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瓜和川贝混合种植方法.pdf

上传人:e1 文档编号:7088794 上传时间:2019-09-2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90.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1096343.8

申请日:

20161202

公开号:

CN106613189A

公开日:

20170510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G1/00,A01G13/02,A01C21/00,A01B79/02

主分类号:

A01G1/00,A01G13/02,A01C21/00,A01B79/02

申请人:

罗育进

发明人:

罗育进

地址:

404100 重庆市万州区罗田镇中山村10组24号

优先权:

CN201611096343A

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信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周正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吊瓜和川贝混合种植方法,其步骤如下:1)挖定植穴;2)苗木栽植;3)单株引蔓;4)初瓜期;5)盛瓜期;6)种植川贝;7)对挂果后的吊瓜树后期管理,本发明吊瓜和川贝混合种植方法将川贝按照标准的行距和间距种植在吊瓜下,利用吊瓜树和川贝可以保持水土流失,特别是种植在长江流域岸边的荒山或者河岸边,不仅增加果园面积,经济利用价值高,吊瓜枝叶可以避免川贝暴雨、冰雹冲击,川贝避免吊瓜根部积水过多,烂根,而且可以提高川贝和吊瓜的植株存活率高、提高川贝和吊瓜的产量、质量。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吊瓜和川贝混合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1)挖定植穴:在海拔高度600~800的山地或山坡上,封冻前翻嗮土壤,使其充分风化,开沟按地下水位高低作5米宽洼,四周边沟宜深,按5米宽x2.5米的株行距挖穴(0.6x0.8米),每穴施足腐熟有机肥25kg以上,并散施过磷酸钙1~1.5kg,混匀后覆土;2)苗木栽植:在4月份,选择生长健壮的出圃种苗进行带土移栽,种苗竖直栽在定植穴中央,四周用土压实,再覆土3~5cm,每穴1~2株(中间相距0.5米),每亩80株左右,及时浇透定根水;3)单株引蔓:选留一健壮主茎,及时疏去其他根芽,牵引单株向架面攀延,随时清除主蔓的腋芽,搭建棚架,当主蔓攀延高出架面5cm时,每单株保留顶端3~4个腋芽及时摘心,均匀分布,无限攀延;4)初瓜期:当坐瓜枝上大量瓜胚出现后,立即停止灭芽及翻动滕头。在子蔓连续出现10个以上瓜胚后,摘心促花蕾发育,适时追施膨瓜肥,坚持少量多次的原则,根据长势撒施或点施高氮高钾复合肥;5)盛瓜期:7月份,每亩施高氮高钾复合肥60斤并保持土壤湿润,立秋后根据植株生长势调整架面滕头的分布位置,使架面开始三层藤的蔓延生长,雄株可齐架面剪除,留足雌株坐瓜空间,及时采摘第一批成熟果实6)种植川贝:在8~9月份将吊瓜幼苗之间设置川贝种植区,进行整平,做畦,在上面施腐熟农家肥20~30kg/m,铺设1~2cm厚,将川贝种子种植在种植区内,11~12月份,先施用腐殖土和农家肥,然后覆盖秸秆使川贝进行过冬;7)对挂果后的吊瓜树后期管理:根据植株长势追施防衰肥,确保藤蔓旺盛生长,采收结束后剪断地上茎蔓,培细土20cm,确保地下块茎安全越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瓜和川贝混合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合理展布滕头:均匀分布子蔓在架面的位置,确保不重叠不挤压,形成一个以侧蔓为主的初期坐瓜体系,及时灭除侧蔓上在大批出现瓜胚前发的不定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瓜和川贝混合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6)中,所述川贝种子选用在6~7月份采收外表黄棕色的成熟果实并以8~10倍的细腐质土拌匀制成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瓜和川贝混合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在苗木栽植后可覆膜保温保湿,覆膜采用双色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瓜和川贝混合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开花坐瓜前一般不再施肥,严格控制氮肥施用量,水分见干见湿,并确保雨天沟里无积水。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园艺;蔬菜的栽培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广大西部地区的吊瓜和川贝混合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吊瓜学名栝楼,是几千年来家喻户晓的大宗药材。据《本草纲目》及各大中药辞典记载,具有清肺、化痰、止咳、润肠、通便等功效,吊瓜籽富含油脂,不饱和脂肪酸,以栝楼酸为主要成份,含量高达66.8-86.6%。种子油中含有多种甾醇成份,已从种子中分离得到2种有抗血栓形成的甘油脂,吊瓜籽含17种氨基酸,11种无机元素,还有三萜皂苷、有机酸、树脂和糖类、黄酮类等抗氧化物质,还含有一种能使核糖体失去活性的栝楼子糖蛋白,对肺癌、胃癌、胰腺癌和乳腺癌等疗效显著,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药膳食品,吊瓜子风味独特,每100g含维生素E249mg,吊瓜子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很高,与饱和脂肪酸之比高达2.2:1,专家评论这是吊瓜籽的根本价值所在,其品质明显优于葵花子等常见瓜子,同时吊瓜籽除了营养及保健效果较高外,还有一个很好的特性,即从中医角度讲,其性属凉,多吃不上火,这在瓜子类食品中是一个优势,另外吊瓜地下块茎富含优质淀粉组分,是酿酒工业良好的碳源,是酿造和开发保健养生酒的优质原料,每亩可获块茎3000kg以上,吊瓜对土壤要求不严,既适零星种植,又可成片种植,对成片的吊瓜地还可以进行套种,且一年种植投入,多年收获受益,省工、省本、经济效益好,发展潜力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吊瓜和川贝混合种植方法,该吊瓜和川贝混合种植方法将川贝按照标准的行距和间距种植在吊瓜下,利用吊瓜树和川贝可以保持水土流失,特别是种植在长江流域岸边的荒山或者河岸边,不仅增加果园面积,经济利用价值高,吊瓜枝叶可以避免川贝暴雨、冰雹冲击,川贝避免吊瓜根部积水过多,烂根,而且可以提高川贝和吊瓜的植株存活率高、提高川贝和吊瓜的产量、质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一种吊瓜和川贝混合种植方法,其步骤如下:

