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噻虫胺与噻嗪酮杀虫复配剂.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7090724 上传时间:2019-09-24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52.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679437.7

申请日:

20151019

公开号:

CN106577723A

公开日:

2017042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N51/00,A01P7/04,A01P7/02,A01N43/88

主分类号:

A01N51/00,A01P7/04,A01P7/02,A01N43/88

申请人:

重庆安尚园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发明人:

雷世英

地址:

402237 重庆市江津区塘河镇石力村7组

优先权:

CN201510679437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杀虫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噻虫胺与噻嗪酮杀虫复配剂,其有效成分为噻虫胺和噻嗪酮。所述有效成分噻虫胺与噻嗪酮的重量比为1:20~30。具有选择性高,杀虫效果好的特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噻虫胺与噻嗪酮杀虫复配剂,其特征在于:其有效成分为噻虫胺和噻嗪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噻虫胺与噻嗪酮杀虫复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成分噻虫胺与噻嗪酮的重量比为1:20~30。 3.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噻虫胺与噻嗪酮杀虫复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的复配剂为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或水悬浮剂。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杀虫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噻虫胺与噻嗪酮杀虫复配剂。

背景技术

噻虫胺是新烟碱类中的一种杀虫剂,是高效安全、高选择性的新型杀虫剂,其作用与烟碱乙酰胆碱受体类似,具有触杀、胃毒和内吸活性。主要用于水稻、蔬菜、果树及其他作物上防治蚜虫、叶蝉、蓟马、飞虱等半翅目、鞘翅目、双翅目和某些鳞翅目类害虫的杀虫剂,具有高效、广谱、用量少、毒性低、药效持效期长、对作物无药害、使用安全、与常规农药无交互抗性等优点,有卓越的内吸和渗透作用,是替代高毒有机磷农药的又一新品种。其结构新颖、特殊,性能与传统烟碱类杀虫剂相比更为优异,有可能成为世界性的大型杀虫剂品种。

噻嗪酮属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主要用于水稻、果树、茶树、蔬菜等作物的害虫防治,对鞘翅目、部分同翅目以及蜱螨目具有持效性杀幼虫活性。可有效地防治水稻上的大叶蝉科、飞虱科:马铃薯上的大叶蝉科;柑橘、棉花和蔬菜上的粉虱科;柑橘上的蚧科、盾蚧科和粉蚧科。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噻虫胺与噻嗪酮杀虫复配剂。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噻虫胺与噻嗪酮杀虫复配剂,其有效成分为噻虫胺和噻嗪酮。

所述有效成分噻虫胺与噻嗪酮的重量比为1:20~30。

所述组合物的复配剂为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或水悬浮剂。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噻虫胺与噻嗪酮杀虫复配剂通过共同作用杀灭翅目昆虫,通过不同的作用机理,具有高效选择性,可减少杀虫剂用量,增强效果。

具体实施例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噻虫胺与噻嗪酮杀虫复配剂,其有效成分为噻虫胺和噻嗪酮。所述有效成分噻虫胺与噻嗪酮的重量比为1:20。所述组合物的复配剂为水悬浮剂。

实施例2

一种噻虫胺与噻嗪酮杀虫复配剂,其有效成分为噻虫胺和噻嗪酮。所述有效成分噻虫胺与噻嗪酮的重量比为1:30。所述组合物的复配剂为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3

一种噻虫胺与噻嗪酮杀虫复配剂,其有效成分为噻虫胺和噻嗪酮。所述有效成分噻虫胺与噻嗪酮的重量比为1:24。所述组合物的复配剂为可湿性粉剂。

一种噻虫胺与噻嗪酮杀虫复配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一种噻虫胺与噻嗪酮杀虫复配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一种噻虫胺与噻嗪酮杀虫复配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种噻虫胺与噻嗪酮杀虫复配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噻虫胺与噻嗪酮杀虫复配剂.pdf(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510679437.7 (22)申请日 2015.10.19 A01N 51/00(2006.01) A01P 7/04(2006.01) A01P 7/02(2006.01) A01N 43/88(2006.01) (71)申请人 重庆安尚园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地址 402237 重庆市江津区塘河镇石力村 7 组 (72)发明人 雷世英 (54) 发明名称 一种噻虫胺与噻嗪酮杀虫复配剂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杀虫剂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噻虫 胺与噻嗪酮杀虫复配剂, 其有效成分为噻虫胺和 噻嗪酮。所述有效成分噻虫胺与噻嗪酮的重量。

