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茎石斛贴石崖栽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细茎石斛贴石崖栽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1145129.7 (22)申请日 2016.12.13 (71)申请人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 地址 400065 重庆市南岸区南山路34号 (72)发明人 明兴加 王刚 李博然 张植玮 秦伟瀚 (74)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辉腾律师事务所 50215 代理人 王海军 (51)Int.Cl. A01G 31/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细茎石斛贴石崖栽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细茎石斛贴石崖栽方法, 其技术关键是: 将丛种苗3株, 株高8厘米的 细茎。
2、石斛种苗用浓度500倍的多菌灵对株丛进行 浸泡处理20分钟, 捞出晾干; 将细茎石斛种苗用 营养液浸泡20min, 用剪刀将细茎石斛株丛的枯 枝和老化的根剪去, 并将大株丛分成3-5株的小 株丛, 分株时不能损坏新芽, 分好的株丛至少包 含1根带叶的假鳞茎; 该专利基于重庆东部高山 区所产细茎石斛品质较好特点, 根据细茎石斛崖 生的特性, 充分发挥渝东喀斯特山区岩石资源丰 富的优势, 在原生环境下进行贴石崖栽, 以获得 接近野生品质的细茎石斛产品。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CN 106577231 A 2017.04.26 CN 106577231 A 1.一种细茎石斛贴石崖栽方法, 其特。
3、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1) 选择海拔800-1400米的喀斯特山区的砂岩作为种植地域; 2) 将丛种苗3株, 株高8厘米的细茎石斛种苗用浓度500倍的多菌灵对株丛进行浸 泡处理20分钟, 捞出晾干; 3) 将细茎石斛种苗用营养液浸泡20min, 用剪刀将细茎石斛株丛的枯枝和老化的根剪 去, 并将大株丛分成3-5株的小株丛, 分株时不能损坏新芽, 分好的株丛至少包含1根带叶的 假鳞茎; 4) 将种植地域岩石表面的枯枝落叶清理干净, 清除带泥土的苔藓, 用水对岩石表面冲 洗, 肉眼观察无泥土; 5) 当年3-6月, 用苔藓包住细茎石斛株丛的根部的一面, 苔藓包裹一面远离岩石, 无苔 藓包裹的一。
4、面面向岩石, 将其定植在在岩石上; 6) 细茎石斛株丛定植后, 用水浇透岩石和株丛, 在株丛定植的3个月内, 根据天气情况, 遇到连续天晴, 需每天早晚浇水, 并喷施MS营养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茎石斛贴石崖栽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1) 所述种植地域为 朝向坐南朝北, 崖面斜率在60度以上; 年平均气温1218 , 极端最高温度34 以下, 极端最低温度-10 以上, 无霜期200 天以上, 空气相对湿度60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茎石斛贴石崖栽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2) 所述营养液为在 谁溶液中添加NAA 0.8mg/L、 6-BA 1.2mg/L、 IAA0.3。
5、mg/L和花宝2号2g/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茎石斛贴石崖栽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5) 所述的细茎石斛 株丛定植后应该假鳞茎基部和新芽露在外面。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6577231 A 2 一种细茎石斛贴石崖栽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专利涉及一种中药材仿野生种植方法, 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细茎石斛贴石崖栽 方法。 技术背景 0002 细茎石斛(Dendrobium moniliforme(L.)Sw.), 又名铜皮石斛, 利用其假鳞茎经手 工搓揉卷曲的药材为市场上广泛认可的铜皮枫斗。 细茎石斛为广布种, 秦岭以南各省市均 有分布, 尤以长江沿线中高山区。
6、所产质优, 通常生长于悬崖峭壁之上, 经冬季低温冷冻后, 味微甜, 渣少, 且富含粘液, 具有较好的开发潜力。 但该类药材长期以来未引起足够重视, 市 场上所需药材主要来源于野生, 由于长期的过渡采集, 现野生资源已比较稀少, 亟待利用现 代技术对其进行人工繁育和栽培, 以满足市场需求。 同时, 基于细茎石斛本身的特性常规的 林下种植不能有效的实现细茎石斛的仿野生种植, 也不能保证细茎石斛的品质。 发明内容 0003 为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种细茎石斛贴石崖栽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 括以下步骤: 0004 1)选择海拔800-1400米的喀斯特山区的砂岩作为种植地域; 0005 。