1)挖定植穴:在海拔高度600~800的山地或山坡上,封冻前翻嗮土壤,使其充分风化,开沟按地下水位高低作5米宽洼,四周边沟宜深,按5米宽x2.5米的株行距挖穴(0.6x0.8米),每穴施足腐熟有机肥25kg以上,并散施过磷酸钙1~1.5kg,混匀后覆土;

2)苗木栽植:在4月份,选择生长健壮的出圃种苗进行带土移栽,种苗竖直栽在定植穴中央,四周用土压实,再覆土3~5cm,每穴1~2株(中间相距0.5米),每亩80株左右,及时浇透定根水;

3)单株引蔓:选留一健壮主茎,及时疏去其他根芽,牵引单株向架面攀延,随时清除主蔓的腋芽,搭建棚架,当主蔓攀延高出架面5cm时,每单株保留顶端3~4个腋芽及时摘心,均匀分布,无限攀延;

4)初瓜期:当坐瓜枝上大量瓜胚出现后,立即停止灭芽及翻动滕头。在子蔓连续出现10个以上瓜胚后,摘心促花蕾发育,适时追施膨瓜肥,坚持少量多次的原则,根据长势撒施或点施高氮高钾复合肥;

5)盛瓜期:7月份,每亩施高氮高钾复合肥60斤并保持土壤湿润,立秋后根据植株生长势调整架面滕头的分布位置,使架面开始三层藤的蔓延生长,雄株可齐架面剪除,留足雌株坐瓜空间,及时采摘第一批成熟果实

6)种植川贝:在8~9月份将吊瓜幼苗之间设置川贝种植区,进行整平,做畦,在上面施腐熟农家肥20~30kg/m2,铺设1~2cm厚,将川贝种子种植在种植区内,11~12月份,先施用腐殖土和农家肥,然后覆盖秸秆使川贝进行过冬;