2、比 为1:2030。 具有选择性高, 杀虫效果好的特点。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1页 CN 106577723 A 2017.04.26 CN 106577723 A 1/1 页 2 1.一种噻虫胺与噻嗪酮杀虫复配剂, 其特征在于 : 其有效成分为噻虫胺和噻嗪酮。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噻虫胺与噻嗪酮杀虫复配剂,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有效成分噻 虫胺与噻嗪酮的重量比为 1:20 30。 3.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噻虫胺与噻嗪酮杀虫复配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 组合物的复配剂为可湿性粉剂、 水分散粒。

3、剂或水悬浮剂。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6577723 A 2 1/1 页 3 一种噻虫胺与噻嗪酮杀虫复配剂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杀虫剂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噻虫胺与噻嗪酮杀虫复配剂。 背景技术 0002 噻虫胺是新烟碱类中的一种杀虫剂, 是高效安全、 高选择性的新型杀虫剂, 其作用 与烟碱乙酰胆碱受体类似, 具有触杀、 胃毒和内吸活性。 主要用于水稻、 蔬菜、 果树及其他作 物上防治蚜虫、 叶蝉、 蓟马、 飞虱等半翅目、 鞘翅目、 双翅目和某些鳞翅目类害虫的杀虫剂, 具有高效、 广谱、 用量少、 毒性低、 药效持效期长、 对作物无药害、 使用安全、 与常规农药无交 互抗性等优点。

4、, 有卓越的内吸和渗透作用, 是替代高毒有机磷农药的又一新品种。 其结构新 颖、 特殊, 性能与传统烟碱类杀虫剂相比更为优异, 有可能成为世界性的大型杀虫剂品种。 0003 噻嗪酮属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 主要用于水稻、 果树、 茶树、 蔬菜等作物的害 虫防治, 对鞘翅目、 部分同翅目以及蜱螨目具有持效性杀幼虫活性。 可有效地防治水稻上的 大叶蝉科、 飞虱科 : 马铃薯上的大叶蝉科 ; 柑橘、 棉花和蔬菜上的粉虱科 ; 柑橘上的蚧科、 盾 蚧科和粉蚧科。 发明内容 0004 为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噻虫胺与噻嗪酮杀虫复配剂。 0005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 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如下 。

5、: 0006 一种噻虫胺与噻嗪酮杀虫复配剂, 其有效成分为噻虫胺和噻嗪酮。 0007 所述有效成分噻虫胺与噻嗪酮的重量比为 1:20 30。 0008 所述组合物的复配剂为可湿性粉剂、 水分散粒剂或水悬浮剂。 0009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噻虫胺与噻嗪酮杀虫复配剂通过共 同作用杀灭翅目昆虫, 通过不同的作用机理, 具有高效选择性, 可减少杀虫剂用量, 增强效 果。 具体实施例 0010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1 实施例 1 0012 一种噻虫胺与噻嗪酮杀虫复配剂, 其有效成分为噻虫胺和噻嗪酮。所述有效成分 噻虫胺与噻嗪酮的重量比为 1:20。所述组合物的复配剂为水悬浮剂。 0013 实施例 2 0014 一种噻虫胺与噻嗪酮杀虫复配剂, 其有效成分为噻虫胺和噻嗪酮。所述有效成分 噻虫胺与噻嗪酮的重量比为 1:30。所述组合物的复配剂为水分散粒剂。 0015 实施例 3 0016 一种噻虫胺与噻嗪酮杀虫复配剂, 其有效成分为噻虫胺和噻嗪酮。所述有效成分 噻虫胺与噻嗪酮的重量比为 1:24。所述组合物的复配剂为可湿性粉剂。 说 明 书 CN 106577723 A 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