7、2)将丛种苗3株, 株高8厘米的细茎石斛种苗用浓度500倍的多菌灵对株丛进 行浸泡处理20分钟, 捞出晾干; 0006 3)将细茎石斛种苗用营养液浸泡20min, 用剪刀将细茎石斛株丛的枯枝和老化的 根剪去, 并将大株丛分成3-5株的小株丛, 分株时不能损坏新芽, 分好的株丛至少包含1根带 叶的假鳞茎; 0007 4)将种植地域岩石表面的枯枝落叶清理干净, 清除带泥土的苔藓, 用水对岩石表 面冲洗, 肉眼观察无泥土; 0008 5)当年3-6月, 用苔藓包住细茎石斛株丛的根部的一面, 苔藓包裹一面远离岩石, 无苔藓包裹的一面面向岩石, 将其定植在在岩石上; 0009 6)细茎石斛株丛定植后, 。
8、用水浇透岩石和株丛, 在株丛定植的3个月内, 根据天气 情况, 遇到连续天晴, 需每天早晚浇水, 并喷施MS营养液。 0010 步骤1)所述种植地域为朝向坐南朝北, 崖面斜率在60度以上。 年平均气温1218 , 极端最高温度34以下, 极端最低温度-10以上, 无霜期200天以上, 空气相对湿度 60以上。 0011 步骤2)所述营养液为在谁溶液中添加NAA 0.8mg/L、 6-BA 1.2mg/L、 IAA0.3mg/L和 花宝2号2g/L。 0012 步骤5)所述的细茎石斛株丛定植后应该假鳞茎基部和新芽露在外面。 0013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该专利基于重庆东部高山区所产细茎石斛。
9、品质较好特 点, 根据细茎石斛崖生的特性, 充分发挥渝东喀斯特山区岩石资源丰富的优势, 在原生环境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6577231 A 3 下进行贴石崖栽, 以获得接近野生品质的细茎石斛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实施例1 0015 1.种植地域的选择 0016 选择海拔800-1400米的喀斯特山区, 岩石资源丰富, 岩石类型为砂岩, 朝向坐南朝 北, 崖面斜率在60度以上。 年平均气温1218, 极端最高温度34以下, 极端最低温度-10 以上, 无霜期200天以上, 空气相对湿度60以上。 所选区域内常年有地表径流, 森林覆盖 率50以上。 0017 2.种苗来。
10、源 0018 种苗来自野生或通过组织培养的驯化苗, 要求每丛种苗3株, 株高8厘米; 采集 细茎石斛种苗600丛。 随机分为3组。 0019 3.种苗的前处理 0020 将上述任意一组细茎石斛种苗, 用浓度500倍的多菌灵对株丛进行浸泡处理20分 钟捞出, 晾干; NAA 0.8mg/L+6-BA 1.2mg/L+IAA0.3mg/L+花宝2号(2g/L)浸泡30min; 阴凉处 晾干; 得到细茎石斛种苗A组。 0021 将上述任意一组细茎石斛种苗, 用浓度500倍的多菌灵对株丛进行浸泡处理20分 钟捞出, 晾干; 用花宝2号(4g/L)浸泡30min; 阴凉处晾干; 得到细茎石斛种苗B组。 。
11、0022 将上述任意一组细茎石斛种苗, 用清水洗净根部; 用花宝2号(4g/L)浸泡30min; 阴 凉处晾干; 得到细茎石斛种苗C组。 0023 用剪刀将上述各组细茎石斛株丛的枯枝和老化的根剪去, 并将大株丛分成3-5株 的小株丛, 分株时不能损坏新芽, 分好的株丛至少包含1根带叶的假鳞茎。 0024 4.种植场地的准备 0025 在岩石或草丛中拔苔藓, 抖落泥土和砂石, 并用清水冲洗两次, 虑干, 备用。 0026 将岩石表面的枯枝落叶清理干净, 清除带泥土的苔藓, 用水对岩石表面冲洗, 以肉 眼观察无泥土为准。 适当保留岩石附近的树木, 使其达到半阴半阳的效果。 0027 5.定植 00。
12、28 定植时间为当年3-6月。 将上述ABC组细茎石斛用苔藓包住细茎石斛株丛的根部的 一面, 苔藓包裹一面远离岩石, 无苔藓包裹的一面面向岩石, 用2.5厘米的卡丁将其固定在 岩石上。 固定时, 需特别注意, 要求假鳞茎基部和新芽露在外面, 有利于新芽的生长。 0029 6.株丛管理 0030 株丛定植后, 用水浇透岩石和株丛, 使其具有一定湿度。 在株丛定植的3个月内, 根 据天气情况, 遇到连续天晴, 需每天早晚浇水, 并喷施MS营养液, 施肥量为每周每株20ml。 3 个月后, 新根长出并固定于岩石后, 可较少浇水和施肥的次数, 使其自然生长。 并适时采集 鲜品。 统计种植后6个月时, 各组细茎石斛的成活率, 及种植后6个月、 9个月和12个月时各组 细茎石斛中石斛鲜品的产量。 具体如表1所示。 0031 表1不同处理对细茎石斛成活率及石斛鲜品产量的影响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6577231 A 4 0032 0033 从表1中的实验数据可知, 采用本专利的细茎石斛种苗处理方法, 能够显著提高细 茎石斛种苗的成活率。 并能够在定植前期有效的提高石斛鲜品的产量。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6577231 A 5 。