7)对挂果后的吊瓜树后期管理:根据植株长势追施防衰肥,确保藤蔓旺盛生长,采收结束后剪断地上茎蔓,培细土20cm,确保地下块茎安全越冬。

进一步,在步骤3)中,合理展布滕头:均匀分布子蔓在架面的位置,确保不重叠不挤压,形成一个以侧蔓为主的初期坐瓜体系,及时灭除侧蔓上在大批出现瓜胚前发的不定芽。

进一步,在步骤6)中,所述川贝种子选用在6~7月份采收外表黄棕色的成熟果实并以8~10倍的细腐质土拌匀制成的。

进一步,在步骤2)中,在苗木栽植后可覆膜保温保湿,覆膜采用双色膜。

进一步,在步骤3)中,开花坐瓜前一般不再施肥,严格控制氮肥施用量,水分见干见湿,并确保雨天沟里无积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吊瓜和川贝混合种植方法将川贝按照标准的行距和间距种植在吊瓜下,利用吊瓜树和川贝可以保持水土流失,特别是种植在长江流域岸边的荒山或者河岸边,不仅增加果园面积,经济利用价值高,吊瓜枝叶可以避免川贝暴雨、冰雹冲击,川贝避免吊瓜根部积水过多,烂根,而且可以提高川贝和吊瓜的植株存活率高、提高川贝和吊瓜的产量、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一种吊瓜和川贝混合种植方法,其步骤如下:

1)挖定植穴:在海拔高度600~800的山地或山坡上,封冻前翻嗮土壤,使其充分风化,开沟按地下水位高低作5米宽洼,四周边沟宜深,按5米宽x2.5米的株行距挖穴(0.6x0.8米),每穴施足腐熟有机肥25kg以上,并散施过磷酸钙1~1.5kg,混匀后覆土;

2)苗木栽植:在4月份,选择生长健壮的出圃种苗进行带土移栽,种苗竖直栽在定植穴中央,四周用土压实,再覆土3~5cm,每穴1~2株(中间相距0.5米),每亩80株左右,及时浇透定根水,在苗木栽植后可覆膜保温保湿,覆膜采用双色膜;

3)单株引蔓:选留一健壮主茎,及时疏去其他根芽,牵引单株向架面攀延,随时清除主蔓的腋芽,搭建棚架,当主蔓攀延高出架面5cm时,每单株保留顶端3~4个腋芽及时摘心,均匀分布,无限攀延,合理展布滕头:均匀分布子蔓在架面的位置,确保不重叠不挤压,形成一个以侧蔓为主的初期坐瓜体系,及时灭除侧蔓上在大批出现瓜胚前发的不定芽,开花坐瓜前一般不再施肥,严格控制氮肥施用量,水分见干见湿,并确保雨天沟里无积水;

4)初瓜期:当坐瓜枝上大量瓜胚出现后,立即停止灭芽及翻动滕头。在子蔓连续出现10个以上瓜胚后,摘心促花蕾发育,适时追施膨瓜肥,坚持少量多次的原则,根据长势撒施或点施高氮高钾复合肥;

5)盛瓜期:7月份,每亩施高氮高钾复合肥60斤并保持土壤湿润,立秋后根据植株生长势调整架面滕头的分布位置,使架面开始三层藤的蔓延生长,雄株可齐架面剪除,留足雌株坐瓜空间,及时采摘第一批成熟果实

6)种植川贝:在8~9月份将吊瓜幼苗之间设置川贝种植区,进行整平,做畦,在上面施腐熟农家肥20~30kg/m2,铺设1~2cm厚,将川贝种子种植在种植区内,11~12月份,先施用腐殖土和农家肥,然后覆盖秸秆使川贝进行过冬,所述川贝种子选用在6~7月份采收外表黄棕色的成熟果实并以8~10倍的细腐质土拌匀制成的;

7)对挂果后的吊瓜树后期管理:根据植株长势追施防衰肥,确保藤蔓旺盛生长,采收结束后剪断地上茎蔓,培细土20cm,确保地下块茎安全越冬。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吊瓜和川贝混合种植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吊瓜和川贝混合种植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吊瓜和川贝混合种植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吊瓜和川贝混合种植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吊瓜和川贝混合种植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1096343.8 (22)申请日 2016.12.02 (71)申请人 罗育进 地址 404100 重庆市万州区罗田镇中山村 10组24号 (72)发明人 罗育进 (74)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信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50218 代理人 周正辉 (51)Int.Cl. A01G 1/00(2006.01) A01G 13/02(2006.01) A01C 21/00(2006.01) A01B 79/02(2006.01) (54)发明名称 吊瓜和川贝混合种植方法 (。

