BSA的纳米金,混合均匀,纳米金颗粒在食物 中的终浓度为2nM,尼泊金甲酯的含量为0.025wt%。
4c:在60℃将苯甲酸钠加入到果蝇食物中,冷却至50-55℃按比例加入经 实施例2c处理得到的表面吸附BSA的纳米金,混合均匀,纳米金颗粒在食物中 的终浓度为2nM,苯甲酸钠的含量为0.1wt%。
4d:在60℃将丙酸和尼泊金甲酯加入到果蝇食物中,冷却至50-55℃按比 例加入经实施例2c处理得到的表面吸附BSA的纳米金,混合均匀,纳米金颗粒 在食物中的终浓度为2nM,丙酸的含量为0.7wt%,尼泊金甲酯的含量为 0.025wt%。
4e:在60℃将丙酸和苯甲酸钠加入到果蝇食物中,冷却至50-55℃按比例 加入经实施例2c处理得到的表面吸附BSA的纳米金,混合均匀,纳米金颗粒在 食物中的终浓度为2nM,丙酸的含量为0.7wt%,苯甲酸钠的含量为0.1wt%。
4f:在60℃将苯甲酸钠和尼泊金甲酯加入到果蝇食物中,冷却至50-55℃ 按比例加入经实施例2c处理得到的表面吸附BSA的纳米金,混合均匀,纳米金 颗粒在食物中的终浓度为2nM,苯甲酸钠的含量为0.1wt%,尼泊金甲酯的含量 为0.025wt%。
4g:在60℃将丙酸、尼泊金甲酯和苯甲酸钠加入到果蝇食物中,冷却至 50-55℃按比例加入经实施例2c处理得到的表面吸附BSA的纳米金,混合均匀, 纳米金颗粒在食物中的终浓度为2nM,丙酸的含量为0.7wt%,苯甲酸钠的含量 为0.1wt%,尼泊金甲酯的含量为0.025wt%。
4h:不添加防腐剂,将果蝇食物冷却至50-55℃按比例加入经实施例2c处 理得到的表面吸附BSA的纳米金,混合均匀,纳米金颗粒在食物中的终浓度为 2nM。
表2 防腐剂对纳米金稳定性的影响
实施例 4a 4b 4c 4d 4e 4f 4g 4h 苯甲酸钠 - - + - + + + - 尼泊金甲酯 - + - + - + + - 丙酸 + - - + + - + - 2天后是否聚集 否 是 是 否 否 是 是 否 5天后是否聚集 否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其中,+表示添加,-表示不添加
表2结果表明,苯甲酸钠和尼泊金甲酯会增进纳米金在食物中的聚集。只 添加丙酸时,包含纳米金的食物在5天后仍然维持颜色不变,经透射电镜检测 纳米金颗粒不发生聚集。有趣的是,即使不添加任何防腐剂,纳米金在5天后 仍然会发生聚集,说明丙酸发挥了防腐剂之外的功能,即防止纳米金在食物中 聚集。
实施例5
食物的制备
5a:与实施例4a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纳米金颗粒在食物中 的终浓度为0.5nM。
5b:与实施例4a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纳米金颗粒在食物中 的终浓度为1nM。
5c:与实施例4a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纳米金颗粒在食物中 的终浓度为3nM。
5d:与实施例4a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纳米金颗粒在食物中 的终浓度为5nM。
5e:与实施例4a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丙酸的含量为0.5wt%。
5f:与实施例4a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丙酸的含量为1wt%。
5g:与实施例4a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丙酸的含量为1.5wt%。
5h:与实施例4a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加入经实施例2e处理 得到的表面吸附BSA的纳米金。
5i:与实施例4a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加入经实施例2g处理 得到的表面吸附BSA的纳米金。
5j:与实施例4a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将丙酸加入到秀丽线 虫的食物中。
结果表明,实施例5a-5j制备的食物中,纳米金未发生聚集。
实施例6
体内摄入研究
采用实施例4a制备的食物喂养果蝇,即让果蝇幼虫在食物上生长。4天后, 分离果蝇的器官(表皮、肠、脂肪体、成虫盘、脑和气管),采用I透射电镜观 察或检测在个器官中纳米金的摄取情况。
结果表明,纳米金可以被果蝇摄入吸收,主要分布于表皮、肠和脂肪体, 在成虫盘、脑和气管中分布较少。
实施例7
体内代谢研究
采用实施例4a制备的食物喂养果蝇,即让果蝇幼虫在食物上生长。
以不加纳米金的食物为对照组。
4天后,采用果蝇裂解后用测脂试剂盒(Sigma)测定脂肪含量。
与对照果蝇相比,其脂肪含量上升,经Western Blot检测活化的Akt含量, 发现与果蝇脂代谢密切相关的Akt信号通路的活性上升,说明纳米金进入果蝇 组织后可改变脂代谢。
以上结果表明,经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包含纳米金的食物,不仅具有稳定的 物理性质,不发生聚集,更重要的是能够有效地将纳米金导入果蝇体内,为纳 米金载带药物或核酸分子在果蝇体内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在本发明提及的所有文献都在本申请中引用作为参考,就如同每一篇文献 被单独引用作为参考那样。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的上述讲授内容之后,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 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