2、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吊瓜和川贝混合种植方 法, 其步骤如下: 1)挖定植穴; 2)苗木栽植; 3)单 株引蔓; 4)初瓜期; 5)盛瓜期; 6)种植川贝; 7)对 挂果后的吊瓜树后期管理, 本发明吊瓜和川贝混 合种植方法将川贝按照标准的行距和间距种植 在吊瓜下, 利用吊瓜树和川贝可以保持水土流 失, 特别是种植在长江流域岸边的荒山或者河岸 边, 不仅增加果园面积, 经济利用价值高, 吊瓜枝 叶可以避免川贝暴雨、 冰雹冲击, 川贝避免吊瓜 根部积水过多, 烂根, 而且可以提高川贝和吊瓜 的植株存活率高、 提高川贝和吊瓜的产量、 质量。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CN 106613189。

3、 A 2017.05.10 CN 106613189 A 1.一种吊瓜和川贝混合种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其步骤如下: 1)挖定植穴: 在海拔高度600800的山地或山坡上, 封冻前翻嗮土壤, 使其充分风化, 开沟按地下水位高低作5米宽洼, 四周边沟宜深, 按5米宽x2.5米的株行距挖穴(0.6x0.8 米), 每穴施足腐熟有机肥25kg以上, 并散施过磷酸钙11.5kg, 混匀后覆土; 2)苗木栽植: 在4月份, 选择生长健壮的出圃种苗进行带土移栽, 种苗竖直栽在定植穴 中央, 四周用土压实, 再覆土35cm, 每穴12株(中间相距0.5米), 每亩80株左右, 及时浇 透定根水; 3)单株。

4、引蔓: 选留一健壮主茎, 及时疏去其他根芽, 牵引单株向架面攀延, 随时清除主 蔓的腋芽, 搭建棚架, 当主蔓攀延高出架面5cm时, 每单株保留顶端34个腋芽及时摘心, 均 匀分布, 无限攀延; 4)初瓜期: 当坐瓜枝上大量瓜胚出现后, 立即停止灭芽及翻动滕头。 在子蔓连续出现10 个以上瓜胚后, 摘心促花蕾发育, 适时追施膨瓜肥, 坚持少量多次的原则, 根据长势撒施或 点施高氮高钾复合肥; 5)盛瓜期: 7月份, 每亩施高氮高钾复合肥60斤并保持土壤湿润, 立秋后根据植株生长 势调整架面滕头的分布位置, 使架面开始三层藤的蔓延生长, 雄株可齐架面剪除, 留足雌株 坐瓜空间, 及时采摘第一批成。

5、熟果实 6)种植川贝: 在89月份将吊瓜幼苗之间设置川贝种植区, 进行整平, 做畦, 在上面施 腐熟农家肥2030kg/m2, 铺设12cm厚, 将川贝种子种植在种植区内, 1112月份, 先施用 腐殖土和农家肥, 然后覆盖秸秆使川贝进行过冬; 7)对挂果后的吊瓜树后期管理: 根据植株长势追施防衰肥, 确保藤蔓旺盛生长, 采收结 束后剪断地上茎蔓, 培细土20cm, 确保地下块茎安全越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瓜和川贝混合种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3)中, 合理展布 滕头: 均匀分布子蔓在架面的位置, 确保不重叠不挤压, 形成一个以侧蔓为主的初期坐瓜体 系, 及时灭除侧蔓上在大批出现。

6、瓜胚前发的不定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瓜和川贝混合种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6)中,所述川贝 种子选用在67月份采收外表黄棕色的成熟果实并以810倍的细腐质土拌匀制成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瓜和川贝混合种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2)中, 在苗木栽 植后可覆膜保温保湿, 覆膜采用双色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瓜和川贝混合种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3)中, 开花坐瓜 前一般不再施肥, 严格控制氮肥施用量, 水分见干见湿, 并确保雨天沟里无积水。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6613189 A 2 吊瓜和川贝混合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

7、属于园艺; 蔬菜的栽培的技术领域, 具体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广大西部地区 的吊瓜和川贝混合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吊瓜学名栝楼, 是几千年来家喻户晓的大宗药材。 据 本草纲目 及各大中药辞典 记载, 具有清肺、 化痰、 止咳、 润肠、 通便等功效, 吊瓜籽富含油脂, 不饱和脂肪酸, 以栝楼酸 为主要成份, 含量高达66.8-86.6。 种子油中含有多种甾醇成份, 已从种子中分离得到2种 有抗血栓形成的甘油脂, 吊瓜籽含17种氨基酸, 11种无机元素, 还有三萜皂苷、 有机酸、 树脂 和糖类、 黄酮类等抗氧化物质, 还含有一种能使核糖体失去活性的栝楼子糖蛋白, 对肺癌、 胃癌、 胰腺癌和乳腺。

8、癌等疗效显著, 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药膳食品, 吊瓜子风味独特, 每100g 含维生素E249mg, 吊瓜子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很高, 与饱和脂肪酸之比高达2.2: 1, 专家评论 这是吊瓜籽的根本价值所在, 其品质明显优于葵花子等常见瓜子, 同时吊瓜籽除了营养及 保健效果较高外, 还有一个很好的特性, 即从中医角度讲, 其性属凉, 多吃不上火, 这在瓜子 类食品中是一个优势, 另外吊瓜地下块茎富含优质淀粉组分, 是酿酒工业良好的碳源, 是酿 造和开发保健养生酒的优质原料, 每亩可获块茎3000kg以上, 吊瓜对土壤要求不严, 既适零 星种植, 又可成片种植, 对成片的吊瓜地还可以进行套种, 且一年种。

9、植投入, 多年收获受益, 省工、 省本、 经济效益好, 发展潜力大。 发明内容 0003 有鉴于此,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吊瓜和川贝混合种植方法, 该吊瓜和川贝 混合种植方法将川贝按照标准的行距和间距种植在吊瓜下, 利用吊瓜树和川贝可以保持水 土流失, 特别是种植在长江流域岸边的荒山或者河岸边, 不仅增加果园面积, 经济利用价值 高, 吊瓜枝叶可以避免川贝暴雨、 冰雹冲击, 川贝避免吊瓜根部积水过多, 烂根, 而且可以提 高川贝和吊瓜的植株存活率高、 提高川贝和吊瓜的产量、 质量。 0004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一种吊瓜和川贝混合种植方法, 其步骤如下: 0005 1)挖定植穴: 在海拔高。

10、度600800的山地或山坡上, 封冻前翻嗮土壤, 使其充分风 化, 开沟按地下水位高低作5米宽洼, 四周边沟宜深, 按5米宽x2.5米的株行距挖穴(0.6x0.8 米), 每穴施足腐熟有机肥25kg以上, 并散施过磷酸钙11.5kg, 混匀后覆土; 0006 2)苗木栽植: 在4月份, 选择生长健壮的出圃种苗进行带土移栽, 种苗竖直栽在定 植穴中央, 四周用土压实, 再覆土35cm, 每穴12株(中间相距0.5米), 每亩80株左右, 及 时浇透定根水; 0007 3)单株引蔓: 选留一健壮主茎, 及时疏去其他根芽, 牵引单株向架面攀延, 随时清 除主蔓的腋芽, 搭建棚架, 当主蔓攀延高出架面。

11、5cm时, 每单株保留顶端34个腋芽及时摘 心, 均匀分布, 无限攀延; 0008 4)初瓜期: 当坐瓜枝上大量瓜胚出现后, 立即停止灭芽及翻动滕头。 在子蔓连续出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6613189 A 3 现10个以上瓜胚后, 摘心促花蕾发育, 适时追施膨瓜肥, 坚持少量多次的原则, 根据长势撒 施或点施高氮高钾复合肥; 0009 5)盛瓜期: 7月份, 每亩施高氮高钾复合肥60斤并保持土壤湿润, 立秋后根据植株 生长势调整架面滕头的分布位置, 使架面开始三层藤的蔓延生长, 雄株可齐架面剪除, 留足 雌株坐瓜空间, 及时采摘第一批成熟果实 0010 6)种植川贝: 在89。

12、月份将吊瓜幼苗之间设置川贝种植区, 进行整平, 做畦, 在上 面施腐熟农家肥2030kg/m2, 铺设12cm厚, 将川贝种子种植在种植区内, 1112月份, 先 施用腐殖土和农家肥, 然后覆盖秸秆使川贝进行过冬; 0011 7)对挂果后的吊瓜树后期管理: 根据植株长势追施防衰肥, 确保藤蔓旺盛生长, 采 收结束后剪断地上茎蔓, 培细土20cm, 确保地下块茎安全越冬。 0012 进一步, 在步骤3)中, 合理展布滕头: 均匀分布子蔓在架面的位置, 确保不重叠不 挤压, 形成一个以侧蔓为主的初期坐瓜体系, 及时灭除侧蔓上在大批出现瓜胚前发的不定 芽。 0013 进一步, 在步骤6)中,所述川贝。

13、种子选用在67月份采收外表黄棕色的成熟果实 并以810倍的细腐质土拌匀制成的。 0014 进一步, 在步骤2)中, 在苗木栽植后可覆膜保温保湿, 覆膜采用双色膜。 0015 进一步, 在步骤3)中, 开花坐瓜前一般不再施肥, 严格控制氮肥施用量, 水分见干 见湿, 并确保雨天沟里无积水。 001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7 本发明吊瓜和川贝混合种植方法将川贝按照标准的行距和间距种植在吊瓜下, 利 用吊瓜树和川贝可以保持水土流失, 特别是种植在长江流域岸边的荒山或者河岸边, 不仅 增加果园面积, 经济利用价值高, 吊瓜枝叶可以避免川贝暴雨、 冰雹冲击, 川贝避免吊瓜根 部积水过多, 烂根。

14、, 而且可以提高川贝和吊瓜的植株存活率高、 提高川贝和吊瓜的产量、 质 量。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本发明一种吊瓜和川贝混合种植方法, 其步骤如下: 0019 1)挖定植穴: 在海拔高度600800的山地或山坡上, 封冻前翻嗮土壤, 使其充分风 化, 开沟按地下水位高低作5米宽洼, 四周边沟宜深, 按5米宽x2.5米的株行距挖穴(0.6x0.8 米), 每穴施足腐熟有机肥25kg以上, 并散施过磷酸钙11.5kg, 混匀后覆土; 0020 2)苗木栽植: 在4月份, 选择生长健壮的出圃种苗进行带土移栽, 种苗竖直栽在定 植穴中央, 四周用土压实, 再覆土35cm, 每穴12株(中间相距0.5。

15、米), 每亩80株左右, 及 时浇透定根水, 在苗木栽植后可覆膜保温保湿, 覆膜采用双色膜; 0021 3)单株引蔓: 选留一健壮主茎, 及时疏去其他根芽, 牵引单株向架面攀延, 随时清 除主蔓的腋芽, 搭建棚架, 当主蔓攀延高出架面5cm时, 每单株保留顶端34个腋芽及时摘 心, 均匀分布, 无限攀延, 合理展布滕头: 均匀分布子蔓在架面的位置, 确保不重叠不挤压, 形成一个以侧蔓为主的初期坐瓜体系, 及时灭除侧蔓上在大批出现瓜胚前发的不定芽, 开 花坐瓜前一般不再施肥, 严格控制氮肥施用量, 水分见干见湿, 并确保雨天沟里无积水; 0022 4)初瓜期: 当坐瓜枝上大量瓜胚出现后, 立即停。

16、止灭芽及翻动滕头。 在子蔓连续出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6613189 A 4 现10个以上瓜胚后, 摘心促花蕾发育, 适时追施膨瓜肥, 坚持少量多次的原则, 根据长势撒 施或点施高氮高钾复合肥; 0023 5)盛瓜期: 7月份, 每亩施高氮高钾复合肥60斤并保持土壤湿润, 立秋后根据植株 生长势调整架面滕头的分布位置, 使架面开始三层藤的蔓延生长, 雄株可齐架面剪除, 留足 雌株坐瓜空间, 及时采摘第一批成熟果实 0024 6)种植川贝: 在89月份将吊瓜幼苗之间设置川贝种植区, 进行整平, 做畦, 在上 面施腐熟农家肥2030kg/m2, 铺设12cm厚, 将川贝种子种植在。

17、种植区内, 1112月份, 先 施用腐殖土和农家肥, 然后覆盖秸秆使川贝进行过冬,所述川贝种子选用在67月份采收 外表黄棕色的成熟果实并以810倍的细腐质土拌匀制成的; 0025 7)对挂果后的吊瓜树后期管理: 根据植株长势追施防衰肥, 确保藤蔓旺盛生长, 采 收结束后剪断地上茎蔓, 培细土20cm, 确保地下块茎安全越冬。 0026 最后说明的是, 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 尽管通 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可以在 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 而不偏离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6613189 A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